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优秀14篇)
身体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写总结时要注意审视和总结自己的过程和成长,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一
现如今高校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教学的高质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少和教师进行沟通,从内心深处体现出自卑感。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很少会了解到学生们的内心。在教学方式上很难达到标准。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们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采用成功教育理论的方式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成功教育从本质上就是指教师通过某种方式来对学生的成功动机进行激发,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们按照自身的目标来进行努力。现如今,成功教育理论已经被很多院校采纳,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成功教学以良好的师德为前提。
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可以看出,在课堂上,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入学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改进。教师要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改变传统的学生服从教师的现象,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就是良好的师德,只有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为成功教学理论的实施奠定基础。
2.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学生们之后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才能够和教师产生情感和知识的共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同。如果教师采用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必然会提示学生们学习的信息。让学生们可以将自身的观点提出,提示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3.营造良好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自由发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环境,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学生从成功中尝到甜头,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4.调整教学目标,创设成功的前提条件。
调整的原则是:从职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对职高毕业生语文能力的实际需要,有效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基本要求,争取学以致用。
5.以学生为主体,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和学法。
5.1订好教学目标。
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即在规定的教时内要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等;二是达标程度,即学习这些内容应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教育效果。
5.2实行分层教学。
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层次,引导学生不断接近目标。
分层的数量、设多少台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原有水平为基础,跳一跳,能攀登,这样的“级差”是合理的。“级差”太小,学生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上去”,缺乏挑战性,难以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积极性;“级差”太大,学生几番跳跃,撞得“鼻青脸肿”,依然掉将下去,这当然是教学的失败。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开始阶段以“小步子”、“多台阶”为宜。一般来说,一堂课分三、四个层次是适当的。
分层教学中要贯彻“举一反三”的原则。集中精力教好典型范例,再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先集体训练,由几个成绩好的学生率先独立尝试;然后可分小组训练,由骨干带动小组成员;最后让全体学生各自独立完成。这样由“点”到“面”,点、线、面结合,教得扎实,学得巩固。
5.3强化语文素质训练。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自讲解占了统治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而许多知识要牢固掌握,要转化为能力,则非学生亲自实践不可。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强化语文素质训练。要扩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面,使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
5.4及时进行反馈调控。
反馈的意义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调控教学要素。如果学生学得好,教师可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学得不好,就应采取措施,调整教学进度,重新安排环节,设法当场补救。以往学生学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了问题、困难不能及时反映,教师较得盲目,学生的问题则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因而学习一再失败,于是,这些学生也就成了学习困难学生。
5.5开展扩展阅读。
成功教育的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结构方面的一个大胆改革是开展扩展阅读,就是让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各类报刊书籍,使学生了解到,学习语文,除了课堂和教科书外,还有课外阅读这一极其广阔的天地,可以到课外书籍这个知识宝库中去汲取营养。
5.6鼓励学生在尝试学习中增强成功体验。
成功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尝试欲望。如在教白居易《琵琶行》之前,先带领学生寻找有关白居易的传记故事,让大家对作者作品有所了解,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写作《琵琶行》时的状况使学生如见其人。这样,一些学生根据现代文中的故事,参考课文中的有关注释,大致上就能翻译了,且正确率颇高。
6.重视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成功”
笔者认为当学生回答了问题,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适当鼓励与评价。另外,教师在批阅作业时,批不批鼓励性的语言,效果完全不同。我教过的一个男学生,语文基础很差,可学期刚开始第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却行文如流水,显然是从别处摘录的结果。当我在作文上做了如下批语“你的眼光不错,发现了一篇好文章,要是你能模仿写一篇,就更好了”之后,情况大有改变,以后每次这位同学均能自己写作,按时上交作业,而且完成情况不错,文中也能写出一些佳句,平时也更爱向教师请教问题了。
7.总结。
【参考文献】。
[2]刘京海(策划),陈德华(著述).《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二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支持力度的加大,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在高职教育高歌快进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亦被摆上桌面。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不是高职院校一己之事,而应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社会、行业企业以及院校等多方的合力之举,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同时打造,建立起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最近几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并逐渐上升为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综观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况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生产”问题:办学特色不明、教学条件差、“双师型”师资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其中最主要、最显见的是教学质量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依,大多照套照搬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特殊的培养目标。而高职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目前质量监控体系问题解决建议。
质量监控是一种外部活动行为,是从一个单位的外部对该单位的工作或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和控制,是从外部进行的质量评价;质量管理是一种内部活动行为,是一个组织自身为了提高活动或产品的质量而采取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的全部活动。两个概念具有明显区别。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将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融为一体,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的概念及各自的职责界定不清,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设在了教务处……结果是自己评自己,不仅缺乏说服力,更有‘护短’之嫌。由此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实际上不能发挥质量监控的作用,只能作为教学管理的帮手。
实质上,高职教育是一种目标明确的职前技术教育,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由社会和学院两方面组成,即社会对教学质量的外在监控和学院对教学质量的内在监控,通过搭建校内外沟通平台,在构建“社会、行业企业参与充分、校企合作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的同时,建立“咨教作用明显、保障功能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双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
2、外部质量监控体系。
一个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包含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监控。在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社会中介组织对学校质量的评估、认证等都属于外部质量监控。
2.1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高职院校质量外部监控的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两个支撑:一是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教育部门规定各高职院校按信息采集系统要求上报基本信息;另一方面是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估方案规定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各方面的基本质量要求。两方面结合,能够从外部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作出基本判断,构成了我国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的基础部分。
教育主管部门在多年评估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包括“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示范基地”等在内的多项质量评价模式。到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分项评价监控主要有以下5个:。
2.1.1精品课程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选评精品课程确立对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确立高职课程建设的一些主要规范。精品课评价是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2.1.2教学团队从,教育部及各个省市相继提出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要求。优秀教学团队标准的提出和评价,是高职质量评价标准的又一重要内容,突出了高职质量建设的重点。在优秀教学团队评价的基础上,国家还提出了教学名师评选的要求和标准,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集中于专业带头人和技能名师。
2.1.3示范性实训基地,教育部提出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要求,从而构成对职业技术学院评价的另一重要节点。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从上到下的全面重视极大促进了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
2.1.4规划教材教育部从推出国家规划教材评价,通过对优质教材的推选评定,体现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的肯定和促进,并有利于优质教学成果广泛应用。此外,在对教材进行规范规划的同时,教育部还在全国范围推出教学课件比赛,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
2.1.5示范院校遴选评价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步骤和内容,对高职院校的遴选评价也是对高职院校实施评价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提出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后,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价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
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分项评价监控主要体现出三点特征:。
首先是评估内容的综合性。由于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教师、管理者或专业、课程等具有系统的性质,对他们进行评估不仅是为了督促其自身能产生较好的工作效果和较高的效益,而且还要考虑他们对教育整体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因而,评估的内容和范围不是建立在单项的基础上,而是广泛的综合性评估。
其次是评估认识的客观性。认识活动本身属于一种主观活动,但被评价主体极力表现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因此,保持评估认识的客观、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由独立于被评对象利害关系之外的专家小组来完成。
第三是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要想提高评估的信度与效度,就必须具有与评估目的相适应的科学方法,这包括制定明确的评价方案,建构适当的指标体系,规定明确的质量标准,采用科学的量化方法等。
2.2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会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聘用、使用及拒聘成为一种对高职教育的特殊质量外在监控形式。
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量私人企业的出现,用人机制的改变,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个性化的培养。由于企业的不稳定性,他们对人才需求存在多样性要求,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又造成了学校对学生的某些培养的相对局限性,这也是学校应努力克服的,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共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在注重群体教育的同时,提高对个性教育的重视程度。高等职业教育要想适应企业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就应面向企业,主动适应企业需求。一要立足本行业平台,加强与本行业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主动争取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一座桥梁,开辟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实习培训、经济合作等方面的途径,形成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可以整合双方的各种资源,实行互助互享。二要主动适应企业需要,采取多层次办学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避免盲目性,避免人才无需求培养、浪费和积压。这就要求学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系统的调查,特别要对过去不为人们重视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数据库。学校要在调研及人才培养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一种适应性强、反应迅速、调整及时、办学形式多样、综合性强的多层次办学机制,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学校要树立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为经济服务的意识,凡是你需要的,而我又有能力培养的,就是我应该做的。三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候成立行业、企业和学校三者相结合的专门委员会,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职权部门的双重调控指导,体现出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通交流作用,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以实习、实训或讲座、现身说法等形式向学生授课,以集中时间段的形式为学生服务,组织优秀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从而实现教学与企业的零距离结合。
3、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是其自身对内部的各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的监控。监控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务部门或由学校建立的相对独立的质量监控组织。监控方式是根据高职教学管理运行的过程及特点,科学选择监控点,通过对这些监控点的信息收集、质量评价发挥质量监督控制作用。
3.1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其主要的质量监控点应有以下五个。
3.1.1人才培养方案监控。高职教育是一个人才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工工艺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石,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监控室是高职院校质量监控的灵魂。
3.1.2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过程就是教学基本矛盾的转化过程,即教学主体运用教学条件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主要由质量监控部门实施,主要的手段和途径是通过督导机构对教学单位的教学和计划实施状况进行监控,保证教学有条不紊进行。
3.1.3师资队伍监控。对教学单位实际参与教学的师资队伍构成,包括教师的职称结构,双师比例等实施监控,保证教学单位的教师队伍合理运行。
3.1.4学生反馈监控。学生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对教学质量有切身的感受,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重要的质量监控点,依据学生的评师评教活动对教学实施监控要求把这种监控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3.1.5教学成本监控。就教学过程来说,教学投入时必需的,教学成本的产生是教学质量最基础的保障。教学的管理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本的节约控制,还应该保证教学实施过程必要的成本或经费投入不被过分削省。
3.2内部质量监控需要建立一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教学全过程,其保障队伍包括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等。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队伍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担负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学院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支队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各系副主任、各辅导员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教学督导队伍应坚持“以督导学、以督促教、以督促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对教师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研教改等方面全面促进。
4、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部与外部监控的关系。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既紧密相联,又互为补充。紧密相连体现在监控目标统一性上,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监控在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即提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监控又是功能互补的,和谐的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相互开放相互贯通。外部监控能反映社会对高职质量的要求,如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评价,其中心就是要促进高职院校与生产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内部质量是质量监控的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独立办学的主体,自身对教育质量有自律要求,同时,对教学质量内部监控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此外,内部监控比较容易构成完整的质量管理循环。同一主体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监控机构,构建完整的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在实践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监控有比较大的自主性。要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外部监控的导向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步完善。
5、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按照全面的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方针。在这四个方面中,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而高职院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否则很难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3]安心.论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模式及手段[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4]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张汝梁远距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三
论文摘要:
认识实习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认识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行业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对岗位技能的认识。针对高职院校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考核方式、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通过引入“双向定岗制”的方式,提高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的功能层次定位是既具有教育性又带有职业性,按行业对应的岗位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以往的发展中主要以“量”为主,但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对“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主要强调以“应用”为教学目的,面向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注重培养人才的职业性。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的比重非常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高职教育的质量将大幅提升,“认识实习”作为高职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显得更为重要。
一、电力行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及对“认识实习”提出的新挑战。
20xx年1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年度工作会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电网发展的四大重点是:特高压、智能电网、新一轮农网改造、国际化。
20xx年1月10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20xx年能源工作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二是着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三是深化和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四是积极推进能源科技和体制创新,五是加强民生能源工程建设,六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七是加强能源行业管理,八是全面提高能源工作水平。
美国派克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xx年智能电网市场重心将从基础设施的部署转向应用。
电力市场的发展显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电力类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高职教育如何在市场的发展中合理改进“认识实习”,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的需要,将成为今后探索的重点。
二、“认识实习”的定义及高职院校电力类“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认识实习”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及功能层次定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认识实习”是基于对职业岗位群的认识过程,通过认识实习,使被教育者对将要面对的岗位所需的设备、技能、工作程序(环节)、职责等的充分认识与熟悉过程。
1.认识实习所需理论知识与教授理论知识存在滞后现象。
“认识实习”是一门几乎涉及本专业所有知识的综合实践课程,它需要具有对本专业或本岗位的整体认识能力,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由于低年级基础课程及高年级顶岗实习的压缩,学生认识实习普遍安排在第三学期,与认识实习相关的主要专业课,如“发电厂电气设备”、“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同在第三学期开设,在这些专业课还没有结课,甚至只上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电力类学生班级数量及实习基地联系安排的原因,认识实习就已经开始了。造成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部分知识欠缺,认识不清晰,不了解设备的主要作用及原理,极大地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2.认识实习中在较短时间内实习的内容较多的问题。
就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而言,认识实习基地较多且分布不均,在一周的时间内要参观水电站2个、变电站3个,平均一天一个地方,每个实习场所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参观、学习,对于刚刚接触这些专业设备的学生们来说,不仅认识的量较大,而且一次性的参观使学生不能较好消化。
实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也明显不够,只是笼统了解一个概况,而不是深入了解与他们专业对应的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或者对应的岗位所需要认识的设备功能及特性。
3.兼职教师在认识实习中主体地位的体现相对较弱,“双师素质”欠缺。
认识实习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多为该厂技术纯熟的职工,他们往往一线的教学经验不足,教授知识缺乏规范性与系统性,造成认识实习讲授过程中走马观花的现象严重,兼职教师在认识实习时的主动性较差。另外,实习讲授时,工厂的讲授术语时常与书本专业术语存在差异,造成学生听不懂,难理解。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院校认识实习的机制、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创新意识,以职业为导向,面向岗位或岗位群的针对性实践教育不够,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现给出以下改进建议。
1.改进认识实习的考核方式。
认识实习考核的是学生的实习状况,主要以平时表现、实习报告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的形式较松散,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影响学生实习的质量,且在考核中,未能出现规范教师行为的措施,使本校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校外授课的约束力较少,授课质量不高。引入对教师、兼职教师、学生的综合考评系统,将大大有利于“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学生方面,建议增加实习之后的灵活考试,如设备识图、工作过程描述等,既增强了学生的重视程度,又能加强学生对主要岗位知识的熟悉程度。
(2)教师方面,强化兼职教师授课能力培训,联合企业、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2.改进认识实习的授课内容及程序。
(1)引入仿真实习。鉴于高职院校“认识实习”的时间阶段设置大多在刚学习完主要专业课程之后,便安排进行“仿真认识实习”:学生在实习之初,针对岗位群所涉及到的设备、工作程序的认识尚模糊,直接进行认识实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因此,考虑在实习之前,利用学院的仿真设备,设计一至两天的仿真认识实习,使学生在仿真实训室先熟悉认识实习场所的大体概况,将利于学生对水电站、变电站的整体认识,职业岗位能力更明确。
(2)将“国家电网标准化作业”引入到认识实习中。电力行业的行业规范明确,操作过程标准化已实现,针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特点,在实习过程中引入国家电网的标准化操作将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达到“到岗即上岗”的目的,杜绝以前认识实习中的“走过场”和“表面化”。
(3)加强与校内专业委员会、校外行业专家的联系。定期研讨,改进“认识实习”的授课内容及方式。
3.引入“双向定岗制”,突出兼职教师在认识实习中的主体地位。
认识实习的主体是教师,高职教育的特点赋予了高职院校中教师的行业性,它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在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
引入“双顶岗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就是为了构建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结构。所谓“双顶岗制”,即将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送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使其具有熟悉的一线工程经验,并取得相关资质,同时,利用学校的优势对企业兼职教师及企业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其具备相应资质。
(1)“双顶岗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优势。师资队伍实行“双顶岗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校企合作相互顶岗、培训,既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及授课过程中设备、资料的短缺,又可以提升聘请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及企业员工的行业资质。
(2)“双顶岗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竞争在未来将更大程度取决于掌握和应用科技和先进工艺的第一线劳动者的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不再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者和接受者的简单供给关系,而形成了共生的利益和发展链,使行业企业有动力提供更多优秀的兼职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展教学,学校也乐于提升教师的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无疑,这两者的“组合牌”将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在企业的磨合期。
“双顶岗制”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使“认识实习”的教学更规范化,针对性更强,与对应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更匹配。从而克服了兼职教师教学规范化不够、授课积极性不高,专职教师工程实践经历欠缺等问题。
四、结语。
“认识实习”是职业教育中比较有特色的重要实践环节,只有加快课程创新与改革,坚持“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加强“双师素质”的培养力度,才能发挥出这门课程的生机与活力,对职业教育“质”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四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压力也逐年增长,创业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就业的新途径。创业教育是适应新形势,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对在创业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展开原因分析,同时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做法,对促进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上大力提倡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因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下滑严重,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因此我们大力鼓励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也更切合大学生个人进步的个人需求帮助他们用个人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此前提下,我们着重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为促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1.创业教育的良性现状。创业教育这一领域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的初期,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比例较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创业教育在国家大力提倡下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如下。首先是高职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91%的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识,78%的学生有过创业的想法,其中11%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会创业,9%的学生表示如果无法就业就选择创业。在选择创业的原因方面,71%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创新能力,36%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32%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在创业实践中,24%的学生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历,2%的学生有过自主创业开办公司的经历,其余的74%的学生表示从没接触过创业实践活动。而参加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中只有18%的人认为自己的创业是成功的。关于阻碍创业的最大因素,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35%的学生表示资金为创业的最大障碍,其余的65%的学生认为社会经验及相关社会关系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由此可以了解到,这三项为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创业教育应该不仅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新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独立性、适应性和抗挫折能力,表明创业教育应该涵盖较为广泛的内容。
2.创业教育的失效现状。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各方面体系不健全,缺乏经验,同时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现实脱节,没有办法付诸实践。关于创业实践,校内创业街是某些院校实践的最好例子,由学生进行开店,这是处于初期的创业方式,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风险意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方式资金投入较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推广。但是这种实践方式的缺点是,因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此外,学生此类型的创业主要提供的是简单的商品买卖服务,对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明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没有足够完善制度辅助和氛围熏陶。我国相关的创业政策不够健全,创业服务没有做到位,给自主创业设置了一些壁垒,导致创业教育的欠缺。而良好的创业氛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给有条件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开放、自由、包容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养。我国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摸索阶段,自身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校不能提供整体引导,缺少创业氛围,无法提高学生创业素养。
1.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理念不够准确。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创业教育方面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就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在就业率高的情况下对于创业教育开展不够,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水平。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创业教育也存在认知不足,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是“赢利”,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贩卖产品,更有同学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优秀学生开展的培训。最后,便是家庭和社会对于创业教育认识明显不够,部分家庭并不支持孩子大学毕业后进行创业。
2.创业教育师资配置不完善。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者创业教育研究较少或者不够深入,从事创业教育人才缺乏。另外一方面,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自己缺乏专业的创业思维,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照本宣科,学生受此影响,很难有所创新和进步。针对创业这个命题,只有空洞的理论是不够的,实践经验相对更为有用。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开展具体的创业教育时,很容易只从理论出发,只有书中的理论支撑,无法完全输出创业的精髓所在。
3.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存在缺陷。有不少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或很一般,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创业管理机构,对于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理解较为空洞,仅交由相关部门辅助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组织并未进入学校常规管理范围,缺乏系统性、组织性的教育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在高校服务体系方面,并未形成相关产业链,与社会联动较为不足,理论与实际较为脱节。在创业教育方面,实践相对于理论更为重要,大部分并未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使得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
通过对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教育的多方走访和调查,该校建立了一套创业服务、教育、指导和管理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努力实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人本化服务。
1.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首先,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机制中,着力把学生往具有创业能力和突出素质两方面并进的创业型人才方向培养。其次,通过开展创业讲座等方式转变学生创业观念,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最后,加强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理解并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较为系统的创业实践模式,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创业,深刻认识到创业教育的实用性,尽快转变传统教育的相关观念,建立帮助学生创业的良好形式。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学习教程方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通过组建专家、教师,科学系统化编写了创新创业相关教材,结合该校开展的素养教育工程,大大地促进了创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加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渗透与融合,还完善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课程。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通过创办创业大赛、校外创业孵化园实地观察与交流、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总体而言,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提升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受到实践性强又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须条件,只有拥有一支素质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打造一支具有专职和兼职水平的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业实践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校和创业成功人士、创业研究人士的联系,聘请成功创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兼职创业教育教师,更有利于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4.注重创业实践基地的拓展和建立。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大力搭建创业实践基地,除了校企合作确立实践基地,还在校内建立了“学生创业实习一条街”。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进行创业教育在硬件上有极大的困难,因此积极地创建自身的创业实践基地,既有利于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有利于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可能。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基地基本模式较为完善,创业的园区设置在校内,在校外有更大范围的创业实践基地。这样的模式更值得我们借鉴。
四、结束语。
尽管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政策以及教育氛围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中所显示的问题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着眼于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且尽力使其得到良好解决。
参考文献:
[4]高金城.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五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职教育目前的第一追求,本文.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教学考核改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莫建平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科学系,广西,柳州,545004刊名:科学与财富英文刊名:sciences&wealth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六
摘要: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有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它们在理论基础、教学目标、适用范围和师生关系侧重点中有所不同。需要界定清各自的价值,在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中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一、基本概念概述。
1.定义。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系统的研究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开始的,1972年,两人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他们对当时各种教学模式深入分析,概括出教学实践中常见的23种模式,并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我国开始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定义的研究提出了9种代表性学说,有范型说、结构说、策略说、理论说、方式说、程序说、表达说、动态说、选择说。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给教学模式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关于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还尚未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是把一般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课堂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特殊性,首先,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实践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有关,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2.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从教学应用来划分,可以分为本学科教学模式和他学科教学模式;从教学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单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对象可以划分为以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以教学过程中谁为中心,可以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共同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熟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是接受学习和直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作用,有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别化教学模式等;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扮演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具体形式有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支架性教学模式。
3.构成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由五个方面构成:一是理论指导,每一种教学模式都以特定教学理论和指导思想为指导;二是教学目标,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三是操作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操作程序,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四是教学策略,在操作过程中师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措施的总和;五是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1.讲授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讲授教学模式又称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受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影响,后来经苏联凯洛夫等人的改造,传入我国。这种模式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内容做深入分析和系统讲授,向学生传递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和经验。
(2)教学目标:讲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讲解,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形成新的教学结构。
(3)教学程序: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根据教育理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结构。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诱发学习动机——感知、理解学习材料——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第二种模式: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作业。
(4)教学策略:讲授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有讲述式、讲解式及讲演式等。结合讨论、分析论证、形象直观等方法运用。
(5)评价:讲授教学模式是由传统教学模式演化而来的一种模式。首先,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讲授教学模式把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量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比较经济、省时的教学模式;其次,该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合所有学科知识的教学,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局限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走向“灌输式”和“填鸭式”,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第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养成学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2)教学目标。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尝试错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3)教学程序。自学——讨论——总结——巩固。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结合教师的讲授。
(5)评价。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特点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它的缺点是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前期没有自学和讨论,教师在之后的讲解可能是无效的;另外,这种方式比较费时。
3.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又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生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的,知识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环境发生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纳入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中的。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在情境、协作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和探究。
(2)教学目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4)教学策略。基本形式是自主、探究和合作。结合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和教师的讲解。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的有机的结合。局限性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费时。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讨论、分析,在课堂外,帮助学生选择专题进行实际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应用模式。最早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朗戴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
(1)理论基础。综合性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合性学习最早提出和应用在日本,是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在前面论述。
(2)教学目标: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形成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教学程序。组建合作小组——座位的编排、理论准备——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教师总结——专题研究过程指导——评价。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讨论法和讲授法。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限性在于不适合所有学科教学,在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教育、法律等学科比较适用;不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包括教师案例的收集、课堂的组织、评价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1.理论基础不同。
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或者理论基础不同,讲授教学模式是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受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2.教学目标不同。
讲授式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传递知识,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探究性教学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是形成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一种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收集信息能力和同伴的合作能力。3.适用范围不同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四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不同,其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掌握大量知识,因此该教学模式几乎适合所有主要传递知识的学科学习和需要传递知识环节的教学,应用范围较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因此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尤为适合;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几乎适合所有学科,范围较广。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形成发现问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法律、教育、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尤为适合。
4.师生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
在教学中,讲授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占有大量知识,优化教学设计,直观、准确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做好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准备,讲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的作用,这三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划分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不能以一种价值标准判定孰优孰劣,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针对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样在同一学科,我们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表明:首先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其次是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再次是由重“教”向重“学”发展;最后是向现代化发展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亦是如此。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界定清楚各种教学模式的价值,为教学更好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方.一般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05。
[2]全梁.教学模式概念研究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2。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于守海,吕富彪.关于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论界,.04。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七
通过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文化激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开发,将创新创业培养纳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知识普及、意识兴趣激发阶段)、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新创业准备和能力提升阶段)、创业实践教育(模拟和实战训练阶段)的创新创业能力递进教育,形成创新创业、促进学业发展和就业发展的新模式。
第二,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学校层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各二级院系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作为运行机制中的组织机构,统筹学校及院系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机制。学校简政放权,实施二级管理,增强院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能力,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设立创业课程培训班,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三是建立创新创业监控系统。改革评价制度,将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学院督导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监控,并引入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职教集团、校友会、校企合作平台等集团化办学平台为依托,争取行业企业支持,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以校内现有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平台,积极组织多种类型的技能大赛和创业模拟对抗等竞赛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选派骨干和优秀教师进行外出交流,争取培养和选拔出有一定影响的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
第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重点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创业社团等工作,建立完善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2]顾均钟.房永亮.创业教育的国际潮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3).
[5]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12).
[6]邢朝霞,尹胜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5).
[7]赵静,冯建民.融合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
[8]刘大洪.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意义与方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7).
[9]韩菁菁,韩晗.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5,(27).
[10]李平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11]李秋莹.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5,(12).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八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满足人才强国的需求,建立真实的创新型国家,在教育上要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我国至今已经设有大约九所创业教育试点型院校,很多院校为了创新设定了各类具有独特特点的活动形式。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系统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应当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体育类院校需要遵循其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活动与实践服务有机结合的原则,从而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所谓“四位一体”指的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以及校内活动,整个体系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基础,坚持差异化教学,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创新的意识,从何实现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整个体系的具体运行在于,学校会依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实践作为导向,进行差异化实践活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起坚强的从业、创业理念。同时,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商业决策、职场适应、信息处理、人际交往、挫折面对等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未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整个体系尊重了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个性突出的专业培养思路,让结构更具有层次感、规律性。
1.有利于体现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对体育感兴趣,他们的个性符合体育本身的发展要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多的是可以展现学生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发展。
2.可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人才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仅仅是综合类高校的宗旨,更是体育类院校的办学宗旨,只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
3.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体育大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他们创业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其兴趣从而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创业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特殊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三.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平台。
1.课堂教学平台。
a.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体育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应具备必修与选修课程两种,其中必修课程有:创业案例教学、创业者行为教学、体育发展现状、撰写创业计划、进行社会调查等;选修课程较比必修来讲较为自由,学生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意愿,根据自身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保证知识获取的完整性。主要的模块有:商业计划、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法律课程、商务谈判等。b.构建创业模拟模式。这属于实践范畴内的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找寻商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创业计划,为自己团队进行创新设计,模拟企业融资、发展、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体育行业来讲,可进行体育产品销售与投资、体育设施推销等。整个模拟的环节需要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把关,参与创业设计的成员需要凭借着自身掌握的知识与市场调研所得的资料进行计划撰写,实现自我操作。具体内容可包含店面设计、位置找寻、预算设定、广告开发与宣传、销售目标制定与实现方式等,这些都可以总结后交给教师或者专业人士进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学生实习实践平台。
a.创业园区。很多体育院校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成立一些创业园区,比如体育科技活动中心、体育创业信息提供中心、体育服务中心等。这些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演习的机会,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一些商务活动等。
b.教学实验。专业的教学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形式,首先,教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实验课程都会依照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配合教学大纲,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
c.社会服务平台。社会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人才也需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体育类院校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比如健身中心、社区服务站、活动俱乐部等,建立起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d.社团活动平台。此平台就是以学校的社团作为载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目的就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创业教育一旦形成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与教师们的热情,从而诞生一系列的推动力。体育院校必须要从体育文化出发,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学术报告等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们的创业热情。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在体育类院校中铺展开来,需要其建立其有效的价值取向,升华价值意识,让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同体育类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利用实践性教育可以真正的提高体育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在面向社会时,可以成为事业的开辟者。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九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相对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而言的。高效的物理课堂是要“精讲、善诱、激趣、拓思”,要注重启发诱导、学法指导、情感渗透、思维过程和方法总结等,还应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一、创设生动情景来引入教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案例:在进行《核能》的教学中,教师可截放视频: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带来的灾难……大亚湾核电站良好的社会效益……核能对人类来说是祸还是福?通过观看“核能造福于人类与带来灾难”的对比反差,还可追问:假设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可能原子弹有一天在你们当地爆炸,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课堂是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的演绎过程,教师不应该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而不允许有任何的偏差,否则会使教学过程人为的变得呆板枯燥。我们要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师生的感情沟通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案例:在进行《功》一节中进行变力做功方法的拓展时,笔者讲到:图像f-s图中,可以利用力f随位移s的变化图线与横轴s所围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并举例证明此方法灵活简捷时,有同学提出,那图线与纵轴f所围的面积有什么意义吗?为何不用此面积表示f所做的功呢?霎时本人也挺意外的,于是课堂立即转入了研究此生成性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分组讨论,笔者进行了即性沉思,不久经大家讨论总结发现图线与横轴t与纵轴f所围的面积是相等的,均可表示力f在发生对应位移s过程中所做的功。并且,此结论可类推延用与其它图像的面积中。笔者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学生兴奋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时,也轻松灵活掌握了图像类题面积的物理意义。
三、巧设随堂演示实验。
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案例:如在讲解《超重与失重》时,笔者用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做实验观察失重现象,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手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开手,让易拉罐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观察水射出的速度变化。正当我准备按预先设计的要总结得出相关结论时,有同学就提出:那易拉罐作平抛,斜抛或竖直上抛呢?于是就势给学生设想、提问的空间,将其提出的情况一一作了实验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得出了所有的抛体中水与易拉罐都是相对静止,水都不会流出的结论。课堂氛围很好,教学效果显著。
四、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体味成功。
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适当给予点拨,当学生解决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
案例:结合512大地震,学生会对地震波如何在刚开始时预防等一系列问题感兴趣。因此在学习机械波后,可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及相关数据报道,研究分析得出:地震的振动可以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当地下的振源发生地震时,纵波传到地面的速度要比横波快,两者大约相差40-50秒左右。专家分析,地震对地面进行破坏的不是纵向震动,而是横向震动,因此地震预报的焦点就集中在如何迅速捕捉地震的纵波,并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横波数据,这样才能立刻反馈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并作出必要的反应。
五、提高教师授课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信息媒介,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的想象。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常用的是比喻法和模型化。
案例:在讲解质量和惯性的关系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增大它的质量,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减小它的质量的理解,以结合体育运动现象充分说明,身材苗条模特不可能充当拳击运动员;而略有臃肿的拳击运动员不可能充当短跑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如说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联想的余地,既降低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组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直观形象性,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3第一版。
[2]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第一版。
[3]卢德馨,《研究型教学――理念。实践。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8月第1。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十
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竞争严峻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将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优厚的师资力量,与企业相互合作,减轻了中国高职院校生的就业压力。同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也为社会培养出高级技术型人才,提升了国家的竞争力。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来看,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设置为相同的比例,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生的社会实践时间要多得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着重培养高职院校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教育以“实践――理论――实践”为认知方式,灵活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使创业教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1]第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占优势。与普通高校的情况不同,“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呼吁高职院校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与教授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素养,又具备深厚的职业理论实践能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能更直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教学,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第三,校企合作优良的创业氛围。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一种注重培养教学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更具有优势性。在实施创业教育时普通高校是以科研学术为主,与企业行业只是在表面上合作,不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而高职院校生能进入企业参与工作实践,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职业技能,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促进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同时也扩充了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在企校合作中,企业专家也能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并帮助学校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进行深入改革。
四、结束语。
由于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较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人们更应该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努力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十一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被提出来。会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有专家称“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学习证书,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全国两会上,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大家通过创新创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6号),明确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化、现代化、机械化的日益提高,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在目前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在尽量安排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实现创业愿望,使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成为岗位的创造者,这对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每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其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只有0.3%。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存在一些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
3.1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把创新创业简单的理解为创办企业当老板,部分学生则认为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而做出更多的相关的创新工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只是停留在感兴趣和观望的阶段,并未作出实质的创新创业行为,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人数较少。
3.2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培养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历史已有百年。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3.2.1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相应的课程教学评估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能有机结合。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些高职院校使用国外开发的一些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有些高职院校随意使用由社会案例编写拼凑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没有反映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个性等特点。其次,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但多为宏观层面的建议,缺乏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导,导致各高职院校对文件政策的实施标准不统一。
3.2.2创业师资力量仍需要大量补充。
高职院校现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一般是由就业部门老师、思政课教师担任,专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由于现任创业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既性质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充实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来。
3.2.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各种讲座、竞赛为主,注重技能训练,但在学生课程设置中,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且呈边缘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无法融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
3.3缺乏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目前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及理念,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缺少良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且高职院校资源场地有限,只能提供给极少数学生创业的办公场所,造成创业实习场地不足,这种情况制约了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校的高职学生缺乏创业资金,学院虽然有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但没有提供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导致高职学生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不能到位。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十二
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即应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所谓引导性的教学方法,简单而言,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生一些绘图的技巧,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绘图,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巧。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要就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探索,学生在探索思维模式下展开学习,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此外,引导性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3]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新型教学资源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技术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产生了众多的新型教学资源,对教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为了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型教学资源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常见的新型教学资源有视频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新媒体教学资源。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跟着教学视频学习绘画技巧,或者通过视频感受精美的图片或者风景。这种培养学生的绘图技巧以及美学意识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此外,新型教学资源往往具有引导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而且应用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教学效果自然是十分理想的。
3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基于此探究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总体来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所以要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3]刘鹏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13).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十三
少,教学效果可以说和教师的努力与付出严重的不成正比。机械制图又是一门专业方面的基础课,不学好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都是一种阻碍,面对这样的相关现状,施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迫在眉睫。
一、帮助学生认清现状,懂得机械制图存在的必要性。
1.学生一般对于这门课不知道有多么的重要,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难就喜欢做鸵鸟,躲起来,不予理会,教师这个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懂得机械制图课有它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学生仅仅靠听是不会理解这其中的内涵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相关教学。
2.可以在进行授课前期带学生到学校的实训中心去了解高年级同学是如何实验的,让学生对此有一种好奇的心理,让学生看看高年级学生的工作流程,对于车工、数控以及钳工等实训过程,应该让学生进行零距离地和机床、图纸以及零件等接触,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去和那些实验班的学生沟通交流,他们就会自己明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会懂得学好这门课程才会学好以后的课程,以及想要熟悉相关机器和进行机器的具体操作都需要灵活学懂机械制图,它的地位和重要性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
二、学习需要衔接,机械制图需要在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直面困难的信心。
1.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研究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不能够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探索式地进行学习,有些关于初中数学方面的知识,很多中职学生比较欠缺,教师应该耐心讲解,对于基础没有打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自信心,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进而改进,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内容。
2.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能力,建立一个机械制图与数学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体系,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分析调查以及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不足,进行漏洞缝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完善教学计划,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害处,增强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兴趣。
3.教学的时候,每个学生在发展和理解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水平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都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懂得灵活教学,适当地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可以施行课堂学习小组的模式,每个小组适当的分配人选,搭配一定要合理,避免一个小组都是资优,另一个小组都是素质偏低的情况出现,让学生在互相沟通的情况下,各抒己见,增进课堂机械制图的有效性。
4.环境决定了很多关键因素的成败,“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学生学习也需要教师有一个优良的环境,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很多中职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慢慢地对学习变得消极,不喜欢和教师进行沟通,甚至离教师远远地,这种自卑心理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用爱走到每个学生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制图是其基本也是其根本的部分,只有学好了机械制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机械制图课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此产生一定兴趣的同时,也应是加强学生机械制图的能力培养,在学生进行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方面的相关培养,对于学生机械制图应该贯彻到实际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制图方面的合理创新,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也是一种发散,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璐。关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09)。
[2]杨成。关于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2(24)。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
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篇十四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3号)文件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通过软硬件基础平台的建设,为高校学生提供立体的创业支撑平台,积极营造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5号)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受到资金、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影响,效果和覆盖面有限。主要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提出高校搭建网络创业平台,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创业的措施和途径。
1高校积极打造网络创业基础平台。
随着互联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创业的投入小、风险小、易管理等特征,使得网络创业成为高校学生创业的首选和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努力营造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至关重要。
(1)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组织机构,积极引进供货企业、快递公司等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建立网络创业教师团队、实训室、货物保管平台,提供启动资金、创业补贴等相关支持,引导设置学生创业协会组织,推荐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等,学校积极探索师傅带徒弟的师徒模式、项目导向的项目团队模式、以及工作室和公司运营等模式。
(2)积极宣传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创业。利用学校各类传统和网络媒体工具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典型的宣传,设置创业实践课程和素质学分,给予经费和场地的支持。
(3)强化网络创业典型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大学生走进微创企业、知名创业型企业实地参观学习,邀请校友、学校创业典型做专题报告、沙龙、组建协会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和体悟成功人士的经历,发挥榜样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