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经验。在写心得体会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和主题,确定要总结的内容和要传达的观点。其次,应该提供具体的背景信息,介绍参与的活动、经历的事情或学习的课程等。然后,可以通过回顾和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深入探讨其中的收获和教训。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或经典案例进行阐述和论证,使心得体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或许会有你需要的灵感和观点。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经济社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一政策之中,我们实际工作是先改革后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特区政策开始,我们先是改革税收、体制、机制等,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对外实施开放战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政策强调改革开放,虽然改革、开放力度都不足,相对来说,还是改革优先,而开放滞后。在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都想把改革开放政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的把握政策和扭转乾坤的能力还不足,这样会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洗礼,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再也不是一超独强或几个主体把握世界命脉,而是由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和全球化主导世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以国家层次参与世界,而更多是要以区域性层次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参与世界,分享世界资源和利益。这就使我们的区域发展一开始就要步入世界竞争行列,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加强区际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更加务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区际之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为先,以开促改,使改革开放真正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从而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高校体育相对于区域体育,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势。比如,高校体育具有自身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着独立且良好的场馆设施及器材,最为重要的是高校体育有着有效的途径来保障实现自身教学任务与目标。以上的种种优势使得高校体育对区域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体育具有较为稳定和集中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这些基础的存在,为高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和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也使得高校体育较区域体育在物质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了优势。如果高校体育能与区域体育共享这种资源优势的话,就可以大大缓解区域体育中所存在的设施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诸多问题。此外,高校的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积累,具备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方法及手段。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学生进行独立的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高校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区域体育活动中的话,必定会给区域体育带来朝气和活力,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区域体育倡导的全员性的特点,更能扩展体育人口,引导着区域体育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积极迈进。正是因为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区域体育教育化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高校体育社会化过程的实现,也就是高校体育逐步接受社会对其教学实践的监督和管理过程,这种监督和管理反过来又会督促高校体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运行当中,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各自与相互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2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区域体育方面。
目前我国的区域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由于与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联系较少,区域体育缺乏专业的理论指,教育化特征很是模糊。具体表现为对区域体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全面,在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中缺乏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参与者缺乏科学锻炼意识和方法,无法坚持长期有效的“健康”锻炼;区域体育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无法为群众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等等问题。高校中的体育工作者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合理地利用高校的体育场所和设备,既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也可以填补区域体育活动设备和场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2.2高校体育方面。
高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高校体育对于区域体育在其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在两者的人员和设备的交流、互补上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当中,体育经常被归类为小科目,不受重视。体育教师在常年的工作当中也只能是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应用,久而久之,影响了体育教师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专业价值观的实现。如果高校体育教师能加入到区域体育的发展中来,势必会激发其工作热情,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激发和利用。在对多名高校体育工作者进行的调查访谈当中,老师们普遍觉得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上好课。究其原因,除了体育课课程功能多,内容庞杂,课时有限,部分内容重复等问题外,该门课程的操作性不强以及学生主体性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数老师赞成从教学方法、内容、组织形式上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接受及对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社会上兴起了一些经营性的俱乐部,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担当体育管理员、教练员的职责。我们对榆林学院体育系教师参与区域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得知近年来多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区域体育赛事的组织、裁判、教练等工作呈增长态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高校的体育教师封闭自身于相对狭小的教学范围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就没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社会,获取社会,甚至是高校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只有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才能开拓眼界和思路,才能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使得高校的体育教育健康科学的发展。
3.1更新观念,加强理论研究。
观念的更新是发展的基础。要对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对区域体育的建设,合理调整、拓宽教育方向。促进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协调发展与资源互补,积极推动区域体育的'教育化和高校体育的区域化。同时要加大对二者间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3.2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体育活动。
在教育社会化的背景下,学校要适当扩大自己的教育范围,充分认识到区域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补充和促进,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间的交流合作。就目前区域体育硬件设施比较缺乏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向社会提供其场馆和设施,提高学校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以此方便区域群众借此开展体育活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区域体育则需要依托高校体育的人力资源和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
3.3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能力。
要使区域体育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高校中的体育教师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高校的体育师资雄厚,人员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过硬。但就参与社会服务的情况而言,高校体育人员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内的体育赛事的指导工作,而非区域内普通体育活动的指导。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高校体育人员愿意参与到区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当中,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途径和平台而无法实现。就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也很乐意以志愿者或者是低偿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区域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这不仅使得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更符合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3.4利用科研教改加大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
高校内可以借助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一方面有效合理地利用科研经费来补充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实践环节,从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发展。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实践指导能力,更是明确了体育科研和教改的发展方向。在充实学校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更促进,推动了区域体育的积极发展。
3.5汇集社会力量,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力量。
高校体育能否实现与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不是单纯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一方或者是双方。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与推动,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在我国,虽然高校体育于区域体育分别服务于体育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但是二者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特别是资金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指引。只有政府的相关部门很好地认识了高校与区域体育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相促进的关系,对二者间存在的不协调的因素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法规进行指导和保障,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二者间的协调与促进,并解决二者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4结论。
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社会对高校与区域体育的必然要求。这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联系才能够共同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二者的协调,离不开高校与社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参与。与此同时,我们也倡导更多的中小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入其中,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网络,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开拓广大体育工作工作者的研究工作领域。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开放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对内对外开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长远之策,为了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我们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制定深入、广泛的开放政策,以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内、区际以及国际间贸易。对于欠发达地区,既要实时合理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更要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深度加工自己优势产业,延长自己的产业链,提升贸易增值链,提高出口竞争力。发达地区应该积极主动与欠发达地区加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贸易互补。推进市场贸易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在利用外资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欠发达地区应该注重完善自己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本区内、区际以及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工作,鼓励发达地区以及国外投资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拓宽服务领域开放范围,扩大金融投资,加强物流服务,稳步推进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开放开发,引进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开放战略不只是“引进来”,更是要“走出去”。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欠发达地区要认真研究区外环境,强化投资项目的评估,鼓励各类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或到区外乃至国外投资,抢占区外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外部竞争。欠发达地区应发挥自己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区外发展工程项目承包,以“捆绑式”将劳动力一并转移,工程既能获利,也能提高输出地人民收入。积极主动与发达地区资源、能源合作,拓宽自己增收渠道。四是加强区域经济治理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经济区域合作,共同治理区域问题。推进区域之间贸易机制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贸易体制,破除地方行政贸易壁垒,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使区域贸易自由化。区域之间加强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制定合理补偿措施,使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合理、有效补偿。加强中国西部边境口岸建设,丰富边境贸易方式,拓宽贸易范围,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丰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方式,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定期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形成协调发展机制,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地理实用口诀汇总及应用。
1.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
晨昏线圈过地心,昼夜跨度断晨昏。(断晨线还是昏线)。
地球自转西向东,晨昏反转要记清。(判断晨昏线运动方向)。
冬夏两至极圈切,与经重合春秋分。(断节气)。
赤道交点很重要,6点18指示清。(断时辰)。
经线平分昼夜球,晨昏转折纬最高,正午子夜在此经。(晨昏线、经纬线与时辰关系)。
2.地方时计算方法:
同侧相减异侧加,准确计算经度差。
相差一度四分钟,东早西晚算时空。
若遇值大或为负,加减24推天数。
3.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绕外边。冥王降级只因小,未将轨道障碍扫。
4.记特殊经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地区:沙漠尼罗阿拉伯,印度河口恒三角。孟湾北侧广台湾,古岛墨中回归穿。
北纬三十度线穿过地区:开罗运河波斯湾,伊朗高原长青川,杭州加洲夏威夷,墨湾北侧佛罗里。
北纬45度穿过地区:阿尔卑斯黑里咸,北疆蒙古千岛寒。西部海岸中平原,五湖渥太加美连。
赤道穿过地区:几内刚果维多湖,东非高原马代夫。印尼基多哥伦比,亚马河注赤道里。
南回归线穿过地区:南非马达澳洲沙,拉普平原河两巴,巴西首城圣保罗,南回归线脚下过。
北纬六十度穿过:北海波罗东欧平,西伯利亚连白令。阿拉斯加落基山,拉布拉多哈得湾。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地理解读:
巴山地区受地形影响,夜间盆地气温比较高,形成低压而两侧的山脉尤其是青藏高原东侧的山脉气温低,形成高压,导致晚上形成山风,当冷的山风吹到盆地将使原来的暖气团台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凝成雨.故多夜雨。
“西窗”: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地区,在以前流行四合院式的建筑分东南西北四厢,北厢向光性最好,而且多住老人长者,而东厢多住儿子,西厢住女儿,而儿子结婚后,其妻子也自然住在了东厢,而东厢房的窗户自然就朝向了西边。故而说共剪西窗烛。
6.我国东部雨带时空特点:
4.5登陆在东南,5.6移至江淮岸,7月8月去“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9月南撤10月退,北上缓慢南撤快。
7.东部季风分界:
大兴阴山贺兰山,巴颜岗底季风圈。
8.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穿过的主要城市:
京广线-京哈线:京石郑汉长株广,郑交陇海株交湘,北通辽吉黑龙江(哈尔滨)。
京九线:北京霸任(人)交陇商,荷(喝)麻九南(男)赣圳香。
京沪线:京津济徐蚌,南京镇苏上。
陇海线:连云徐郑洛阳西,要达兰新过宝鸡。
浙赣湘黔线:沪杭金鹰株怀贵,贵昆中陷六盘水。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要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设好和谐城市。本文从和谐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我国城市中的不和谐现象,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以加快和谐城市的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达到上海。全长4200千米。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两个。
4.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经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师
(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生略。(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师
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读图后回答。
课件展示:
课本p89图5.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地理与生活的素材来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样的信息中,寻找证据,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引导读图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具体情况)。
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师
我国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西气东输势在必行。
板书: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师
课件展示: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图。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到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现实的区域是一种“块状”结构,不同块状体之间在作用力强度(常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块状体的吸引力很强,有些块状体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不同块状体之间存在一种非均衡力,而这种非均衡力表现为一种聚集力。这样,要揭示区域结构的变化或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内在机理,关键就在于破解非均衡力的源泉。这种非均衡力就是我们熟悉的分别与“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以及“市场拥挤效应”相对应的三种力量之合力。
市场接近效应,也称本地市场效应,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因为市场规模大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生产地接近大市场区还能节省销售环节中的运输和贸易成本,因此市场接近效应必然产生激励厂商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集中的力量,它是一种聚集力。生活成本或生产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厂商聚集区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种类和数量较少,而从外地输入产品要支付较高的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本地生产的产品在本地消费则需支付较低的运输成本,因此,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多,意味着厂商聚集区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从而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较低,它也是吸引劳动力和厂商向厂商聚集区转移的聚集力。
在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产生的聚集力作用下,如果启动劳动力和资本的转移过程,这种过程将得到自我强化,因为它包含循环累积过程。我们设想一个由东西两个区域组成的经济系统,且假设两个区域初始的资源禀赋相同,为对称结构。假设此时发生了有利于东部的轻微的扰动,少量劳动力从西部转移到东部。当然,这种轻微的扰动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无从知晓,假设它已经发生了。由于劳动力维持其生计所需的消费就支付在目前居住的地区,因此劳动力从西部转移到东部,东部的消费需求变大,从而市场规模变大;西部的消费需求变小,从而市场规模变小。这样,东西两个区域市场规模的非对称,导致了西部厂商向东部迁移趋势的形成,因为厂商总是选择市场规模较大地区作为其生产区位,这就产生了聚集力。一旦这种转移过程启动,则将形成一种循环累积过程,而这种循环累积过程的启动与东部地区市场规模也即市场需求的变大有关,因而称它为“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如果西部的厂商转移到东部,则东部厂商数量增多进而东部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意味着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就少,因而支付较低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价格指数较低,这对消费者而言是生活成本指数(cpi)下降了,对生产者而言是生产成本指数(ppi)下降了。生产成本指数的下降会进一步刺激西部的厂商向东部转移,形成一种循环累积过程,而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与生产成本的下降有关,因而称它为“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一旦形成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则这两种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之间也将形成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在这种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西部的厂商和劳动力不断转移到东部,直到所有厂商和劳动力聚集在东部为止,此时东部成了核心区而西部沦落为边缘区,形成核心―边缘的区域结构。
当然,也存在抑制聚集的分散力。当厂商高度聚集在某一区位时,厂商之间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将趋于激烈,这种竞争会降低厂商的盈利能力,因为除了正常的生产成本以外,还要支付对付其他竞争性厂商的额外成本,因此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会考虑竞争者数量因素,倾向于选择竞争性厂商较少的区域,这种效应即“市场拥挤效应”,也称“本地竞争效应”。市场拥挤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贸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此外,城市的拥挤成本或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也影响“市场拥挤效应”。
根据上面的讨论,当贸易成本下降或规模收益递增进一步得到增强时,将发生产业经济活动的聚集和城市化过程,而且原有的对称结构会向核心一边缘结构转变,这种结论对揭示我国区域差距的核心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上面的非均衡力所表现的是一种聚集力,因这种聚集力的存在,各种经济活动选择区位时,首先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因为此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生产地接近大市场区还能节省销售环节中的运输和贸易成本。其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将选择区内经济开放程度较大的区域,因为区内经济开放程度较大意味着可以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而要素的充分流动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联系在一起的。再则,当区际经济开放程度很大时,经济活动区位不稳定,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经济活动很容易被市场规模较大区域所吸引。
有必要记住区域经济学中一条重要的定理,即如果厂商的生产区位是内生决定而不是外生决定的,则区际开放程度的提高总是不利于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区位的内生决定,指的是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自己来选择生产区位的行为,这些厂商大多数属于可转移性企业。生产区位的外生决定,指的是厂商并非根据自身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选择区位,这些厂商的区位选择常受到外界的限制,如地方政府为保证当地一定的产业份额而采取保护措施的厂商,或专用性很强的对原材料、能源、专用市场或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很强的厂商等。该定理暗含着这种意义,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与政府的调控行为相关而非与市场调控相关。
区际市场规模差异较大而且区际经济开放度很高,则各种可流动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聚集,这将进一步放大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进而成为核心区,进一步缩小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产业份额进而成为边缘区。如果国民收入包括劳动力工资和资本收益部分,则核心区因大量产业的聚集,国民收入不仅包括劳动力工资收入还包括资本收益,而边缘区因产业份额较小,国民收入只包括劳动力工资收入或还包括少量的资本收益。如果一国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其实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则核心区的名义收入水平因包括资本收益而远高于边缘区名义收入水平。假设国内不同地区的价格指数水平都相等,则产业份额较大的核心区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远高于产业份额较小的边缘区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这就形成了区际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地区分配取决于产业份额的大小。这种解释强调了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可流动要素的聚集和分散(或流入和流出)导致的产业总量规模的变化,决定区域发展差距,这种机制也就是形成区域发展差距的核心机制。由此可见,存在区际发展差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强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指将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灵活的教育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这一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首先,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偏向于普通高中的培养,学生们普遍受到书本知识的训练,对于实际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相对欠缺。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取适合的教育路径,从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接受职业教育的培养,将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要求。
其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丰富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教育质量。传统的高中教育往往依赖于文化课程,而忽视了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在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并获得更为灵活的课程设置。职业教育的实施也使得学校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教育资源的丰富和优化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了教育质量。
再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高中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应试技巧,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早早接触到职业教育,能够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而且,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深切体会到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我相信,只有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倡导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经过长期的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致使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并且在立法方面还存在大量空白。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大都属于地方性质的法规和规章,缺乏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对地域的约束力比较低,也没有较强的权威性,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意识。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改革以后微观经济受政府干预的程度逐渐降低,初步形成了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实现了建立市场体系的目的。然而,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使自身的职能得到正确的转变,管理观念和方式依然比较落后,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挥式”计划管理的模式,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存在较多不足的地方,但却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主体,尤其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依法行政的意识。我国区域政策采用命令等方式提出,较少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交易水平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不仅无法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同样也不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我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国家政策以及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医疗、基础设施、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方面,四大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差异比较明显的是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等地区,差异最为明显的是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管理中存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备,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财税体制缺失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合作组织中有不少都是以协商组织的形式存在,并且这种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再加上相关合作协议缺乏较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没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致使区域之间形成的利益冲突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非常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体制性障碍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行政区域板块是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依然存在的贸易壁垒、要素流动障碍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致使市场出现了封锁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非常不利。地方政府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意识,并且一贯坚持本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过分地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赢得较高的生产价值,因此在投资项目方面比较盲目,并且出现了重复建设的问题,在产业竞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正常的秩序进行,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特色经营和有所作为的方针并没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真正地落实,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加强经济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美国在地区开发中对先立法后开发调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的作用,立法机关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区域调控立法进程的加快对调控我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了经济法律法规的控制,我国区域开发和调控就不会遭到行政区的干涉,同时又可以为区域开发调控的持续进行提供相应的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具体做法主要有:首先,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国家应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区域协调发展法》《区域经济法》等;其次,现存的关于区域经济法律法规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更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尽快出台有关区域经济法律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实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健康、稳定以及快速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
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对政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转变自身的职能,使行政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改革,还需要将自身的职责认真落实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认真做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放宽微观经济的发展政策,努力建设一个责任心强、具有较高法制意识、重视资源节约以及服务型的政府。建立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法制环境,推进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使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
(三)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区域政策是一种为了缩小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实现提高问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政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区域政策体系,并使该体系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我国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一制定的区域政策要能够使我国各个地区得到比较均等的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二是需要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营造促进各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速度,并使各个地区的居民都能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实惠,需要制定符合问题地区发展特点的投资政策,为各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区域之间有了充分协作和科学合理的分工,区域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要发挥中央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建议国务院下设一个区域合作调控的专门委员会,全面有效解决跨行政区合作中面临的难题,使各级政府对区域合作中的职责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使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此外,还需要使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具体来讲就是消除阻碍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市场分割、行政性壁垒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建立健全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格局,让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中能够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使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成为可能,为提高各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可靠的保障。
三、结语。
法律规制在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主要论述了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措施,通过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有助于区域开发和调控免遭行政区的干涉,为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执政,有助于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速度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快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异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完善[j].学术论坛,(06)。
[2]廖卫东,何笑.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的政策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3]高明.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规制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球上的不同区域之间的行业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作为企业家,我来到不同的区域开展业务,不仅能够开拓新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广泛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信息,从而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在此,我将谈一谈在不同区域的工作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正文1:多元文化给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众所周知,各个区域都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也通常会反映在它的人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在这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艺术、习俗传统,认识新颖、刺激、不同寻常的人类生活体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这种领略和体验是极为珍贵的,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宽广和多样化的人生视角。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们也要尊重文化差异,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习俗。这是交流沟通的成功关键,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信任。
【正文2:区域经济给出了实际操作的机会】。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商业机会的不同。在东南亚地区,小型企业极多,而且通常是家族企业,公司文化比较保守,主要管理模式缺乏制度化。但是一些企业却挖掘了大量的本地机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在中国,市场庞大且竞争激烈,企业要想获取更多机会,就需要针对当地业务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市场,并根据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来调整公司的管理策略。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特点,从而赢得市场机会,让企业在当地获得更大的成功。
【正文3:区域发展给出了优势资源的利用】。
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优势资源,企业如果能够利用当地优势开展业务,则会获得很多机会。例如,在美国,华裔移民最强劲的地区是加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贸易便捷、科技先进、创新创意资源丰富、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加州的企业都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人才和创意资源,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反之,在没有优势资源的地方,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手段扩大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正文4:区域政策影响着企业的运营】。
不同区域的政策的执行和影响,也非常重要。在中国,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许多企业得以迅速扩张、发展。东南亚和非洲,政府行政效率相对较低,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会出现不公正的行为。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必须抵制贿赂,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有效的合规管理和规范的市场途径,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功机会。
【正文5:瞄准未来,推进市场结构多样化】。
如今,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变化和普遍扩张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不仅需要利用过去的经验和优势,更需要全面考虑和评估未来市场的变化和前景,提前发现市场新的趋势和方向。在新市场上,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灵敏、变通、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通过这些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重视文化差异、发掘区域经济优势、合规管理、政治风险防范、多元市场策略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是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成功之路,这也是每一位经理、每一家企业所应该关注和落实的焦点。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文明引领协调发展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也深有感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此主题展开论述,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曾经亲身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往往会引发冲突和不和谐的现象。而当我们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时刻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时,不仅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需要我们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保持良好的环保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和谐发展。我个人通过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亲自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文明引领协调发展。
再次,在文明引领协调发展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至关重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化的民族特色,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接触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当我们欣赏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发掘和弘扬自己民族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展。
此外,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建。在一个社会中,只有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平等享有基本权益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教育资源不均等社会问题。因此,倡导均等、公正的社会制度,努力实现人的平等和尊严,是我们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最后,作为每个个体,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养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只有当我们自己拥有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才能够对他人起到更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始终坚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用餐、尊敬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文明引领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通过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建以及从自身做起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目标,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二
近年来,普通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地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中。通过普职分流,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多元化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落实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普职分流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体会与心得,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局限性较大,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则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将学科成绩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相结合,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人力资源市场有选择性的竞争。在实施该政策后,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深入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我身边有一位同学,他在学校里表现平平,但对音乐非常有天赋,通过普职分流,他被分到了音乐类专业学习,几年后他成为了一名受到认可的音乐制作人,这充分证明了普职分流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普职分流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与所选择的职业密切相关,他们将学以致用,培养了更多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因此能更快速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普职分流,更好地满足了就业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优势。一个实例是我的一个同学,通过普职分流,他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当他毕业时,他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他同学,他们在学校将计算机技能学以致用,有了实际操作经验。在他的努力下,他很快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进一步证明了普职分流对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
最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分流后的学生因为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高,自然而然地对学业更加投入,与老师的沟通互动更加频繁。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养机会,激发教师的潜力。在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效衔接,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我所在的学校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切实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一项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政策举措。通过普职分流,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继续完善普职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选择和机会,为实现人才合理配置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三
2013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蛇年的春天也已来到,在刚刚过去的白酒年节销售旺季里,高端白酒遇冷,一线品牌低调,中档白酒和区域名酒品牌却喜获丰收。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说,区域名酒品牌的春天来了。本文所要讨论的区域名酒,主要是指在本省市场具有“本省区域前三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品牌。
区域名酒的机遇。
2013年蛇年春节,100~500元价位的中档白酒销量增长,市场空间获得空间扩张。该价位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以一座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为例,参与竞争的品牌大致可分为四类:一,全国一线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在该价位区间推出的产品;二,全国二线品牌如水井坊、舍得、郎酒在该价位区间推出的产品;三,区域名酒在该价位区间推出的产品;四、只是具备市级市场或县级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小品牌在该价位区间推出的产品。
面对这四类品牌的中档产品,消费者会作何选择?
据2013年春节的随机抽样调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送礼、人情消费,一种是自饮消费。送礼、人情消费中,消费者主要会选择全国一线品牌、全国二线品牌;自饮消费中,消费者大多会选择区域名酒品牌。
分析调查结果,自饮消费的中档产品品牌选择中,全国一线、二线品牌的竞争力为何不如区域名酒品牌?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
一,全国一线、二线品牌的宣传与推广重心在其高档产品上面。
二,消费者认为,自饮消费首先要满足的是自己喝的舒服、喝的高兴,而“面子”需求已经是次要的了,根据“一分钱一分货”的判断原理,每家酒厂最好的酒,价格应该最高,最好的酒应该在其产品结构中的最高点。按照消费者的这个逻辑,100~500价位区间里的产品,是全国一线、二线品牌企业的低档酒,却是区域名酒企业的高档酒。所以消费者认为,在同一价位产品中,区域名酒产品要比全国一线、二线品牌产品好喝。
在自饮消费的中档产品品牌选择中,区域小品牌的竞争力不如区域名酒品牌。若是按照上述逻辑推理,同一价位产品中,区域小品牌产品应该比区域名酒产品更好喝才对。然而消费者选择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好喝”是首要选择,但是“品牌力”对其选择结果同样占据重要的作用。面对区域名酒品牌和区域小品牌的选择中,更多的消费者会对“品牌力”作出衡量,选择出品牌力更强的品牌。
区域名酒的困惑。
区域名酒企业家们,面对他们的机遇,实则也有不少困惑。
最根本的困惑――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机遇?是“求发展”机遇,还是“求生存”机遇?
困惑之一:全国化?
当一个区域名酒,从产品覆盖率、销量、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本省老大、本省三甲时,若想做到可持续发展,那就只能选择全国化战略。
但是,全国化战略困难重重。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说你在央视投个广告,立即就能变成全国知名品牌了。“全国知名品牌”这个称号的考量指标有许多,第一关“全国市场铺货率”,就是某些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
例:2013年春节,山东德州消费者张某为了招待来自江西的亲友,去商超购酒,发现商超有江西亲友爱喝的四特酒,经过对商超里所有四特酒产品的挑选,发现只有酒精度为38度的产品,于是购得一款将近200元的四特产品。在酒桌上,该产品获得了不高的评价,来自江西的亲友说,春节期间他在江西喝的四特酒很好喝,是酒精度42度的星级产品,比这款在德州市场买的四特酒要好喝的多;同时,酒桌上的德州本地亲友也没有给出高评价,他反映,这款产品不如本省的景阳春、泰山特曲、古贝春好喝。
即使是有的区域名酒品牌,能过“全国市场铺货率”这一关,又拿什么核心竞争力去和对手竞争?再以江西市场和山东市场为例,四特在江西是名酒,景芝、泰山在山东是名酒,牛栏山、红星在北京是名酒,宋河、宝丰在河南是名酒,古井贡、迎驾在安徽是名酒,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通的原理:他们在品牌形象塑造中,成功的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成功的为当地文化“代言”,他们都已经成长为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的“名片”,这是他们能够在本省为王、本市为王的最大资本、最核心竞争力。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四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
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收入趋同或趋异问题。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3)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动态分析,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不仅可以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4)对企业投资定位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评价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企业决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作者:不详。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五
摘要:韩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这期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对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结果,同时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为99646平方公里,整个韩国可分为一个特别市,六个广域市,九个道,本文将以这16个行政区为单位,对韩国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以下是——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
根据以上韩国各行政区的gdp数据,本文选取三个指标来描述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即: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极差和标准差属于绝对指标,极差是最高gdp与最低gdp之差,它反映的是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其公式为:r=ymax-ymin。
其中ymax是16个行政区中gdp的最大值;ymin是16个行政区中人均gdp的最小值。
标准差公式为:st=。
其中,yti为第t年第i个行政区的gdp;为第t年韩国全国的gdp的平均数;n为区域个数。
变异系数主要进行区域相对差异的分析,计算公式为:c=。
其中,st为第t年的标准差;yt为第t年整个韩国的人均gdp的平均值。
下表是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韩国各年份的指标: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来看,韩国16个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2004—20这6年中一直保持增长的同时各道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就极差方面来看,从的191403014上升到年的247958701,直接增加了约1.3倍,而标准差由20的52572422上升到2009年的68596233,也增加了约1.3倍。
同时,描述相对差异的直接指标变异系数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没有保持一直增长的态势,但从整体来看还是属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由2004年的1.01466上升到2009年的1.02951,所以,根据以上三组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从2004——2009年这6年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增加,各区域之间的发展状况很不协调。
那么,导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从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来看,釜山广域市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与釜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釜山广域市处于东南沿海港群,东南濒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韩国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正是釜山广域市这一优良的地理位置才为釜山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本文借助于韩国各个区域的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的数量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原因。
在韩国的百多所大学中,约有20多所大学分布在首尔和京畿道地区,如国力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而在公共研究机构中,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也主要集中在汉城、京畿道和大田。
而一国工业扩散化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据韩国经济学家1980年底对新工业城市所做的调查,企业从首都市区迁入新工业城市后,普遍抱怨缺乏熟练劳动力及高科技人才,人才短缺使得企业搬迁后虽然能够获得政府给予的财税优惠待遇,但是企业所得未必都能抵偿所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因此,高素质人才分布不均也是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地的历史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对于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
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2-1971),朴正熙政府集中资源发展原来基础比较好的京釜铁路沿线地区,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京釜经济发展轴,包括大田、大邱等地区。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将重点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上,积极发展重化工业,这对本来基础相对较好的东南沿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了东南沿海重化工业经济圈,以釜山为中心向北延伸至蔚山和浦项等地。
到了80年代以后,政府着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将区域开发的侧重点转移到西部沿海地区,如位于西部沿海地区的忠清南道就是在政府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从传统农业转变为以技术等尖端新产业为中心的地区,gdp水平也因此不断升高。
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和政府对这些地区政策偏向,造成了这些地区与韩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
下面对于外部原因进行分析,这点原因的分析采用韩国fdi在韩国的集中分布来说明。
从韩国fdi在韩国国内的分布来看,大部分的fdi还是集中在首尔、釜山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据统计,首尔地区的fdi总金额为68.5亿美元,占全国总体fdi比重为59.2%,这些地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就进一步拉大了韩国区域经济差异。
以上是对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内外部原因的分析,那么,面对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又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呢?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尔、釜山、仁川等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除了投资拉动和政府对企业的有效支持外,还得益于各地之间的要素流动。
所以,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使各个经济发达地区起到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这样会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减小。
2、加强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科技资源建设。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建立高等学府及公共研究机构,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增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3、推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今后政府应当将国家支持的项目优先安排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以项目为载体,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某些化学工业的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落后地区,以此解决落后地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4、政府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fdi政策给予优惠。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这一点来说,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此为这些地区引进投资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以此促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韩国各个行政区的gdp分析,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指标评定,得出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加的结论,并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本人的一些意见。
参考文献:
[1]肖龙阶,论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n].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2]巨文忠,韩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成果,(12)。
[3]施卫东,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7)。
[4]金钟范,韩国区域开发政策经验与启示[j].东北亚论坛,(4)。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六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开始实施普通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并参与了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领略到了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益处,也有所感悟和收获。
首先,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这对于那些对理论学习没有天赋或者对实践更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让每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走向高等职业教育还是其他职业领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提高就业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而设立的。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后就业率有所提高。同时,普通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和实习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因此,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中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重点大学和一些知名高中,导致很多地区的职业教育相对疏于发展。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这不仅能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还能够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教育资源的差距,帮助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现代社会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的需求。通过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提前培养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了整体社会素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七
由于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吸引力大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吸引力,因此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常常吸引可流动要素,而市场规模较小区域常常损失可流动要素。如果在区域之间形成这种可流动要素的转移过程,那么将形成不断强化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但在区域间市场规模不同情况下能否发生可流动要素的转移,则取决于区域间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区际市场开放程度的大小是可流动要素区际转移的前提条件。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又是由经济系统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资源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如果区域之间实行的政策是高度一致的,则区域一体化程度很高,如果区域之间在政策上的差异化程度较大,则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区域一体化程度与区际政策的一致性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区域经济为块状经济,不同块状体之间存在一种非均衡力,在这种非均衡力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而这种过程对聚集力较弱的区域来讲,就形成了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这种过程不断放大聚集力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不断缩小聚集力较弱区域的产业份额,而产业份额的区际差异决定了国民收入地区分配的区际差异,产业份额的区域分布越不均衡,国民收入地区分配越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就越大,这就形成了不断扩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但能否形成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则取决于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当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开始启动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且随着区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不断得到加强。因此,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断扩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发展差距的机制,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减弱区际非均衡力,二是尽可能降低区域一体化程度。
减弱区际非均衡力,就要尽可能放大欠发达地区或边缘区的吸引力,而放大吸引力就是要扩大欠发达地区或边缘区的市场规模。放大市场规模则是要扩大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或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份额。放大欠发达地区产业份额,不外乎内生和外生两种路径:内生路径就是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这不属于本文重点关注的范畴;外生路径是指通过引入外部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外生路径强调的是外部资源的流入,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引进外资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这也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并对合理引导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就实施了以纺织业的“东锭西移”工程为标志的政府主导的区域产业转移战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合理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基地转移,以建立东西部之间的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20年初,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在我国区域发展规划中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主要功能是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这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笔者认为,在皖江城市带以北的冀晋陕三省合适的地区以及在皖江城市带以南的湘桂黔三省(区)合适的地区,应再增加类似的规划区以承接从环渤海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和从珠三角地区迁移出来的产业。与此相关联的是,要提高中西部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东部与中西部产业的关联性,包括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科研活动及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与东部地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强中西部地区向沿海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建设。
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份额,主要是指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各种转移支付政策,因为转移支付可以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支出。我们可以把转移支付理解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所带来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差距而采取的措施,但现有的许多转移支付政策反而加剧了公共服务和居民福利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例如,税收返还政策把税收返还与税收收入挂钩起来了,这就客观上加大了我国东西部的差距:不同的转移支付类型在实现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均等化方面的功效是不相同的。如果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则以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绩效,优于以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为主要目标的转移支付政策之绩效。因为,在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资本完全可以自由流动,且其收益(或企业利润)全部转移到资本所有者所在的地区,初始资本禀赋差异通过套利过程(或生产过程)仍保持下来,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常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我国更是这样。可以看出,这种公共资源均等化政策与城乡一体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我们强调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适度降低一体化程度,并不是指地方政府强制性设置各种壁垒阻碍要素流动,而是指要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区域一体化程度是由经济系统整体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不同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则区域一体化程度也就越高,不同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则区域一体化程度就越低。因此,要适度降低区域一体化程度,则要适度降低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而一致性程度的适度降低就等于区域之间设定了适度的“政策梯度”,即区域之间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是一体化的“一刀切”的政策。例如,中央政府应提高对中西部产业部门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预算内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政策,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地方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重,因为目前我国六种转移支付中属于远行化转移支付形式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其比重还不到10%;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指标的前提下,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对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西部地区适度放宽土地利用限制,尝试对土地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尤其,不要过分迷信“以地为本”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能够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尽管“十二五规划”已把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出这种战略的基本依据为对外生条件和历史事件的绝对遵从,因为一个地区划人何种开发区的主要标准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一般来讲,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广大地区都有可能被划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如果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则它应更多地承担环境和生态维持功能。而目前我国各种补偿机制缺乏或很不完善,这些相对落后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自身是无法承担生态和环境功能的。
需强调的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定得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实行有“梯度”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其实,经济一体化是与效率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公平和正义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