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与外界进行交互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怎样写一篇完美的心得体会,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心得体会有所启发。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经济社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一政策之中,我们实际工作是先改革后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特区政策开始,我们先是改革税收、体制、机制等,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对外实施开放战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政策强调改革开放,虽然改革、开放力度都不足,相对来说,还是改革优先,而开放滞后。在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都想把改革开放政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的把握政策和扭转乾坤的能力还不足,这样会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洗礼,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再也不是一超独强或几个主体把握世界命脉,而是由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和全球化主导世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以国家层次参与世界,而更多是要以区域性层次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参与世界,分享世界资源和利益。这就使我们的区域发展一开始就要步入世界竞争行列,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加强区际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更加务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区际之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为先,以开促改,使改革开放真正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从而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朝代,都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主动与外界交流。汉唐时期,中国利用“丝绸之路”加强与中亚和欧洲贸易往来,各种奇珍异物流入国内,丰富人们的消费种类,拓展人们的视野。中国宋元时期,这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市场活跃,对外开放水平高,不仅主动深化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流,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力发展陆地边界“榷场”贸易,政府还专门设立机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还主动通过海洋船舶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开展贸易。正是在这样的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之下,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国力显著提高,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膜拜的对象。
从国际视野来看,本次金融危机波及世界,使各国在这轮危机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损失,而这轮危机还未结束,它仍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但是,这次危机使我们面临极大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受到的打击最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合理地进行海外投资、收购外国企业,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树立大国形象。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争取,主动走出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国家局势,认真研究国外环境,通过企业兼并、收购,使中国获得积极主动权。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从国内实际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情国情比较复杂,为了社会稳定,必须首先得发展,在发展之中解决问题,而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来源于开放战略。在新时期,面对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如极端分裂活动、区域不平衡、民族矛盾等,我们更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发展的问题。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相当紧迫,一是落后地方迫切需要改变自己落后面貌,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自己;二是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想实现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历史发展的召唤,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新时期中国经济需要更好更快发展,在资源、环境等约束下,我们更应开动开放这个强大“发动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这样的有利机遇期,抓住机遇,以更加紧迫之情迎接挑战。不仅使国家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也使中国区域发展得到更好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地理实用口诀汇总及应用。
1.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
晨昏线圈过地心,昼夜跨度断晨昏。(断晨线还是昏线)。
地球自转西向东,晨昏反转要记清。(判断晨昏线运动方向)。
冬夏两至极圈切,与经重合春秋分。(断节气)。
赤道交点很重要,6点18指示清。(断时辰)。
经线平分昼夜球,晨昏转折纬最高,正午子夜在此经。(晨昏线、经纬线与时辰关系)。
2.地方时计算方法:
同侧相减异侧加,准确计算经度差。
相差一度四分钟,东早西晚算时空。
若遇值大或为负,加减24推天数。
3.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绕外边。冥王降级只因小,未将轨道障碍扫。
4.记特殊经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地区:沙漠尼罗阿拉伯,印度河口恒三角。孟湾北侧广台湾,古岛墨中回归穿。
北纬三十度线穿过地区:开罗运河波斯湾,伊朗高原长青川,杭州加洲夏威夷,墨湾北侧佛罗里。
北纬45度穿过地区:阿尔卑斯黑里咸,北疆蒙古千岛寒。西部海岸中平原,五湖渥太加美连。
赤道穿过地区:几内刚果维多湖,东非高原马代夫。印尼基多哥伦比,亚马河注赤道里。
南回归线穿过地区:南非马达澳洲沙,拉普平原河两巴,巴西首城圣保罗,南回归线脚下过。
北纬六十度穿过:北海波罗东欧平,西伯利亚连白令。阿拉斯加落基山,拉布拉多哈得湾。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地理解读:
巴山地区受地形影响,夜间盆地气温比较高,形成低压而两侧的山脉尤其是青藏高原东侧的山脉气温低,形成高压,导致晚上形成山风,当冷的山风吹到盆地将使原来的暖气团台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凝成雨.故多夜雨。
“西窗”: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地区,在以前流行四合院式的建筑分东南西北四厢,北厢向光性最好,而且多住老人长者,而东厢多住儿子,西厢住女儿,而儿子结婚后,其妻子也自然住在了东厢,而东厢房的窗户自然就朝向了西边。故而说共剪西窗烛。
6.我国东部雨带时空特点:
4.5登陆在东南,5.6移至江淮岸,7月8月去“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9月南撤10月退,北上缓慢南撤快。
7.东部季风分界:
大兴阴山贺兰山,巴颜岗底季风圈。
8.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穿过的主要城市:
京广线-京哈线:京石郑汉长株广,郑交陇海株交湘,北通辽吉黑龙江(哈尔滨)。
京九线:北京霸任(人)交陇商,荷(喝)麻九南(男)赣圳香。
京沪线:京津济徐蚌,南京镇苏上。
陇海线:连云徐郑洛阳西,要达兰新过宝鸡。
浙赣湘黔线:沪杭金鹰株怀贵,贵昆中陷六盘水。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作为中国一名普通的公民,在亲身经历和参与中深刻认识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统筹协调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以主导作用,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投资环境。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弱势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持续发展。
其次,我体会到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优质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够打通各地区的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而缺乏基础设施的地区往往因交通不便、通信受限等原因,阻碍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投入,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我觉得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流动。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人才在各地区流动,推动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互补、交流和共享,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四,我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而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伴随着环境问题。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技术和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我深知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要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力合作。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拓宽合作领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综上所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流动、环境的保护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相信只要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繁荣、和谐、可持续的未来。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多元民族文化的大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从制度改革入手。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加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使得农民能够流转、经营土地,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税收调节和财政补偿机制,确保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地区能够平衡发展。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使得各地协同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
第三段:创新驱动,激发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在新时代,中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激发各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例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产业的发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这些举措促进了各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段: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这些措施有效保护了环境资源,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五段:促进民生改善,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各地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民生的改善。例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实现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全国各地人民共同富裕。
总结: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通过这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注重协同效应,才能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经济社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一政策之中,我们实际工作是先改革后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特区政策开始,我们先是改革税收、体制、机制等,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对外实施开放战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政策强调改革开放,虽然改革、开放力度都不足,相对来说,还是改革优先,而开放滞后。在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都想把改革开放政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的把握政策和扭转乾坤的能力还不足,这样会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洗礼,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再也不是一超独强或几个主体把握世界命脉,而是由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和全球化主导世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以国家层次参与世界,而更多是要以区域性层次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参与世界,分享世界资源和利益。这就使我们的区域发展一开始就要步入世界竞争行列,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加强区际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更加务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区际之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为先,以开促改,使改革开放真正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从而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shapemergeformat。
第一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难点: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1.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2.通过课前导学案复习与该课时地理课程相关内容及预习该课时地理课程内容。
3.通过课内导学案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导学案自主学习,独立复习、预习重要知识点。
2.借助课内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重点问题和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3.课前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加深对地理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4.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易错题、易忘知识,及时整理在导学案中。
【教学过程设计】。
【温故知新】布置[课前预习学案]:
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复习及预习内容。
复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预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过程】分发课内探究学案。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及流向图”
(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来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存在着必然性)。
合作探究一: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1:
材料一教材p82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
材料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讨论与活动】。
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我国西部和中亚油气资源丰富;管道沿线地势起伏较小,工程施工较容易;沿线地质较稳定,地质灾害较少;沿线多经过城市,市场消费量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高校体育相对于区域体育,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势。比如,高校体育具有自身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着独立且良好的场馆设施及器材,最为重要的是高校体育有着有效的途径来保障实现自身教学任务与目标。以上的种种优势使得高校体育对区域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体育具有较为稳定和集中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这些基础的存在,为高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和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也使得高校体育较区域体育在物质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了优势。如果高校体育能与区域体育共享这种资源优势的话,就可以大大缓解区域体育中所存在的设施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诸多问题。此外,高校的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积累,具备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方法及手段。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学生进行独立的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高校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区域体育活动中的话,必定会给区域体育带来朝气和活力,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区域体育倡导的全员性的特点,更能扩展体育人口,引导着区域体育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积极迈进。正是因为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区域体育教育化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高校体育社会化过程的实现,也就是高校体育逐步接受社会对其教学实践的监督和管理过程,这种监督和管理反过来又会督促高校体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运行当中,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各自与相互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2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区域体育方面。
目前我国的区域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由于与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联系较少,区域体育缺乏专业的理论指,教育化特征很是模糊。具体表现为对区域体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全面,在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中缺乏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参与者缺乏科学锻炼意识和方法,无法坚持长期有效的“健康”锻炼;区域体育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无法为群众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等等问题。高校中的体育工作者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合理地利用高校的体育场所和设备,既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也可以填补区域体育活动设备和场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2.2高校体育方面。
高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高校体育对于区域体育在其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在两者的人员和设备的交流、互补上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当中,体育经常被归类为小科目,不受重视。体育教师在常年的工作当中也只能是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应用,久而久之,影响了体育教师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专业价值观的实现。如果高校体育教师能加入到区域体育的发展中来,势必会激发其工作热情,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激发和利用。在对多名高校体育工作者进行的调查访谈当中,老师们普遍觉得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上好课。究其原因,除了体育课课程功能多,内容庞杂,课时有限,部分内容重复等问题外,该门课程的操作性不强以及学生主体性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数老师赞成从教学方法、内容、组织形式上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接受及对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社会上兴起了一些经营性的俱乐部,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担当体育管理员、教练员的职责。我们对榆林学院体育系教师参与区域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得知近年来多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区域体育赛事的组织、裁判、教练等工作呈增长态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高校的体育教师封闭自身于相对狭小的教学范围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就没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社会,获取社会,甚至是高校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只有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才能开拓眼界和思路,才能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使得高校的体育教育健康科学的发展。
3.1更新观念,加强理论研究。
观念的更新是发展的基础。要对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对区域体育的建设,合理调整、拓宽教育方向。促进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协调发展与资源互补,积极推动区域体育的'教育化和高校体育的区域化。同时要加大对二者间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3.2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体育活动。
在教育社会化的背景下,学校要适当扩大自己的教育范围,充分认识到区域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补充和促进,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间的交流合作。就目前区域体育硬件设施比较缺乏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向社会提供其场馆和设施,提高学校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以此方便区域群众借此开展体育活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区域体育则需要依托高校体育的人力资源和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
3.3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能力。
要使区域体育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高校中的体育教师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高校的体育师资雄厚,人员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过硬。但就参与社会服务的情况而言,高校体育人员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内的体育赛事的指导工作,而非区域内普通体育活动的指导。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高校体育人员愿意参与到区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当中,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途径和平台而无法实现。就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也很乐意以志愿者或者是低偿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区域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这不仅使得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更符合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3.4利用科研教改加大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
高校内可以借助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一方面有效合理地利用科研经费来补充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实践环节,从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发展。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实践指导能力,更是明确了体育科研和教改的发展方向。在充实学校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更促进,推动了区域体育的积极发展。
3.5汇集社会力量,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力量。
高校体育能否实现与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不是单纯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一方或者是双方。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与推动,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在我国,虽然高校体育于区域体育分别服务于体育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但是二者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特别是资金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指引。只有政府的相关部门很好地认识了高校与区域体育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相促进的关系,对二者间存在的不协调的因素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法规进行指导和保障,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二者间的协调与促进,并解决二者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4结论。
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社会对高校与区域体育的必然要求。这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联系才能够共同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二者的协调,离不开高校与社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参与。与此同时,我们也倡导更多的中小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入其中,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网络,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开拓广大体育工作工作者的研究工作领域。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达到上海。全长4200千米。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两个。
4.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经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师
(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生略。(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师
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读图后回答。
课件展示:
课本p89图5.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地理与生活的素材来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样的信息中,寻找证据,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引导读图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具体情况)。
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师
我国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西气东输势在必行。
板书: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师
课件展示: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图。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参与一项政府发起的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后,我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当一个地区面临发展困境时,与其孤立地积极应对,不如积极主动地寻求合作与交流。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应建立合作框架,利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同时,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及时的信息交流,各地才能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推进区域的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产业很可能出现发展瓶颈,而新兴产业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此外,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升级。
第三,我们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系统,才能为各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例如,交通运输的顺畅将有助于加快各地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样,电力、水利和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在新的经济时代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第四,我们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人才是推动协调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鼓励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支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应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环境,鼓励他们在各地流动,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只有通过人才的流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
最后,我们应加强法制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地方政府履行责任,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治环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应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决策能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流动,加强法制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实现各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才能使其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明的引领是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真正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建设实践中,我对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主题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以下是我的思考与总结。
首先,文明引领协调发展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只有注重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做到人民富裕、人民安居乐业。要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和权利,倾听人民的需求和诉求,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协调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成果,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要注重生态环保。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只有生态环境良好,人们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技术的应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们过上绿色、健康的生活。
再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要注重文化传承。一国的文明和文化是其根本,也是其独特的象征和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只有传承好优秀的文化基因,才能增强民族自信,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促进文化的繁荣。我们要提倡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增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共识。
最后,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要注重社会公平。一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稳定和谐。要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要加强社会制度建设,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的社会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社会的凝聚力,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通过注重人文关怀、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社会公平,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目标,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每个人都要积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为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二
由于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吸引力大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吸引力,因此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常常吸引可流动要素,而市场规模较小区域常常损失可流动要素。如果在区域之间形成这种可流动要素的转移过程,那么将形成不断强化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但在区域间市场规模不同情况下能否发生可流动要素的转移,则取决于区域间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区际市场开放程度的大小是可流动要素区际转移的前提条件。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又是由经济系统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资源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如果区域之间实行的政策是高度一致的,则区域一体化程度很高,如果区域之间在政策上的差异化程度较大,则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区域一体化程度与区际政策的一致性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区域经济为块状经济,不同块状体之间存在一种非均衡力,在这种非均衡力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而这种过程对聚集力较弱的区域来讲,就形成了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这种过程不断放大聚集力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不断缩小聚集力较弱区域的产业份额,而产业份额的区际差异决定了国民收入地区分配的区际差异,产业份额的区域分布越不均衡,国民收入地区分配越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就越大,这就形成了不断扩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但能否形成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则取决于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当区际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开始启动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且随着区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不断得到加强。因此,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断扩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发展差距的机制,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减弱区际非均衡力,二是尽可能降低区域一体化程度。
减弱区际非均衡力,就要尽可能放大欠发达地区或边缘区的吸引力,而放大吸引力就是要扩大欠发达地区或边缘区的市场规模。放大市场规模则是要扩大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或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份额。放大欠发达地区产业份额,不外乎内生和外生两种路径:内生路径就是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这不属于本文重点关注的范畴;外生路径是指通过引入外部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外生路径强调的是外部资源的流入,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引进外资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这也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并对合理引导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就实施了以纺织业的“东锭西移”工程为标志的政府主导的区域产业转移战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制造业合理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基地转移,以建立东西部之间的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20年初,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在我国区域发展规划中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主要功能是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这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笔者认为,在皖江城市带以北的冀晋陕三省合适的地区以及在皖江城市带以南的湘桂黔三省(区)合适的地区,应再增加类似的规划区以承接从环渤海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和从珠三角地区迁移出来的产业。与此相关联的是,要提高中西部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东部与中西部产业的关联性,包括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科研活动及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与东部地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强中西部地区向沿海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建设。
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份额,主要是指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各种转移支付政策,因为转移支付可以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支出。我们可以把转移支付理解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所带来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差距而采取的措施,但现有的许多转移支付政策反而加剧了公共服务和居民福利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例如,税收返还政策把税收返还与税收收入挂钩起来了,这就客观上加大了我国东西部的差距:不同的转移支付类型在实现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均等化方面的功效是不相同的。如果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则以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绩效,优于以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为主要目标的转移支付政策之绩效。因为,在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资本完全可以自由流动,且其收益(或企业利润)全部转移到资本所有者所在的地区,初始资本禀赋差异通过套利过程(或生产过程)仍保持下来,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常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我国更是这样。可以看出,这种公共资源均等化政策与城乡一体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我们强调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适度降低一体化程度,并不是指地方政府强制性设置各种壁垒阻碍要素流动,而是指要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区域一体化程度是由经济系统整体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不同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则区域一体化程度也就越高,不同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则区域一体化程度就越低。因此,要适度降低区域一体化程度,则要适度降低区域之间各种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而一致性程度的适度降低就等于区域之间设定了适度的“政策梯度”,即区域之间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是一体化的“一刀切”的政策。例如,中央政府应提高对中西部产业部门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预算内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政策,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地方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重,因为目前我国六种转移支付中属于远行化转移支付形式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其比重还不到10%;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指标的前提下,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对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西部地区适度放宽土地利用限制,尝试对土地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尤其,不要过分迷信“以地为本”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能够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尽管“十二五规划”已把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出这种战略的基本依据为对外生条件和历史事件的绝对遵从,因为一个地区划人何种开发区的主要标准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一般来讲,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广大地区都有可能被划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如果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则它应更多地承担环境和生态维持功能。而目前我国各种补偿机制缺乏或很不完善,这些相对落后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自身是无法承担生态和环境功能的。
需强调的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定得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实行有“梯度”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其实,经济一体化是与效率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公平和正义联系在一起的。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三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到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现实的区域是一种“块状”结构,不同块状体之间在作用力强度(常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块状体的吸引力很强,有些块状体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不同块状体之间存在一种非均衡力,而这种非均衡力表现为一种聚集力。这样,要揭示区域结构的变化或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内在机理,关键就在于破解非均衡力的源泉。这种非均衡力就是我们熟悉的分别与“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以及“市场拥挤效应”相对应的三种力量之合力。
市场接近效应,也称本地市场效应,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因为市场规模大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生产地接近大市场区还能节省销售环节中的运输和贸易成本,因此市场接近效应必然产生激励厂商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集中的力量,它是一种聚集力。生活成本或生产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厂商聚集区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种类和数量较少,而从外地输入产品要支付较高的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本地生产的产品在本地消费则需支付较低的运输成本,因此,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多,意味着厂商聚集区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从而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较低,它也是吸引劳动力和厂商向厂商聚集区转移的聚集力。
在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产生的聚集力作用下,如果启动劳动力和资本的转移过程,这种过程将得到自我强化,因为它包含循环累积过程。我们设想一个由东西两个区域组成的经济系统,且假设两个区域初始的资源禀赋相同,为对称结构。假设此时发生了有利于东部的轻微的扰动,少量劳动力从西部转移到东部。当然,这种轻微的扰动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无从知晓,假设它已经发生了。由于劳动力维持其生计所需的消费就支付在目前居住的地区,因此劳动力从西部转移到东部,东部的消费需求变大,从而市场规模变大;西部的消费需求变小,从而市场规模变小。这样,东西两个区域市场规模的非对称,导致了西部厂商向东部迁移趋势的形成,因为厂商总是选择市场规模较大地区作为其生产区位,这就产生了聚集力。一旦这种转移过程启动,则将形成一种循环累积过程,而这种循环累积过程的启动与东部地区市场规模也即市场需求的变大有关,因而称它为“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如果西部的厂商转移到东部,则东部厂商数量增多进而东部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意味着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就少,因而支付较低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价格指数较低,这对消费者而言是生活成本指数(cpi)下降了,对生产者而言是生产成本指数(ppi)下降了。生产成本指数的下降会进一步刺激西部的厂商向东部转移,形成一种循环累积过程,而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与生产成本的下降有关,因而称它为“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一旦形成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则这两种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之间也将形成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在这种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西部的厂商和劳动力不断转移到东部,直到所有厂商和劳动力聚集在东部为止,此时东部成了核心区而西部沦落为边缘区,形成核心―边缘的区域结构。
当然,也存在抑制聚集的分散力。当厂商高度聚集在某一区位时,厂商之间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将趋于激烈,这种竞争会降低厂商的盈利能力,因为除了正常的生产成本以外,还要支付对付其他竞争性厂商的额外成本,因此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会考虑竞争者数量因素,倾向于选择竞争性厂商较少的区域,这种效应即“市场拥挤效应”,也称“本地竞争效应”。市场拥挤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贸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此外,城市的拥挤成本或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也影响“市场拥挤效应”。
根据上面的讨论,当贸易成本下降或规模收益递增进一步得到增强时,将发生产业经济活动的聚集和城市化过程,而且原有的对称结构会向核心一边缘结构转变,这种结论对揭示我国区域差距的核心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上面的非均衡力所表现的是一种聚集力,因这种聚集力的存在,各种经济活动选择区位时,首先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因为此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生产地接近大市场区还能节省销售环节中的运输和贸易成本。其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将选择区内经济开放程度较大的区域,因为区内经济开放程度较大意味着可以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而要素的充分流动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联系在一起的。再则,当区际经济开放程度很大时,经济活动区位不稳定,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经济活动很容易被市场规模较大区域所吸引。
有必要记住区域经济学中一条重要的定理,即如果厂商的生产区位是内生决定而不是外生决定的,则区际开放程度的提高总是不利于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区位的内生决定,指的是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自己来选择生产区位的行为,这些厂商大多数属于可转移性企业。生产区位的外生决定,指的是厂商并非根据自身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选择区位,这些厂商的区位选择常受到外界的限制,如地方政府为保证当地一定的产业份额而采取保护措施的厂商,或专用性很强的对原材料、能源、专用市场或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很强的厂商等。该定理暗含着这种意义,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与政府的调控行为相关而非与市场调控相关。
区际市场规模差异较大而且区际经济开放度很高,则各种可流动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聚集,这将进一步放大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进而成为核心区,进一步缩小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产业份额进而成为边缘区。如果国民收入包括劳动力工资和资本收益部分,则核心区因大量产业的聚集,国民收入不仅包括劳动力工资收入还包括资本收益,而边缘区因产业份额较小,国民收入只包括劳动力工资收入或还包括少量的资本收益。如果一国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其实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则核心区的名义收入水平因包括资本收益而远高于边缘区名义收入水平。假设国内不同地区的价格指数水平都相等,则产业份额较大的核心区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远高于产业份额较小的边缘区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这就形成了区际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地区分配取决于产业份额的大小。这种解释强调了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可流动要素的聚集和分散(或流入和流出)导致的产业总量规模的变化,决定区域发展差距,这种机制也就是形成区域发展差距的核心机制。由此可见,存在区际发展差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强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然而,在这其中,我却学到了一个更加有趣和新奇的词汇:区域。在近几年的探索过程中,我通过对地域、人文环境和经济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总结了一些结论和发现,这些结论和发现不止帮助我个人学术研究的提升,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参考。本文将从哪些方面理解区域,以及如何更好的把握区域这一概念,给出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区域概念:介绍什么是区域。
区域,可以理解为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区域系统,它包括了具有相似地理和文化环境等特征的一组国家、省份、城市等地区。区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很多方面发挥着系统作用,包括经济、人口、运输和自然资源等。其作为一种通用理论,既可应用于国内地区,亦可应用于全球范围内地区。区域在我国,更多的被视为一种经济单位,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区域常常具有更加复杂的政治、经济或社会作用。
二、区域划分:决定区域划分依据。
在区域研究的过程中,区域的划分方式直接决定了研究效果的好坏。区域可以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习惯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划分。然而,因为区域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给被研究区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概念。因此,在区域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划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三、区域发展:发展过程与规律。
区域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性和规律,例如政府的政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文化土壤的建设等。而在这所有规律中,可能经济发展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畴内,快速崛起的巨型城市都是经济发展成就的体现,它们不仅不断地吸收人才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而且贡献巨大的经济回报,带动大量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区域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
区域之间的异同,是区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不仅由自身环境和历史渊源决定,还受到政府的政策、文化、习俗和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区域比较时,我们可以通过政策、规划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知识传递和经济互动。
五、区域整合:如何促进区域整合。
区域整合是一个既包含政治维度又包含经济和社会维度的进程,它包括了区域内各区划之间的协作、沟通和合作,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区域整合目标,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全方位的交流和协作,促进各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而在这个进程中,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人才和青年企业家,都必须认识到区域内外交流与整合对于区域的快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区域的概念包含着地域、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掌握好这个概念,就是在逐步掌握社会发展发展大趋势。同时区域的发展、整合、划分、比较,都是与我们的团队、单位和家庭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带领我们的单位或地区快速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文明引领协调发展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也深有感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此主题展开论述,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曾经亲身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往往会引发冲突和不和谐的现象。而当我们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时刻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时,不仅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需要我们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保持良好的环保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和谐发展。我个人通过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亲自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文明引领协调发展。
再次,在文明引领协调发展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至关重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化的民族特色,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非常幸运地接触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当我们欣赏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发掘和弘扬自己民族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展。
此外,文明引领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建。在一个社会中,只有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平等享有基本权益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教育资源不均等社会问题。因此,倡导均等、公正的社会制度,努力实现人的平等和尊严,是我们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最后,作为每个个体,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养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只有当我们自己拥有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才能够对他人起到更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始终坚信,文明引领协调发展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用餐、尊敬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文明引领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通过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建以及从自身做起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明引领协调发展的目标,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六
摘要:毋庸置疑,作为世界领土第四的国家,中国跨越了很多的自然区,和不同的气候带,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区域自然要素禀赋,风土人情甚至语言全部不同,因而会不可避开的造成区域经济差异。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开发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中部崛起以及让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这说明我国实施全面协调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已经初步形成。我国在21世界的前几年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总量的绝对额增长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从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出现较大增长幅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出现较大增长,而东北地区的地一、二和三产业的增加值都出现较小幅度的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发展重点逐渐从南向北变化,并且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移动,经济的区域协调逐渐趋于合理性。
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东部地区,在中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比上年增长了接近17%,明显的比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但是,仅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要比东部地区快,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开发西部的决心不断提高,这对于缩小东西差距会起到非常有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慢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对于全国的协调发展还存在负面的影响,应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由于全部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在逐渐的进入发展缓慢的时期,加快西部发展至关重要。
(一)历史理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历史中我国一向以传统的农业作为立国之本,重农抑商的政策也在秦朝开始在住代实行。当时的农业税品落后,农业的发展与自然要素禀赋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甚至被决定,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带和中部地带,东北华北平原便逐渐兴起一些大的城市,而西北蒙古等地就被落后在了起跑线上。明代以后,商业逐渐兴起,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于是东部沿海城市扬帆起航一跃而起,买入了经济的前沿。
与此同时,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才的南迁使得大量人才和劳动力居于南方,带动了南方的发展。建国后,由于我国大力生产钢铁工业,使得落后的地区的财富大量的流入了先进的工业城市,为以后买下了伏笔。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的重点发展战略客观上使得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雪上加霜。自然理由:由于某些地方自然要素禀赋确实乏善可陈,以至于自己本地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避开的。先天不足后天可以努力,但如果先天差的'太远,残酷的讲,圣经中的马太不懂什么叫同情。
(二)政策理由。
十二五规划国规划了四大板块,十六个重点建设等等,我们列十六个重点建设地区,他们分别是:
1、辽宁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和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
2、京津塘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
6、珠江三角洲地区。
7、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红河水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
9、哈尔滨—长春地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
10、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
11、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集中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2、陕西关中地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工业。
13、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
15、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
16、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
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的地区,其实他们的发展水平已经走在中国地区发展的前沿甚至有的远远超越了中国其他地区,如京津唐,长三角。
(三)制度理由。
垄断是国家掌握经济必要的一种手段,与我国国情而言就更是如此,我国的国情就注定我国的政府要垄断户籍和土地,一方面,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户籍流动,大城市出于考虑本地城市利益,已采取一些带有本位主义色彩的地方性政策。而另一方面,国家又将自己从落后地区征收上来的税款与土地转让所得一边倒的投向发达地区建设基础设施,最终导致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
二、危害。
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宏观调控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经济差异却会对国家社会造成危害。
首先,对西北西南等落后地区:由于以上的四种理由,自身的经济的不到发展,人口大量外流,经济资源得不到开发,生活水平难以提升。对东北中部而言:虽然有部分城市拉升了gdp等一系列统计数据和指标,但仍然有很多尚未脱贫的地区,而且人才也在不断的外流,本地的经济发展遭到很大程度的遏制。
其次,对沿海城市而言:虽然发展的很好很快,但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一方面在于受国际形势的制约,一方面被北京上海等地的遏制,高端的人才仍然在流向北上广,政策的重点倾向的幅度也仍然是北上广地区。(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土面积与人口密度[eb/ol].[2009-2-10].
[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eb/ol].[03月16日].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七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开始实施普通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并参与了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领略到了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益处,也有所感悟和收获。
首先,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这对于那些对理论学习没有天赋或者对实践更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让每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走向高等职业教育还是其他职业领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提高就业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而设立的。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后就业率有所提高。同时,普通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和实习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因此,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中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重点大学和一些知名高中,导致很多地区的职业教育相对疏于发展。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这不仅能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还能够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教育资源的差距,帮助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现代社会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的需求。通过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提前培养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了整体社会素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八
近年来,普通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地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中。通过普职分流,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多元化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落实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普职分流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体会与心得,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局限性较大,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而普职分流协调发展则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将学科成绩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相结合,更加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人力资源市场有选择性的竞争。在实施该政策后,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深入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我身边有一位同学,他在学校里表现平平,但对音乐非常有天赋,通过普职分流,他被分到了音乐类专业学习,几年后他成为了一名受到认可的音乐制作人,这充分证明了普职分流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普职分流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普职分流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与所选择的职业密切相关,他们将学以致用,培养了更多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因此能更快速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普职分流,更好地满足了就业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优势。一个实例是我的一个同学,通过普职分流,他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当他毕业时,他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他同学,他们在学校将计算机技能学以致用,有了实际操作经验。在他的努力下,他很快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进一步证明了普职分流对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
最后,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分流后的学生因为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高,自然而然地对学业更加投入,与老师的沟通互动更加频繁。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养机会,激发教师的潜力。在普职分流协调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效衔接,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我所在的学校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切实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普职分流协调发展是一项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政策举措。通过普职分流,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继续完善普职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选择和机会,为实现人才合理配置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