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对于一段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写心得体会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个人的成长和反思。趁着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吧。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一
最近很喜欢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图书。喜欢林达将美国的故事娓娓道来,并且让我深深感受到:美国的历史发展很多和法庭里的判决密不可分。我以前一直觉得法律和政治离我们好远好远,一直还停留在高中的背知识条目的水平。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开始研读一个个故事或者案例,这些法律或者政治都不是那么遥远。
法律的本质是契约。当一群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需要有相互之间的约定,或者是公认的准则,要去遵守这些契约。但是这些契约的确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性的觉醒而不断修正,法律发展的历史也是人性苏醒的历史。我以前觉得政治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权力的争夺和利用。诚然,以前所认识到的政治黑暗面也存在,但政治的本源应该是一群人对自己的群体组织管理,是希望有利于整个整体的发展的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害怕不自由,以及为了维护自由而付出的代价。一直觉得美国人特别自由,也特别追求自由。但是正如追求太阳,一定会造成阴影一样,追求自由就会付出一些代价。在美国人心中,“宁可错放一千个,也不错杀一个”。在双方证据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倾向于相信被告不成立的证据。
言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地摒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外。只要让“真理”二字一不小心从门缝里溜进来,言论自由就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呼吁和宣扬言论自由的人们是很容易上“真理”的当的。他们或是明确认为,或是在潜意识中,总是觉得言论自由是走向“真理”的一条“阳光大道”,总是觉得言论自由只是让“真理”越辩越明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概念的指导下,一旦走到自己感觉已经“真理到手”的这一步,言论自由被抛弃就成了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儿。
我们的社会习惯了权威,习惯了真理。权威者说的任何话都是真理,“真理”就是对的。“言论自由”保证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被另一种想法淹没、扼杀。“言论自由”就是任何言论都可以有存在的理由,只是看你能不能被人们支持,人们会来选择。我总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会有很多对权威的崇拜。“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有一个人是你的权威,或者你是别人的权威,你就要听从你的上级的,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很难说,因为那是对权威的大不敬。
“真理”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世界上真的有“真理”吗?“真理”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度娘说,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那什么又是“正确”的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社会实践可以完全地检验真理吗?显然这个时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恒的,当下的实践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符合当下的真理也可能被以后的实践推翻。“真理”会永恒吗?当然不,真理和谬误之间会相互转化。真理具有一定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如果条件改变到超出了一个范围,就会改变;真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所以好像我们一直处在一个追寻“真理”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对最终真理的追求好像不是最有意义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保持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去自由地谈论自己的想法。“真理”其实是虚无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考是实实在在的,人性的觉醒是确确实实的。
“真理”也是一样的。当人们觉得“民主”——大多数人掌握的是真理之后,就会让剩下的人闭嘴。对于剩下的少数人来说,他们的自由就被剥夺了。也许,这样的社会表面上看起来是祥和的,但是“言论不自由”就像力量被阻塞了,对社会来说其实是件很难过的事情。这个力量总会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然后爆发的。
以前总觉得不喜欢读历史,但现在读林达的文章,觉得历史竟然可以有如此的人情味。这些历史,其实就是每个平凡普通的人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历史。我更愿意觉得历史是一个个的故事,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平静如水,有的泼辣刺人,有的需要细细品尝。当你觉得历史不只是一些数字和一些干巴巴的话的时候,当我们更关注历史里面的人,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也在书写历史。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二
宪法保护因重罪被起诉的被告人接受陪审团审理的权利。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可获有期徒刑的上限不满6个月的轻微犯罪没有接受陪审审理的权利(邓肯案判例)。换言之,对于可能获刑期在6个月以下的犯罪而言,美国宪法并未强制规定陪审程序,而可以由各州法院自由选择。
(2)陪审审理的放弃
美国刑事案件中的大多数,并非通过陪审裁决,而是通过认罪协商得到解决的。认罪协商是:被告在罪状认否手续中作有罪答辩(pleaofguilty=认罪),作为其对价,检察官会减少起诉的罪名数量,以较轻的罪名起诉,并要求法院判处较轻的刑罚。在被告进行有罪答辩的情况下,他同时就放弃了接受事实审理(由陪审团或法官做出)的权利,因此法官直接决定量刑后做出判决。
但是,美国宪法并未赋予被告无条件放弃陪审审理的权利。在联邦法院系统中,只有得到检控方的同意和法院的许可,被告人方可以放弃陪审审理。在大多数州,被告放弃陪审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法院或/和检察官的同意。
(3)陪审员的人数
联邦法院中,陪审员人数原则上为12人,但如经当事者双方同意,也可以少于12人。在州法院层面,既有规定了少于12人的陪审团人数的,也有规定被告人可以选择不满12人陪审团的。美国宪法的判例规定,陪审团人数最少可以减至6人。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三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法律与政治的思想原则与发展过程,以及其操作方法与历史价值,还简述了为这套体系已付出与将付出的代价。
讲起美国,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天堂,仿佛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可怕的地狱,是万恶资本的大本营。然而,这些判断都是有所偏颇,而这本书则除去了有色眼镜,让我更清楚的看见了美国政法体系的不足与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辛普森案在这本书中占据了大版篇幅,在这一案件中,我的感到了许多迷惑与不解,不过也第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了陪审团制度,程序正义与无罪假定等制度与精神。
无罪假定是指在嫌疑人在被宣判有罪之前,都必须假定他是无罪的。这是在美国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无罪假定保证了检方与辩方在道义上的平等,检方并不是正义的代表,而辩方律师也不是为罪犯开脱的恶人,也保障了嫌疑人拥有洗刷自己不白之冤的自由与权利。这种无罪假定的法制意识并没有得到中国人的理解,例如1月5日,安徽警方抓获三名抢夺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并在其照片上打了“马赛克”三个字后上传了网络,并获得了网民们的一片叫好声,称其为最美马赛克,这种侵犯嫌疑人隐私权的行为居然得到了一片称赞,这充分体现了无罪假定在人们意识中的淡泊。当然,这种意识也在逐步渗透到了中国法制体系中,在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了嫌疑人不必穿囚服,这是在司法改革中的一大进步,无罪假定肯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的一大特色,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是一直都不是很了解这种制度。在了解之后我对这种制度感到十分的怀疑,给嫌疑人做出是否有罪的判断需要专业知识与理智的分析能力,但是陪审团成员只是普通的成年公民,而且排除了律师、医生、教师等“可能产生思维倾向”的职业,但不是所有成年公民都有理智分析的能力,更别说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而且在排除了精英行业之后,我对陪审团成员的水平产生了怀疑,让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陪审团掌控杀生大权,真的令人感到不安与怀疑。而且陪审团也难以保证公平,在辛普森案中,陪审团成员就是黑人多于白人,在种族冲突的大背景之下,这显然利于辛普森一方大打种族牌,以洗清自己的嫌疑,通过一个自身就可能存在不公平的团体来保证公平的审判,这可以做到么?在《乌合之众》里提到,在人群中,每个人的愚蠢将会得到叠加与加强,而理智只会相互抵消并削弱,因此多人的陪审团也许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反观大陆法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法官主导,更加有利于做出公平的宣判。
通过辛普森案,我还认识到程序正义不仅仅是做出公平审判的前提与基础,还是普通人权利的保障。违反程序正义的证据必须作废,以此种证据为基础的推断也将视为不成立。乍一听,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以程序正义的名义将证据作废,显然是不利于做出公平审判的,比如辛普森案里各种证据,险些因不符合程序而作废,这就有可能放走罪犯。但是仔细的思考后,我意识到程序正义恰恰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程序()正义,就是给了警察巨大的权力,变相鼓励了警察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普通人的隐私就完全丧失了保障。历史上英国曾发行过通用搜捕状,严重侵犯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合法权益,而这也成了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更是促成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东德斯塔西对自己人民实施无孔不入的监听,在看似对人心牢牢掌控的背后,却在民众中滋生对东德政府的厌恶,促成了东德最后成为历史。看似多余的程序正义其实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是重要的权利保障,更是在暗中左右这一个国家前进的方向与未来。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四
这本书还刷新了我对正义的理解,其实正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站在不同角度,对正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日剧《legalhigh》里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正义感不过是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对他人的同情心泛滥。司法制度追求的是公平的审判,而非正义的伸张,因此检方并非正义的代表,辩方律师也不是给罪犯开脱的人。对正义的偏执追求有时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杭州保姆纵火案里保姆被判处死刑确实是罪有应得,但是一则“不判死刑不足以平民愤”的评论得到了最高点赞数,这令我感到脊骨发凉,死刑是她罪有应得,而不是为了平息民愤的而做出的审判,很多人总是热衷于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自以为是正义的代表,但他们很多时候反而是对公平的审判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现在网上有许多人在嘲笑莫焕晶的辩护律师,是想出名想疯了,这令我想起了《间谍之桥》里那个为苏联间谍辩护的律师,为什么不能给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辩护呢?民愤总不能剥夺一个罪犯给自己辩护的权利吧。《乌合之众》里提到群体是有盲目性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通过成为力量的一部分,人们感受到强大,永恒和迷人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屈服,并放弃个人力量和自豪感;但也会从中获得新的安全感,并参与在被力量淹没的骄傲中”,同情心泛滥的群众在人云亦云中凝聚成的民愤与正义感,并没有多少由理智分析与专业知识的成分,在干扰公平审判之余,就只能让群众里的每个个体感到自己无比强大与满足。
中国的法治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或许是封建社会的旧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犹存,青天大老爷的幽灵仍然在徘徊着。在微博上,只要搜索关键词“共青团中央”“举报”,就可以看到巨婴对自己看不爽的事情疯狂举报,请求进行封杀,就如旧社会时期时,面对不公的老百姓到衙门一跪,口呼“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完全看不见对对法治的信任与依赖,在这些上纲上线的举报中,我还隐约瞥见了时大字报的影子。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对审查感到恶心,但其实只是因为没有按照他们的喜好来封杀罢了,就如很多时候我们谴责不公,只是因为自己没有从不公中收益罢了(跑题了)。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五
一、美国的建国者完全没有“打下江山坐江山”的概念,相反,他们担心政府权力无限扩张,威胁到平民的自由(这就是书名中“忧虑”的含义吧)。于是,不仅迟迟没有建立联邦政府,而且制定了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宪法。我真嫉妒美国人,因为他们的开国者是一群把自由放在第一位的理想主义者。二、美国宪法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不管说的是真理还是谬误。中国人通常认为,提倡言论自由是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说的就是真理,真理要越辩越明。但是美国人认为,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这是他们永远不希望看到的。
一个自由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三、介绍美国公民拥有武器和组织民兵的权利时,作者提到在华盛顿举行的这样一个活动:有人号召枪下丧生者的亲属把死者的一双鞋拿出来,放在一个广场上。结果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它们承载着一个个突然中止的生命,也承载着亲人的无限悲痛。这是美国人为持枪自由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他们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代价是否值得?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选择保留自由,同时做好承担代价的准备。原因还是开国者所担心的,在政府失控时手无寸铁的平民无力抵抗。
这段我反复看了好几次,每次都像王老板那样“忍不住想哭”。我想象着那个广场上无边无际的鞋,因此更加佩服美国人坚持自由的勇气,这真有点“不自由毋宁死”的感觉了。四、书中占用篇幅最多的是曾经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以此案的审理过程为线索,作者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美国的法律是尽最大可能保护被告的,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这样就有很多被害者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很多嫌疑犯由于证据不足而被释放,包括很有可能杀了人的辛普森。这让很多善良的民众十分痛苦。是“宁可错放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还是“宁可错判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和枪支问题一样是个两难选择。美国人选择前者,是因为他们不愿看到无辜者被剥夺自由,尤其是无辜的平民被强大的政府迫害。另外,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也很有特色。我一开始也像林达一样,对于美国人让一帮“乌合之众”掌管生杀大权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仔细一想,法律本来就不该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和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即使是专业人士来判案,结果也应该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不然,法律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不过我觉得对陪审员来说比较困难的一点,就是要纯粹根据证据来判案,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判断。如果是比较感性的人,在打击罪犯的强烈动机下,恐怕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吧。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六
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他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一本。这本书用书信的形式把作者在美国见闻生动地记录下来.简而言之,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何为法治,这在中国,一个把自由民主口号喊了数千年,至今连宪政都遥遥无期的国度,无疑是铿锵一击。
作者很聪明地从在他身边发生的小事着手,以小见大,从细小之处发掘美国的法治精神。这里面有因把枪支放在枕头下,被家里孩子用来玩耍而被判刑的父母,有日本学生因闯入他人住宅而被射杀,从而导致外交事故。当然,惊动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
相对于中国求稳,崇和的东方哲学,美国人狂热地追求自由,即便他们为这自由付出巨大的代价。书中有一段写到有人发起活动,把全国所有枪支下丧生的冤魂的鞋子放在广场上,那场面何其壮烈.一双双鞋诉说着那些死去的人的痛苦。但美国人民宁愿承受这还会继续的痛苦,只因这是他们追求自由的代价.在自由面前,生命很轻.对于中国人,这绝对不会发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服从,相比自由,生命才是重要的.终究,这是中国的思维.没有这份对自由的狂热,美国便不是美国.要知道,独立战争是美国人不愿再在英国的统治下苟活才爆发的。中国没这种安然现状也不是中国了。如果中国在美国的立场,必然搬出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安稳地被统治。
书中着墨最多的是辛普森案,辛普森被控谋杀罪,警方也在现场找到沾有死者血迹的手套,所有证据都直指辛普森,所有人都确信是他谋杀了他的前妻。但是,辛普森强大的律师团找到了警方取证的破绽,形势一下子扭转了。最后因为证据不足,辛普森无罪释放。人们看着杀人犯在眼皮底下走了,但又能怎样,在美国,证据就是一切。尽管这个杀人犯后来在自传中承认自己确实杀人。
就是从这些细节中,窥见美国司法的严谨,而更加佩服美国法律的权威。在美国,人们不相信总统,不相信政府,只相信法律。宪法是他们最好的守护神。他们将宪法奉若神明。他们觉得权力不能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导致美国总统往往不是最舒服的人,而是最头痛的人。新闻的监督,民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随意焚烧国旗,就连他们讽刺总统的习惯也变成一门其它国家无法模仿的艺术。你可以说美国天生疑心重,但选择相信法律永远不会错。法律是理性的,是不会随意更改的,最重要,它一视同仁。
说到这,不得不提美国宪法,从1787年制定至今,修改次数极少,可见当初的制定者考虑的周到。正正因这稳定,才有神圣。神圣而带来人民对它的信任,尊重。这对于老是忙于修改宪法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用宪法维护自己权利,那时,中国离宪政也不远了吧。读这本书,感觉五味杂陈。羡慕美国的法治,崇拜美国人的自由,同情他们为自由付出的代价,最后还有惭愧。泱泱大国,我们还在面对无数为维权而失去宝贵生命的现状。中国的宪政难道一定要用人命搭建吗?或许,观点太偏激了。但自己真的希望我们国家走上真正的民主之路,我们空喊了这么多年的口号,是时候实现了。但愿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七
内容由十五封信组成,主要以美国背景文化和事例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的自由和平等,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读美国时,不得不结合历史。美国曾被英国长期殖民、压迫过,一个执政人员可以拿着搜捕证随便搜查居民的家,即使找不到任何违法品。在华盛顿的带领下,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如果换做中国百姓,一定会认为华盛顿将建立起宪法,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是能让人大跌眼镜。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和其下属不约而同地下解甲还乡,华盛顿在自己的庄园过着小农生活。州各立各自的法规,直到几年后,因为法规差异过大,加上经济相当不景气,华盛顿与各位战友聚在一起开会制法,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政府权力过大对人民造成的压迫,第一项内容竟是确保人民合法持枪,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敢相信吧)。美国的宪法蕴含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你可以看到美国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平等和自由表达情感,其宪法在生活中实用性相当高,不是摆在法院无人去看的空条文。美国赋予人人平等的权利,让穷人上得起学、吃得起好饭好菜,民事案件中免费为你请律师,如果你的权利受侵犯,你不会因无钱而打不起官司,观后感《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你可以自由表达情感,与此相关的行为大多不受限制,但不要一次认为美国人大多放荡,其行为受到相当大的限制,比如放学孩子必须有监护人接送,工作单位男女距离不能近于一手臂(好像是一米,不清楚了)美国每个时令都有不同的作息时间,大多数人都能自觉地调整过来。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以个人为主体,宪法保障个体的利益,在法庭上,被告只能作为嫌疑犯,不能穿囚犯衣,大多穿着西装。一个人有罪,但检方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陪审团会以“罪名不成立”将其释放。“宁可放也不能错杀”的思想为绝大多人接受,他们为了自由付出了代价,不远破坏宪法的初衷。(宪法代表了个人的利益)。
我的思绪太乱,特别是后面越写越没层次,以后要多读多总结,形成清晰的思维。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八
美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生活在那的人们拥有着无尚的自由。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还是错;可以斥责当权政府,尖刻而大胆;可以拥有自己的枪支,不管你是为了防卫或是行恶。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个堕落的国家,犯罪率居高不下,种族歧视严重,在充当全世界人权维护者的同时又严重破坏人权,而当“水门”“虐俘门”“特工门”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成了美国是个地狱论断的有力依据。
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是地狱。纽约应该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了,华丽而富有,但同时也充满罪恶与丑陋。这也是美国的真实写照。
林达写过了,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的全部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陌生人。美国的自由、浮华、民主都是属于美国的阳光,可是阳光背后,定会产生类似于罪恶、丑陋的阴影来。我们无法消除这些阴影,因为人始终都要追寻美好的“阳光”。
美国人为了自由、法律、政治制度等付出的代价正是作者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却来自两百多年前的一部伟大法案《权利法案》。是它确立了美国法律和生活秩序的基本,两百年来,所有美国人都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这部基本大法,因为这部法律在保护着所有美国人的权利,无论当局怎么钻空子,也无法撼动它。
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谈中国的法律了,中国也许是几千年君权至上的律法习惯了,在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明主之后,法律所保护的仍是当权者的利益。我们看到过许多人因为发表反动言论而被动权者以“反党反国家”的罪名逮捕,却从未见过当权者因批评某些党派、团体而锒铛入狱的。仅在正常人权利这点来说,已有很多的不平等,更不用说其他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了。
很多人在批评美国的巨大贫富差距,而我却觉得贫富差距在中国似乎更厉害,富人们一掷千金,而且更为愿意去国外消费,很多项调查均表明,在纽约最繁华街上房产的拥有者70%都是华人,而出入各种高消费场所的也以华人居多。而中国一些边远地区,饥饿仍然是种折磨,而这种折磨比sars、禽流感更为可怕。而美国的贫富差距相对要均衡一些,至少那些所谓“穷人”也能有口饭吃,而且年收入还不低。这样的现象就好比假如一个人需要两个苹果才能吃饱,而一个美国富人和中国富人有大片大片苹果园,谁大谁小暂且不谈,反正一定能供给丰富的生活。一个美国穷人会拥有2-20个不等的苹果,过日子没问题,但一个中国穷人往往只有半个或一个来裹腹。然而并不是说美国就没有真正的穷人,也有穷困潦倒的,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应该是上面提的那样。
换过来想,美国和中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国情不一样,历史文化不一样,只是希望能互相借鉴,兴利除弊,美国让为自由等权利付出的代价减到最少,中国呢,也为自由和权利而奋斗。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九
第一篇文章就留下了许多疑问,诸如“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在法律上早已解决”还有“平权法案”到底是什么?当然在本书的最后找到了答案。
全书通过典型的案列,大大小小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介绍了美国宪法权利法案是如何艰难得到实现。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并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一个“蔬菜色拉锅”,因为各民族的文化在其中融合是基于他们本身得到完整尊重不变质,不必屈服于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不必被任何一种主流文化所包容。
融合的前提是保持融合个体的独立性,是尊重。这让我想到了马来西亚,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希望华人“融合”进马来文化避免民族之前的冲突,因此一直希望取消华文教育,希望华人接受和马来人完全相同的马来教育。
也许马来西亚应该向美国学习,越是想要融合,越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完整性和独立性,才能达到和睦的在同一片土地共存的目的。简单的同化可能才会遭致反抗。保持异化无疑是一种逆向思维。
美国自由,却又数不胜数的细致法律,于是又一个逆向思维诞生,也许自由不是没有约束,反而是越多的明文规定才能确定自由?就像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没有繁琐详细的规定电影的审查应该符合怎样的规定,而是将电影是否符合公映要求的裁判权交给了广电总局的行政人员。但是中国的电影不仅没有自由,反而发挥空间越来越窄,导演们敢于触碰的题材在自审和人审的结果下越来越少。
美国的宪法从制度一开始就和我们有了不同的出发点,这注定了我们的法律是在保障政府的管理权利,而美国的宪法是在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有人组成的。我相信我们的建国者当初也是想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至少是想要大多数中国人幸福的国家的。但是比起华盛顿的觉悟,和智慧,他们差太远了。
普通民众也是如此,我不认同愚民论,我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普通民众比起美国民众的确是有差距的。当我们责怪政府多么多么不好的时候,也应该看一下我们民众又是不是没有责任?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这90周年来,共产党经历了多少困难,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讲了从1921年到我们2011年,共产党经历的无数坎坷,正因为经历了这无数坎坷,才会有成功;正因为有了成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国!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是《霹雳一声震天响》―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个故事讲的是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各个地方的1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途有密探闯入,只好转到浙江举行会议。在会议上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最后,会议圆满结束,代表们齐呼万岁,中国共产党便正式成立了!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一
不过两分钟,指甲就变了颜色,由雅致的浅玫变成透明的暖黄,可心情却变不过来。
一整天,办公楼下银行营业部的敲击声都没有停过,快半个月了吧,装修仍没有要结束的意思,或者要等到整个夏天过去。那接踵而来的秋岂不是要安静不下来。稍停一会儿,趁着不响的空当儿,读宋丹丹《幸福深处》。
细想想,没读过谁的自传,除了在报上断断续续读到过刘晓庆关于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的自传,也不过缘于那个年龄的好奇。窃以为,名人写书不过是沽名钓耳,不过是抖一些陈年旧芝麻的个人隐私,流水帐罢了,文学性可读性能占多少份量。
幸福深处,名字不俗,读来,文字竟也不俗,还有沉溺其间深深的爱和感动。
自己疼过,才知道别人有多疼
摘自英格丽褒曼传记中的一句话。这是让我读此书时第一次有泪要涌上的感觉。想想能令我疼痛的回忆不太多了,是我的健忘,还是原本就没有什么值得疼痛的事。父亲的离去算一个吧,但现在想起来时,心不过揪一下,不太疼。
妹妹早先处过一个男朋友,分手时坐在我的对面嚎啕痛哭,我不知如何劝说才能阻止他的悲伤,过去了这么多年,或者连他自己也不记得自己曾经在一个比他年龄还要小的“姐姐”面前失声痛哭。再想起曾经的那几个因想念和惶惑而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明白了他的痛哭是真的,现在的遗忘也是真的。所以,总是不忍再去触碰它们,就这样小心的收藏着,小心的护卫着吧,就当它们是我心上的瓣膜,揭不得,扯不下,与我同生共死。
一些伤害来过,只要用平常的心去看待,或许他是无意的,或许原本就算不上是伤害。
学会如何去爱
“没有你的时候,我和你爸爸的感情是多么多么的好。”跟女儿说。
女儿撇撇嘴:“你们现在不也很不错吗?”一幅受伤的表情。
女儿的话让我怔住。当时我和女儿正站在桥上,扶着栏杆,可以看见他正踏上第二级台阶。女儿招招手,满脸的幸福。
他也招招手,一样满脸的幸福。可我不知道他是真的幸福还是过于容易满足。
我们常常忙于索取。索取物质,索取爱,无法满足的心和十指张开空空的手。一些幸福从指缝中漏掉了,我们却还在毫无知觉的继续索取,继续。
“那些曾令我忿忿不平,以为不可原谅的人与事,其实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对照着审视自己,竟然发现心内还积有对他人的不原谅,并且一些新的怨忿还在生成。是我的阅历不够,感悟太浅,还是真的不懂爱。
反复的读这几句话,慢慢疏通着认知的狭隘,虽然仍不能平息过于自我而生的不忿,但渐渐平息下来的烦燥告诉我,一定能学会如何去爱。
为他守口如瓶
我不记得和谁约定过,要为他守口如瓶,是我自愿,只放他在心里就好。偶尔的,也会在文字中引用一些关于我们之间的谈话,掐头去尾,晦晦涩涩的,旁人读不懂,但我想,你一定懂,只是不确定,你能否读到。
我不说,你不知,由我默默打稿,润色,挂在心墙上,直到落满灰尘。
只是我很想知道,你的眼中,我的样子。
时间是多么残酷的东西
是,时间是多么残酷的东西呀,连容颜都改变了,青丝渐白;连爱情都改变了,泛上陈黄。
可生活也添了彩增了色,醇厚了些呢。我们被埋在幸福深处,你竟看不见么?
[幸福深处读书笔记]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二
最近在读《历史深处的民国(一晚清)》,这本书消除了我对晚清的很多误解,读起来很有惊喜,尤其是书里提到的几个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第一个亮点是袁世凯。
在我的记忆里,袁世凯的形象一直是这样――一个土肥圆的无脑军阀形象。
从学校的教科书到小时候的电视剧,袁世凯差不多都是这个形象,他卖国求荣、欺骗孙中山、窃取革命果实、搞复辟当土皇帝……可以说是被黑的非常的惨,导致袁世凯在我心里也一直是这么个大坏蛋的形象。
但是真实的袁世凯并不是看上去这么无脑,他是个官二代兼富二代,家里不仅有钱,叔父辈中还出过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官,叔叔袁保恒和李鸿章的交往也十分密切。
袁世凯23岁的时候跟随嗣父袁保庆平去朝鲜平定政变,一战成名。后来,李鸿章钦点袁世凯为清政府驻朝鲜的总督。
袁世凯帮助朝鲜政府建立了新军,平定了叛乱,击退了日军,不断为朝鲜续命,长达十二年,直到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回国,日本才有机会攻入朝鲜。
回国后,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的练兵奇才得以施展,他采用德国陆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使用新式武器,全面废弃”冷兵器“的战法,亲手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
除了军事才能,袁世凯的政治立场也十分坚定――改革立宪,可以说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准备。
他明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进有退,所以他废除科举的时候没有畏缩,立宪被皇室阻挠时也没有硬碰硬。
他明白人才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以他一方面讨好皇室结交文臣,一方面也在军队在培养出了自己的北洋集团。
当然,袁世凯说到底是个政治家,为了实现目的,权谋和手段是必须具备的。他刊行军事书籍,制造舆论,向朝廷宣传自己在朝鲜的练兵事迹,才获得小站练兵资格。他向慈禧和高官重金行贿,才躲过了一次次要命的**。
总之,袁世凯就是这么一个和曹操很像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不是教科书里那个被黑透了的土肥圆。
第二个亮点是康有为。
与袁世凯相反,康有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比较正面。教课书里说他是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
一开始提到康有为,我想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公车上书。传说甲午战争战败后,康有为发动一千多名公车举子联名上书,到督察院游行示威表示抗议。
然而实际上这一天朝廷内外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历史记录表面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游行。除了一本书――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也就是说康有为自己编造了这一事件。
除了上面著名的骗局,康有为还伪造过一封光绪的诏书。
戊戌变法执行到九十几天的时候,慈禧警告光绪变法不要太激进,跟康有为、梁启超保持距离,否则光绪的皇位不保,于是皇帝下了一份密诏给康有为。
但是康有为在接到密诏之前就先伪造了诏书,说慈禧发怒,要革掉光绪的皇位,让康有为等人进宫营救。
而光绪的诏书里只是讲明了慈禧的态度,希望减缓变法的速度,让康有为去上海避一避。但是康有为依然拿着自己伪造的诏书大肆炒作,最终演变成维新派要劫持慈禧解救光绪的计划。
这就让慈禧忍无可忍了,于是慈禧软禁了光绪,然后宣布自己重新掌权,紧接着逮捕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
就是这样一个康有为,利用伪造的事件炒作,不惜搭上队友的命运,实在是没法称得上是圣人。
第三个亮点是汪兆铭。
汪兆铭,民国四大美男之首,同盟会合伙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除了干革命,他还是个学霸,18岁考中秀才,21岁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当选同盟会评议部部长,主编《民报》。
二十几岁的汪兆铭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男神级别的,要长相有长相,要见识有见识,还是《民报》的主编,文笔风趣,相传就连慈禧还经常读一读他的文章。
而且他的人格还特别完美,不贪不抽不嫖不赌,虽然相貌风流,但却不近女色,一门心思干革命。
就是这样的汪兆铭,受到了当时南洋巨富陈耕基女儿陈璧君的追求。这让汪兆铭很为难,他认为自己是革命家,时刻有生命危险,如果结婚会拖累妻儿。但陈璧君却坚持追求他,不仅推掉了父亲定好的婚约,还不惜生死加入了汪兆铭的刺杀小组。
19,汪兆铭、陈璧君、黄复生、喻培伦的四人刺杀小组到了北京,决定刺杀摄政王载沣。据说,在暗杀行动前夜,陈小姐要以身相许为汪兆铭饯行,但汪兆铭恪守礼法,断然拒绝。
可惜这次暗杀失败了,汪兆铭和黄复生被抓。黄复生主动认罪,说事情都是自己做的,与汪兆铭无关。汪兆铭说自己是《民报》的主编,刺杀摄政王载沣是他做的,与黄复生无关。
刺杀国家领导人的大罪都互相扛,真兄弟,真英雄也!
这里提一句,汪兆铭这个名字看上去很陌生,但是他的笔名大家都知道,叫”精卫“.
长久以来,教科书和电视剧里的”汉奸“形象都是尖嘴滑舌、一脸猥琐的样子。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教科书鲜活的多,并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定式。
汪精卫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与主流意识相悖的,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在人格上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总之,汪精卫这个人,很复杂很模糊,历史评价不一,但我觉得,他在人格上闪光点却是不能被掩盖的。
历史,还是要辩证的看,细节处总有意想不到的亮点。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三
读书笔记。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请问你相信辛普森杀人了吗?”
“我相信人是他杀的”。
“如果你是陪审员,你会判他有罪吗?”
“不会!因为检察官并没能出示足够的证据。”
你相信这样的逻辑吗?这是这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历史深处的忧虑》上详细记录的一个典型的美国案件。大概是说,著名棒球名星辛普森的前妻被杀,很多的证据可以表明很可能是辛普森杀的,但由于他请的律师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政府的公诉人检察院也斗不过他们,最后,陪审团宣布辛普森无罪释放。之后,作者问了很多的美国朋友,得出了上面的那段对话。
也许你和我一样,对于这个案件,是不是也太不公平了。是的,他们也有这个想法,但他们却也很理性地理解了陪审团的决定,因为,原告确实没能出示百分之百令人信服的证据。尽管被告很可能是真正的杀人犯,并且很可能再也不能将他捉拿归案,但是,在法庭上却是公平的。假如仅仅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有罪就判刑,而不管证据如何,那下次很可能就会出现冤案。就如洛彬机政府所宣布的,政府为这个案件花了8051730美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庭上的公平,一个普通人能和强大的政府力量对抗吗?我认为他们这样的想法很有道理,也怪不得我听说美国以司法公正而闻名于世,这下公平,并不是指真正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而是指,能在法庭上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以前我就知道,任何一个美国人在被告上法庭时,都有权利请律师,如果他没钱请,那法庭会为他指定一个,但我想不明白的是,律师通常是收费的,那他没钱请律师怎么办啊,政府也不能出这份钱吧。他们还真能想:法律规定每一个律师都有一定的义务劳动时间,法庭指定的律师就是这种。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作者为何用这个书名,我的理解是,有时公平,或者说,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有时这些代价是否值得,也是很值得思考的。
也许你也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日本留学生闯进一个美国私人小花园,主人拿枪对着他说不要动,他听不懂,最后主人开枪打死了那日本人,最后也是判那人无罪。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别的原因吧,但至少这能说明美国人对家这个私人住所的理解,是一个不允许任何侵犯的堡垒,就算对方是个政府,也不行。
这是一本很能让读者了解美国的书。有时间的话,建议你看一看,也许我看过作者其它的书吧,其实也不觉得它足以用“非常好”来形容,但它却可以告诉你很多关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少关于美国司法制度的流程,比如说什么叫陪审团,再比如说法庭上是如何辩论的,等等。
可以说我是从看林达的三部曲才开始对美国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感兴趣的。正是林达高超的讲故事才能将我引进了这扇门。但是在我对美国社会的运转机制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才开始发现林达的局限性。
看第一本的时候,我常常读一段就停下来思考一下作者传达的美国人的基本观点、历史渊源和社会运转机制。但是,读到第三本书我就已经对作者阐述的人类进步的力量在于精神反省人性力量云云感到怀疑,这不仅与他所说的制度起决定作用相矛盾,而且与伯林提倡的文化多元主义相背。作者好像倾向认为社会是应该向固定方向发展的,建国初期南部比较野蛮没有经过精神反省,因而北方一直等待,试图在法律的框架下来解决奴隶问题。但是,这里作者恰恰忘了在第一本书里提到过的“内容中性”问题,作者扬弃了“真理说”,却又认为北方的决定是真正人性的体现,因而南方迟早要服从北方,这难道不是作者为人类的发展规定了一个方向吗,这难道不是不让南方自由选择其发展道路吗?不管北方凭借的道德力量多么强大,都始终只是一种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必然具有相对性与局限性。认为凭借道德优势可以决定他人乃至他州的发展道路,与作者在第一本书阐述“内容中性”“与真理无关”所举的反例实在并无二致。作者甚至用“两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来形容坚持蓄奴的两个南方州。不仅因为这样,更因为各州在签署协议自愿加入合众国时并未声明放弃退出合众国的权利。林肯对南方分离出去的邦联的讨伐就不具有法理依据,但作者在承认这个问题之后,又回避了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转而去谈现在维系美国的是这个自由制度所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直到我从其他途经了解到南北战争后通过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后,我才知道美国人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各州公民首先是合众国公民,其作为合众国公民的身份、权利不容侵害与剥夺。这从事实上禁止了任何分离活动。也正是第十四修正案使得权利法案开始适用于各州,在此之前各州有自己的权利法案,联邦权利法案并不适用。这一点林达也未充分告知我们,片面夸大了宪法及修正案的绝对适用性。实际这种适用性是一直在讨论改进中的,上世纪初到上世纪中叶最高法院对言论自由的屡屡不利判决作者提及很少,几乎割裂了历史,更不要说作者没有提到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对美共领导人及组织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限制和侵害。作者主要视野全部集中在民权运动高涨的60年代,也就是第一修正案在实际适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年代。即使同在这一时代,在第一修正案存在广泛争议的其他领域如对淫秽语言和淫秽出版物的界定,对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区分对待,作者都没有提及。我觉得作者明显存在避重就轻之嫌,不仅如此,作者还存在故意片面宣传之嫌,我终于开始怀疑他的目的。
这次为了写论文看了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我才看到了第一修正案在适用方面的艰难发展历程与问题。美国司法界所持的原则,决不向林达所述那样简单。“内容中性”概括失之简单。司法界早有“思想自由市场”理论,这与作者一上来批评中国人对言论自由持有的“理越辩越明”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这一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造成质疑,但是林达却干脆把这个过程给省了。推荐大家看看《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这书,这本书相比林达的书来说,宣传少,事实多,更客观,更全面,当然也要更枯燥。
总之我的意见是了解美国可以从林达入门,但一定要超越林达。否则你可能刚费劲把腿拔出一个意识宣传的泥潭,又主动积极地跳进另一个意识宣传的陷阱。其实是用偏见代替偏见。大家在阅读林达的文章时,应该对其包含的宣传层面持警惕态度,正如大家在阅读其他作品对其宣传层面警惕一样。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四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
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我们就得走进它,走进它的历史,了解它的“自由和民主”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本书中,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大陆民众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作者的眼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的很多话、很多事,都有在投射大陆,给我们以思考、启发。说到美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自由。是的,美国人有着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这从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但是,正如林达所说,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美国人热爱自由,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即使在经历了如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自由,虽然有时候,他们为了自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自由,毋宁死”,在这个国度得到最真切的还原。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总是以一个强势蛮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了解美国的建国历史,才发现政府在民众面前,也是一个不可信赖甚至要小心提防的野兽。人民得时刻担心它滥用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做出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龌龊事,并尽一切可能限制它的权力。这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对于称呼政府为“父母官”的中国人民来说,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林达在辛普森一案上花了大量的篇幅,案件的来龙去脉,检辩双方法庭上精彩的唇枪舌战,证据证人的攻守,以及案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影响和思考,案件走向的冷静理智分析,这是我看过有关辛普森案最为详尽全面的资料。“公正的审判”,“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法律精神都由衷的让人感到敬佩,和向往。
但每一缕阳光下,都有一片阴影。追逐享阳光,就得面对阴暗冰冷的阴影,这就是“自由的代价”。美国人民选择“自由”,就必须自己的选择承担这个代价。我庆幸我读了《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让我更加了解美国,更因为它让我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让我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踏上美国的国土,去感受一下现实中的美国,我更希望我们的国家——中国,能够不断繁荣富强,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前大的国家,她的人民自由的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不再有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心得体会篇十五
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一直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忧虑呢?况且还藏身与历史深处。
美国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自由的国家,生活在那的人们拥有着无尚的自由。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还是错;可以斥责当权政府,尖刻而大胆;可以拥有自己的枪支,不管你是为了防卫或是行恶。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个堕落的国家,犯罪率居高不下,种族歧视严重,在充当全世界人权维护者的同时又严重破坏人权,而当“水门”“虐俘门”“特工门”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成了美国是个地狱论断的有力依据。
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她)去纽约吧!那是地狱。纽约应该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了,华丽而富有,但同时也充满罪恶与丑陋。这也是美国的真实写照。
林达写过了,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的全部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陌生人。美国的自由、浮华、民主都是属于美国的阳光,可是阳光背后,定会产生类似于罪恶、丑陋的阴影来。我们无法消除这些阴影,因为人始终都要追寻美好的“阳光”。
美国人为了自由、法律、政治制度等付出的代价正是作者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却来自两百多年前的一部伟大法案《权利法案》。是它确立了美国法律和生活秩序的基本,两百年来,所有美国人都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这部基本大法,因为这部法律在保护着所有美国人的权利,无论当局怎么钻空子,也无法撼动它。
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谈中国的法律了,中国也许是几千年君权至上的律法习惯了,在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明主之后,法律所保护的仍是当权者的利益。我们看到过许多人因为发表反动言论而被动权者以“反党反国家”的罪名逮捕,却从未见过当权者因批评某些党派、团体而锒铛入狱的。仅在正常人权利这点来说,已有很多的不平等,更不用说其他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了。
很多人在批评美国的巨大贫富差距,而我却觉得贫富差距在中国似乎更厉害,富人们一掷千金,而且更为愿意去国外消费,很多项调查均表明,在纽约最繁华街上房产的拥有者70%都是华人,而出入各种高消费场所的也以华人居多。而中国一些边远地区,饥饿仍然是种折磨,而这种折磨比sars、禽流感更为可怕。而美国的贫富差距相对要均衡一些,至少那些所谓“穷人”也能有口饭吃,而且年收入还不低。这样的现象就好比假如一个人需要两个苹果才能吃饱,而一个美国富人和中国富人有大片大片苹果园,谁大谁小暂且不谈,反正一定能供给丰富的生活。一个美国穷人会拥有2-20个不等的苹果,过日子没问题,但一个中国穷人往往只有半个或一个来裹腹。然而并不是说美国就没有真正的穷人,也有穷困潦倒的,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应该是上面提的那样。
换过来想,美国和中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国情不一样,历史文化不一样,只是希望能互相借鉴,兴利除弊,美国让为自由等权利付出的代价减到最少,中国呢,也为自由和权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