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外交流心得(案例13篇)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呢?欢迎大家参考以下总结范文,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总结。
中外交流心得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中外文化交流课程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它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环境和资源,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课堂体验和收获。
第二段:课程的内容及价值(200字)
在这个课程中,我学习了许多有关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我们探讨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世界经济与全球化的影响,学习了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交流和共事。这些课程教给我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互相尊重,并从中获得价值。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鼓励我们将不同文化看作是宝贵的资源而不是威胁。
第三段:教学方法及课程计划(300字)
课程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演示。其中,小组讨论是我觉得最有用的一个。我们被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和分析一些中外文化差异的案例,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获得了更多的观点,了解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学习到了如何有效地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课程计划非常紧凑、有序,而不是瞎搞。我们每节课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按计划完成。
第四段:课程中的难点及我的解决方法(300字)
虽然这个课程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但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首先,课程有很多的阅读材料,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理解。我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阅读前快速浏览、注重重点、在第二次阅读时记笔记等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次,在小组讨论中,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我感到有些困难,但是通过与小组同学的沟通和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见和价值观。
第五段:总结及展望(200字)
中外文化交流课程为我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平台,让我了解到更多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未来的学习和社交生活中,这个课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个课程,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共事。因此,我希望我可以在未来更好地应用并贯彻这些经验和知识,不断地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中外交流心得篇二
“中外人文交流讲座”是一个关于中外文化碰撞,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以此为主题的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本次讲座中的外教演讲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美国的演讲嘉宾将他在中国的交流经历与我们分享。他谈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是有的,但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并通过交流加深理解和互动。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全球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下,中外文化应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其次,在讲座的交流环节,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积极提问,与外教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互动,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讲座还提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位中方演讲嘉宾分享了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探索和经验。他提到,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创新的路径,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广传统文化。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
最后,讲座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往更加紧密,中外文化交流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广泛与深入。只有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互信、团结和友谊,促进平等与互相尊重的国际关系。中外人文交流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且在理论上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以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中外人文交流讲座”,我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受益匪浅。我相信,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者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加强沟通与互动,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共享作出积极努力。
中外交流心得篇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逐渐走向深入,我也有幸参加了一些交流活动,深刻体会到中外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次我将分享我所获得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第一段:交流之中的心理差异
在和外国人交流时,我深切体会到文化心理差异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在陌生的文化和语境下,相互之间的敏感点和误解是鲜明的,强烈的,有时甚至令人窒息。比如,当我和一个美国朋友聊天时,我们谈及国内的某些话题,他对此的反应和态度与我的有很大的差异,我意识到,这些差异正是彼此文化差异带来的后果。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也让我们更需要学会在交流中保持尊重和包容。
第二段:文化艺术的交流传递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实现人际理解,还能够传递中外文化的魅力和精华,从而扩大不同文化的影响力。例如,过去的敦煌艺术展在欧洲等西方国家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好评,成为了传递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国传统小提琴演奏家王格菘在世界许多地方的音乐演出也得到了很高的赞誉,他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传递中国文化的使者。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必要性,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第三段:艺术的解构与重构
在这些交流活动中,我也看到了中外艺术的解构和重构。即,一些文化元素、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在互动交流中被重新解构和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与西方文化艺术融合的中式元素,也可以看到一些以及欧美元素为主的中西合璧的创作。这种交流不仅满足了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也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创造。艺术的解构和重构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段:文化认同的融合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化也扩大了中外文化影响的范围。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这样的交流活动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到中华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髓。同时,通过这些交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认同与融合逐渐变得更加深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实现。
第五段: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前景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化,不仅对于当代中西文化艺术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也为美好的世界文化及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未来的交流应该更多地关注人内在的情感与体验,包括文化传统、各行各业的实际与经验等,进而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开放、奔放且自由的交流平台。只要更加深入,以开放、包容心态去了解和接受他者,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动两国互洞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中外交流心得篇四
第一段:介绍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背景及重要性(200字)
中外文化交流培训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放在一个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目的是增进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并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二段: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重要性及体会(200字)
中外文化交流培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个人层面,它可以开拓人的眼界,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在社会层面,中外文化交流培训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合作。只有通过相互了解和合作,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国际关系。
第三段: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受益及体会(200字)
在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种种益处。首先,它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学习和合作,我了解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提高了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其次,中外文化交流培训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同时,我也向他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中外文化交流培训还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开拓能力。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放,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
第四段: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挑战与应对(300字)
在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培训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是语言障碍。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语言的不同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需要提前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沟通。其次是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在交流中会出现一些不理解和冲突。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需要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并学会在交流中保持平等和开放的态度。最后是文化适应能力。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会出现一些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的不适应。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并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中外文化交流培训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过程,通过参与这个过程,我不仅加深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中外文化交流培训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以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和合作。未来,我将继续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培训,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外交流心得篇五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加强,人文交流成为了各国之间最重要、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了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发展,我非常荣幸参加了一场关于中外人文交流的讲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文交流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都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人文交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促进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这场讲座提醒我了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中外文化差异在人文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学习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以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甚至冲突。例如,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国家的礼节和习俗,尊重对方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只有充分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文交流和友好关系。
第三,这场讲座让我意识到语言是人文交流的媒介和桥梁。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如果我们只会本国的语言,便无法与外国友人有效交流。因此,我们需要多学习一门外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外国朋友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向沟通。
此外,这场讲座还启发了我对人文交流的未来发展的思考。讲座中提到了通过科技手段促进人文交流的新型途径。例如,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线学习等渠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交流想法。这种虚拟的人文交流将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进一步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并促进文化和艺术的跨国交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虚拟交流的局限性,尽量保持线下实际交流的机会,以充分体会到面对面交流的真挚和亲近感。
最后,这场讲座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人文启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人文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人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风俗、艺术等,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人文交流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因此,我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人文交流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交流圈,以期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外交流心得篇六
中外文化交流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随着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中外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在学校中,也会有一些中外文化交流课程,这些课程也是让我们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的平台。
第二段:课程的设想和设计
中外文化交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并建立跨文化沟通意识,在课程设计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性:通过介绍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好客之邦和礼仪之邦的传统。
2. 学习外语交流技巧:外语交流毕竟不同于学术英语,正确的语调、文化背景和口音都影响着语言交流的效果,因此在课程中,我们应该听、说、读、写全面入手。
3. 通过文化活动加深理解:通过文化活动,例如文化节等等,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之间的异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敬畏之心。
第三段:课程的实现和方法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推进了许多实践性的方法,例如:
1. 文化讲座:引进一些戏曲艺术、茶艺、烹饪、书法、绘画等文化领域的人才,为孩子们做专题讲座,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兴趣,帮助他们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
2. 语言交流活动:我们也组织了一些语言交流活动,例如英语角、语言竞赛等等,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实践,在交流中学习和掌握语言。通过交流,不仅问答题考不倒他们,就连口音也可以越来越纯正。
3. 跨文化体验: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国内外游学、文化交流等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情。
第四段:学生反馈和收获
这个中外文化交流课程包含了许多新奇且有趣的教学设计,收获在于许多学生获得了跨文化思维能力和交际技巧方面的提升,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美妙性,下面是某位学生的个人反馈:
“在这门叫‘跨文化交际的课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让我对看似很遥远的国家和文化又产生了更多的追求和好奇,同时也锤炼了我的交际能力。”
第五段:结论
在中外文化交流课程的体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通过这课程的搭建,让我们眼界开阔,懂得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将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交流和沟通深化,让这个领域的技巧能够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挥,让文化之间的差异成为我们互相学习的动力。
中外交流心得篇七
上海大学是一所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于197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经有来自107个国家的12000多名留学生在上海大学学习深造。如今的上海大学,已经全面向国际化迈进了。前任校长钱伟长就提出学校各个院系经常“串门”,互相交流的的办学准则,这不仅适应国际发展潮流,并对学生视野开拓极有帮助。在我们学校,各个院系间的交流已成为家常便饭,同学们也深感交流的好处。然而,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留学生进入我校,中国学生和国际交流生的互动甚少。
同时,作为现代的'大学生,社会对我们的阅历和知识面、英语能力、交际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成了一个大难题。
和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宗旨在于通过与其他国家学生的交流,到双方成为定期交流的朋友。而交流的过程不仅仅是双方的聊天,表演节目,讲述自己国家的风俗,社会情况,还加入了团队合作的趣味比赛,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旨在让双方在活跃的气氛下通过单独表演,团队合作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所长,促进感情,形成默契,另外一定程度上提升做家务的能力。建议中国学生可以与自己不熟的同学搭档,广结好友。
对于活动双方来说,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对于我们中国学生,首先,许多学生都要面临着出国的机会,无论是学习还是今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能够提前通过这些外国同学的真实介绍,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一下国外的生活,社会信息与文化,也对出国有着更为周密的打算;其次,通过和外国学生活动当天互相的交流甚至建立友好关系之后私下的联系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英语口语能力,这对于爱好英语的同学,准备出国深造的同学以及需要考取一些口译证书的同学都是有利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举止更为活跃,大方的外国学生相比,我们中国的学生相对腼腆,有些无法自信的站在别人面前大胆发言,有些不那么善于与人交流,特别害怕和外国人交流。这次交流的对象都是陌生的外国同学,相信可以让我们中国学生与人交流的胆子放开,锻炼社交能力,通过集体活分组的比赛活动也更加懂得如何快速融入一个陌生的团体,增进“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意识。同时也为希望结交但却不敢结交外国同伴的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次活动后,数学系团学联又增加了国际交流学院学生这一活动对象,增加今后工作的广度。
而对于外国学生,他们一直对于和我国学生交流方面的活动很感兴趣,相信这次活动能给他们一次美好的回忆。同时加强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可以让国际交流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中文口语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深入中国文化,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感受到更为浓厚的友谊。
第六周周末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308,南区食堂二楼
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团学联
5—6名数学系实践部成员,小于40名中国学生,小于20名外国学生,1—2名英语老师或英语口语相对较出色的同学充当翻译,1名拍照同学。
1、参与者招募
中国学生:班上通知或星火飞信
外国学生:联系国交学院负责老师,学生联合会
2、场地:南区308,南区食堂二楼。
3、活动所需部分果蔬、一次性大餐盘、水果签子、铭牌、饺子皮、馅(无猪肉)、气球、彩带及其它需要物品的采购。(筷子什么的最好可以食堂提供)
参与活动的学生每人自带爱吃的一些喜欢的水果。(有条件的话可带些各自家乡的特产)
4、活动前对中外学生的召集
1)大致介绍活动内容,征询留学生的意见,可以对活动本身进行适当修改。通知他们准备一些打算与对方讨论或打算介绍给对方的话题便于交流。给每个人编号并发一张铭牌,让大家将名字(及昵称、编号)写在铭牌上,到时候佩戴在胸前。每人或每几人准备一首歌曲。
2)选出小于40名(暂定)参加活动的中国学生,大致介绍活动内容,并通知他们每个人需要准备的东西(给外国学生一对一赠送小礼物:最好体现中国特色或自己心意的,自我介绍,聊天话题,基本的和外国人交流要注意的礼节等)。每人或每几人准备一首歌曲。
3)可能的话让双方准备一点小节目便于当天表演,强调注意事项;留下所有外国参与者的邮箱,以便活动后分享照片。
5、活动前了解参加的外国学生的国籍,宗教信仰,查阅资料,了解他们文化的忌讳。
6、南区308,食堂活动准备
1)分别选定一个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讲较流利的英语)担当主持人,将活动内容、游戏规则等预先告知他们,使得活动过程中两边学生都能明白活动环节、游戏规则等。
2)编写双方熟悉流程,比赛流程,游戏内容。
3)租借场地。最重要的是与食堂方面的沟通,尽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4)准备很多现场要用的音乐!
1、南区308活动
工作人员在早上8:30到场,将场地布置好(把多余椅子整齐地往后拉,其余椅子排成半圆状,用气球、彩带等将场地布置一下——气球可以在活动中用到)。
1)集合:
早上10:00在南区门口集合(注意提醒双方准时到场,绝对不迟到),南区门口设置2个英语较好、大方健谈的工作人员问候、整队,10:05统一带到南区308。
2)进场:
a、工作人员排成人字形两列站在门内,当队伍到南区308时,两人将门打开,在一个人的带头下喊:welcometoourparty,然后一个人在他们进来时打开喷花,表示欢迎,其他人鼓掌欢呼。开始放比较欢快的英文流行歌曲。请大家入座,要求间隔开来坐。然后工作人员分散开来各就各位,主持人宣布今天的party开始。
b、第一轮:(熟悉环节)工作人员分发铭牌以及签字笔,并由主持人讲解铭牌作用,请大家制作铭牌,同时主持人讲解第一轮游戏规则(即下面的介绍环节游戏)。待大家都制作好铭牌后,开始分成3个组游戏。
介绍形式:
方案2:神枪手游戏。规则:20个人随机坐下,每人身上贴上用黑色签字笔写的铭牌(要易辨认),然后一定要记住身边2个同学名字,当主持人喊一个人的名字时,他要蹲下,他身边的两个人相互做出向对方开枪的手势,并喊出pong!反应慢的人输,出列,介绍自己,并由主持人或者大家提出相应的惩罚。(注:可以玩2或3轮集体惩罚,这样惩罚形式更多样。)玩3次换一下位子(这样算一轮)。(ps:一共玩3~4轮。这样每人就差不多可以把所有人的名字记一遍。最后结束的时候请没有介绍过的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c、分组:根据上一轮游戏熟悉情况,所有同学分成6~8个组(视实际到场人数定),每组必须两方学生人数相当。便于进行接下来的环节。
d、第二轮:(才艺大比拼)预先告知同学们准备一些双方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活动中会用到。
规则: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大家听得比较多的音乐,每次派两组同学上来进行大比拼(一共进行3~4轮,看组数定)。音乐响起,看那一组的同学先抢答出歌名以及歌手的名字(答错受惩罚——脸上贴乌龟,不计分),一共5首歌,看哪一组得分多即为获胜。输掉的一方要唱一首歌,并要组员伴舞,直到获得观众热烈掌声为止。
e、第三轮:(一起来跳舞吧!)准备一些或劲爆或抒情的歌(适合跳交谊舞或其他各种舞蹈的)请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结对子,由外国学生教国外学生跳舞。(该环节可以考虑放到后面)
2、南区食堂二楼活动
1)中式比拼——包饺子大赛,速度花样比拼。
规则: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先由会包饺子的一个同学给大家示范(实在不行实践部成员学一下),并大致教一下怎么包。然后开始比赛,每组包70只饺子,5种不同品种馅料(大概要买600个饺子皮,以防包坏的损失,多准备点馅,当午饭的一大部分)。看哪个组的饺子包的又好看又有效率(可以包的有创意一点,换造型,水果馅都可以),请老师评出优胜组。奖励一个给他们惩罚其他组组员的机会,可以是小恶搞,并拍照记录下来。
注:
1、比赛结束后请食堂阿姨帮忙加工(最好是在水果拼盘结束快的时候,以防饺子冷了不好吃),酱料什么的由工作人员事先准备,筷子勺子借用食堂。(事先和食堂打个招呼,一定要说动食堂方面,并可以请阿姨当指导老师、观众、评委,在我们娱乐学习的同时给阿姨们带来一些乐趣。)
2、注意该环节的时间不能定在食堂人流量很大的时候,最好是在下午阿姨们忙完的时候。
2)西式比拼——水果拼盘大赛。
规则:利用现有的水果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水果拼盘,要求造型有新意、美观,口味也要搭配合理。最后依旧由食堂阿姨、老师、工作人员投票评出优胜组,奖励一个给他们惩罚其他组组员的机会。
3)开吃,吃完后整理打扫,并对食堂阿姨表示感谢。
注:部分工作人员要将南区308打扫一下再来食堂!
3、回到南区308
1)交流。分组坐开,每组各自聊天,交流,交换联系方式、礼物,拍照留念等。
2)(若之前不跳舞,可以把该环节放到这里)
3)拍个集体照。主持人宣布party结束。
1、招募时强调中,外国学生需英语较流利或能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
2、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设定为初步和他们进行沟通,选择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互相留联系方式达到长期交流,成为朋友,不能很功利。
1)饺子皮600张,饺子馅若干(咨询家长)。
2)醋、辣酱、酱油、盐等调料(最好是能从家里带,节省费用,若无,则买小包装的);
3)10个一次性的非常大的盘子(水果拼盘用),牙签2包。(水果拼盘用)
4)各种水果蔬菜:生菜,番茄,色拉,其他水果等(可以请每个人自带一些必要的水果——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但是之前不能告诉他们水果的用处)。然后我们自己准备一些。
5)饮料。
6)铭牌,签字笔。食材+餐具总计600元左右(具体价格有待去菜场超时考察)
1、请拍照视频的宣传部成员上传照片视频,并发给外国学生。
2、指定同学负责新闻稿。
3、为日后交流考虑。
中外交流心得篇八
尊敬的嘉宾,您好!
“创新创业汇聚集成;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是张江品牌深刻的内涵。“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园区”是张江全新的定位。
在十二五规划开启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的背景下,张江人为张江品牌确立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自己确立了全新的发展目标。
创新创业力量是张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汇聚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张江将全面提升园区软实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您作为园区创新力量的代表、张江创新创业最亲密的朋友,加入到“献计献策张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暨张江孵化器中心成立三周年企业交流会中来,与众多正在创业或服务创业者的伙伴们一起就创新发达地区的创业文化、张江创业文化未来的发展等献计献策展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敬请期待您的光临!
地点:蔡伦路1690号2号楼(张江孵化器中心)一楼多功能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外交流心得篇九
“make different a different”
——理学院数学系团学联
与国际交流学院学生交流活动
上海大学是一所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于197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经有来自107个国家的12000多名留学生在上海大学学习深造。如今的上海大学,已经全面向国际化迈进了。前任校长钱伟长就提出学校各个院系经常“串门”,互相交流的的办学准则,这不仅适应国际发展潮流,并对学生视野开拓极有帮助。在我们学校,各个院系间的交流已成为家常便饭,同学们也深感交流的好处。然而,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留学生进入我校,中国学生和国际交流生的互动甚少。
同时,作为现代的大学生,社会对我们的阅历和知识面、英语能力、交际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成了一个大难题。
和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宗旨在于通过与其他国家学生的交流,到双方成为定期交流的朋友。而交流的过程不仅仅是双方的聊天,表演节目,讲述自己国家的风俗,社会情况,还加入了团队合作的趣味比赛,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旨在让双方在活跃的气氛下通过单独表演,团队合作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所长,促进感情,形成默契,另外一定程度上提升做家务的能力。建议中国学生可以与自己不熟的同学搭档,广结好友。
对于活动双方来说,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活动后,数学系团学联又增加了国际交流学院学生这一活动对象,增加今后工作的广度。
而对于外国学生,他们一直对于和我国学生交流方面的活动很感兴趣,相信这次活动能给他们一次美好的回忆。同时加强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可以让国际交流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中文口语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深入中国文化,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感受到更为浓厚的友谊。
第六周周末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308,南区食堂二楼
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团学联
1.参与者招募
中国学生:班上通知或星火飞信
外国学生:联系国交学院负责老师,学生联合会
2.场地:南区308,南区食堂二楼。
3.活动所需部分果蔬、一次性大餐盘、水果签子、铭牌、饺子皮、馅(无猪肉)、气球、彩带及其它需要物品的采购(筷子什么的最好可以食堂提供)
参与活动的学生每人自带爱吃的一些喜欢的水果(有条件的话可带些各自家乡的特产)
4.活动前对中外学生的召集
1)大致介绍活动内容,征询留学生的意见,可以对活动本身进行适当修改。通
知他们准备一些打算与对方讨论或打算介绍给对方的话题便于交流。给每个人编号并发一张铭牌,让大家将名字(及昵称、编号)写在铭牌上,到时候佩戴在胸前。每人或每几人准备一首歌曲。
2)选出小于40名(暂定)参加活动的中国学生,大致介绍活动内容,并通知他
们每个人需要准备的东西(给外国学生一对一赠送小礼物:最好体现中国特色或自己心意的,自我介绍,聊天话题,基本的和外国人交流要注意的礼节等)。每人或每几人准备一首歌曲。
3)可能的话让双方准备一点小节目便于当天表演,强调注意事项;留下所有外国参与者的邮箱,以便活动后分享照片。
5.活动前了解参加的外国学生的国籍,宗教信仰,查阅资料,了解他们文化的忌讳。
6.南区308,食堂活动准备
1)分别选定一个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讲较流利的英语)担当主持人,将活动内容、游戏规则等预先告知他们,使得活动过程中两边学生都能明白活动环节、游戏规则等。
2)编写双方熟悉流程,比赛流程,游戏内容。
3)租借场地。最重要的是与食堂方面的沟通,尽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4)准备很多现场要用的音乐!
*工作人员在早上8:30到场,将场地布置好(把多余椅子整齐地往后拉,其余椅子排成半圆状,用气球、彩带等将场地布置一下--气球可以在活动中用到)。
1)集合:早上10:00在南区门口集合(注意提醒双方准时到场,绝对不迟到),南区门口设置2个英语较好、大方健谈的工作人员问候、整队,10:05统一带到南区308。
2)进场:
a、工作人员排成人字形两列站在门内,当队伍到南区308时,两人将门打开,在一个人的带头下喊:welcome to our party!然后一个人在他们进来时打开喷花,表示欢迎,其他人鼓掌欢呼。开始放比较欢快的英文流行歌曲。请大家入座,要求间隔开来坐。然后工作人员分散开来各就各位,主持人宣布今天的party开始。
b、第一轮:(熟悉环节)工作人员分发铭牌以及签字笔,并由主持人讲解铭牌作用,请大家制作铭牌,同时主持人讲解第一轮游戏规则(即下面的介绍环节游戏)。待大家都制作好铭牌后,开始分成3个组游戏。
介绍形式:
方案2:神枪手游戏。规则:20个人随机坐下,每人身上
贴上用黑色签字笔写的铭牌(要易辨认),然后一定要记住身边2个同学名字,当主持人喊一个人的名字时,他要蹲下,他身边的两个人相互做出向对方开枪的手势,并喊出pong! 反应慢的人输,出列,介绍自己,并由主持人或者大家提出相应的惩罚。(注:可以玩2或3轮集体惩罚,这样惩罚形式更多样。)玩3次换一下位子(这样算一轮)。 (ps:一共玩3~4轮。这样每人就差不多可以把所有人的名字记一遍。最后结束的时候请没有介绍过的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c、分组:根据上一轮游戏熟悉情况,所有同学分成6~8个组(视实际到场人数定),每组必须两方学生人数相当。便于进行接下来的环节。
d、第二轮:(才艺大比拼)预先告知同学们准备一些双方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活动中会用到。
规则: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大家听得比较多的音乐,每次派两组同学上来进行大比拼(一共进行3~4轮,看组数定)。音乐响起,看那一组的同学先抢答出歌名以及歌手的名字(答错受惩罚--脸上贴乌龟,不计分),一共5首歌,看哪一组得分多即为获胜。输掉的一方要唱一首歌,并要组员伴舞,直到获得观众热烈掌声为止。
e.第三轮:(一起来跳舞吧!)准备一些或劲爆或抒情的歌(适合跳交谊舞或其他各种舞蹈的)请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结对子,由外国学生教国外学生跳舞。(该环节可以考虑放到后面)
1)中式比拼——包饺子大赛,速度花样比拼。
00个饺子皮,以防包坏的损失,多准备点馅,当午饭的一大部分)。看哪个组的饺子包的又好看又有效率(可以包的有创意一点,换造型,水果馅都可以),请老师评出优胜组。奖励一个给他们惩罚其他组组员的机会,可以是小恶搞,并拍照记录下来。
注:1.比赛结束后请食堂阿姨帮忙加工(最好是在水果拼盘结束快的时候,以防饺子冷了不好吃),酱料什么的由工作人员事先准备,筷子勺子借用食堂。(事先和食堂打个招呼,一定要说动食堂方面,并可以请阿姨当指导老师、观众、评委,在我们娱乐学习的同时给阿姨们带来一些乐趣。)
2.注意该环节的时间不能定在食堂人流量很大的时候,最好是在下午阿姨们 忙完的时候。
2)西式比拼——水果拼盘大赛。
规则:利用现有的水果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水果拼盘,要求造型有新意、美观,口味也要搭配合理。最后依旧由食堂阿姨、老师、工作人员投票评出优胜组,奖励一个给他们惩罚其他组组员的机会。
3)开吃,吃完后整理打扫,并对食堂阿姨表示感谢。
注:部分工作人员要将南区308打扫一下再来食堂!
1)交流。分组坐开,每组各自聊天,交流,交换联系方式、礼物,拍照留念等。
2)(若之前不跳舞,可以把该环节放到这里)
3)拍个集体照。主持人宣布party结束。
1.招募时强调中,外国学生需英语较流利或能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
2.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设定为初步和他们进行沟通,选择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互相留联系方式达到长期交流,成为朋友,不能很功利。
1)饺子皮600张,饺子馅若干(咨询家长)。
2)醋、辣酱、酱油、盐等调料(最好是能从家里带,节省费用,若无,
则买小包装的);
3)10个一次性的非常大的盘子(水果拼盘用),牙签2包。(水果拼盘用)
4)各种水果蔬菜:生菜,番茄,色拉,其他水果等(可以请每个人自带一些必要的水果——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但是之前不能告诉他们水果的用处)。然后我们自己准备一些。
5)饮料。
6)铭牌,签字笔。
食材+餐具总计600元左右(具体价格有待去菜场超时考察)
1. 请拍照&视频的宣传部成员上传照片&视频,并发给外国学生。
2. 指定同学负责新闻稿。
3. 3.为日后交流考虑。
中外交流心得篇十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0年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3]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中外交流心得篇十一
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受今后的中国走向和世纪风云变化所制约。从当前的中外格局去观察,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会步伐加快;二是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来越来紧密。由此两点就必然引申出来一个基本的结论: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理由很简单,现代化就意味着走向世界,一个封闭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一个矢志不渝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绝对不会把交流的大门关上的。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互为因果,世界对中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增大。一则世界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会难分难解地掺和起来,跨到中国和中国跨至外国的世界跨国公司将使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将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直接对西方乃至世界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对外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与中国的交流会越来越迫切;二则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必然继续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和广泛研究。古典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难有惊人的魅力,但不等于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文化的暂时落伍不等于文化的无用。被封存了的古典文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层面的关注,所以古典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辐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是永恒的,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关怀的角度有别。中国文化在现代化方面可能是低能儿,在后现代方面则可能会受人青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景无限广阔。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1][2][3]
中外交流心得篇十二
通过与xx邮局青年文明号的经验交流,他们在优质服务和青年文明号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管理理念和方法令人深思。
当你一走进xx邮局的活动室,就会被房间里陈列的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证书所吸引,就算你不了解xx邮局的历史,也会被它所营造出来的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所感染,这就是xx邮局在企业范围内所建立起的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使得每一位来到xx邮局的职工不需要领导多说什么,就能自觉的融入这种建才、成才的氛围中,以规范服务为基石,以用户满意为归宿,用热情、真情和爱心与用户贴心沟通。在工作中永远保持微笑;用心感知用户;善待用户抱怨;关爱弱势群体;诚信履行职责;注重细节服务;精湛服务技艺;塑造亲情团队,向用户传递家庭般的温馨、亲人般的真情。
xx邮局的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培养青年人才这个主题,全面实施“号”“手”联动,使青年在参与创建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道德素质成长成才,得到了本局青年的广泛欢迎和热情参与。先后涌现出以全国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胡燕,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王琦,北京市“五四”奖章、优秀党员路欣怡等先进人物。在xx邮局服务标兵、岗位能手、优秀营销员已成为对外服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展示北京邮政品牌形象的活“名片”。
在常规的营业厅服务内容基础上,做到日常服务细致化,前台服务规范化,客户服务差异化,服务方式便捷化,服务模式品牌化。随着奥运会的临近,xx邮局又先后推出了许多服务的新举措:例如双语服务台,手语台,无障碍升降台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为了更好地学习手语,他们还与第四聋人学校开展了共建活动,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个性化服务的深刻内涵。
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吸取兄弟单位好的经验为我所用,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的服务青年,培养青年,创造一个能够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我们相信一个信念:“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外交流心得篇十三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读书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读书交流会,并从中受益匪浅。在这次交流会上,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阅读和思考的宝贵经验。通过这次交流会,我深刻体会到读书交流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二段:参与读书交流会的收获
这次读书交流会的主题是《活着》,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但一直没有时间或动力去读的书。通过这次交流会,我不仅听到了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解读和观点,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思考。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碰撞,我对书中的深层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此外,在读书交流会的讨论中,我还收获了一些其他书籍的推荐和思考方法的启发,这让我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第三段: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
参加读书交流会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我们却因为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而聚集在一起。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新的思想和见解,也扩大了我的人脉圈子。这些交流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历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读书交流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除了与他人交流的收获,参加读书交流会还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学会了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学会了如何在低声批判和支持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还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观点更有信心。与此同时,读书交流会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五段:总结部分
通过参加读书交流会,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交流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各方面的成长。通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和见解,我在知识上得到了扩展,增强了个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交流会也教会了我如何在不同思想之间保持平衡并坚持自我的信念。这次读书交流会的经历让我深信,读书交流会是一个提升自我的绝佳途径,我将继续积极参加类似的活动,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