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日本废水论文(汇总13篇)
总结是对我们的经历和思考的一种呈现。如何撰写一篇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作文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废水论文篇一
微生物技术是最新的洗煤废水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技术更接近自然的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并且还具有污染较小、水循环水质保存较好的特点,是未来洗煤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事实上,通过专家研究,微生物处理技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局限性:a)生物絮凝剂的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绝大多数企业宁愿用传统的絮凝剂作为洗煤废水处理材料;b)生物处理技术成分不够稳定,因此增加了沉降过程,让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但这些不足并不能阻止业界对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步伐。实际上,如果将时间拉长,菌体絮凝效果更好,远超传统的絮凝剂。这是因为菌体絮凝剂带有一定的生物性,因此随着培养时间增长,菌体絮凝的物质会成倍增长,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分离泥水,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洗煤废水处理。减少颗粒胶体也能有效分离洗煤废水中的泥水,从而实现水循环利用[4]。但由于颗粒都带有负电荷,因此增大分子的活性,有效提高絮凝剂中的分子碰撞,从而加快沉降过程。从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实际效果而言,去除胶体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会导致絮凝恶化现象,从而降低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絮凝效果。
3.2微波处理技术
微波处理技术主要利用超高频电磁波净化水中的污染物,是洗煤废水处理的一种新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于: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微波处理技术更快速,能够克服工作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高效的洗煤废水处理。一般来说,水中的污染物都有对应波长,但其中有许多污染物的对应波长都不够明显,但能通过微波处理技术的诱导反应增强污染物吸收微波。具体方法是通过一种敏化剂的活性炭,从而增强洗煤废水中的微波能量,取得较好的微波处理效果。微波场能够有效吸收碳类物质,因此可以有效消除洗煤废水中的交替污染,从而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微波热点是影响水中污染物活性的一个具体参数,随着热点增加,其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也呈线性增长。但微波处理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微波处理技术不具有经济性,高效、快速处理洗煤废水的同时,也给洗煤废水处理工作增添了经济负担,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因此微波处理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
3.3絮凝处理技术
角蛋白助剂是提高絮凝剂吸附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正负电荷会在洗煤废水中发生反应,而角蛋白助剂的主要作用正是生成大絮体,从而使洗煤废水中的煤炭颗粒迅速脱离,这是加快沉降速度最好的一个手段,能从根本上将洗煤废水中的胶体降至原本的一半左右。改变洗煤废水的温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洗煤废水的酸碱度,从而在化学性质上影响洗煤废水处理技术的使用效果。一方面,能够提高沉降的速度,另一方面,能够将洗煤废水中的ph值调节到适合洗煤废水处理技术开展的区间,一般来说,这个区间在5~7之间,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洗煤废水处理技术环境[5]。
3.4化学沉淀处理技术
化学沉淀处理技术是利用煤泥颗粒发生的凝聚效果,从而实现水泥分离的洗煤废水处理技术。煤泥颗粒表面上存在大量大分子链,这些大分子链能够与静电产生互相吸引,能够通过架桥作用形成硅酸钙层,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吸附物的分子活性,从而提高洗煤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牢固了絮体强度,有利于絮凝剂的分离工作。化学沉淀处理技术利用煤泥颗粒表面的疏水性,从而形成表面分子的协同效应。同时化学沉淀处理技术还着眼于固液分离,从而在减少药量投放的技术上保持絮凝效果。4结语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煤炭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洗煤废水处理技术必将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加深对煤泥颗粒及相关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改善中国洗煤废水处理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4]贾楠.高浓度洗煤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5):138.
日本废水论文篇二
对于高级食物链的生物,例如人类,可能会摄入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从而影响其健康。洋流是海洋水体的持续流动,它在全球范围内传输能量、物质和动物。对于核废水排放来说,洋流可能将放射性物质迅速传播到其他地方。
根据洋流的分布和方向,福岛核废水可能通过北太平洋流动到中国的海域,对中国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现在,让我们结合这两个概念看看可能的影响。
一旦福岛的核废水被排放到海洋,它们会被洋流带到广大的海域,包括中国的海域。随后,这些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并在其中富集。
对于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因为中国拥有长海岸线和庞大的海洋经济。渔业产值、海鲜消费以及与海洋相关的旅游业都可能受到影响。当人们食用受到污染的海产品或者接触到受到污染的海水时,他们可能摄入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日本废水论文篇三
如今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来重要,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组成十分复杂,如含有超高含量的cod、氨氮、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使得石油工业废水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污水,因此,在处理中难度必然大大增加。通常情况下,原油在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排放量变化很大,约为0.69~3.99m3/t,平均值为2.86m3/t;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废水排放量为35.81~168.86m3/t,平均值为117m3/t,生产石油化纤产品的废水排放量为106.87~230.67m3/t,平均值为161.8m3/t,生产化肥的废水排放量为2.72~12.2m3/t,平均值为4.25m3/t。
1.2石油化工废水的危害
由于废水中高浓度的污染物难以降解,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会导致的人体发生癌变。石油工业废水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威胁,一般土壤会含有丰富的氮、磷等有机成分,而石油化工产生的废水则非常容易和氮、磷结合,使土壤的性质发生变化,降低土壤肥力,改变酸碱性,使其酸碱度逐渐失去平衡;多环芳烃等难以降解的物质会蓄积到动植物体内,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日本废水论文篇四
据日媒报道,2月3日,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所谓最新测算结果,宣称“为给福岛事故核电站的报废处置工作腾出空间,必须在2030年之前向海洋排放40万吨核污水”。这一测算结果令国际社会的担忧愈加强烈。
目前,福岛事故核电站共积存了约130万吨核污水,并且核污水还在以每天100吨的速度增加,这些核污水被储存在1066个罐体中。东京电力公司还根据测算结果宣称,排放40万吨核污水后,可以拆除400个容量为1000吨的罐体,腾出的空地将用于建设存放具有高辐射的堆芯熔融物的设施。
鉴于福岛事故核电站的后续处置工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安全风险大,日本政府宣布核污水排海启动时间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日本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没有先例,且将长达30年之久。日方迄今未就此提供足够的科学和事实依据,没有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水排海方案正当性、数据可靠性、净化装置有效性、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关切。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去年发布的评估报告表明,日本排海方案存在与机构安全标准不符之处。
另据韩联社2月6日报道,韩国渔业人士对日本即将排放核污水一事日益担忧,认为排海一旦启动,不但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而且将重创韩国渔业,使水产品消费大幅缩减。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朴洪根表示,这是日本在未能充分证明排放核污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作出的极不负责任的决定。
国际社会指出,日方应正视各方合理关切,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水,并接受严格监督,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和各国民众健康权益。在同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和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前,日方不得擅自启动核污水排海。
日本废水论文篇五
虽然东电公司声称已经清除核废水里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也会把不能清除的氚的浓度稀释,但是这个观点遭到很多质疑。
第一个质疑就是:大家不相信核废水得到彻底清除,只剩下氚一种放射性物质。
有核专家指出,“放射性氚是废水中唯一的放射性物质”的说法不实。废水中还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半衰期为5370年,可以进入一切生物体内,可能会损害人类dna。
美国《科学》杂志去年也曾撰文表示,在福岛核废水中,虽然氚的含量处于最高水平,但它不容易被海洋动物和海底沉积物吸收。反而是碳14、钴60和锶90这三种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长的时间降解,并且很容易进入海洋食物链。比如,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能是氚的5万倍,钴60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富集浓度则是氚的30万倍。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毒性,能在很长的时间维度上,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二个质疑,是对东电的不信任。因为东电公司有“前科”,以前有些数据作假,所以大家都不是很相信它。比如,2018年,东电公司曾表示,绝大多数的水,除了氚元素之外,已经清洁到日本政府的安全标准以下。但到了2019年夏天,该公司承认,储存的水只有大约五分之一得到了有效处理。
第三个:也就是对未知的恐惧。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建有核电站,但是,大众普遍对于“核”这个过于专业的东西,还是存在很深的恐惧,所以只要涉及到核,就会反对,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日本废水论文篇六
日本政府宣布核污水排海启动时间后,为争取国内民众的“理解支持”,同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改善福岛风评,包括请当地民众参与核污水分析检验作业、召开改善风评对策措施会等。然而,上述主张并未得到日本民众的认可。
以福岛县为中心,日本国内反对核污水排海的声音再次高涨。多数民众反对政府在尚未取得国民理解的情况下就确定排海启动时间,同时批评政府对改善福岛风评的对策措施并无大的改进。
福岛县岩城市市长内田广之对日本政府现阶段就宣布排海启动时间表示了质疑。他表示,“不接受先定下日程的做法,政府应当履行当初的承诺,在取得国民理解之前不应采取任何行动”“必须正视(民众的)担忧和关切,以科学的根据向国内外作出充分说明并取得理解”。
为取得渔业团体对核污水排海方案的支持,日本政府先后两次共投入800亿日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偿因核污水排海而对福岛当地渔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但是,日本政府用钱开路之举并未奏效。福岛县渔业联合会会长野崎哲在日本政府宣布排海启动时间后再次向媒体强调,坚决反对核污水排海的立场没有改变。
另据日本政府2月2日公布的于去年12月中旬开展的全国民调结果,对核污水排海持“赞成”与“倾向赞成”观点的国民并未超过半数,与政府尚未就排海方案的所谓“安全性”“科学性”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的9月中旬时的民调结果相比,并无明显差距。对此民调结果,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太田房江认为,这“不能说明(启动核污水排海)取得了国民的理解”“无法据此作出已经具备排海条件的判断”。
日本废水论文篇七
1处理冲灰水的技术应用
1.1冲灰水肿悬浮物的处理方式
冲灰水中包含的悬浮物的含量主要受到沉降时间与沉降池大小的影响。如果沉降池越大,沉降的时间越长,则冲灰水肿的悬浮物含量则越少。因此,在处理冲灰水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沉降池的大小及沉降时间的长短,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悬浮物的含量。
1.2中和冲灰水酸碱值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酸的方式降低冲灰水的酸碱度,当使用酚酞指示剂检测时,无色说明酸碱中和。其中,中和所用的酸可以使用硫酸、盐酸等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废酸。这样降低酸碱值得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进一步实现了废物的重复利用,但是会不可避免造成废水中硫酸、盐酸的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合适的酸来降低冲灰水的酸碱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与冲灰水反应,不仅能有效解决废气的排放,同时增加了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1.3冲灰水中氟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可以利用钙盐沉淀原理进行除氟处理,在冲灰水中加入含钙离子的化合物,生成氟化钙沉淀进而达到出去氟离子的目的。应用钙盐沉淀原理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冲灰水的碱性,使得后期需要加入酸进行中和,同时要控制好加入含钙离子化合物的量;另一方面,可以在冲灰水中加入粉煤灰,充分利用粉煤灰表面积大、活性基因多的特点,对冲灰水肿的氟进行吸附、凝聚、沉淀等。利用粉煤灰除氟的方式工序简单、吸附率高,但是如果冲灰水的量过大,会导致粉煤灰的吸附率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对粉煤灰的.研究,帮助提高其粘结作用。
2处理含油废水的方式
2.1利用絮凝剂的处理方式
在处理含油废水的过程中,利用絮凝剂能够对污染物通过吸附、中和等方式进行聚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含量。同时,利用絮凝剂处理方式,其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因此选择合适的絮凝剂能够达到有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2.2利用气浮法的处理方式
气浮法是将空气通入到含油废水中,形成水-气-粒三相混合体系,去油效果好且效果好。在利用气浮法的过程中,油与气泡会粘结成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浮在水面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气泡数量多、体积大,则会导致气泡内外压强不平衡,使得气泡出现破裂情况,使得油与气泡的粘结效果降低,失去去油功效。因此,在实际利用气浮法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压力的大小,以免影响其使用效果。
2.3利用生物法的处理方式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对废水中的石油烃类进行降解,使得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最终完全无机化的方法。生物法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反应将废水中的油污净化,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利用生物法处理废水中的油污,不会对废水造成二次污染,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成本高,对降解菌类的了解并不充分,因此需要加强对石油烃类及降解菌类的研究,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3处理脱硫废水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在废水中加入石灰等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操作简单,不仅能够达到脱硫效果,而且中和调整酸碱度,降低废水的酸性;另一方面在脱硫废水中增加硅胶、粉煤灰等吸附性好的物质,不仅能够提高去除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值得被广泛应用。另外,反渗透法也是一种较好的技术处理方式,即以反渗透膜两侧的静压差为动力,允许溶剂通过但是离子留下,操作设备简单且效率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膜污染,当反渗透膜堵塞时,会降低其渗透效率,因此要积极研究反渗透膜的处理工艺,达到提高其渗透效率的目的。
4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
火力发电厂的生活污水主要为电厂工作人员的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在处理时需要在氧化池中将其与惰性材料充分接触,充氧后,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进而实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水资源的匮乏使得人们的节水意识逐渐增强,尤其是针对需要大量用水的火力发电厂,需要加强在发电过程中的废水处理与利用措施,使得能够保证火力发电厂的顺利进行与环境保护。
日本废水论文篇八
集中空调系统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改善室内环境温湿度方面的舒适性要求,又是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美国、欧洲等国家曾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2%~50%的室内污染来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我国卫生部于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7家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抽检,合格率仅为6%其中50%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属于严重污染。因此,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若不加以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将直接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评价是卫生监管的关键措施之一,是一项公共卫生工作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而现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评价规范)仅明确了各类评价的内容、检测抽样量的原则及评价报告的格式,没有明确评价的具体方法,给各省的评价工作造成较大困惑,近3年来的实践明显反映出上述问题的存在。为确保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的科学、客观与公正,有效填补现行评价规范中评价方法之缺失,本文对卫生学评价应该把握的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探索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为现行规范标准的修订和补充提供依据。
1.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1.1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卫生学评价首先要根据建筑物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现场勘查情况作出评价方案。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2)工程概况;(3)建筑总平面图纸、楼层平面图、立面图或剖面图等;(4)暖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冷冻机房、换热站、冷却塔等设施设备平面布置图,风管与风口平面布置图,空调通风系统原理图,换热站水管、冷凝水管等水系统平面布置图等适用时,应包括全套暖通施工图纸。(5)卫生学设计评价报告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单(适用时)。(6)竣工验收的评价报告(适用时)。(7)维修维护及清洗影像记录适用时。为了防止委托机构对技术资料的恶意隐瞒,导致评价报告失实,应建立技术资料承诺制度,要求委托机构书面承诺所提供技术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避免引发法律纠纷。
1.2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分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首先要根据系统的图纸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了解并掌握集中空调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集中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和分配系统可能是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通道。新风量'室内空气臟旨标及室内微小气候参数的控制结果是影响室内人员健康与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2.卫生学评价与现场卫生学调查的方法及现场抽样检测
2.1卫生学评价方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的具体方法是评价的控制要点,而现行的评价规范中缺乏具体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差。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特点,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及定性和定量评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如经验法等。这些具体评价方法已在某省试点探索完成的15个大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项目中获得具体应用,取得了操作可行、结果可靠的满意验证结果。
2.1.1风险评估法该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健康危害因素的种类、特性、浓度(虽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健康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并建议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2.1.2类比法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项目工程)的现场卫生调查、健康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和健康危害事故案例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健康危害进行评估,预测拟采取的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主要用于预防性评价中的设计评价。
2.1.3检查表分析法该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国家有关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运行规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环节、内容、现状、存在问题、标准规范要求、符合性结论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明确符合项与不符合项;针对不符合项提出减轻拟评价项目中存在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所需的改进措施。
2.2现场卫生学调查集中空调系统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分为类比调查和现场调查。
2.2.1类比调查是通过取得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资料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来推测、论证项目竣工后卫生状况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要点除详细描述相同点外,也要详细说明不同点,分析不同点对项目评价产生的影响。
2.2.2现场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运行卫生状况、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管理情况及細边环境和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情况等内容,可采取现场勘察、询问、监测等方式。宜采用调查表的方法,调查表内容和调查方式均应制定成作业指导书,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与可靠。
2.3现场抽样检测抽样检测应具有随机性、代表性和可行性。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抽样量比例在评价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应用中普遍存在几点误区,对误区的正确理解应该为:(1)评价规范中所述的“一套”空调系统应为一个空气处理单元(机组、空调箱、新风机房)。(2)令却水系统属于整个建筑物,抽样数应不少于1个冷却水塔。(3)现场采样易受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采样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须对采样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控制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建立采样可追溯的惟一标识系统,确保相关样品、记录的可溯源性;b冷凝水、冷却水的采集应注意采样前容器的消毒和灭菌;c送风样品的采集应注意采样环境控制、采样流量的负载校准、采样位置的固定、采样气路的捡漏,以及规范化的无菌采样操作;d风管积尘样品的采集应注意定量采样机器人自校准的可溯源性和正确性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科学性、采样点与开孔位置设置的代表性、采样方式选择的适宜性、无菌采样操作的规范性等。
2.4评价结论和建议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分析、现场调查及卫生检测的结果,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作出评价结论,并针对发现的卫生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关联性不同,有的因素(如嗜肺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应“一票否决”,必要时可采取专家会议评审形式。
3.预防性卫生学评价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分设计评价与竣工验收评价两类。设计评价可采用风险评估法和类比法进行。竣工验收评价应参照设计评价的结果,结合检查表分析法和现场检测结果,得出评价结果。
3.1设计评价
3.1.1基本情况分析对所提供的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主要材料设备表等技术资料进行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用途及服务人数、空调类型、设计参数、新风机组、新风采集口和排风口位置、风管与风口布置、冷却塔、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等。
3.1.2现场调查在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周边环境现状调查、危害因素监测和建筑物现况及自身污染状况调查。
3.1.3类比分析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的空调系统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对结果进行类比分析。
3.1.4评价与建议结合基本情况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列举空调系统中对健康危害的因素及其特性、类比项目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相关要素,对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评估;对温度、相对湿度、噪声、新风量等设计参数进行评价;对空调系统设计中的新风、排风、送回风系统和水系统、运行工况、气流组织、管道材质、保温材料等相关方面进行评价。尤其对机房、风管、冷却塔、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应急关闭回风的装置、控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等设备及设施是否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的情况进行评估,对所评价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作出评价结论及改进建议。
3.2竣工验收评价竣工验收评价应参照设计评价的结果,结合检查表分析和现场检测结果进行。
3.2.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空调通风系统设备及其布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安全性与效能检测分析。
3.2.2卫生检测抽样规则、检测指标及方法除按照评价规范和卫生规范的要求执行外,还应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要求。
3.2.3评价结论和建议对所评价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卫生情况是否符合设计与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作出评价结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经常性卫生学评价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评价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效果评价。宜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和现场检测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结合采用风险评估法等其他评价方法。
4.1运行期间评价运行期间评价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检测与调查、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效能检测分析,应特别关注送风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对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测,可以适当简化步骤,减少抽样量。
4.2清洗效果评价对空调机组、风管、风机盘管、冷却塔等设备清洗前后的卫生状况及相关检测结果均应进行评价。
5.卫生学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是实施卫生学评价后的最终成果,针对评价规范中缺失具体评价报告内容的情况,本文认为评价报告书应包括如下内容:总论(评价的背景、任务来源、依据和技术资料、目的和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及质量控制方式等)、工程分析频目地点、平面布局、面积、用途、服务人数、空调类型、气流形式、系统参数、空调冷热源设备、空调通风系统设置、冷却水和冷凝水系统设置、空调风管材质与保温措施、过滤、空气净化等卫生防护装置的种类和安装部位及用途)、健康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种类、时空分布、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其卫生标准等)、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分析凋边环境及建筑物的污染情况、空调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空调系统运行卫生状况、空调系统管理维护情况等)、空调设计参数分析室内新风量、温湿度、噪声等)、空调设施分析(空调通风系统、空调冷凝水和冷却水系统、空调机房等)、空调卫生防护措施及效能分析(过滤装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防鼠装置、新风口和风管调节阀等及其效能)、检测结果分析(新风量、风管内表面污染物、送风中污染物、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等检测结果及分析)、评价结论与建议(评价的总体结论和改进建议)、附件(委托书、立项批文、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暖通设计施工图、评价方案、检测报告、清洗影像资料等)
综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是一项新型的公共卫生技术工作,各方面都在贯彻卫生法规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本文就卫生学评价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分析、具体评价方法、现场调查、抽样与卫生检测及评价报告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与要点分析,可为现行规范标准的修订和补充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社会效益。
日本废水论文篇九
含镍废水来源较为广泛,一般镀镍领域是含镍废水的主要来源,在镀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定时的用清水对镀件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此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镍废水。受到我国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早期,对含镍废水一般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摒弃这种传统的处理工艺,从含镍废水的源头进行治理,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染环境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实现了含镍废水的重复利用,不仅减少了含镍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约了资源。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技术手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对含镍废水的处理上仍停留在先污染的阶段。因此,提高对含镍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减少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日本废水论文篇十
当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终审查报告尚未出台。就在日方宣布排海启动时间之后的1月16日至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再次赴日本,就核污水处置问题开展审查。有关专家指出,此前,去年7月,日方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仍在开展审查、评估的情况下,就正式批准了核污水排海方案。此次,日本政府故技重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最终报告出台之前,又单方面宣布排海启动时间。毫无疑问,这是无视规则和程序的不负责任之举。
相关专家指出,现阶段,日本政府本应正确认识外界对核污水排海的合理担忧与关切,积极与国际权威组织及各利益攸关方加强沟通合作,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水。然而,日本政府却企图制造既成事实,执意赶制排海日程强行推进。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会后的记者会见时表示,“将全力确保安全性并制定提高风评的对策措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也表示,“将全力维持核事故灾区水产品的销量与流通”。对此,日本福岛当地媒体一针见血地批评说,日本政府当前不是着力取得国民的理解,而是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启动核污水排海之后的配套补偿应对方面。这种优先考虑确保如期实现启动排海的思维方式并不正确,必然无法取信于人。
另据共同社等日本媒体报道,2月7日,日本环境省在召开的专家会议上出示了核污水排海后所谓的“加强海水监测”的计划案。日本政府还就这一计划案大言不惭地说,海水监测计划案旨在为核污水排海后增加对周边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氚活度的测定。相关人员解释说,对核电站近海约1公里排放口附近的3处地点,在排放开始后将以每月1次的频率测定。对排放口附近的约10处地点,将以每周1次的频率测定。同时,日本环境省也将在部分地点加强监测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然而,这些解释非但未让日本国内外民众放心,他们的担忧之情反而愈加强烈。因为这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此前提及的排海时间表。
日本废水论文篇十一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发展概述
首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状态比较良好,存在状态比较稳定,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施工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少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发展的进度,并且对于人们的生命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会有生命危险的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其最基本的建设技术,如果施工技术不达标,那么整个水利水电建设质量将存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涉及范围比较广,施工环节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状况,都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务必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对施工管理进行改善,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个水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务必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预测和设计,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对于发生为状况,施工方一定要迅速进行处理,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提升施工设计的科学性。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重要技术
2.1、水利水电工程的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
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是针对于渗水、跌窝的水库土坝,因为这类出现渗水的水库土坝会出现渗透问题,最后导致水库土坝变形。这类问题比较常出现在地理环境比较差的地域。而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问题坝体进行劈裂,并对坝基和坝体、坝剪进行灌浆施工,其防渗体能够连续,增加其稳定性和防渗透能力。
2.2、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而言,最关键的施工技术是无轨滑模方式的施工技术,其具体的施工工程是在保持混凝土浇筑水平的状态中,对浇筑的方向是从中心条块逐渐向双侧跳仓进行施工的。并且入仓方式一定是“u”型。在进行入仓操作时候,溜槽布料摆动也需要同时进行。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时候,滑膜上部出口与卸料口的位置务必保持在1m之内,插点之间的位置长度保持在0.4m,最后在进行振捣施工时,务必保持振捣深度在新浇筑混凝土层底部5cm之下。
2.3、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新型筑坝技术,其主要的施工特点是能够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进度,增加施工质量等。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主要操作设备是振动碾压机械设备,还有大型运输机设备。其最终结果是夯实混凝土。
2.4、水利水电工程的预应力锚固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预应力锚固技术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因为预应力锚固技术借助gsp,结合实际设计要求进行对基岩或建筑物进行相对应的施加预应力,从而改变基岩或建筑物的受力情况。除此之外,预应力锚固技术对于原建筑有加固作用,涵盖范围广,从一定程度增加工程的建筑效益。2.5、水利水电工程的软土处理技术与预应力锚固技术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软土处理技术就比较基础常见。软土处理技术能够对于建筑施工软土地基进行针对性施工处理,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对于实际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有,置换法,排水法及夯实法。
3、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
3.1、施工流程规范化
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守施工步骤和标准,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工程建设中的每一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严谨的施工工序。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务必遵守国家的施工标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引进节能施工技术,设立绿色施工理念,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竞争力和工程效益。
3.2、严把材料设备关
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材料设备关进行严格把控,才能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从施工基础上进行保证,对于混凝土的材料而言,务必保证石子粒径达标,不然,影响后续的混合料的配比,影响施工强度,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因此,在材料的采购和进场过程,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出现;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务必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操作,增加施工设备的利用度,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度。
3.3、增加质量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是真个施工工程的主体,其管理水平对于施工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该从小事抓起,提升自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工程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增加施工人员的主体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主动能动性,从而增加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4、提高行业人员技术操作水平
技术人员也是施工正常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能有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保证建设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应该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施工项目,而且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意义重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务必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在进行基础处理施工中,务必将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逐次进行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志明.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23.
[2]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70.
日本废水论文篇十二
高色度废水的处理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一直是难点。食品工业废水的高色度的主要来源:第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产生色素,最后进入废水之中,如酱油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氧化生成的类黑素等;第二,生产过程中,为了让食品达到良好的色泽,添加的食用色素和染料等,如在酱油调配时人工加入的焦糖色素和青豆生产中加入的果绿等。国内外对高色度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吸附、混凝、氧化、还原、电解、生化等。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且一般只能处理色度较低的废水,根本无法解决高色度废水的脱色问题。
2.1物理方法
2.1.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做吸附剂,以其表面吸附废水中高色度物质的方法[3]。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焦粉【】以及大孔吸附树脂等。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等特点能够高效的吸附水溶性的色素和染料,但不能够吸附悬浮固体和不溶性的染料。并且,活性炭的再生费用昂贵,一般用于少量、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锅炉煤渣、钢渣[4]、焦粉和农产品废弃物[5](如甘蔗渣、花生壳等)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替代活性炭。雒和明等人的实验表明以废弃焦粉为原料,通过脱灰处理,采用过二硫酸铵化学改性,可有效吸附废水中的亚甲基蓝染料[6]。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洗脱再生容易,在高色度食品工业废水中得到一定范围的使用。吕建、熊春华报道,采用大孔树脂对含有高色度果绿的食品废水进行吸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吸附率可达93.4%,大孔树脂的二次洗脱率达89.3%[7]。但大孔吸附树脂处理量小,产能小,再生困难,设备投资大。
2.1.2凝集法
凝集法利用金属氢氧化物或有机金属聚合物的吸附或离子桥作用进行脱色,此法对于粒径在10-9nm~10-8nm范围内的粒子最为有效。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加入带电荷或者极性官能团的'凝聚剂,消除原系统粒子间的静电斥力的作用,促使其凝集沉降,从而达到分离脱色的目的[8]。常用的凝聚剂有无机凝聚剂和高分子凝聚剂。无机凝聚剂包括铝系[大多为al2o4或(nh4)2so4的混合溶液],铁系[feso4、fe2(so4)3或feci3等],以及用于改变ph,使某些物质沉降的酸碱凝聚剂。无机凝聚剂对有色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但对ph过于敏感,只有在最合适的ph条件下才会有满意效果。高分子凝聚剂分子量较大,与粒子结合能力较强,用量少,凝集速度快,且对ph的适应性大于无机凝聚剂。此外,有专利表明,以泥土作为原材料,在无机酸中室温活化可产生用作凝聚剂的产物,对多种染料具有脱色效果[9]。
2.2化学方法
2.2.1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主要是采用臭氧、过氧化物、连二硫酸盐、次氯酸盐等氧化还原剂处理高色度废水,使有机分子中的双键发生断裂而达到脱色目的。采用氧化还原法处理食品高色度废水的报道较多,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孙凯等报道了采用fenton试剂对酱油生产废水中焦糖色素进行处理,在ph=4的条件下,反应40min去除率达到90%[10];龚宜等实验表明臭氧在20min内可使嫩黄染料的脱色率达到96.7%以上[11];郑志军等在采用二氧化氯对活性染料废水处理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2];张文启等发表论文阐明采用臭氧/纳米氧化铁可催化氧化废水脱色,经过6min氧化,色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13]。
2.2.2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一般无需加入化学药品,后处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被称为清洁处理法。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化学法正逐步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水处理技术。电化学脱色法可分为二维电极法和多维电极法。二维电极法是采用两溶解性或不溶性的极板作为电极,通入直流电,通过电解槽内发生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达到脱色目的;多维电极法是在传统的二维电极间填充粒状或其他碎屑状工作电极材料,由主电极供给电流,是填充的工作电极材料表面带电,成为新的电极,从而通过电化学反应达到脱色的目的[14]。梁宏等实验表明在多维电极处理系统加入铁屑能使对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显著提高[15];李士安等报道铁床对高色度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并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废水的cod值,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16]。2.3生物方法2.3.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污染物进行吸收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方法。由于此法处理水的能力大、效率高,已被广泛的用于各种废水的处理[17]。包淑娟等实验表明活性污泥能够较好的脱色[18]。
2.3.2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欧富初等报道采用a/pac-mas工艺(厌氧/活性炭-改良活性污泥法)处理酱油生产废水,通过优势菌种脱色和pac脱色结合,可使色度高达200多倍的酱油生产废水得到有效处理,而出水色度能稳定在40倍以下[19]。
日本废水论文篇十三
伴随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基于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紧张这一基本国情,减少重金属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是当今首要解决的问题。重金属一旦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随着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因为重金属难以降解,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是镍元素,摄入过多会严重损坏肝脏,诱发一系列的身体问题。目前,一些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处理后的残留物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因此,针对含镍废水处理,要提高和改善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此外,重金属资源紧缺,在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的同时对重金属加以回收利用,提高金属的使用效率,对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含镍废水的处理概况
含镍废水来源较为广泛,一般镀镍领域是含镍废水的主要来源,在镀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定时的用清水对镀件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此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镍废水。受到我国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早期,对含镍废水一般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摒弃这种传统的处理工艺,从含镍废水的源头进行治理,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染环境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实现了含镍废水的重复利用,不仅减少了含镍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约了资源。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技术手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对含镍废水的处理上仍停留在先污染的阶段。因此,提高对含镍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减少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