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提案类别(1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提案类别篇一
类别:教科文卫体类
提案者:市政协教科文卫体教委会
案名:加快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步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子女受教育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成为家长的迫切要求。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成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x年,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成立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xx市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同时针对幼儿园收费和城市住宅小区幼儿园建设问题出台了两个配套文件。去年10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与此同时,编制了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计划到x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4%以上,三年内新建幼儿园267所,改扩建幼儿园216所。组织两区及相关管理区编制了城区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在学前教育方面,原则上每5000人区域内必须建一所幼儿园,规划新建幼儿园47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与xx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全市教育行政部门仅审批通过648所幼儿园,其余现实存在的幼儿园在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均不符合办园要求。由于政府投入不到位,无法满足群众对公办幼儿园的需求,这些规模小、条件简陋的幼儿园有了生存空间,教育部门无法取缔。由于公办幼儿园、优质幼儿园资源短缺,导致了“入园难”的现象,社会反映强烈。新建公办园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国家奖补资金尚未到位,市、县两级财力不足,部分县(区)财政甚至没有配套学前教育建设资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进展缓慢。
二是用地紧缺,报批程序复杂。目前,我市已进入幼儿教育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新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需要慎重选址、划拨土地、合理设计、科学施工。由于在建设领域报批手续较慢,影响到我市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三是收费偏高,群众反映强烈。全市公办幼儿园仅320所(浉河区仅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幼儿园——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尚不足审批在册总数的50%。我市只对公办幼儿园收费提出了具体标准,由于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随意性很大,造成城区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偏高,群众意见很大。
因此,我们建议:
一、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落实好国务院、省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要求,是市、县政府的重要责任。一是财政部门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二是抓住机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确保国拨资金落实到位。三是非“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的项目县区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好本县区学前教育建设规划,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进度。
二、落实我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市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房管中心、市执法局关于《xx市规划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和审批新区开发、城市旧区改造方案时,必须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根据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对没有按规划设计条件配套中小学幼儿园的,不予办理住宅小区规划许可手续”;“整个小区建设任务完成60%时,必须完成配套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任务,否则,房管部门不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房产证”。“住宅小区经规划部门验收时,未按要求配建幼儿园或不符合要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不予办理小区商品房的质量验收手续”。
对于以上规定的新建小区(包括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具体如何操作执行,需要政府规划、城建部门有切实的行动,硬手腕抓落实、绝不能纸上谈兵,以促进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满足群众的入园需求,
学前教育是根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是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不只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希望在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不断满足我市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提案类别篇二
提案号:
提案人:教育组
案 由: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内容与建议:我区是个农业大区,农业人口近1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达54万人。因而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第一抓手。据统计,我区现约有22万农民在外务工,年收入达11亿元左右。但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着令人堪忧的情况:一是绝大多数的人从事的都是苦脏累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二是肓目外出,单打独斗的多;三是从事的工作周期性短,流动的快,没有保障;四是工资报酬低。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因此,要使我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增劳动力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建议:
1、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切实转变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
2、明确培训单位,狠抓培训质量。从我区目前实际情况看,区职教中心能够很好地承担职业培训任务。
3、成立组织,加强考核,确保参训人数。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形成区、乡、村三级培训工作网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培训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实效。同时,区委、区政府应加大督查力度,加强考核。
4、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5、落实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略)
办复情况:该提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年初,区政府出台了《楚州区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意见》和《关于鼓励和扶持劳务技能培训的暂行办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半年,全区已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12618人,输出11997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宣传;二是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首先加强了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骨干,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区职业教育中心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根据需要向各乡镇委派师资,实现了区内职业培训资源的共享;其次加强了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今年来,在全区范围内认定了43家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再次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先后组织开设了服装缝纫、数控机床、家政服务等10多个工种的培训班;还加强了培训与输出的对接。三是加强了劳动力培训协调工作;四是加大了对劳动力培训的扶持力度。今年,区政府决定,对劳动力培训除省市给予的补助外,从教育费附加、再就业资金、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中分别提取25%,约50万元的资金,建立劳务技能培训奖励基金。通过以上举措,对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输出质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提案类别篇三
根据xx省人民政府琼府()30号《关于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省从x年1月1日起,对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主要用于门诊医疗和住院治疗补助。补助标准为:在职人员月工资的5%。《通知》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可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待遇标准执行。补助费用按单位经费来源渠道解决。”据了解,公务员和一类公益的事业单位(中专、中小学等)人员已兑现补助。
但我省的高等院校,一直没有落实此项医疗补助政策,这包括在职的和退休的全部高校职工(教师)。这种状况显然违背了国家法律及省政府的通知精神,而且严重侵害了高校广大职工(教师)的权益,是明显不公平的。
1、根据国家《教师法》规定,高校教师工资、社保等待遇是“参公”的。
2、根据xx省人大关于《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x年8月1日)第十九条:“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
3、根据“人才强省”战略及尊重知识、注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保障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是其重要方面和内容。
4、根据xx省人民政府琼府()30号《关于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的通知》规定,高校职工也理应享受医疗补助政策。
为此,建议:
1、保障高校职工(含退休和在职)享受与公务员平等的医疗权益与待遇;
2、补发此前低于应与公务员一样的平等医疗补助部分。
提案类别篇四
提案号:
提案人:教育组
案 由: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内容与建议:我区是个农业大区,农业人口近1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达54万人。因而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第一抓手。据统计,我区现约有22万农民在外务工,年收入达11亿元左右。但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着令人堪忧的情况:一是绝大多数的人从事的都是苦脏累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二是肓目外出,单打独斗的多;三是从事的工作周期性短,流动的快,没有保障;四是工资报酬低。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因此,要使我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增劳动力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建议:
1、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切实转变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
2、明确培训单位,狠抓培训质量。从我区目前实际情况看,区职教中心能够很好地承担职业培训任务。
3、成立组织,加强考核,确保参训人数。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形成区、乡、村三级培训工作网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培训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实效。同时,区委、区政府应加大督查力度,加强考核。
4、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5、落实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略)
办复情况:该提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年初,区政府出台了《楚州区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意见》和《关于鼓励和扶持劳务技能培训的暂行办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半年,全区已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12618人,输出11997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宣传;二是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首先加强了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骨干,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区职业教育中心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根据需要向各乡镇委派师资,实现了区内职业培训资源的共享;其次加强了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今年来,在全区范围内认定了43家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再次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先后组织开设了服装缝纫、数控机床、家政服务等10多个工种的培训班;还加强了培训与输出的对接。三是加强了劳动力培训协调工作;四是加大了对劳动力培训的扶持力度。今年,区政府决定,对劳动力培训除省市给予的补助外,从教育费附加、再就业资金、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中分别提取25%,约50万元的资金,建立劳务技能培训奖励基金。通过以上举措,对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输出质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提案类别篇五
社区教育立足社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开展社区教育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全省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政策措施、课程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标准化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全国领先,市级社区大学、县级社区学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构成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全省现有标准化社区大学4所、社区学院97所、社区教育中心531个、居民学校3109个、社会培训机构2599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实验区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各地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和资源建设,“学习在线网”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各类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快捷、方便、全面的学习服务。
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开展时间相对不长,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工作实体有待进一步健全。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建设地域差距、城乡差距明显。目前,全省只有徐州、常州、南通、连云港4个省辖市依托原先的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社区大学,其余9个市的广播电视大学与相关学校合并后,社区教育功能已经明显弱化。80%左右的社区教育中心拥有独立的场所,而拥有独立场所的居民学校不多,且大多分布在苏南地区。部分地区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有机构无场所。
2.各级社区教育机构之间存在功能重叠和联系脱节问题。由于各级社区教育机构隶属于不同主管部门,四级机构在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着脱节和功能重叠等现象,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难以深入铺开,各级社区教育机构之间关联度不大,各自为政,存在着教学功能重叠、资源建设重复的现象。
3.四级网络运行不畅,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未能有效对接。很多地方将社区教育视为软任务、非正规教育,在统筹各部门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的氛围和合力等力度不足。相当一部分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的资源配置偏低,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社区教育培训项目较为单一、内容老化、缺乏吸引力,导致很多地方社区教育局限于老年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内容较少,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群体参与率不高。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与社区教育相对滞后的突出矛盾,我省应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资源整合,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为此,我们建议:
一、细化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定位,加快推进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
为实现我省提出的“到20xx年苏南70%以上、苏中60%以上、苏北50%以上的社区教育机构达到高水平、示范性建设标准”的目标,按照社区教育实体重心下移的原则,坚持提水平、补短板集中精力将居民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尤其是农村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的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好,将教学功能更多的落在居民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上,形成“10分钟学习圈”。加快推动各地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建设,发挥好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建设、研究破解社区教育难题和培训社区教育师资等方面的职能。各级社区教育机构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宜差异化、错位化,避免重复建设及功能重叠。
二、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评估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加强社区教育四级网络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各项条例的建设,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能和权力范围。建立社区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统一协调和合作,使社区教育机构建设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引导社会力量设立由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教育实施情况督导委员会”,作为联系广大居民与社区教育职能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健全社区教育需求和效果评估机制,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居民的评价,充分体现“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居民”宗旨。
进一步推动落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政策。为大力推进xx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省教育厅于x年12月印发了《xx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学分银行的组织架构、账户注册、学分管理、学分应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数万名学员的学习成果存储进学分银行,并开始试点课程学分与资格证书的认证与转换。学分银行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参与社区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并完善操作细则,提高普及面,使其真正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特色的重要环节。
建立社区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社区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在我国尚无明文规定,造成了社区教育在一些地方不被人们所重视或难以督导。建议我省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和条例,明确执法部门,以便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三、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
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分梯队、分条块进行整合,对社区工作志愿者、兼职教师定期普查登记,设立社区工作者资源库,发动非政府组织机构推动人力资源建设与整合,对业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形式多样的鼓励,建立一支热爱社区教育、熟悉社区教育、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依托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建立社区教育名师师资库。
加强社区教育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社区教育应按照五年、三年、一年度为周期,制定教学计划,既要有通识的内容,又要有体现社区自身特点的内容,既要有主要面向老年、妇女、儿童群体的文化素养、教育辅导、现代生活、科技科普等内容,又要有面向待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各行各业人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整合各地教育、文化、科技、组织部门和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网络课程,着力打造“学习在线”和“终身学习资源”网上超市的品牌,搭建城乡一体、走进家庭的数字化学习平台。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提供社区教育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要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社区教育机构建设的意见》(苏教社教[]6号)要求,进一步落实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将资金的到位率与使用情况列入监督与考核。在政府保基础的前提下,再采取集(资)一点、收一点(费)的方法,发挥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各级社区教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解决社区教育资金难题。
提案类别篇六
案由:关于进一步完善居民医疗保险的提案
理由:目前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全县人民,主要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人群的主体是城镇居民,由于这一部分人人口较少,参保人员少,基数低,保险金额少,致使居民医疗保险自己缴纳保险金额较多,报销比例偏低,手续繁琐,历时较长,手续全部办完大约需要半月之久,十分不便。
建议:
一、将居民医保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合并,可避免参保人员少,基数低,保险金额少的问题。
二、将居民医保缴纳个人医疗保险金、报销比例、报销内容和慢性病报销的金额及程序等方面,参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执行。
三、按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出院立即报销的政策,实行居民医保住院报销“直通车”制度。
四、按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对贫困居民住院实行医院先垫付一部分资金,出院时一次结清的办法,缓解贫困人员的就医困难。
提 案 人
主办单位:
x年3月29日
提案类别篇七
案由:关于解决我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分配到乡镇企业大中专生待遇的建议
提案者:
提案内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河山;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务院到省、市、县各级政府,为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顺应形势,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其中对人才的利用也有具体的政策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踏上乡镇企业这块热土,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乡镇企业。如今一、二十年过去了,乡镇企业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当前,为乡镇企业奉献的这些大中专生的权益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极不和谐的一道阴影,他们之中,大部分工资待遇不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无人过问,一些企业的转制造成他们没有工作甚至失业,政府中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关心他们,维护他们应得的权益。具体表现为:
一、人事关系混乱,既非工,也非农,更非干,成为被社会遗忘的群体;
二、工资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调整,有的甚至因企业关停并转而失业;
三、既无养老保险,更无医疗保险,其他社会保障更是没有。
他们在专业院校受过专门教育,又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历炼了自己,本来说正是有理论、有技能、有才干的人才,却因为其人事关系处于几不管的状态,难以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发挥,通过了解,他们希望:
一、捋顺人事关系,确认他们的社会身份,应有社会或政府机构来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二、确定工资的调整方案,与国家调整方案接轨;
三、解决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
四、解决因企业原因而导致的失业人员的工作问题。
如今,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突出地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我本人作为民营企业中的一员,对人才向来关注,希望能从他们这一特殊群体问题的解决,让大家能看到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从对他们这一特殊群体待遇政策的落实,为今后民营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x年五月十日
提案类别篇八
教育始终被社会视为推动社会进步有力武器,教育问题倍受关注,义务教育、高职教育、高等教育如今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没,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样,都是在探索中前进,难免会存在不足,本委现特就此找出相关问题,并提相应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1年历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教育改革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也已进行了15年,其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见成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素质型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尚存的各种与教育息息相关问题:
1、口号天天喊要给中、小学学生“减负”,但现实是学校的实际操作并未给学生“减负”,课余家教之风盛行,学生负担未减反增;
2、高等院校为社会输出的本应是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校教学的专业设置并未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用人单位难招到合适人才,学生则存在毕业则失业的双重尴尬;
3、扫盲工作关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扫盲工作中,教育过程走形式、考试找人代替现象非常严重,扫盲率完成得不错,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扫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4、不少80、90后青年,思想浮躁,缺乏斗志,不愿付出只求收获,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离实际。
如何针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进行教育改革,如何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如何矫正身系祖国未来的下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解决的思路
1、给中、小学学生“减负”,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把学生“减负”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从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到教育部门负责人,到学校校长,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课老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在教育综合考核评定工作中引入“减负”工作考核指标,实行“减负”工作不落实的一票否决制,不断规范教育市场,严禁学校老师变相给学生加负;
2、高校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方针,加强调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改革工作,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挂钩,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课程,真正为社会及时提供所需人才,同时也解决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扫盲工作形式化,缘于工作方式“一阵风”,监督机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扫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得将扫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工作力度,同时建立起畅通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的考评监督;
4、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内容,同时建立起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案类别篇九
事由:关于加强运输车辆违法行为整治的建议
内容:交通问题一般都局限在安全和效率上,很少针对环保问题,但现实中,有众多交通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科学运输与环保运输成来一个亟待重视的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我以个人角度向大会作以下提案:
一、政府部门能够开展重视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冒黑烟等各类环保问题,并出台一系列针对措施,切实改善这种状况;
二、交通部门能够加大对科学运输的管理,严厉打击机动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超载、撒楼等各种违法行为;
三、 广大市民能够从自身做起,遵循科学运输,安全运输,牢记环保,树立环保意识;
四、成立一种类似“环保协会”性质的机构,专门为全国各地交通运输保案进行协调。
环保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地具体运用,关系着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也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
提案类别篇十
【提案名称】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的建议
【提案人】
【提案内容】
2 0年前,走在州各县,放眼望,一片山青水绿。可现在,山还是青的,水却不再绿。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几点:
一是工矿排放污染;
二是生活垃圾;
三是化粪池污水排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厂建得越来越多,高楼大厦林立。相对应的是垃圾也越来越多。工厂排放的废水、废弃物往江河湖海排放、倾倒的案例比比该是。只要有村寨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河两岸甚至河中央的垃圾随处可见。高楼的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直接排放进河流。在高楼没建之前,城区及周边的河流,群众可以游泳,可以用来洗菜、洗衣甚至煮饭。河中鱼虾随处可见。试问现在谁敢用城区或周边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
要使水再绿,针对造成污染的原因,作几点建议:
一、工矿污染排放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已高度重视,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在此勿须多言。
二、乱丢弃生活垃圾,应该高度重视
1.成立各级领导负责的制度,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河长负责制。每条河流、溪流,均承包细化到各县、乡(镇、街道办)、村、组,各级行政领导直接负责。各县境内的河流,分段进行污染防治。
2.成立由州、县、乡(镇)环保部门牵头的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相应奖惩,倒推问责。
3.实行奖惩激励机制。对治理或防治达标的河流给予行政领导进行奖励,对治理不达标的进行问责。对不作为的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更严厉的处理。
4.进行宣传教育。不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实行举报奖励。对居民乱丢垃圾行为进行举报的,经查证属实,根据情节进行奖励,并对举报人保密。对乱丢垃圾者进行重罚。
三、化粪池排放。这是最容易被各级各部门忽视的问题。建议在排放进入河流之前进行净化处理,而不是简单的作一下分隔处理就排放。
生活用水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厨房排水,污染小,可直接排放;
二是洗衣排水,含有机物,不能直接排放;
三是人粪尿及淋浴排水,不能直接排放。
因此在修建(或改建)化粪池时最好修两个,分别处理洗衣排水及人粪尿排水。最低标准也要达到鱼虾能生存,臭气不再熏天。
希望能实现以上三点,水不出三年,定能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到那时,真正是天蓝、山青、水绿。
提案类别篇十一
编号:建议18553号
建议主题:关于教育公平的关键的提案
建议类别:科教类
建议人: 道一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02-22 22:56:22
内容:理由:
教育公平,是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教育公平做好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腾飞于世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什么?众说纷纭,各具智慧。
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资源配置均衡
这个方面,《xx大以来我国采取多项重大举措促进教育公平》,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做到绝对公平的。尚有不周到的地方,国人本着主人翁的精神继续提出建议、意见,继续完善国策,
其实,“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业者都是从小家教严格,自觉奋斗而来的。当年的革命小鬼在简陋的窑洞、茅棚里也学得那么精彩就是例证,所以,现代教育公平的虽然要注重资源分配,但不是最关键因素。
二、教育公平的最关键是制度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国的教育虽然强调“德育为首”,但是,教育评价制度却难以体现出来—— 一纸高考试卷根本难以评出“德才兼备”的好人,所以人们感叹:“好人难有好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机械式学业牢牢套住,花了十几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学业培训,可是到出来工作时,学到的知识大都用不上,也失去了强劲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机会,身心疲惫,甚至是身心残缺。个人、家人的时间、金钱、心血、青春快乐耗费耗费了多少?国家也浪费了多少资源?所以不少人在冤,呼唤教育制度大力改革。
著名教育学者 柯领指出:“当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了一种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恰恰让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他通过中美教育的特点对比,指出: “如果我们不从改革高考制度与高考内容入手,中国的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存在着失败的危险。”
既然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根据这个普遍规律,我们应该集中国、欧美教育的优点,改革相应落后的制度:既注重采纳当代欧美国家教育从“心”开始的情感意志体现方式,又在适当时候发挥中国开发脑潜能的“理性”教育特长,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新体系。
以往,多少人经过了相当漫长的时间,花费了多少心血学习各学科知识,取得了所谓初中、高中毕业证后,才根据特长进入相应的职校、高校学习。
改革考试制度,首先要设立从小累积的"德育考核",作为高考的起码条件。小学学习以情感意志体验为重点,初中以上根据特长选择学习内容,起码分为两大类,任人选择参加:一、中、英、数等科学文化课为主的;二、历史、地理、艺术、体育、技能等人文技艺为主的。这样,既让那些在劳动、技能、胆色等方面有特长的学子有用武之地,也减轻了学校、老师难以承受的“无论智能高低,一卷论英雄”的巨大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空间培养专业人才,两全其美。起码避免了这样一种难堪的局面:那些本来没有数、理、化、科学方面特长、兴趣的学子,但为了完成什么国家规定的学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各类知识,结果碰得焦头烂额,面对着这么一丁点总分、平均分,不但什么颜面都没有,连之后的学习生存技能的自信、兴趣都失去了,甚至变得叛逆……
上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包括惩治高考腐败等等,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点,但是即使其他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打好了,如果忽视了一个教育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公平对待老师,教育也是失败的。
三、关注教育公平首先关注公平对待教师
现在有的人谈教育,开口就是要求教师如何如何。既然百年大计教师那么重要,但 “巧妇难为无米炊”,赋予老师的管教权没有真正下放,连对于老师最起码的关心、理解、尊重都没有做,为教育的成功该做的排忧解难工作还没有做好,直接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例如:
1、教育法度不完善,百般要求老师如何但是老师没有权威,无所适从
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没有《未成年人犯错惩治法》、《长辈孝敬法》,只有《教师法》,没有《家长法》……天平失衡,问题种种:家长教育孩子得过且过,造就了多少骄横难教的“小皇帝”,学生比老师还“高大”。无论学生多么冥顽,严厉一点的批评教育惩戒都要投诉,更何况还要避免种种赔偿,如履薄冰——孩子在校内出事,不管他是不是明知故犯,安全赔偿责任还硬赖着推给老师,学校又变成了没有收费的“保险公司”,
一幕幕不尊师的悲剧触目惊心!“亡羊”了,可是没有谁吭声“补牢”——国家没有明确具体的不尊师重教的处罚条例。社会上骄横蛮孩毒辣种种,“儿子是老子”,天地君亲师都没有尊严,就是从最起码的不尊师重道开始。师道没有尊严,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尊重教师,即是尊重社会,尊重每一个人,社会才能走向和谐。
2、教育净化社会空气,要求现代的老师是“超人”,其他袖手旁观的多
现代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觉悟,才能实现和谐。本来国家有专门的文化宣传机构,加上各种新闻报道、单位的政治学习、道德法制教育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仿佛是“过堂客”,不知不觉,在社会上一些人的头脑中只剩下——教育,只是老师的责任了;学雷锋、做英雄只是个别特别好的人的事情。因而,不管遇到什么丑陋现象,袖手旁观,甚至高谈阔论,把责任全推到教育头上,
教育赋予老师管教的权力有限得很——仅仅是说理教育而已,然而要求老师的本事却比孔圣贤还利害,简直是“超人”。老师像没有防护罩、没有鞭子、手无寸铁的“牧羊人”,面对的却是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同品性的复杂对象,孤军作战。不管学生低智还是高智力,评价老师的劳动也笼统地“一卷定音”。
3、对于教师劳动报酬的苛刻
在有关教师的法制中,予以种种种种义务、责任、处罚也够细致的,可是对于老师工作的一点血汗费,不说眼红吧,也说得上够吝惜的。例如,为应家长要求开设的午托晚托,在物价飞涨的时代,物价局定的管理费一天还是两元,水电费、床铺、空调等的设备损耗费、一个班各个科任老师的管理费等等等等全包了。人员有限时,学校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不敢提高物价,为了避免个别叼民的意见无视老师的感受、意见?难怪有人问:不知道是老师伟大的劳动不应该赚点血汗钱,还是国家的栋梁——孩子们的成长投资就该这么低贱?老师们在年年月月的心理煎熬中逐渐麻木了,老师的心态都不平衡,发起火来吃亏最大的是谁?
4、呕心沥血,健康谁来“买单”?
毕竟老师还是常人,在种种压力下,呕心沥血的教育界的精英健康状况让人揪心(见《教师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报道)
5、义务教育纵容了不负责任的家长
政府对于不珍惜九年义务教育环境,屡教不改的学生,没有加收其监护人的教育问责费,以儆效尤,所以不少家长只顾打麻将,一味地宠,让孩子学会骄横懒惰后才推给学校。
6、低估孩子的德育智能,苦果不堪,难以亡羊补牢
中国的孩子要到十八岁才受到法律的严惩,中间没有相对严格一点的处罚条例,结果,孩子在多重的“厚爱”骄横成性,连歪门邪道都学会了,教育不行了,十八岁后只好用大人的刑法处置。错过了前途,遗憾一生。现代青少年犯罪率的攀升。其实,正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越要有严格措施,就像小树苗用竹竿夹持不让其随风左右摇摆,往歪处长那样。自古以来,能够成大器的孩子都是家规家风严格磨练成的,不是老师能代替得了的。
物极必反!上述种种因素,所以出现课堂失控、检测低智商儿、戴绿领巾等等的怪事。传道、授业、解惑?连教者都“惑”,心里都愤,直接影响学习氛围,学生学业成就,身心健康。教育难以公平。
所以解决教育公平,首先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公平待遇。百年大计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每个人都要尽义务、责任,大力协助老师工作,不容忽视。
四、教育公平最最关键是本心——道德平衡心
孔子视道德的完美为人格的完善,认为知、仁、勇统一于一人身上即为一种完全的人格。所以智、仁、勇集于一身的政府、管理者、公民才能提出正确的管理方针、政策。
“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毛泽东同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高明策略,可是下面举的例子,如果政府没有全面调查的数据统计,没有尊重一线学校老师、广大家长、学生的意见,而只尊重几个根本不懂得道德规律、教育规律的人的建议而“滥杀无辜”,于老师并无多大的损失、影响,但是给广大的家长、学生、教育事业带来的是怎样的损失?
例一:过分减负,强调快乐成长,不知道“宁静培福增慧”的道理,即便是高年级作业量有限,贪玩、狂躁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宁静而致远”的乐趣。不知道“安静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所以懒散傲慢,连打招呼、扫地这样最基本的礼貌、技能也不愿意学。
例二:一概而论,明令全面禁止补课,苦煞某些家长。因为某些孩子理解速度、消化能力有限,在课堂上难以跟得去,家长强烈要求课外特殊扶持一下,这也是民意;更有一些“尖子”总是喂不饱,孜孜以求,将来可以成为栋梁人才的,如果不允许适当“加油”,让他们和放任自流、拿着皮鞭也不愿意学的孩子一起起跑,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例三,不准统一征订教辅资料。
巩固知识的练习如果统一评讲,统一佳作欣赏、讨论,既省时学生又大有受益,但是为了尊重个别人的意见,省点“割肉费”,避免腐败,“斩脚趾避沙虫”,连基本的练习资料都不准统一征订了。学生抄作业做更费时费力,学得有限。一本厚厚的练习,老师加以一一评改,不是能用钱能算的。
例四,择校费问题
在保证本地居民孩子入学的情况下,加收择校费,改善教学条件并无防碍,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国家的教育投资有限”问题,也没有本事让自己的孩子吃饱,非要让人家的孩子也跟着挨饿,更不让人家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那才叫不公平。当然,择校费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大潜能、大智慧是靠少一点往外求,多一点往内开发得来的!所以,教育公平,最最关键的是从反问每个人的公平心开始!问问自己:有没有将心比心做人?有没有尽到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责任?有没有从“教育兴旺,人人有责”去考虑尽义务和责任?
建议: 办法(建议):
1,全民教育,学习、理解:教师工作的伟大社会意义,从自己做起,做孩子的榜样,人人为师,加上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协助,并出台比较具体的《未成年人犯错惩治法》,以震摄比较顽固的孩子;《教师法》中应该加上关键的一点:为了百年大计,为了保障繁重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对于不尊重老师的种种行为,有具体的处罚条例,甚至适用于全社会肩负各种教育工作的在职人员、义工,以惩恶扬善、肃整不良风气。
2、考试制度改革:首先,设立专项的“德能考试”作为参加高考等选拔人才的首要资格条件,特别是重点院校、国家重点专业,考试主要内容是:从小的德能累积——在学期间做的好人好事、累计的实实在在功德,比如尊老爱幼、家务等劳动技能的检测、比赛成绩,参与公益活动次数等等证明材料;反映在试卷上的起码有道德专题论文、心语……
3、考试内容改革:整个基础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中心: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生态世界观、品格、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学习第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给儿童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的“身、心、灵”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得到健康、自主、快乐而尽性的发展。
建议:小学阶段,以人文科目学习为主,不作统考,倡导在大自然里学习,重视手工、劳动、体育、艺术、身体韵律、自然观察、人文历史地理、写作、社会研究、多元文化等的学习;初中开始加强理性化学习,即便统考,也不能单单是知识分数的排名考试,起码分为两大类,任人选择参加:一、中、英、数等科学文化课方面的;二、历史、地理、艺术、体育、技能等以人文技艺为主的。
4、综合资源:全国、全省集中最出色的专家、老师,整理一套权威的教案、练习册、上课录象等,在教学平台一放,即便边远的地方,也可以接受最优秀的教育
5、国家出台合理的课外辅导条例,相关机构、人员验证,家长、学生签约,允许适当的课外辅导,以解决个别家庭的特殊需求,帮助孩子成长。
6、征求精通教育需求的专家意见,设立合理的征订教辅制度,方面教与学。
7、合理制定好择校费标准。加强监督择校费的合理使用。
8、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更多更好的教育策略。
公平、和谐的社会,从全民觉悟,关心教育开始!全民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道德、公平在生命规律中的利害关系,加之健全的制度约束,那些无耻的贪官、执法犯法的狂徒、纵子行凶的家长还敢放肆吗?希望本提案引起国家的重视,更多人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提案类别篇十二
提案第20xx0007号
案 题:关于加强过期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提 出 人:朱颖恒(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近年来,我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过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多年来,我省发生多次超市售卖过期食品、食品银行捐赠过期食品给老人、过期月饼回炉改做成糕点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诸如此类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并非偶发,对行业声誉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引起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大量过期食品的不当处理将恶化环境污染,并对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过期食品的处置问题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和盲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思想意识有待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的问题在不同行业都时有发生,食品行业同样如此。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获取非法利益,甚至故意销售过期食品,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监管执法仍需改进。过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相对滞后,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现行法律法规对超过保质期食品仅规定了禁止经营、退出市场、做好相关记录等,并未涉及实质性的处置,如销毁。在执法环节也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重,违法犯罪成本低等情况。
(三)产业发展还需规范。近年来我省食品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但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食品企业大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尤其对过期食品的处置尚未形成联动和长效机制,在食品的可溯源系统塑造、过期食品专用销毁场地建设、过期食品大数据处理等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针对上述过期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建议:
(一)强化治理,严厉打击过期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建议省内各市、区、镇以零售业和餐饮业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大型超市、便利店、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为主要对象,加大对过期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过期食品处置管理制度,严查过期食品退货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打击销售、赠送、随意扔弃过期食品的行为。将专项整治常态化,对过期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从严从重处罚,增加食品违法成本。同时,应进一步提高经营单位对过期食品自行销毁的证据保管,明确临近过期食品的标志说明,规范临近过期食品的促销和赠送行为。
(二)扶持企业,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针对当前食品行业鱼龙混杂、管理困难、过期食品回收困难等状况,应着力扶持一批大型食品生产、配送、零售、回收企业,尤其应大力培植有实力的食品连锁企业,以规模化及集约化来实现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尤其要重点支持生鲜食品的电商平台发展,利用大数据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统,解决过期生鲜食品的集中处理问题。建议以食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鼓励食品连锁零售企业采用技术先进的采购、配送、结算、退货等系统,实现食品全流程监控和可溯源的大数据管理,令过期食品无处藏身。有大型连锁便利店便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自动退货系统,及时高效地显示、回收、处理了过期食品和临近过期食品,但由于这套系统费用过高,小店难以购买。政府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扶持、推动、津贴此类信息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
(三)固本清源,加快过期食品集中销毁的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发现和快速收集过期食品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如何高效、低成本、无污染地集中销毁过期食品则是另一难点。对集中回收和处理过期食品的零售和物流企业实行适当的补助政策,构建有利于过期食品快速回收的物流系统,并着力兴建多个专用于销毁和掩埋过期食品的处理基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过期食品转化为再生能量,如肥料、饲料、发电等,实现变废为宝。广州食品报废销毁中心就是一个集中处理过期食品的好例子,可以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向省内各市、区、镇复制推行。
(四)加大宣传,设立过期食品有奖举报制度。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应广泛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宣传媒体,加强对过期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报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过期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引导群众参与到维护食品安全的工作中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现金奖励,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销售企业的内部人员举报,从而发动人民群众来监督,使违法者无可遁形。
提案类别篇十三
等2位委员:
你们在台州市路桥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第125号)的提案收悉。你们在提案中提到我区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七点建议。你们心系农村、关注民生的切切之心,我们感受很深。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环境压力增大原因
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农村垃圾不断增多。城市工业产业从城镇转到农村,农村垃圾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还增加了处理的难度,通过污染水体、空气、土壤等途径直接影响和危害农村农民生活甚至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相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和垃圾管理而言,农村垃圾管理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投入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明显偏低。
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和卫生处理体系及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垃圾滞留农村的现象仍有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对工业及有害污水的监管、污水处理手段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村水环境严重恶化及出现不可逆转的状况,甚至出现有害污染物通过水体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状况。
四是农民环境保护和卫生意识淡薄。多年以来养成的污水随处泼、垃圾随地扔的恶习难改,缺乏对水体、土壤、空气等的保护意识。
二、近年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来抓,把它作为整体提升路桥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它作为关注民生、惠及农村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在开展了“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城中村改造”、“两清两改(清理河道、垃圾、改水改厕)”、“生态区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环境整治工程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展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专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将环保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将环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全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及农村以“两清(清理垃圾、清理河道)两治(治理污水、治理“六乱”)一绿(绿化村庄)”为主要任务的行动要求,出台支持政策,突出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等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将农村环卫保洁补助资金增至1200万元,用于农村环卫宣传、监管、考核和对镇(街道)的环卫补助(此项资金不包括河道、公路保洁经费)。自20xx年以来,全区共投入市、区两级农村生态补助资金20xx多万元。同时,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环卫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在市级经费补助基础上,对镇、街道的环卫设施建设经费给予一半的补助。二是加强“清洁家园”活动力度。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建立和健全我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我区开展了以“垃圾不落地,户户门前清,村村环境美”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清洁村”、“清洁户”活动。每季度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督查,通过督查常态化,提高了各镇(街道)对“清洁家园”工作的重视程度。三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实施农村生态试点项目工作为抓手,推进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建设进程,着力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新思路。在132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成金清卷桥、大浦、蒋桥、前郭四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保洁水平。区里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并保证每年有所增长,镇街道相应落实专项经费,村一级也筹措资金,鼓励村居适当向村民收取卫生保洁费,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各村居按照要求,足额配备环卫保洁人员,加强环卫队伍建设管理,夯实清洁家园工作的基础。规范各级监督体系,研究制定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促进长效管理。
二是制定制度,积极推进长效管理。针对农村环卫队伍建设、监督管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农村环卫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清洁村”、“清洁户”活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参与争创的氛围。通过环保知识进农村,环保宣传进农户,环保教育进课堂,引导教育广大农民逐渐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村民自觉、自治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农村倡导和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农村工作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联系单位: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邮 编:
x年八月十六日
提案类别篇十四
关于进一步加强江北排污支干管网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叶
江北新区建设已列入我区“”期间重点建设区块之一,新区总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洪塘区域内为26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发展,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形成住宅191万m2,商务10.2万m2,;商业7.5万m2,人口6~10万左右,日耗水量将达到2500吨,日均产生生活废水2250吨。
排污系统规划、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包括区域内管网规划建设、提升泵等重要节点的选址规划、建设以及与外部接口的衔接工程等。
城市环境已成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0xx年我市胜利通过国家环保城市复查,其中水环境建设是环保城市建设重要内容,日益成为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区域内污水系统出路等问题凸现,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和群众生活发展与区域内污水系统建设完备性和有效性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底下污水管网建设由于缺乏专业系统规划,加上多为分段建设、多头实施,建设间隔跨度长,导致节点衔接、系统完备性上存在缺陷,无法形成一个有效排污系统,造成区域内污水系统使用大打折扣,也造成工程建设和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资源的浪费。目前在新区开发建设中,设计部门多,有建设主管部门、有交通部门、水利部门、城管和利益纷杂的房产开发商,加之新区坐落在两个行政区域,如果不进一步深化新区污水系统规划工作,就丧失规划龙头和统领建设的作用,有可能造成使区域内污水横流,各自为利,无序建设,破坏城市建设环境,最终影响新区的开发建设,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巨大社会浪费,最终无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和谐。
建议:
1、尽快落实深化区域内部各专业管线规划,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2、加快江北区北区支干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提案类别篇十五
提案人:
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执行工作步履维艰,执行难的问题不仅成为法院工作的痼疾,而且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将执行难概括为“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特殊主体难碰”五种情形,五种情形如同五座大山,难以逾越,处处给我国的法院执行工作带来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是被执行人规避法律、逃避执行所致。有人说审判工作是法院的灵魂,而执行工作则是法院的尊荣,毋庸讳言,司法执行的难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我国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因此,能否解决好执行难的问题,关乎百姓对人民法院工作的信任度,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否。要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关键从开展反规避执行工作入手。
一、在基层法院,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人们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落后。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落后,加上封建观念、村规民俗的制约,人们通常认为关系、人情才是人际交往最重要的东西。被执行人犯了“官司”,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履行自身义务,而是千方百计寻觅亲朋好友,挖空心思试图找关系、搞歪门斜道干预司法执行。
(二)社会诚信缺失。社会缺失诚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既影响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法治建设的进程。诚实信用、守法经营的价值观念已日渐淡薄,拖债、逃债、赖债在一些人眼中已不是可耻的事,反而被视为“本事”,一些债务人利用各种形式逃避债务的清偿,逃避法院的执行。
(三)立、审、执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执行作为法院审判的后续环节,受立案、审判的影响极大,如果前面工作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力,就会使当事人有机会转移财产,给后续的执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前,立、审、执衔接不到位主要表现是立案庭、审判庭不能正确引导当事人启动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程序,过分注重调解率而忽视了执行阶段的工作,给败诉一方当事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隐藏、转移财产的时机。
(四)强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缺位。《强制执行法》从《民事诉讼法》中剥离单独立法已经呼唤了10多年,但迟迟未出台,立法严重滞后于现实,虽然现行民事诉讼法增加了执行比重,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但这些难以解决当前执行工作中日益纷繁复杂的状况,无法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无法可依,导致对被执行规避执行的打击力度不大,执行威慑力不强,显然无法有效解决规避执行和反规避执行问题。
二、反规避执行、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加强司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加强对司法执行的调研工作,集中收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以及人民法院反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通过法院宣传栏、公告栏,法院官方网络平台,地方论坛、报纸等媒介,多管齐下地进行系列宣传报道,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反规避执行的复杂性、艰巨性、重要性,疑聚共识,形成声势,为反规避执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对协助法院执行工作方面的义务,明确拒不协助执行的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达成共识,为今后通力合作夯实基础。
(二)加强法院内部立、审、执之间相互衔接,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在法院内部,强化内部立审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搞好工作衔接,用足用够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等法律措施,从体制机制上反制规避行为。在立案审查中,告知当事人诉前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权利。在案件审理期间,充分考虑以后的执行工作,发现被告有隐匿、转移财产苗头,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掌握执行工作的主动权,彻底遏制被执行人赖债的违法行为;在外部,一方面,法院应与公安、银行、税务、工商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进行联动,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全面地查询到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节省执行成本、缩短执行周期、提高执行效率;另一方面,与新闻媒体建立互动平台,建立债务人黑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欠债不还的老赖在新闻媒体、网上曝光,限期清偿债务,使老赖们无所遁形。这些举措无疑将使得本院从过去消极、被动、单一的协助执行机制转变为积极、主动、多元的执行联动机制,大大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对规避执行的债务人形成有效制约。
(三)出台强制执行法,完善反制规避执行的立法,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惩处力度。首先,从执行难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进一步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被执行人义务、协助执行人范围、责任等具体化,真正将“原则”转化为“细则”,使执行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其次,在刑法上,加大对假诉讼、假析产等恶意逃债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再让“拒执罪”成为摆设,在执行中查明被执行人有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情形并已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坚决予以从重从快打击,决不姑息。同时建议进一步扩大构成拒执罪的犯罪情形,对规避执行者予以严厉打击。
(四)完善司法救济体系,解决法院执行的后顾之忧。 执行案件过程中,有些案件穷尽了所有执行措施而被执行人确实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几乎每个法院都会遇到,而在这些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中,有的严重伤残,有的体弱多病,有的生活没有来源等,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因无法拿到执行款来到法院上访,甚至集体闹事,致法院于尴尬的境地。对于这类案件应纳入财政或社会适当救济范畴,可以避免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司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