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势说课稿(热门18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总结的时候,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表现。以下是一些人际关系处理的实用技巧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一
2.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小兴安岭d.雪峰山。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
4.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5.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
a.阶梯内部b.两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
6.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b.太行山c.天山山脉d.巫山山脉。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二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不仅需要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还需要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结论。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势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和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明确了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内容体系后,我结合自身的业务素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条件,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处理:
1)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在中国地形地势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要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分析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是把地形地势的特征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时还有意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所以根据上面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借助地图或板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3)课时安排。
因为教学过程需要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在教学中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板图板画等教学方法,所以我把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1课时进行。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铺垫。以宋朝苏轼的赤壁赋未切入点,揭示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1、借助对日本和巴西两国的地形图的分析,对比中国地形图,总结出这两个国家地形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2、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教师的板图,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空间分布情况。
1、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掌握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3、巩固练习。
1)在中国地形区空白图上填出中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页活动题3,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三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二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三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1和图2.2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3页活动2、3、4三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四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接着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形种类与分布,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引出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第二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三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四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9和图2.10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8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8页活动2、3二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讲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三部分内容。地形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学好本节,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多而高。本节为地形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有两项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对于地势特征要强调的是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独特的阶梯状地势使我国大江大河在向东流的过程中形成多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地图精讲多练,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反复读图记图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分布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特点及各级地势阶梯的大致海拔和主要地形区,并记住阶梯分界线。
(2)认识山脉走向的含义,熟悉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并能说明山脉起我国地形骨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记图,画图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记图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决心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分析确定中国的地势特点为本节的重点内容。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乐于接受新知识;从知识基础上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大量地名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枯燥。所以,为了使教学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我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三板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精讲多练等,读图引导、问题教学。
学法: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探究的学习方法。在突破重难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教学中注重利用多种方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挂图、画中国空白地图。学生准备地图册、画中国空白地图。
四、说教学过程。
【导课】: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壮丽山河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画面最后定格在毛主席的诗词:“江山如此多娇”。说明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从而引入本节的课题。
【课件展示古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引导学生根据河流流向思考:“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样的?”(西高东低)。
【课件出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明确三阶梯的分界线。
【指导学生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思考】:
我国各级地势阶梯的海拔大致是多少米?各级地势阶梯上主要有那些地形区?
【利用材料分析探究】:结合三峡工程的所在的位置进行探究,阶梯状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又在阶梯交界处提供巨大的水能。)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和探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设计思路:以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将重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古诗、读图、探究、填表等活动引导学生由容易到复杂,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思考,逐步掌握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我国地势真奇特,西高东低三阶梯;我国山脉真是多,纵横交错成骨架。
【讲解法】:动画讲解走向的概念:即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有: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南-西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课件出示中国山脉分布图】:动画逐个显示每一组山脉,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每一列山脉的走向、位置、以及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如:天山位于我国新疆中部,东西走向,天山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对以后的山脉的认识,由老师用鼠标点击各列山脉,指导学生说出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认图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顺序来认读。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使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的空间分布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课件出示自编的顺口溜】:指导学生进行记图:“东西走向三列山,天山阴山昆秦南,南北走向横断山,还有贺兰六盘山,由东北到西南,大太巫雪长武湾,西北东南阿尔泰,小兴安岭加祁连,弧形喜马拉雅山,祖国山脉多壮观。”(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顺口溜使单调枯燥的记忆变得充满趣味,引导学生掌握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做游戏“丢沙包”】:课件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给主要山脉加上编号,然后丢沙包:沙包落到谁那儿,就由谁回答相应编号的山脉名称。(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以此加强学生对主要山脉分布这一空间观念的形成。)。
【绘图练习:“祖国在我心中”】:教师和学生同时在课前准备好的中国空白版图上按照顺口溜顺序填绘主要的山脉,边记边画。(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这一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记图的方法。)。
【指导学生读图填表格练习】: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把我国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山脉则构成地形区的分界线,其中,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界线,如秦岭、大兴安岭等。(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作用。)。
设计思路:以上通过认图、记图和画图三个步骤,及多种方式的活动,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顺口溜和做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板书设计:
一、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三阶梯。
二、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东西走向三列山,天山阴山昆秦南,
南北走向横断山,还有贺兰六盘山,
由东北到西南,大太巫雪长武湾,
西北东南阿尔泰,小兴安岭加祁连,
弧形喜马拉雅山,祖国山脉多壮观。
六、教学设计意图:
1、利用图片导课,目的是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用古诗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巧妙联系起来,这样会使导课显得亲切自然。
2.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内容易学难记的特点,同时避免造成学生厌学厌记的心理,在突破重难点时,通过编顺口溜,丢沙包、填图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制造一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课堂气氛,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自己阅读地图运用地图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本课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地理三板教学相结合,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拓宽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独立学习的能力。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六
1、本节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中国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a、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b、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本节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势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所经历现象跟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相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来。
二、说教法。
本节课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通过画面的动静结合、问题的设置和填图练习,最后达到在图上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互动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说学情、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我这节课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多媒体放映“中国各大地形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从学生的'最熟悉的图片入手,首先让学生对地形有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接着复习两个概念:地形和地势。以前学过亚洲的地势,让学生回想亚洲地势特点,那么,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呢?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
讲述这部分知识时,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那样学生在读图时就会很盲目,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入手点,也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让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同时打出一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完成这一组读图题,不知不觉沿着老师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的结论。
那么,用什么图能更形象地表示我国地势西东低的特点呢?――那就是地形剖面图。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解释什么是剖面图,学生会想到比方说切蛋糕,切苹果等,这样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
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东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在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做出纠正与评价。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读图、画图会很顺利地得出中国地势另一特征―阶梯状分布。到此中国地势特征就分析出来了——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4、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第几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这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学以致用。
5、合作交流,熟悉国情。
以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其它方面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是本节的难点,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把学生分成四大组讨论四个问题: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大屏幕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让学生想想哪些诗或歌词里面有描写我国江河向东流的,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歌曲入手,激发学生在兴奋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给学生展示虎跳峡、壶口瀑布急流图片得出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然后展示我国几座大型水电站图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降低了难度。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会想到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这时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们,看待事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之间是高大的山脉,这些山脉就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等都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沿着上面各题的思路反向思维,根据时间把握展开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参考答案: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
以上这几个问题根据难易程度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了国情。
7、整合练习,转化能力。
接着做一个整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转化能力。
8、课堂小结,交流评价。
最后以学生谈收获结束本课。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七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接着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形种类与分布,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引出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第二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三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四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9和图2.10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8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8页活动2、3二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八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二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三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1和图2.2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3页活动2、3、4三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九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本节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在知识结构上层层递进;本节知识点众多,需了解的地名、特征很多,要多指导学生读图,根据学生以前学习掌握的方法从中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势和地形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及其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地理统计图标的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学习本节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分析各地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中国地图册。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
本课的教学设计,处处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恰到好处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学习目标全面落实,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知识。
所用教学手段,主要是地理图表,教与学兼而用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学效果很不错。
地形相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易于学生学习,课上我采用了猜一猜的活动,利用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幅图中画的是我国的哪种地形,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在讲授四大高原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课前布置学习内容,讨论学习方法,课下同学们选择自己想要调查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再进行交流汇报,互相补充,交流学习到的内容。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一
1、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b.太行山c.秦岭d.昆仑山。
2、我国最西面的`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祁连山—横断山。
c.台湾山脉d.长白山—武夷山。
3、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
4、“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5、第二级阶梯上,但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6、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山脉b.高原c.丘陵d.盆地。
7、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明确了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内容体系后,我结合自身的业务素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条件,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处理:
根据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和交通的影响。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特点。
2、三级阶梯的特点及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影响:(1)气候。
(2)河流。
(3)交通。
3、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4、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23页活动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么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1.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五个学习活动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金锁链条件”以及日地距离、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公转自转的周期的长短对“金锁链条件”形成的影响。
(2)、情境教学法:展示太阳系运动示意图,让学生从地球的形状、运动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图表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太阳系的行星基本数据”和“太阳系示意图”分析“金锁链条件”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课前收集有关行星的基本数据、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分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直接切入主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示意图(上堂课已经阅读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状、运动特征,能否发光发热,分析归纳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生命物质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呢?展示南北两极白雪皑皑的景观图片、高大雪山的图片、热带沙漠地区干旱的景观图片、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前面三张图片与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相比较,同学们觉得造成景观迥异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比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三个“金锁链条件”的结论。
活动三:展示地球宇宙环境中太阳的稳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
1、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2、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对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
活动四:阅读太阳系行星基本数据表,小组通过数据对比讨论分析: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水星、金星相比)对“金锁链条件”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如果日地距离太远或太近(与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况会怎么样?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认为哪颗行星最合适?说明理由。(我先收集有关太阳系中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卫星)。
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形成原因。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四
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 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4、 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主要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引入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五
在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第一部分教学者说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2、通过阅读教材和学习活动,能够解释和绘制地理过程示意图;
3、能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理教学,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
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完成以下课堂教学任务。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水循环。
2、岩石圈物质循环。
3、生物循环。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教学者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有限,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
3、教师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全面的体现出来;
4、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略显拘谨;
5、讲练结合不够,练习的针对性不强等等。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部分听课教师的听课评价。
优点评价: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之处: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3、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基本情绪的把握不准,使得这种过分的制造“愉快”,反而减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4、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也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的呈现,帮助学生将问题变得简单化,但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依赖和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得多媒体的作用过度地代替了教师的'作用,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5、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体现师生合作和交流,但是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其实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等教学难点和重点,就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那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6、虽然教师的讲解还较全面、很细致,但是对教材中的“非重点、难点”也进行面面俱到的的讲解,因而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的效率不够高。
第三部分参加评课的一些体会。
1、公开课后进行认真的评课,教学者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老师们营造了浓厚坦诚的评课氛围,在评课时能够放开手脚、抛开思想顾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各自的见解可能“有褒有贬、有优有缺”,但这种见解和建议是真诚的,这种评课氛围能够给予每位教师以教学的启迪、智慧的升华。
2、通过听课者和上课者的评课,使得听课者和上课者都能够得到启发和实质性的收获,对于地理教师的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的驾御,对于地理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新课程强调地理教师的课后反思,但是课后反思和评课的效果如何,是否“为了反思而反思,为了评课而评课”,是值得地理教师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反思和评价成功之处的同时,更应该总结和反思失误和教训,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醒自己,完善自己,为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六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七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不仅需要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还需要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结论。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势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和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明确了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内容体系后,我结合自身的业务素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条件,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处理:
1)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在中国地形地势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要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分析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是把地形地势的特征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时还有意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所以根据上面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借助地图或板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3)课时安排。
因为教学过程需要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在教学中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板图板画等教学方法,所以我把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1课时进行。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铺垫。以宋朝苏轼的赤壁赋未切入点,揭示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1、借助对日本和巴西两国的地形图的分析,对比中国地形图,总结出这两个国家地形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2、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教师的板图,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空间分布情况。
三、山区面积广大。
1、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掌握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3、巩固练习。
1)在中国地形区空白图上填出中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页活动题3,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八
本周四在我校赛课教师,举行了新一轮的高二教师示范课比赛。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听了黄元玉老师的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收获颇多。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再加上我校的基本学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尤重要。黄老师是我校地理老师中的佼佼者,曾获得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以设计独特,语言精练,气氛活跃,成果显著而深受学生喜欢,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今天的这节优质课就是他的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因班而异。通过听课看得出,黄老师也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重难点的把握,到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到导学案的设计编排,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节课以二战故事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然后老师揭开谜底,讲述故事,并设疑“日本为什么要设计氢气球炸弹让它漂洋过海去轰炸美国?”“同学们猜一下,这些氢气球炸弹真的能飘到美国吗?”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教学循序渐进,环节设计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层层深入,并作板画细致讲解。每个环节讲解完,都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配上动画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配套导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本节课的感想。
在整节课堂中,黄老师的讲解,语言精练,很少重复,也没有口头禅。板书设计工整,板画精美。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重课堂的氛围和节奏的把握,合理设计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把握教材处理和精炼语言上狠下功夫,争取当一名业务精深,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