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实用17篇)
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编写教案时,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巩固时间。教案是指教师为备课和讲授课程而撰写的一种教学设计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编写教案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一
阅读各类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地形的变化。
(学生活动)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二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初步在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2.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
3.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
( 板书) 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看p32图32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
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
做“想一想”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三
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侵蚀高地,堆积低地,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设计思想)。
本节的两个主要部分“地形的`变化”和“地形为什么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都是难点,特别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不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新知识,较困难。但这部分知识的结论(即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以后各章要广泛用到,是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之一,所以,这部分知识是不能回避的,但可以讲的浅显些,可以在学习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中,逐步的加深扩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尽量举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海陆变迁的事实;用大量的示意图、景观图和分布图和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揭示地壳变化的规律规律。
第一部分地形的变化,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初一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内容,知识点多且难点集中,只能用大量读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先提出喜马拉雅山系是怎么形成的?用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演示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由于岩层受力产生的基本运动,使板块之间的互相挤压,引起地壳巨大的褶皱和断裂,形成雄伟的山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科学探索、认识规律的过程,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的质问,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有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板书设计)。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褶皱、断层)。
2.火山、地震极其分布。
三、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四、地形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活动。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四
(计算机演示)或(实物演示):书页受挤压变形,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分析褶皱和断层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褶皱:岩层受力变形,表现为隆起和凹陷;断层,岩层受力断裂,表现为岩层沿断裂面的上升和下降。
(讨论)p36“想一想”
(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
(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由于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位错动而隆起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这种运动叫地壳运动。
(总结)这些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都来自地球内部,称为内力作用。
(板书):内力作用。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计算机演示)。
(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是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
(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四幅景观图,这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是从那儿来的?表现为那几种形式?(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称为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风、流水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图1:由于河流强烈的下切作用,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两坡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下切作用就越强。流水的下切作用以山区最为强烈。
图2: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降低,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它的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图3:在干燥地区,因为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
图4:风沙堆积就形成了沙丘。)。
(内力作用使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从而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所以,有人把地球内部力量称为地形的塑造者。外力作用则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使得地形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地球的外部力量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
(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的内部。
来自地球的外部。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五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
(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 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 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 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
关于“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总体教材分析
前一节概述了地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则对地球的面貌作具体的描述。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影响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形这一节内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有“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海底地形”三个标题,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第二,在世界地形图上了解主要地形的分布。其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也是 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法建议
充分利用 地理景观图,以景观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为出发点,首先以直观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再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通过复习支配地形形态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海拔和相对高度(坡度),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数值大小,来概括地形的特征,使学生头脑中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能根据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为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类地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列表比较、归纳五幅地形的特点,边回答边列出下表: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六
初二地理上册地势与地形课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教案内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课思路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诗歌、读各种地图等多种形式,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特点。
难点:认识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能源、交通等的影响。
教学方式归纳总结、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
教学工具中国立体地形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谁会背古诗《长歌行》?
学生: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学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
教师:请学生唱《水浒传》歌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星星参北斗……)或电视剧《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主题曲。
研讨新课:
教师:上述诗歌都能反映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下面两幅剖面图哪个更能准确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呢?说明判断理由。
图a图b。
学生:图b,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
教师:读中国地形图,(1)找出下列地形区,并读出它们的海拔。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用具体数据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
青藏高原:4000米,属于第一阶梯;。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等:1000—2000米,属于第二阶梯;。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等:500米以下,属于第三阶梯。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顺口溜,进一步体会我国地势特点。(可以把顺口溜的部分内容空白,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填完整。一些词语也可以改动。)。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七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地理期中地势和地形知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可以在山区发展旅游业、林业(种果树)、采矿业、畜牧业,发展药材种植,开发小水电等.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地势东西差异较大.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光照强烈,热量充足,降水较多,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而地形是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纵横交错,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均耕地少.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地区;
(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3)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八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3.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5.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左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6.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7.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8.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山脉走向:
1)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3)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
4)弧形山系由喜马拉雅山。
9.在我国的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以上就是关于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势和地形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处于高中阶段的你有所帮助!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九
教师在黑板上绘出中国轮廓略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学习描绘中国略图,培养爱国热情。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借助于原有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有利于寻找探究新知识的依托点和旧知识获得发展的生长点,搭起一座新旧知识联系的思维桥梁;帮助学生澄清是非,辨别异同,尽快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有关旧知识,提出如下问题: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是中央高四周低。地形与地势有何区别?
(3)在黑板上绘出如东西或南北走向的山脉,让学生判断其走向。通过探究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必要的讲解和补充。
问题越明确越具体越好,有利于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习“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提出如下问题: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绘出略图说明;
(2)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对照《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明。
学习“中国陆地上主要山脉”后,提出如下问题:
(1)我国山脉分布有什么规律?请用粗线条表示山脉,绘出略图加以说明;
(2)请用红笔在自己绘制的山脉分布图上勾划出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学生通过看书能很快做出答案,但不一定真正理解。引导学生将《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相结合,分析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
掌握我国山脉的.分布规律是该节的难点。要求学生绘出山脉分布略图困难较大,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按不同山脉走向的分布规律,教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中国轮廓图”中绘出,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完成,但学生可以不描绘中国轮廓略图。
接着,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中找出、并在自己绘制的略图中填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请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这样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我国各种地形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
为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变换问题呈现的形式再次设置如下问题:
(1)我国东西走向最北一列山脉、最南一列山脉、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山脉分别是什么?
(2)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两列山脉分别是什么?
(3)我国三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
(4)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什么?等等。
学生通过讨论、看书完成以上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鼓励以及评价和指导。如对问题(2)阶梯分界线作补充:“昆仑祁连横断山,兴安太行巫雪山”,帮助学生识记,形成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规律、观念。
该节内容需两个课时完成,以上为第一个课时内容。在下一节课,首先给学生呈现中国地形暗射图(手绘版图或用课件展示),要求学生说出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及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巩固上一节所学知识;接着,花3-5分钟时间用课件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风景图片(课后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地形风景图片并互相交流,加强理解和认识),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兴趣;最后,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自学,进一步掌握中华五岳、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的特点;同时,提出如下问题:
(1)我国地势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
(2)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探究完成以上问题,教师给予评价指导)。这样,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评价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树立为祖国经济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志向。
运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而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该节地理版图教学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问题,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1)遵循由复杂到简单认识规律,凸显和明确了学习目标。(2)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教师不必准备太多的教学挂图进行教学而浪费时间,而多媒体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又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
(3)是动态的教学,真正地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了起来,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斑斓的颜色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
2、图2、1和图2、2是关系十分紧密的两幅图像,对这两幅图的阅读和分析是学生理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关键。图2、1加注了海拔高度的网格线和经度线,可以从图中方便地读出各个地形区的海拔高度,并与分层设色地形图进行比照。图2、2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示意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它的颜色不代表准确的高度。这幅图主要是便于学生分清阶梯的界线,而阶梯的内部特征和平均海拔等则要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来分析。
3、一般来讲,我们将地形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结合图2、4中的景观图可以总结出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4、山脉的走向是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的,但与方向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不能表示为向南走向或向北走向,而应该是南北走向。图2、7给出了四种山脉走向,在实际读图过程中,有些山脉的走向并不是标准的正方向,可以采取近似的方法。例如: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可以看作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5、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这是中国地形分布的一大特点。除了教科书活动中所提出的.山脉,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祁连山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柴达木盆地;秦岭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四川盆地等。除了自然地理界线以外,山脉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例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等等。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地方,黄土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再加上这里多暴雨、缺乏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图中所描绘的就是典型的黄土地貌,有宽广而平坦地面的黄土高平原被称为塬;有长条脊线的是梁;各自独立的丘状土山是峁。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典型的杰作,这种特殊的“建筑”,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在一定的高程内向纵深掘进,挖成拱形窑洞,施工技术和工具简单,也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就获得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7、“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举世闻名的《敕勒歌》创作于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北齐时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内蒙古大草原兴旺发达的景象。据考证,敕勒川指的就是阴山之南的草原地区。内蒙古草原宽广辽阔,一望无际。除镶嵌在东部边缘和内部几条不高的山脉外,其余大多为“远看似岗阜,近看成平地”的波状起伏高原。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正是充分利用了内蒙古高原丰富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8、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1/4。它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的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平缓。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因此,高原内部的山脉一般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9、教材提供了一段有关“地形与民俗”的阅读材料,教师在分析这一段材料时应注意,地形可以对当地风俗习惯起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10、山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2/3。
11、山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上,山区具有我国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山区也存在着耕地面积小、交通不便等自然方面的劣势。再加上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高,研究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发达国家的实际证明,只要重视山区开发和山地研究,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山区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平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注意,不要过分注重学生对具体地形名称的记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另一重点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引入新课】。
1、过渡引入:复习上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进行过渡:我们中国人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之中呢?这样的新课引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交代。
2、设问引入:根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地势和地形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形区吗?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你知道哪些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的名称?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景,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联系实际引入:从学生所在的地形区讲起,如果学生不知道名称,可以先从地形的特征引入,从学生可以看到的地形景观说起。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新课使学生有亲切感,也培养了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
4、图片、视频引入:课前准备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者我国各地形区的视频短片,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带领学生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推测中国地势是否有可能呈阶梯状分布。复习有关地形剖面图知识的基础上,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证实刚才的推测。
3、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同时提出问题:三级阶梯的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建议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第22页图2、2时,准备一些景观图片,让学生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里不必过早地出现大量的地形名称,掌握地形种类就可以了。
4、对我国的地势特点进行评价。这一教学过程可带领学生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2题到第4题。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专题,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要点归纳如下。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可以自制一个透明小水槽,用实验来说明阶梯交界处的水能资源。同时可以自制复合投影片,将长江、黄河、珠江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地形复杂多样】。
1、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脉、丘陵和盆地。读第24页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找一找这五种地形在我国是不是都有分布,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结论。教学中也可以和已经学过的一些国家进行对比,突出我国地形的这一特点。
2、讲解关于山脉走向的概念,完成第26页的活动1。讲解山脉的走向,板图的效果也很好。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下。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对照第24页中国地形图,完成第26页活动2和3。鼓励学生将这个练习深入下去,尝试多分析练习中所没有的山脉界线,教师也可补充一些人文地理的界线。
4、不同种类的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节的学习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分三步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第25页的四幅景观图,配合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青藏高原的牦牛和云贵高原的梯田,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是如何巧妙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
第二步针对教科书第24页的4幅景观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形种类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可以布置学生围绕“地形对人们的影响”这个专题,课下去搜集材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和交流,针对人类和地表形态的关系进行讨论。
总之,在这段教学中,过程和结论同样重要,应该让学生体会探求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记住零散的知识。
【山区面积广大】。
2、完成第29页活动的第一项,在绘制饼状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先计算出所对应的圆心角,再将相应的份额标注在图上,最后涂上颜色并添加图例和注记。
3、向学生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4、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结合第30页活动的第2项,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有利条件,另一组研究不利条件,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
5、完成第30页的活动第3题,这项活动应在学生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处山区的学校应尽量联系实际,探讨解决本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平原地区的学校可以展开如何帮助山区脱贫致富的讨论,研究平原和山区经济的互补性等问题。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研究、讨论。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一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找寻地形变化的痕迹。
一、内力作用:
1.判断褶皱山:
岩层在形成时,通常是水平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因受到来自两侧的力而发生弯曲,单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变形,称之为褶皱。虽然褶皱使原始的岩石发生变形,但岩石并没有失去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褶皱的形态差异与规模大小,往往反映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与方式。褶皱在地表中普遍存在,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2.判断断层:
当地壳岩层因受外力达到一定的强度而发生断裂,并且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地表形态称为断层。
断层是野外经常可以见到的地表形态。它大小不等,规模不同,小的不到一米,大的可数百、上千千米。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断层处往往岩石较为破碎,极易发育为沟谷,有时还可能形成泉或湖泊。
我们知道地壳在运动中会产生强大的力,但这种力超过了岩层本身的耐受程度,岩层才发生断裂,并发生错位,称之为断层。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往往形成块状山块,像我国的庐山、泰山等。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往往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比较著名的有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
二、外力作用:
在野外随处可见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特别是风和流水的作用。
活动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所见到的地形变化的痕迹拍照,回来后组织摄影展览。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二
2.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小兴安岭d.雪峰山。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
4.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5.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
a.阶梯内部b.两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
6.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b.太行山c.天山山脉d.巫山山脉。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三
一、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b、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d、水电: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者丰富的水能。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1、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在各类地形中山地所占比重最大,约33%,平原面积仅占12%。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四
1、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b.太行山c.秦岭d.昆仑山。
2、我国最西面的`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祁连山—横断山。
c.台湾山脉d.长白山—武夷山。
3、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
4、“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5、第二级阶梯上,但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6、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山脉b.高原c.丘陵d.盆地。
7、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二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三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1和图2.2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3页活动2、3、4三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六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不仅需要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还需要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结论。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势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和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明确了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内容体系后,我结合自身的业务素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条件,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处理:
1)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在中国地形地势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要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分析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是把地形地势的特征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时还有意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所以根据上面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借助地图或板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3)课时安排。
因为教学过程需要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在教学中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板图板画等教学方法,所以我把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1课时进行。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铺垫。以宋朝苏轼的赤壁赋未切入点,揭示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1、借助对日本和巴西两国的地形图的分析,对比中国地形图,总结出这两个国家地形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2、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教师的板图,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空间分布情况。
1、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掌握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3、巩固练习。
1)在中国地形区空白图上填出中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页活动题3,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级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篇十七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也有平原、盆地,还有广泛的丘陵。通常我们把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称为山区。
(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读图p67图3.14底地形示意图,和陆地地形相比更简单吗?
(1)看“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图,试着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并和书中的定义比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大。
一、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