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汇总17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啰嗦。9、总结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一
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情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公共事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也是构成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事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管理体制的约束。项目管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和成熟。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军事、工商企业、政府以及其他许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引入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的种种弊端,能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政府通过公共事业项目这个桥梁介入公共事业领域,构建基于项目管理的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是指介于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种福利及福利设施体系。公共事业项目是指对包括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等在内的社会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维护和经营。公共事业管理是部分行政组织和社会公共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秩序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规划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部分。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过去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式管理模式,由于缺少竞争力,政府不会主动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管理,而是凭借其垄断优势,限制竞争。虽然这种状况在目前有所改观,但政府依然是公共事业提供的垄断者。
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采用服务式管理模式,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而是以市场手段为主;公共事业的提供者,除了政府外,还可由私人企业参与提供和管理,私人企业较强的服务能力和较高的经营效率,起到了很好地联结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从而使公共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本文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目的是为公共事业从垄断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从以政府管理为主转向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管理为主。
(2)通常是为了追求一种新产物才组织项目;。
(3)可利用资源预先要有明确的预算;(4)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并公之于众。公共事业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共同特征,可以视为一个项目。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作为一种管理项目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已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建筑、军事、银行、电信、矿山、机械、石油开发等行业。
但是,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管理的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只是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公共事业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当然也可以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方式有助于政府对公共事业实行有效管理。
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系统流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按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阶段: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前评估与计划阶段、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项目绩效评价与收尾阶段、项目维护和项目经营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事业项目的需求也会日益迫切。公共事业也就会出现在政府部门构想和规划中。将这种构想和规划项目化后,就产生了公共事业项目。政府部门决策者通常会构思公共事业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初步计划,报上级部门立项。这个阶段就是项目立项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为顺利地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打下基础。项目正式立项后,进入启动阶段。公共事业项目的启动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以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解决的是项目管理组织的构建问题。这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为人们的处事准则差异很大,会存在着种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没有组建专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将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会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建立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采用弹性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项目的管理不是通过等级命令体系来实施,而是通过所谓“扁平化”的结构,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专家因为某一个项目而组成团队,这个团队成员具有技术知识,而且对金融、预算、客户关系与合同以及后勤都有深入的了解。任务完成后他们又回到各自的部门。为了使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保持明确的方向和连续性,这个组织需要配备足够的人员,并明确每个成员的权利与职责。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可以设计成三个不同层次:一个项目领导小组、一个项目管理小组和各种类型的工作小组。
第一层次是领导小组,由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的建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制定启动战略,确定下属管理小组和各个工作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衡量公共事业项目的业绩标准,以评估项目是否成功。其次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提供战略和政策方面的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并不是把全部时间都用于项目管理工作,而是通过定期开会来批准计划和检查公共事业项目进展情况。从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控制。第三是在项目管理中起协调作用。部门领导的职位和地位对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成功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或冲突比较容易克服,矛盾容易被化解。
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小组,由政府职能部门和项目承包商中抽出的专职人员组成。小组建立的目的是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以评估项目进展过程是否成功。控制项目工作按既定的日程进行,并提供日常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要指派一名来自项目承包商的小组成员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进展负总责。之所以要求来自项目承包商,是因为其熟悉专业知识,由于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是责大于权的,所以要授予其指导全部项目活动的权力。同时,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要对其进行监督。为弥补项目经理能力和知识的不足,可以外聘专家、学者或经理人等作为项目经理助理。管理小组对领导小组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管理小组协调和处理下属各工作小组提出的方案。
第三个层次是工作小组。由项目承包商企业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可能不止一个,各个小组负责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财务,采购小组,他们执行管理小组的指令,解决项目过程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管理小组决策,对管理小组负责。
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计划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进度计划。以保证公共事业项目按期完成。
进度计划常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进度计划必须确定各项重要工作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配资源,并对项目进行所涉及的预测、计划、调度、资源分配及控制手段详细说明。计划阶段还需要重新考察公共事业项目的风险,如果发现新的风险,需要在评估报告中进行说明,并制定应急计划和对策,以控制这些风险。此外,不论是即时的还是长期的资源需求,都应当予以量化,但是事先制定出的计划往往很难反映出实际项目进度,许多项目计划随着进度的深入,需要对原计划进行频繁的、重大的调整是常见的事情。计划虽然制定了,而完成时间却一再推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度计划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难以准确的编排、进度计划难以协调各部门、各工作环节的进度、常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的计划不科学等。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利用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ccpm步骤是形成项目网络图,因为某些资源的量是有限的,关键路径上的工序的工期可能因为资源的有限而延长,所以项目的工期一般都要长于通过cpm法或pert法得到的关键路径。在此时形成的项目网络图中,就可以识别该项目的瓶颈,它是网络图中最长的那一条工序链,该链的长度就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这条链成为关键链,关键链上所需要的资源就是关键资源。对其进行优化产生新的计划。这种计划往往比用传统方法编制的计划要容易执行得多。
实施控制阶段的工作是追踪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进展,根据项目计划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工作特点是诊断、分析和调整。项目管理小组要经常将实际进展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监控项目工作的日程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发现进度的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协调一些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工作。当某项工作进展显示出可能延期时,要找出公共事业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保证关键活动按时完成。进展情况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应当实行严格的执行,各个工作小组的组长要及时提交他们的最新报告。这些报告应有预先确定的格式,详细叙述本组当前的工作情况。项目管理小组应使领导小组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
项目收尾阶段:收尾阶段的内容是项目管理组织向相应的项目业主(政府职能部门)交接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工作质量,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确定在今后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形成项目验收或终止报告,及时结算资金。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是对公共事业实施项目管理后的工作成绩及效益效果进行评议和考核。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检查实施项目管理后的成效以改进工作。公共事业项目实施业绩评价是在项目各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项目的目的、效益、影响和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有助于提高宏观决策和管理的水平。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属于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后评估,它以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效益后评估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项目管理后评估包括项目的过程后评估、项目综合管理评估及项目管理者评估。重点要对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合理性、运行效率进行评价。
政府要通过对项目各阶段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目前项目管理的水平。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以保证更好地完成以后项目管理工作,促使项目预期目标更好地完成。
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上把公共事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按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分为业绩、成本和内部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在具体设置每个功能模块及其具体的指标内容时,按照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和具体的工作部门来设计。首先界定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工作目标,然后运用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析方式层层分解关键成功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各模块的具体指标。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应当立即收集数据,着手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消除指标间差异的量化工作,然后代入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取得计算结果。用这个计算结果同原有系统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系统改进的具体量化值。
项目经营和维护阶段:项目维护和经营的内容是项目业主(政府职能部门)委托项目管理组织(公司或组织)维护和经营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作的工作包括制定运营模式,设计运营方案、评估运营风险、讨论运营中的会计问题。在经营或维护项目的过程中,公司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管理队伍。必要时政府要进行跟踪检查或参加管理队伍。
公共事业项目也可以考虑国际上现在通行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即政府向社会招标产生项目投资业主,再由业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项目业主偿还建设项目所需贷款本息。政府授予项目业主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政府给予固定的投资回报,经营期满后,业主将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
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公共事业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将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即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项目建设、运营现实存在的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评价。项目后评价涉及到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政府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公共项目后评估主要注意在新的投资体制下项目评价的内容。按照国务院20xx年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政府对项目投资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因此,政府也要重点从这几个方向来对项目进行后评估。
项目的持续性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之后,项目是否可以继续其既定目标,实现程度,是否可以持续地生存和发展下去,项目是否可在未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由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高度重视持续性评价,把项目的可持续性视为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作为政府公共项目也应该进行单独的持续性分析和评估。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能体现新投资体系下政府对项目核准的要求,又要反映公共项目持续性。
政府在项目后评价时必须保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政府项目后评价的结果作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新项目的立项和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投资计划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同时,建立后评价结果和政府项目业主考核绩效之间的联系,能够使项目业主投资决策更加理性。亚洲开发银行建立了后评价部门,通过出版物和建立项目后评价信息系统,将项目周期各阶段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反馈,系统地为后评价提供资料和向决策机构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项目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改变现有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规模膨胀和组织制度僵化的弊端,摆脱传统公共事业管理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的困境,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与合理化。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二
关键词: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2015(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中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6]牛国庆.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4):330.
作者:徐金菊程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三
河北农业大学位于保定,是一所在农科院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大学,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xx年,当年只招收了2个班,59名学生,随后招生规模略有扩大,20xx年招收了5个班(包括专接本2个班),其后每年的招生规模大都稳定在2个班左右。截至20xx年,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招收8届,总计600人左右。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公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为了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笔者从20xx—20xx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至今共8届毕业生)毕业生中每届选取部分毕业生作为特定调研对象,主要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密切联系的直接描述指标与间接影响因素等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达95%。被调查学生中早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3人,占23%;中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0xx届)学生36人,占36%;近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0xx届)41人,占41%。其中男生37人,女生63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文科类性质专业,女生比例一般高于男生,造成问卷数量性别比例略显悬殊。根据调查问卷资料,笔者分别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教育培养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第一个因素系对学生就业情景的直接描述,第二个因素系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勾勒,第三个因素系对学生应对就业应具备素质的剖析。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测度专业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在必须程度上显示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而毕业生就业结构是对专业发展的深层次解析,经过就业结构分析能够看清专业课程体系的成熟度、发展重点和特色。经过调查分析可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其就业结构分布多集中于各级党政机关或基层单位,国有、私营、民营或其他类型企业也占有重要份额,对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如表1所示)。同时,经过访谈得知,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领域多为门槛较高,竞争激烈的政府部门,加之本专业属“年轻专业”,显示度低,很多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缺乏了解,故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对专业持不乐观态度,但经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比较满意或适宜的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类型企业将很多涌现,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二)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因素和学生就业意向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明确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强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就业帮忙最大的因素,梦想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因素及梦想就业地区”等项目的调查,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趋势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意向,结果见表2。表2显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认为帮忙最大的因素是相关社会实习、工作经历、社会关系和专业4项;梦想的就业地区和单位,毕业生大多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大多集中于河北省内。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等因素,而对于“贴合兴趣爱好、劳动强度、权利和社会资源”则处于兼顾状态。此外,当问及是否自主创业时,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否”,仅有6个同学选择创业,比例仅为6%。由此能够看出,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各类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供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学生期望在城镇化过程中寻求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育培养因素分析。
教育培养条件和环节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调查从就业的教学因素和基本素质入手,探究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外在教学条件和内在影响因素,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教学水平”次之,再次为“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并提出“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表达和动手本事、学习本事和创新意识”成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找准专业定位,服务地方区域。
河北农业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多种调研实验也都依托河北地区开展,河北省也对河北农业大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河北农业大学在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带有地方色彩,这就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供给了契机。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攻坚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张、新农村建设使得各种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需要大批公共事业的管理者投入其中。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根据河北省发展需要,以“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为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区域。此外,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将很多涌现,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不断增强,面向企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也将成为今后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设置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专业辨识度。
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度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特色和专业的辨识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在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管理基础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景和发展战略,设置特色课程,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多层次、具有不一样功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经济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课为核心,以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等专业基础课为框架,并辅之以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工作、河北省农村社会发展专题、河北省社区发展概况等区域特色选修课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的辨识度。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本事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实践教学环节是构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仅要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经过模拟实验、项目教学、情景扮演等方式挖掘资源潜力,还要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各类型企业和其他团体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为学生供给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经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在实践中磨砺自我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参与社会调查、科研本事培养和论文撰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将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经验,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服务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的专业本事、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基地本着边学习、边实践和兼顾农时的原则,上午听课、午时进棚实践、晚上与指导教师和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经过实训,学生对育苗、定植、管理、采摘到分级包装等生产过程有了较熟练的掌握,对企业管理、市场策划、国际贸易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学生调查问卷中所写的“我们能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体验实践”,“我们对蔬菜和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经过聆听企业负责人的创业经验和心得,自我对择业和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本事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院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专业实践本事培养方案是实践教学的依据,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丰富发展。校外基地实训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本事。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题组将在其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以本事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四
1.1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
并没有正确传达政策的主要意图,广大市民也存在情绪抵触、接受缓慢的问题。
1.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部门设置存在问题,没有专门设置一个绩效评估部门,而是把绩效评估这一职能分散到多个部门中,使评估体系被割裂,多方评估组织没有进行协调合作,反而成为绩效评估的累赘。
并且绩效的评估方法过于传统与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引进好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存在随机性与主观性,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失真。
2.从公共管理角度来分析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2.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需要采取的措施。
严格进行对志愿者的选拨后期的监督反馈工作;城市公共组织需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为群众着想,也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更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
2.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关组织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对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治,对政策制定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近,他们使制定出的政策能有效的推广到群众生活中。
宣传政策的制定意图,让群众理解政府的想法,执行人员不仅去执行相关措施,也可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接受能力,这样能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并且拉近执行人员与群众的关系。
2.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对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整合,对存在过于宽泛或精细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标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与公共部门绩效相匹配,在选定新的绩效评估标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接受群众的建议与监督,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评估结果真实。
绩效评估差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问责,归咎他们的责任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教育培训,对屡次不改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裁决处理,这样才能调动公共部门内部人员的警戒性也发挥了群众的作用。
同时为了发挥各城市公共部门的.职能,注意对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体系进行整合规范,在绩效评估中引进信息技术以及创新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合理运用评估的结果。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旨在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使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有效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加强等是重点研究和改革的领域,通过专业建设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谭景林,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管系讲师,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重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对其建设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结合本地的市场需求。
根据社会需求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把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可根据各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状况,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处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根据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前景是光明的。
因为该地区的各种公共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该校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保障,另一个是房地产管理,基本上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但是,根据我们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在公共事业领域还存在着对以下人才的强烈需求:社区管理、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管理、城市管理、公用企业管理等,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二、课程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就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它们关系到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教学在重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处理好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关系,反映出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没有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没有自主编制的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教材。
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课程。
具体来说,应结合市场对社会保险、房地产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社区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房地产管理的课程,就可以根据娄底本地区房地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编写相关的房地产管理教材,这比通用一般的房地产教材要实用得多,因为这样的教材会有地方特色,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迅速派上用场。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五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大幅度调整,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开始设立。在本科学校中,公共事业管理被设为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始祖,到目前为止,全国有超过四百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各类院校。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的高校,除一些名牌重点大学依靠自身的品牌顺利推进专业发展外,其他同类院校和省内高校面临着基本相似的发展境遇。下头就此类院校的发展状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场景的努力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计划和策略。
1.实用性社会科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常概括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具体的现代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并具有相关理论的应用本事和相关技术的操作本事。目前,其专业的涵盖领域仍处于扩张阶段,每年都有新的学校和新的专业方向招生。
2.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掌握基本理论和管理科学,知识经济,社会科学,现代科学;熟练的办公自动化技能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应用需要;能前往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并且具有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本事。
3.专业方向设置多样化。在“科、教、文、卫、体”五个大的专业方向上又分化成若干小的专业方向,其中以卫生类专业为代表,包括卫生财会、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医药物流管理、医药法学、药事管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方向。在环境管理方面有环境经济与管理、海洋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个专业。
4.办学方式方法灵活。本科、专科各水平的高校都有招生,实行全日制本科培养模式的是招生的大部分综合性高校,有些高校设置专科起点的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等。一些学校干部在职培训。20xx年起,部分高校对具有必须领导潜力的学生经过采取授予第二学位的方式,或“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等,制定相应培养计划进行重点培养。
5.公共服务意识强。培养学生经过对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行政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更强的公共意识,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本事,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创业精神和实践本事的意义。
6.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各大高校对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采取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从课堂的知识传授到课下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与创造性,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堂研究讨论、学生研究小组、管理模拟、模拟案例分析、主角扮演、专题论坛、政策辩论、政界领导人访问演讲、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不仅仅增强专业性知识,也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状况。
1.专业基本规范问题尚未解决。对于任何一个专业,仅有明确了其专业范围,才能更好地进行完善与发展,才能更顺畅地建立相关专业机制。目前所缺乏的便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范围和主体的界定。20xx年底在东北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召开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讨会,但并未就上述问题的意见达成一致。
2.教材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不完善。类似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资料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及云南大学崔运武主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中列入的“综合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高规格教材少之又少,并且很难在图书市场上寻求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教材。
3.课程研究方向设置不清晰。在设置专业方向方面,有些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有的学校甚至混同了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应当是交叉学科的代名词,有些专业方向不适合冠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4.教学研究的单一性。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局限于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景。教学研究的方向局限于行政部门,而对企业的需求涉及较少,若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则不能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得到广泛认可,且高校培养出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对企业的战略需求、企业文化等缺乏了解,教学研究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调研,缺乏公共事业如何能够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这便失去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立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5.管理实习随意性大。同理工科专业相比,属于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实习随意性比较大,规范性要求十分匮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的缺乏影响了教与学的整个实习环节。一般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的高难度的实习目的定量计算无法真实体现实习的效率。
1.国际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下,交叉学科得以应运而生。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是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精细,促使了复合型人才的技术和管理双重技能的需求加大,公共事业管理这一学科专业的设立则顺应了时代的趋势,极大地解决了技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矛盾。
2.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要。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经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指出:要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此次会议强调,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职能例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等方面作了重要调整,将政府职能中部分职能剥离,由社会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非政府部门等准公共组织来担任。
3.公民社会建设的需要。中国要顺利完成政府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公民社会,面临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发展、和谐社区建设、慈善事业兴起、跨国公司增多产生的社会公共问题等,异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许多基础公共设施修建、公共物品供给、公共事务管理都面临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公民满意的过程,这供给了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4.实现科学化规范管理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问题,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然而,解决领导体制和公共事业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包括完善的机制和科学的竞争机制。
1.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性。适逢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方面,其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与加强。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的国有企业吃“大锅饭”这一政企不分的现象。第二,在微观活动的管理方面,各级政府表现出管得过多过死,严重打消了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活力,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成长和发展的缓慢。
2.政企分离的不彻底性。目前中国社会的准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比较低,事业单位和政府职能并未彻底分离,许多机构的负责人仍然由政府领导。如公用事业局公用事业、城市规划局、建设局等,大都不是文科背景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设置得较高,能进入政府部门的学生并不多。
3.事业单位改革迟迟难以推进。从20xx年中央政府开始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到20xx年全国5个城市试点事业单位改革,财政支持性事业单位的改革行动缓慢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造成很大的障碍,严重影响其发展。
4.国内专业认知的不足。中国初步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第一届的毕业生刚进入社会,公众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解。很多人不明白公共事业管理的是什么性质的专业,很多企业单位也不明白高校是否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以,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往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缺乏认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六
在我国,本科层面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已经在高等院校普遍展开,公共事业改革也正在公共事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入。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进行本土化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如何界定,这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概念界定的模糊性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没有得出确切的内涵界定之前,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为此,我们将从界定“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发,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相关问题。
社会生活不可能是单个人的孤立的生活,人们必须成为“社会人”,依靠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关系的联结,组成必须的社会共同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事业,从本质上说,它是为社会公众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它应当属于社会自身的事业,所以,社会自组织参与和承担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社会自组织得以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由国家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相应的行政组织承担起来,应当由社会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社会自组织承担起来,这也是重构国家与社会合理关系模式的重要资料。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完整地揭示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明确内涵,即公共事业管理是指部分行政组织和社会性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活动。
从以上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分析中,我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政性组织,它们是掌握行政权力,承担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行政职能,如承担教育事业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文化事业管理的文化行政部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卫生行政部门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的组织,我们通常也把它们称为类行政组织,它们承担部分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但它们不是政府的构成部门,不掌握行政权力,如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城市(镇)公用事业部门(自来水、电力、煤气、公交)等等。
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以为社会供给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及秩序为主要职责。能不能有效地为社会供给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安全和秩序,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仅有为社会公共生活供给直接支持和保障的管理部门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那些起间接作用的组织(如政府办公厅等行政辅助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生产和供给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其活动实质是对社会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不能像私人机构那样要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尽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这种管理活动也需要付出管理成本,那么这个成本费用由谁来支付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拨付;二是有偿服务收入(按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取的费用);三是经过社会的赞助、资助、捐赠、彩票收入等筹措的资金。
4.工商组织、行政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与联系。工商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工商组织是绝对的社会性组织,它主要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以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既有行政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其存在的目的是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它不能,并且也不允许以赚钱为存在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工商组织也承担某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但它们属于公共事业的作业层,而不是管理层,它们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往往是业务委托关系,自然也就不能成为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行政组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它必须责无旁贷地贯彻和执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优先保证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的实现。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无论作为行政性组织,还是社会性组织,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而在于为社会公众的社会生活供给必须的公需产品和服务,它的政治色彩已经大大降低了,比如行政性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尽管它在从事公共事业的管理过程中仍然要坚持统治阶级所确定的政治方向,贯彻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但它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很多的是管理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应当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职能性、法制性的特征,那里不一一解说。
1.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公共事业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分支学科,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是由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决定的。那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呢?目前,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将公共管理列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在我国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则将公共管理归属为政治学,属于政治学其他学科。讨论其学科性质,是讨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异常是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理论基础。
2.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从公共管理的政治学属性看出,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必须依据特定的社会背景,因为不一样社会背景中政治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是不一样的。从上述讨论中已经看到,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存在两种选择:一是中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状况,二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主要是指“政事分开”)的预期前景。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都有必须的内在合理性:前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现实意义上的应用性学科性质,也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意义上的科学性;后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未来预测性,体现了理论研究相对社会实践的超前性与指导性。同样,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也都有必须的局限性:仅以中国现阶段公共管理的实际状况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前瞻性”的学术视角与方向;仅以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前景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既脱离中国国情现实、又由于预测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无法完全贴合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前景。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应当是上述两种选择的有机结合且以中国现阶段国情实际为主。
从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社会背景出发,能够得出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认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民众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构成的系统。
1.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决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供给公共物品与使用公共资源。为了避免个体理性所导致的团体非理性,必须建立与使用公共权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与运用公共权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不一样等级的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一样等级的公共权力,但就全社会而言,仅有政府才具有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所以,政府必然要管理公共事业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这不仅仅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与和谐的必然途径。
2......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对于政党组织,按照学术界的一般划分,它不包含在公共管理主体之内,自然也就不包含在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之内,仅有极少数学者提出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党组织。.....作为执政党,掌握着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权力,这是由我国的政党制度决定的,按照我国的国情实际,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当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众所周知,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经过领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并向国家机关输送干部来实现对国家与社会的管理。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具有公共权力并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权力组织,应当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政府不一样的是,.....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主要是经过政治领导来实现的。所以,.....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同样理由,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具备.....所具有的公共权力不能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范畴。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七
公共事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供给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公共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提议。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发展供给不竭动力,异常是对于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满足人们公共事业需要的组织,供给了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吸纳就业的渠道,能够必须程度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所以,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拼图,能够针对社会关注的各种问题,供给解决路径和人性化的服务,构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对社会的民主进程与和谐社会推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是推动政府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行政事业一体化,这就导致了行政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不断扩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重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彻底分离,所以作为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
(一)管理制度缺陷。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一味强调行政部门的集中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上的调整,事业单位都处于被动调整的局面;其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强烈的行政依靠性,虽然维护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但其经济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寻租盛行,提高了社会成本;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部门供给公共从产品价格过低,仅经过调整供给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度效率低下。
(二)管理结构缺陷。
随着科技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管理更多地要体现灵活性,经过优化流程、运用网络平台、借助软件系统等提高行政效率,而传统科层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体则现出了巨大的局限性,虽然能明晰政府权利并构成合理的分工,但这种体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阻碍因素,并且社会一旦陷入无效运行状态,传统的管理结构会使情景更加恶化。
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提高组织效率,对我国目前公共事业发展来说,管理平台、渠道日趋丰富,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一是管理体制、模式陈旧,制约发展进程;二是政府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尤其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管理被动、反应迟钝;三是公共事业参与面增大,管理上未实现规范化,管理手段单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导致横向沟通困难。
首先,创新领导决策制度,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论公共事业组织是否受财政资助,均与政府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公共事业组织按照组织章程决定各项安排。其次,创新人事制度,赋予公共事业单位人事自主权,根据自身情景决定人员的考核、晋升等标准,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人员活力。再次,创新财务制度,建立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对财政的依靠,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控制成本减少实际消耗。最终,创新监督管理制度,改变单一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民主化的监督机制,如绩效评价机制、审计机制等,约束不合理的行为。
首先,创新横向的组织管理结构,强化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过网格化的组织结构构建,建立起具有横向联系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有机整合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构成合理社会分工。其次,创新纵向的组织管理结构,理顺政府与行业间的关系,调整事业单位属性和分工,对任务相近单位进行合并;对擅自增设机构进行吊销;对长期依靠财政供养,工作任务不足单位进行调整,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管理。再次,创新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存量结构,实现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在资金总量不变的情景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日趋复杂,针对大多数公共事务,应转变传统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和间接性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时,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既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又熟悉公共事业组织各个领域的技能贴合型、知识复合型人才。
[m].华东理大学出版社,2001.
[j]思想战线.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八
国内外的政府均认为,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十分珍贵,可是,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还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只是根据社会评价和经济方面进行研究,这样的成果是不全面、不系统、不完善的。作为政府管理评价体系必须要相对独立,整体性强,而现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对绩效的技术平台研究,使得设计局限与对指标体系能够修补上,不能将指标设计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联系起来,不能充分应用已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导致设计出的指标可实行性不强。
1.1绩效评价的目的因素想要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做到确定其建立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绩效评价的自身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由绩效评价的目的来决定的,不一样地区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根本指标不一样。政府想要改善公共事业的绩效,那么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比单纯的绩效评价更加着重注意分析潜在影响绩效评价的因素,并对如何改善进行深入讨论。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用于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种类繁多,数量不可忽视,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做到全面具体,以此只能根据评价目的来进行政府管理绩效的评价。不然,不只绩效评价没有意义,并且操作性也不强,失去了评价应有的价值。
1.2地方政府的职能因素绩效的本质就是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履行质量和程度,在政府管理职能之上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资料根据管理职能不一样进行细致标注,全面准确了解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能。宏观角度来说,地方政府主要职能包括:教育领域、科技发展、文化传播、卫生监督、体育培养、建设基础设施、保护环境等。评价这些职能的指标就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教育领域绩效评价体系、科技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文化传播绩效评价体系、卫生监督绩效评价体系、体育培养绩效评价体系、设备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保障社会绩效评价体系、保护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等。根据不一样的职能来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不一样的地区,历史影响因素和自然条件都不相同。所以,建立指标时,要充分研究职能的不一样影响着指标的制定。既要制定特殊的指标体系,也要制定通用的指标体系,利用数量进行分析制定,尽可能地减小不一样地区的职能差异,完善差异带来的误差和负面影响。
1.3地方政府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因素因地域的差异,主观条件、客观条件都会影响到绩效评价体系。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上级领导的要求,根据上级领导提出的总目标,传达完成任务分配、指示、计划相关规定、法规、条例等;二是地方领域的人员素质、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目标完成的质量及实现程度、政府管理制度等;三是外界环境直接影响,即相关企业、区域特点、部门的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等方面。以其作为建立制度的基础,建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仅有真实全面地深入、掌握、研究分析、利用这些条件,才能合理地制定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4评价所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因素利用信息管理能够直接预测地方政府对事业的管理,可是不能直接深入了解管理资料。所以,能够用来间接探究政府管理绩效。政府管理绩效就是搜索、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明确有效性、全面概况性影响着绩效评价指标能否实现预测的可能性。针对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的充分研究,保证有效建立政府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能够分析政府管理绩效信息评价的来源、政府管理绩效信息源与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相互联系,评价的对象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所得到的信息就不一样。通常信息主要表现于群众的评价、领导的评价、政府自我评价、同等岗位相互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数据资源。二是,合理利用采取到的信息科学绩效评价,将生活实际和采取到的信息互相比较,选择贴合标准的评价。三是,依照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建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调整。
2.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指出政府实际管理的有效成绩是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指标必须按照事业具体部门和管理职能建立体系。所以,教育领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科技发展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文化传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卫生监督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育培养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备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保障社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保护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等,这八大类别构成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
(1)教育领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教育领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育领域费用所占gdp的比重、在校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大学生的实际入学率。地方政府在教育事业中的资金投入越多,gdp的比重就越大,充分体现此地方政府教育领域管理绩效不断增加。教育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严格的序级。根据各个序级和教育业绩发展的总体反映,做出教育领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目前来看,我国不一样级别的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很多的财力支持、人力资源、物力材料,改善不一样级别的教育设备和资源。大学生的实际入学率这一指标能够对平衡层次不一样的教育领域水平进行评价,增加绩效评价的整体性;此外,该指标具有国际通用性。
(2)科技发展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科技发展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r&d政府公共事业支出所占gdp的比重;专利申请的数量或件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能够根据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发展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来衡量,当r&d政府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1.0%以下时,该地区或国家处于开发应用技术时期;当r&d政府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1.0%到2.0%时,该地区或国家处于应用创新技术时期;当r&d政府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2.0%以下时,该地区或国家处于完全创新技术时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比重普遍大于2.2%。申请专利能够具体反映出地方政府科技发展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提高科技创新推广、奖励、鉴定等科技成果的水平。
(3)文化传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文化传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广播人口的覆盖率、平均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的覆盖率是衡量人民娱乐生活和文化设备的绩效标准,平均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能够推进图书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利用。
疗设备越来越高科技。以万人为计量单位比较病床数量和医生数量衡量卫生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不断增长。
(5)体育培养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育培养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县级以上级别举办的运动会次数。根据政府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动会的举办,综合获取体育培养管理绩效的提升指标,以运动会举办的次数来评价体育培养管理绩效。
(6)设备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备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园林的绿化面积、人均路面的面积、人均下水道的管道长度。那里的设备建设指的是狭义上的地方政府公用事业,衡量设备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有很多,可是指标值是具有通用性的。所以,我们以人均园林的绿化面积、人均路面的面积和人均下水道的管道长度这三项作为代表指标。
(7)保障社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保障社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保障社会管理的支出所占gdp的比重、收容性质的社会福利单位数量、社会福利救济的人数。保障社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贯彻执行保障服务,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
(8)保护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保护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保护环境管理维护费用所占gdp的比重、工业废水的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的利用率。保护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衡量地方政府环境质量维护本事,是改善社会环境工作的绩效指标。
2.2管理的成本指标体系的构成管理的成本指的是:地方政府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公共事业中所消耗的费用,它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成本。内部成本指标是指:工作在机关单位人员的工资总额占该地财政支出的比率、机关单位人员年工资总额用于工作人员的劳保、工资和补贴;外部成本指标指:对公共工程的投资、支付公共事业的管理费用。
2.3内部的管理指标体系的构成公共事业管理绩效十分关注内部的学习和经营过程,内部评价事业管理和外部评价事业管理相结合,主要包括人力的资源状况、行政办事的效率、政府是否廉洁政务。
地方政府对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管理成本、管理绩效和内部管理三个方面。首先,关注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改善我国的公共服务质量;其次,显现事业管理的绩效,满足人民的公共需求;最终,显示良好的内部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综上所述,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其内在深入的影响因素,根据国家规定针对不一样的职责,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根据绩效作出评价,不断改善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九
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地方服务项目等项目化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实证证明,项目化培养方式不但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性提高,从而全方面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系统质量提升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在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项目中选取、设计一定的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获取“知识”,获得一定的能力,从而又可以让其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其课堂学习。同时,须依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内实训、“两节一赛”为平台,实施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并强调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政策解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
1.从专业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须通过项目化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却在现实中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成熟性、公共管理环境难以模拟性、仿真性训练系统实效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项目化能力素质培养,建立一系列的按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展开的项目体系来完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具有必然性。
2.从实践层面来看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实践表明通过项目进行培养是一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从现有的实践层面来看,通过项目进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进行活动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在院部各项目小组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而且有利于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
3.公共管理专业项目化培养的迫切性目前,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合作的平台体系、合作的项目体系、合作的运行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提供了借鉴。受此影响,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我们通过校地合作和校地服务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这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发现短期见习主要以参观为主;实习时,实习单位往往会将大量基础、重复、知识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学生,学生很难在这种工作中得到真正的专业锻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项目体系缺乏科学设计,项目所涵的内容不够全面,项目运行的机制缺乏。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进行项目化培养具有迫切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技能型相当强的专业,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训项目参与社会调研实践,储备了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这些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宜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进行项目锻炼能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校内竞赛—社会实践三者层层递进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打好专业基础,在校内竞赛中加强专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专业技能。具体进行为:
1.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贯彻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围绕全面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设置,不仅注意专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公共能力的培养上,通过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认知公共事务的能力、公共组织协调能力、公共政策解读能力及公共行政综合能力等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至少通过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养成。在发展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理论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和人事行政管理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较多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建立管理模拟实验室,通过公共突发事件处理模拟训练、公共项目策划训练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平台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社会活动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公共事务、社区事务实务操作能力。
2.项目化的专业技能比赛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比赛,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读书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下乡”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我们结合校内各种比赛,围绕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这一目标设计出适合的项目内容,合理制订培养方案和竞赛计划,健全专业技能竞赛实施机制,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使得活动和竞赛内容最大程度涵盖专业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活动和竞赛命题在反映教学内容的同时,特别注意将竞赛训练与提前组织培训相结合,集中强化培训和赛后分析评价反馈相结合,通过学生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取得申办权,给其配备较强的专业辅导老师以完成学校的比赛。通过突出专业特色,将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竞赛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项目策划、社会调研报告、公务员礼仪比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模拟大赛等,“以赛促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塑造出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3.项目化的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有之义。既然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那么,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实施专业训练。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则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把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零距离结合起来,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怀化调查大队、怀化市人社局、溆浦县人社局、沅陵县人社局、怀化市民政局、鹤城区民政局、鹤城区城市办等单位积极合作,建立起“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大民调、四个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以项目化的形式扎实推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与鹤城区城市办、学院岭社区共建“雷锋之家”系列活动,既包括“雷锋书屋”、“雷锋文化大舞台”、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计划、“圆梦行动”、基层党组织结对计划等志愿者服务的校地服务项目,也包括“爱晚行动”、“关爱青少年蒲公英计划”、社区创新管理项目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校地合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深入,使学生掌握政府工作程序、了解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锻炼了社区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共事务实务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化的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检验、践行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专业所学的不足及能力需要发展的方面,从而更好促进未来的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
1.实施项目化培养对综合专业素养的实证分析研究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已学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小组根据项目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学生学会了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专业研究素养,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例如,自20xx年实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项目化以来,共获得校级以上奖项148项(20xx级—20xx级),其中12级2班谭同学在20xx年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铜奖,12级1班李同学申报“雷锋之家”志愿者服务站获得2014湖南省德育实践项目省级立项、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2级2班郭同学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1级1班阳同学于2014年、12级1班李同学于2013年分别获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省级立项,这些成绩都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时,学生通过项目实践中,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纷纷加强课堂学习和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28人次分别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导游证、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证书。而与之对比的是,2008级—2010级获得校级以上奖项95项,但省级奖项很少,也只有几位同学考取了职业资格证。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能有效实现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实证分析(1)频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xx年实施项目化培养以来,对比项目化培养实施前的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和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学生学习平均成绩。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分别为76.5394分、76.9158分、78.0835分(三项平均77.1796分),而11级、12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分别为78.2046分、78.1202分(两项平均78.1624分),说明实施项目化培养后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08级、09级、10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6.8072、7.1864、6.5444,而11级、12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5.4291、4.7485,说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学生学习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大。(2)方差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项目化培养实施前08、09、10级与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由表2可知,经过计算,方差f=1.452,ff(1,1239),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0.000),故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实施项目化培养十分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项目化培养的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采取课堂教学、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和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相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初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完成书本知识到实践知识的结合,再由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缺乏与不足,回到课堂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完善,以利于今后走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
2.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实证表明,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相对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标准差明显减小;学生积极投入项目化专业技能培养上,在校内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比以往较为显著的进步,不仅参加面增加,而且档次也提高较快(省以上奖项增多)。
3.通过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
我国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具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该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明确的职业定向、杂乱的课程设置、不清晰的专业定位、非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等。应对这种情景,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必须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取的探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深化,真正的将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来。
由地方负责行政管理与拨付经费高等院校被称为区域性地方高校。高等教育新体制的建立使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变为地方高校,且地方性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的特征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便是公共管理专业,且其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各种问题随着招生学校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所以如今地方性大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结合地方发展公共事业的需求,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与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现代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发展承担着完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职责。经研究,学科是指根据必须的教学目标,从某一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原理,并按照必须的逻辑顺序重新组织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而专业则是为社会培养专门性人才的专门学科。专业与学科都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专业的发展依靠于学科,而学科的繁荣又离不开专业的发展。将学科研究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融入专业课程中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科水平,为社会供给更优质的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将许多不一样要素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它不仅仅需要大学理念与制度的整合,还需要将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外界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齐。一向以来,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建立及学科界定存在着分歧,很多理论也只是片面的。作者对此提出了自我的看法,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及理解教育部所界定的学科概念与目标建立的内涵:第一,从学科依托方面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着显著的跨学科特征,除了公共管理学这一主干学科外,还依靠着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第二,从专业性质来看,它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科;第三,从服务对象及范围来看,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是其服务对象。公共管理学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此过程中其不断逐渐吸收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经验,有机地将它们融入到自身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效的成果,对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区域地方性大学仅有明确把握专业内涵,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使自身的专业蓬勃发展,并为社会供给大批的建设性人才。
教育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确立了五个专业方向,并期望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而这对一些专门院校如医学院、师范学院等相比较于综合性大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今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行政学、政治学等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对自身作出准确的确定与职业价值选择。而这便需要社会找准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明确其研究及就业方向。所以区域地方性大学应结合现实需要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进取开拓除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外的新层面。综合性大学便能够从专业方向的层次性、行业性研究专业的设置,同时利用原有的优势发展地方的经济,增强科研力量。
完善的教育体制与资料是实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的的基础,所以建立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在此,我们对如何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展开了讨论与研究。首先,围绕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模块课程是有必要的,按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总体安排各模块课程的比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能够借鉴国内外改革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经验,处理好各种课程之间的量的比例,适当加大跨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等所占的比例。最终,合理分配各种课程模块的学时,如限选课程可占总学时的5%左右,实践课程可占总课程的15%左右,专业课群模块可占15%左右,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可占20%左右,则公共基础课程占到35%左右。
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本事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需加强对实践的重视,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能够构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认知及综合管理素质与本事提升这三个子系统,经过这些系统的建立,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外还需建立专业实习、课程与专业综合见习、毕业论文、学科专业认知、创新研究性学习、职业规划和课外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3]。学生能够在进行专业实习之后,将自我在此过程中的独特见解以及新的想法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学品质与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提升。
区域地方性大学对专业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及当地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那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如何走下去是关键所在。在如今的社会中,培养科学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占少数,而培养不一样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性大学占主体地位。由此看来,地方性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需求,进取转变观念,挖掘自身的优势,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开辟一条属于自我的特色化道路。仅有这样,地方性大学才能在各大高校中脱颖而出,也能更进一步为区域发展供给更优质的资源与服务。
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在构建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专业内涵有明确的把握,找准专业定位,同时应树立其所要培养的目标。此外,地方性大学还需构建区域性科学课程体系并完善实践教学体制,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供给更好的服务。仅有立足于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建立并且完善应用型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供给服务。
[1]陈金梅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传承,2010(21).
[2]杨雪,王雅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基于可雇佣性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3]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一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中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6]牛国庆.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4):330.
作者:徐金菊程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二
公用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发展与转型阶段,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如今都面临着革新慢、转型难、升位周期长等改革困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重要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机遇。
1.1专业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设置年龄来看,其在我国是一门新兴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学科知识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也完善,人民生活也明显改善,社会多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也呈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利益的多极化使得社会公共事务日趋纷繁复杂,而这种社会事务管理上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原有的公共事业及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1专业定位模糊。
如何将专业定位清晰合理,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本专业深入发展与壮大,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的的一个重大瓶颈。
从发展程度上来看,其仍属于一个新生专业,许多院校对它该专业的性质、目标、任务、定位等内容,尽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其依然不是很明确、合理。
该专业从1998年,正式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时,其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起点很高,落点难以把握。
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了各高校更多的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尤其在该专业刚起步的十几年里,其很容易造成如各院校办学规模扩张过大,专业定位冗杂,就业方向不清晰,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种不良后果。
从培养目标来看,笔者认为,本专业应更多的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与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地域性与特殊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的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更加具体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将更加有助于本专业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更快的提升专业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
2.2优秀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2.2.1师资水平不高。
但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院校承担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都拥有较雄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又极为缺乏最重要的管理实践经验。
而纯理论式的教育与形式上的期末测验,将严重危害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将深度影响管理类课程的内容落实以及其他专业教育的开展,从而就无法真正让学生领会到该专业的核心魅力所在。
2.2.2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杂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学院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态联系而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系统,它反映的是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工作协调支点。
如今,大多数院校普遍缺乏科学的教程编排和改进体系,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普遍的缺乏实践性与连续性。
尤其是在结合自身院校优势学科方面,没有很好、具体地将学科的优势与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特色方面的整体形象建设详细、规划周密。
公共事业管理,从根本上讲,仍属于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类学科,不同于具体的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性强的管理类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势,笔者认为,就在“公共”上,如何体现“公共”二字的内在课程设置优势,如何将“公共”二字的丰富蕴含与特色展现出来,这些都是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亟待突破的地方和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3.1培养目标大众化、具体化。
从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绝大数院校依旧保留着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
从长远来看,这从专业性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实施。
而从整体性来看,这也从专业认识上严重影响了该专重视的社会认可度。
所以,未来这也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角点与起飞点。
3.2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该专业的在校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一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资资源的局限也从一定方面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运用性建设。
从专业性来看,管理方面的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管理知识的运用一直是棘手解决的问题,但即使从态度和努力程度上来说,我国绝大数院校做的都还是不够的。
同时,各院校应重视职场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退队,在有效控制教学规模的基础上,不仅仅要合理、有计划、针对性的将年轻的老师、教授“送出去”,也要有诚意、周期性的将已经成功的管理人才请到课堂上来,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真正的做到,在课堂上就有能力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实际、最生活的管理经验。
3.3重视社区化方向的转型。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国家重要的“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变,国家农转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社区形态化的生活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木单位,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生活将在社区内进行,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将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
因此,社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与此同时,与我国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社区管理机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却严重缺乏,社区管理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极其不适应需要,管理方式也严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现代化需求。
这种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以及绝大数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
3.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特点,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表达虽简单,但挑战却不言而喻。
但无论如何,一个专业的出现,究根本原因,仍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国家教育水平,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改进革新的重要转变与发展方式。
如何更理性的认识国家发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如何全面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依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突破点。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三
摘要: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也出在人们的眼前。公共事业管理便是如此,如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早前有了大幅提升,相应地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所以,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工作,如此方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一向由政府在垄断经营,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逐步开始思考将市场机制引进公共事业领域中,由此也带动了诸如自来水、公共交通、民营医疗机构等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蓬勃与兴起。与此同时,当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之中时,还让传统部分有着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也逐步往企业的方向转型。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机制的引进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纵观改革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且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并发症,时至今日,看病贵、读书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普通老百姓[1],不禁让人们对将市场运作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国公共事业领域要想继续得以有效地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着力于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而政府方面亦需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方能在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为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型供给依据。
的状态,以致各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构成有效配合,并最终导致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而有关事业单位公共体制的改革,其本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方面的难题。对此,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深化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其无论是人员或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若仅是依靠某一部门,则非但无法同时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反而会掣肘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第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无论是实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或是基于网络世界这种虚拟的公共事业管理,均需由相应的制度来予以有效的规范。然而,由于我国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加之所需理解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越来越多,故导致其在开创约束工农事业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方面未能做出及时反映,以致巩固走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也是日益增多,虽然公共事业家族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趋势,但相应的管理未能得到同步地发展,以致工作不对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而严重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3]。
(一)更新管理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在生活质量有着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公共事业管理唯有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明晰,方有助于促进市场中人、财、物的自由流动,继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进取作用。当然,要想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需我国基于当前的市场实际提出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并实现对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我国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或是教育、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多种的性质与职能[5]。对此,唯有切实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发展,才能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进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并进取采取自主经营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尤其是应对如今这种社会管理网络结构已逐步代替传统行政管理结构的现代社会,唯有将直接的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提高。当然,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法治理,首要便是用科学的程序来逐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基于如今这种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应逐步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利用法律、经济来间接调控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若能再辅以情感方面的教育,则势必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最终,作为政府方面,其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审批方面亦需逐步往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方面意义有效加强,如此方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中的监督与调控作用。
(四)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创新亦是如此。对此,要想切实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亦显得尤为关键。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对社会、科学、国情及世界发展等方面亦需有所了解,故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养,应务必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然,研究到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还是一项与普通民众关联极为密切的事业,故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知识、本事及心理素养外,尚需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此方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继而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6]。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故为切实满足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国家政府及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进取革新传统管理观,并充分研究我国当前国情及事业单位各自特点,做到对各方面优化配置与审慎安排,如此方能在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4).
[2]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3]黄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探究[j].纳税,(36).
[4]李晓芳.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科研,2017(1).
[5]臧元琪.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述[j].中外交流,2017(37).
[6]唐珏.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谈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7(22).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四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五
关键词: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2015(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中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6]牛国庆.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4):330.
作者:徐金菊程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也随之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公共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针对传统的公共事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下面我们就根据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对公共事业进行整体的规划。
(一)轻视市场的调控能力。因为经济计划的深远影响,使得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理念,但是事业单位所给予的服务和产品,其中都是带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没有充分的展示出其商品的市场性质和商品性质。这些意识都是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形成的,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公共事业的管理机制。但是也是因为这种机制,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公共事业和市场经济的联系,制约了公共事业商品化的发展,而且对于“非事业”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二)改革目标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没有先前的经验作为支撑。所以,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取的“实验性改革”的方法,并且目标不确定。因为改革模式的不明确,没有进行清楚明确的划分,也没有对“证事”中的权责利关系进行调整,所以在简政放权方面就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具有自发性,不但不能改变传统的事业,对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解决,甚至对于政事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使得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职能模糊不清,使得体制出现混乱和矛盾。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实体公共事业管理、现在网络中的虚拟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国际互联网中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一是因为政府的能力有限,对于新生的事物和技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映,缺少工作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调动人们规范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第二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公共事业的范围也得到了拓展,从而引发了一些工作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思维方法和理论技术的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改革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进一步的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首先,把“静态管理”转化成“动态管理”;然后,把创新“命令”到“服务”的观念,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城市为依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采取人本和服务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们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其中的产权进行明确、权责利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市场规律来推进人力、财力以及物品的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中的价值,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相关的事业都需要具备多种职能和作用,而且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体育市场和卫生市场等,从而不断的拓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找寻更多的发挥空间。经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事业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竞争模式,使得公共事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而且,要改变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和范围,建立自主化经营,逐渐走向市场化,改变过去的市场垄断形式,对于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营限制进行取缔,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
(四)强化监管力度。第一,要设立相关的法律制度,确定政府的监督地位,并且对于监管的范围进行划分。政府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并不是公共事业日常运作情况的监管;第二,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得行政活动变得更加的公开和透明,由社会大众来对公共事物进行评价;第三,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自律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公共事业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进行专业的评价,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以便及时的发现公共事业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为了顺应公共事业的发展形势,要对公共事业中的活动进行法律化的建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严格执行,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趋于合理化,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有效变革。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七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
三、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四、促进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