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大全(15篇)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整合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头绪和思考。总结自己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分享,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一
1.1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
并没有正确传达政策的主要意图,广大市民也存在情绪抵触、接受缓慢的问题。
1.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部门设置存在问题,没有专门设置一个绩效评估部门,而是把绩效评估这一职能分散到多个部门中,使评估体系被割裂,多方评估组织没有进行协调合作,反而成为绩效评估的累赘。
并且绩效的评估方法过于传统与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引进好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存在随机性与主观性,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失真。
2.从公共管理角度来分析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2.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需要采取的措施。
严格进行对志愿者的选拨后期的监督反馈工作;城市公共组织需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为群众着想,也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更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
2.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关组织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对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治,对政策制定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近,他们使制定出的政策能有效的推广到群众生活中。
宣传政策的制定意图,让群众理解政府的想法,执行人员不仅去执行相关措施,也可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接受能力,这样能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并且拉近执行人员与群众的关系。
2.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对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整合,对存在过于宽泛或精细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标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与公共部门绩效相匹配,在选定新的绩效评估标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接受群众的建议与监督,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评估结果真实。
绩效评估差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问责,归咎他们的责任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教育培训,对屡次不改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裁决处理,这样才能调动公共部门内部人员的警戒性也发挥了群众的作用。
同时为了发挥各城市公共部门的.职能,注意对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体系进行整合规范,在绩效评估中引进信息技术以及创新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合理运用评估的结果。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旨在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使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有效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加强等是重点研究和改革的领域,通过专业建设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谭景林,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管系讲师,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重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对其建设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结合本地的市场需求。
根据社会需求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把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可根据各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状况,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处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根据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前景是光明的。
因为该地区的各种公共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该校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保障,另一个是房地产管理,基本上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但是,根据我们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在公共事业领域还存在着对以下人才的强烈需求:社区管理、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管理、城市管理、公用企业管理等,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二、课程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就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它们关系到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教学在重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处理好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关系,反映出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没有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没有自主编制的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教材。
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课程。
具体来说,应结合市场对社会保险、房地产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社区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房地产管理的课程,就可以根据娄底本地区房地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编写相关的房地产管理教材,这比通用一般的房地产教材要实用得多,因为这样的教材会有地方特色,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迅速派上用场。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二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利益主体、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社会矛盾日渐激化。随之,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与目标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重心落实在如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而这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府机构、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过程中,农村成为公共服务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它在现代化政治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在新时代下,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有利于我国顺利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三农”问题不断显现,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社会都需要集中大量的政策资源,投入到农村中,而基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理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通过不同途径吸纳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改革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就非政府组织而言,其概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国家文化,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美国,它被叫做“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在英国,被叫做“志愿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也有新的意义。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至关重要,体现在以下不同方面。
1。1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共服务“均衡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缩小城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其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出现很多喜人景象,比如,文化下乡、村村通公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公共事业产品、服务缺失的问题,很多方面供给不足现象普遍化,比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满足农民的超常需求、特殊化需求,而这些是政府乃至社会市场都无法满足的,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1。2有利于减轻是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对这方面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有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该地区发展的所有费用,上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也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的根本问题,加上社会市场筹资资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为该地区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面临着巨大多财政压力。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情况,投资建设一些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的知识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市场意识不断强化,可以自行组织相关人员,筹集资金修建相关的设施,共同使用,构建一种极具特色的农村产品供给形式,满足所需的公共产品。
1。3有效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就公共选择理论而言,政府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时有发生,无法为农村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就其非长期行为来说,极易出现这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弄虚作假,加上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方面模糊化等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政府失灵”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非政府组织记忆接近被服务的对象,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经营管理方法,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在和政府共同作用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
1。4倡导草根民主,有利于构建社会民主平等网络。就非政府组织而言,极具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有效贯彻党一系列方针政策,维护好新时期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加快基层民主化管理步伐做好铺垫。在治理乡村过程中,作为最广大、最有力的农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自治组织具有的其它功能也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参与农村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协调功能。此外,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能够动态监督政府啊、官员等,进行多样化的评议,有效防止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政府行为更加合法、合理。
2。1转变政府施政理念,优化完善非政府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已有的施政理念,为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优化“全能政府”传统模式,确保政府有清晰的行为边界,明确侧重点,把重心放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应的农村公共管理中,构建全新的公共管理新体制,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客观需求。
2。2优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管理形式。
在新时代下,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等的社会资源动员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扮演着全新的'角色——“准政府组织”。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让相关的组织和政府机构保持独立状态,成为一种重要的中介组织,优化公共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还要积极引导城市非政府组织,优化配置公共管理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非政府组织出谋划策,制定可行的发展方案,科学布局,防止盲目发展,要根据地区发展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随时动态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效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3政府要坚持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同步进行。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逐渐步入崭新的阶段,农村非政府组织日渐增多,规模日渐扩大。随之,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巧妙地引入社会评估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监督管理社会化的关键所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比如,以定期、不定期形式有效开展绩效评估报告,定期组织群众类型的评议,促使非政府组织更加健康、高效。在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性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缺陷,有效抵制各类非法行为。
2。4培育急需要的非政府组织。
在新形势下,规模小、人才缺乏等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培育更多新型的非政府组织,满足农村多元化发展客观要求,促使非政府组织走上均衡发展的长远道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更好地了解非政府组织,筹集更多的民间资本,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还要动员农民,构建不同形式的互动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要统筹兼顾,要有所侧重点,加大这些非政府组织投入力度,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比如,公益性民间组织、科技教育民间组织。
2。5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资金、组织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层次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大支持力度,适时注入适量的资金,确保非政府组织运营有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还要采用构建专项资金的形式,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持续发展,要全方位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完成本应该政府提供的服务。还要优化完善相关条例,提高个人、企业事业慈善资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发挥信贷政策等作用,给以非政府组织一定的优惠,为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此外,政府要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农村非政府组织骨干力量,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国家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化的技能,能够为非政府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效帮扶普通成员,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综合技能。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缓解中央、地方政府压力,解决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等,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不同途径,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其中,比如,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在农村构建城市相关组织分机构,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中介、医疗,促使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文化建设、科技事业、卫生事业。以此,改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作者:蒋华俊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1]崔开云。非政府组织参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11,04:28—31。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三
摘要:公共事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供给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公共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提议。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发展供给不竭动力,异常是对于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满足人们公共事业需要的组织,供给了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吸纳就业的渠道,能够必须程度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所以,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拼图,能够针对社会关注的各种问题,供给解决路径和人性化的服务,构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对社会的民主进程与和谐社会推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是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行政事业一体化,这就导致了行政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不断扩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重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彻底分离,所以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
(一)管理制度缺陷。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一味强调行政部门的集中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上的调整,事业单位都处于被动调整的局面;其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强烈的行政依靠性,虽然维护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但其经济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寻租盛行,提高了社会成本;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部门供给公共从产品价格过低,仅经过调整供给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度效率低下。
(二)管理结构缺陷。
随着科技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管理更多地要体现灵活性,经过优化流程、运用网络平台、借助软件系统等提高行政效率,而传统科层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体则现出了巨大的局限性,虽然能明晰政府权利并构成合理的分工,但这种体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阻碍因素,并且社会一旦陷入无效运行状态,传统的管理结构会使情景更加恶化。
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提高组织效率,对我国目前公共事业发展来说,管理平台、渠道日趋丰富,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一是管理体制、模式陈旧,制约发展进程;二是政府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尤其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管理被动、反应迟钝;三是公共事业参与面增大,管理上未实现规范化,管理手段单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导致横向沟通困难。
首先,创新领导决策制度,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论公共事业组织是否受财政资助,均与政府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公共事业组织按照组织章程决定各项安排。其次,创新人事制度,赋予公共事业单位人事自主权,根据自身情景决定人员的考核、晋升等标准,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人员活力。再次,创新财务制度,建立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对财政的依靠,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控制成本减少实际消耗。最终,创新监督管理制度,改变单一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民主化的监督机制,如绩效评价机制、审计机制等,约束不合理的行为。
首先,创新横向的组织管理结构,强化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过网格化的组织结构构建,建立起具有横向联系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有机整合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构成合理社会分工。其次,创新纵向的组织管理结构,理顺政府与行业间的关系,调整事业单位属性和分工,对任务相近单位进行合并;对擅自增设机构进行吊销;对长期依靠财政供养,工作任务不足单位进行调整,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管理。再次,创新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存量结构,实现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在资金总量不变的情景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日趋复杂,针对大多数公共事务,应转变传统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和间接性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时,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既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又熟悉公共事业组织各个领域的技能贴合型、知识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良.公共管理学[m].华东理大学出版社,2001.[2]候江红.公共事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仁[j].思想战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四
河北农业大学位于保定,是一所在农科院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大学,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xx年,当年只招收了2个班,59名学生,随后招生规模略有扩大,20xx年招收了5个班(包括专接本2个班),其后每年的招生规模大都稳定在2个班左右。截至20xx年,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招收8届,总计600人左右。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公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为了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笔者从20xx—20xx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至今共8届毕业生)毕业生中每届选取部分毕业生作为特定调研对象,主要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密切联系的直接描述指标与间接影响因素等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达95%。被调查学生中早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3人,占23%;中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0xx届)学生36人,占36%;近期毕业生(20xx届、20xx届、20xx届)41人,占41%。其中男生37人,女生63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文科类性质专业,女生比例一般高于男生,造成问卷数量性别比例略显悬殊。根据调查问卷资料,笔者分别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教育培养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第一个因素系对学生就业情景的直接描述,第二个因素系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勾勒,第三个因素系对学生应对就业应具备素质的剖析。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测度专业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在必须程度上显示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而毕业生就业结构是对专业发展的深层次解析,经过就业结构分析能够看清专业课程体系的成熟度、发展重点和特色。经过调查分析可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其就业结构分布多集中于各级党政机关或基层单位,国有、私营、民营或其他类型企业也占有重要份额,对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如表1所示)。同时,经过访谈得知,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领域多为门槛较高,竞争激烈的政府部门,加之本专业属“年轻专业”,显示度低,很多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缺乏了解,故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对专业持不乐观态度,但经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比较满意或适宜的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类型企业将很多涌现,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二)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因素和学生就业意向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明确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强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就业帮忙最大的因素,梦想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因素及梦想就业地区”等项目的调查,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趋势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意向,结果见表2。表2显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认为帮忙最大的因素是相关社会实习、工作经历、社会关系和专业4项;梦想的就业地区和单位,毕业生大多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大多集中于河北省内。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等因素,而对于“贴合兴趣爱好、劳动强度、权利和社会资源”则处于兼顾状态。此外,当问及是否自主创业时,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否”,仅有6个同学选择创业,比例仅为6%。由此能够看出,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各类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供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学生期望在城镇化过程中寻求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育培养因素分析。
教育培养条件和环节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调查从就业的教学因素和基本素质入手,探究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外在教学条件和内在影响因素,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教学水平”次之,再次为“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并提出“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表达和动手本事、学习本事和创新意识”成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找准专业定位,服务地方区域。
河北农业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多种调研实验也都依托河北地区开展,河北省也对河北农业大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河北农业大学在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带有地方色彩,这就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供给了契机。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攻坚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张、新农村建设使得各种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需要大批公共事业的管理者投入其中。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根据河北省发展需要,以“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为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本事,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区域。此外,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将很多涌现,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不断增强,面向企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也将成为今后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设置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专业辨识度。
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度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特色和专业的辨识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在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管理基础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景和发展战略,设置特色课程,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多层次、具有不一样功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经济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课为核心,以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等专业基础课为框架,并辅之以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工作、河北省农村社会发展专题、河北省社区发展概况等区域特色选修课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的辨识度。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本事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实践教学环节是构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仅要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经过模拟实验、项目教学、情景扮演等方式挖掘资源潜力,还要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各类型企业和其他团体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为学生供给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经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在实践中磨砺自我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参与社会调查、科研本事培养和论文撰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将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经验,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服务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的专业本事、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基地本着边学习、边实践和兼顾农时的原则,上午听课、午时进棚实践、晚上与指导教师和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经过实训,学生对育苗、定植、管理、采摘到分级包装等生产过程有了较熟练的掌握,对企业管理、市场策划、国际贸易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学生调查问卷中所写的“我们能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体验实践”,“我们对蔬菜和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经过聆听企业负责人的创业经验和心得,自我对择业和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本事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院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专业实践本事培养方案是实践教学的依据,要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丰富发展。校外基地实训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本事。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题组将在其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以本事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五
本文拟经过研究在中医药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现状,得出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初建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为我国医药行业培养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医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复合型管理人才既能够系统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同时也能获得医药专业知识,既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本事,又具备基本的医药知识,毕业后能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医药类的管理工作。
(一)科学性原则现行的普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其指标资料偏重结果。由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面向过去,关注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的工作质量,而忽略其正在学科建设中做出的努力以及试图经过评估获得的帮忙,故教学质量评估应过去、此刻和将来的统一。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描述应避免模糊。设计评估指标的过程中,指标应尽量用数量公式计算或者定性描述尽可能明确、评估准备工作要做的充分,做好评估前的培训工作等事宜,使评估客体和评估主体真正理解指标的内涵或者设计者的意思,避免产生多重标准,从而影响评估的结果。在专业素质考核指标中应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的反应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二)权威性原则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应当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明晰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发现学科建设中的不足,并帮忙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教师和在校学生诊断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努力方向,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进行专家咨询时邀请的专家除了包括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教育评估专家,还应当有相应的专业机构的介入。在初步试用指标体系时也应当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评估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教育性原则对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即要明确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进取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教师教学工作能够有创造的完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够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评估专家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评价,不断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克服教师教学中的缺点,改善教学。
(一)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质量评估基础质量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活动的保障,其中主要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教学条件是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一般包括多媒体资源、图书资源、实践基地以及网络资源等。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其中课程的地位以及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都会影响教学目标。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医药学校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每年的招收以及就业情景也是可圈可点。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为有效进行教学管理供给了条件。
(二)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环境的营造。课程组是否充分利用学院的条件,并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评估的主要方面。同时课程组是否努力进行学术交流等也是过程质量的评估方面。除了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因素之一,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教学竞赛、学科比赛以及实践比赛,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影响要素。
(三)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及学生获得知识及本事的程度。学生获得知识及本事的程度主要经过教学质量进行考察,同时引进满意度调查(网上评教的实施)、社会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和学科比赛的成绩等。针对学生的结果质量评估除去期末考试的成绩,应更多的加入平时成绩的比例以及实践成绩的比例,不断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进取性和参加实践的主动性,使得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基于以上的教学质量评估原则和评估体系,确立以下指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体现基础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和结果质量评价的统一。
[4]吕本艳.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4.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六
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也出在人们的眼前。公共事业管理便是如此,如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早前有了大幅提升,相应地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所以,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工作,如此方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一向由政府在垄断经营,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逐步开始思考将市场机制引进公共事业领域中,由此也带动了诸如自来水、公共交通、民营医疗机构等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蓬勃与兴起。与此同时,当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之中时,还让传统部分有着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也逐步往企业的方向转型。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机制的引进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纵观改革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且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并发症,时至今日,看病贵、读书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普通老百姓,不禁让人们对将市场运作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国公共事业领域要想继续得以有效地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着力于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而政府方面亦需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方能在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为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型供给依据。
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度发布了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与规定。
第一,由于公共事业的兴起与改革起步的时间均较晚,故导致我国在对公共管理事业的管理体制方面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所牵涉的层面极广,加之改革的过程也必将涉及到诸多层面利益,故导致我国在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时常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如此一来,不仅仅改革进度十分缓慢,并且难以到达良好的效果。
第二,由于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我国无论是在改革的目标或路径方面均不明确,加之公共管理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事业而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故当前的改革方针仍以实验性、大胆性的政策为主。此外,由于改革模式的不明确,致使我国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双方权责的有效界定与合理的划分,继而导致步骤性的简政放权亦难以做到,更遑论对改革的周密策划。故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正陷入一种既无法触动传统事业根基,又无法得到有效发展的瓶颈,而政事无法实现两者分离,则势必将导致个社会组织的职能界限混乱,继而因体制之间的冲突而导致体制混乱。
第三,缺少改革性、整体性的配套条件。由于我国在开展事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一种各自问政且分头并进的状态,以致各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构成有效配合,并最终导致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而有关事业单位公共体制的改革,其本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方面的难题。对此,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深化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其无论是人员或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若仅是依靠某一部门,则非但无法同时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反而会掣肘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第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无论是实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或是基于网络世界这种虚拟的公共事业管理,均需由相应的制度来予以有效的规范。然而,由于我国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加之所需理解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越来越多,故导致其在开创约束工农事业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方面未能做出及时反映,以致巩固走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也是日益增多,虽然公共事业家族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趋势,但相应的管理未能得到同步地发展,以致工作不对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而严重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更新管理观念。
在任何时期下,管理观念都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方式与技巧。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必须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唯有观念的不断创新,方能真正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基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当前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需由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管理模式方面予以有效创新,此前,我国大多是公共事业均沿用着传统“静态管理”的模式,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此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故促使传统“静态管理”逐步往“动态管理”的方向发展转变,让其成为深化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关键。二是促使传统“命令观”逐步往“服务观”的方向转化[4]。当代社会讲求“以人为本”,故以“服务”的形态来面向大众,方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基于此,节俭型、友好型的社会环境亦能得到极大促进,故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如此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唯一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在生活质量有着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公共事业管理唯有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明晰,方有助于促进市场中人、财、物的自由流动,继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进取作用。当然,要想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需我国基于当前的市场实际提出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并实现对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我国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或是教育、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多种的性质与职能[5]。对此,唯有切实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发展,才能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进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并进取采取自主经营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尤其是应对如今这种社会管理网络结构已逐步代替传统行政管理结构的现代社会,唯有将直接的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提高。当然,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法治理,首要便是用科学的程序来逐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基于如今这种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应逐步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利用法律、经济来间接调控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若能再辅以情感方面的教育,则势必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最终,作为政府方面,其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审批方面亦需逐步往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方面意义有效加强,如此方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中的监督与调控作用。
(四)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创新亦是如此。对此,要想切实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亦显得尤为关键。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对社会、科学、国情及世界发展等方面亦需有所了解,故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养,应务必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然,研究到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还是一项与普通民众关联极为密切的事业,故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知识、本事及心理素养外,尚需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此方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继而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6]。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故为切实满足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国家政府及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进取革新传统管理观,并充分研究我国当前国情及事业单位各自特点,做到对各方面优化配置与审慎安排,如此方能在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4).
[2]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3]黄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探究[j].纳税,2017(36).
[4]李晓芳.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科研,2017(1).
[5]臧元琪.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述[j].中外交流,2017(37).
[6]唐珏.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谈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7(22).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七
在我国,本科层面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已经在高等院校普遍展开,公共事业改革也正在公共事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入。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进行本土化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如何界定,这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概念界定的模糊性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没有得出确切的内涵界定之前,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为此,我们将从界定“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发,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相关问题。
社会生活不可能是单个人的孤立的生活,人们必须成为“社会人”,依靠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关系的联结,组成必须的社会共同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事业,从本质上说,它是为社会公众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它应当属于社会自身的事业,所以,社会自组织参与和承担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社会自组织得以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由国家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相应的行政组织承担起来,应当由社会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社会自组织承担起来,这也是重构国家与社会合理关系模式的重要资料。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完整地揭示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明确内涵,即公共事业管理是指部分行政组织和社会性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活动。
从以上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分析中,我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政性组织,它们是掌握行政权力,承担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行政职能,如承担教育事业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文化事业管理的文化行政部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卫生行政部门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的组织,我们通常也把它们称为类行政组织,它们承担部分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但它们不是政府的构成部门,不掌握行政权力,如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城市(镇)公用事业部门(自来水、电力、煤气、公交)等等。
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以为社会供给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及秩序为主要职责。能不能有效地为社会供给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安全和秩序,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仅有为社会公共生活供给直接支持和保障的管理部门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那些起间接作用的组织(如政府办公厅等行政辅助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生产和供给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其活动实质是对社会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不能像私人机构那样要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尽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这种管理活动也需要付出管理成本,那么这个成本费用由谁来支付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拨付;二是有偿服务收入(按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取的费用);三是经过社会的赞助、资助、捐赠、彩票收入等筹措的资金。
4.工商组织、行政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与联系。工商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工商组织是绝对的社会性组织,它主要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以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既有行政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其存在的目的是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它不能,并且也不允许以赚钱为存在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工商组织也承担某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但它们属于公共事业的作业层,而不是管理层,它们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往往是业务委托关系,自然也就不能成为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行政组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它必须责无旁贷地贯彻和执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优先保证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的实现。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无论作为行政性组织,还是社会性组织,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而在于为社会公众的社会生活供给必须的公需产品和服务,它的政治色彩已经大大降低了,比如行政性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尽管它在从事公共事业的管理过程中仍然要坚持统治阶级所确定的政治方向,贯彻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但它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很多的是管理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应当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职能性、法制性的特征,那里不一一解说。
1.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公共事业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分支学科,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是由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决定的。那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呢?目前,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将公共管理列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在我国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则将公共管理归属为政治学,属于政治学其他学科。讨论其学科性质,是讨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异常是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理论基础。
2.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从公共管理的政治学属性看出,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必须依据特定的社会背景,因为不一样社会背景中政治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是不一样的。从上述讨论中已经看到,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存在两种选择:一是中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状况,二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主要是指“政事分开”)的预期前景。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都有必须的内在合理性:前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现实意义上的应用性学科性质,也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意义上的科学性;后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未来预测性,体现了理论研究相对社会实践的超前性与指导性。同样,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也都有必须的局限性:仅以中国现阶段公共管理的实际状况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前瞻性”的学术视角与方向;仅以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前景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既脱离中国国情现实、又由于预测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无法完全贴合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前景。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应当是上述两种选择的有机结合且以中国现阶段国情实际为主。
从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社会背景出发,能够得出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认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民众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构成的系统。
1.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决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供给公共物品与使用公共资源。为了避免个体理性所导致的团体非理性,必须建立与使用公共权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与运用公共权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不一样等级的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一样等级的公共权力,但就全社会而言,仅有政府才具有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所以,政府必然要管理公共事业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这不仅仅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与和谐的必然途径。
2......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对于政党组织,按照学术界的一般划分,它不包含在公共管理主体之内,自然也就不包含在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之内,仅有极少数学者提出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党组织。.....作为执政党,掌握着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权力,这是由我国的政党制度决定的,按照我国的国情实际,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当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众所周知,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经过领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并向国家机关输送干部来实现对国家与社会的管理。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具有公共权力并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权力组织,应当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政府不一样的是,.....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主要是经过政治领导来实现的。所以,.....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同样理由,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具备.....所具有的公共权力不能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范畴。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八
公共事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供给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公共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提议。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发展供给不竭动力,异常是对于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满足人们公共事业需要的组织,供给了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吸纳就业的渠道,能够必须程度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所以,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拼图,能够针对社会关注的各种问题,供给解决路径和人性化的服务,构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对社会的民主进程与和谐社会推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是推动政府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行政事业一体化,这就导致了行政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不断扩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重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彻底分离,所以作为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
(一)管理制度缺陷。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一味强调行政部门的集中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上的调整,事业单位都处于被动调整的局面;其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强烈的行政依靠性,虽然维护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但其经济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寻租盛行,提高了社会成本;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部门供给公共从产品价格过低,仅经过调整供给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度效率低下。
(二)管理结构缺陷。
随着科技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管理更多地要体现灵活性,经过优化流程、运用网络平台、借助软件系统等提高行政效率,而传统科层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体则现出了巨大的局限性,虽然能明晰政府权利并构成合理的分工,但这种体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阻碍因素,并且社会一旦陷入无效运行状态,传统的管理结构会使情景更加恶化。
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提高组织效率,对我国目前公共事业发展来说,管理平台、渠道日趋丰富,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一是管理体制、模式陈旧,制约发展进程;二是政府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尤其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管理被动、反应迟钝;三是公共事业参与面增大,管理上未实现规范化,管理手段单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导致横向沟通困难。
首先,创新领导决策制度,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论公共事业组织是否受财政资助,均与政府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公共事业组织按照组织章程决定各项安排。其次,创新人事制度,赋予公共事业单位人事自主权,根据自身情景决定人员的考核、晋升等标准,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人员活力。再次,创新财务制度,建立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对财政的依靠,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控制成本减少实际消耗。最终,创新监督管理制度,改变单一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民主化的监督机制,如绩效评价机制、审计机制等,约束不合理的行为。
首先,创新横向的组织管理结构,强化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过网格化的组织结构构建,建立起具有横向联系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有机整合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构成合理社会分工。其次,创新纵向的组织管理结构,理顺政府与行业间的关系,调整事业单位属性和分工,对任务相近单位进行合并;对擅自增设机构进行吊销;对长期依靠财政供养,工作任务不足单位进行调整,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管理。再次,创新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存量结构,实现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在资金总量不变的情景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日趋复杂,针对大多数公共事务,应转变传统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和间接性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时,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既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又熟悉公共事业组织各个领域的技能贴合型、知识复合型人才。
[m].华东理大学出版社,2001.
[j]思想战线.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九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发展与转型阶段,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如今都面临着革新慢、转型难、升位周期长等改革困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重要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机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定位;突破。
1.1专业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设置年龄来看,其在我国是一门新兴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学科知识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也完善,人民生活也明显改善,社会多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也呈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利益的多极化使得社会公共事务日趋纷繁复杂,而这种社会事务管理上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原有的公共事业及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第2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专业定位模糊。
如何将专业定位清晰合理,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本专业深入发展与壮大,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的的一个重大瓶颈。
从发展程度上来看,其仍属于一个新生专业,许多院校对它该专业的性质、目标、任务、定位等内容,尽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其依然不是很明确、合理。
该专业从1998年,正式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时,其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起点很高,落点难以把握。
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了各高校更多的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尤其在该专业刚起步的十几年里,其很容易造成如各院校办学规模扩张过大,专业定位冗杂,就业方向不清晰,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种不良后果。
从培养目标来看,笔者认为,本专业应更多的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与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地域性与特殊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的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更加具体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将更加有助于本专业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更快的提升专业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
2.2优秀。
教学资源。
较为匮乏。
2.2.1师资水平不高。
专业定位的角度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落点在“公共事业”四字上,而核心是“管理”。
但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院校承担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都拥有较雄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又极为缺乏最重要的管理实践经验。
而纯理论式的教育与形式上的期末测验,将严重危害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将深度影响管理类课程的内容落实以及其他专业教育的开展,从而就无法真正让学生领会到该专业的核心魅力所在。
2.2.2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杂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学院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态联系而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系统,它反映的是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工作协调支点。
如今,大多数院校普遍缺乏科学的教程编排和改进体系,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普遍的缺乏实践性与连续性。
尤其是在结合自身院校优势学科方面,没有很好、具体地将学科的优势与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特色方面的整体形象建设详细、规划周密。
公共事业管理,从根本上讲,仍属于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类学科,不同于具体的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性强的管理类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势,笔者认为,就在“公共”上,如何体现“公共”二字的内在课程设置优势,如何将“公共”二字的丰富蕴含与特色展现出来,这些都是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亟待突破的地方和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3.1培养目标大众化、具体化。
从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绝大数院校依旧保留着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
从长远来看,这从专业性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实施。
而从整体性来看,这也从专业认识上严重影响了该专重视的社会认可度。
所以,未来这也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角点与起飞点。
3.2合理配置。
教学资源。
该专业的在校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一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资资源的局限也从一定方面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运用性建设。
从专业性来看,管理方面的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管理知识的运用一直是棘手解决的问题,但即使从态度和努力程度上来说,我国绝大数院校做的都还是不够的。
同时,各院校应重视职场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退队,在有效控制教学规模的基础上,不仅仅要合理、有计划、针对性的将年轻的老师、教授“送出去”,也要有诚意、周期性的将已经成功的管理人才请到课堂上来,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真正的做到,在课堂上就有能力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实际、最生活的管理经验。
3.3重视社区化方向的转型。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国家重要的“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变,国家农转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社区形态化的生活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木单位,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生活将在社区内进行,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将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
因此,社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与此同时,与我国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社区管理机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却严重缺乏,社区管理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极其不适应需要,管理方式也严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现代化需求。
这种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以及绝大数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
3.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特点,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表达虽简单,但挑战却不言而喻。
但无论如何,一个专业的出现,究根本原因,仍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国家教育水平,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改进革新的重要转变与发展方式。
如何更理性的认识国家发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如何全面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依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突破点。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
本文拟通过研究在中医药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现状,得出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初建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为我国医药行业培养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医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复合型管理人才既能够系统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同时也能获得医药专业知识,既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又具备基本的医药知识,毕业后能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医药类的管理工作。
(一)科学性原则现行的普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其指标内容偏重结果。由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面向过去,关注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的工作质量,而忽略其正在学科建设中做出的努力以及试图通过评估获得的帮助,故教学质量评估应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描述应避免模糊。设计评估指标的过程中,指标应尽量用数量公式计算或者定性描述尽可能明确、评估准备工作要做的充分,做好评估前的培训工作等事宜,使评估客体和评估主体真正理解指标的内涵或者设计者的意思,避免产生多重标准,从而影响评估的结果。在专业素质考核指标中应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的反应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二)权威性原则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应当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明晰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发现学科建设中的不足,并帮助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教师和在校学生诊断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努力方向,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进行专家咨询时邀请的专家除了包括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教育评估专家,还应该有相应的专业机构的介入。在初步试用指标体系时也应该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评估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教育性原则对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即要明确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教师教学工作能够有创造的完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够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评估专家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评价,不断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克服教师教学中的缺点,改进教学。
(一)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质量评估基础质量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活动的保障,其中主要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教学条件是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一般包括多媒体资源、图书资源、实践基地以及网络资源等。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其中课程的地位以及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都会影响教学目标。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医药学校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每年的招收以及就业情况也是可圈可点。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为有效进行教学管理提供了条件。
(二)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环境的营造。课程组是否充分利用学院的条件,并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评估的主要方面。同时课程组是否努力进行学术交流等也是过程质量的评估方面。除了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因素之一,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教学竞赛、学科比赛以及实践比赛,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影响要素。
(三)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及学生获得知识及能力的程度。学生获得知识及能力的程度主要通过教学质量进行考察,同时引进满意度调查(网上评教的实施)、社会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和学科比赛的成绩等。针对学生的结果质量评估除去期末考试的成绩,应更多的加入平时成绩的比例以及实践成绩的比例,不断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加实践的主动性,使得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基于以上的教学质量评估原则和评估体系,确立以下指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体现基础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和结果质量评价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方正松.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193—195.
[2]蓝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4):82—87.
[4]吕本艳.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4.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一
摘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学条件有待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有待加强等是重点研究和改革的领域,通过专业建设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重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对其建设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结合本地的市场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把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可根据各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状况,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处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根据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前景是光明的。因为该地区的各种公共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该校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保障,另一个是房地产管理,基本上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但是,根据我们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在公共事业领域还存在着对以下人才的强烈需求:社区管理、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管理、城市管理、公用企业管理等,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二、课程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就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它们关系到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教学在重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应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处理好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关系,反映出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没有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没有自主编制的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教材。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具体来说,应结合市场对社会保险、房地产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社区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房地产管理的课程,就可以根据娄底本地区房地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编写相关的房地产管理教材,这比通用一般的房地产教材要实用得多,因为这样的教材会有地方特色,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迅速派上用场。再比如教育管理,因为现在的民办学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一支强大的队伍,但是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大量的教育管理专业人才。我们就应该根据娄底本地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地方教育的教材,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为娄底是一个中小型城市,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一定完全适合这里,最多只能借鉴,我们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进修、自学、学术交流等,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养实践型教师。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公共事业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的出现。三是校企加强联系,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去相关单位锻炼学习,增强实践能力,也可以从企业请专家到学校上课,把他们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目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的教师基本上是年轻的教师,他们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有创新意识,但这不符合老中青的年龄结构的合理搭配原则,现有的教师队伍缺乏经验,社会阅历也相对浅薄,尤其是没有相应的公共事业领域的工作经验,这样,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很难很好地教一些实际性的东西,很难以切身的体会去传授相关的知识。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多给现有教师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或者提供足够的条件,让教师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兼职或在一定时期内任职,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还有,就是聘请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工作部门的领导或专业人才来校兼课或讲座,把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领悟到实际的运用。
四、教学条件建设。
这里的教学条件建设主要是指教学硬件的建设,包括多媒体建设、公共事业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多媒体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课堂容量和教学效果;实验室的建设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书本知识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实验室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环节,实验室建设得好与坏,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习是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建设的质量关乎到他们实习的效果,学校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多实地调查和考察,与实习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大投入的力度。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当然,这跟该专业的开设时间短是有关系的,该专业2008级首届招生,一切都处于摸索和学习的阶段。但不管怎样,想要办好一个专业,尤其是要办好一个跟市场需要接轨的专业,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2008级马上就进入实习阶段,但至今没有任何实习基地,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建立实习基地,尽快与相应的公共事业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和规模大、信誉好、用人多的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能在实习中学到真本领。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讲授已经无法满足专业的需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首先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础作用,以教研室为中心,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商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化,多让学生参与,多走出教室去学习。还要加强师德建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学习,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好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培养的重点,我们要强化质量意识,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最后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避免过去单一的培养途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现有的教师都是认真负责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毫不马虎的,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和大多数的专业教师一样,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只满足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而在实践教学等方面还有待改进。目前,我们应该结合本专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可以让学生多上讲台展示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展示对某一问题的个人看法,或者让学生评价其他学生的某个观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和才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做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做社会调查,写出调查过程和调查报告,但应该注意确保调查的真正完成,而不是敷衍塞责;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公共事业相关工作部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以便于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01).
[2]张钢.英国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j].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版),2003,(02).
[3]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05).
[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04).
[5]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6]李燕凌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06).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二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三
摘要: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也出在人们的眼前。公共事业管理便是如此,如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早前有了大幅提升,相应地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所以,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工作,如此方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一向由政府在垄断经营,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逐步开始思考将市场机制引进公共事业领域中,由此也带动了诸如自来水、公共交通、民营医疗机构等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蓬勃与兴起。与此同时,当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之中时,还让传统部分有着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也逐步往企业的方向转型。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机制的引进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纵观改革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且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并发症,时至今日,看病贵、读书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普通老百姓[1],不禁让人们对将市场运作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国公共事业领域要想继续得以有效地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着力于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而政府方面亦需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方能在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为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型供给依据。
的状态,以致各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构成有效配合,并最终导致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而有关事业单位公共体制的改革,其本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方面的难题。对此,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深化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其无论是人员或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若仅是依靠某一部门,则非但无法同时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反而会掣肘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第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无论是实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或是基于网络世界这种虚拟的公共事业管理,均需由相应的制度来予以有效的规范。然而,由于我国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加之所需理解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越来越多,故导致其在开创约束工农事业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方面未能做出及时反映,以致巩固走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也是日益增多,虽然公共事业家族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趋势,但相应的管理未能得到同步地发展,以致工作不对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而严重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3]。
(一)更新管理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在生活质量有着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公共事业管理唯有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明晰,方有助于促进市场中人、财、物的自由流动,继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进取作用。当然,要想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需我国基于当前的市场实际提出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并实现对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我国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或是教育、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多种的性质与职能[5]。对此,唯有切实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发展,才能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进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并进取采取自主经营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尤其是应对如今这种社会管理网络结构已逐步代替传统行政管理结构的现代社会,唯有将直接的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提高。当然,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法治理,首要便是用科学的程序来逐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基于如今这种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应逐步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利用法律、经济来间接调控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若能再辅以情感方面的教育,则势必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最终,作为政府方面,其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审批方面亦需逐步往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方面意义有效加强,如此方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中的监督与调控作用。
(四)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创新亦是如此。对此,要想切实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亦显得尤为关键。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对社会、科学、国情及世界发展等方面亦需有所了解,故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养,应务必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然,研究到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还是一项与普通民众关联极为密切的事业,故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知识、本事及心理素养外,尚需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此方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继而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6]。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故为切实满足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国家政府及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进取革新传统管理观,并充分研究我国当前国情及事业单位各自特点,做到对各方面优化配置与审慎安排,如此方能在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4).
[2]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3]黄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探究[j].纳税,(36).
[4]李晓芳.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科研,2017(1).
[5]臧元琪.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述[j].中外交流,2017(37).
[6]唐珏.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谈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7(22).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四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
三、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四、促进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篇十五
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大幅度调整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开始设立。在本科学校中公共事业管理被设为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始祖到目前为止全国有超过四百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各类院校。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的高校除一些名牌重点大学依靠自身的品牌顺利推进专业发展外其他同类院校和省内高校面临着基本相似的发展境遇。下头就此类院校的发展状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场景的努力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计划和策略。
一、内部优势。
1.实用性社会科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常概括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具体的现代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并具有相关理论的应用本事和相关技术的操作本事。目前,其专业的涵盖领域仍处于扩张阶段,每年都有新的学校和新的专业方向招生。
2.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掌握基本理论和管理科学,知识经济,社会科学,现代科学;熟练的办公自动化技能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应用需要;能前往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并且具有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本事。
3.专业方向设置多样化。在“科、教、文、卫、体”五个大的专业方向上又分化成若干小的专业方向,其中以卫生类专业为代表,包括卫生财会、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医药物流管理、医药法学、药事管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方向。在环境管理方面有环境经济与管理、海洋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个专业。
4.办学方式方法灵活。本科、专科各水平的高校都有招生,实行全日制本科培养模式的是招生的大部分综合性高校,有些高校设置专科起点的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等。一些学校干部在职培训。起,部分高校对具有必须领导潜力的学生经过采取授予第二学位的方式,或“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等,制定相应培养计划进行重点培养。
5.公共服务意识强。培养学生经过对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行政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更强的公共意识,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本事,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创业精神和实践本事的意义。
6.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各大高校对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采取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从课堂的知识传授到课下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与创造性,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堂研究讨论、学生研究小组、管理模拟、模拟案例分析、主角扮演、专题论坛、政策辩论、政界领导人访问演讲、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不仅仅增强专业性知识,也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状况。
二、内部劣势。
1.专业基本规范问题尚未解决。对于任何一个专业,仅有明确了其专业范围,才能更好地进行完善与发展,才能更顺畅地建立相关专业机制。目前所缺乏的便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范围和主体的界定。底在东北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召开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讨会,但并未就上述问题的意见达成一致。
2.教材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不完善。类似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资料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及云南大学崔运武主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中列入的“综合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高规格教材少之又少,并且很难在图书市场上寻求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教材。
3.课程研究方向设置不清晰。在设置专业方向方面,有些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有的学校甚至混同了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应当是交叉学科的代名词,有些专业方向不适合冠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4.教学研究的单一性。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局限于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景。教学研究的方向局限于行政部门,而对企业的需求涉及较少,若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则不能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得到广泛认可,且高校培养出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对企业的战略需求、企业文化等缺乏了解,教学研究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调研,缺乏公共事业如何能够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这便失去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立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5.管理实习随意性大。同理工科专业相比,属于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实习随意性比较大,规范性要求十分匮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的缺乏影响了教与学的整个实习环节。一般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的高难度的实习目的定量计算无法真实体现实习的效率。
三、外部机会。
1.国际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下,交叉学科得以应运而生。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是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精细,促使了复合型人才的技术和管理双重技能的需求加大,公共事业管理这一学科专业的设立则顺应了时代的趋势,极大地解决了技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矛盾。
2.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要。在19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经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指出:要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此次会议强调,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职能例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等方面作了重要调整,将政府职能中部分职能剥离,由社会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非政府部门等准公共组织来担任。
3.公民社会建设的需要。中国要顺利完成政府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公民社会,面临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发展、和谐社区建设、慈善事业兴起、跨国公司增多产生的社会公共问题等,异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许多基础公共设施修建、公共物品供给、公共事务管理都面临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公民满意的过程,这供给了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4.实现科学化规范管理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问题,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然而,解决领导体制和公共事业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包括完善的机制和科学的竞争机制。
四、外部威胁。
1.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性。适逢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方面,其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与加强。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的国有企业吃“大锅饭”这一政企不分的现象。第二,在微观活动的管理方面,各级政府表现出管得过多过死,严重打消了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和活力,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成长和发展的缓慢。
2.政企分离的不彻底性。目前中国社会的准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比较低,事业单位和政府职能并未彻底分离,许多机构的负责人仍然由政府领导。如公用事业局公用事业、城市规划局、建设局等,大都不是文科背景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设置得较高,能进入政府部门的学生并不多。
3.事业单位改革迟迟难以推进。从20中央政府开始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到全国5个城市试点事业单位改革,财政支持性事业单位的改革行动缓慢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造成很大的障碍,严重影响其发展。
4.国内专业认知的不足。中国初步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第一届的毕业生刚进入社会,公众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解。很多人不明白公共事业管理的是什么性质的专业,很多企业单位也不明白高校是否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以,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往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缺乏认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