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模板13篇)
读后感可以激发对书籍的兴趣,促进个人成长与进步。写读后感时,可以借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一
如果抛下小说探讨战后创伤对于个体生命意义的摧毁,以及描绘参战青年群像“迷惘一代”的时代关怀,单就小说中的人物建立和情节设置,只能说,全书无不在向读者炫耀着上世纪初文艺青年们逼格满满的自我修养。想必时至今日,找一群俊男靓女当演员,将书中故事改头换面,拍成一部都市时装剧,再取个类似《巴黎青年图鉴》之类的名字,刷屏上热搜之类的肯定是没问题的。小说的故事情节既涉及当时巴黎文艺圈,流亡艺术家群体颓废纵欲的情感故事;也有关于当时上流社会酗酒、猎奇、追逐感官刺激的时代风尚。就像海明威自己所说,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不得不感叹,现今被年轻人追逐的许多时髦玩意,在小说中,也不过是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玩剩下的。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可能无法体会青年人的理想被战火烧成灰,随风飘逝的感觉。战争不只是毁灭了肉体,也摧毁了一代人内心的价值体系。小说中杰克因战负伤失去了性能力,和爱人博莱特陷入了想爱而不能爱的悲剧处境,最终无法和杰克走到一起的博莱特靠着纵欲过着醉生梦死的颓废生活。杰克为了实现对博莱特的爱,一次次送爱人同别的男人出走,又在她遇到麻烦的时候,把她接回来。两人纠结的情感瓜葛构成了故事的一条暗线。
比起这样的情节设置,我更愿意将杰克的受伤看作是一个隐喻。理想无法实现,生命是否还有意义。战场归来后,杰克就职于美国驻巴黎的一家报社当编辑,有个作家身份,每月能收到美国的一笔汇款,生活上算体面。不过在小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杰克总给人感觉像个无奈的旁观者,旁观博莱特炙热的追求者,旁观自己颓废的生活。泡吧-宿醉-昏睡-转换场地,然后再周而复始。似乎只有钓鱼和谈论斗牛能让他提起兴趣,但这些和与博莱特在一起相比,似乎又太轻了。想得而不可得的痛苦,只能用“不在乎”来回避他人,用“无所谓”来安慰自己。杰克是真的“迷惘”吗,还是“迷惘”只是对现实无力的一种故作姿态?否定问题的存在真是个高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起杰克以及他的大部分作家朋友们,博莱特的追求者科恩和被博莱特追求的斗牛士罗梅罗,算是这群“迷惘”群体中的不“迷惘”者。科恩被博莱特的美艳外表吸引,毅然和自己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友分手,对博莱特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有“确定”目标的他,不惜和“迷惘”群体闹翻,用大学时代拳击冠军的技术将博莱特的未婚夫迈克和杰克干翻在地,可惜科恩的拳头打得过“迷惘”青年,却无法战胜精神强大的斗牛士罗梅罗。博莱特观看斗牛表演时,被罗梅罗的技艺、勇气和潇洒帅气的外形所吸引,迷恋上了罗梅罗,经杰克的促成,博莱特离开众人,和罗梅罗出走了。
很难想象这样有目标感的人,从追逐博莱特的竞赛中失败,会有怎样的灰暗感,尤其还是失败于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拳击。为赢得博莱特,科恩将罗梅罗前后击倒了15次,可每次罗梅罗都硬撑着站起来,终于科恩感到内疚而无法下手,罗梅罗晃晃悠悠地走到科恩身前,使足劲给了科恩一拳,这一拳击溃了科恩的精神。
最终,按照本书的风格,博莱特依然没有找到归宿,书中说34的她不愿影响小她15岁的斗牛士的前程,选择了离开,身无分文的博莱特写信给杰克,请求他把她接回巴黎。当然,杰克照办了。
我在想,科恩经此打击会不会也陷入“迷惘”,罗梅罗朝气蓬勃是不是因为还没有领受生活的折磨。(恕我酸了),不过严肃小说似乎乐于描绘毁灭胜于建设。
好了,说完故事,那么,经典=流行元素充斥的网络爽文情节外衣+现代人关于个体意义探索的精神内核?当然不是。即使情节你听得狗血,主题你觉得矫情。但是海明威独具个人风格的技巧依然能成为这部小说值得一读的原因。采用侧面描写,用对话突显人物性格与心理变化,叙事隐忍克制,草蛇灰线,读者需要从细节中品味悠长的滋味。
不得不感叹海明威高逼格的写法,明明是个颓废奢靡的故事,总是藏着掖着的写,就让你感觉有高大上的关怀在里面。我倒是觉得文字精炼,天然的就意义丰富,不完全的表达,给了读者二次创作的机会。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二
时间慢慢流逝,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回想起十几岁的日子,会有一丝不舍,觉得再也回不去了——那美好的青春时光。
当我们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前进,青春时光会慢慢变得像泛黄的老照片一样美好。可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的青春却夹杂着战争,动荡,杀戮,饥饿,歧视,恐惧还有死亡。
与巴恩斯和他的朋友们相比,我们的成长简直散发着遥不可及的光芒。老狼、朴树用歌声吟唱青春,许多人都在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成长。
而他们,也有海明威用一部《太阳照常升起》来描绘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惘。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战以后,一批美国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一战以后一部分年轻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女主人公勃瑞特是英国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中因脊柱受伤而失去了性爱能力。杰克和勃瑞特真心相爱,但无法结合。战争给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留下了创伤,他们对生活感到迷惘、厌倦。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在西班牙,勃瑞特拒绝了犹太青年罗伯特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勃瑞特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她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小说还描写了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他自以为富有英雄气概,对生活抱有浪漫幻想。他追求勃瑞特,但是勃瑞特不喜欢他,觉得他的生活观念是陈旧的、虚妄的。
作者海明威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他就是那些青年当中的一员。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可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每一个大师不管写多少本书,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的人生。真实经历也好,从现实出发的想象也罢,每一个文字都是从作者的内心流出的。海明威所描述、记录的,是他眼中的时代,是他周围与他一样的年轻人的青春。
1924年夏天,在巴黎觥筹交错的酒吧里,海明威曾被一位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女士指着鼻头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20世纪代出现的文学流派有了自己的名字。(它不是一个有组织和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但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后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献辞写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作者是迷惘的一代,书中描写的是一群相同经历、迷惘的青年。阅读到某些段落,真的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如果我们读书之前不去想什么背景,主题或中心思想,我倒宁愿认为,这本小说就是海明威在纪念自己的青春。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这么迅速,而我并不是在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书中随处可见这样令人感慨的好句子。在海明威这部早期作品中,那种惜字如金的简洁风格,充满画面感的视角转换以及被人大为推崇的所谓“冰山体”写作,虽然表现得还不够充分成熟,但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个人印记。那种“八分之一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文体,初读可能难以进入情境,但坚持读下去,紧凑的情节又会让你欲罢不能。
小说的结尾笼罩着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哀伤情调。巴恩斯唯有在幻想、彷徨和迷惘中,求得一丝安慰。
我们的生活千篇一律,没有意外的惊喜。青春的荷尔蒙使人躁动不安,充满幻想。平静如水的日子里不如去翻一翻书,读一读海明威笔下的青春,就让你的泪水或欢笑随着情节一起起伏。我们很难过上另一种生活,利用小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青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原因为何,书中流露出的相同的迷惘,总会时不时地引起你心灵的共鸣。
或许合上书的一瞬间,你会豁然明白: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惟有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三
一直觉得海明威是个硬汉型的文人,也许和他的经历有关,参加一战,在欧洲当战地记者,喜欢看斗牛,打猎,航海,游历欧洲等等,没想到看完此部小说,才了解他并不是天生的硬汉,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的遭遇与经历造就了他后来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用饮弹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样性格的文人不多,我很是敬仰与钦佩。与其苟且活着,不如自己了结,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说中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经历,正是海明威在参加一战后的那段经历的缩影,他借此来表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这些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那个年代的这批受战争创伤的年轻人,心灵空虚,病态,桀骜不驯,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无精神支柱,所以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四
一直觉得海明威是个硬汉型的文人,也许和他的经历有关,参加一战,在欧洲当战地记者,喜欢看斗牛,打猎,航海,游历欧洲等等,没想到看完此部小说,才了解他并不是天生的硬汉,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的遭遇与经历造就了他后来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用饮弹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样性格的文人不多,我很是敬仰与钦佩。与其苟且活着,不如自己了结,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说中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经历,正是海明威在参加一战后的那段经历的缩影,他借此来表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这些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那个年代的这批受战争创伤的年轻人,心灵空虚,病态,桀骜不驯,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无精神支柱,所以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打开《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页,赫然映入你的眼帘的是:“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这是引自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露德·斯坦的一句话。作者海明威把它作为本书的题辞。从此,以海明威为代表的亲历了战争浩劫,关心战后欧美青年命运的一批作家被称作“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当记者。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美国zf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放弃了“中立”,宣布参战。打着“拯救国家和民主”的旗号,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狂热,十九岁的海明威志愿参加了红十字会救护队,开赴前线,不幸受重伤,先后经过十二次手术,终于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精神上所受的巨大创伤是手术无法治愈和弥补的,这在他以后的作品得到了反映。
很多与海明威一样从战场上归来的青年,受着残酷的战争印象的纠缠,始终摆脱不了彷徨的状态。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没有理想,没有光明,灵魂空虚,他们感到前途一片茫然,这些都是战争摧残的结果,《太阳照常升起》描写正是这样一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通过对人物外部言行的不加任何渲染地再现,却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中的精妙要读者慢慢地去感悟。
正如海明威曾一度把自己的创作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部分只是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八分之七。”读了《太阳照常升起》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极大的痛苦和伤害。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我们远离了战争的阴影,我希望这样的和平安宁、幸福和谐的生活永远地伴随着人类一直走下去。全世界的少年朋友们,让我们联起手来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高呼呐喊吧!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返何处。”翻开第一页便是这段有如春汛般的《圣经》扑面而来,我难以形容我意识深处的那丝感动,但我又真切的知道,那就是比纯粹还要空白的感动。
杰克是作为千千万万个饱受战争摧残中的一员,他感受过厄运就那么在他身上吻了一下,于是,在那个充斥着迷惘者的迷惘时代,他必须坦然,坦然忍受巨大的伤痛,坦然接受一直不断涌现的痛苦,坦然接受生活的失败和严酷的现实,坦然面对相比较他人而言而凸显出的悲剧感。都说,人,都会无法预料的到达一种归宿,我还未读到结尾时就在不断地想想杰克的归宿会是什么。感谢海明威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结局,在译本里,杰克最后说了一句:“这样想想不也挺好的吗?”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却好像满是乌云的天空里的穿出的一道阳光。
“这样想想不也挺好吗?”这不是对无情命运的妥协,而是一种对自己生命永恒价值的肯定。毕竟,虚无的人生里,我们都还要活下去。一如泰戈尔说的那样:“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又如灵焚所说:“这个世界本来就跟意志没有关系,我们不能表示拒绝,也无力承载与接纳。这是一种意志之外的预谋”。但我们可以选择向杰克那样坦然。
人类对于人世的嗟叹已经是一种老式的忧伤了,就好像百年坟头上的黄泥巴,千年斜坡上的狗尾巴草,难以抹去,难以凋零,再去回想那些,却仍是抹不去的低沉。唯独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这种思考才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反抗,少有的挣扎。
我也看到过不少专家对《太阳照常升起》的点评:“海明威对于人类的绝望,含蓄的哀伤,心理上不能愈合的创伤,都直接来自残酷的战场。连爱情都不能挽救他,实际上是连爱情他们都抛弃了。与残酷的死亡相比,爱情能有什么作为呢?”又有:“海明威的作品紧紧契合着时代的流动脉搏,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表现了人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饱受磨励的艰辛历程。”在我看来,道理是有的,但不免过于生硬和主观。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从中看到的,不过就是一场意志与生命的斗争罢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整本中最吸引我的也不过就是杰克的最后那句:“这样想想不也挺好吗?”试想,如果是我们遇到杰克那样的人生,我们在面对意志与生命的斗争时,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又能坚持多久?不要觉得这样的假设不会成立,要知道,万物都逃不出轮回,就像树木逃不了四季。在自己的生命经受过命运的碾压时,我们会像杰克那样投入,那样忘我吗?所以这么说来,杰克不是迷惘的一代,我们也不会是迷惘的一代。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一篇散文中的一句话:“虽然,依然有人在行走中劳顿。但早上升起的太阳,依然温暖着幸福的人们,也温暖着更多正在等待幸福的人!”我坚信,在杰克与阳光相拥时,他的心中必定是充满幸福的。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也从世间那么拥挤的记忆里为杰克留下一个永远的位置,与他共同感受豁然之后的幸福。
虽然,抵达对岸的路程还很遥远;虽然,到达理想的桥梁还未修建;虽然,通向家园的道路还未出现,我们依然走在人生的大道上。就像那些被风雨击中的花瓣,被流水不留痕迹的带走,但只要到了下一季,依然可以开出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太阳照常升起》这本书我以前读过,只是隔了这几年,印象有些模糊了,故事几乎完全忘却,所记得的唯有书的末尾,女人对男人说“要是能在姿美堂官网一起该多好”,男人回答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这段对话大概是很有名的,记得孙甘露在一篇随笔里引用过,而且那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因为《太阳照常升起》里那个男人没有性能力,所以他只能“想想”。
说实话,若不是孙甘露在书中提起来,我连这个情节也会忘记,因为以前我有一阵子把海明威的书都从图书馆中借来读了,一下子吃太多,囫囵吞枣,反而没有回味。前些天我在扬州逛书店,看到译文出版社的《太阳照常升起》,就准备买回来重新读一下,但是买回来之后,细看这本书,首先就发现装帧设计很糟糕,居然是粉红色调的,有一条类似大红锦缎被面的花边(自从张爱玲的《小团圆》红了之后,上海出的文艺类书籍似乎都染上这种慵懒颓靡的媚俗气息了今天我看到一家服装店刚开张,标牌上居然也是大红锦缎被面,店的名字居然也叫“小团圆”)还有呢,我不满意这个版本的译文,有些语气助词不很恰当,比如“那个罗梅罗还是个孩子哩”,类似的句子很多,破坏了作品中极重要的东西,语感。
另外,这个译者的序文还要糟糕,一开始我读了两行就读不下去了,然后跳过直接读正文,正文读完了后,由于原作的魅力,我还不想离开这本书,就又翻到了卷首的“译者序”,“捏着鼻子”读完,简直都要吐了,这个译者用马列主义加上民族主义那一套评判方法来解读这本书,不仅仅是曲解,我甚至怀疑他根本没有读懂《太阳照常升起》……不过,看看序文的写作时间“一九八三年元旦于哈尔滨”,也就能理解一二了。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在大战中负伤失去性能力,这个是全书的引子,但是这会让读者误以为杰克就是因为这个不能和勃莱特在一起,而事实上,杰克就是有性能力,也不可能和勃莱特长久的在一起,因为像杰克、勃莱特、比尔、迈克……这些人是一些没有家园的“流-亡者”,他们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放荡生活,而精神上也确实是“迷惘”的,为什么“迷惘”?我绝不同意译者序中所说的什么“资本主义危机”“帝国主义战争”“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社会”之类的废话,的确,杰克是在大战中受的伤,但战争只是一个表征,真正起到关键因素的,还是现代性到来之后(这个是不管你是资本主义还是什么主义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人被-迫离开了土地和家园,只能在世界上四处漂流,所以,当杰克这些人的“根”被现代之利刃斩断后,一些传统的价值观,生活状态,甚至是宗教信仰,也随之崩塌瓦解。
但是,在杰克的朋友之中,只有犹太人科恩是个特殊的例子,他对于女性的态度,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还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在杰克一伙人之中,科恩才显得那样不合时宜,甚至是令人讨厌,而海明威之所以不惜笔墨描绘科恩这个人物,就是想用他的“传统”来反衬杰克这伙人的“现代”,当然,科恩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留恋的东西,正是杰克这些人抛弃的,或者说是刻意回避的。另外,在海明威涉足文坛的时代,美国社会所流行的清教徒思想,包括后来的禁酒令,也是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个人觉得这其实也是现代性征象之一种,只不过它是从反面映衬出来的,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面,杰克,比尔,迈克这些人之所以宁愿漂泊海外,整日喝个烂醉,也与此有关,而海明威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描绘饮酒,美食,斗牛,旅行这些刺激的,享乐主义的活动,也不乏跟彼时国内那种氛围唱反调的意思。书的后半段主要描写杰克一伙人在西班牙“圣福明节”的经历,两天前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在回家的长途车上,当时车窗外是一片春光明媚,而书中所描述的是那种狂欢节到来的气氛,尤其是这种气氛是通过一些异乡人,一些旅客眼中所看到的,这真让我着迷,所以当时我想,这本书在旅途的间隙之中阅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觉得海明威之所以那样迷恋斗牛,不仅仅因为斗牛活动里面体现一种猛烈的,阳刚的男性生命力之美,更重要的,是在斗牛活动中斗牛士和公牛之间的关系,一种在迷恋和伤害之间游移不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高级的斗牛士都是很明了的,就像书中的罗梅罗,他爱公牛,但是他在场上却时时处在被公牛抵死或者主动杀死公牛的荒谬危险的境地之中,而斗牛活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在于此,一旦斗牛士注意到了个人安危,刻意回避和公牛的危险距离,斗牛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另外,斗牛士和公牛也存在一个逗引和被逗引的关系。这一切都很像我们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一种最重要的关系,男人和女人,逗引和被逗引,伤害和被伤害。这其实也就对应了杰克、迈克、科恩和勃莱特之间的关系,还有勃莱特和罗梅罗之间的关系。海明威说过他的写作不过反映出“冰山一角”,而我认为要理解这句话,应该从他的写作技术这个角度入手,因为文字是一个抽象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的写作会同时包含叙述、描绘、思辨、评论等等的因素,比如托尔斯泰、昆德拉这样的作家,而海明威仅仅是做到叙述和描绘,他对于生活场景、环天恩女装境、对话、氛围的呈现也都是节制的,他不评论,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所谓“心理世界”,但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却已经隐含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之中了,这种手法很像电影,这可能也是海明威作品大多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原因,另外说句题外话,王朔有些小说就是这样的,比如我很喜欢的《玩的就是心跳》。
儿子昨天从西安经兖州乘坐高铁回来。春节时存了一点文汇报的文章。今天读了几篇。海明威的这篇文摘是从百度上搜的。
海明威在学生时代就显示了写作方面的才华,中学毕业后当上见习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开赴欧洲战场。1919年海明威带着浑身伤痕返回美国。战争不仅在他身上留下两百多块弹片,也在他心上留下很深的创伤,使他充满了忧郁、空虚和茫然的情绪。为了排泄心中的郁闷,他开始写小说,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最精炼最含蓄的作品。20年代,他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
海明威这种个人情绪恰好反映了当时战后一代年轻人的心理。20年代的世界,刚刚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残酷的战争,使世界变得满目疮痍,留在人类心中的创伤更是久久不能平复。仿佛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战争能使人意识到和平年代不被珍惜的东西,而战后留给人们的则往往是精神的幻灭。战争的恐怖、人性的践踏使参加过这场战争的青年人背叛了曾经有过的理想,沉溺在享乐之中,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太阳照样升起》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出版,成功地描绘了杰克·巴恩斯这个人物形象,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性爱能力,却努力在混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不幸之间保持人格的完整,他是海明威第一个所谓“准则”主人公,有一套个人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种经历战争仍然保持自我准则的人物形象就成了青年人推崇的榜样。他们需要重建的正是一套价值观。这部小说被奉为青年人的《圣经》。使用海明威式的简短而厌世的语言成了人们交谈的时尚,而那种粗犷而敏感的叙事风格,同样为人们所喜爱。
美国前辈作家斯泰因为这本书题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自此,海明威连同这部巨著就成了“迷惘的一代”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迷惘的一代因为空虚而反叛,因为盲目而痛苦。海明威对传统价值沦丧的反应比本世纪中叶流行的批评意见所说的情况复杂,他不单单是形成一种行为准则,还包括玩世不恭的坚韧、男性的傲慢、一派正确无误的社会姿态以及酷爱见血的体育活动。他和笔下的主人公一样,通过一种姿态来阐明自己的立场。
《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头一部、也可能是他最完美的小说,使海明威成为国际文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作者最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脉搏,以他所熟悉的包括作家、艺术家和需求刺激的社会名流的圈子为原型,写出了普通大众的真实的生存状态。他笔下的人物,无法投身于任何伟大的事业,而只能在英勇的、壮美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场景中寻求生存的意义。
作为一位自传性很强的作家,海明威本身就是那些在战争严重摧残的道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中的一员。他参加过那场令人刻骨铭心的战争,他目睹了军功章在战后市场上被廉价出售,他身边的年轻人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这使海明威更加迷惘痛心。然而迷惘并不代表混沌,正是有了思考,才会迷惘,这说明在社会的迷雾中,人们还在努力寻找前进的`方向。纵观海明威一生作品中创造的主人公,也经历了一个由迷惘空虚到勇敢抗争的过程。事实上,“迷惘的一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十几年后,又投身到了为正义和生存而战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太阳照样升起》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精神,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
很喜欢看老电影《乞里玛扎罗的山》、《太阳照常升起》等美国老电影,后来才了解原作者是大家熟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1年以62岁高龄自杀身亡。他以自己硬汉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子形象而着称。中国人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当首推《老人与海》,然后有《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所谓“迷茫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就是从海明威这里而起。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为什么不能积极起来面对人生与社会,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个硬汉子何以用自杀来了结自己。《太阳照样升起》具体剧情我就不用介绍了,大家可以去直接看他的同名小说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样是个男人,中间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纠葛。《太阳照样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同时在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这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那软中带硬的形象,充满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能够创造出这样角色的作家本人,让人神往。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其实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这个人主动离开了我们,用的是一管枪。
《太阳照常升起》这本书我以前读过,只是隔了这几年,印象有些模糊了,故事几乎完全忘却,所记得的唯有书的末尾,女人对男人说“要是能在一起该多好”,男人回答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
这段对话大概是很有名的,记得孙甘露在一篇随笔里引用过,而且那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因为《太阳照常升起》里那个男人没有性能力,所以他只能“想想”。
说实话,若不是孙甘露在书中提起来,我连这个情节也会忘记,因为以前我有一阵子把海明威的书都从图书馆中借来读了,一下子吃太多,囫囵吞枣,反而没有回味。
前些天我在扬州逛书店,看到译文出版社的《太阳照常升起》,就准备买回来重新读一下,但是买回来之后,细看这本书,首先就发现装帧设计很糟糕,居然是粉红色调的,有一条类似大红锦缎被面的花边(自从张爱玲的《小团圆》红了之后,上海出的文艺类书籍似乎都染上这种慵懒颓靡的媚俗气息了今天我看到一家服装店刚开张,标牌上居然也是大红锦缎被面,店的名字居然也叫“小团圆”)。
还有呢,我不满意这个版本的译文,有些语气助词不很恰当,比如“那个罗梅罗还是个孩子哩”,类似的句子很多,破坏了作品中极重要的东西,语感。另外,这个译者的序文还要糟糕,一开始我读了两行就读不下去了,然后跳过直接读正文,正文读完了后,由于原作的魅力,我还不想离开这本书,就又翻到了卷首的“译者序”,“捏着鼻子”读完,简直都要吐了,这个译者用马列主义加上民族主义那一套评判方法来解读这本书,不仅仅是曲解,我甚至怀疑他根本没有读懂《太阳照常升起》……不过,看看序文的写作时间“一九八三年元旦于哈尔滨”,也就能理解一二了。
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在大战中负伤失去性能力,这个是全书的引子,但是这会让读者误以为杰克就是因为这个不能和勃莱特在一起,而事实上,杰克就是有性能力,也不可能和勃莱特长久的在一起,因为像杰克、勃莱特、比尔、迈克……这些人是一些没有家园的“流亡者”,他们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放荡生活,而精神上也确实是“迷惘”的,为什么“迷惘”?我绝不同意译者序中所说的什么“资本主义危机”“帝国主义战争”“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社会”之类的废话,的确,杰克是在大战中受的伤,但战争只是一个表征,真正起到关键因素的,还是现代性到来之后(这个是不管你是资本主义还是什么主义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人被迫离开了土地和家园,只能在世界上四处漂流,所以,当杰克这些人的“根”被现代之利刃斩断后,一些传统的价值观,生活状态,甚至是宗教信仰,也随之崩塌瓦解。
但是,在杰克的朋友之中,只有犹太人科恩是个特殊的例子,他对于女性的态度,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还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在杰克一伙人之中,科恩才显得那样不合时宜,甚至是令人讨厌,而海明威之所以不惜笔墨描绘科恩这个人物,就是想用他的“传统”来反衬杰克这伙人的“现代”,当然,科恩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留恋的东西,正是杰克这些人抛弃的,或者说是刻意回避的。
另外,在海明威涉足文坛的时代,美国社会所流行的清教徒思想,包括后来的禁酒令,也是一个重要的背景,我个人觉得这其实也是现代性征象之一种,只不过它是从反面映衬出来的,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面,杰克,比尔,迈克这些人之所以宁愿漂泊海外,整日喝个烂醉,也与此有关,而海明威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描绘饮酒,美食,斗牛,旅行这些刺激的,享乐主义的活动,也不乏跟彼时国内那种氛围唱反调的意思。
书的后半段主要描写杰克一伙人在西班牙“圣福明节”的经历,两天前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在回家的长途车上,当时车窗外是一片春光明媚,而书中所描述的是那种狂欢节到来的气氛,尤其是这种气氛是通过一些异乡人,一些旅客眼中所看到的,这真让我着迷,所以当时我想,这本书在旅途的间隙之中阅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我觉得海明威之所以那样迷恋斗牛,不仅仅因为斗牛活动里面体现一种猛烈的,阳刚的男性生命力之美,更重要的,是在斗牛活动中斗牛士和公牛之间的关系,一种在迷恋和伤害之间游移不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高级的斗牛士都是很明了的,就像书中的罗梅罗,他爱公牛,但是他在场上却时时处在被公牛抵死或者主动杀死公牛的荒谬危险的境地之中,而斗牛活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在于此,一旦斗牛士注意到了个人安危,刻意回避和公牛的危险距离,斗牛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另外,斗牛士和公牛也存在一个逗引和被逗引的关系。这一切都很像我们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一种最重要的关系,男人和女人,逗引和被逗引,伤害和被伤害。这其实也就对应了杰克、迈克、科恩和勃莱特之间的关系,还有勃莱特和罗梅罗之间的关系。
海明威说过他的写作不过反映出“冰山一角”,而我认为要理解这句话,应该从他的写作技术这个角度入手,因为文字是一个抽象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的写作会同时包含叙述、描绘、思辨、评论等等的因素,比如托尔斯泰、昆德拉这样的作家,而海明威仅仅是做到叙述和描绘,他对于生活场景、环境、对话、氛围的呈现也都是节制的,他不评论,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所谓“心理世界”,但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却已经隐含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之中了,这种手法很像电影,这可能也是海明威作品大多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原因,另外说句题外话,王朔有些小说就是这样的,比如我很喜欢的《玩的就是心跳》。
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有人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没有他的短篇写得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我不知道。我只相信,如果一个故事如果用一个短篇就可以写出来,海明威是不会把它写成长篇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故事用一个短篇写不完,那他就会把它写成长篇。这样说的意思是:与其说他的长篇是长篇,还不如说一个大号的短篇。短篇与长篇的区别是它的结构更为紧凑、主题更为单一。如果说长篇象是个十连发的散弹槍,短篇小说就是个“单打一”,海明威的这种拉长了的短篇就象一个射程长,精度高的狙击步槍了,他小说的篇幅无论多长,那主题都会把它的前后洞穿。
关于上面一点,没有人比福克纳看得最清楚。在海明威写完《老人与海》以后,福克纳写了一个短评,最后一句话是:"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着海明威的那个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这句话里包皮含的意思很明显,它就是想说这小说多一点则散,少一点则缺。这篇《老人与海》既不是长篇,也不是短篇,而是正好介于其间的中篇。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就是这样一种小说,这是一种既要写完整又要一句话也不多的小说,它的篇幅什么也不代表,仅仅代表着它就是恰恰应该成为的那个长度。
如果一个读者第一次看海明威的小说,而这个读者又是在听说了海明威的大名以后才开始读他的小说的,这个读者可能会遭遇这样一种事,那就是被海明威的大名和他的小说语言的平淡弄得一脸茫然。因为他在听到海明威的威名之后,他就会抱有期望,认为他的小说一定写得非常出彩,扣人心弦,惊险激烈,高|潮迭起。但是如果他是这样看的,那他一定在看了几页以后就失望了,然后,他就会从阅读变成浏览,越是这样,他就越是觉得小说寡淡无味,最后是再也读不下去。
造成这种原因的其实我上面已经说了,海明威的小说有一个洞穿全篇的主线,而这个主线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又常常是隐敝的,如果你没有好好的把握住,不知道他的“冰山理论”,那就对小说的精彩之处视而不见。他的“冰山理论”所说的“看得见的部分是八分之一,而看不见的部分是八分之七”,而这八分之七其实就是主线,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人物的“心理主线”。而“心理主线”,只要思虑一下人说过的、做到的,和他心理曾经存在过、出现过之间的比例,你就会认为这个“八分之七”的比例其实划分的很有道理。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战中受伤,此伤让他不能与他所爱的女人过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爱的这个勃莱特又天性活泼、热爱生活。勃莱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认识并且相爱,但就因为上述原因没有结婚。小说开始的时候,勃莱特已经经过两次不幸福的婚姻,正准备结第三次婚,小说的故事也就在这个时间段里依次展开。
首先从这个小说框架里,我们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里应该具有的复杂滋味,内疚、隐痛、妒疾、失意、孤独、无奈,还有空虚、屈辱等等。而这种种复杂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隐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读这小说如果没有先认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么你去读这小说中巴恩斯与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闲言碎语都会觉得平谈无味。而这小说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这样的"闲言碎语"所构成。
海明威小说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对人心的洞察力上,这表现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们都知道的就是一个“打不垮的人”,这个“打不垮的人”的本质不是拒绝向命运低头,而是拒绝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操纵。与上帝认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无损勇敢和坚强。但是任由别人插手自己的命运,这就不可忍受。这些人总把手插在你的钱袋里,把脚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总是要求你为他们的事业献身,然后赏给你一个你再也无法享用的东西。只有在这种人面前,这个"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闪闪,具有真正的价值。
在这篇小说里,围绕着这个"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实是三个人,一个是巴恩斯,一个人科恩,一个是勃莱利的最后一个男朋友罗梅罗(他是一个斗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安于命运的人,这是个被天意命运"打败了"的人,但他是"败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个追求勃莱利的犹太人科恩身上,就会显现"打不垮"的真谛。
科恩这个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后不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丑陋无比。他虽然把巴恩斯揍晕了,把罗梅罗打得爬不起来,但是在勃莱利、巴恩斯和罗梅罗他们眼里,他却一败涂地。他最后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奴隶,他不是被命运击败的,而是被勃莱利这个人击败的,而勃莱利之所以能击败他,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可以轻易被什么人都可以击败的、一个可怜的家伙而已。正是从他身上才反衬出巴恩斯对生活的认识,对打不垮的精神的认识。而罗梅罗这个人,海明威用他与科恩(前拳击冠军)的决斗把那种"打不垮"的精神展现的更确实。决斗那一段写得简直太精采了。一个是斗牛士,一个是拳击手,斗牛士用斗牛的那种不屈精神面对拳击手的凶悍。最后的结局是:拳击手比公牛难斗和斗牛士比拳击手顽强,也就是说“打不垮”的本质不是凶悍而是顽强(海明威最喜欢的两个主题“拳击”和“斗牛”在这本小说里发生了撞击,只不过这个拳击手有点菜)。从这里看,海明威对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让人着迷。
另外海明威讲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这个人的心理在这个小说中被他从头抓到尾,仅仅这一点,就非常不简单,小说中对科恩和勃莱利之间发生的事没有一点正面的描述,但是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事却让读者感到非常清晰,就仿佛海明威在小说里全都讲过。而这只是因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异的行为时描述的非常真实。
最后把海明威关于"冰山理论"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如果一个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写的东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写得极为真实,那他会强烈地感觉到那些东西,就仿佛作家已经讲述了它们。"(摘于《午后之死》)上面这句话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极为真实"。
海明威绝不仅仅是一个打不垮的汉子,而是一个无论生活还是写作中都散发着既聪明又老练、既谨慎又判逆、既认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男人魅力。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五
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
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
科恩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他跟那帮人处不来,极少喝醉,又特别较真,将逢场作戏的阿施利夫人当作女神,随时准备为心上人作出奋力一击,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斗牛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帮身怀战争创伤、经常烂醉如泥、到处寻欢作乐的寓公们(哪怕是破产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大好青年,战争象一条河,泾渭分明地将他拦在另一边。
受伤的区别于未受伤的,最本质的一点是,什么都没所谓了,日常生活乏味难耐,沉醉于酒精、斗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乐主义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纳斗牛的专业解说。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仿佛是特别脆弱易溃的群体,在战争创伤这个合理的理由下,他们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于接受且互相认同的准则。
就比如家庭有重大变故,孩子就不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好孩子。实际情况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经大条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归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终发现,即便他没有受伤,如美少年斗牛士罗梅罗那样生猛,与阿施利夫人也撑不了多久,这才是致命打击。
因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时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斗牛是乏味的有望成为名言。其实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也就是他,想必能够和谐相处。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六
很喜欢看老电影《乞里玛扎罗的山》、《太阳照常升起》等美国老电影,后来才了解原作者是大家熟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1年以62岁高龄自杀身亡。他以自己硬汉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子形象而着称。中国人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当首推《老人与海》,然后有《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所谓“迷茫的一代”就是从海明威这里而起。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为什么不能积极起来面对人生与社会,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个硬汉子何以用自杀来了结自己。
《太阳照样升起》具体剧情我就不用介绍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他的同名小说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样是个男人,中间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纠葛。《太阳照样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同时在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这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那软中带硬的形象,充满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这个影片让我想起来许多外围的东西,比如海明威的自杀,一战后迷茫一代的形成。影片开头就是一战的残酷场景,然后就展示一群美国老兵在战后法国的生存状态,主要是他们的心理状态。看了这部影片就不再迷茫为什么会有迷惑的一代。而且直接参战的海明威的心灵创痛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们发生的根源。
海明威对于人类的绝望,含蓄的哀伤,心理上不能愈合的创伤,都直接来自残酷的战场。连爱情都不能挽救他,实际上是连爱情他们都抛弃了。与残酷的死亡相比,爱情能有什么作为呢?能够创造出这样角色的作家本人,让人神往。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其实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这个人主动离开了我们,用的是一管枪。
为什么海明威要取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名字来作为他作品的名称。“太阳照样升起”,他在用这样的话来劝说过自己多少遍,忘记过去忘记过去,但看来他还是不能忘记。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七
简单的语言重在使读者自己去感受的用意固然不错,可小说毕竟还是文学需要具备文学性,接近新闻报道的白描文字感觉有些过了。
一战后和经济大萧条前之间的“迷茫一代”,海明威这一著名概括恰如其分。不像二战,一战的许多理念和战术还停留在十九世纪,与此同时以重机枪坦克为代表的超级杀人武器却一个不少地粉墨登场,这样的错配只能导致惨烈的结局。倒不是特指伤亡人数,而是惨状,缺胳膊少腿,弹片陪伴一身,严重的心理问题及其他终生残疾,相较之下瞬间的死亡倒没那么丧。大量这样的“残存”军人回归,对欧美社会的冲击不难想象,先是震惊愤怒,后是怜悯哀愁忧伤,慢慢发酵成为迷茫无助与颓丧。
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选角一样妙,战场回归的男主角外表无异于常人,日常生活包括社交娱乐一样不少,唯独丧失了性能力。有洞察力的大作家多半是相似的,这些人前照旧光鲜但只有夜幕下独处的自己方能体会这种苦涩与绝望,关键是这对与妻子或女友的关系是渐入肌理的侵蚀毁损,等于多折磨了一个本该欢畅明媚的无辜的心灵。较《查》对这方面生理与心理的侧重正面描写所不同,《太阳照常升起》几乎从未正式提及杰克·巴恩斯的性功能丧失,而是通过烘托一整个人物情节发展让读者自行体会深处搅扰人心的那颗定时炸弹。除了对大量男性的打击,一战同样造就了无数人生际遇变故的女性,或者照顾战场回来残疾的丈夫/男性亲属,或是索性痛失丈夫亲人,若是继承的经济条件尚宽裕,就成为标准的“迷茫一代”的女性成员,女主角波莱特便是如此而来,当然,她特有的美貌使得情况更略为复杂一些。
既然清醒地面对迷茫太过残酷,何不最大程度拥抱酒精,作者大概此意。一开始见书中人们随时处于休假游玩模式,尚令人感到轻松洒脱之意,可随着书卷展开,仿佛永无休止的重复单一休闲游玩,顿觉空虚惆怅,本为美好的事物褪去了光鲜的外表,徒留空洞内在。这么讲吧,度假之美好在于从日常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停顿下,refresh自己,为重回既定的轨道充足能量,可一旦缺失了主轨,没有工作事业,不为家庭谋划,也没有其他值得为之持久努力付出的地方,度假就无法称之为度假,而是游荡,放浪,飘零,以及对未来的畏惧。故单独来看能够修身养性的钓鱼,体验刺激与惊险的西班牙圣福明狂欢节,陶冶情操的西班牙法国交界处的乡村海岸风光,当置身全书的主旨背景下,又失去了神采,成为放逐逃离的收容站。
可见本书与写此书时的海明威很是默契,就是二三十岁的战后年轻人(无经济窘迫的约束),一味表达了失落与苦楚,叫嚣着自己与周围的人是迷茫的一代,不知为何产生,也不知所向何处,今朝有酒今朝醉。贵在真实,哪来那么多深沉的思考与理性的辨识,光是彷徨与呐喊,不也是挺宝贵的。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八
此片据说是姜文磨剑七年的力作,一看果不其然,力作就是力作,欣赏起来力不从心,还有种骂人的欲望时时想发作。
现实主义的东西只要把次序颠倒一下就不再是现实,是“超现实”了。
超现实主义的东西最大特点就是难以名状,说它梦幻它就梦幻,说它荒诞它就荒诞,总之一切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词汇都可以冠于其上,于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摇身一变成“大雅巨片”了。
只有在这种超现实大片中主人公才可以不厌其烦地上树,莫名其妙地消失,也只有在这样的影片中性和爱才可以表现的如此变态,生孩子也才可以完全不必理会脐带。
但电影最终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而广大人民群众目前还生活在现实里,电影一超现实,观众就开始晕乎,你一荒诞,观众就以为扯淡。
所以说太俗不行,太雅也并非一定适宜,更何况那种故弄玄虚的雅呢。
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还有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
一句话总结:
电影是唯美的,情节是曲折的,节奏是故意弄乱的,悲剧表现得是比较搞笑的,电影制作人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观众大部分是找不着北的。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九
与其苟且活着,不如自己了结,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说中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经历,正是海明威在参加一战后的那段经历的缩影,他借此来表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这些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那个年代的这批受战争创伤的年轻人,心灵空虚,病态,桀骜不驯,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无精神支柱,所以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十
还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英语风采大赛的比赛。虽然在家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但到了比赛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紧张。比赛前,我的心怦怦直跳,看着我前面的选手都流利地背出了一篇篇的英文故事,我十分紧张,生怕自己卡壳。我在家背的可是很流利的!我安慰自己。但我还是心里没底。
“王家璇”评委叫了一声。我捏着一把汗走上了台。不知怎的了,两腿开始不听指挥地发抖,“别抖,别抖”,我心里命令自己,可没想到越是这样越紧张,腿抖得更厉害了,结果文章背得勉勉强强。比赛结束后,我十分后悔,趴在妈妈怀里哭了。
但妈妈的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孩子,不要为一次失利而伤心痛哭,不要为一次失利而抱怨自己,也不要为一次失利而失去信心,后面的机会还很多,只要好好珍惜就行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在人生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的挫折,而这些挫折虽看起来不是很好,其实都是好事。经历过挫折后,当下一次再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过去。即使失败了,也要总结原因,重燃激情,升起心中的太阳!”妈妈给了我一个微笑,努力让我明白这个道理。我看着妈妈鼓励的眼神,破涕为笑,“我明白了,我要好好锻炼自己,下次一定会成功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回味妈妈说的这番话,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升起心中的太阳,重燃激情,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发挥得更好,更出色!
升起心中的太阳,点燃心中的激情,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面对。纵然前进的道路仍有坎坷,但只要升起心中的太阳,就能一路扬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十一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结构异常繁复的电影,这是一部情节极端复杂的电影,除了摄影之美、色彩之艳、音乐之好,导演很前卫地玩了一把圆形叙事的结构。姜文在解说这部电影的时候说,这部电影的名字源于圣经的话,一群人来,一群人去,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姜文力图表现的人类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一般的命题,也就是哲学命题。《太阳照常升起》告诉了我们关于爱情命题、欲望命题、亲情命题及生存命题的思考。姜文在一部电影中,要表现出他对这四个命题的思考,那么他所采用的艺术手段就一定是非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他采用了组合段的叙事方式。在影片里,导演以一种轮回的圆形叙事形式来叙述整个本身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加之碎片化组合段的叙事方法,使得整部电影有点难以理解。先按正常的时间顺序说,房祖名饰演的小队长出生于1958年,1976年,他18岁。同年,姜文饰演的老唐携妻子孔维来到房祖名所在的村子劳动改造。老唐每日打猎,忽视娇妻,造成小队长阿廖沙与唐妻孔维勾搭成奸。唐妻在老唐枪杀房祖名之前离开村子(这一点影片有交代)。之后老唐枪杀小队长。后来唐妻怀孕,于是去寻找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小队长阿廖沙。就在这时,时间忽然奇妙地回到了1958年!怀孕的孔维(此刻变成了周韵,这是影片另一个奇妙的设置所在:孔维和周韵这两个角色竟然是同一个人!关于周韵和孔维两个角色是同一个人,还有以下情节作为证据——1976年,姜文携妻子孔维来到了房祖名所在的村子,就在同一天的同一个时刻,孔维出现了,而周韵消失了„„)没有找到李不空,只找到了他的遗物,其中包括一件上面带有弹孔和血迹的衣服。房祖名的父亲在片中一直没有露面,唯一出现的一张他与周韵的合影,头部还被周韵(疯妈)用剪刀剪掉了。关于他的父亲,警察李和村民甲喝酒时曾对房祖名说过:他的父亲是中枪而死,但不是烈士。这就为他是死于仇杀作下了铺垫。所以,周韵找到的那件带有弹孔的衣服,其实正是1976年被老唐杀死的小队长所穿的!于是,又一个奇妙之处诞生了——生于1958年的小队长,他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死于1976年的那个小队长!所以小队长的父亲其实是他自己。支持这一推论的证据还有那张被剪掉的头像,出现在了周韵建筑的圆石屋子里,不是别人,正是小队长自己(跟李铁梅并排贴在一起)。
影片颠覆了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穿梭于时空当中,完全天马行空,没有一丝羁绊。
欲望是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主题,导演以组合式的叙事方式及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欲望,而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人物的欲望景观化了。
对疯妈的描写来展现一个人对爱情的欲望或者说执着可以到达什么境地,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梦境,为了把疯妈对爱情的追求说得更清晰,铺满鲜花的铁道以及长着黄须子的鱼鞋特写镜头的交替出现,这是疯妈的梦境。醒来后,疯妈便买来了梦里的那双鞋子,捧在手中。回家路上,疯妈在树下解手,站起来后发现挂在树上的鞋消失了,之后,疯妈便疯了。现实中,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一直都会用梦幻来形容,说爱情像梦一样美,一样浪漫。表面上是黄须子的鱼鞋丢了,疯妈才疯了,实际上,这鞋就是疯妈的爱情的象征,一直到后面段落的故事中,我们终于明白,这是对爱情的极致境界的表现。影片先是表现她四处寻找那鞋,树上的鸟儿说,我知道我知道。疯妈妈惊奇地看着鸟,然后就对她儿子说,是鸟儿偷走了她的鞋。她的丈夫生前最喜欢说的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她的丈夫把她的爱情拿走了,她却坚持不肯相信。她自己的爱情让她疯狂,她没有办法找到鸟儿,后来她只好用那些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白色鹅卵石为儿子建造了一个白宫,这是一个爱情的宫殿,疯妈妈把儿子的照片和李铁梅的照片放一起,她希望儿子的爱情不要像她的一样,支离破碎。可是,当儿子发现了这宫殿的时候,白宫里的东西甚至都经不住他的一个大声的喷嚏,所有的东西应声粉碎。这暗示她儿子的爱情也一定不会有完美的结果。爱情的永恒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在第四段故事中,疯妈妈的一段独白揭示了她疯的原因:你不要以为用这些东西就能骗我说,你死了,我才不会相信。她永远不会相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她永远不会相信她的爱情已经完结,当她真的意识到这是真时候,她的生命便毫无意义。这就是爱情极致的境界。影片中那座她用圆石建造的房屋有着象征意义——象征了她受过严重创伤的内心世界:房屋里所有的物件都是破碎的。《太阳照常升起》表现的欲望,是通过梁老师过度压抑自己的欲望最后自杀身亡来表达的。是通过特定的年代的特殊事件来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1976年,伴随着梁老师的一曲《美丽的索洛河》,画面是在厨房里,一群女工边和着梁老师的歌声边揉面,画面欢快、和谐。女工的动作充满着动感,画面感觉不像是在厨房里,更像是在舞蹈练功房里。那频频抬起的腿,那动听的音乐,梁老师弹吉他的特写,一下子把人引进了一个美丽的欲望世界。然后一个电话打破了画面的和谐。一群女人明知道电话里的语言下流,说不出口,却仍然争抢着去接。接完后,嘴上和脸上表现着害羞,但那表情的后面,却让人感觉她们心底的享受。让人感觉到在那个年代,欲望是一定压在心底的。这个段落的主角梁老师是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但人性的本能又要求他释放。于是,在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直接诱惑下,他不自觉地摸了面前一个女人的屁股。加之现实中林大夫和另一位不知名的女子的大胆爱情表白,让梁老师更是困惑。林大夫的表白可谓是赤裸裸。林大夫带着喘息的表白让人感到像压抑已久的爆发,淋漓畅快。林大夫的一句“我是你的人”以及那透明的塑料的雨衣,被梁老师那困惑的拒绝走后又返回来的身影,整个病房里的湿湿的感觉,让人能感觉到林大夫的欲望满得要溢出来了。林大夫走后,又来了一位没有提及姓名的女人,她自称就是打电话的女人,她对梁老师说,“你摸的应该是我”“我恨我恨我恨恨恨我恨”一方面为影片营造了戏剧式的幽默。另一面,通过这发自肺腑的表达,让人更多的感受了她们那种强烈释放自己的愿望。但是这些对于刚刚受到“摸屁股”事件惊吓的梁老师更是困惑。但是梁老师更不能明白这个刚刚对他那样表白的女人竟是唐老师的情人。所有的一切,大大超出了作为一个尽力压抑自己欲望的人的理解范围,对这个社会的困惑让梁老师选择了最决绝的行动:自杀。
梁老师死得很优雅。三个半圆形的拱门,中间吊着一个身体。他死后的尸体上面盖了一块白布,白布上面压着茄子、辣椒。生活中的俗事梁老师能理解,人类精神感情的事情他不能理解,他不明白一个“摸屁股”的事件弄得沸沸扬扬,他不明白林大白那么真切的表白后面藏着的却是她对另外一个男人同样的感情,他不明白人类的本性和要压抑这本性的张力到底能撑多久。他不想撑下去了,于是他离开了。梁老师的死是人类对欲望的渴求的另一个极端表现。电影的人物的欲望,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人类的欲望在一幅幅鲜艳诡异的画面中景观化了。这样的欲望显得极端确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
“欲望”是电影主要想要表达的东西,具有心理内转的私密和感性特点,《太阳照常升起》向我们表达的就是这种人人都有的“欲望”,导演姜文将电影人物的欲望以自己独特的轮回组合式表达方式加之电影娴熟的拍摄手法景观化,而当姜文将所要表达的各个人物的欲望景观化的时候,使得影片呈现出一种广场上狂欢撒野般的喧哗气氛。
“狂欢”是巴赫金提出的重要理论概念之一。在“狂欢”作为理论资源被人论述之前,人们更关注的是西方传统节日中的“狂欢节”。平民大众可以在这一天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平常隐匿的欲望,不同于遵守日常生活的逻辑,人们可以在这一天假想性的破坏一切。狂欢节使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观照和接近世界,恢复与世界最原始的触觉。而在这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场所的对立:庙堂与广场。在广场上,表演是人类最直接展示自己内心的方式,这里出现的是隐匿于官方权威文化背后的另外一种文化体系,民间文化。而民间按照陈思和的解说,代表着最热烈的生命力原发地和最蓬勃的欲望。而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以及广阔的表演平台与狂欢节中人们的欲望宣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可以通过描述性语言来展示这类可意会却不能言传的情感体验,而电影却要用其丰富的镜头语言,通过影像的可视功能将这类本真欲望景观化,这对导演是一个挑战。当欲望被人以形而下的表演呈现出来时,便转换成了观众的形而上的思考。而片中欲望的景观化更带来了犹如巴赫金所说的“狂欢”的审美体验。
疯妈是这种“狂欢”体验的主要表现者之一,因为被外界判定为疯癫,日常生活的逻辑与她格格不入。美丽的疯妈因为年轻时候刻骨铭心的恋爱,由此一直处于情感晕迷的状态,再也不曾醒来。她生活在自我臆想的世界当中,并经常试图将房祖名饰演的儿子拉往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好像美丽的如同童话的白房子,在水中央的漂浮以及对儿子一系列的强迫和暴力。影片的速度与人物的安排相映衬,疯妈带来的画面速度是迅驰的,加上小队长不断的奔跑寻找,糅合疯妈不合常规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丝紧张和悬念。最精彩的画面是当她爬上大树朝远方呼唤阿廖莎和在房顶用温州方言念的“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疯妈内心想爱而不得的极度疯狂的状态,导演更将这种疯狂给予了最逼真和诗意的景观化呈现。“疯”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为爱疯狂的女子,应该说其原型也是来自“阁楼上的疯女人”,姜文给了疯女人说话和表演的舞台,将原先“疯女人”的恐怖和神秘的面纱揭下转换成了图像,而狂欢和诗意整好衬托了疯妈内心不受世俗理性规训的原生态的对爱的最纯粹和单纯的信仰。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十二
那些原本想要费尽心机忘掉的事情,原来真的就那么忘了。
你是钢琴的第八十九键,是我永恒触摸不到的距离。
当泪水化作雨水时,那一刻,谁的誓言还能轮回?
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红尘画卷,画的是谁的生死之恋?最后却只能守着那不变的容颜,一守就是一千年。
记忆如沸腾的白开水,不停的冒着热气,我呆呆的看这它,思绪一点点飞离我的身体.
紧握在手里的幸福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篇十三
很喜欢看老电影《乞里玛扎罗的山》、《太阳照常升起》等美国老电影,后来才了解原作者是大家熟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1年以62岁高龄自杀身亡。他以自己硬汉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子形象而着称。中国人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当首推《老人与海》,然后有《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所谓“迷茫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就是从海明威这里而起。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为什么不能积极起来面对人生与社会,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个硬汉子何以用自杀来了结自己。
《太阳照常升起》具体剧情我就不用介绍了,大家可以去直接看他的同名小说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样是个男人,中间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纠葛。《太阳照常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同时在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这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那软中带硬的形象,充满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这个影片让我想起来许多外围的东西,比如海明威的自杀,一战后迷茫一代的形成。影片开头就是一战的残酷场景,然后就展示一群美国老兵在战后法国的生存状态,主要是他们的心理状态。看了这部影片就不再迷茫为什么会有迷惑的一代。而且直接参战的海明威的心灵创痛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们发生的根源。
能够创造出这样角色的作家本人,让人神往。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其实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这个人主动离开了我们,用的是一管枪。
为什么海明威要取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名字来作为他作品的名称。“太阳照常升起”,他在用这样的话来劝说过自己多少遍,忘记过去忘记过去,但看来他还是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