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优秀21篇)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反馈方式,帮助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适应能力。总结的首要目标是获得一种真实而客观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运动员,以下的文章都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一
“保理”一词来源于英文factoring,在国内又译为“保付代理”,是指供应商以赊销(o/a)、承兑交单(d/a)等方式,向买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服务而产生应收账款,保理商(factor)对这些应收账款进行核准和购买,并向供应商提供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和坏账担保等一系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国际保理是指供应商与债务人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保理业务。具体而言,是指保理商向以赊销方式向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买方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提供的综合性的金融业务,供应商将其与买方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所有权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则为供应商提供资金融通、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和信用风险承担中的两种或全部服务。
在国际保理业务中,供应商与其客户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保理商与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关系对于确定一项保理业务是否为国际保理并不重要,即使保理商与供应商分别位于不同的国家,若供应商所做的是国内贸易,那么,他们之间的保理业务仍属于国内保理。国际保理的国际性由所服务于的贸易的国际性所决定,这与国际商会的划分方法一致,也为《国际保理公约》所肯定。贸易的国际性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所规定的“营业地标准”确定。
2我国保理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1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简况。
我国的保理业务起步较晚,1992年中国银行率先将保理业务引入国内,并于1993年2月加入了fci,之后交通银行也加入了该组织成为正式会员,但总体来说保理业务的发展非常缓慢。全球的保理业务量为623840百万欧元,我国内地的保理业务量只有212百万欧元,而我国台湾地区同年的保理业务量已达3650百万欧元。
20**年,南京爱立信公司以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等中资银行无法提供“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为由,提前偿还从几家中资银行贷出的19.9亿元人民币,转向外资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引起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强烈反响。“爱立信倒戈”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之后,众商业银行纷纷加强了保理业务的推广与拓展,我国的'保理业务量逐年增加,成为全球保理业务量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2我国发展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保理业务,而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兼营。
可,这使得保理业务的操作一直处于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状态。
(3)保理业务范围窄。目前我国保理业务的种类主要是对进出口的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有追索权的双保理,即由进出口保理商分别负责向进出口商提供对资信的评估、对信用风险的担保、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及其对贸易的融资等。至于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对于绝大多数相关保理商来说,则难以提供。主要是我国目前尚无保险公司为保理商开展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提供保险,这就意味着保理商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从而使得风险成本增加,实际收益率降价。推及更深层,主要是保理商、保险公司既无业务准入,又无合作经验所致。
(4)缺乏开展保理业务的专门人才。在我国从事保理业务的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的保理业务培训,并且由于我国保理业务量少、开展时间短,从业人员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造成整体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
2.3对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建议。
(1)逐步放开保理市场,允许成立独立的保理公司。目前国际上的保理业务大多由专业保理公司从事,并且它们中90%以上是fci的会员。这些保理公司主要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有独立的保理子公司,二是由附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个部门来开展保理业务。但无论是独立的保理公司还是不独立的保理公司,其授信体系、营销体系和品牌知名度等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目前只有商业银行从事保理业务,这就意味着,保理业务涉及的融资标准必须服从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保理业务的优势也因而丧失殆尽。由于目前保理业务还无法立即从银行中分离,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成立专业部门,充实专业力量,遵循独立的规则,对保理业务进行独立操作。而监管部门应尽快放开对保理业务的种种限制,以便保理业务从银行中独立出来,由独立的保理公司来开展。
(2)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清理、修改、完善保理业务涉及到的《合同法》、《公司法》、《银行法》、《担保法》、《破产法》等多项现存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保理体系建设的外部法律环境。另一方面,要借鉴参考已有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外成熟市场针对保理业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案例,为保理业务的开展辅之以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完整规范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以便规范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3)拓宽保理业务的范围。首先,应进一步发展双保理,并让出口国保理商和进口国保理商建立合作关系,这是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条件,也是借鉴与学习国外保理公司经验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开发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更乐于接受无追索权的保理,一方面可以免除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能及时获得现金。在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中,银行由于丧失了对销售方的追索权,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风险分散。而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是积极有效地分散风险的有效措施。
(4)培养专业的保理业务人才。保理专业人才需要有很高的素质,银行等保理商要对自身的保理业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人员参加fci组织的保理函授课程学习和考试,以获得fci颁发的合格证书。同时还可邀请国外专家来国内授课或派人员到国外学习等,利用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交易经验培养专业人才,以紧跟保理业务的最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宏文.国际保理法律实务[m].中国方正出版社,20**,(9).
[2]@陈本寒.担保法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3]@王家福.民法债权[m].法律出版社,1988.
[4]@彭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黄斌.国际保理――金融创新及法律实务[m].法律出版社,,(8).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二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认识单薄是招致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风险的次要缘由,详细表如今业务开展的集约增长、银行内控制度生效、银行组织构造不合理等方面。其中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集约增长指的就是在理论中银行展开业务时更多的是关注国际结算量和贸易融资的业务量,招致了局部银行了完成目标不顾风险,业务量不时增长,但风险也在不时扩展;银行内控制度的生效使得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局部业务员了完成考核目标没有严厉依照相关规则展开业务活动,更是添加了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银行国际贸易业务组织构造设置不够合理次要指的是以后局部商业银行依旧处于审贷不别离的形态,由国际业务部单个部门来承当信贷风险控制和业务拓展等责任,没有将国际贸易融资归入全行一致信贷管理中,对客户没有施行迷信的风险评价、无活期的信贷资金跟踪管理和风险剖析。
(2)国际贸易融资活动风险日趋严重。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风险一方面是银行本身的相关建立不够完善,另一方也是国际贸易融资行业风险日趋严重形成的,如企业的信誉认识较差、运营管理程度较低、诈骗活动猖狂等都变相的加大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在理论中,有些融资企业并没有制定还款规划,对融资款项临时占用,有的企业以为商业银行和企业同属国度一切,不存在还款成绩,逾期贸易融资居高不上等;也有局部国际贸易融资企业关于国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驾驭才能较差,企业不断处于盈余或许微利润边缘,招致企业还款才能缺乏;再加上国际外一些不法分子应用我国进出口企业扩展对外贸易额的热情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目标上的压力来骗取银行贸易融资例如国外客户采用假信誉证、假单据诈骗银行来获取贸易融资款项等。
(3)国度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维护不健全。
以后我国法律虽然对国际贸易融资有所规则,如《票据法》中关于国际贸易融资金融票据做出了相关规则等,但是细心剖析以后我国的`法律条文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并没无形成一个完好的体系,而是散落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此外,即便局部法律条文和细则触及到了票据、货物货权质押、保证担保等成绩,但是并没有做出详细的法律界定如押汇业务中押汇行对单据和货物的权益如何、出口业务中信托收据的无效性等,都找不到相应的法律解释,由此可见相关法律制度确实实也是招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加大的一个次要要素。
(1)优化制度建立,进步银行风险管理才能。
银行属于制度化单位,一切任务流程、环节和手续都有着严厉的规则制度约束,因而优化制度建立可以从基本上进步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备才能。对此一方面银行要依据企业的风险程度选择性施行买卖风险管理制度。即对每一笔贸易融资款项的收入、资金回笼、货物赊销流转等停止全程监视,经过对借款人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将融资款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转,以此保证商品变现后能及时归还贸易融资;另一方面也要贯彻落实流程管控。例如经过岗位制衡制度来落实各个岗位在融资用处、信贷管理、资金流转等方面的监管职责,完成信息共享和互相制约。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战略即以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来降低发作风险的能够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抑制战略即在授信客户风险曾经发生的状况下提早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的好转;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转嫁战略即对能够发生的风险经过担保和其它金融买卖的方式转移给第三者等手腕来进步银行的风险防备才能。
(2)增强对融资企业和产品的风险剖析。
增强对融资企业和产品的风险剖析可以从源头上进步国际贸易风险防备才能,详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严厉的审查进出口单方贸易的真实性。以后国际市场上诈骗活动的日趋猖狂是招致贸易融资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要素,对此在停止贸易融资时银行需求严厉的审查进出口单方贸易的真实性,例如审查商品合同编号和签署日期、运输方式、起运港和到货港、近期内的进出口量等;其次是做好客户的资信审核任务。一方面关于信誉较好的老客户银行该当树立起相应的客户信誉档案,以确定其信誉水准,另一方面关于银行初次接触的客户该当严厉审查该客户在其它银行的业务情况记载,避免客户套取融资;最初是仔细剖析进出口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普通来说,进出口企业普遍具有融资大、应收账款大、存货大、费用大、汇率影响大、本身资产小、偿债才能小等特点,使得进出口企业还款才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在停止贸易融资之前需求对企业的短期偿债才能、盈利才能、资产负债状况等停止细心的剖析,在确定企业无财务风险或许财务风险较小的状况下停止贸易融资。
(3)完善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维护。
对此一方面积极呼吁并争取立法部门尽早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关于我国以后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条文散落各个相关法律中的现状要促使相关人员尽早对其停止整合,以此来保证国际贸易融资有法可依。此外,也要明白现行法律中对金融票据、保证担保等权益义务的规则;另一方面鉴于国际法律和国际法律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银行也要深化的剖析研讨国际常规和国际法律之间的异同,防止因法律抵触形成不用要的损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全球贸易融资市场是一个宏大且在不时生长的市场,具有宽广的开展前景。这种状况下进出口企业愈发关注商业银行能否提供愈加便当的贸易融资效劳,这关于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应战。笔者置信随着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备认识的增强,置信将来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将成商业银行的中心利润点。
参考文献。
[1]张欣欣.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d].苏州大学..09.
[2]刘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04.
[3]陈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成绩及风险防备[j].黑龙江迷信.2014.09.
[4]李雪涛,刘金珂.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其风险防备成绩研讨[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12.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三
摘要:由于国内、国际的诸多原因,使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加快了产业升级与转型,民营资本的经营领域逐步扩大,科技含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民营经济快速向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转移,使民营企业的结构更趋合理。成功的企业转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民营企业投资的活力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也得到了拓宽。本文主要研究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融资;无锡。
民间投资行为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在自发调节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民间投资的机制灵活自由,体现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研究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对分析地方民营企业融资有重要的意义。
一、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的现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表现为资金的流动,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和助力。所以,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一般情况下,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小则引起企业经营的暂时困难,大则会影响企业生存,甚至导致企业倒闭清算。企业能否得到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锡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同步发展,时至今日,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是非同寻常,融资的困难相对于以前要改善了很多。但是无锡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还在继续,尤其是金融体制的改革还不是很彻底,所有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也面临相对较大的困难。中小民营企业无论是在企业初创期还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内部积累的方式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有调查显示,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绝大部分靠自有资金解决企业设立需求,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资金的持有人,设立者的合伙人以及社里人与合伙人的家人、亲朋的资金。在企业后续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的主要还是通过自有资金的支持,除了所有人加大资金的投入外,往往还有所有人出面向其生意伙伴、家人、亲朋借入资金外,也会将企业的前期的绝大部分留存在企业内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来源。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为民营企业融资大开绿灯,要求金融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金融支持。甚至给民营企业贷款提供优惠政策,也试图通过建立民生银行,组建地方性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但目前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和经济环境的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没有得到一点改善。各种所有制的金融企业从自身的风控角度考虑,更愿意把大部分贷款发放给风险较小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或者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只是象征性把一部分贷款发放给民营企业中风险较小的企业。对于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贷款难求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严重不符。
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有部分质量比较好的企业也通过上市可以从资本市场筹资,但能上市的企业占民营企业的比例很小,即使算上中小板和新三板,民营企业占整个上市公司的比例也不足40%,这也和民营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不相适应。
二、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瓶颈的原因。
1.民营企业的外部原因。
第一,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征信和信用评级上有一定的偏差。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征信和信用评级标准不能机械套用到民营企业上,这对民营企业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更多的是中长期贷款,偏向基础建设等周期比较长的行业企业,较少的是流动资金贷款。民营企业的特点就决定了民营企业更需要在流动资金方面的支持。第三,交易成本方面的因素。商业银行考虑贷款的安全性、风险和回报的对应关系等各方面因素,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如果中小民企资不抵债或倒闭,银行的债券很难得到保障,民营企业也不会得到财政兜底,这就导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2.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第一,民营企业的产权不是很明晰。民营企业的产权过度集中,很多都是集中在一个人名下,股权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企业发展。第二,民营企业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相对较小。民营企业的自有资产的规模较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有很多企业的用地、厂房甚至是机器设备都是租赁的,企业没有土地、厂房、甚至机器设备的所有权,而这些都是银行认可的主要担保资产。第三,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的盈利水平不高。企业要从银行取得资金,银行很看重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银行还要关注企业现金流、企业的盈利等方面的能力。而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较大、盈利能力不足也是企业融资的瓶颈之一。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四
商业银行存在较高的运营风险,为了防范运营风险,尤其是防范内部财务风险的发生,各商业银行都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内部控制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很多商业银行除了在会计部门设置事后监督中心外,也会由风险控制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核查和评估,同时还会利用稽核部门,来对全行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独立审查。而且大部分银行都设置了监控系统,来对柜台操作进行实时监控。以上这些措施虽然都有侧重点,但在职能功能上又存在重叠的问题。这些内部控制部门,所需要承担的往往是一些专项的检查工作,其检查范围定位准确,而且在时间及资源配置上也较为充分,对隐藏的风险有一定的防范能力。相比之下,要比事后监督的控制效果更好,会计事后监督的职能正在一点点弱化。在这种形势下,事后监督必须尽快找准定位,以充分发挥其职能功效。
1.2监督手段不先进。
现阶段,有一些银行已经开发了专用的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并且实现了会计档案集中扫描,但是在功能定位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票据流水进行自动筛选,经过扫描的纸质凭证转换成电子数据图像,事后监督系统对扫描后的影像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与筛选后的流水进行匹配,对于自动识别勾对正确的凭证,不再进行人工处理,对未识别或未能正确识别的业务,系统自动提交给人工处理,由监督员审核凭证资料的完整性及账务处理的合规性。由于银行会计凭证多为手工填写,标准不一,这样造成系统识别度差,多数需由人工处理,所以事后监督工作依赖于人工核查的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事后监督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有限,银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监督标准不明确,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手段落后和监督效率不高这一难题。会计事后监督的效率依然很低,无法达到理想的监督效果。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五
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可分为一元多头式、二元多头式和集中单一式三种模式.三种模式的形成各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和优缺点;三种模式既有显著的差异又有明显的共性.通过对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建立和健全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鲁瑞芸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刊名:山东经济英文刊名:shandongeconomy年,卷(期):2002“”(5)分类号:a832.1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准入风险控制。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六
经过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使我对教师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涤,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责任与教师的无尚光荣,这次学习不但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引发了我对家乡美术教育的很多思考,我就农村小学美术课如何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美术课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在农村美术课却很不招待见,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远不如其他学科,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他们读学前班时,班里有100%的学生都喜欢画画。当他们到三年级时,喜欢美术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了70%,到如今六年级,还喜欢上美术课的人已经不到50%,为什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会下聊到如此境地呢?我认为,以下两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是学校的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格局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虽然学校要求班级要开齐课程,上好每门课。但是学校注重的依然是学生成绩,所以老师们都有意识地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了,美术、音乐之类的艺术课程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一星期下来都很难听到歌声。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教育意识该如何转达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教育意识存在问题之外,美术课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带学生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常常让学生自由发挥或临摹作品,以至于学生多数时候都是呆板机械地画某一种事物,课堂气氛低沉。我认为这也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又一个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除了学校的内部因素外,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外部因素。我们的学生只读学前班时,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暂不计较学生的成绩,还能对孩子的一幅乱涂鸦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孩子们得到了赞美,就对该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可一旦他们进入了一年级,家长和学生就开始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优秀了。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考试成绩是主要的。音体美等课门是不值一提的,只能作为业余爱好,是次要的,于是学生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只要求学生的文化科目考试成绩好就够了。我所任教的班级就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乐于给学生买语文、数学课方面的工具书、资料书,但是,跟美术相关的材料甚至一本作业本家长都舍不得投资。家长的教育意识如此,很大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严生扼杀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如何农村小学的美育课。我认为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这个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因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所实的上好每一堂课。具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规定。所以我们必须贯彻课程标准,不能随意删减科目,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课与其他学科是相联系相渗透的。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非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为了应付一节课或哄着孩子玩。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直观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再创作。所以课堂中,我们不要用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要多给予肯定,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好现有资源。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做到思维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意思,才能吸引其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课程不能有效开展,所以教师不能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我们要尽量开展好各种教学。比如在教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中《美丽的昆虫》一课时,我们农村孩子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让他们先在课前先到田间地头观察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征,他们就更有兴趣把昆虫的美丽画下来的。又如第四册,《小泥人》一课,我们农村学生是不可能用橡皮泥来作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特有条件,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粘土,让他们在课上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农村孩子的乐园,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展握技能,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优势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的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现在我们的很多的农村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对上好美术课很有帮助。
最后,教师还要做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作能力。我们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只有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有效的利用教学工具,了解学生,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于教学。这样,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七
商业银行提高对事后监督工作的认识,是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强化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前提。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还可以提高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防止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业务操作的违规性。从本质上来讲,会计事后监督具有强大的预警功能,银行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事后监督的存在价值,并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逐步强化,从而全面认可事后监督在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后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2.2强化内控联动机制。
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的对象是会计传票、凭证以及报表等,这些都是由柜台交易所产生。事后监督只能对这些票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无法对柜台交易的规范性进行判断。在这一方面银行会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来对柜台交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事后监督部门与视频监控审查部门、稽核部门、风险控制等部门整合起来,建立起能够取长补短的联动协调机制。从而对各控制手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传递,实现内部控制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2.3精确定位监督职能。
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需要对银行每天办理的业务进行事后监督和审核,其职能范围比较全面,是其他监督及控制手段所无法代替的。现阶段,商业银行事后监督不仅要对业务表面的.合规性进行审核,还应该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差错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也就是说,事后监督应该通过日常的监督,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并及时提出整改建议。这就要求会计事后监督必须以风险控制为战略目标,将工作重心调整到事前和事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会计操作表面合规性的审核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多风险事件或经济案件都具有一定的表面合规性,在会计核算方面也看不出毛病。但是如果能够从流程的角度来进行审核,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事实上,风险事物或经济案件,都是由于控制不利或流程不规范而引发的,但是却总是在问题暴露后,才会意识到。如果事后监督能够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及早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将大大提升其控制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将工作方式从单纯的监督会计核算,转移到对资金风险、业务流程方面的全过程监督上。这样,即可实现事后监督的全面性。
2.4积极完善监督手段。
为了提升事后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商业银行应该着力开发和建设一套更加完善的事后监督系统。这套系统首先能够利用自身功能自动完成事后监督的一系列工作,转变以往全部依靠人工审核的方式。比如对于需要监督人员进行审核的业务,可以在系统上设定好工作流程,监督人员根据系统规定的流程标准进行逐一审核确认即可,只有在监督人员全部确认后才能通过,这样既保证了事后监督的规范化,又提高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
3结论。
会计事后监督是商业银行必不可少的内部控制手段,对保障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会计事后监督体系的建设和改进工作,以便让会计事后监督承担起对银行所有业务活动的监督及审核职能,并保证其职能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八
摘要: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必须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关键词:网络;德育;网络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已进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少年一代,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越来越受电脑网络的影响。
一、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思想较为叛逆。他们独断独行的意念,我行我素的风格,反传统的倾向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少孩子因迷恋游戏寄生于网吧,又有多少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而以身试法。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弄到上网的钱半夜偷窃砍死了三人。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因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几乎可以不再受到传统首先规范的约束。他们在接受网络教育的同时,也被某些网络的不良信息浸染,以致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或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网络道德是与现实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新型道德。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次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是所有网民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种自主自律的道德。网络社会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大家“独善其身”,有别于传统道德的他律道德的自律道德。说它与现实道德有联系,是因为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社会道德,网络道德的形成发展不是无源之水,它依然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因而它的构建显然也要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来进行。说它不同与现实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适用的范围是虚拟空间,后者则是适用于实在的物理空间。
三、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首先,开展网络德育,就是要将德育与网络技术完美地相结合。德育要借助网络技术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发展,能形成德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这就使得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装扮个人空间以吸引学生的视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其次,要继承有生命力的德育手段。比如用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就像传统德育中给学生写信一般。同时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借助时尚的贴吧、论坛、qq,msn,popo等空间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作为学校,应先调动力量,对学生上网状况作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了解学生上网状况,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可以包括网络知识、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态度、及上网的频率、上网的地址等。然后,切实抓好网络道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在同学中开展“网络”利弊观的主题活动,或演讲或辩论。此外,还要注意利用其他德育资源,使德育工作注重网上、网下的结合,相互补充。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越,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借助bbs电子邮件等不失时机地开展正面宣传。
对学生关系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园网,来充实学生的生活,不断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知识需求。只有合理地疏导、正确指导他们上网,才能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
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依靠学生在自身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通过网络竞赛,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把学生的网络行为引上正途,从而使学校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
四、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提高了。
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技能水平,技术水平高了,说服力自然不会低。学生崇拜的老师就是比自己先知先觉的。
其次要讲究有效的德育手段。思路对头,还得有方法去实施,能智慧地解决问题,效果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再次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要想养成学生网络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纯网络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心育”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非凡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开导学生,才能使德育工作长久有效。
学校是网络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此同时网络德育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协作,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才能建立和实现真正的安全网络和健康网络!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九
摘要: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又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下将从我的实践经验出发,针对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一、加强绩效管理的意义。
加强港口物流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可以加快员工作业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部门的工作进度,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的水平,需要可靠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而这是一难点。下文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难点从三方面做出分析。
(一)绩效评估指标。
绩效评估指标的三要素为:指标名称、指标定义、评估尺度。港口物流企业首先要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做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定义,符合不同文化层次工作人员的理解要求,避免歧义和评价误差。工作业绩指标、工作能力指标、工作态度指标是港口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的主要内容,在评价各项指标时要保证工作业绩指标的权重最大。
(二)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依据。
参考绩效评估目的、充分体现员工工作内容、获取信息要高效快速、简单可行、稳定可靠都是港口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依据。
(三)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
在工作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题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五种绩效评估指标方法中,港口物流企业应选择最利于企业发展的工作分析法和专题访谈法。
三、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
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为了使绩效管理工作完整有效,港口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估结果反馈过程中需着眼于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按照反馈的态度和内容可分成三种:正面反馈、负面反馈和自我反馈。正面反馈是针对员工正确行为做出反馈,其作用在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因此企业要积极做好正面反馈,特别是当员工减少错误行为时。负面反馈即“批评”,是对员工错误行为做出反馈。其目的在于让员工觉察自己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负面反馈要求管理者尊重员工,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恰当的尺度对员工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自我反馈就是员工按照原来制定好的一套规范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自我工作做比较,发现自身优点和缺点,使员工高效完成任务的机制。它适于重复性和例行性的工作。绩效标准的制定要做到员工认可、可信易行。确定绩效标准之后还要建立一套能够形成良好氛围,员工可以根据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对自身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并改进的办法。
(二)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评估结果是员工工作绩效最直接的反应,因此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港口物流企业必须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绩效改进计划应含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找出员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方向着手;二、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积极改进,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其中需要包括详细的改进措施和对员工的培训内容。遇到特殊问题时还要做到分阶段、分步骤解决;三、确定绩效改进的目标。目标要落实到员工在某个绩效评估指标上的评估得分结果。绩效改进计划的原则:首先,改进计划要从实际出发——简单的先列入计划中改进,难的要做长期改进计划,不太紧急的则可稍后再列入计划。第二,员工的认可是计划改进的前提。最后,企业要对员工绩效改进工作加强指导,采用分阶段考察的方法第一时间发现员工的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工作质量,使工作向原来制定的目标靠近。
四、港口物流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发展性原则。保证员工岗位目标、组织阶段性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个人与企业一同向前发展。沟通性原则。绩效管理过程中,上下级相互沟通、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员工和企业绩效共同进步。公正性原则。绩效评估要本着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一切都要从事实出发。激励性原则。激励员工是考评的目的,考评结果不仅是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对出错员工的处罚,同时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可操作性原则。绩效指标设计及绩效实施方案要做到现实可行,科学合理,同时实行分级考核。
(二)创造实施绩效管理的理想环境。
第一,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参与绩效管理。首先,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严格遵守管理规范是绩效管理成功的前提。其次,依靠宣传到位,员工理解,员工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的办法提高员工参与的热情。第二,为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要有针对性对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绩效考核人员辅导培训。第三,拥有独立的监督体系,评价员工要公平客观,增加员工企业归属感,形成优秀企业绩效文化。
(三)其它建议。
为节约人力、物力、高效完成企业目标,企业要积极和专业咨询机构合作,找到符合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实施绩效管理的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完善内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预算调整制度,保证绩效管理与以上制度有机结合。企业hr系统及绩效考评系统的开发和完善,员工岗位说明书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制定规范是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的基础。最后,做到先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试点,成功后再做全方位的推广工作。五、结语绩效管理是港口物流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港口物流企业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章思平.浅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商业,(2).
[2]刘秉镰,王鹏姬.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层次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7).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就业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有很多优势,也存在着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就业指导能力欠缺、方式简单、内容初浅的问题。文章从就业指导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设立专职就业辅导员、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加强就业指导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业难客观上要求高校为学生提供实用有效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适时的、科学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的进行职业规划,做好人生定位,为顺利就业铺平道路,促进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力军,其开展就业指导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
一、充分发挥开展就业指导的优势。
1.熟悉学生情况。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是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行动,辅导员都很熟悉学生的情况,甚至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求职意向,辅导员都了如指掌。这使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就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大学阶段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生有问题也愿意找辅导员,有了这一良好的师生基础,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就很有说服力。
2.岗位职责优势。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上传下达的桥梁,在岗位设置上要对校党委、各学院、学工部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负责,承担着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工作。就业指导也主要由辅导员来做。这一工作特点使辅导员便于将就业指导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比如在平时的主题班会中传授求职的技巧,在与学生谈心时开展就业的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地点无论是在宿舍食堂还是操场教室,辅导员无论是指导学生学习还是传达学校指示,都可以随时随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就业指导。让就业指导真正与学生“亲密接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自身经历优势。目前大部分辅导员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硕士或本科生,也刚经历了求职的过程,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经历有着亲身的感悟。这种人生经历使辅导员熟悉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可以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现身说法,这种身教远胜于空洞的说教,是学生最需要的指导。
二、影响就业指导的因素。
1.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工作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党团建设、评奖评优、违纪处理、帮困助学、心理咨询、生涯规划、人际关系、诚信法制教育、就业指导等等。可以说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工作最后都直接或间接地由辅导员执行,以至于很多人把辅导员称作“大管家”。工作量大、事务琐碎使辅导员精力分散,哪件事情急就先做哪件,就业指导被淹没于日常琐事。每年到毕业生求职前,就业指导才成为“季节性”的应急工作。而且一些辅导员认为就业是学校就业部门或学生自己的事情,疏于指导,使这一工作流于形式。由于重视不足,就业指导并没有摆在辅导员工作的突出位置。
2.就业指导能力欠缺。受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影响,毕业生就业观日益多元化,这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必须有效应变,因势利导。在求职过程中社会潜规则的作用和传统人脉关系的影响以及欺诈事件和一些不公平待遇,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出现了许多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求职中屡屡碰壁,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情绪,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许多不良行为。比如一些学生挖空心思地编造各种虚假的荣誉证和资格证以迎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激烈的就业竞争,给每位毕业生都带来了压力,也挑战着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辅导员常感力不从心,就业指导能力急需拓展。
3.就业指导方式简单。我国高校辅导员每人平均负责200名左右学生,辅导员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非常有限,就业指导不可能按学生逐个开展。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开设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但同时给几百名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或开讲座,肯定无法兼顾学生的专业、兴趣、求职意向等具体情况,而且就业指导课和讲座的次数都很有限,带给学生的收效很不明显。
4.就业指导内容初浅。高校专门针对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的培训很少,辅导员普遍缺乏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由于就业指导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多数辅导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的开展这项工作。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比较初浅,主要是宣讲国家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和讲授应聘技巧等。接受指导的人员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可以说目前的就业指导“仅是解决学生双向选择的一时问题,而不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整个过程的长远问题。这说明就业指导还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对大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发展规划和决策能力都无法涉及”。
三、切实寻找加强就业指导的对策。
1.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要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高校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在学生求职中的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现今很多人称就业指导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理解为把就业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纳入教学大纲中,通过课堂与实践以及其他有效手段多渠道、多方面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有学者将就业指导分为准备性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笔者认为就业的准备性指导是在低年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普及就业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比如辅导员在大一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大二启发学生职业意识,大三设计职业生涯。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巧,适应就业环境,包括对大四学生的毕业生推荐服务、创业择业教育、求职面试指导。通常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忽视了前期准备性指导,其实就业指导可以向前延伸至学生入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应该根据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统筹规划,把就业指导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2.大胆尝试,高校应设立专职就业辅导员。“术业有专攻”。高校辅导员因为工作范围的广泛,对就业指导工作有所涉及却不专业。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虽然能快速地补上这方面的知识,但却无法做到知识的精专。高校应大胆尝试,设立专职就业辅导员岗位,专门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人,对其进行专门的就业知识培训和就业技巧辅导,使其具有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背景。然后配备到每个学院或年级。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还有利于经验的.传承和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
3.刻苦钻研,辅导员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需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学生的就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熟悉学生的求职意向,这样开展工作时才能有针对性。就业指导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辅导员要刻苦钻研这方面的理论,熟悉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4.拓展思路,辅导员应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高校辅导员要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比如针对每个院系学生的特点有侧重的开展就业指导。实施整体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应不断深化,除传授求职技巧外还应囊括心理健康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辅导员要拓展就业指导新思路,利用互联网等新兴载体开展就业指导。网络信息含量大,交流便捷。辅导员可以专门建立就业指导网站,在论坛里传授求职技巧,与学生交流心得,公布用人单位信息。还可以设专栏发布毕业生信息和求职意向,推广营销自己的毕业生。
5.因势利导,辅导员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近年来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自主创业逐渐成为高校的一个高频词汇。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还经常举办创业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政府也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自身素质看,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宽阔的视野,朝气蓬勃,精力充沛,高校辅导员应该因势利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能解决自身就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为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
参考文献。
2.逢晓娟.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8)。
3.朱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4)。
4.何玉海.基于全面和谐发展观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研究[j].江苏高教,2007(1)。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一
贷款业务是银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企业和机构在互联网上进行融资,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贷款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把用户存在银行的资金借贷出去,收取相应的利息,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来盈利。很明显的是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抢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利润据为己有。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个人和小微型企业,这主要影响的是商业银行以向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零售类业务。互联网金融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是依靠p2p借贷、众筹融资等平台,而互联网金融向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依据电商借贷等机构网贷平台。与银行的个人借贷相比,个人网贷平台的客户是有所差异的。个人网贷平台的利率一般为16%~25%,而银行的利率为5.6%~6.15%,很明显个人网贷平台的利率显著高于银行的利率。选择银行的低利率进行贷款很明显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做法,其资金的成本也更低,但是银行贷款的条件却相对苛刻,程序更加的复杂,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符合银行贷款的要求,对于那些不满足银行贷款条件或者急需要用钱的用户只有选择高利率的个人网贷平台,当然银行的优质客户一般还是会选择银行贷款,这是个人网贷平台无法抢占的客户资源。同样,由于机构网贷平台的利率也远远高于银行的贷款的利率,在一定时期内,机构网贷平台也很难威胁到银行的贷款业务,它们的客户群是存在差异的。总之,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资产项和盈利状况的消极影响十分的有限。它们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带动着互联网金融的进步。
众所周知,客户在银行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项,同时也是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存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客户将自己的钱存进银行,银行应该支付给存款者利息,这是商业银行盈利的基础,一行如果给存款者的利息过高,其相应的通过贷款利息差获取的利润就会减少。除此之外,我国法律规定银行贷款的比例不得超过其存款的75%,如果银行贷款过多,就会影响银行的运行能力,使得银行的信誉降低,大幅减少银行的收益。互联网金融是否加剧了存款的竞争,提升了银行的存款成本,这些都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银行的个人存款的方式和个人的理财产品都会受第三方支付、p2p借贷、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影响。与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第三方支付的机构需要将资金以备付金的形式存于某一银行当中买家和卖家在进行资金交易的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这笔资金在交易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的存款账户中,在这一过程当中银行的活期存款在整个银行体系当中没有变化,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是以定期存在银行的,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高于活期存款,这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但是由于银行的存款金额巨大,第三方支付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的影响也十分有限。p2p借贷主要是对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方面有印象,由于p2p借贷有着较高的利率,同时风险也相对较大,一般选择p2p借贷的都是风险爱好者,大部分的'客户还是会选择银行进行投资理财,所以p2p借贷这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于银行的盈利也是十分的小。余额宝作为一种类似于货币基金的理财产品,对于小额存款的客户来说,它的利率明显高于银行,而且程序较为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银行的部分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但是随着国家对于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管控,再加上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更加合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宝优势也不是那么的明显,长远上来讲,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的盈利也会越来越小。
商业银行要想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就需要加快互联金融业务的发展,加强自身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和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在相互合作中互相学习和相互借鉴,不断地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3.1通道业务。
显而易见,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它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互联网金融可以十分方便快速的为个人和小微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其自身的信誉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传统的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发展相对完善,信誉度较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强,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弥补劣势,获取部分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利润。
3.2融资类业务。
虽然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在融资业务方面还没有较为激烈的客户群的争夺,但是按照当前这种趋势的发展,这种情况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商业银行应该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完善自身互联网领域融资业务,有针对性的对个人和小微型企业的优质客户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来进一步推动自身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
4结语。
传统的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综合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内部改革,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业务,促进自身盈利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二
结算业务作为传统的中间业务,其重要性日益为各商业银行所关注。然而在多年的结算实践中,银行结算业务长期处于不计成本、粗放经营的状态,这显然与商业银行的效益性经营原则相左。要使结算业务为银行创造应有的效益,就不能忽略其成本问题。
一、银行结算成本的构成。
结算业务涉及的成本内容比较广泛,考查结算业务的成本,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又要考虑到管理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总起来讲,银行结算业务的成本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固定资产折旧和递延资产摊销成本。每个对外办理结算业务的营业机构都需要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等等,这些都需要固定资产投入,并以分期折旧的形式构成成本,形成银行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而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形象建设,在硬件上着力改善对外营业环境,各营业机构的装修支出呈递增趋势,这项费用支出以递延资产摊销的方式按年度分期摊入经营成本之中。
2.物质材料的消耗。要维持结算业务的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低值易耗品。办公文具、账表凭证、车船燃料、封装材料、计算机配套部件及纸张等等构成了银行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物料消耗的成本将越来越大。
3.人工成本。尽管计算机已有相当程度的普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仍明显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性质。而且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加和结算业务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一些银行的结算人员仍在扩张。人力投入越多,工资、福利、人员管理费用越高,对银行经营成本总量的压力也就越显着。
4.维持结算业务正常运转所支付的公用事业费用。主要包括水、电、邮政电信、取暖降温、安全保卫等一系列费用种类。
5.营销成本。营销成本是指流通领域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银行结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没有具体形态的“产品”,要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并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需要开展必要的营销活动,从而形成营销成本,例如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费、业务试办初期为客户提供的收费减免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谊费用支出等等。
6.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因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再适用所带来的成本。考查沉没成本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总投入中未能得到成本补偿的那一部分,例如,因营业地点搬迁,变卖原营业用房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未提足折旧的差额成本。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构成真实的成本支出,不在任何会计账户中登记。它是指为开办一项业务而牺牲的开办另一项业务的成本代价。
8.质量成本。一项结算业务是否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业务质量。质量高,客户就欢迎;质量低,则少有人问津。所谓质量成本就是指为保持或提高业务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成本(为保证业务质量达到规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检验成本(为评估和检查业务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本(在业务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或者在业务形成后,因业务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具体到每项成本,质量成本的种类比较广泛,主要有结算新业务试办费用、人员培训和质量奖励费用、结算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费用、已实现操作因失误而作废形成的费用、结算差错引起的客户索赔损失等等。
二、银行结算成本的控制。
针对日益增加且对银行经营总成本影响日益加大的结算业务成本,各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全面成本控制,挤压成本支出。
1.通过大力增加收入抵补日益扩张的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尽管目前的收费标准还比较低,但在既定成本水平下,结算业务量越大,手续费收入也就越高,况且某些业务品种的单笔手续费收入还是较高的,例如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手续费、个人小额汇款手续费等等。关键是要保证如期足额收进每笔手续费,避免漏收少收,促使收入累增。另一种形式是通过结算业务创造的间接效益来增加收入。众多客户在某家银行营业机构办理结算业务不仅可以增加银行业务量,为银行创造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而且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存款。存款是银行生存之本,而结算业务所带来的利率最低的活期存款,以及结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临时性无息存款,对银行效益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效益创造的收入,往往大大高于直接的手续费收入,因此大力推广结算业务意义重大。
2.量化成本管理。在操作结算业务的过程中,重点是控制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物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营运管理费用。
(1)控制固定资产扩张规模,降低折旧成本。为维持营业机构正常营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是必要的,但应该把固定资产购置规模与营业机构自身的结算业务量、业务服务对象(客户群)以及成本承受能力挂起钩来。银行的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入,首先应以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成本补偿为标准。
(2)控制物质材料的消耗。各种物质材料消耗量的多少,对银行成本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物质材料的消耗管理应引入科学的标准成本计划,确立合理的消耗定额,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制度,防止积压和浪费。
(3)控制人工成本,为控制日益爬升的人工成本,需要各营业机构严格按照结算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合理用工,实行定员定额,防止人浮于事,同时加强职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压缩人员需求。
(4)控制营业管理费用支出。各营业机构应始终注重增收节支,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应出台一套适当的管理制度,防止各种跑冒滴漏现象,严惩浪费行为。对于各项费用,均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抑制管理费用扩张。
3.对各项结算业务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从宏观上讲,银行结算业务具有社会服务的性质,社会的需要是银行开办结算业务的宗旨。这与商业银行的效益性经营原则并不相悖,一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的结算业务肯定会给银行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在选择所开办的结算业务种类时,需要银行做出审慎的可行性研究。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在开办某项结算业务之前,应衡量一下该方案的机会成本,把开办此项业务可能带来的效益与因开办此项业务而没有将同等人力物力投入其他业务可能形成的“损失”相比较,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开办对银行效益最为有利的业务品种。另外,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也应考虑该项结算业务可能形成的沉没成本,尤其是可能无法得到补偿的沉没成本。如果某项业务需要投入很多,但业务更新很快,存在着业务更新速度超过投资回报速度的可能性,则应作出谨慎的选择。
4.合理控制质量成本。要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确保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的实现。由于银行结算业务是一个庞杂的体系,涉及的分支机构和部门相当多,例如接柜、审单、记账、复核、联行、出纳、事后监督、资金计划、储蓄、信贷等,因此,必须划清责任,做到各负其责,责任明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质量成本控制中为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平,应适当地增大预防监督投入,尽可能地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成本。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三
【论文摘要】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受到“分业经营”的政策约束,大部分还是主要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但是来自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外资银行逐步分羹中国市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受到挤压,同业间的竞争愈发加剧。因此在这个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为了能够获得喘息的生存空间,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调整的就是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投资银行业务就自然成了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投资银行;开拓创新。
在进行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讨论分析之前,首先笔者先对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进行一下归纳阐述。
一、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功能。
美国著名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曾对投资银行下过最佳定义,即: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因此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与收购、财务顾问服务、项目融资业务、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
作为直接融资市场最主要的媒介,投资银行能比较好的解决市场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促成资金供求方的资金流动,在整个金融市场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是构造高效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顺应全球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现今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上占有绝对优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交叉销售成为大势所趋,能够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效应,这种综合多元化的经营能够较大程度地分散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的产品和金融综合服务,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如果商业银行还固守传统业务领域,则其盈利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正在逐步受到冲击。首先,市场上投资渠道不断增加,使得社会资金严重分流,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的不稳定就会影响到可贷资金的规模和结构;其次,外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抢走了商业银行的部分优质客户,导致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逐步下降,传统通过银行贷款的客户纷纷转向资本市场。
(二)提高银行经营效益,促进利润多极增长。
1.投资银行业务大多属于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拓展此项业务能够为银行拓展利润来源,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规模化增长。
2.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在为客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同时,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能满足客户的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财务顾问等服务需求,对于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能力能得到增强,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及忠诚度。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信贷业务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且来源单一。但是观察国际主流银行的业务结构中,投行业务基本上占总收入的30%以上。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及早行动通过发展投资银行等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业务实现业务和收入结构的调整。
(四)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开展财务顾问可以在项目前期接触时掌握风险关键点;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展可以促进企业的整合并盘活不良资产;银团贷款可以有效降低银行本身和企业的市场及信用风险;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可以集中处置不良资产,提高银行流动性。
三、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示范――以光大、民生和兴业银行为例。
(一)光大银行的创新模式。
在银行内部成立投资银行部,同时采用传统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业务上以短期融资券为突破口,利用银行同业的疏忽把握先机,通过政策支持短期内实现投行业务突破,确立了光大银行的短期融资券业务品牌。
(二)民生银行的创新模式。
采用事业部制搭建组织架构,在总行成立投资银行事业部,通过总行资金定价系统竞争性地有偿使用资金,采取市场化的形式发展投行业务。民生银行把房地产封闭金融作为自己的品牌业务,建立了稳定的业务模式和收费方式,在内部保证了高效审批,专门成立的投行业务审批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单独审批决策。
(三)兴业银行的创新模式。
采用准事业部制的模式搭建组织架构,即在传统商业银行内部成立投资银行部,但是采取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种方式在比较中更具有参考价值,但是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兴业银行把中小企业财务顾问业务作为重点进行发展,创立了特色服务和收费模式,针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各个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另外该行发挥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与专业投行合作,把债券承销扩大到金融债券,与专业投行分享金融债券的承销费用。通过与同业密切合作打造了另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综上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行业务的初期都是以某一精品业务为突破口抢占市场先机,从而在市场上树立了此项投行业务的口碑。
四、国外大型投资银行的经验借鉴及业务发展启示――以高盛为例。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前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但其自身的投行拓展方式着实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高盛投行业务和融资、风险管理融合互动的.发展模式,为提高客户服务感受与业务创新支持而加强的研发力量,以及凝聚的团队合作精神,都值得我们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学习。虽然国内处在分业监管的前提下,但是依然可以发挥融资上的优势,形成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强化为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
(一)充分发挥融资优势,形成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营销。
高盛经验:在开展重组并购时,高盛经常利用直接股权投资或者过桥贷款、担保资源作为撬动并购顾问、承销等投行业务的手段,以此设计方案并获取高额利润。例如在美国德州电力的收购案中,高盛获取的并购顾问费收入、贷款融资安排收入、风险管理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65%和15%。
(二)客户营销双管齐下,打造专业团队服务模式。
高盛经验:在客户营销方面,国际成熟的投行业务是采用由一个客户关系部门负责协调沟通,多个业务部门的产品专家对客户进行营销和服务的模式,因为当产品跨度很大时且客户对于服务又有及时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单一客户经理不可能成为相应的专家。高盛在开展并购业务时,在营销阶段就有并购、行业、融资安排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直接参与营销,并直接进行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营销和服务的效率,提升银行专业形象。
(三)组建投行研究队伍,提升整体专业形象。
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投行业务大类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财务顾问、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但是基于法律制度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无法开展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等投资银行的根本业务。但是可以再后者上寻求业务的突破。
(一)财务顾问业务。
财务顾问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业务,市场和利润空间巨大。财务顾问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金,不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是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最具活力的业务。
依托银团贷款等结构化项目融资业务发展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是成熟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我们应积极采用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介入到政府财务顾问和大型国企财务顾问的市场中。银行利用自身在人力、智力、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根据客户需求创造工具,为客户提供决策建议以及规划方案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这种顾问服务赚取手续费。
(二)项目融资业务。
1.直接融资业务。
通过承销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平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结构性融资业务。
1)尝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主要角色是发起人和服务商。作为发起人,建立最初的信贷关系,形成用以证券化的资产向spv出售贷款;作为服务商,银行从借款人手中收取付款,将借款还款转交给投资者的托管人,对借款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向托管人提交报告等。
资产证券化能将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所以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
2)积极联系金融同业机构展开合作,如可以考虑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等企业的应收收入权益进行产品设计。
3)通过与当地信托公司合作的方式搭建高效持续运转的零售产品资金池,通过此项业务模式的设计,以来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搭建创新型产品库,有效快速扩张高端客户群体;二来为银行带来持续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三)托管业务。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包括: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未上市股权的投资。在发展业务的全程要与发改委、证监会等政府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联络关系,及时获取信息资料,抢占市场中pe的托管权,在此项业务中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及有效的存款沉淀。
2.企业年金托管业务。
在市场上逐步开拓企业养老金等年金的托管业务,在全程为企业提供年金业务咨询,方案设计等综合类服务,实现银行资金的有效沉淀。
(四)企业并购业务。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受到体制和金融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使得目前我国理财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研究如何妥善地处理好在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是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理财业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五
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以银行贷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建设银行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为案例,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情况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现状,分析了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浙江泰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成功的经验。同化也根据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一直处于下行的趋势。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还是处于低迷状态,并且欧洲,日本经济持续处于低位,受此影响,我国的外需疲软;同时内需还没有跟上,由此将会带来生产过剰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银行业的利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内,银行利润增长趋缓。在此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另辟途径,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持企业有良好的竞争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创业高潮,尤其是小微企业得到了政策的扶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样在20,银行的利率管制部分放开,有利于银行进一步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这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有重要的利好。综上,小微企业融资贷款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重视程度还不够,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倾向于大中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一般实力雄厚,信用良好,对商业银行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小微企业一般生产规模比较小,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财务方面的信息不透明,从而导致商业银斤与小微企业之间缺乏可靠的信任关系。因此,银行经常对小微企业产生惜贷的情况,即便在可以贷款的情况下,也是由小微企业付出比同等条件下的国企或大中型企业更多的交易费或者保证金所取得的。
1.2选题的意义。
(1)可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来,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同时也影响了银行业的利润水平。此外,由于受到p2p网贷,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并且还受到微信,支付宝等移动在线支付的蚕食,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应对资金来源的减少。因此,其整体利差利润空间也是越来越小,发现新的盈利増长点,使其能保持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而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并且其盈利能力较强,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是一块商业银行待进一步开发之地。之前由于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互信度不足,贷款给小微企业的成本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重视度不足,但这一问题是可通过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对贷款管理模式的改善进行有效解决的。
(2)商业银行可以落实央行对小微企业扶植的精神,承担部分社会责任。
由于小微企业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央行已经不止一次下文件要降低小微企业的负担,加强贷款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有的时候甚至对小微企业进行定向降准,并且不止一次下发文件降低小微企业的各种行政和融资费率。因此,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倾斜是落实央行对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必要的措施。同时,小微企业解决的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植不仅对银行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承担着社会责任。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不管是对社会稳定,整体财富的增加,还是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来说,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进而可以得到双赢的结果。
2.1相关理论。
2.1.1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认为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中一部分人拥有更多,更真实和更重要的信息。而双方由于信息掌握的情况不同,最终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掌握信息多或更重要的那一部分人在交易中就会处于有利的位畳,而其他人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对于银行和小微企业来说,由于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小微企业明显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其对银行信息的掌捏比较多且真实,而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息掌握较少,处于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结果包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质量差的产品以次充好赚取超额利润,结果会将质量好的产品驱除出市场,产生逆市场化效应。具体到小微企业贷款,因为各个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经营状况的不同,因此带来的贷款风险大小也很不一样,但是由于银行不能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的信息,按照风险一收益原则,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一定要弥补所有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因而很多风险大,贷款条件差的人利用银行的不知情,更积极甚至付出更多的代价获得这些贷款,从而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提髙利率使得贷款紧缩,从而导致那些风险小甚至没有风险的优良贷款者降低贷款意愿甚至得不到贷款,市场上风险大的贷款者越来越多,导致银行受损。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交易后一方的内在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对应产品的质量下降,而另一方不能及时了解,给出同样的服务,进而导致受损。具体到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当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后,由于小微企业主本身的道德水平下降,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规定使用贷款。例如,将贷款资金用于炒股,买房;没有按期归还贷款等。这些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加重企业主个人道德水平的判断权重,对其申请的贷款更加慎重。
2.2.1小微企业的标准及特点。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指劳动力人数比较少、生产规模较小并且资金实力有限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交易规模也比较小。小微企业是一个抽象概念比较名词,是相对大中企业的规模而言,且根据不同的国家的经济情况,其小微企业的定义也不同,发达国家的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也许是中型企业。虽然对于具体的定义指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一样,但是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雇佣员工的数量,总的营业收入,总的资产等方面。国内也是根据送几个方面进行大,中,小,微企业划分的。
具体到怎样定义"一定规模"的抽象概念,根据国内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国情,可以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和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小微企业可以从单位所雇佣人数,总的销售额,总的资产和本地市场的占有情况进行划分;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来讲,企业是否是独立的,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否一致是"一定规模"企业的内在质的要求。其中,前者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是比较容易划分的,因为这些指标更容易被量化,因此更多的被采用。
本世纪初,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根据当时经济标准定义的小微企业有点跟不上十几年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毕竟是第一次对国内小微企业进行了定义和标准划分,就是从企业就业人数,销售总额等指标进行划分的。这些划分标准和内容比较粗旷,只是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在某些方面还是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向前进一步的发展。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受到“分业经营”的政策约束,大部分还是主要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但是来自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外资银行逐步分羹中国市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受到挤压,同业间的竞争愈发加剧。因此在这个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为了能够获得喘息的生存空间,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调整的就是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投资银行业务就自然成了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投资银行;开拓创新。
在进行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讨论分析之前,首先笔者先对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进行一下归纳阐述。
一、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功能。
美国着名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曾对投资银行下过最佳定义,即: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因此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与收购、财务顾问服务、项目融资业务、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
作为直接融资市场最主要的媒介,投资银行能比较好的解决市场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促成资金供求方的资金流动,在整个金融市场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是构造高效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顺应全球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现今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上占有绝对优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交叉销售成为大势所趋,能够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效应,这种综合多元化的经营能够较大程度地分散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的产品和金融综合服务,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如果商业银行还固守传统业务领域,则其盈利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正在逐步受到冲击。首先,市场上投资渠道不断增加,使得社会资金严重分流,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的不稳定就会影响到可贷资金的规模和结构;其次,外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抢走了商业银行的部分优质客户,导致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逐步下降,传统通过银行贷款的客户纷纷转向资本市场。
(二)提高银行经营效益,促进利润多极增长。
1.投资银行业务大多属于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拓展此项业务能够为银行拓展利润来源,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规模化增长。
2.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在为客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同时,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能满足客户的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财务顾问等服务需求,对于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能力能得到增强,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及忠诚度。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信贷业务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且来源单一。但是观察国际主流银行的业务结构中,投行业务基本上占总收入的30%以上。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及早行动通过发展投资银行等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业务实现业务和收入结构的调整。
(四)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开展财务顾问可以在项目前期接触时掌握风险关键点;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展可以促进企业的整合并盘活不良资产;银团贷款可以有效降低银行本身和企业的市场及信用风险;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可以集中处置不良资产,提高银行流动性。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示范——以光大、民生和兴业银行为例。
(一)光大银行的创新模式。
在银行内部成立投资银行部,同时采/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用传统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业务上以短期融资券为突破口,利用银行同业的疏忽把握先机,通过政策支持短期内实现投行业务突破,确立了光大银行的短期融资券业务品牌。
(二)民生银行的创新模式。
采用事业部制搭建组织架构,在总行成立投资银行事业部,通过总行资金定价系统竞争性地有偿使用资金,采取市场化的形式发展投行业务。民生银行把房地产封闭金融作为自己的品牌业务,建立了稳定的业务模式和收费方式,在内部保证了高效审批,专门成立的投行业务审批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单独审批决策。
(三)兴业银行的创新模式。
采用准事业部制的模式搭建组织架构,即在传统商业银行内部成立投资银行部,但是采取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种方式在比较中更具有参考价值,但是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兴业银行把中小企业财务顾问业务作为重点进行发展,创立了特色服务和收费模式,针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各个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另外该行发挥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与专业投行合作,把债券承销扩大到金融债券,与专业投行分享金融债券的承销费用。通过与同业密切合作打造了另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综上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行业务的初期都是以某一精品业务为突破口抢占市场先机,从而在市场上树立了此项投行业务的口碑。
四、国外大型投资银行的经验借鉴及业务发展启示——以高盛为例。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前美国着名投资银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但其自身的投行拓展方式着实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高盛投行业务和融资、风险管理融合互动的发展模式,为提高客户服务感受与业务创新支持而加强的研发力量,以及凝聚的团队合作精神,都值得我们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学习。虽然国内处在分业监管的前提下,但是依然可以发挥融资上的优势,形成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强化为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
(一)充分发挥融资优势,形成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营销。
高盛经验:在开展重组并购时,高盛经常利用直接股权投资或者过桥贷款、担保资源作为撬动并购顾问、承销等投行业务的手段,以此设计方案并获取高额利润。例如在美国德州电力的收购案中,高盛获取的并购顾问费收入、贷款融资安排收入、风险管理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65%和15%。
(二)客户营销双管齐下,打造专业团队服务模式。
高盛经验:在客户营销方面,国际成熟的投行业务是采用由一个客户关系部门负责协调沟通,多个业务部门的产品专家对客户进行营销和服务的模式,因为当产品跨度很大时且客户对于服务又有及时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单一客户经理不可能成为相应的专家。高盛在开展并购业务时,在营销阶段就有并购、行业、融资安排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直接参与营销,并直接进行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营销和服务的效率,提升银行专业形象。
(三)组建投行研究队伍,提升整体专业形象。
高盛经验:高盛很重视投行的研究能力,在集团管理委员会下设全球投资研究部,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经济研究成果和投资建议,有效提高了自身在经济、投资组合策略以及股票分析等领域的地位。这种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在对高端客户营销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且提高了服务水平。
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投行业务大类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财务顾问、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但是基于法律制度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无法开展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等投资银行的根本业务。但是可以再后者上寻求业务的突破。
(一)财务顾问业务。
财务顾问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业务,市场和利润空间巨大。财务顾问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金,不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是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最具活力的业务。
依托银团贷款等结构化项目融资业务发展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是成熟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我们应积极采用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介入到政府财务顾问和大型国企财务顾问的市场中。银行利用自身在人力、智力、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根据客户需求创造工具,为客户提供决策建议以及规划方案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这种顾问服务赚取手续费。
(二)项目融资业务。
1.直接融资业务。
通过承销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平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结构性融资业务。
1)尝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主要角色是发起人和服务商。作为发起人,建立最初的信贷关系,形成用以证券化的资产向spv出售贷款;作为服务商,银行从借款人手中收取付款,将借款还款转交给投资者的托管人,对借款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向托管人提交报告等。
资产证券化能将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所以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
2)积极联系金融同业机构展开合作,如可以考虑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等企业的应收收入权益进行产品设计。
3)通过与当地信托公司合作的方式搭建高效持续运转的零售产品资金池,通过此项业务模式的设计,以来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搭建创新型产品库,有效快速扩张高端客户群体;二来为银行带来持续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三)托管业务。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包括: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未上市股权的投资。在发展业务的全程要与发改委、证监会等政府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联络关系,及时获取信息资料,抢占市场中pe的托管权,在此项业务中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及有效的存款沉淀。
2.企业年金托管业务。
在市场上逐步开拓企业养老金等年金的托管业务,在全程为企业提供年金业务咨询,方案设计等综合类服务,实现银行资金的有效沉淀。
(四)企业并购业务。
为企业提供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改制顾问、企业业务和流程再造、收购兼并咨询、ipo配套服务等。根据现实状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收购兼并与重组的新兴市场。
1.充当并购中介作用。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可以灵活且主动地为并购方寻找收购目标,或主动要求并购的企业寻找投资方,由于存在具有较高信誉的商业银行做中介,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会更加具有信任感。银行应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建立并购信息的数据库,及时录入客户需求以保证及时的配对需求。
2.发挥融资优势。银行在并购过程中可以以不良资产作为切入点,积极介入企业的改制重组、兼并收购,在其中提供债务重组的再融资,过桥贷款,并购贷款和融资担保贷款等业务。
六、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内部管理的激励措施建议。
(一)对业务部门员工的激励。
1.激励手段多元化:通过调薪、晋级和培训等手段达到多元化。
2.激励层次多样化:根据员工不同的行员等级、服务年限、工作特点采取不同的奖励计划,是每个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享受到不同的阶段性激励。对高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应实行重点倾斜。
3.激励目标长期化:采用即期和远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使银行成长性和高管人员、普通员工的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投行业务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二)对各部门之间业务协作的激励。
对于参与业务开发者均要适当地参与利益分配,部门之间的协作主要反映在业务部门为投行提供客户信息、提供融资便利、提供营销支持等,投行部门也可以为业务部门吸引贷款,因此在利益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到部门间的协作贡献,并以虚拟利润调整方式反映在考核结果中。
七、结论。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七
国际保理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以及信用风险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解决了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用和信用风险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一)我国的保理业务量落后于发达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而且规模较小。近几年,虽然国际保理业务在我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业务规模仍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2008年国际保理业务量为550亿欧元,在国际上排名第八位,其保理量占世界保理总量的4.15%,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跟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属落后。
近十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突飞猛进,连年持续增长,巨大的国际贸易量为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内地企业中影响也越来越大,受到国外客户的影响和要求,叙做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同时,由于企业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旺盛,银行方面也在积极尝试,业务量并且逐步增大。从整体上看,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见表1)。
虽然我国保理业务是呈连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国是世界第三出口贸易大国,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5600亿美元,而保理业务量为352.50亿美元,仅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百分之一点三左右,远远没有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保理业务占贸易总值的水平。
我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位于世界的前列,贸易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供应量和需求量,同时还有份额很大的市场空间尚未开发。国际保理业务的应用有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从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分析,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值为12016.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纺织业、电子设备等都属于结算周期短的商品,占到我国出口商品总值的45.16%,国际保理业务十分适合作为此类商品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赊销中进口企业信用风险和出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国际保理业务都十分适合我国企业。
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国际保理的上述优势,使用率逐渐上升,为我国的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也为国际保理业务孕育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瓶颈。
(一)从我国的企业角度分析。
中国企业在出口中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仍然较多地沿用信用证这一传统结算方式。而在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信用证及预付货款这两种方式必将使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同时,我们在对国外的进口商提出这些付款条件时,往往没想到对外商来说同样存在一个信用风险的问题,对方会对我方能否收到资金后准确按合同约定发货也心有顾虑,而国际保理则能很好地为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解决信用方面的顾虑,特别是当买卖双方资信较好,但对对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非常适用。但对于中国部分出口商来说,始终认为新的东西风险较大,从而错失商机。
即使出口企业认识到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并愿意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但企业本身某些方面达不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第一,国际保理业务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和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企业相关人员熟悉财务、法律、信用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现实中,企业往往由于缺乏规范透明的应收账款和财务管理制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银行拒绝叙作保理业务。第二,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或消费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有限。企业采用国际保理业务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出口企业多数不愿意,从而限制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
(二)从我国的银行角度分析。
1.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
我国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保理业务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为客户提供融资和账款托收方面。其它方面的服务项目,包括销售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则较少提供。就融资功能来讲,也是以提供有追索的融资为主。这一方面是企业相关需求不大,从这一角度讲,我国目前的国际保理业务与典型的现代保理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2.费用过高。
在国内,银行一般按应收账款金额收取的账户管理费、资信调查费、额度核定费等手续费通常为2%至6%,再加上对企业获得的预付款收取利息,保理费是信用证业务费用的十倍左右,也是国外保理费用的好几倍,这常常使进出口双方望而止步。
3.缺乏专业的国际保理人才。
保理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保理业务专业知识,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丰富的国际金融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熟悉相关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但从实践上看,由于中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不长、业务量少,从业人员在实务操作上的锻炼机会少,因此保理从业人员在办理保理业务过程中业务不熟练,直接影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的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从保理理论知识角度,专业研究人员仍比较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保理业务的推广。我国在国际保理的立法研究上也体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同样制约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
(三)从外部环境分析。
1.我国的保理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首先,没有针对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对国际保理业务中许多具体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对保理的法律适用规则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内容都没有涉及;其次,保理的监管立法在我国严重缺失。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保理商的资格、成立条件和程序、保理商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及保理行业的管理等未做明确规定;再次,保理业务顺利开展的配套基础法律制度尚未建立。
2.缺乏社会信用机制。
保理业务需要对买卖双方当事人和应收账款合同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但是由于征信数据的缺失、信用监管的缺乏、社会信用意识的滞后和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等因素,银行和企业间的信用资源分隔给银行资信调查带来困难。同时,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也使银行不能及时发现应收账款本身的质量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八
论文摘要: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贷款经验,论述了套期保值贷款与企业、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了我国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探讨了我国发展套期保值贷款的必要性。
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世界银行在给发展中国家发放援助性的农业、工业原材料等贷款时,就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或企业参与相关的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境外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前都要求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进行保值,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对是否参加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同,对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可提供90%的信贷资金,而对没有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提供70%的信贷资金。美国社会公认套期保值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提供资金、建议等多种方式协助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以提高贷款质量。
(一)品种选择。
世界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国外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品期货,尤其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的能源和软商品。商业银行的很多机构客户,如能源、金属和大宗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每天都面临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应参与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品种、力度,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等方面协助企业规避风险。
(二)参与步骤。
由于国外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服务: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申请成为期货经纪商;设立专门的期货服务部门和抽调或聘请专家组成团队推行服务,帮助客户规避价格风险,维护资产安全以及获取稳定盈利。以巴黎银行为例,40多年来,巴黎银行一直参与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并在1985年成为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随后又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英国金融服务局登记注册,成为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期货经纪商。20,为加大能源期货服务力度,,巴黎银行成立了能源商品出口部门,分别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设立分部,聚集了多个部门的专家,为能源生产、贸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三)操作流程。
套期保值贷款需要银行、贷款一般企业和期货公司签订一个三方协议,即贷款企业分别在银行和期货公司开设贷款账户和套期保值账户。银行对两个账户进行统筹管理,套期保值贷款直接打人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账户,同时银行可以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客户交易情况,以了解其贷款客户套期保值账户的头寸状况、资金情况等。此时,银行不仅关注贷款者如何使用贷款,而且还会关注还款资金来源如何。荷兰银行就通过基于网络的abacus信息管理系统,直接监控套期保值贷款客户在期货市场的头寸变化情况,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了保证其客户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在市场价格出现不利变动时,银行应及时对套期保值账户追加保证金,并调整贷款账户的抵押比率。
(四)风险与控制。
套保业务的风险是套保者抵挡不住投机诱惑进行投机及套保者对套保业务频繁买卖。为规避风险,银行须严格控制套期保值和套期保值者:1、经常和套期保值贷款者讨论,了解其交易策略。2、坚持与套期保值者及其经纪人签署协议,要求经纪人把套期保值者的日常交易情况向银行汇报;套期保值者向银行保证不开设任何投机账户。3、套期保值账户累计利润交由第三方代管(如期货公司),直到该账户关闭,贷款还清。4、经纪人向银行提供该账户动态月度报表等。在贷前的风险防范环节,银行可以根据贷款企业的套期保值历史记录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即在符合其它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套期保值记录良好的企业,银行将优先为其发放贷款或增加贷款额度。经过博弈,企业将会为日后顺利获贷而自觉维护自己的套期保值信誉,使银企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长期信用关系。
当前,我国银期合作仍停留在期货交易资金划拨,相关账户管理等传统业务层面。融资合作主要是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及其它融资方式,没有套期保值贷款,对投资期货的企业融资支持不足。
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期货市场,目前国内尚无法开展套期保值贷款业务,而是所谓的“准套期保值贷款”,指向已在国内期货市场对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做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业务,该贷款仅限用于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期货交易保证金,即国内信贷资金只能间接地支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年底推出的接近于套期保值贷款的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由于自身限制而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与一般的质押型贷款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质押物不同。客户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可将其作为任何的投资支出,银行往往无法控制贷款去向。因此,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客户实现套期保值功能,银行也不得而知。相反,套期保值贷款由于和期货公司实现了联网,银行可以随时监控贷款动向,确保了贷款的安全回收。在被严格规定只能用于套期保值的前提下,套期保值贷款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企业在期货市场上避险。
我国套期保值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认识不足,在“慎贷”的指导思想下,将期货市场视为信贷业务的禁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企业不懂得,或因缺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参与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由于缺少适度比例的套期保值者,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调,投机成分过重,大量非理性的短期投机行为使期货价格波动异常,严重影响了套期保值效果,这又必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期货市场保值功能的怀疑,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十九
更新思想,树立新的经营观念。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经营思想观念,提高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对拓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把拓展中间业务提高到关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正确处理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把提高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市场份额当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核。把传统业务优势带到中间业务发展中,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领域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中间业务的不断发展,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
规范管理,确保中间业务稳健发展。中间业务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央行、银监局、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等方面进行管理。
1、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报送的报表中增加表外项目;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外担保纳入外债管理,对于融资性对外担保必须报经外汇管理局批准,其他非融资性担保也必须事后向外汇局登记备案,对外授权应当确立在分行一级办理。
2、央行应制定中间业务管理条例。借鉴国外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标准、监管手段,制定有利于增加中间业务透明度的会计准则和实施细则,并建立严格的商业银行定期、详尽向央行报告中间业务经营状况的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风险测量指标体系,以对中间业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股份制商业银行规范管理。鉴于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松散,自发性较强的现实,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制定业务经营管理战略,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使中间业务在全行形成开发、运作和管理相结合的系统网络,促进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
各家银行应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的需要,是面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的需要,是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潮流的需要,是优化结构、大幅增长业务收入的需要。因此,各级银行与广大员工要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方位和全新的认识,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战略思想,尽快实现银行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市场营销作为连接产品与市场的桥梁,在竞争中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无论是营销队伍建设,还是宣传费用投入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银行自身对产品缺乏营销,使相当一些中间业务还未被社会认同,真正形成社会需求。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让中间业务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基层。
五、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建设方面步伐较快,但还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上尤为突出。中间业务,尤其是中高级的中间业务,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中间业务系统,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扩充和叠加就如同搭积木一样。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语音、网络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丰富、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六、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中间业务涉及面广,技术性、专业性强,且是一项依托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发展起来的金融服务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要把一大批掌握会计、外语、计算机、法律、资产管理、外汇、理财等多方面知识和那些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
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商业银行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以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八、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中间业务虽然风险较低,但绝不是没有风险。开办任何一种中间业务都会存在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度的大小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从开始就要将风险防范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不能因为强调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
1、严控市场准入关,稳妥谨慎开放中间业务市场。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非零性”的特性,监管机构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
2、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增强基层央行监管的可操作性,加大现行分业监管的协调力度,统一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整体功能。
3、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解除中间业务发展法律瓶颈。
一是调整、完善、出台有关中间业务的法律、法规,同时,国家继续完善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创新速度。二是正确处理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提高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法律法规。
在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法律、法规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情况。应尽快借鉴国际上相关的管理制度,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中间业务操作的具体管理规定,将中间业务的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已给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创新与金融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宏观调控,减少无序竞争,正确引导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在一个相对统一和良性循环中保持运行和发展。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二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金融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金融这一处于旺盛成长期的金融创新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邹小亢和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即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物流金融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实现供应商、采购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银行多赢的有力手段。
一、物流金融的典型业务模式。
(一)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是指申请人将其完全拥有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银行指定物流公司,并以物流公司出具的仓单在银行进行质押,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申请人提供的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指需要融资的企业(即借方),将其拥有的存货作为质物,向资金提供企业(即贷方)出质,同时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存户资格的物流企业(中介方)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方贷款的业务活动,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
(三)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能够满足借款人因应收账款占用造成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优化客户财务报表。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相关的客户。
二、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中国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它加速了供应链贸易流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金融安排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物流公司利用在货运代理与货物监管方面的优势为银行融资建立了强有力的防火墙,实现客户、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共赢。在中国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及物流创新服务产品,目前市场处于加速上升状态,也成为国内银行扩展新业务的趋势。
(二)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金融服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时问不长,还没有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统一的作业规范,物流企业和银行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参照。银行没有专门针对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的操作规范,还是运用一般信贷操作流程规则来办理物流金融信贷业务,致使物流金融信贷业务手续异常繁琐,效率低下。同时物流金融方面人才缺乏,国家的政策法律也不够健全了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流动的枢纽,在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延伸服务,拓展与物流企业相联系的上下游优质企业,使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得到理想的投资收益。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本身的优势,继续扩大服务面,开发新客户,培育优质客户。同时,商业银行也能通过简便快捷的收付款服务,为物流客户解决付款信息和销售资金速到账等问题。
商业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目前还缺乏相应制度规范,没有制定相对统一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合同条款规范和相应的操作标准。由于与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分歧大,难以对业务涉及的担保品进行有效的保管和监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提供物流金融系统化的产品设计,继续将业务扩大。同时,商业银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于,使得物流金融业务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缺乏合适的考核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使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范围较为狭窄。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基本处于敞口状态,作为物流业命门的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对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优质客户。机遇促进了物流金融的发展,物流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完善现代结算支付工具,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物流与金融的结合,产生了许多跨行业的服务产品,相应地也出现了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创造存款货币的优势,为物流企业提供高效的理财服务,从而获得客观收入。
现代物流是人类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连接纽带,同时物流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然而目前物流业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并且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营中不规范操作的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商业银行难以找到经营可信赖,信誉有保证的物流企业合作。同时,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迟缓等也阻碍了物流金融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物流金融面临着将物流企业与银行、生产商等外部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得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物流金融构建起来网络结构中得到充分的流动的巨大挑战。
(一)提高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物流金融业务对我国银行来说还是一项相对较新的业务,因此,在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来带动业务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同时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建立专门业务的法律顾问,对于可能出现的纠纷,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二)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统。
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统,可以使整个贷款过程所涉及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周转透明化,使银行能够随时得知商品流转与资金回收的现有状况,更好地把握风险。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物流金融业务上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很落后,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系统和机制,这使得物流金融业务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所以商业银行想要更好的发展物流金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加强银行与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
(三)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度量缺乏科学的方法,主要凭经验确定利率、质押率、贷款期限和平仓率等重要指标。这使得银行难以对业务的过程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也缺乏违约后风险的规避机制。因此建立起完整的风险控制系统,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对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应对确认质押的担保品进行产权认定,同时应对借款企业进行全方位信用认证,最后对物流企业建立起质押商品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才能使得自己充分掌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有效地进行质押货物价值和销售状况的实时追踪与评估,避免自身的业务损失。
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论文篇二十一
1.对市场环境和市场定位缺乏科学的分析、统一的认识。我国股份制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控制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仅仅是根据四大银行市场中的空缺项目简单的运用相对高收益的金融手段吸收相对较少的存款,对于挖掘潜在顾客和充分利用“回头客”有很大的限制。
2.产品创新滞后,无法满足顾客需求。随着顾客对于银行产品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顾客需求的多元化股份制中小银行必须与时俱进,推出能够符合时代特征并且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在新产品问世后,积极的进行推广工作,使得顾客和潜在客户快速的了解产品,产生购买行为。
3.生硬的定价策略。合理的定价是维持股份制中小银行得意生存的重要途径,但是存在相当一部分股份制中小银行并未认识到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对于市场利率的把控还未达到像四大银行的水平,这样对于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品牌营销及相关价格组合策略产生不利的影响。
4.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股份制中小银行对于自身的优势产品的宣传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很少与其他机构合作,如果有新产品上市往往通过原始机械的发放宣传单来进行销售,受众群体较少,与大银行的广告宣传产生的连锁反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此外,促销的手段较单一,没有合理的利用股份制中小银行在公共关系营销中的'优势。
新形势下我国银行提高经营水平的策略。
1.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同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股份制中小银行要充分把握高端等不同顾客不同的需求,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合理的划分不同的服务群体,然后根据他们所需的服务和产品,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服务,让他们感觉到银行服务的全面性。
2.重视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开拓品牌发展道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银行必须创新品牌,讲究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银行品牌的树立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对银行市场的细分工作和涉及的目标客户具有高度相同性。
3.以顾客为中心,提升顾客的服务满意度。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发展必须依靠顾客,树立以必“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量身打造其所需,保持有效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此外,要定期对重要顾客进行回访,让他们提出服务或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改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4.建立专项营销服务团队,合理宣传重要产品。为了更好地对客户进行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股份制中小银行可以推行任务型宣传团队,成立大客户服务团队,分别负责房多个板块及多个区域,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结论。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股份制中小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大型银行的冲击,还受到国外银行进入中国后带来的多重套站,股份制中小银行必须重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创新性工作,才能保证股份制中小银行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