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讲课范文(19篇)
生命不息,总结不止。总结是我们对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关系技巧?推荐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总结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大学之道讲课篇一
摆脱了高中繁重的枷锁,怀着一份憧憬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对于懵懂的我们来说,首先就要了解“大学之道”,大学之道这四个字源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有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他来人家所讲的太深了,不同层次的人对它的理解死不同的,表面的意思应该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会充实,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才不会枯萎、凋零。
大学之道,博大精深,天下的学问门类繁荣,有自然之学与人文之学,有天文之学和地理之学,有先天之学和后天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正大的品德,所以弘扬正大的品德是极其重要的。
面对漫长而又短暂的大学四年,我们必须好好规划一下,为了有所收获;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地动山摇;无论是旱火炙热,还是洪水滔天;无论是做给别人看,还是做给自己看,我们都要积极向上、志存高远、永远之前,我们要像游鱼一样遨游浅底,像藏羚羊一样攀登陡峭的山崖,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我们更要遵循大学的理念—弘扬正大的品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傲雪花开,我们必须记住: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欲度大学者,必先明德。
大学之道讲课篇二
以前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在大学里面学的东西都没有用,我心里不以为然。一直觉得把大学教育和专科教育区分开来的应该是大学里面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而专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也就是书中更多的提起的“职业性”教育,但是我忽略了大背景,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没有办法容忍一个不跟社会接轨的大学生了,而如果一个大学生想要本科四年毕业后就业,也是没有办法不学职业性的专业或者知识。这也让我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讲,他说以前你们北大谁谁谁(这个我忘了,好像是说的是马寅初)当校长的时候敢对北洋军阀说不,现在不是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是啊,从前的大学时精英教育,那时候上了大学的人理所当然是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人物,他们有着那个时代的傲气与才气,但现在的大学生比白菜还便宜了,当大形势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大学”也失去了它的底气,于是要迎合企业、公司种种的要求去塑造人才,更不用说“大学生”了。但我始终认为,职业性的东西不应该是根本,大学不应该成为职业训练场。我还是愿意保留一点大学生所应有的`傲气。
二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bok把这个问题更加系统化了,叫做表达能力的提高。两年来,也许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各种活动,选了各种课,但是都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我的写作能力。大学里很看重表达能力的塑造,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它还有另一方面――写作。人与人的沟通除了面对面的说话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写作了,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觉我正在一点点失去这种能力。师父在b大彻夜写字,不寐读书,想来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学之道讲课篇三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之道讲课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摆脱了高中繁重的枷锁,怀着一份憧憬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对于懵懂的我们来说,首先就要了解“大学之道”,大学之道这四个字源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有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他来人家所讲的太深了,不同层次的人对它的理解死不同的,表面的意思应该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会充实,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才不会枯萎、凋零。
大学之道,博大精深,天下的学问门类繁荣,有自然之学与人文之学,有天文之学和地理之学,有先天之学和后天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正大的品德,所以弘扬正大的品德是极其重要的。
面对漫长而又短暂的大学四年,我们必须好好规划一下,为了有所收获;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地动山摇;无论是旱火炙热,还是洪水滔天;无论是做给别人看,还是做给自己看,我们都要积极向上、志存高远、永远之前,我们要像游鱼一样遨游浅底,像藏羚羊一样攀登陡峭的山崖,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我们更要遵循大学的理念—弘扬正大的品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傲雪花开,我们必须记住: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欲度大学者,必先明德。
大学之道讲课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
2、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自然之道的含义。
3、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手段: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道”
1、故事导入。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领悟“道”
(一)整体感知。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生自读)。
2、请几位学生分别读每个自然段。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了?快打开书读读课文。(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随机板书)。
板书:嘲鸫幼龟救食肉鸟群龟。
你们能按这样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1、师:我们当时究竟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使得我们那么紧张,而向导却若无其事呢?你能把描写这个情景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学生读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自由读这段话,指名读。
指导朗读。理解“突然”、啄、“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踌躇不前)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小幼龟的踌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你们了解嘲鸫吗?它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候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处境多么危险,这个场面多么令人紧张、担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自由读,指名读。
3、师:明明面对的是同样的情景,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师:我和同伴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随学生回答,出示2: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若无其事”什么意思?理解吗?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
师: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结合你的体会说说。
师: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师: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
师:苦苦的哀求;发自内心的劝告;你对他进行了指责;
师:我们怎么忍心看着这一幕发生!老师请全体女同学读同伴说的话,全体男同学来读向导说的话,请一位同学来读叙述者的话。
4、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但在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声中,向导也只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请你体会我们和向导当时的心情,完整读读第4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
7、后来故事情节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你们能说说我们救幼龟的过程吗?出示课件3:填空: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们的向导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9、学生说不同,说自己的体会理解。就请你们体会着我们以及向导万分焦急的心情读读这几句话吧。
出示课件3: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0、师:你能想象出我们当时看到什么情景才使得大家如此奋力拯救这一群幼龟的呢?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播放视频。画外音:幼龟从巢穴爬向大海,要经过一大段无遮无拦的沙滩,此时虽是黄昏,阳光仍很明媚,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了。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同座互相说说。谁愿意把你想象的情景描述给同学们听。(二至三名同学说说)。
11、听了他的描述,你感受到那一大群海鸟的凶猛了吗?
12、即便我们如此奋力拯救幼龟,也于事无补,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此时听着食肉鸟饱食后发出欢乐的叫声,而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会想些什么呢?这时,我们有可能明白了什么?请你浏览课文。
13、师: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这小小的幼龟,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可是我们却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说的那句话,出示课件1: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现在你对向导的话,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就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自由读。
四、内化“道”
2、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老师这还有几个小故事,想听听吗?
故事:《狼和鹿》。
五:升华“道”
像这样的事例,其实都说明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行动,因为有时候违背自然规律,好心也会办坏事。大自然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自然规律,遵循自然之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之道讲课篇六
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就我看的这些做个记录:林晓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悬乎呢,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原型吗?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还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漂亮女生为他而受伤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学之道讲课篇七
读完《大学》后,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能够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此刻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个性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但是,此刻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这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能够为政也”。
大学之道讲课篇八
古人注解大学,大都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列为三纲,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为八目。雪卢老人讲大学时,则以「在明明德、在亲民」为两纲,各领四目,明明德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谓为两纲八目,而「在止于至善」一句即为两纲的总结,意谓明明德与亲民实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是成了圣人。如此讲解,深合经文章法。明德就是圣人之德,圣人以此明德,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无不明白,如尚书多方篇说:「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蔡沉、孙星衍等,据郑康成注,都以「通明」解释圣人。又如虞书称帝尧为「钦明」,称帝舜为「文明」,也都以圣人为明人,所以大学「明德」就是圣人之德,圣人有此明德,一般人也有此明德,但因一般人自心幻生物相,以致不明,所以大学教人明明德。
明德的德字,古文是悳,说文:「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真心。」段注:「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外得于人,谓悳泽使人得之。」依此解释,吾人欲明明德,固须发明自心的明德,但同时也要以德泽人,希望人人都能明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又须亲民。假使不能亲民,则为德不广,自心的明德就不能完全发明。更进言之,纵然自心明德完全发明,而天下苍生尚有未明者,仍须亲民教化,不能自己。
大学之道即以明明德教人自明而又明人,明明德的道理就在格物。而雅释诂:「格、至也。」释言:「格、来也。」格物就是来物,或是物至。吾人明德,本来光明,本无一物,但因自心妄生物相,为妄相所转,遂使光明变为昏暗,因而不明事实,不见真理。妄生物相就是格物,也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系辞传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太极未生两仪,就是「形而上」,无形,无生死变幻等无常之相。既生两仪,就是「形而下」从此有形,有生死吉凶祸福种种无常之相。大学教人明明德,其故在此。学道的人即在格物致知上用功。自心每起一念,即观察其自何而起,落在何处。此念起落如果皆在时间空间等一切假相之内,便是陷入形而下,也就是本有的明德妄生物相,大学名之为「格物」,当下即知,不使继起,此即「致知」。用功时,固须如此观心,平常无论从政,或从事任何行业,也要注意自己的动机是善是恶,善者可为,不善者不可为,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用功,真正的用功就是观察自己的心念,谈不上善恶,但日常注意善恶动机,大有助于格物致知之道。
——摘自《儒学简说》徐醒民教授著。
大学之道讲课篇九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彻底觉悟,他就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学到逻辑推理的妙用。从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对于事物的逻辑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并达到了非常熟练运用的程度,这一点仍然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认真学习。
现实中和历史上的很多人没有成功,甚至会堕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懂人生真谛,而虚度了人生。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为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和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稳的人就能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一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一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如果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大学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通过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理各种痛苦,但实在是有人生难得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个段落里出现了《大学》的八目,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对组成这八目的字词并不陌生,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就可能不甚了解了。何以见得?,每个人看一看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再看一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结论不言自明。所以,古人早就指出,言易而行难。
古时候,希望自己具有美德而彰显于世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则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就必须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必须先探求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
要想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人们就需要与事物进行深入而密切的接触,这样才能全面和透彻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人们在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后才能达到意念的真诚;人们在诚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具有正确的思维和见解;人们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后就能够自觉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人们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后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人们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使每个家庭都和睦和和谐了,一个国家也就得以治理了;当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好的治理后,天下也就自然变得太平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在这里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儒家思想家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的妙处,()他们通过说理把如何成为君子的方法说得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要人们按照“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顺序去自觉地修身,终究会获得圆满的人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末是指事物的细节。这一段讲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本质如果存在大问题,他就不可能做好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人。这个思想用在做事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他就不可能做好事情,包括事物的细节方面也是如此。上述理论可以引申出如下的道理,一个人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无法做更大的事情,更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一个修养深厚的人不可能做出浅薄而无理的事情,而一个不注重修身的人,也不可能自动自发地做出什么好事情和完成一件大事。这里讲的道理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因果法则,没有种因,哪里会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是千古不变之真理!
学习《大学》使人们懂得人生要及早修身养德,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才能够不枉来人世间一次。愿天下有更多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人类文化的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为造福全人类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一
现在的社会,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掩耳盗铃,道德的本体系统出了问题,不再明明德。所以弄虚作假就多了,大家都把弄虚作假称作德行,那整个社会的道德系统就出了问题。
国家出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社会上舆论上遮蔽了本体之明,不让本体之明有生根发芽的场合,甚至运用国家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压制本体之明。
那这样长久下去,这个民族都说假话,都掩耳盗铃,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歪曲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歪曲了,表现在政治的场合、商业的场合,整个的体系的价值观慢慢的就歪曲了,那这个民族就走上了自绝之路。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彰显高尚的品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大学》的核心。
所谓“明德”,是指人本所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
朱熹《大学章句》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二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一课时。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三
大学生活是每个大学生都将经历的一段重要阶段,它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地方,更是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大学之道是一条独特的道路,只有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才能够真正领悟大学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大学之道给我带来的收获和成长,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之道教会了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我们只需要听讲并做好笔记。而在大学,情况完全不同。教授提供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需要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懂得如何独立思考,思考问题的本质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和制定学习计划。大学之道打开了我的大门,让我迈向了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其次,大学之道培养了我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课外实践。为了完成项目和任务,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我逐渐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讨论及分工上,还是在决策制定时,团队合作是让我们取得更好结果的关键。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尊重他人观点的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之道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团队的一员,培养了我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三,大学之道激发了我对追求卓越的热情。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培养个人特长和技能的平台。在大学里,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并发现了自己对某些领域的热情和天赋。通过参与社团和实践活动,我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卓越。我经常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不断努力追求,无论是学术上的目标还是个人兴趣方面的目标。大学之道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够在职场和社会中脱颖而出。
第四,大学之道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学术困难、人际关系、未来职业规划等。面对这些问题,大学之道让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果断行动。通过不断面对挑战和克服困难,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和有自信的人。大学之道让我明白了问题和挑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最后,大学之道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的人。在大学中,我们接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看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这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大学中,我参加了各种志愿者活动,与社会进行接触,参与社会实践,并帮助有需要的人。大学之道教会了我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学之道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更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总之,大学之道是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学术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追求卓越、解决问题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体会到了大学之道给予我成长和收获,我相信这些宝贵经验将伴随我一生,为我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希望每个大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大学之道的重要性,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四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仅仅是为了接受知识的普及性教育,更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大学之道是一种追求真理、培养自我价值和塑造人格的宝贵经历。在我度过的这几年大学生活中,我有幸从尘世的纷扰中静静地品味出大学之道的真谛,感受到无尽的智慧和无限的力量。
首先,大学之道让我体验到了自由的滋味。来到大学,脱离了高中严格的课程安排和操纵,我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的时间。课程设定更加宽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校园里的各种社团和活动也为我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自由也伴随着责任。大学生活不再有外界的监督和约束,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负责程度相对提高。通过在大学过程中学习自我管理和对自己负责,我逐渐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有主见、负责任的独立个体。
其次,大学之道让我体味到了知识的真谛。大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与高中教学相比,大学的课程更加宽泛,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课堂上的老师和同学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和学习,使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同时,大学也提倡研究和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项目,我积极参与其中,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让我深深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永远都有探索的乐趣。
再次,大学之道让我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大学不仅教育我们学科知识,更是教育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追求、有责任心的人。在大学中,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的品质和行为激励着我。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帮助让我明白,我们的人生不能只是个人的功成名就,而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大学中,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寻找机会服务社会。这让我学会了关爱他人、感恩生活,并体味到了多做好事多得好报的道理。
最后,大学之道让我交到了许多宝贵的朋友。在大学里,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一起学习、成长,互相鼓励和帮助。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不再孤单,而是有人可以一同走过大学时光。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敞开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大学友谊是无价的,他们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之道的这几年让我从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我感激大学生活带给我的成长和收获,同时也意识到还有许多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我相信,在大学之道这条路上,我会继续努力,追求真理,锤炼自己,不断成长。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五
《大学之道》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由魏晋学者郑玄所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这份经典包含了关于大学之道的思考和指导,涉及到人的修养、教育、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关于《大学之道》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人的修养】。
《大学之道》开篇即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为天下之人都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重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行和态度,拥有同理心、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等处世之道。只有做到内外修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
【第三段:教育的意义】。
《大学之道》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它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表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是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位的人。教育不是唯一的道路,但一定是实现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第四段: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大学之道》中提到,人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信守责。这意味着,与其他人交往时,要坦诚相待,守信用,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且要遵循社会的规则,不违法乱纪。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段:受用的启示】。
《大学之道》是中国古代智慧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先人的智慧和思考,更体会到了他们对于大道、人生、社会的理解和追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可以从《大学之道》中受到启示,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如在成长和提高中,我们要坚持诚信守信、守法合规、遵循道德标准等原则。同时,在建立人际关系时,我们要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守护隐私等原则,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与众不同的人。
【结论】。
总得来说,一份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普适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努力并成长。《大学之道》强调了人的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维护等基本问题,它所提出的观点也是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吸收。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六
《大学之道》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非常有哲理性的书籍,讲述的是大学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大学的目标。这本书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引导我们的行为。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本书的思想内涵,同时在我的思想和行为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下面就让我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在《大学之道》中,孔子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思想,其中“明明德”是最为核心的。所谓“明明德”,就是要修身齐家,达到身心的和谐稳定,追求道德、美德的高度,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要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修身是我们追求人生价值、展现人生潜能的重要基础。
在《大学之道》中,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以及“格物致知”的目标。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要以理性、严谨、批判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在现代社会,任何行业都需要拥有格物致知的人才。在学习中,我们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方法,要养成自学能力,学会如何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诚意正心是《大学之道》提出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个人要以虚心、宽容、诚实、善良的态度去待人,以真诚和信任去沟通和交往,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深入人心、扶持他人,培养一种“双赢”的心态,才能在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尊重。
五、结论。
《大学之道》是一本让我们深入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如何与他人、自己达到协调、和谐稳定的书籍。在现代社会,学习《大学之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方法,对于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学会怀着诚实、善良、宽容、纯洁的心态面对生活,坚持修身、格物、诚心和实践的原则,我们就能活得更加有价值,更加充实。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七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佑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八
《老子》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谓师生,便是善人——有德之人——教导不善人,亦是开凿、雕琢一块璞玉的过程。
《大学》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故而学是为了传播德行。若学生无德,师应教之,教之不改,只得怒而斥之,逐出师门。
前些日子一位硕士生郝同学在网上发布了对几位知名教授的侮辱,其师提醒他为人有德,治学谦虚,这是尽到了师长的本分,“明明德”,使弟子明白道理与德行。然而郝同学屡教不改,孙教授极度震怒,只得将其逐出师门。
有人认为,孙教授此举太过小题大做,这样一来,那位郝同学将来在学界怎有立足之地?然而。试想一下,若此般侮辱言论已公之于众,平日里那狂徒不知已有多少次口诛笔伐。子曰:君子慎其独也。越是独处便越应谨慎,郝同学心术不正,反映在外便是行为不端,口出狂言。
更有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岂非违背育人之道?非也。无论是哪所学校的校训,都将教书育人与美德相联系,正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师应有德,更应授生以德。生无德,教之。屡教不学,本就是无德的标志,难道要再执意去教不成?佛有宝相庄重,怜悯世人之相,却也有雷霆之怒,凡人不亦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教育在于明德,逐出门墙,不过是较为激烈、迫不得已的手段罢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师者授之以渔,生者学之以礼。教化育人,素来如春风化雨,点滴浸润,润物无声,却也有时一声春雷,震彻心扉。诚者自成,道者自道。明白道理是要靠自己去寻路的,老师只是最初为你指明方向,拨开迷雾的人,他教你用德行作船,用诚实筑路,教你用心去经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明明德也。传道,授之以理;授业解惑,授之以渔;明明德,授之以德。
对于老师们来说,吾爱吾徒,吾更爱真理道德。
大学之道讲课篇十九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何为“至善”?又如何“止于至善”?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答案,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唯有当一个民族都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以齐家治国为志向,这个民族才有了灵魂,才有了文化之光。
纵观华夏文明,有多少文人志士秉承着“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在通往“至善”的道路上修行着,朱熹、程颢、王阳明……他们无不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达到“至善”,唯有“明明德”与“亲民”,唯有用知识端正心思,用意念修养品性,用道德治理国家。
于是,知一切的一切便归宗到了四个字:修养品性。要想国泰明安,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必须意念真诚,修养品性。因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我想,这便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优秀价值观,这便是“大学之道”,是华夏之灵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我们满怀热血地读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参透了中华文明的古老灵魂,也明了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学习。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获取知识,我们才能从中丰化出价值,提高自己的品性。因而,学习无不是一种“明德”“亲民”的最好途径,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佳手段。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我们应该遵守君子之德,用知识丰富自己,用品性提升自己,镇静不躁,意志坚定,端正心思,光明磊落,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再以优良的品质去“明明德”“亲民”,实现民族的目标,中华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之道”,是通往“至善”的光明大道!
因此,“大学之道”,便是成人之道、君子之道、民族之道,我们唯有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以治国齐家为志向,方能于大道之中修行出灵魂,达到“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