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百草园读后感(实用15篇)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和实际情况,将书中的观点和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首先要读懂书中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读后感并不要求逐字逐句地摘抄书中的内容,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读者可以围绕书中的主题,分析作者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展开阐述。此外,读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生活感悟等加以发挥,使读后感更具个人风格。在写读后感时,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太多的废话和空洞词语,尽可能地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思维方法,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每个人的读书感受都是独特的,希望大家读完一本好书后都能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与他人分享并且留下属于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让读书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读后感成为我们和作者的一次精神交流。
百草园读后感篇一
昨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去了安吉百草园。
我们开车来到百草园,一到大门口,我就看见门上写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南百草园。买了门票,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百草原里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只有草,它还有许多参天的树,争艳的花以及各种珍奇有趣的动物。
在多姿多彩的花草中,最让我留连的是樱花。远远望去,樱花真像桃花,粉红的一片,跟桃花一模一样。细看,才发现花瓣细一点儿,而且很密。花儿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花蕊是小姑娘的身子,花瓣是她的裙子,漂亮极了。樱花满树烂漫,如云似霞,它虽然没有美人蕉那样高贵,香气浓厚,但它芬芳迷人,香味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我被樱花迷住了。我站在樱花丛中,微微含笑,和樱花一起拍照留念。
这里也是动物的乐园。我看到了许多珍奇的动物,有鸵鸟,小熊猫,猕猴,豪猪等等。我还看到了孔雀开屏,我甚至壮着胆子骑牛,喂马吃草呢!最令我难忘的是狮子和老虎的精彩表演。这些狮子和老虎可真滑稽,有的站起来,有的和训兽师拍手,有的站在金属圆球上来回走动。最后所有的狮子和老虎还整齐地站成一排,向我们招手呢!我忙趁这个时间,把这表演录了下来。
将近下午三点,我们既开心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又有趣的地方中南百草原。我真希望下次还能来!
百草园读后感篇二
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花壳,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
百草园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一部佳作,《朝花夕拾》。这本书大家应该也不陌生。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百草园里听着蝉的歌唱声,抓着蟋蟀,三味书屋是鲁迅学习的地方,他在那里读书,练字。他的老师对他十分严厉,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读完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读懂了鲁迅学习为什么那么好,不是一味地学习,而是要多实践,他在百草园里学习了很多天然的东西,不会想我们现在那样在家里宅着。大自然他本身就是一本书,只要读懂了他就好比走向了成功的大门。在三味书屋里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这些都是只有实践才能学好的.道理。
读书能使人懂得许多知识,让我们一起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翱翔吧。
百草园读后感篇四
读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仿佛就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鲁迅从纸上跃到了我面前。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这些都是百草园的真实写照。它们就像一股清凉的泉水流进每个人的心里。这些新鲜的事物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它们孩子来说就像天边的云朵一样,难以触及。读着读着,我才发现小鲁迅在百草园里是很孤独的。他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他只有看似只长满了野草的百草园。所以我又有几分同情小时候的鲁迅了。
我最喜欢就是在雪后空地上捕鸟。须在下一两天雪后扫开一块空地,撒上秕谷,用一根小棍支起一面竹筐,系上一根小绳,远远的牵着。啊,鸟雀终于来了。不可以急。小鲁迅屏息凝神,脑海里却憧憬着鸟雀们在口袋里叽叽喳喳又挤又叫的样子。不自觉的握着绳子的手往后拉了拉。呀,鸟雀都吓跑啦!鸟儿都惊得直冲云霄。我好像看到了躲在石头后面小鲁迅沮丧的样子。
小鲁迅的生活真是令我羡慕,但我也不会忽视伏在桌上执笔的大鲁迅。朝花夕拾。这多么形象的比喻。鲁迅先生用精湛的文笔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深入人心的故事。鲁迅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的童年令我羡慕。这虽然是一篇鲁迅先生在中年写下的回忆,却是他童年的回忆。或许正是因为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严而不厉的先生造就了未来的民族魂。
我觉着,如果静静的'思索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你会觉着你是在看画,不是在看文。
百草园读后感篇五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三味书屋,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地方,跟百草园来相比较,三味书屋真是个烂地方。然而老先生我自认为还是不错的,因为还是实事求是,并没有什么不懂装懂。三味书屋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好的是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知识,不好的事把我们“捆绑”了起来。
实际上两个地方是通过明显的比较,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写出了小孩子们对于三味书屋的厌恶。这只不过是我自己的认为,可是我也认为有另外一种想法,就是写和统一的方式。写出了在欢乐的百草园生活中也同样对于读书的追求。但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回忆起我的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小时候,在田野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花一会儿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楼房,而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却仍旧向往着,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读过文章后有了许多感动。虽然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乱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百草园读后感篇六
我正在家专心练字,突然想起自己还有推送读后感没有写,便慌了起来,平静了一会,便开始在那补起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整篇文章不喧哗,没有过多的优选语句,但是却能反映鲁迅先生的快乐时光,令人向往。
文章一开始就进入主题,讲明百草园是先生的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杆,高大的皂荚树,自红的桑椹为我们呈现1篇生机勃勃的景象。捉虫子是鲁迅先生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先生的眼中,百草园就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鲁迅先生还听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就过得出的结论便是: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每到冬天的时候,拍雪人、捉鸟雀也给先生带来了不少的童年乐趣。
没有过多地修饰,反而很简洁却又表达的很清楚,这篇文章,真的令我受益终生。
百草园读后感篇七
我最近读了一本叫《数学百草园》的科普图书,里面的内容让我受益非浅,仿佛自已在数学与图形中漫游。
本书讲的是各种各样的例题,如公元年数与干支的换算,皇帝、总统与几何,都有文章详细解说,让我能更加理解书上的例题和知识,一旁画有解图,可以让我越读越有味儿,它引起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使我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上。书中的知识也并非全都是数学,包含了一定量的天文、地理、语文、历史、科学、物理、化学、魔术和民间发生的事,所以知识极其丰富,还深藏奥秘让我很难理解。作者以幽默的语句来解答我通常会觉得自己在看童话书一样妙趣横生,但又不失深奥和逻辑。当然,作者也不是万能的,他也有不懂的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解答和思考。在我看来,原本很枯燥的圆周率和数学计算也被作者写的极富有趣味,奇妙而又深不可测,所以这本书容易让我广泛使用知识,激发了我的潜力,现在我觉得,其实数觉也并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难,只是我并没有去深刻理解它罢了。
百草园读后感篇八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机,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百草园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老师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内容。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通过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让我感觉到童年是那么美好,令人留恋。
鲁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这束缚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我们现在上的学校,每节课下课都会有时间玩,也还算得上自由。跟三味书屋比起来,我们像在天堂。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觉得,在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玩好。
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1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了鲁迅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与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亲切地交谈。
百草园读后感篇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这里,便是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
有趣的昆虫,奇特的植物,长妈妈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在下雪时捕鸟……这,构成了鲁迅多彩的童年。通过初读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百草园对鲁迅的吸引力。
鲁迅后来去三味书屋读书,他的先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先生博学、质朴、方正,对学生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在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如此开明的教书先生又有多少呢?正是有先生这样的人的教导,鲁迅才会成为如此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看到鲁迅对百草园的描写,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们一同玩乐的情景:我们到处跑来跑去,爬树、疯闹,有时还拔一些小草撕成碎丁“炒菜”或磨成末捣成“草药”,抓蝴蝶,互相讲故事……多么美好的童年!想想都觉得好玩,我想:若干年后,我估计也像鲁迅先生一样,对这段童年生活仍能记忆犹新。
看了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童年,我的小学生活……。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
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快乐,甚是打动人心。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快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笑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肯定和赞赏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入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最大的成功。
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么真挚,仿佛就在眼前,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实有其事,更重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恋和憧憬。
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课堂开小差、收藏爱书、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又有谁的童年没经历过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后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
人生固然是美好的,可怎样去感受,怎么去理解这些美好呢?文章虽然没有提到任何的观念,可是却不禁让人深思,对童年的深思,对人生的深思。或是记忆,或是怀恋,总是美好的,就算是曾经瑕疵。悠悠童年,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和思念,我们真应当去好好感受。
我再次拿起书读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是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三味书屋,走进了童年。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经典的文字选自鲁迅先生那篇家喻户晓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给予鲁迅先生这种乐趣的,却是小小的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些野草,一个园子,便是鲁迅先生儿时的天堂。即使到了“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仍然也不乏乐趣:下课后和同学们溜到院子里玩耍,趁老先生读书入神偷乐,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欢乐。
然而到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孩子们不必在荒地玩耍了,而这种乐趣却越来越少了。在学校,在办公室,在路上,在餐厅,人人都捧着一块方寸之屏,探索着虚拟的世界,沉溺于网络的快乐。qq、微信、抖音……一个个新奇的应用,占用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当前,手机确实颠覆了传统的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便捷,使用手机也许是为了正事。可是,当人们在用手机点餐、打车、搜索资料的时候,又有几个能忍住诱惑,不去点击那一个个猎奇的标题,一个个朋友的动态呢?人们可能会在手机里得到片刻的欢愉,可是当你放下屏幕时,感到的是乐趣吗?不,是空虚。现在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却很少能感受到像鲁迅先生一样发自内心的快乐了。
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能放下手机的很少。为什么?因为手机的信息对于人们吸引力太大了。打开网络,打开人们喜欢的内容,比如:看视频、听音乐、读新闻、购购物、聊聊天等,时间便在不知不觉间流失了。但只要你能放下手机,走出门外,去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或者是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好书,即使环境像鲁迅先生小时候一样艰苦,相信你却能感受到比网络世界更真实、更充实的快乐。
手机方寸之屏,并非居心之所。放下手机,走向大自然,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你也能收获像鲁迅先生一样单纯的快乐。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二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百草园》。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新的世界,接触到了新的生活。
在故事里我好像看到了在弹玻璃瓶的小男孩,头发乱乱的妇女、在演唱的夫妻、小巷里的盲人、贫困的穷学生……生活是多么快乐且悲伤啊!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弹玻璃瓶小男孩和贫困的穷学生,我先说说弹玻璃瓶的小男孩吧。夏季的一个傍晚,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妇女在一片空地上玩。那个小男孩在弹玻璃瓶,总是弹偏了,“我”走过去想教他怎么弹,可没想到他是一个盲人……。夜色笼罩下来,“我”准备回家了,刚走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的道理。
一位穷学生为了凑足来年的学费,决定推销一些商品。推销商品很困难,有时不得不向别人讨些吃的来充饥。有一次,他向一户人家要些吃的,开门的是个小女孩,他心想:天下男孩哪有向女孩讨东西吃的?于是他只要了一杯开水。小女孩知道他非常饿,拿了一杯水和几块面包给他。许多年后,小女孩生病了,没有医生可以治好她的病。她的家人听说一个医生医术高明,便把小女孩送到那儿,他们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小女孩病好后,护士把医疗费用账单给她,她几乎没有勇气打开,但最后还是打开了,只见签名栏下写着:一杯开水和几片面包已足够偿还所有的医疗费了。她的眼里含着泪水,顿时明白了一切。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三
在寒假中,我读了:《朝花夕拾》、《柳林风声水孩子》、《边城雪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朱自清的散文》几本书。
其中《朝花夕拾》是我最喜欢的书,因为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全是鲁迅写自己小时候经历的事,充满了童趣,和我有共同的“语言”。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尤其让我印象深刻。
百草园一直是小鲁迅的乐园,里面有菜畦、皂角树、桑椹,还有乌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等。那里就是小小鲁迅的整个世界,即便百草园已经荒废了,但是在小鲁迅的眼中依然充满了生机、神秘和无穷的乐趣。
百草园再有趣,小鲁迅还是要告别他的乐园。因为他要去三味书屋念书了。小鲁迅猜想着: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大家才会把他送到学堂里读书?这种想法只有小孩子才会有,十分有趣。
在三味书屋里,小鲁迅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这里有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先生;有淘气、有趣的同学;有上课挨板子的担心;也有趁着老师分心,偷偷用“荆川纸”蒙着画画的乐趣。
百草园、三味书屋是童年鲁迅的两个重要世界。百草园是自由、充满乐趣的“天堂”。那里有有趣的植物、千奇百怪的昆虫。读了后,我自己觉得,自己都可以在那里一直玩下去,而不会生厌。在百草园里,充满了童年快乐的氛围。我非常羡慕小鲁迅有这样一块自由自在的乐土。对于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我们而言,百草园里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日子,真让人向往啊!
去三味书屋上学了,意味着无忧无虑日子的结束。虽然如此,看到这里,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看到小鲁迅的同学,就像看到我的同学一样。我们也会此起彼伏的大声朗读课文;互相淘气,在老师眼皮下悄悄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看来古往今来的同学都差不多啊!
整个文章读完,我简直不敢相信,严肃的鲁迅先生会写出如此有趣的地方、如此好玩的事。那肯定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充满童趣、童心的美好童年。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出自我国著名作家周树人先生笔下。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童年的趣事,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阅读时,我仿佛置身于朴素的百草园内,与作者一起“折腊梅”,“捕鸟”……紧跟着作者的脚步,小心翼翼地溜进三味书屋。一进书屋,我仿佛听见了书屋中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不时还传出教书先生讲课的声音,这正是鲁迅先生的先生。这位先生严厉中带着随和,鲁迅先生十分尊重先生。严厉的先生和认真读书的学生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景象。三味书屋与百草园中,处处洋溢着书声与嬉笑声。
百草园,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一个枯燥无趣的私塾。这两个截然不同地方,却紧密相邻,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并为鲁迅先生成为未来的大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体会到鲁迅先生所流露出的怀念、依恋的真挚情感。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们把三味书屋里的一草一木,看在眼里、刻在心里一般。他把我们带回到了他的童年,循着他的脚步慢慢再走了一遍。
细细品味鲁迅先生描写三味书屋的片段,让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校园。早上的校园,到处充满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以及老师们的耐心讲解声。瞧!我们四班的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我们的老师讲课呢。
“捕鸟”、“斗蛐蛐”……这些都是鲁迅童年的趣事。少年鲁迅虽然享受了快乐的童年,但他在学习上也一点不马虎,相反还特别努力。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几乎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就有一次,他父亲病重,鲁迅被叫去药店买药,等买药回家再赶去三味书屋时,先生已经开始讲课。那一次先生责备了鲁迅,并告诉他要做一个守时的人。自那一次之后,鲁迅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勉励自己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我想我们也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的学生。
百草园读后感篇十五
百草园——儿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园。这里有草有树有花有果有虫有鸟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农村的孩子在这里是可以“大显身手”的:上树爬墙是孩子的拿手好戏,捉虫捕鸟是孩子的最爱;鬼故事更是让孩子既爱又怕,欲罢不能。脏吗?土孩子土孩子,不脏不净,吃了没病;环保吗?没那个概念;动物权利的保护呢?连听都没听说过,玩腻了处决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不论春夏秋冬,玩就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谁都愿意玩,可问题是谁都得长大,即使一百个不情愿也不行,上学是每个孩子不能回避的问题。鲁迅对上学很不理解,作了很多猜测,一言以蔽之,上学是惩罚,并且满怀依恋的告别自己的百草园。每看到此,我不禁会心一笑,多么真实的描写呀,完全是一个孩子应有的表现。我们现在知道,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可是入学的时候绝大部分孩子都不认为是权利,被大人死拉活拽扔进学校,哭得天昏地暗的。
三味书屋是另一个世界,不能再无拘无束,而是要讲规矩了。这是不是摧残孩子的天性呢?也不能这么讲。
人类进化成人的标志之一就是文明、文化和规则,这是作为社会人的必然。如果谁想完全按天性行事,那他只能去到深山老林里去过原始生活。是古往今来的知识和成文不成文的规则让一个个小顽童和小吃货变成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味书屋是对百草园的深化提高和升华,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当一个人成年之后再去回忆上学前后的点点滴滴,一定会非常亲切,让学生时代为以后留下更多更美更充实的回忆。
——致渐行渐远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