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课堂实录范文(17篇)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有自信,更清晰地制定目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规划自己的行动。总结范文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一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二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掌声从四面响起,课堂不再安静,变得活跃无比,我的心也激动不已。我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从这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我也学到课堂不只是老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想象、思考。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三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
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5、指名,(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8、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9、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
1)、第8自然段。
2)、第10自然。
3)、12自然段。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出示15、21、23自然段。
1)揪、吼、凶和推矛盾。
2)、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个结局。
4、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我们明白老汉原来是小伙子的父亲,小伙子原来是他的儿子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相信你又会有新的感受。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此时此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父爱如山)。
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但凶猛的洪水吞不没的又是什么呢?出示屏幕。学生练习。
老汉离我们远去了,面对着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表达对老汉的哀思学生写后交流。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四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生(七嘴八舌):是的。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五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背诵全诗。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六
明实老师的这节《哈姆莱特》阅读课,不事雕琢,朴实而大气,有如大西北的长天与旷野。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文与人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倒是课堂教学,让教师的生命信息弥散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要把自己的个性与涵养掩藏起来,那是绝无可能的。
文如其人,课尤如此。
明实老师的课线路粗犷,轮廓分明,而师生的互动多止于自然而然的对话,少有刻意为之的活动设计与情境引入,显然缺了一点“潮味儿”。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今的课堂似乎也有着类似的审美趣味,有太多的花样与太多的奇崛。有些课如盆景一般,一枝一叶都凝结着设计的匠心,一言一行都埋伏了遥远的深意。明实老师的课,完全不是这个格调。就像日常聊天,偶有波澜,不见巨浪。但我想说,这正是我喜欢的课。不过,我喜欢的,不是它的朴质,而是它的朴质正好切合了这个文本的特质。没有抽象的好课,朴质的也好,华美的也罢,都与好课无关。在经典阅读的课堂上,好课的标准,就看教师能否在学生与经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发学生与经典的对话。就此课而言,就看明实老师能否引导学生穿越时间的长河,穿越文化的鸿沟,去到那位几百岁的老人面前,用自己的耳朵,认真倾听那位老人的心声。
英国人常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莎士比亚的魅力恐怕更多来自“说不清”而非“说不尽”。这“说不清”,既源于文化的差异,也源于语言的障碍,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哈姆莱特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说不清”的人物。我们多认为他是一个哲学王子、复仇英雄,可也有人煞有介事地论证他是个精神病患者。明实老师着意于引导学生发掘这个看似老套的复仇故事的人文主义内涵,事实上,他在很大程度上也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我必须承认,这个同样困扰着我的难题,并未因这节课而释然,相反倒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虑。这不是教学的失败,恰恰是教学的价值所在。譬如,在明实老师的解读中,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与自由意志上,并且由此关联到鲁迅先生“沙聚之邦”与“人国”的命题,关联到现代公民的培育,这个思路一方面让我欣然,一方面却让我惶惑:在先前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以“正义”的观念来解释哈姆莱特的复仇以及复仇中的迟疑与延宕。“正义”这样的普世观念,当然有助于消除横亘在学生与莎剧之间的文化壁垒,但是不是有违剧作的原意呢?细读明实老师的课堂实录,那严谨的分析与严明的逻辑,让我不得不再一次直面爱汶河畔的那个老头儿。
这就是教学的价值。经典是远方,而教师只是通向远方的桥梁。我们给学生敞开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的风景,还得靠学生自己去领略。在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经典作家面前,学生要谦卑,我们更要谦卑。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一眼洞穿的想法是不自量力的,一网打尽的念头是不切实际的。有些老师太急切,太贪婪,太想把哈姆莱特“说清”“说尽”。于是,便绞尽脑汁地想花样,挖空心思地搞设计。结果呢,本末倒置,对教学设计的关注超过了对经典的关注,教学的痕迹遮蔽了文本的意义,经典倒在不经意间成了饰品。
明实老师的朴质,意义正在于此。面对“说不清的莎士比亚”,我们的任务不是想方设法把它说“清”,而是搭建一个平台,切开一个口子,让学生“说”起来。重要的是“说”,不必奢求“说清”与“说尽”。看明实老师上课,学生在说,他也在说,大家都在说。一路说下来,做的是同一桩事情:看看莎士比亚到底在说什么,看看哈姆莱特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
当然,朴质并不意味着粗疏和贫乏。很多人喜欢花里胡哨的课,大概对朴质本就存有这样的偏见。看其平常却奇崛,明实老师的朴质是以厚实的积累、独立的思考与教学的智慧为基础的,因此疏而不漏,朴而不拙。
课上学生有段非常精彩的表达:每个人能意识到个体生命对于社会的发展前进是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个人要意识到“各安其位”的“位”和“尊卑有序”的“序”是自己该有的,而不是别人规定的。“位”和“序”应当遵从人性,而不是人性遵从它们。
这个表达堪称这节课的高潮,却存在着小小的遗憾,那就是与文本的疏离。明实老师迅疾把握了这个“点拨”的机会。他追问道:“你说的这些与《哈姆莱特》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追问很宝贵。我们的思考来自文本,但必须回到文本,无此,则“沙聚之邦”的命题就成了大而化之的贴标签,这节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就会坍塌。我赞同明实老师的评点,这个学生的言论的确是“可以赢得掌声的”:
生:《哈姆莱特》象征的是一种“解放”的思想,象征着我们要打破已有的陈规和旧的秩序,冲击它们的束缚。哈姆莱特本人没有遵从克劳狄斯的安排。(师:如果都是像奥斯里克这样的人,是不是就遵从了国王的安排,各其“位”和“序”了?)对,是这样,哈姆莱特把对人性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才是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地方。
尽管,“人性”这样的辞藻还是略显抽象,但我相信这个学生已经开启了与莎士比亚的对话之旅。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七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长大”“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八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
(3)抓住描写灰雀可爱和人物对话的语句,启发学生采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品词析句,了解灰雀可爱及人物心理历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列宁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说说。(学生联系查找到的资料图片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经过努力没有弄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2、生汇报学习情况。
a灰雀的美丽可爱(理解“婉转”及“惹人喜爱”的意思)。
b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理解,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他的爱鸟之情。)。
c灰雀失踪后, 列宁很着急、担心(抓住“找遍了”)。
3、指导朗读。(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列宁对灰雀的爱及一只灰雀找不到后,他着急、担心的心情。)。
4、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注意。
2、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散、胸、或、低。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
看,白桦树上的三只灰雀多么惹人喜爱啊!列宁每次都要到树下看望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男孩说的话,并读一读。
2、课件出示:3、5、7、9自然段,请学生再读列宁说的话。想想:你对哪句话体会最深刻?列宁在说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可以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列宁当时的想法。如:“一定、或者、它怕冷、自言自语、多好的、可惜、会飞回来?”体会列宁没有直接批评教育孩子,而是通过对灰雀命运的担心,去感染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及知道孩子决心改正错误时,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变化。
4、灰雀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4、6、8、10自然段)。
5、在分析描写男孩的句子时,也要抓住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男孩说这些话时,从犹豫到安慰列宁,最后下定决心改正错误这一思想转变过程。
重点探究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这几段中找出一个描写男孩心理很矛盾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为什么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说,更好地领会男孩心情和心理的变化)。
课件出示句子: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问:这2个句子有什么异同吗?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这一朗读对比训练,使学生领悟到男孩由知错而去安慰列宁到后来下定决心,放鸟归园的心理转变过程,再次感受列宁教育方法的巧妙。)。
6、同桌讨论:男孩为什么要捉走灰雀?列宁爱灰雀,男孩也爱灰雀,他们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体会到列宁爱灰雀,给予灰雀自由,那是一种真正的爱,也正是这种爱感染教育了男孩,使他改正了错误。)。
7、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再次入情入境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2、轻声读课文,同桌讨论这2个问题。
3、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果然、低着头”理解男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改正了错误,言而有信,所以说他是诚实的。而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愿伤害孩子,体现他对孩子的爱。
4、看课件,追问:列宁为什么微笑?(列宁看到灰雀回来了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男孩知错就改)。
5、让我们和列宁一样,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训练思维。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九
生(齐声):能!
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蓬蓬勃勃。
师: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请速读课文后说说。
(两分钟后)
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
师: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
生:娃娃。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哪个同学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
生: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生: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生: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师:都说得挺好。由是,末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让人——
生: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
生: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师:意蕴很深刻。那有没有喜欢春姑娘的?
生:有,我喜欢,喜欢春姑娘的美。
生: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生: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生: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生: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师: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师:春姑娘这么美,能不引发你们去——
生:去追逐。
师:能否说得更准确些?
生:去追求。
师:对!人生,就是要大胆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师: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还比喻成——
生(齐):健壮的青年。
师:这个健壮的青年谁喜欢?
生(齐):都喜欢!
师: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生:一个“抚摸”,便产生了尽情的“酝酿”“卖弄”和“应和”,便使人生发了万般感觉,万般想象,万般喜说。
师:说得太好了。这感觉、这想象、这喜悦,全出自于“抚摸”,“抚摸”传递着柔和、芳香和喜悦,这是多么的惬意和舒畅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强烈的畅想。
生(齐):正是这样。
师:请细读六、七段,再深刻体味、联想和想象。
(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津津有昧)
生: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
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
师: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
生: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师: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实现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设美好的未来。
生: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师: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重美好,未来才夏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师: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昧、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等,写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
在课文《乡愁》中,余光中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乡愁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乡愁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
生:缓慢,低沉。
师:下面我们就来读第一节,注意慢一些,低沉一些。
学生读第一节。
师:再慢一点。师范读第一句,生再读第一节,教师配合,同是屏幕显示第一节。
师:“那”字开口小点好吗?读“那”
生读该句。
师:下面配乐在读这首诗。(音乐很舒缓)。
师:读诗的感觉真好,你们在用心用情,读到了什么情感呢?
生:读到浓浓的思念之情。
师:恩,你把握了情感的基调。
生:无奈之情。
师:对,你读到了更深的一层。
生:一种悲伤的,伤心的情感。
生: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们再也见不到的忧愁。
生:孤独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很敏锐。
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纠结寄托在什么上呢?
生:邮票坟墓海峡。
师:这些叫做意象,我们可以圈起来。你们读诗的感觉真好,读出了丰富的情感,余光中也说这首诗是浅易之作,浅,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易,也不是容易,而是平易近人,贴近我们的内心,这也就是余光中的独特表达。
教师板书浅深入浅出。
易平易近人。
你们嗅一嗅,闻一闻每个句子,在语言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配乐——录音——男中音——。
屏幕上一句话: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
师:我们再来回味揣摩一下。
生:用时间顺序,体现不同层次,格式上很特殊,每一节都很整齐。
师:这在诗歌上成为“重章叠句”,你相当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叫做叠音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小小……浅浅……。
屏幕上显示-四组叠音词。
师:你们知道这为什么要用叠音词吗?我们来比较感受一下吧。
屏幕显示四句,分别为“小邮票“窄船票”“矮坟墓”“浅海峡”
男女声分别读这些需要比较的句子。
生:情感特别浓重,多了一个词。
师做动作叠字和第三声的.动作:我们的音调就长了,你们我看的手势,一起读,这四组词。
生:拖长了。
生:拖长了就绵延了,拖长了乡愁。
再读一遍整首诗。
师:再绵长一点,我请个同学来读。
一女生起来读。
师:我太喜欢你读诗的动容的感觉,太美丽了,你们朗读,还有什么发现?
师:真是太厉害了。
师:你从简单的文字上读出了不仅是个人的,还有家国的乡愁。
师:哪些词语让你揪心?
生:有些似乎断开来了。
师:你读一下。
学生读后很有感觉,听课老师鼓掌。
师:这个同学发现了揪心之处,外头,里头,有多远?
生:生和死的距离吧,特别远,再也见不到了。
师:谁再来读一下,自信一点。
一女生起来读,“后来啊……”特别有味道。
好,大家一起来感觉——后来啊——。
屏幕显示《招魂的短笛》一男生读(很不错的感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节。
生:应该是最后一节,天鹅还小,在石头上,前面是一条溪,它飞不过去,很害怕……。
生:我感觉是第一段,雏鸟可以是指小时候的诗人,遥望他母亲……。
生:应该是最后一节,因为雏鸟很渴望飞过去,但是又办不到,于是很忧伤,很向往惆怅。
师:你把握得很好,惆怅,无奈,,情感一天天地延续下去……。
生:第三节吧,无助,孤独的感觉,眼神当中看出孤独无助的小鸟。
生:诗人的乡愁还在,因为大陆和台湾没有真正团圆。
生:还在,因为母亲不在了,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思念母亲。
生:因为他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改变了,故乡已经不是那个故乡了。
生:我想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屏幕显示:这份乡愁如同一叶方舟,载着我们回到心中那永远不肯老去的最初——。
以上内容来自乡愁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一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用于识字,用于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其直观、形象、生动、娱乐的特点,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课件内容涉及到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促使小朋友由课内到课外,进行广泛地阅读,从而主动地认识更多的字,增加了识字的数量,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听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课教学通过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听故事来导入课文,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与此同时,培养了小朋友听的良好习惯。
1、找到生字的位置,在短文中圈出,把句子读正确,知道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想方设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给生字找课内课外的朋友组成词语,了解字义。
4、老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读短文识字的方法。
1、听课文录音,帮助小朋友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课文做载体,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文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动作辅助朗读,上台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表现。
对课文的插图和最末一节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态度。
1、充分肯定学生。
2、面向全体学生。
3、尊重学生个性化发言。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二
听了车老师《画角》的一堂课,受益匪浅。纵观一堂课,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到教学结构的设计,都非常到位。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1)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实自己思想的*。车老师把握住了这一点,因而,设计中创设了操作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知识情境,使得学生的探究有了载体,并在操作探究中,发现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有自主探索的时空,有交流的机会,有展示的舞台,因而也有显现学生聪明才智,显现学生体会数学思考的乐趣,显现学生体会探索成功的过程。
(2)驾驭课堂生成资源,促进教师教育机智的发展。
成功的数学教学课堂,不是预设的成功,而是把握,利用动态生成的成功。本篇设计突出了设计者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重视,尤其在感悟角的特征,感悟影响角的大小因素,感悟找角的有序及规律等探究环节的设计,显示出设计者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与利用极有功底。突显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本课中,车老师非常重视操作,让学生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认识到画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表扬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正常值。
总而言之,这堂课毛老师能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突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三
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组织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交流上述问题。
3.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4.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2.指导用钢笔描红。
五.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完成作业)。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四
1.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1课时。
学生准备:
1.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一)配乐朗读,理清思路。
《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推荐乐曲:班得瑞的轻音乐《onedayinspring》《春日》《earmelody》《大地的旋律》)《melodyofhope》(《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种方式来把握这首诗的脉络。
(二)感受诗情,品味雨韵。
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爱笑的雨)。
提示:雨的形象: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细细吟咏,重点突破。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例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等。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3)自由提问,共同探讨。
提示:这一部分,教师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诗歌的内涵。在自由提问中,可以查漏补缺。中间贯穿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另外,可适当补入朗读指导。
(三)联想想像,丰富诗句。
让学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起个名字。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像,抛开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这两种方式可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让学生感觉不单调,不重复,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技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提示: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
创作新诗句:第一节写久盼大地的春雨,诗人选择了一些意象:田圃、牧场、鱼塘和小溪,请同学们仿照原有诗句,丰富意象,写出新诗句。
提示:学生的诗也许稚嫩,但只要用心,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放手让他们去写,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芒。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五
2.《红梅》、《秋菊》这两首诗歌颂了红梅和秋菊的什么精神?
〔从一组教材整体着眼,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抓课题引疑。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该写些什么?
〔暗示文章借物喻人的手法。〕。
三、抓过渡句引疑。
〔切入引疑激趣,接触中心。〕。
2.“表白”是什么意思?
3.把这个设问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换一种说法。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略)。
〔认识白杨的特征、品格,为理解爸爸的“心”,理解象征意义作了铺垫。〕。
5.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
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生:孩子们可能很少见到爸爸、妈妈,是奶奶带大的。
生:也可能是保姆带大的。
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
生: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
生:孩子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疆离内地很远了。
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师:孩子们知道的是他们看得见的爸爸的-----。
生(齐):行动。
〔概括中肯。没有这一概括,以下的讨论就会无度无规,不着边际。〕。
〔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空白”,激疑引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点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层。〕。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开发新疆大油田。
生:新疆在西北,很远很远,那里有哈密瓜。
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是想孩子们长大了也建设新疆。
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
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水到渠成。层层“推导”,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师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
四、抓重点词句引疑。
1.找出描写爸爸神态的词语。
出神 微笑 严肃 沉思 微笑。
2.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神态?
〔重点词语的理解,中心思想的领会,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3.爸爸的殷切期望能否实现?
五、引疑总结深化(略) 。
“引疑推导法”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培养了读则必思的读书习惯,加速了学生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此外,还使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了发展,在阅读中始终保持注意集中、反应灵敏的精神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六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忧国忧民)。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
一、新课导入 :(投影画面) 。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
二、指导诵读 。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
首联 哀婉孤独 。
颔联 沉郁 高昂 。
颈联 愁苦沉痛 。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离骚课课堂实录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能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4、能看图仿照课文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并学习部分生字。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随即学习生字“脚、印、留”。
(1)做“拍手印”游戏,初步了解“留”的意思。
(2)学习生字“脚、印”。
正音:jiaoyin。
板书:脚印(关注“单耳旁”)。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哪些小动物留下了脚印。
1、同座合作读课文,思考:是谁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2、交流。
出示: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3、句式训练,换句式: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你会吗?同桌两人说说看。
出示:雪地上,、和留下了脚印。
4、引读两句句子。
随机板书:小鸡小狗小鸭。
学习生字“狗”(板书时落实字形)。
三、通过读文,了解小动物的脚印是怎么来的。
1、小鸡、小狗和小鸭是怎么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呢?师生合作,根据老师提问引读句子:
谁在雪地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哪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雪地里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于是,小鸡高兴地对小狗说--------。
2、看动画,引读第一小节。
3、模仿刚才一问一答的方法,同桌学习小狗怎样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
4、交流,随机理解“对”
5、那么小鸭的脚印是怎么留下的?自己读读3、4小节。
交流。出示句子。
6、句式训练:3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出示句子,引读:
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
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狗的脚印。
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
2)同桌尝试三句话合成一句话。
3)交流,出示:
7、和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
四、品读课文,知晓小动物们脚印的特点。
过渡:那它们的脚印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1、引导观察并理解小动物们3句语言在写法上的不同。
1)引读1到3小节。
出示: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小狗对小鸡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鸭对小鸡和小狗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a人称代词不同—你们(说话对象不同、你们是指小鸡和小狗)。
b句式不同(指导朗读问句)。
2、引读第4小节,理解词语“齐声、全”。
3、指导读句。
(指板书)“小鸡、小狗和小鸭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让我们开心地读好这句话。
4、句式练习:
用“的脚印像”句式说话。
交流,随机板书:像竹叶、梅花、枫叶。
5、出示课后句子1,指导读句。
五、拓展延伸,试着仿照课文进行创编。
1、出示图,创编课文。
2、出示课后句子2。
看着它们留在雪地上的一串串小脚印,我们都想说----。
板书:
小鸡 竹叶。
小狗 45 脚印(像) 梅花。
小鸭 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