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农家乐教案大全(16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针对性。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应该具备多样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接下来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一
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二、学唱歌曲。
1、聆听范唱。
2、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学唱前前四小节。
1)听老师范唱。
2)跟琴模唱,纠正不准的地方。
3)演唱。
4、自学后面部分。
听范唱在心中跟唱。
三、表演。
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四、用打击乐器伴奏。
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五、综合练习。
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六、“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七、小结:把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了解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表现朝鲜族人民喜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3、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正确的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第一乐段,乐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演唱时较难掌握。用舌尖弹唱等方法来演唱。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二、节奏练习。
1、节奏1的练习师敲鼓:(先弱后强,先慢后快。)同学们,还等什么你身边就有鼓,想敲就和我一起敲啊。(反复敲三四遍)。
2、节奏2的练习师:嘘,注意听,鼓声发生变化了。师敲节奏:.(先慢后快。)师:我们先慢速来敲。(敲好后速度加快)仔细听,速度加快了。
3、完整的节奏练习你们的耳朵真灵,敲的非常准确。那下面,请同学们看我的手势来敲,我伸一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一条节奏,我伸两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二条。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出示节奏卡片)。
4、为歌曲伴奏师:还是按老师的手势,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以敲两遍,这是让学生熟悉歌曲的一个过程。)放录音范唱。
三、了解朝鲜族风土人情,看风光片。(《苹果丰收》歌曲范唱作背景)师:唉,同学们快看,欢快的歌声和鼓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答:――――)长鼓是我国朝鲜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打击乐器,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边击鼓边跳的舞蹈就是朝鲜的长鼓舞。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原来朝鲜族人民在载歌载舞的庆祝苹果丰收,让我们也来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和他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朝鲜族民歌《苹果丰收》。请同学们轻声随着录音唱一唱。(出示歌片)。
1、学唱歌曲一声部。
(1)听录音范唱自学第一声部的歌词。(两遍)。
(2)随琴唱歌词。师:我听到同学们都能跟着唱了,一起随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师弹琴生唱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点节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点节奏带有舞蹈感和动感。歌曲表现了姑娘们蹦着跳着采摘苹果的情景。你想,她们肯定要使劲跳才能摘到高处的苹果,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第一个字,像我这样(师示范)一个个苹果都红红的,这麽惹人爱,你不喜欢吗?(教唱处理第三乐句的唱法)。
(3)再完整的齐唱一遍。
(4)随音乐伴奏唱一遍。
(1)教师随录音范唱二声部旋律,出示完整的歌片。师:小伙子唱的是歌曲的二声部。是用啦唱的。声音低沉,没有姑娘的歌声明亮。(你很会听,说的真好。)(2)学生模唱二声部旋律师:和姑娘们比起来小伙子的歌声好像有点弱,谁想帮帮我和我一起来唱?谢谢你们,让我们先随着琴用“啦”来唱一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教唱。)(结束句旋律下行了,更好的表现出小伙子浑厚的声音。)3、随录音练习合唱师:我们和朝鲜族姑娘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我们大家都来唱二声部。(师指挥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
4、师生或生生分组练习合唱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前面的这四个乐句大家齐唱,后面的合唱部分,第一组唱一声部,第二组唱二声部。老师来当指挥。好,第一组先来唱一遍一声部,第二组听的同时,在心里默唱你们声部的旋律。第二组来唱一遍二声部,第一组在心里默唱你们的旋律。
5、评价师:谁来说一说,我们两个小组配合的怎么样?好,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我们交换声部在来一次。同学们,让我们像合唱团的小朋友一样站起来演唱一遍,起立。
五、乐器伴奏师:合唱歌曲给人演唱效果丰满的感觉,把朝鲜族人民都来忙着采摘苹果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出来。
2,合唱部分用节奏。
1,看我们能不能配合好。
师:说一说,我们的配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换这一组来伴奏,这两组来演唱再来一次。师:有了鼓声的加入,把朝鲜族姑娘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情景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了。你们的表现都很棒。
六、小结: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快乐农家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快乐农家行吧,同学们再见!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三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第一课时《音乐小屋》。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的器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
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1.解决歌曲中附点音符的应用。
2.歌曲中的休止符和最后一句音准、时值的把握。
3.与他人的合作、协调能力等。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激励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音乐小屋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1.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3.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准确地进行节奏练习。
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谈话法,然后弹一段旋律给学生听,初步掌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从而拉近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为突破歌曲难点做的铺垫,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还初步感受了单簧管演奏出的欧洲舞蹈的风格,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听来表达对歌曲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速度、运用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各个角色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
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创编。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让生谈感受。最后整节课在《单簧管波尔卡》乐曲声中愉快的结束,希望孩子们回忆起这节课的时候心中满是开心与快乐!。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四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气氛和农家生活的情趣,熟悉农村,热爱家乡。
2、初步探索用图示法理解并记忆歌词,学会唱歌。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欣赏歌曲感受音乐旋律饿表达的情绪。
2、探索用图示法理解记忆的歌词的方法。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景物。
(2)结合挂图欣赏歌曲第一段,使幼儿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歌曲内容。
(3)讨论怎样用1-4的贴绒数卡按顺序在图上把第一的歌词标出来。
(4)尝试按刚才标注的顺序演唱歌曲第一段。
(5)欣赏歌曲第二段,讨论歌曲第二段的图示法并用5-8的数字标注和演唱。
3、幼儿与教师练习接唱歌曲。
4、幼儿分小组有表情地接唱,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地进行接唱表演,分享与同伴一起歌唱的乐趣。
本课的亮点在于图片导入,一下子就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农家乐热闹和快乐的场景,还有让学生表演劳作时的.动作,也加强了学生的认知,给下面绘画起了铺垫作用。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播放范画,大部分同学都去临摹范画。改进方法:应给学生看一些优质的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印象深的、感兴趣的场景画下来。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五
1、聆听《丰收锣鼓》《快乐的农夫》。
2、扮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难点:城市小朋友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对乐曲风格上的掌握。
教材分析:
1.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示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沛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示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局部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交叉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全曲可分四个局部。
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1856)所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选自作曲家的《少年钢琴曲集》。这套钢琴曲集是作曲家为大孩子玛丽过10岁生日而写的。这首乐曲情绪开朗,音乐语言简洁,弹奏技巧简单,旋律音调建立在分解和弦上,由上升而下行,起伏自然。这首乐曲的标题仅是对音乐情绪的提示,而与“农夫”则没有必定的联系。
3、《赶圩归来啊哩哩》。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局面。歌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只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4.歌曲《苹果丰收》。
这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豪放,表示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局面。
课时布置: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局部。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局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局部。
设问:这一局部与第一局部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同学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同学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沛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局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效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同学,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身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示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同学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通过旋律天空练习,让同学对音乐旋律进行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局部,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同学唱主题,一半同学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同学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同学自身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身的练习效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褒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
教学过程:
扮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和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说出歌曲在歌唱什么?怎样的情绪?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放慢速度学唱歌曲旋律。
4、加进歌词,用歌曲应有的情绪演唱歌曲。
5、排练打击乐与人声,然后再加上音高乐器为歌曲伴奏。
6、完整的扮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扮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示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用轻快、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苹果丰收》,体会果农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2、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扮演《苹果丰收》。
1.引入:通过前边的学习,大家一定对新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今天要来感受一下朝鲜族的果农们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范唱欣赏)。
2.在范唱使同学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后快。
3、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协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局部,各承当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协助低声部能找到自身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同学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扮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六
1、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和《苹果丰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和《打猪草》,了解民族乐器,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在音乐中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
1、聆听歌曲《丰收的节日》。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二、复习歌曲《苹果丰收》。
1、聆听歌曲《苹果丰收》。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三、欣赏《丰收锣鼓》。
1.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2.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四、聆听《打猪草》。
1、初听《打猪草》,介绍歌曲的背景。
五、小结。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七
2、扮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难点:城市小朋友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对乐曲风格上的掌握。
1.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示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沛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示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局部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交叉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全曲可分四个局部。
2.《快乐的农夫》。
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1856)所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选自作曲家的《少年钢琴曲集》。这套钢琴曲集是作曲家为大孩子玛丽过10岁生日而写的。这首乐曲情绪开朗,音乐语言简洁,弹奏技巧简单,旋律音调建立在分解和弦上,由上升而下行,起伏自然。这首乐曲的标题仅是对音乐情绪的提示,而与“农夫”则没有必定的联系。
3、《赶圩归来啊哩哩》。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局面。歌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只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4.歌曲《苹果丰收》。
这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豪放,表示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局面。
四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局部。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局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局部。
设问:这一局部与第一局部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同学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同学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沛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局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效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同学,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身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示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同学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课时目标:
1、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2、通过旋律天空练习,让同学对音乐旋律进行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局部,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同学唱主题,一半同学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同学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同学自身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身的练习效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褒扬。
课时目标:
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
教学过程:
扮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和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说出歌曲在歌唱什么?怎样的情绪?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放慢速度学唱歌曲旋律。
4、加进歌词,用歌曲应有的情绪演唱歌曲。
5、排练打击乐与人声,然后再加上音高乐器为歌曲伴奏。
6、完整的扮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扮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示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课时目标:
1、学会用轻快、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苹果丰收》,体会果农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2、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扮演《苹果丰收》。
1.引入:通过前边的学习,大家一定对新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今天要来感受一下朝鲜族的果农们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范唱欣赏)。
2.在范唱使同学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后快。
3、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协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局部,各承当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协助低声部能找到自身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同学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扮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八
1、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和《苹果丰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和《打猪草》,了解民族乐器,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在音乐中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钢琴多媒体
1、聆听歌曲《丰收的节日》。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1、聆听歌曲《苹果丰收》。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1.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2.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1、初听《打猪草》,介绍歌曲的背景。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九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二、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三、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长音的保持。
讨论法、视唱法。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个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欢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 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 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 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 视唱4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 完整演唱歌曲。
6、 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 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
二组:蒙古族是怎样待客的?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会等)(介绍完后,一个学生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
本节课通过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使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学习。
这使一节唱歌课,我想让学生们在一节课当中,不但学会这首歌曲,而且还要更广泛地了解蒙古族。
1. 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到蒙古草原来;
2. 讲解蒙古族的特征,引出“嘎达梅林”;
3. 电影片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演唱时的情绪;
4. 顺其自然,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5. 分组讨论、展示,给学生主动参与及表现自己的机会;
6.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学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 展示器乐教学,所以让学生用口风琴吹奏这首歌曲。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一
2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两只小耳朵》,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中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它可以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一课时。
音响、课件、道具、头饰。
1、导入。
师:小朋友,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它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东面一个洞,西面一个洞,从来不照面,消息真灵通。”
生:耳朵。
师:对,耳朵。
师:爸爸妈妈给了我们两只小耳朵,小小耳朵用来干什么?
生:小小耳朵用来听声音。
师:对,耳朵可以听声音。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每天你都能听到周围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信呀,我们就一块儿到奇妙的“声音屋”去听听!
2、听音乐(出示课件)。
师:这是什么声音?(门铃声)。
生:门铃声。
生:打电话!
师:你会打电话吗?我们一块儿给小主人打个电话吧。(唱《打电话》)。
师:“声音屋”的小主人接到电话便急急忙忙赶回家。可是它离这里很远,怎么回来呢?(魔托车声)小主人骑着摩托车回来了。瞧!(老师手持小木偶)它呀,就是“声音屋”的小主人,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
小主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到“声音屋”作客。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吧!这里面有好多好多声音,你能听出来吗?(听各种声音:钟声、雷声、打碎玻璃声、汽车喇叭声、滴水声、鞭炮声等)。
1请小朋友上台模仿各种声音。
2律动(音乐《两只小耳朵》)。
师:小朋友学得真像。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来轻松一下,请你跟我一起做。
1导入。
师:从“声音屋”出来,小主人将带你们到一个更好玩的地方去。(出示课件)上哪儿去呢?你们猜猜?对,到“小动物快活林”。那儿的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来了,都纷纷跑出来迎接。到得最早的几个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听听它们的叫声,看看它们是水?(猫、鸭小青蛙)接着小熊、小兔也来了,它们一边走一边(锣鼓声)在敲锣打鼓地欢迎你们呢!这时远处又跑来了两只小动物,老远就在跟你们招呼,听一听,它们是睡呢?(狗、公鸡)出来迎接小朋友们的还有小鹿、小牛、小猴,好多好多小动物。“小动物快活林”一下子热闹起来,小鸟高兴地唱起了歌(放音乐)。小鸟是怎么唱的?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
生:渣渣渣。
2模仿小动物唱歌(请各派一个小朋友进行小动物唱歌接龙游戏)。
师:歌声还没停,小兔、小鹿和小猴就争着为我们表演节目。表演什么呢?小朋友们先捂上眼睛,让它们准备一下。
3听辩同时发出的声音(请三个小朋友上台戴上头饰扮演小猴、小鹿和小兔摇铃铛、吹口哨和敲小鼓)。
师:表演开始了,你们能听出它们在干什么吗?我们一块儿来模仿这些声音并唱出来好吗?(即兴填词)。
4演唱歌曲《两只小耳朵》。
师:小动物们表演了这么多精彩的节目,你们是不是也想表演一个节目呢?好,我们一起来唱歌吧!你想学哪个小动物唱歌就一边唱一边模仿它的动作。
小主人: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鸣笛、开动的声音)。
生答:火车!
师:你回开火车吗?谁来学学火车怎么开的?(让学生用声音和动作来进行声音的造型)。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来集合。小主人来当我们的火车头。准备好了没有?预备,出发!
师:到家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到了奇妙的“声音屋”,听到了很多的声音,还到了“小动物快活林”和小动物们一块儿做了好多游戏,你们开心吗?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哟,我们听声音全靠——“两只小耳朵”。好了,让我们跟小主人说再见吧,byebye!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二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击拍方法和强弱变化,能听节奏变换。
活动准备电子琴1台,打击乐器1套,各种瓶罐,沙子,石头,种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随音乐律动进活动室,创设活动情境。
一、练习击拍。
1、练习基本的击拍方法,并注意强弱变化。
2、听教师的节奏击拍。
二、幼儿练习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2、引导幼儿试着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弹舌头等,并试着用这些方式为歌曲伴奏。
3、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己从中发现或寻找制作能发出声响的物品,作成伴奏乐器。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2、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伴奏器具为歌曲伴奏。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三
学习目标:
1.能深刻体会歌词,聆听感受优美动听旋律,用深情舒展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歌曲《父亲》,珍惜亲情,分享感动,学会感恩。学习重难点:
1.注意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演唱,及反复记号的特点。
2.通过歌曲,感受父爱,体谅父母,珍惜亲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漫画,初步感受父母爱。
2.走进父亲,感受父亲的爱,父爱如山。
感受父爱――父爱是山,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给你一路阳光。
二.学唱新歌《父亲》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体会歌词感受旋律。
(2)填充歌词,体会歌词朴实细腻的感情。
(3)学生齐唱,教师伴奏并指导。
三.自主合作,分享感动。
四.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的方法有哪些?例如: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等等・・・・・・
五.老师寄语。
日月流年中,我们忽略了多少父母的爱,而父母一直在身后无怨无悔地延伸着庇佑的苍穹,用自己朴实的爱无私地为儿女编织着美丽的衣衫。父亲,母亲,全世界的人都因为这个温柔的称号而倍感光荣。让我们真诚地对父母说一声:谢谢!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四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两课时。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基本步的学习。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五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七声宫调式。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像力。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本教学设计以“主体、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1、针对儿童“好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教师绘声绘色讲述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2、随着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3、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感,整堂课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带各种小动物头饰做“动物学生”,教师带一种小动物头饰做“动物教师”。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2、学生创编歌词演唱歌曲。
3、自主探索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木鱼、碰钟、动物头饰。
1、律动《动物说话》,分组做不同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1、发声练习:今天,我们小动物学校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一幅动物学校的画面上贴有各种小动物卡片)你们欢迎吗?我们说两首动物音阶来欢迎它们。
小熊跳舞111一只小鸭222。
小猫小猫333小鸟飞飞444。
公鸡公鸡555青蛙青蛙666。
小猴小猴777小熊跳舞111。
唱音阶。
小动物非常喜欢你们送的礼物,它们也有一首歌送给你们,不过,听完以后要告诉小动物,这首歌里都有谁的叫声,看谁的听力好。(播放《谁在叫》歌曲)。
1、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找出反复的地方。
2、齐读歌词,解决生字。
3、跟录音伴奏读歌词。
4、教师有表情范唱。
5、学生跟琴学唱。(采用听唱法,难点处重点教唱。)。
6、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你们的心情呢?用你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启发学生演唱时要有情感,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7、歌表演。(尽量让学生自己编创动作)。
大家唱得真不错,我已经看出你们喜欢小动物。那么你会不会用你喜欢的小动物把这首歌重新编歌词呢?(学生创编歌词)。
老师这里有两件乐器,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谁又会演奏呢?(学生创想乐器的名称并探索、实践乐器的演奏,然后由教师讲述正确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为歌曲伴奏。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有关动物的歌曲,今天,我们又学了一首。下面让我们开一个小小音乐会吧,看哪个小歌唱家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唱小动物。
这节课我们唱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与它们和睦相处,还要关心、爱护它们。
好啦,动物王国小动物学校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喜欢的话,下次再见吧!
(听《谁在叫》音乐做小动物动作走出教室。)。
音乐农家乐教案篇十六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
指导教师:执教教师:
(一)教态镇定自然,目光和蔼亲切,语言要准确、清晰、流畅。(二)目标全面、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目标预设)(三)课堂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结构合理。(教学过程)。
(四)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聆听,培养学生听、赏能力。(设问要求)。
(五)设计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表现音乐,在表现中提高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活动组织)。
(六)以学生为主体,每堂课学生参与表演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认真倾听、观察学生表演及表现,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参与和评价)。
(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综合、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法选择)(提示:模仿法:主要用于有一定难度的旋律片断)(八)课堂范唱(奏、舞)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原则,自弹自唱要协同(教师示范、指导)。
(九)板书、ppt设计要美观、合理。(写出主要音乐艺术作品谱例、或主题写出主要音乐或典故引用的出处)(十)讲课重点明确,量要适当。(十一)要注意师生配合,不唱独角戏。
(十二)要重视结束,练习巩固。(可以采用竞赛式、游戏式旋律接龙等)(十三)同学间认真听讲,取长补短。二、教案打印要求:
封面标题,初号,宋体,内容用小4号字或5号字打印,用a4纸、左装订、字体大方简洁、插图尽量要小。三、写作要求:
语言简练流畅、用语规范、谱例正确、环节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