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机制方案(优秀19篇)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选取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新和变革,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效机制方案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文明办〔2018〕17号)和《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x文明办〔20xx〕x号)文件精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推动全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志愿服务作为基本形式,以工作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关键,整合各种资源、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切实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构建协调联动工作体系。
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规划、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志愿服务站点承接落地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1、把准志愿服务的工作导向。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形式,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更多的志愿服务力量和资源向新时代文明实践汇集,用志愿服务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
2、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巩固镇级志愿服务促进实践所建设,用好“xx新时代”智慧平台,负责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培训等工作,统筹安排工作任务、调配资源、制定服务项目清单,组织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全镇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推动本区域志愿服务工作,及时分析汇总群众需求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区域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与文明实践所、站无缝对接,及时派单、接单,经常进村入户,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搭建覆盖广泛的服务站点。各级文明实践所、站要强化自身服务功能,经常举办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宣传科学理论、培育文明新风的“红色殿堂”,打造开展文明实践、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阵地。围绕所、站,依托现有阵地资源,在居民聚焦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其他重点公共场所,广泛设立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务站点,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现实。
(二)建设党群携手服务队伍。
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广泛发动各方面人员参与,建设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志愿服务力量。
1、做实建强志愿服务总队。镇党委、政府明确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支队长,带领各村(街道)“一把手”履职尽责,提高志愿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镇直有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建本部门、本单位的志愿服务队伍,统一归属志愿服务支队,面向全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根据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和任务,镇志愿服务支队按照“8+n”模式配置11支志愿服务分队,“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
扶贫。
帮困8类常备队伍,“n”即红基因传承、好家风培育、讲文明劝导3支xx特色优势队伍。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志愿者,力争全镇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率参与率达到80%、人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
2、充实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各村(街道)、镇直单位要注重发挥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的作用,根据实际条件组建和充实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市场对接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倡导全民志愿、全域志愿,动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努力使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全镇常住人口的13%。
3、用好重点领域志愿服务力量。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有关部门和单位“新时代宣讲师”计划支持,引进青年、巾帼和文化、文艺、科技、医疗、环保司法等重点领域志愿者力量,积极投入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4、发展专业志愿者队伍。鼓励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孵化和培育本地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引进各地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注重培养志愿者带头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人才和项目运营人才,在项目开发、服务合作和公共资源、场地、资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扶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承接服务项目,有效开展专业服务。
(三)打造接地聚气服务项目。
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加强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以面对面、心贴心的志愿服务,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1、精准设计项目。深入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动态,精心策划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持续不断推出项目清单。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制定具有引领作用、需要统一组织开展的主题志愿服务项目。着眼满足广大群众普遍、共性的现实需求,围绕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健身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设计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着眼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定制内容各异、需要专门配送的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转变活动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形成稳定团队,真正以志愿者身份、志愿服务方式开展活动,打造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到可重复、能持续、见实效。
2、完善项目流程。按照“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流程,对志愿服务项目实施闭环管理。服务项目制定后,及时发布、推介,坚持因事找人,依托项目吸收招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和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做好预算执行,实现项目可评估、可考核。建立项目效果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事后回访等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完善项目内容、改进实施方法。
3、丰富服务方式。根据不同项目内容,采取不同服务方式。开展集中服务,围绕重要主题,利用节庆、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站点服务,针对群众日常需求,依托普遍设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进行经常性志愿服务。开展结对服务,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由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对困难家庭、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开展点单配送服务,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突出思想内涵。寓宣传教育于志愿服务之中,见人见事见精神,让人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境界、实现价值。体现群众的利益关切,增强活动项目的开放性、吸引力,让群众有参与其中的体验感、乐在其中的幸福感、受惠其中的获得感。巩固提升有需求、有成效、有生命力的项目,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使之惠及更多群众。
(四)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适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要求,遵循志愿服务工作内在规律,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志愿者素质能力,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1、加强交流培训。坚持先培训再上岗,帮助新招募的志愿者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大意义、基本目标和深刻内涵,了解项目任务和要求,掌握服务技能和方法,把基础知识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研讨,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交流,组织实地考察、成果展示、项目大赛等,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2、用好信息平台。建好用好“互联网+新时代文明实践”和“xx新时代”app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各类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及时、便捷、高效开展。通过网上平台动态发布供需信息,公示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安排,提供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等一整套志愿服务信息化流程,方便群众及时查询、预约、提出个性需求,实现供需双方“零距离”互动、精准化对接。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在线管理、考核考评,拓展志愿者招募渠道,实行网上登记注册,实时统计点单内容、服务记录、效果评价等数据,准确分析群众需求变化、志愿团队差异、项目实施状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调配资源力量。
3、做好嘉许激励。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完善以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服务评价为补充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村级可结合振风超市和“红黑榜”评选,制定以精神奖励为主的褒奖措施,采取激励和回馈办法,给予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兑换、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办法,积极探索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培育志愿文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4、提供经费保障。乡镇财政要统筹文明实践工作的基本经费,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项目实施、业务培训、站点建设和志愿者保险、交通等提供所需经费。各村(街道)、镇直单位为本村、本单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经费、资源和条件。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相关规定,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承接。
扶贫。
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学助医等领域公共服务。探索设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拓宽社会募资渠道,鼓励个人企业等进行捐助。个人和企业捐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享受免税或优惠政策。
(一)高度重视。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形式,各级党组织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加强组织动员、政策支持、督促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尽职尽责、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镇指导站、村工作站的协调推动作用,管理好、服务好各级志愿服务队伍,统筹推动各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人们发挥专长、自觉实践,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服务、人人受益的生动局面。
(三)务求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实、力戒虚,防止简单翻牌子、挂名字,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要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防止活动扎堆、人员扎堆,不搞“一窝蜂”“大呼隆”,确保志愿服务工作不断线、长流水。
(四)严格考评。
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村(街道)、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实绩考核,纳入镇季度重点工作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管理工作考核,推动全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长效机制方案篇二
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加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提高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保洁队伍的管理监督,充分发挥村(居)职能,更好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暨共建美丽乡村工作,逐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着力形成依法治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根据市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原则,建立职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构建人和业兴宜居幸福的美丽园庄。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要求和整体推进工作,做好镇、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共建更加美丽的新农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工作内容。
保洁公司要指导聘请的保洁员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即村民把自家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内,由保洁员每天定期收集运送到统一安放的垃圾桶内,并对所管辖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和保洁,做好村民门前“三包”的宣传督查工作,确保辖区内的垃圾入桶,最后再由清运车将各村(居)清理出的垃圾统一运至镇中转站。
保洁公司须科学设置垃圾桶的摆放位置;确保聘请保洁员配齐保洁工具;教导保洁员爱护环卫设施和工具设备,做好设备清洁及保养工作,设备损坏要及时维修或者向上级报告及时更换。确保清运车定期到各村(居)清运垃圾,优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拉圾处理模式。
保洁公司必须按照“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齐保洁员,保洁员更换要及时向镇共建办提交保洁员签订合同。各村(居)要制定村规民约,指定卫生管理员监督村民落实门前卫生“三包”,并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活动,将评比结果进行公示,张贴卫生文明户及卫生最差户标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为确保农村生活垃圾保洁工作运转的工作实效,我镇将建立镇、村、群众全程全时段监管保洁公司的督查奖惩机制。鼓励全镇干部职工及群众通过微信群、举报平台等方式共同参与监督,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保洁公司的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保洁费挂钩,保证保洁作业效果。
四、工作要求。
各村(居)要高度认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头等民生大事来抓,各村(居)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干部统筹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各村(居)要向群众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推广镇、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各村(居)要按照方案要求,层层落实责任,村干部要按照分片安排,认真抓好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村党支部书记要负总责,统筹调度好该项工作,督促村干部抓好落实。
长效机制方案篇三
为持续高效推进我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日常保洁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干净、整洁、绿化”,坚持整治和日常保洁管护原则,完善村规民约等有关措施,创新管理模式,工作机制。
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要点对点的进行现场督促和指导,各村村两委干部亲自指挥并全面发动农户按照“门前三包”的原则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组织好公益岗落实区域内道路(含行政村之间、自然村之间的道路)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工作。
(一)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干净、整洁、绿化”、“四边两头”和“四清一改”的原则,四清: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庭院内外环境;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一改: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二)落实两个到位。各村包片领导、各村包村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全面指挥和指导督促要到位;村干部带领保洁员及公益岗位人员以区域内道路(含行政村之间、自然村之间的道路)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工作效果要到位。
(三)三个工作方式。即采取包片领导及包村干部点对点的指导督促工作方式;采取村两委干部、党员及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门前三包”原则进行彻底的环境整治;镇村两级干部要采取逐街逐户或点对点入户排查整改问题并宣传发动全面开展“干净、整洁、绿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式。
(一)落实包保责任制。要严格落实包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户、农户门前三包、公益岗包路段等多级包保责任制,实现村内所有区域都有人抓、有人管,没有死角和盲区。
(二)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在加强专职保洁员队伍管理的同时还要发挥好公益岗位作用,依据《西湾子镇公益岗管理办法》,要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等内容,村委会要为每一位公益岗位确定责任区或路段,实现每条街路都有专人负责,确保这支队伍真正发挥作用。
(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每个村民都要积极主动的全面做好自家庭院和室内卫生、保持公共卫生整洁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村民的约束,促使村民自觉讲卫生、爱护环境,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变。要通过文明村户评选、奖勤罚懒等多种手段,形成正向激励,教育引导村民形成主动参与的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树牢“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把村庄环境管护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摆上重要位置,科学系统谋划,强化政策措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建管并举”之路。成立西湾子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要相应成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站,明确分管干部和责任人,切实抓好村庄环境日常管护工作。
(二)注重宣传发动。要广泛开展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村“两委”和村民理事会要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文明农户、卫生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通过相互监督、互比互促,持续提升农民环卫意识、管护意识,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及各类新媒平台,宣传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动全镇村庄环境管护工作良好发展。
(三)强化监督指导。镇党委、政府决定,采取每年开展季度考评和加强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考评打分。考评时,因各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同,不要只看表面,要重点看村级位的组织能力及环境整治、管护等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考评结果作为兑现奖惩的依据,与村级经费挂钩,对于考评为差等次的村予以全镇通报批评;对优秀等次的村予以全镇表扬。对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不配合、不服从安排、甚至顶风上的农户,村两委干部与镇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认真研究,按照涉及申报性的补贴、福利性的政策,由村两委、村民代表开会通过不予申报,对其以制约。
长效机制方案篇四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不断健全沙河店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扫黑除恶斗争规范化、常态化,根据《关于进一步抓好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的通知》要求,镇党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督导,建立健全了科学有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干部和群众参与扫黑除恶斗争内在动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制定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与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勢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为打造支撑县、镇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根据赵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通过长效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进行整改、落实、完善,从根本上遏制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全面整治涉黑涉恶治安乱点,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明显优化;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线索摸排常态化。辖区17个村要时刻对本村所有领域扫黑除恶线索摸排,有针对性的对信访案件治安案件、职务犯罪案件、轻微刑刑事案件、涉众型经济案件等涉及人员重点关注,深挖隐藏在幕后的涉黑涉恶线索。镇党委、纪委要对群众举报、村中上报线索对有关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深入排查,并建立涉黑涉恶线索排査移交制度。派出所要充分运用大情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和人力情报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结合基础大排查行动,从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村落和警情案件系统中排査涉黑涉恶线索。司法所要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对象坦白、检举、揭发线素的深挖细查,做好检举揭发人保护工作。各村要对摸排的涉黑涉恶线索建立台账,及时移交沙河店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边摸排、边取证、边收网,对具备打击条件的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第一时间果断出手,防止其毁灭证据、逃避打击。
(二)加大监督、执纪审查力度。镇纪委要立足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定位,把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点,纳入执纪监督工作内容。各村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党员干部及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嫌违纪问题线索,要及时移送纪委。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管理台账,严格按规定处置问题线索,确保件件有着落。镇纪委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斗争中发现“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加大督办力度,把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同步侦办,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典型性强、久拖不决的,实行挂牌督办或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并选取典型案例例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各村也要不间断开展自查自纠,防止内部人员与黑恶势力互相勾结、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镇纪委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加强日常监督执纪,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规定,对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存在的涉黑涉恶苗头性问题要早警示、早纠正、早处理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改善城乡治理体系,筑牢防黑防恶堤坝,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基本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完的基础上,针对症结,加强监督,对出现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差、领导能力弱、面对至风邪气不讲正气、软弱无力的,坚决调整撤换、及时选优配强;党组织生活要长期开展活动,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旗帜鲜明地同邪教迷信、“黄赌毒”等不法行为作坚决斗争;对村管理混乱、矛盾纠纷突出的,要帮助村党组织理清问题、化解矛盾、建立制度,对确属“村霸”、涉黑涉恶村干部,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严防“村霸”、涉黑涉恶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严防黑恶势力染指基层政权。镇和村党组织的党员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党的政治优勢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战斗优勢。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治机制,发挥村委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集体、群众和公共利益。加强对村基层治理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法律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腐朽文化侵蚀,引导群众树立正气,勇于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最大限度地铲除滋生邪教组织、黑恶势力的土壤。
(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和群众动员机制。沙河店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承担好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职责任务,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各镇直有关部门要与派出所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将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并积极协助派出所依法查处。要采取多种形式,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宣传举报电话、信箱等多种举报渠道,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和相关问题线索,对实名举报和匿名线索同等对待,及时核查反馈,做到件件有落实。完善并严格落实举报人人、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相关保护措施,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二)组织领导。
1.完善领导体系。沙河店镇党委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县工作要求,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统筹推进沙河店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要进一步充实纪委、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力量,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沙河店镇党委负责人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责任人。
2.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科学全面评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督导检查相结合,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由纪委、基层办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第一责任人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对日常监管不到位,导致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问责。
长效机制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省委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的通知》(x农通〔2022〕20号)及《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的通知》(x农农通〔2022〕10号)要求,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爱国卫生行动,2022年在全镇农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以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结合我镇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标。
根据xx及xx工作部署,在全镇开展以“清洁村庄·献礼二十大”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无乱堆乱放,减少污水乱排乱倒现象,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筑牢疫情防控基础防线。
二、实施时间。
2022年村庄清洁行动贯穿全年。
三、工作内容。
和横幅、壁画、宣传车、大广播播放宣传语音、召开村民会议等线下传统手段;另一方面采取镇政府各部门微信公众号、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推广推文等线上宣传手段,结合村庄清洁行动、疫情防控、卫生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多管齐下,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建立文明村规民约,逐步提高群众清洁卫生意识,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高实施村庄清洁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凝心聚力,定期组织村庄清洁行动。村党组织书记要履行村庄“清洁指挥长”责任,组织村庄清洁行动:一是定期集中组织村庄清洁活动。各村(社区)凝聚力量,广泛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农民群众以及志愿者定期开展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彻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污水、畜禽养殖粪污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打扫村内巷道、农村公厕、小公园、小广场等公共场所。二是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形成长效机制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村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村庄环境保洁制度,明确保洁员维护村内空旷场所、农村公厕、道路、垃圾收集点等公共场所的责任,定时清洁消毒。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义务,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保持干净整洁。
(三)党建引领,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目前部分村庄仍然存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不到位、不彻底问题,村内垃圾随地乱扔、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村民乱搭乱建棚架,残垣断壁残留等问题亟需清理整治。各村(社区)要继续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发挥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乡贤党员、普通党员、志愿者等带头参加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确保以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建立“最美四小园村庄”“最美庭院”评比制度。各村(社区)每季度或每月组织一次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村庄和“最美庭院”评比,组织村民现场观摩,各村庄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引导和鼓励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利用涉农资金对“最美四小园村庄”和“最美庭院”进行以奖代补,并进行张榜公布和宣传,既巩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又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增强村民荣辱观,激发人人争当先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履行村庄“清洁指挥长”职责,负责辖区的清洁行动的组织开展。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要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组织整改提升。
(二)加快建立村庄保洁机制。干净整洁是对一个村庄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各村(社区)要持续开展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结合当地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等组织农民群众清洁村庄环境,设立每周二为“全民卫生义务日”,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加强日常巡查,对村容村貌、公厕开展定期检查,并对点位上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垃圾收集点干净整洁有序,分类精准。要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及时报送情况。各村(社区)要立即制定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必须明确定期组织村庄清洁活动、组织“四小园”评比活动和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等工作要求。各村(社区)要认真开展2022年村庄清洁行动,要在总结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要收集日常和重要节日等村庄清洁行动图片(包括清洁前图片及清洁后图片)、开展“最美四小园村庄”“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图片和成果数据等资料,每半年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情况,报送进展情况至我镇乡村振兴办。
长效机制方案篇六
局属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农科园、共库民政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总目标,深入推动民政系统重点行业领域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的新特点、新规律、新动向,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深挖根治、长效常治机制,不断净化行业环境,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基础,推进我市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觉悟,强化责任落实。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赢得群众支持。
(三)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实现摸排日常化、核查规范化、打防具体化,促进民政系统扫黑除恶工作步入常态化。
(四)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针对民政系统重点行业领域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乱点乱象,深入分析根源,找准薄弱环节和漏洞,依法予以打击和整治,确保将黑恶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加强对民政民生领域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日常监管,从源头上、制度上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紧紧围绕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工作目标,聚焦民生保障重点领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问题导向,以点带面、正视差距、找准症结,精准发力、破题突围,补齐短板弱项,建立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斗争成果。
(一)基层组织建设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操纵村(居)民委员会选举、争当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或者扶持代理人、曾受刑事处罚的人员当选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和老年协会组织策划群体性上访、插手村级公共事务、垄断农村资源、侵占集体资产、利用家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村(居)民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二)社会救助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向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资金打歪主意、下黑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骗保”、“人情保”、“关系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盘剥克扣行为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三)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活动,行业协会商会涉企乱收费行为,社会组织非法集资、未经登记擅自开展活动、扰乱管理秩序、婚姻介绍机构乱象、涉外买卖婚姻、天价彩礼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四)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干预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命名更名、干预边界纠纷现象,因地名命名和边界纠纷而引发的各类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五)养老服务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养老机构涉嫌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整治虐待老年人的恶劣行为、“养闹”行为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六)殡葬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违规乱建公墓,炒买炒卖墓穴或骨灰格位;殡葬服务、中介服务及丧葬用品销售中存在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强制服务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欺行霸市、“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等违法违规行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七)流浪乞讨救助领域。重点摸排和整治操纵、控制残疾人、未成年人及流浪乞讨人员行乞谋利行为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市民政系统各重点业务领域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建立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的极端重要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健全组织实施,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标对表、立足长效、创新方法、抓出成效。
(二)把握工作重点。要组织推动民政系统基层政权、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殡葬、养老、流浪乞讨救助等7个重点领域制定配套制度,细化政策措施,深化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有关责任单位和科室要加强对工作的调度和指导,认真排查线索,查找问题隐患,整顿行业乱象,净化基层环境,提升民政能力,确保民政系统扫黑除恶工作全覆盖、无缝隙,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加强舆论引导。要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开展民政行业专项整治与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风险结合起来,认真总结并及时推广民政系统扫黑除恶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情况通报和典型案例宣传,加强工作政策解读及舆论引导,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声势。
(四)强化督导协调。加强督查督导,重点对民政民生领域乱点乱象是否根治、涉黑涉恶突出问题是否消除、机制是否健全等进行督查。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重视、发现不及时、整治不彻底的,对摸排不深、有黑恶乱不查、整治不力导致黑恶势力发展蔓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长效机制方案篇七
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切实改善伯岗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促进农民脱贫奔康致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以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推进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要求。实现全镇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有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全面推进村庄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由点到面、由标到本,全面整治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和乱搭乱建现象。
1、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构建长效保洁机制。全面清理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其他卫生死角的各类积存垃圾,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因地制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垃圾收集、分拣和转运等设施。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保洁员,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鼓励各地开展垃圾分类、减化、回收处理。
2、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人口稠密、布局相对集中、已纳入城镇建设规划的村庄,按照要求实行镇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4、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改善农村生态条件。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以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农户庭前屋后和村庄为重心,着力建设一条进村绿化生态路,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农家房前屋后闲置地,发展名贵树种、经济林木、庭院经济,助推富民美村,改善农村生态条件,进一步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扩大村庄绿地面积,整体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结合“绿道网”建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一批具有岭南山水特色的美丽村庄。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在主干道和村民聚居地安装路灯等夜间照明设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形成宜居促宜业的发展新局面。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大力开发特色生态农业。立足“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推进特色村建设,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开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等产品,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镇党委成立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强化牵头协调,指导组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要制订辖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完成每年推进20%自然村的整治建设任务。
(二)整合资源,合力投入。整合各农村保洁员队伍,按照统一平台、渠道不变、各尽其职原则,全部投入到人居环境建设中,划分责任路段,。
(三)督查督导,定期通报。建立科学合理的督查、验收和问责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长效机制方案篇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需求,一种称之为“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法逐渐流行起来。长效机制是指通过有效管理时间、保持高效率和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长效机制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长效机制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时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在长效机制下,我会事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将每项工作按优先级排序,并且设定明确的工作时间。同时,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我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并且还有时间娱乐和休息,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其次,长效机制要保持高效率。高效率可以说是长效机制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会专注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尽量避免分散注意力。我会设定一段连续工作时间,比如一个小时,专注于一项任务,期间不进行其他无关的事情。此外,我还会尽量避免拖延症,及时完成任务,避免任务堆积。尽管有时候会感到很累,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我依然坚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再次,长效机制要保持长期稳定。长效并不是指短时间内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在长效机制下,我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每天定时起床、定时开始工作,并且保持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同时,我也会注重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通过运动、饮食和休息等方式来维持良好的状态。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果,还能够降低工作压力,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最后,长效机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长效机制将难以持续下去。在工作中,我会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我也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进展,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此外,我还会寻找一些激励自己的动力,比如与同事竞争、接触一些优秀的人物或阅读一些激励性的书籍。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能够更好地推动长效机制的运作。
总之,长效机制是一种高效而可持续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保持高效率和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长效机制来改善工作与生活。相信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和不断优化,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长效机制方案篇九
我认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指出重点要抓好七方面工作:一、加强思想教育。把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摆到突出位置,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始终。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先进理论武装广大干部职工。要学习贯彻好胡锦涛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大力开展宗旨观、政绩观和发展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正确的政绩观同正确的权力观统一起来,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大力开展改革观、发展观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开展民主观、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行政必须依法、用权必须监督的理念,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加强法规、道德、监管三大体系建设,使诚实守信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到诚信理政。
二、规范税务行政行为。切实把规范执法置于税收工作的核心置,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结合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规章,该废止的要坚决废止,该修订的要抓紧修订,该加强管理的要加强管理。
三、提高税务行政效率。完善征收、管理、评估、稽查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提高运转效率;将全程办税服务与“一窗式”管理模式有机融合,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及时审批、限时完成”;合理调整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切实解决以往分工过细、忙闲不均、难以考核的问题;进一步取消、下放审批权限,重点是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切实提高涉税事项的即办率;整顿学风、文风、会风、事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快办文办会速度,精简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
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正确处理优质服务与规范执法的关系,以创优质服务为主题,一是建立健全集纳税申报、信息咨询、政策发布、业务辅导、工作交流于一体的12366税收服务热线和外网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ab岗工作制、首问责任人、失职追究制、无缺位制、以限时办结率和纳税人满意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等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一窗式”服务、全程服务、延时服务等办税窗口纳税服务制度。
五、强化督促落实机制。设立督查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切实履行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职能,对机关效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督查督办。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使不讲效能、不廉政的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及时的'揭露、查处。
六、严格考核奖惩。充分利用国税部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制定科学、量化、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等多种方式,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税务干部形象建设。按照市局明确规定: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禁止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禁止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度假和违反规定参与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对违反禁令者,分别给予告诫、通报批评、离岗培训、调离岗位、辞退等处理,努力提升税务干部形象。
为确保以上七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从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高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深刻认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局的要求上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浓厚气氛。突出工作重点,选准机关效能建设切入点和突破口,把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地税系统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基层尤其是经济薄弱地区地税部门和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上,放到研究解决党风和干部作风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并把效能建设与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相结合,坚持“重过程、重教育、重整改、重实效”的原则,把集中一段时间抓效能建设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认真总结和查找在效能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一条一条抓整改,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切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高纳税人对地税工作的满意度。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
[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为此,要积极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
近年来,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有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依然比较淡薄,安全防范能力不强,高校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大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当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各高校一定要站在保障大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高度,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作为学校安全维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始终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必须置于学校党委的领导之下,建立健全由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由保卫处牵头,其他各二级单位如学工、教务、团委、宣传以及各院系等共同参与的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强化安全教育责任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定期对责任单位、责任人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2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安全教育水平。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教育实效,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教育教学队伍。一是精心组建专职师资队伍。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二是加强专职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安全教育素质。教师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升自身安全教育素质是关键。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不仅能熟练掌握有关大学生安全的各种知识,而且通过安全演练等实践锻炼,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实战技术和能力。三是开展安全教育理论研究。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开展大学生安全问题专项研究,提高教师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聘请公安、消防系统的相关专家兼职授课。公安、消防系统的干部安全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聘请其作为高校安全教育兼职教师,使安全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3树立“三全”理念,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方法。
3.1树立“三全”理念。
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树立“三全”理念,即实施全员、全面、全程教育。首先,要树立“全员教育”的理念。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处、学工处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其他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及学生组织的共同参与,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安全教育工作应由各校保卫处负责,学工处、团委、教务处、就业处、后勤处、公寓管理部门、网络管理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院系等相关部门及学生会、社团组织要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要树立“全面教育”的理念。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国家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财物安全等方面传统常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就业安全和法制教育等。安全教育内容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教育不仅体现为教育内容的全面,还体现在教育的层次上。全面的安全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安全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防范能力。最后,要树立“全程教育”的理念。安全教育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全程教育,这就要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平安度过大学生活。
3.2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坚持“三个结合”
安全教育事关大学生在校能否顺利学习成才,因此高校要从维护学生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使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实效。
3.2.1点面结合。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要做到点面结合。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系统、全面地开展安全教育。各高校要把安全教育课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中,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做到以点带面。一是抓重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女生要加强以防害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学生要加强以自立、自强、自警、自制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等。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毒、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高校应重点抓好政治敏感时期、新生入学时、节假日期间、学生外出实习实践期间以及毕业生就业前、离校时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
3.2.2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建立安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有成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及时排查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切实把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处理机制,制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控制事态的发展,事后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落实各类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组织大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治保会、护校队等组织,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2.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安全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确保教育空间上的立体化、时间上的连续化,这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生校内校外有人教,离校不离教。
3.3创新安全教育方法。
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才能切实增强教育效果。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以系统的讲授法为主,使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同时,安全教育还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实践教育。一是以案说教法。要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事)件、事故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增强安全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加安全知识和防范技巧。二是寓教于乐法。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来进行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其形式丰富多彩,如举行安全教育月、安全演讲、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赛、安全演练等活动,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头脑。
4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氛围。
安全教育应体现在整个校园环境中,为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高校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具有体验性、教化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持久、深远的,是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各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学校对大学生安全的关怀与重视,使学生在校园中处处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从而把耳濡目染的安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安全素质,进而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预期目的,确保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另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安全文化孤立进行,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还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造优良育人环境。保持校园周边良好的环境,仅靠学校管理往往成效甚微,高校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税务、卫生、新闻等部门工作,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分子,为校园安全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卫玲.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3).
[2]林梅玉.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7)。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一
为进一步巩固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工作成果,使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创建原则,结合交通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县交通系统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工作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基层站所的文明程度和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公正执法、优质服务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活动,促进交通系统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坚持实事求是,建立创建机制。
1、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建立学习教育机制。
各站所要按深化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要求,制定学习规划,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规定具体学习篇目和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理想、信念和宗旨观教育。三是道德品质教育。四是组织纪律教育。五是执政能力教育。六是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教育。
坚持利用文明市民学校一周二次的集中学习,落实“三本”制度(学习笔记本、作业本、心得体会本);经常进行政治和业务知识测试,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促使职工提高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2、以推进全局为目标,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每年年初局在制定经济、计生、综治、安全等计划的同时,签定《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完成进度与工资发放、年终评比、综合考核相结合,奖优罚劣,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建意识,为促进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3、以改善服务为目标,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广泛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政务行风监督员、人大监督员、民主监督员及管理服务对象代表进行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日常工作中受理的投诉及时调查、核实并反馈。
4、以争取支持为目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一是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台、横幅、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自身工作的职责、任务及管理服务范围,通过宣传与社会各界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全社会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理解我们工作的难处,支持我们工作的开展。在不断宣传自己工作职责的同时,基层站所要定期不定期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地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以推动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5、以平衡发展为目标,建立典型示范机制。
为巩固创建成果,表彰先进,激励后进,避免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每年抓一至二个创建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形成系统基层站所创建特色,推动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再上新台阶。
6、以整改提高为目标,完善公开评价机制。
邀请内部职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干部代表和在各站所的服务范围选择一定的服务对象和了解站所情况的人员参加,定期不定期对各基层站所的学习教育、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履行职责、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勤政廉洁、制度建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便民利民、工作实绩等情况予以评议。采取站所负责人述职、集中填表测评为主的形式进行。
7、以评议结果为依据,建立奖优罚劣机制。
评议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满意”率达80以上的为“满意”等次;“不满意”率达40以上的为“不满意”等次;其余为“基本满意”等次。
被评为“满意”等次的站所,向县人事局、总工会申报“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被评为“基本满意”等次的站所,要查摆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问题较多、群众意见反映强烈、评为“不满意”等次的站所,对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核实,结果属实的,责令其进行认真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三个月,且取消单位和负责人的年终评优资格。整改结束后,局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检查验收。对整改不力、效果不好的,将对站所领导班子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整或分流。
三、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保持创建活力。
1、正确对待创建活动与全局的关系。只有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创建活动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各单位要始终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推动创建,使创建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广大基层站所要增强宗旨意识,认真整改工作中的不足,修定完善工作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确的方向。基层站所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履行政府职能的窗口,如何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执政地位根基的牢固与否,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中,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实现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当成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企业、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着手,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征求群众意见,使工作切实顺应民心,体现民意,符合民情,使创建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3、正确对待总体要求与行业管理的关系。只有突出行业特点,创建活动才能行之有效。“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内容丰富,只有抓住了重点,抓出了特色,才能有所突破,推动工作全面发展,各单位要结合行业实际,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一步细化标准和方法,把创建活动与行业管理、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4、正确对待创建活动与队伍建设的关系。只有着眼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创建活动才能取得长远成效。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不是一项短期的、突击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以人为本,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作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基层站所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为创建活动长期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履行责任。局成立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领导小组,组长梁峰,副组长陈晓明、付明、陈夫建、蔡扬、焦正奇,各有关职能股室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焦红灵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
2、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加强交流和党外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研究机制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用制度为长效机制的健康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广阔发展空间,用制度来及时总结、强化巩固长效机制所取得的成效,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的成果,提高系统党员队伍建设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研究和探索,注意结合形势变化和工作推进的新要求,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作法,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充实、调整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之更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促进我县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长效机制是指一种可持续的管理方法,在一个系统中保持可持续的运行和效果。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我们实施了长效机制,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成功。通过这个经历,我深刻体会到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第二段:什么是长效机制(250字)。
长效机制是将项目或组织的目标转化为可持续的行动方案和策略的方法。它需要对组织的流程、资源、监控和评估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长效机制是一种全局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和规划,并提供解决方案来持续改进和适应变化。长效机制还需要组织内外的合作与协作,以确保有效的执行和结果。
第三段:长效机制带来的好处(300字)。
长效机制为项目和组织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它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制定长期目标和规划,项目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变化和挑战,并保持其竞争力。其次,长效机制促使组织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资源管理。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节约成本,并为组织提供优势。第三,长效机制鼓励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信息传递和团队的互动。最后,长效机制通过持续的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和组织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它提供了一种适应变化和持续改进的手段,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会。
第四段:应用长效机制的挑战和解决方案(300字)。
在应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首先,长效机制需要全员参与和合作。这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和合作的文化,并为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其次,长效机制需要持续监控和评估。这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问题。第三,长效机制需要资源投入和持续支持。这需要确保项目和组织有足够的资源,并制定有效的预算和管理机制。最后,长效机制需要能够适应变化和创新。这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管理框架,并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参与长效机制的实施,我明白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好处。它不仅可以帮助项目和组织实现可持续的成功,还鼓励团队合作和创新。应用长效机制面临的挑战可以通过建立开放的沟通和合作文化,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来解决。我希望将来能应用这些经验和知识,帮助更多的项目和组织实现可持续的成功。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三
20xx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实施方案各村、乡直各机关单位:为切实加强今年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绿色和谐社会,根据《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以宣传为先导,以深化落实责任为重点,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全面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不留死角。建立起领导重视,政府负责,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积极支持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机制。提倡文明祭祖,禁止明火上坟,确保清明节期间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根据清明节森林防火工作的特点,全乡上下狠抓落实,齐抓共管,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时间为2月25日至4月14日)。主要工作步骤和任务:
1、3月1日前各村负责把《封山育林制度》、《森林防火通告》发放张贴到每个村组及人员集中的场所。3月1日前各村必须召开村支两委、全体共产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并将《封山育林制度、《森林防火通告》《致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开信》有关规定进行学习,并要求宣传下发到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落实责任人做好外出人员的联系工作,以确保他们密切注意上坟安全用火。
2、3月10日前各村对辖区内的痴、呆、傻人员进行一次排摸登记,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开展一次森林防火安全隐患大排查。
3、3月20日前各村以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摸排,划分清明节森林防火责任地段,落实人员实行包干,明确责任,3月20日至4月14日,各村增派巡查人员,加强巡逻检查,制止一切野外违章用火。各村落实驻村干部管村,村干部管山的制度。
4、乡教办组织好全乡中小学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对家长和亲属的森林防火宣传作用,确保无烟上坟、文明祭祖。
5、乡各安全职能部门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维护正常的森林防火管理秩序。森林火灾发生后,要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开展火灾现场调查,从严打击火灾肇事者。
6、各村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形式搞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3月30日4月6日,乡利用宣传车播放《封山育林制度》,《森林防火通告》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
(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把防火工作落实到人。防火工作由各村支书、主任负总责,要落实防火地段;在本村山林地段要落实巡查人员,要有村干部带队,把每个地段名称、巡查人员名单、村干部带班人名单,3月15号前上报乡党政办、林业站。
(二)各村要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森林火情报告的要在第一时间向乡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三)对本村内的痴、呆、傻人员进行一次排摸登记,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做到不玩火、不到森林边缘活动。人员名单3月15日前上报乡党政办。
1、乡森林防火指挥部对每起受害面积100亩以上的森林火灾,要查清责任,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护林防火巡查员,要坚守岗位,加强巡逻检查,管死各类野外违章用火。乡林业站和各村要加强对护林防火巡查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发现一次不在岗的,扣发50元补贴,发现二次不在岗的,予以辞退。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100字)。
长效机制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的一种教育管理和评价方式,它主要依赖于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和评估体系。长效机制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和系统,促进了学校的稳步发展。通过参与长效机制的实施和探索,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优势。
第二段:体验长效机制(200字)。
在我们学校的长效机制实施过程中,我有幸担任学生评价小组的组长。每个月,我们会选择一部分课程进行跟踪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科掌握情况。通过观察课堂和听取同学们的讲解,我们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我也发现,长效机制让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长效机制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长效机制能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学校的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持续的评估和反馈,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质量。此外,长效机制还能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密切合作,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共育氛围。
第四段:体会与收获(300字)。
通过长效机制的实施,我体会到了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学生评价小组的一员,我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我不仅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在长效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段:总结(200字)。
长效机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手段,它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参与长效机制的实施和探索,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效机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相信,在长效机制的引领下,我校的教育将不断提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五
长效机制是指能够长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一套制度、措施或方法。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将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下面将从理解长效机制的意义、长效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长效机制的优势与挑战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和提升。
首先,理解长效机制的意义是深入应用的前提。长效机制的核心目标是解决问题根源,为此需要深入理解长效机制的意义。长效机制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设计、有效执行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深入理解长效机制的意义之后,才能够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环保领域,长治久安的环保机制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罚则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等,才能真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长效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种发展趋势。教育长效机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育中的问题,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教师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此外,长效机制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长效机制的应用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序,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长效机制的优势和挑战需要认真考虑。长效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与治标方法相比,长效机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持久效果,可以防止问题的反复出现。但是,长效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执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施成本较高。其次,长效机制的效果并非一劳永逸,在实践中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具体应用长效机制时,需要充分权衡其优势和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最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推动长效机制的深入发展。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长效机制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和推行。其次,应注重长效机制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长效机制应能够随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以应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最后,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人们对长效机制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只有广泛宣传和普及,才能使长效机制真正得到广泛应用和发挥作用。
总之,长效机制的出现和应用是社会进步和问题解决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只有深入理解长效机制的意义、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充分考虑其优势和挑战以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用长效机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六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又是困难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给予特定的制度安排,保障他们的社会生活权益,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区总人口40.5万人,残疾人总人口2.4万人,占总人口的5.9%(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农村人口1.1万人)。不同类型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口数比例,肢体残疾人数量7563人,比例为31%,听力残疾人数量4531人,比例为18.7%,言语残疾人数量580人,比例为2%,视力残疾人数量4840人,比例为19.9%,智力残疾人数量1977人,比例8%,精神残疾人数量2420人,比例为9.9%,综合残疾人数量:2284人,比例为10.5%。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援助工作,采取多种举措,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我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在生活就业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帮、包、带、扶”等多种形式,共帮助563名残疾人脱贫。通过低保、五保和救济保障,城镇特困残疾人全部享受了低保,部分农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为保障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在全区城乡各类经济组织中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对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在医疗方面,实施以免费为特困残疾人助视、助行、助听和对特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给药的“三助一给”康复扶贫工程,不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分赴农村,开展义诊和会诊。
在权益保障方面,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对残疾人经营性收入实行税收优惠,推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法律服务机构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减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
目前我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仍以家庭抚养及临时性的`救助和救济活动为主,缺乏制度性保障。尽管有关方面大力推行低保制度,使得相当多残疾人被纳入低保体系中,但总体而言,直接依靠制度性保障的残疾人还很有限,特别是处于低保标准外边缘状态的大量城镇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以及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他们的基本保障主要依靠家属、邻里帮助以及干部节日走访、党团帮扶和一些亲友临时性救济。以户均收入确定低保标准的差额补助低保,解决不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必需支出。
2、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一是上级补助经费有限,使残疾人低保工作不能做到普惠加特惠,加上一些地方自身财力不足。二是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靠财政支出,处于政府包揽的局面,阻碍了残疾人保障水平的提高。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社会低保之中,未作为独立保障项目。四是各类康复器材严重匮乏,缺乏场所,缺少训练有素的康复指导员,康复工作在城市没有正常开展,农村更是空白。五是残疾人的维权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社会主动助残未成风尚。中国人组织观念强,家庭观念重,受传统观念“家国结构”的影响较深。当他们遇到残疾伤害时,只能上靠政府,下靠自己,别无他途。社会上许多人漠视这一社会群体的困难性,对他们关爱不够,甚至是歧视。企业主动捐助残疾人情况较少,个人捐助现象更是少见。
4、农村残疾人的生活与社会保障出现了新困难和新问题。按人口比例计算,我区农村残疾人约有1.1万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更是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农业税取消,基层乡镇组织实施社会救济残疾人的唯一资金来源消失。二是残疾人往往是因病致残,因残致穷,又因穷致病。我市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农村特困户,近四成农村残疾人在高额医疗和社会各项开支的挤压下,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三是农村残疾孩子失学状况严重。四是农村重残和一家多残家庭进一步边缘化。五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受伤致残增加,加大农村助残工作的压力。
(一)树立新残疾人观念。
把残疾人作为能够参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来对待,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包括整个社会生活,使他们能够在那里持久地而不是一阵子、平等地而不是作为“三等公民”、充分地而不是一星半点地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和谐,最终与健康人相融合。加强宣传,倡导爱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对残疾人全新的认同。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积极投入到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中来。
(二)政府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保工作力度。
一是发挥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中主导和引导作用。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完善残疾人保障金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保障资金按时到位足额的发放。
二是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建议政府确定以残联为牵头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保障;同时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保证牵头单位全面、系统地了解残疾人社会救助情况。
三是积极引导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强、自立,增强就业意识,引导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支持他们参加职业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对残疾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积极做好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后续扶持工作。对农村的残疾人要与农村扶贫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简便性和灵活性,鼓励农村残疾人扩大“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规模,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就业条件。
四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兴办福利企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门路。政府要支持那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并对做出贡献的给予表扬和表彰。
(三)发挥第三方的社会保障作用。
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要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发挥第三方力量的作用,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补充。
1、企业可以发挥资金、产品、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残疾人社会保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政府部门共同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同时规范企业的捐助行为,加强透明度,保证资金的正确运用。
2、各级行会组织应完善机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真正发挥第三方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主力军作用。
3、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残疾人就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就业援助体系。广泛开展慈善募捐,发挥各类慈善机构、公益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为残疾人事业募资金、募项目、募服务;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深入开展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志愿者助残等活动,给残疾人就业给以行政、法律、经济、道义和舆论等方面援助。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制度规范化。
一是建立完善残疾人基础档案。重点掌握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及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落实保障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涉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单位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数据抄送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负责定期编发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
二是建立独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覆盖全社会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困难残疾人社会救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等社会保障金,重点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定点和定期的保障。加大各级人大执法、各级政协视察和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的力度,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程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是出台地方残疾人社会保障实施细则。将残疾人生活、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的对象、标准、方法、措施细化,特别要对目前社会低保进行分类,针对重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和无业智残人、精神病残疾人的特殊困难,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四是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对城市范围内的残疾贫困家庭,适当上浮社会保障标准,对重残无业、老养少、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酌情每月给予特别补助;对于农村残疾人,可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贴补部分资金。同时多渠道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包括危房改造、免费安装自来水等;对农村孤残儿童要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就学条件。
五是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建立对残疾人的救助制度。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单位应对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救助,每年安排一定量的专项资金服务残疾人。
六是劳动就业工作制度化。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是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鼓励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自强自立,是残联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要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残疾人的一种长效保障,必须走制度化的路子。制度化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技能培训的信息化建设。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平台。由残联部门与各用人单位企业建立用工信息反馈制度,保证各类用工信息灵活畅通。要有登记和输送平台。主要是残联部门在社区和村组建立服务平台,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建立台帐,与残联部门及时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培训——就业”一体化建设。分散式就业是很难满足残疾人就业要求的。残联部门应注重摸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如鼓励兴办福利企业,大量培训安置残疾人;农村开展种养殖业基地化建设等。这些模式一旦形成,残疾人劳动就业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三是残疾人自谋职业的鼓励和奖励机制。残疾人自强自立、自食其力是政府鼓励的,并对自谋职业者予以工商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照顾。但还不够,还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年底视残疾人贡献大小以政府的名义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的资金来源就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七是社区服务规范化。
第一,队伍的规范。
残疾人是社区、村组、组织的重点服务对象。要提高社区、村组、班子扶残助残意识,成立助残小组并制定扶残助残计划,做到残疾人工作人人有责。要建立联络员队伍,搭好残疾人与各级组织的桥梁。要规范助残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残疾人自助小组。这是吸引社会各界助残的渠道,也是残疾人自强自立、互动互助的一种极佳方式。
第二,场地规范。
有队伍必须有阵地。社区要保证扶残助残队伍有阵地、有制度、有牌子、有适当经费,要形成统一的格式。要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把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作为重点服务工作之一。
第三,服务的规范。
为残疾人的服务应做到三条:
一是内容要突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针对残疾人基本生活来确定。要突出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和维权、就学就医、就业及培训等内容。
二是形式要凸显。要在社区服务场地树立明显的服务内容招牌,让残疾人一目了然。要建立残疾人咨询服务专门窗口,坚守“残疾人优先得到服务”的信条。要在“助残日”期间开展扶残助残宣传活动,营造社区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让“扶残助残,有你有我”概念在社区居民中生根开花。
三是服务要突破。服务内容要不断开拓,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特点,开展特色服务,如结对帮扶、鼓励残疾人兴办福利企业等。服务质量要不断提高,即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提高,生理残障不断康复,社区残疾人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等。服务手段不断人性化,提倡服务首问负责制,实行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
只要服务到位了,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了长期保障,他们就会自觉地、高兴地、和谐地融入社会。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七
阳光体育运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政府部门在为了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阳光体育是当前社会传播最为广泛的一个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注重体育强健体魄的本质,同时也注重内心的强化与成长。特别是对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思想,能够保证其身心的同步强大,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人,未来有更好的社会发展,但是阳光体育理念的体现,需要依靠教师的认真规划落实,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阳光体育理念的重要意义,可见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自2008年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以来,甘肃省各大中小学校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推行阳光体育。通过对甘肃省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生素质变化情况以及场地器材方面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甘肃省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归纳出影响甘肃省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广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便对甘肃省高职院校今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认识阳光体育理念。
所谓阳光体育理念,其与传统体育理念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内心。传统体育理念注重的是体魄的强化,目的是为了塑造强健的身体,调整身体的状态。但是阳光体育理念,注重的是身心同步的养成,除去体魄的养成以外,还注重内心素养的强化,以及积极人生态度的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良性竞争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自我突破的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阳光体育的关键词,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必备的素养。所以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阳光体育这一理念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样的理念引导,体育训练能对学生产生更长远的影响,甚至形成追随其一生的影响,在其每次面对困难时,成为其重要的动力,支撑其跨越人生的难关。所以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阳光体育理念的长效机制建设十分重要。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八
为巩固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出率,常态化推进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工作模式。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该专项检查方案。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见附件)
2022年1月至12月
(一)分类设施:
分类设施是否干净整洁,标识是否准确,是否定时开放,是否具有遮雨、密闭、洗手等功能;是否设置有误时投放点标识及设施。
(二)宣传指南:
(三)督导员情况:
督导员是否着装规范,是否定时定点进行分类督导,是否有督导台账记录;
(四)分类投放检查:
(五)分类收运:
垃圾清运人员是否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清运,清运是否及时。
采取每周不定日期、不打招呼、实地查看方式进行检查。
(一)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要安排业务熟练的人员担任督导员,社区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协助示范小区常态化开展好“三定一督”工作。
(二)区垃圾分类办要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问题整改。对于整改不及时,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将取消年度垃圾分类评优选先的资格。
长效机制方案篇十九
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参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规定。
协调、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一、支部书记职责。
1、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认真传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2、了解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3、检查支部。
决议的执行情况,解决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按时向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4、抓好支部委员会自身的学习,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5、书记不在家时,由副书记或指定一名委员主持工作。
二、支部委员职责。
(一)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状况,组织好组织生活。
2、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搜集和整理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及时向支部委员会提出表扬和奖励党员的建议。
3、负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情况,并负责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
4、做好党员的管理工作。例如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党费的收缴与管理,定期完成党员统计工作,党员登记和鉴定等。
(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分管宣传工作。宣传委员的主要职责是:
1、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状况,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
学习计划。
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