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读后感(专业16篇)
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书中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并进行交流。写读后感时,可以对作品中的价值观、思想观点进行思考和评价,展示个人的思想深度。记得阅读完一本书后,不妨来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写作。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一
前几天,我在网上无意间发现一本小说,名叫《问中医几度秋凉》,被网友评价为继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后的又一本有深邃思想的中医著作。
作为中医学子又热爱它的少年怎能错过这本思想著作?看到小说,我便如饥似渴的读着,三天便将它浏览完。
这本小说通过回忆母亲为线索记述了自己当年在高举科学之旗的父亲的影响下没有继承母亲高超的医术,随着后来女儿的问世开始反思中医与西医。
其中我看到好几处时,是多么的激动,也许引起我的共鸣,似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故人。
文中作者开始写到当年母亲以“不读中医经典,只记方药,只能成为庸医”为由拒绝教自己绝活,后来作者随着以后的经历(其中写到一个教中医30多年的教授走起了反中医的路)才明白当初母亲为什么不将绝活教给她,明白中医不知医理,何以成医,而中医经典就是中医的根,历代医家的著作是本,只有将其根本抓住,才能成良医,此时也才明白我校国医大师李老师所说的究其一生培养中医学子,到头来培养一批倔墓人。
接着又写到父亲在他六十岁时对中医的态度发生改变,由之前对中医的一直批判到不批判。为何有如此大改变,可以从他的经历中找到答案。作者父亲六十岁时,背上长了个痈,推崇西医的他在使用了众多消炎药后,痈反而越溃越深,无奈写下遗嘱,后来在朋友的力荐下去找老中医看,几剂药下肚就痊愈,从这件事后他不再反中医。看到这儿不得不想起名医们提到的中医之所以能在饱受挫折后生存是它的疗效。
还有作者写到她自己曾经患有心脏病,拥有高超医术的母亲也曾患有此病,母亲也只能用药物控制它的发展,后来她想药物不可能改善,之后她无意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到农村盖房子,不知不觉中心脏功能恢复正常,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神奇,然而在中医里也有此概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读了这小说,让我真的觉得如沐春风,感慨万千!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二
近距离接触中医一年,走过整个大一,对中医似乎有了个大概概念。就想借暑假时间览读一部经典,渴望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便选仲景之《伤寒》,企图啃下一小块,尝尝味道。不料,此时的我读《伤寒》之经典,犹如无牙之婴孩欲啃上品之牛肉。咬不动又撕不烂,无奈只能不求甚解的多次朗读,不敢奢求太多通悟。可毕竟思想还是需要营养滋补的,便选了中基老师曾推荐的一本书――《思考中医》,渴望从思维上能对中医有更深的理解。读书之前先看目录,顿时觉得这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一本书。便仔细阅读,边读边记,颇有收获。
这本书最开始先从引导独者对中医的正确认识上下手,先让人规正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而后又讨论了中医中阴阳概念的理解,最后是对《伤寒论》的分类整理与剖析,虽然心里是对伤寒满满的困惑与好奇,书后面的章节对伤寒的介绍似乎正是我所需要,但事实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对中医认识的一些介绍,书中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太值得每个学中医的人去细细思考。
问题一:中医理论是超前还是落后,它是否能在不同的时空里依然发挥神奇的作用。中医里面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这个众人经验归纳的理论,值不值得我们去倾心信任?这关乎到人们对中医的信心。中医被形容为太玄,太神秘,甚至到并不值得完全信赖,都是因为她的理论验证并不能完完全全的呈现在人的面前。物理学家杨振宇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实验,缺少自然哲学。
的确,中医里确实没有小白鼠之类的实验,也没有像西方解剖那样一层皮一层膜,一根筋一块骨那样把结构分的清清楚楚,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更容易被接受的一点,丁是丁卯是卯,一样一样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清楚。而中医,人们认为,并没有证据来明明白白的说清理论,没有确确实实的证据谁还愿意去完全信任呢。对于中医里没有试验的说法,那肯定是要予以否定的,中医的实验是独特的内证试验,就拿人的经络来说,没有试验,只靠思考与归纳,似乎不能完成。经络的走行,不同的穴位,没有真正的发现他的存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经络系统,内证试验,又是一个太玄乎的名词,因为他只能是个人去身体力行,在此说他只是为了说明,中医的理论也是经过独特方式试验出来的,而非误打误撞侥幸得来的,修道或习气功人士一定更加认同,正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来一一窥探验证的过程,就给了很多人怀疑中医的借口,旁人便也罢了,学中医的一定要相信,真理的能存在如此多年,并非侥幸,而是真真正正的道理,我们要做的是孜孜不倦的去发现真理,去体验他的独特,而后再利用自己所学去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他,学习的人都没有信心,该怎么做到全心全意去研究她,没有下够苦功夫,又怎么可能学到真本事去治愈别人从而使人们去更加相信呢。
问题二:对经典的态度。很多学校把经典作为选修是实际情况,书的作者刘老师还对此作了一些评论,说是甚至很多中医学博士案头放的也是大量分子生物学之类的现代科学书,学校教学的课本也都是中基,中诊等一些经过缩减与整合的书。中基虽起于内经,但它不能取代内经这是万分肯定的。学生要学习许多现代医学的书也是潮流所需,但我觉得刘老师并不用做过多担忧,正如书中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真正对中医有见地的人是不会抛弃经典的,许多老师也都是鼓励学习经典的,真正要思考中医的人也还是会回归经典。可以说是大势所趋,经典的魅力并不会被完全遮掩。把经典奉为选修,实际上经典在被选的同时也在选人,正好刷掉了一些被迫读经的,选的学生都是愿意为中医付出努力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医,也能更好的传承中医。
中医之峰,虽远,虽高,可魅力无穷。吸引着无数人去靠近,去攀登。一步一步,借着各代前辈们的引领,借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感悟不同高度之美。吾对中医的信心,也因不断的学习与了解逐渐增强,我对经典也更加神往,今后更要多读经典,多受熏陶了。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三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曾推荐《思考中医》这本书,当时不以为然,后经同学再次推荐才有了读它的念头,阴差阳错,在搬宿舍过程中偶得此书,看来是缘分的安排,不得不读了!
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哲学课老师在分享她的写书经验时也说,一本好书,总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我应该用好人生最有时间的一段时光,把人生最学术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按中学语文老师写作文的要求来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说透”,当做书稿来写,供以后回味和把玩,也许会酿造出别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四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五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代,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秦黄帝所作;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后人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两汉时期成书,这些问题先不去讨论,咱们还是开始分享末学学习经典的一点心得。
《黄帝内经》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黄帝问,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被后人尊为中医始祖。在《黄帝内经》中,被黄帝尊为天师。在《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第一段话就是:“(黄帝)乃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是黄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长寿,活到一百多岁,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到五六十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的回答了,大家有缘可以看看原文,末学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一下岐伯回答的`两个要点:
一,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最后总结: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这个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科技节又来啦,那么我这个“小小神医”又要出现啦!“小神医”今日推荐大家读的是《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之本,而《神农本草经》则是药物的经典著作。
中草药知识其实很好玩,《神农本草经》是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中草药书籍。全书共介绍了365种中草药,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为方便我们查阅,又细分为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详细阐明各药性味、归类、配方及功效,并附有独一无二的小药方,方便我们对症应用。书中还汇集了许多医家名言以及中草药的传说与小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药知识。
我每次读着读着就入迷了,当我读到桑叶也称神仙草,性寒,味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等功效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桑叶不就是给蚕宝宝吃的食物吗?原来还有这样的妙用!难怪我一感冒,奶奶就会回乡下采桑叶给我煮汤喝!这可是科学秘方啊!书上还附有每一个症状的配方,我读得可仔细啦,细细品味每种草药的用处,说不定这些小药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用得着呢!
《神农本草经》这本书内容丰富,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中草药。看着简单明了,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作了详细说明,使我更全面、更形象地了解了植物、动物、矿物的各种药用价值,也让我更简单,更轻松地学到了相关的中医知识。
在科技节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中医知识,专家从一个西瓜讲起,告诉我们西瓜的多种功效。我们不禁感叹:原来西瓜的用处这么多啊!专家还告诉我们,人体是显微镜,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大步骤诊病。我认真听了专家给我们的讲解,又对比了《神农本草经》上的知识,觉得我这个小神医又有进步了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共同了解相关的中草药知识,人人争做“小神医”吧!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六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七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八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作为一名医生,我曾经在临床医学中遇到过许多脑卒中患者,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和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我积累了一些关于脑卒中的医案心得体会。
首先,脑卒中的抢救时间是极其关键的。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受损很快,时间拖延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后果。在接诊脑卒中患者时,我们必须迅速判断出患者是出现了脑卒中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抢救措施。例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及时溶栓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教育大众加强对脑卒中的认识,及时就医,以便在发病的3-4.5小时内获得最佳的救治机会。
其次,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脑卒中患者一旦脑功能受损,往往需要康复治疗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手段促进神经突触的再生。对于出现了瘫痪的患者,我们要做好肢体康复,通过适当的运动和理疗来恢复肢体功能。通过康复治疗,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脑卒中的家庭关怀和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脑卒中患者在疾病过程中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们可能感到无助、焦虑、抑郁等。因此,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理解,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家庭环境的温馨和安稳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心健康。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建立相应的护理和照顾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照料患者,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关怀。
另外,预防脑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脑卒中的发病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管理,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另外,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的工作和休息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我们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活的疾病。通过对于脑卒中医案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脑卒中的医案心得体会。及时的急救和判断、全面的康复治疗、家庭关怀和心理支持以及预防脑卒中,都是在医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相信在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防控和治疗脑卒中,为人们带来更健康、幸福的生活。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九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200433)。
[摘要]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距今天已有100周年时间,湖北革命党人在起义前后,坚持以“运动新军”为重点的方针,重视开展宣传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全面实施战时政治工作,为武昌首义成功奠定了基础。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今天我党开展好政治工作有重要启示。要继续重视发挥瓦解敌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讲课方式做好新时代的宣传工作,重视组织建设以及有效开展好战时政治工作等,以提升政治工作效果。
[关键词]武昌首义;政治工作;革命党人。
1911年10月9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共同筹划的起义行动计划暴露,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陷于群龙无首之际。形势危急,但革命党人没有束手待毙,决定冒险发难。于是,在1911年10月10日夜里,武昌城内的工程兵第八营在正目(班长)熊秉坤的领导下,率先发动起义,继而城内外各营先后响应,经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因此,也称为武昌首义。它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起义后不到两个月,内地14个省纷纷举旗响应,全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政府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武昌首义是在危难关头,起义指挥部被破坏、起义领导人不在现场、起义日期又多次变更的不利情况下,由革命士兵成功发动的。这一切不能用偶然性来解释,反倒可以从湖北革命党人前赴后继,长期在新军和民众中进行的大量政治工作中,窥探到首义成功的必然性。革命党人政治工作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运动新军”、“抬营主义”为重点,发挥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湖北革命团体的一个特点就是以“运动新军”为重点,它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地区革命党人只注意发展会党,大批革命党人投笔从戎,潜入新军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所谓新军,是清末编练的新式陆军。光绪?穴二十一年?雪,即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以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编为“新建陆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的名义”,在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清政府就是以北洋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借以巩固其垂危的'封建统治。地方军中尤以张之洞编练的湖北新军实力最强。由于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使得大批读书人断绝了“学优登仕”的路径,于是,投笔从戎成为知识青年的一条出路,而湖北新军更是招募了大量有文化水平的官兵。如1905年,湖北新军在黄陂募兵,入伍的“九十六人中,就有十二个廪生,二十四个秀才”[1]。知识青年占有如此高的比例,为革命思想传播提供了条件。
经过多次失败后,革命党有感于会党的散漫,河口之役失败后,转而开始加紧联络新军及防营。革命党认为新军有训练,器械精良。训练新军的教官,许多是从日本回来的新知识分子,有的是直接策动革命之士,新军的思想,比较新颖,为争取实力,希望将革命势力打入新军。所以,一批革命党人选择了投笔从戎,加入新军,在敌人壁垒中进行革命。
早在武昌花园山聚会时,发起人吴禄贞在参与领导1900年自立军失败后,就痛感依赖清廷官吏的危险性和会党的散漫不足依靠。他与同志们经常磋商,进一步确立了这样的方针:“以最好之同志,投入军中当兵,渐次输入士兵对满清之恶感情绪”,“以改换新军脑筋为成事之根本,会党则可联络,令其为我用,不致为彼用”。[2]这就是最早的“运动新军”的思想。吴禄贞利用受张之洞器重的原因,输送了一批革命知识青年进入新军,为革命未来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种子。
文学社前身群治学社、振武学社非常重视深入新军做革命宣传工作,不同于同盟会在别的地方只满足于吸收几个军官到革命组织,以为发动起义,只要军官领头就可以把士兵带起来,他们直接组织士兵,吸纳士兵到革命组织。有些革命知识青年当了兵,在士兵中起了骨干作用。振武学社的社长杨王鹏就是一个为革命目的而投入军队的知识青年,在1908年到武汉加入了黎元洪所属第四十一标中当兵。武昌起义主要革命团体文学社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运动新军”为主的方针,扎根在基层士兵中间,一个一个争取,逐步发展革命势力。他们主要通过潜入新军当兵,在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就是在1909年投入黎元洪所属的第四十一标当兵,深入新军士兵做长期发动工作的。
共进会一开始只注意发展会党和学界,后来由于会党纪律涣散,不便于指挥,故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军队。共进会主要领导孙武等人说,只有运动军队,把清军一队一队、一营一营、一标一标争取过来,才能以固有的组织和现成的人,为革命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抬营主义”。[3]为推行“抬营主义”方针,湖北共进会将原有会党的5个镇,改为5个军,以刘英为副都督,统率其众。并对新军内部的共进会组织进行整编,在所属的队、营、标各设共进会代表,分层负责,发展会员。
由于新军官兵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容易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同时在军队中往往接触到民族危亡的信息较多,爱国之情更易被激发。所以,在革命党人“运动新军”的努力下,原本用来巩固清王朝的新军成为了推翻清王朝的主力,戏剧性地成为辛亥革命中的主要革命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昌首义实际上是一次新军暴动,为后来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瓦解敌军、鼓动敌军投诚起义提供了先例。
二、充分重视革命宣传工作,发挥了提高战斗力的作用。
革命党人一直十分重视宣传舆论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宣传鼓动民众,传播革命知识,达到唤起革命意识的目的,为起义成功发挥了战斗力倍增器作用。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大学网《武昌首义中政治工作刍议》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总结的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多年来,我作为一名中医医师,与患者共同经历了许多病例,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在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医医案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心得体会。本文将分五段,介绍我的体会和对中医医案的思考。
首先,医案是中医学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黄帝内经,这是中医学的起源和指导。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医案,这些医案积累了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医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医案不仅仅是历史的积累,更是临床实践的总结。它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基础,提出了治疗方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这些医案是中医学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医学家们智慧的结晶。
其次,中医医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中医学非常注重实践经验,中医医案便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中医医案包含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是将中医理论应用于具体疾病治疗的过程。只有践行理论,才能对中医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诊等信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能够不断改进并丰富中医学的理论。
第三,中医医案是医生经验的集结。中医医案中的很多治疗方法和方案来源于中医医师多年的经验积累。通过中医医案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医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我的医生生涯中,我也通过阅读和学习医案,借鉴了其他医师的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疗风格。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案可以帮助医师们避免走弯路,减少试错的机会。它是医学的精髓,集合了中医医师们多年的智慧和经验。
第四,中医医案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中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而中医医案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它以具体疾病为例,介绍了中医理论的应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学习医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治疗原则。同时,医案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中草药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中医学的临床应用。
最后,中医医案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际。虽然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瑰宝,但它并非完全适用于现代临床实践。现代医学的进步,给中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习中医医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需要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进行思考和应用。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针对具体疾病拟定治疗方案,并不断总结和改进。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其他医师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总结而言,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研究医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中医医案是中医医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然而,学习医案应该结合实际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段:介绍中医医案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并引出文章主题。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记录了中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诊断和治疗过程。通过研究医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学。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中医医案,探讨其中的启示和体会。
第二段:分析医案中对病情观察和诊断的重要性。
从中医医案中可以看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诊断非常重要。例如,在一份医案中,患者牙龈肿痛,症状明显,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脉象等来判断患者肝胆火旺,针对性地开出了清热解毒的方剂,治疗效果显著。这表明中医师在观察患者病情时,不仅仅关注疾病表面症状,更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第三段:探讨医案中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同一病症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分析医案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在一份医案中,患者胃痛呕吐,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身体状况,选择了不同的草药组合,通过调理脾胃来缓解患者的症状。这告诉我们,在中医治疗中,灵活运用各种疗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第四段:总结中医医案教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研究医案,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首先,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辨证施治,即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和身体状况来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次,中医治疗强调调整阴阳平衡,通过草药配伍和针灸等手段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功能。再次,中医注重治疗的整体性,即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患者的病情,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治疗疾病为主要目标。
第五段:总结中医医案对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医医案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中医经验的重要总结和传承。通过研究医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丰富中医知识体系。同时,医案也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教材,通过分析医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中医医案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通过分析中医医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探讨其中的启示和体会。中医医案教给我们观察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性,也展示了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它们对中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研究和总结中医医案,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医案。一方面,中医医案以其独特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中医医案也为中医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仔细研读中医医案,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中医的经典医案中,肺炎是一个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疾病。中医师通过辨证施治,根据肺炎的不同病因和症状,采用针灸、艾灸、中药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在实际临床中,我也遇到了一些肺炎患者,并根据中医医案的指导进行了治疗。我发现,中医治疗肺炎注重患者的整体调理,强调个体差异,并注重调理气血、养阴清热的治疗原则。这种综合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有了更深的认识。
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医案也较为丰富。通过研读中医医案,我感受到中医注重患者的饮食调养和心理调适。治疗上,中医师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体质和病因,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我在临床实践中也曾治疗一些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的患者。通过运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结合中医的药食同源理念,我发现患者的体质有所改善,症状减轻,甚至痊愈。这让我深信,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其独到之处。
中医治疗女性疾病的医案也非常丰富,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在中医的传统理论中,女性疾病与阴阳、气血的调和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师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我在女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运用了中医的医案和方法。通过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我发现中医对于女性疾病的治疗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强调调整身心平衡,增强女性体质,这也让我更加深入理解到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五段:总结(约200字)。
通过研读中医医案和自己的临床实践,我对中医医案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中医的医案富含着千百年来中医师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中医的特点是其重视患者的整体调理,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患者的饮食调养和心理健康。同时,中医更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调整身心平衡,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这些对于今天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管理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医医案及心得体会是我们弘扬中医精神、推广中医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宝贵经验。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三
中医在当下的中国,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不说受到严格科学逻辑训练的理科出身人士对中医嗤之以鼻,即便是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会觉得中医故弄玄虚。
就我个人来说,以前也觉得中医确实能治病,但多数情况下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或者安慰剂效果。后来,思维促狭略有改观,觉得中西医都有自己的长处,西医是科学派,中医是经验派,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看病喜欢找老中医。对中医的看法有了改观之后,也略略看了一些零碎的知识,但依然云山雾罩,在将信将疑之间徘徊。直到看了这本书,才仿佛拨云见日,对于中医——甚至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更明晰起来。
书中内容是李辛医师在中医班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后附一篇讲稿和一篇讲座对谈。而讲座这一篇可以作为本书的纲领来看,因为通过三位专家的对谈,厘清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区别,以及中医和西医思考方式的不同。
现代医学注重从数据指标来观察作为物质存在的人体,这是一种科学的手段,用数字语言按照理论公式描述客观状态,容易被验证,也非常有说服力。而中医描述的却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像三焦、经络、神、气,没有仪器可以检验,也不能通过数字显示它的状态,也难怪会有人斥之为“不科学”。
科学,也不过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如果抛开这种方法,以另一种逻辑和语言去描述人体、疾病和自然呢?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活动”,讲究形神兼治,也就是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层面,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
健康的反义词并不是病,而是“失其常”,与自我、社会、自然和宇宙处在一个平衡和谐的关系之中。疾病是失常状态已经发展到了外显的状态,神散才是病的第一个阶段。《扁鹊见蔡桓公》里,蔡桓公讽刺扁鹊时说过一句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他不知道的是最好的医生恰恰就是“治未病”。
疾病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所以中医的治疗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上工治神,中工平气,下工治形”。
“上工治未病”,好的医生能够在生命无形的部分出现失常的时候感受到,通过调神遏制住它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影响人体精、气、神的因素错综复杂,调神对医生本身的要求很高,所以如今这样的大医已经非常少见了。
李辛医师坦言,自己只能在“气”这个层面上工作。气,是维持生命的能量。三焦,就是三种能量结构——下焦:元气、精气;中焦:胃气、土气;上焦:清气、卫气。气有开阖,实则开,虚则阖。中医问诊都会问到吃喝拉撒,就是要判断一个人的气机如何。
至于有形的疾病,现代医学确实更胜一筹。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即是针对疾病的三个层次展开的。书中从第7章至第9章分别讲了经络穴位、针灸按摩、导引祝由和中药的治疗原理:如“针灸的作用原理不在肉体上,是经由肉体,作用并调节较高层人体能量或是精神层面,再往下作用于肉体”。
而中草药则是“医者借用草药的神、气、形来调整病人的神、气、形”。
了解了传统中医的这种基本理念之后,也就明白了现代中医为人所诟病的原因。现在去看中医或者去按摩,常听到肝血不足、脾胃失和、阴虚、阳虚之类的判定,连按摩师傅也能说出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道理来。让人听了觉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说到底就是因为有些医生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抓住细枝末节照本宣科地开药,实属“下工”。
宋朝以后的中医流派渐多,更加注重研究精细的分支,致精微而失其广大,与传统医学渐行渐远。到了现代,虽则主张复兴中医,看一下中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中医看病的方法,实际上却是用西医的逻辑配合中医的手段,到头来成了四不像。
作者在讲述中草药的时候,提到了现在中医教材中缺失的内容,也指出了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中医。其中一点是李辛医师在整本书中反复提到的:虚己。
逐渐形成符合该学科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学习利用其特有的表述语系与特有名词、概念来建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个环节来自放下已知,以及谦虚好学的心态,与新概念、新体系的反复记忆、体会、思考,与其他学科的融会互通。
只要是符合这个逻辑的,都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要放下这种已知并不容易,我们习惯了不断往自己的脑子里塞进去越来越多的东西以显得很有学识。以前看《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听张无忌说他传授的招式全忘了,反而大喜。这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如今想来,这便是虚己的功夫,很难。
李辛医师说中医给人看病,要懂得“以我知彼”,也就是说作为医生,必须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心运作规律,知道自己的身、心、意是如何和周边环境互动的,才能够去感受和引导病人。
静坐、站桩是中医的必修课。身心静下来之后,感知能力就会变得更加精微。就像一个容器,只有空出来,才能为我所用。至于对待中西医的态度,作者引用《皇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可供参考:“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中西医在概念和方法上有很多不同,如果一味强调这些不同,还非要分出个高下优劣,那就是愚者所为了。
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再读,粗读一遍,我也只了解了表层的东西。比起来中医的理论,得益更多的反而是学习的态度。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我自认为不是个骄傲自信的人,但是却并不谦虚,在很多方面反而是个非常自满的人,所以,也希望能在以后重温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虚己,从而拥抱更多可能。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四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案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在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中医医案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的神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医医案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医案让我意识到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的重要性。中医医案中的病人往往不同于西医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分类,而是通过对病人的整体病理状态、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病因病机,进而确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一位中医医生通过详细的辨证论治,发现一个看似普通的腹泻病人实际上是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因此,中医医师给予他调理脾胃的草药并进行饮食疗法,很快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这让我震撼不已,也让我意识到在治疗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看病发生的部位或者症状表现。
其次,中医医案增强了我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中医医案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中药方剂,通过调配不同的中药组合来达到治疗目的。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医案时,我发现每味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功效,通过合理运用,可以发挥互相协同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例如,我看到一位患者通过中药方剂的运用,成功治愈了慢性支气管炎。这些中药中含有具有清肺、化痰、抗炎、抗菌等作用的草药,它们的药理作用可以互相补充,从而持久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这让我对中药的疗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合理运用中药方剂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然后,中医医案让我体会到了中医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西医学强调的以病为中心的思维不同,中医学着重于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分析和治疗。在中医医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相同疾病的不同个案,每个个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组合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中医医师会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气质特点、生活习惯等不同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在我阅读一份治疗糖尿病的医案时,中医医师通过对患者生活习惯和体质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草药方剂和针灸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使我领悟到,在中医治疗中,中医医师会更多地从整体方面考虑病因和病机,并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中医医案也让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中医医案是中医医师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宝贵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西医的偏好,中医学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医医案的价值和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学,我们需要注重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和应用。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中医疗效,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医医案的学习和研究,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中医学的独特性和疗效的神奇。中医医案不仅让我领悟到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的重要性,还加深了我对中药、个体化治疗以及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的理解。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中医医案,为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五
摘要《边城》具有淡淡的哀愁,作者通过寂寞、烦恼、苦痛、惆怅的情绪,纠结的心理,对死者的痛楚三方面来述说哀愁,然后作者又通过单纯、朴素的原始观念,乐观、平和的心理,美丽、有趣的湘西风情,温暖、和谐的祖孙情,还有翠翠儿时的天真、长大后的矜持以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等五个方面淡化哀愁。
关键词:《边城》哀愁淡淡的。
《边城》是沈从文反映湘西风情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以风景如画,安静天然的湘西小镇为背景,在近乎原始、淳朴、封闭的人生观念中,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渡船人家的故事。
沈从文在这部小说中运用写实和梦幻交叉的方式,精心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奠定翠翠从小到大的悲剧情节线索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美丽的风情和温暖的亲情,从而淡化这悲剧的浓浓色彩,如同一杯惨了蜜糖的咖啡,可以从中品出淡淡的哀愁。这也是沈从文的艺术高超之处,小说《边城》问世以来,这也成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的重要一面。
一哀愁——贯穿于小说的悲剧情节。
《边城》显然不属于大是大非的悲剧,小说由它的悲剧情节所决定,必然带有哀愁。究其原因和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寂寞、烦恼、苦痛、惆怅的情绪。
在小说开始讲渡船之前,提到官路通到湘西的小山城——茶峒,有小溪,白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前后无人,单独居住,家庭成员也少得可怜,这就是翠翠的家。可以想象那屋子的贫瘠,那孩子的孤独,那生活的单一、不自由,渡船主人不能轻易离开渡船,如果逢年过节,祖父进城买东西,“黄狗就伴同翠翠守船”。这种小镇不受外边大世界的诱惑,但也因封闭落后,给人们带来了出行不便和心理寂寞。
翠翠的哀愁来自于她一出生就丧父丧母的悲剧。她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的关爱,不会撒娇,她看到那对母女渡船时,不知道怎样回答母亲的问话,只是望着那女孩,发现那女孩戴着一副银手镯,心中歆羡。再听她唱的歌:“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更从深层上显示了她内心深处得不到母爱的`哀怨,包括以后她对爱情的难以启口,对爱情的不知所措,正是因为缺少了母亲或朋友的角色,来给于她适当的指导和充分的安慰,所以,这个幼年开心快乐的女孩遇到了她长大后的烦恼。
祖父也有他的苦痛,根源还是他的女儿——翠翠的母亲。他时时想起自己轻生的女儿,“眼中已酿了一汪眼泪”,“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对翠翠的终身安排始终是环绕在他头上的苦痛。
到最后,翠翠在渡船处等着二老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没有任何承诺的等待,给翠翠,也给读者留下了一片惆怅!
2纠结的心理。
在小说中有很多处让人难以选择的困境,人物在两难中形成了纠结的心理,一旦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后果也是造成哀愁的要素之一。
如翠翠的母亲,在怀了翠翠后,一面是随爱人逃走,一面要离开孤独的父亲,该如何决定?军人服毒先死,是要马上跟随亡夫而去,还是关心腹中胎儿,活下来?翠翠的母亲对祖父一面怀了羞惭,一面怀了怜悯,待到腹中胎儿生下来后,就喝了很多冷水死了。她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老父,不计后果地选择为以后的哀愁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其次,大老、二老同时爱上了翠翠,祖父让大老选择走车路还是马路,大老选择了走车路,但并没有得到翠翠的明确答复。大老对弟弟而言,觉得做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在走马路时,得让弟弟先唱,知道弟弟唱得好,就不愿唱了。于是,大老选择退出,驾船驶去了。但大老不幸死于远行的路上,二老心里有愧,又很生气,以为祖父“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最后也走了。大老二老同时爱上了翠翠,却都选择了离开,祖父的车路和马路,回应不清楚,使他陷入了被人误会的境地,在大雨雷电中以死而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可见,纠结的心理在此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3对于死者的痛楚。
死亡本身并不痛楚,但活着的人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痛楚之感。如翠翠父母的死,让天生开朗的老人怀抱年幼的孩子,怎能再笑得出来?祖父并不怕死,他想七月八月有流星,人也应该在那时死吧。他唯独担心翠翠以后的生活没着落,对翠翠的牵挂让他死也不放心。
祖父的死,让翠翠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觉得十分凄凉”。还有就是大老的意外死亡,让所有人都感到遗憾和不安,就连他的父亲船总顺顺,“这豪爽正直的中年人,正似乎为不幸打倒努力想挣扎爬起”,好人的死亡对于任何一部小说都意味着悲剧,《边城》中有多人死亡,也因此为小说笼上了一层悲剧的哀愁气氛。
二“淡淡的”——显示出小说浪漫的喜剧意识。
哀愁是小说定下来的悲剧情节所隐含的情绪,但在进行构造故事情节的同时,作者有意地淡化了这种哀愁,通过展示单纯、朴素的原始观念,强调乐观、开朗、平和的心理素质,描述美丽、恬然、有趣的湘西风情,刻画温暖、和谐的祖孙亲情,展现翠翠儿时的天真到长大后的矜持,突出翠翠豆蔻年华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等方面稀释了哀愁,使之成为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哀愁,充斥在这哀愁里面的是满满的浪漫情怀。浓厚的喜剧意识使得人性之美、健康之美、自然之美油然而生,给人们留下了美和乐的享受。正如沈从文先生谈到自己的创作目的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单纯、朴素的原始观念。
位于湘西边陲的小山城——茶峒,因地理位置偏僻,大山封闭,不易与外界往来,所以形成了一处独特的世外桃源。这里还保留有古老的人情风俗,具有单纯、朴素的原始观念。“这里一切是谐和,光与影的适度配置,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空气里,一件艺术作品,正要叫人看不出艺术的。”
祖父活了70年,从20岁起就守着渡船,50年间“老船夫不论风雨,必守在船头”,“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祖父的心里,乐观、平和的心态,通过50年甚至更长时日的渡船生涯给完全体现出来了。当祖父知道了女儿怀孕的事时,他没有生气、没有责备、没有埋怨,只当没有发生过一样,仍然平静地和女儿过日子。祖父的乐观、大度、平和的心态在重大的家庭变故中,能帮助祖父平衡心理的巨大落差,从而更沉静地面对一切。
以后翠翠的成长,也同样秉承了乐观、平和的心态,她“为人天真活泼”,“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到最后,翠翠经历了爷爷死去的噩耗,杨马兵小心地陪着她,担心她一个女孩子受不了打击,一时间或许做了傻事,跳崖悬梁,随爷爷去了。但坚强的翠翠没有死,她还是活了下来,乐观、平和的心态使她渐渐从失去爷爷的凄凉中走出来。注意力转移,翠翠认定特别关心她的杨马兵,“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
顺顺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大老的死讯后,曾经一度“样子沉沉的”,想要从不幸中努力挣扎爬起,而他天生的豪爽、乐观、平和的心态帮助他很快从失落中恢复过来,等老船夫再见他时,他“正同三个人打纸牌”,“回头对老船夫笑起来”。可见,他已经从丧子之痛中挺过来了,这都归功于乐观的心态。
3美丽、恬然、有趣的湘西风情。
小说前三卷就大幅渲染美丽如画的湘西风景,为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铺下了一层美丽的绿色背景。苍山、绿水、大河、小溪、白塔、翠竹、野花、薄酒、渡船、老人、小孩、黄狗,如此温暖的人家生活在如此诗意的风景中,这就是小说所追求的格调,即使后来的情节带有伤感的情绪,也因这种田园牧歌似的生活环境所遮盖,而成为淡淡的哀愁。
湘西地区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例如,古老的渡船成为人们习惯的出行方式;唱山歌、听山歌是人们的娱乐项目,也可认为是爱情的表达,即为“走马路”;发水时,人们独创用梯子进城;仅仅能自保,却救不了财物;还有脚夫挑货,纤夫拉船之类的。当然,长期封闭的小城居民对传统风俗格外看重,如端午、中秋、过年等。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还安排了抓鸭子,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每到节日来临时,城里就会响起蓬蓬的鼓声来提醒着方圆不大的人们。
(1)温暖、和谐的祖孙情。
在祖父看来,“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祖父、翠翠、黄狗、渡船组成了一个相依为命的家庭,正是家庭成员的特殊,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每个角色都在用心地营造家的氛围。他们彼此温暖,彼此信任,彼此照顾,形成了极为温暖、和谐的祖孙一家情。
翠翠也帮着祖父渡船,如果祖父累了,睡着了,翠翠便自己去代替祖父渡船,“从不误事”。有时他们和黄狗一同在船上,祖父在招呼客人。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尽力拖船拢岸。待风日清和的日子,无人过渡,他们便一起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逗身边的黄狗,去衔抛在水中的木头。或翠翠和黄狗听祖父讲以前的战争故事。或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或我吹你唱,“溪中仿佛也热闹一些”。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相依为命的亲密关系,显露出温暖、和谐的浓浓情义。
(2)儿时的童真、长大后的矜持以及对爱情的憧憬。
儿时的翠翠天真烂漫,她不明白婚嫁的意思,只是喜欢热闹和新娘子的好看,这时,“翠翠必跟着走”,“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翠翠眼中的世界简单而又有趣,即使杂货铺里的粉条、白糖、炮仗、红蜡烛。都给翠翠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行船,比渡船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所谓童言无忌,在城里与祖父走散了的时候,翠翠会不自主地想:爷爷死了呢?听到水手讲的可怕的杀人故事,翠翠心里的那个古怪念头又冒出来了,爷爷死了呢?当然,这并不是真的想法,而是翠翠心理不成熟的折射,潜意思里很怕爷爷死,却还要偏往那里猜测。由此也可看出,翠翠儿时的天真无邪。
翠翠长大了,“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大老向她求婚,她对祖父的旁敲侧击不置可否,如果问急了,还会耍脾气,红了脸,跑开溜走。翠翠看上的是二老,“那个人很好,我像认得他”,但“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翠翠心中有点乱,然后又生气,“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因为她嫉妒,“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
翠翠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梦见听到一种好听的歌声,她跟着声音到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她不知道那是二老的真实歌声,但梦中的歌声是她美妙爱情的中介,梦中的虎耳草就是她完美爱情的寄托。到最后,翠翠选择了等待,虽然没有承诺,但还是折射出她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悲剧性的主人公,翠翠和二老的爱情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哀愁面纱下,但另一方面,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描写、抒情以美丽的事物、温暖的人性、健康的生活来冲淡这些哀愁,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读懂故事的淡淡哀愁。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六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沈从文:《边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中医医案读后感篇十六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都把素质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如何在实践中认真有效地实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作者:王中华作者单位:邓州市职教中心刊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nongye年,卷(期):“”(6)分类号:g71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