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实用21篇)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坚持写作并保持热情,只有通过实践和不断尝试才能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的选录,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发和指导。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一
档案在法律上的凭证作用基于它的原始性。因此,认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是保证其具有凭证作用的关键。
一、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内容的原始性附着在形式的原始性上,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纸质文件的原始性体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于任何一项形式上的变化,人们都有理由对它的原始性表示怀疑。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不仅内容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进行认定是非常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在网络上传递的电子文件也有可能被非法截获或更改。
(二)、电子文件制作过程的虚拟化使得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电子文件的制作者不一定像制作纸质文件那样必须制出一份或一批原件来行使其职责,有时它只不过制作一个“窗口”,将必要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输出。这个“窗口”可以在众多的电子计算机上显示出来,也可被不同的“收文者”拷贝到他的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人获得的同一内容文件可以毫无区别,无法区别其中哪个是“原件”,哪个是“复制件”。
(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迫使电子文件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往往需要以自身结构、格式的改变为代价。因此,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很可能在结构和格式上与最初形成的大不相同。
(四)、电子文件不再具有固定的存储载体,根据利用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转换载体,以防信息损失。电子文件没有了固定的载体,也就无法通过载体来判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五)、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
(六)、目前电子文件的签署技术还不普及,我们还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章或亲自签名,因此,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电子文件的这些特点使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它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对于一份电子文件来说,只要它的内容确确实实是在当时由原作者撰写或制作出来的,此后又从未修改过,我们就应该承认它是原始的,尽管它没有固定的载体,没有实在的物理形态,甚至因转换而失去了原来的格式。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惟一标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我们认为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新概念是适当和必要的,它将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全面行使“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功能的根本,是电子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但是,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始性加以判断和维护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涉及多方因素的事情,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有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
二、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的技术措施电子文件是高科技的产物,它的各种性能是由技术决定的。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电子文件的制作者、管理者和档案工作者都应积极采用有关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加密技术电子通信系统中可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在网络中的每一个加密通信者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另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用只有自已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收方发送电子文件,而只有收方才能识别这些加密的电子文件内容。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内容来,无法对它进行篡改,从而保护电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原始性、真实性。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行业也提升了其发展速度。现代的档案管理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数字化管理的产生十分必要。这种从传统的管理手段到现代化的数字管理的转变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其积极、良好的发展。
档案管理技术;数字化管理;发展。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随着这种管理方式的不断普及,一些不足之处也随之显现出来。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的现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强。目前,国家的档案管理水平还不够均衡,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必须不断分析和改进档案的管理水平才能够推动其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有效利用,而档案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规范、标准的管理与利用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数字化档案即将档案的相关信息以虚拟的方式将其储存、管理、传送与分享。这种档案的储存方式不会受到地理位置和信息载体的制约。所谓数字化管理,大体上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将档案的储存由实体变为虚拟化储存。这些档案的信息载体也将由纸质转为虚拟化载体,档案资源由文字变为电子信息、所服务的对象由窄小变为广阔。
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它能够解决很多传统的'管理的手段的缺点,比如说不容易保存,档案信息查找费时费力,信息传递与分享不方便,信息保密性不强等。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按照以扫描、图形处理、ocr识别、自动提取著录项内容、生成目录、统一数字化文件格式、不同种类的数字化文件分层存储、分别进行权限控制,加工处理得到的电子文件与目录自动挂接等功能整合的手段,使数字化加工处理工作可以批量高速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让数据以最佳新式进行存储,做到图文声相结合,档案信息更详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数字化档案还增加了指纹录入dna识别与采集的功能。找这种情形来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将会不断普及全国。虽然数字化管理的手段有众多优点且传统的管理手段又有很多缺点,但是也不能完全将传统的管理手段摒弃。因为传统管理手段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样就得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仔细斟酌,什么样的档案需要数字化。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使我国以前的普遍管理方式,现如今仍旧有很多的事业单位或是教育单位等在应用这种管理手段。就利益这方面来讲,传统的管理手段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保密性不好。再者,在查找相关档案信息或者为其他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时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去寻找。这种传统方式的管理手段所需工作量太大,耗费时间也太长,使得管理的工作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效率也及其低。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相对比较低,档案管理水平也一直逊色于其他国家。
传统的管理手段由于采用的是纸质版的档案,再加上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众多,使得管理起来又耗时又浪费很多劳动力。现如今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不仅管理起来方便快捷,减少了树木的消耗,保护了环境,还减少了劳动力的耗费。与此同时,数字化管理还能够帮助档案管理中心减少储备占地,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数字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档案信息转为电子版,能够使档案更加安全,加强了其保密性。再加上电子化信息管理起来也比较省时间省劳动力,这使得其优势更加突出。而且这样还防止了经常有档案被篡改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使得档案管理中心为利用者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系统且有较高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档案信息。
因为企业部门的档案流动性较强,如果想很精准的将这些数据统计出来并随之了解它们的情况,就要应用数字化管理的手段。因为以前的传统手段必须将其“归档”以后才能够进行查询。数字化管理手段能够使档案信息的查询变得简单方便,同时又能精准的将资料反映出来。这种管理手段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足不出户的状况下就能够了解到所有资料。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档案监督小组,并设定专门的选择和管理人员,将档案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对档案进行分类和储存。比如说针对不同的部门、档案用途的不同和档案限制性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档案信息的储存、搜索、传送和查询等方面建立统一的规范与制度并不断的完善它。
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数字化档案馆。这需要国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并将档案数据库不断的进行优化。其次是要逐步的去完善它,比如说要备好多台服务器,对文件要进行集中性扫描并设定专一的保存格式,对数据要进行及时的备份等等。第三,要对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和网络环境加强管理,以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最后还要设定其它可以与数字化管理相衔接的管理系统以备不时之需。
在硬件管理方面,首先要将档案数据的储存量提升,并将储存的时间延长。其次是要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信息的安全监督,保证重要的数据信息不会丢失。在软件管理方面,要对信息库设定一定的权限,还要设置安全的密码和多层的关卡与防火墙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的时候要对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置,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努力工作。最后,要使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要建立高效的防范技术。比如说加强对盗版信息的惩治,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三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场革命,近些年,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刚刚起步,各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各项挑战,本文就以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内容,对其相关实践策略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档案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文字转化为数字信息,而且还可以对图像信息进行转化。近些年,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字化档案实践成效,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数字化技术,借由数字化技术扩充档案数据库,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数字化实践成果。
数字化是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对所有信息进行表达的技术,数字化技术可以所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数字化就是针对信息来说的,档案数字化本质上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数字化借由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方式,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以及电子文件进行有组织、系统化的构建信息库。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档案管理效率更高,不仅可以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而且还可以有效节约档案储存空间,减好了重要档案原件由于反复使用而出现的磨损问题,使档案信息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档案数字化还具有内容丰富,开发利用便捷等优势,能够为档案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一)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
与纸质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有本质上的区别,具体来说,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也是档案信息的载体,具有物理实态的特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都是对真实活动的一种记录,并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录入生成,而传统纸质载体的档案则是通过人工记录而成,两者载体存在差异。从这些区别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档案具有非人工识读性,需要通过计算机解码方可为人们所使用。
(二)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
光盘和移动硬盘是数字档案的最主要储存载体,具有容量大、储存便捷等特点,这种储存载体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不仅如此,光盘与移动硬盘携带便捷,可以有效减少档案信息的储存空间,人们使用和阅读也非常方便。
(三)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各类电子档案不需要有固定的物理位置,它们可以一种非实体的状态存在,人们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管理,这种信息与载体相互分离的这种特性,不仅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可以避免原档案资源被反复利用而破损,而且便于复制、传输,可以实现异地查阅和使用。电子档案挣脱了时间、地点、空间的制约,可以在同一时间为不同地区的不同使用者提供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
(四)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
电子档案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资料数据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并可以在一定的交互界面上展示,电脑具有交互性、动态性,人们阅读档案十分便利,也改变了人们阅读档案的方式,与当代人们阅读需求相契合。
(五)系统依赖性。
电子档案是以数字化的形态存在的,因此需要专门的设备作为支持。电子档案的形成、传输、储存都需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实现,一旦离开计算机的支持,电子档案则无从谈起。另外,电子档案对运行环境要求很高,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传递与检索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依托各类硬件、软件来完成,并且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一旦不符合标准,那么电子档案则可以出现不兼容、无法读取等问题。
(一)加快档案网站建设。
建立档案网站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构建档案网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档案管理者需要紧密合作,坚持“内容为王”,对于档案网站来说,内容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优质的档案信息资源不管在任何时间都不会缺乏用户。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网站必须要独特的内容,同时具备专业的技术,才能够脱颖而出,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构建就被优质内容的档案网站,以此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1.构建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专业的数据团队能够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优化、改进、推动,数据分析团队成员要具备搜索、编辑等专业知识,同时,对社群、社会、数据分析技术有深入了解。构建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可以快速提高档案数据搜集能力与分析能力,也可以灵活把握当前档案数字化的动态和趋向,进而及时调整网站内容与服务质量。互联网产业技术要与档案网站内容创意生产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档案网站服务品质。
2.创新档案内容制作、呈现和传播形式。通过创新档案网站内容、传统与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用户。新媒体的繁荣和发展,为档案数字化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网站构建要基于用户需求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尽可能利用动漫、视频以及图片等展示档案信息,提高档案内容可视化程度,增强档案网站内容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丰富的色彩、动态的图像,更具吸引力。
(二)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建设。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切实分析档案内容与管理需求,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导航系统,打造牢固的基础坚实,在这个基础上,分步骤搜集档案信息资源,之后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归纳、转化,这样可以降低档案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的难度,避免由于工作量大而阻碍管理步伐。
2.强化应用,讲求实效。系统构建之后,要构建与其相匹配的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切实提升档案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统一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稳定档案管理队伍,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3.数据仓库,拓展范围。要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挖掘,强化系统之间的联系,避免孤岛信息的产生。档案工作人员要深入挖掘档案信息数据,并积极引入专业的数字化技术,构建数据仓库,建立不同的资源中心,强化档案部门之间的合作,拓展档案共享范围,为档案数字化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参考。
(三)强化管理制度。
从数字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讲,还要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和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明白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意义,并强化经济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完善建立管理环境;先进化的计算软件与技术装备要积极引进,并且要配备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确保数字化文件管理的良好实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强化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在综合材料管理的前提下强化信息管理的安全。如果是在特殊化的文件管理网站上,可设置单元内部调用与查询内部文件,避免病毒的入侵对文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对文件的数字化管理流程要严格加以控制,确保工作内容能够在制定的机制当中落实与执行。
(四)建设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管理具有集成性、共享性,它不仅是一个数据中心,而且也是一个档案管理中心,在档案管理方面以集成机制为中心,有效突破了业务部门之间的限制,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保障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一步推进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性、有序性。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更新数字化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建设十分重要,并且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由于档案资料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并且所涉及的时间较长,所以,针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时,采集信息过程中,应该尽量化繁就简,避免出现“凡文必扫”现象,提高信息系统查询的效率,使得操作更便利。
2.健全数字档案传输体制。传输体制要健全化,让档案数据流通稳定得到有效保障。在档案中心,先要整合现有资源和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性分类,再把软硬件应用结合到档案信息上,利用信息采集设备更新存储设备,从而让设备性能够支撑信息管理工作。在实际档案工作的过程中,在职工作人员的分工要做好,并让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能够实行统一化的调配,从而在数字化管理服务中分析好档案中心内部数据管理组织,业务流程和数据信息等,从而设置信息存储网站时筛选出有用信息,让没有用的信息规程得以减少。网站的建立可利用网站和互联网,也可以连接到档案信息共享的网站,从而让档案规范化数字化的普及度得到全面提高。第四,严格控制好档案信息的分类工作,将档案年号,档案的时间,档案的关键词做好审查,再安排工作员定期核实档案信息内容。
3.制定完善管理责任分配制度。为让数字化档案管理得以实现,需要确定好相应的责任制度,并且要成立工作小组,该小组负责对数据和材料进行归档,以达到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效果。所以数字文件管理工作规范要明确化,依据具体工作的任务设立相应的要求,做好数据的详细分类,数据整理以及数字化处理的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责任分配制度要建立,先要清楚数字档案管理的内容,并依据实际制定程序方面的基本工作流程,有利于依据需求实现内容管理的细化;进职责分配的时候,还要确定具体工作的目标,不仅要让数字化管理全面实现,而且还要确保数据管理的规范。以整理归档信息为例,可以安排专门化的管理,由1-2人来专门负责,从而依据具体类型与材料的不同进行科学化分类。
(五)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加强档案用户教育培训。
人类实践活动涉实际范围广泛,包括自然堂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且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信息增长量巨大,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档案工作的内容、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及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工作者需具备基本的共性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此外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优化自身水平,才能跟上变化着的社会形势。在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档案管理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与政治理论;积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兼顾其他学科的内容,全面学习与档案相关的知识,熟悉和掌握档案内容,能够具备借鉴专业技术提升自我素养的能力;具有灵活度的应变能力,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外语知识与经济知识;学习与档案内容相关的知识与管理理念,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学习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载体档案保护等知识技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需求。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包括众多环节,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形势,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档案馆、数字档案管理制度、丰富数字化档案资源等,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和进程。目前,我国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面对当前数字化建设的大方向,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硬件、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旨在更好地推进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1]孙雁.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j].黑龙江档案,20xx(05).
[2]李熙利.探究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价值及问题[j].黑龙江档案,20xx(05).
[3]戚霁,赵金币,琚理.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标准化,20xx(20).
[4]李旭.“互联网+”环境下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xx(04).
[5]冯瑜.档案数字化建设常见问题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档案,20xx(04).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四
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新时期基建档案管理的内在需求,更是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关键在于完善硬软件基础设施,通过安全系统的构建、人员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推进数字化建设。新时期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关键在于完善硬软件设施,这直接关系到建设的实际成效。一是要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强化组织领导,为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为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搭建良好的系统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为档案查询、储存及传输,提供有效保障。这在大程度的提高了基建档案管理效率,也便于基建档案的应用。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为数字化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特别是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中,要提供完备的网络、系统及硬件配置,以确保数字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因此,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应完善现有硬软件设施,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现创造条件。
3.2构建完善的安全系统,保障基建档案安全。
数字化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系统安全问题。对于高校基建档案管理而言,数字化的推进应解决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为此,要在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开展网络安全系统构建,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如,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强化防火墙、身份验证等技术的应用,提高数字化的网络安全。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规范操作,强化安全防护,定期做好系统升级及漏洞修补等工作,确保数字化的网络安全。有效解决软件不兼容、技术不统一等问题,提高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水平,为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以及安全存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特别是对于重要存储空间,要设立安全密码,并不定期的进行病毒查杀,有效防治病毒的入侵,对数字化环境造成安全威胁。
3.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应着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以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首先,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胜任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其次,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能够在工作中规范操作,规避安全危险,提高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再次,数字化建设对网络信息科技人才有更高要求,这就强调数字化建设应着力于人才引进,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切实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网络操作、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能力,确保基建档案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管理环境,高校应扎实推进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环境,提高管理效率。高校依托数字校园建设,开展基建档案数字化工程,具有资源条件优势,但总体建设成效欠缺,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新时期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应优化建设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尤其要完善硬软件基础设施,提高数字化水平,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保障基建档案安全,为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2]李佳欣.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档案,(3):96.
[3]刘溪.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基建档案建设探析[j].商,(28):278.
[4]孙宝辉.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浅谈[j].中国科技财富,(17):336.
[5]李媛媛.新形势下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7):65.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五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将传统的纸质管理方法,利用数字模拟技术,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等操作,对资料进行模数转化,形成一种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而将其按照统一化的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之中。在工作中,利用数据库的服务器,可以实现这些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
(一)多样化管理需求。国土资源的档案种类较为繁杂,且包括了较多的专业档案内容,仅不动产权籍档案就划分为国有、集体、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注销异议、抵押权、预告、查封登记这八大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地籍、建设用地、矿业权、声像、实物、电子档案等内容的管理难度同样不小,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多样化特点。数字化管理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将这些资源统一纳入数据库之中,并引入智能化的分析手段,对档案进行高效率的管控。(二)复杂性管理特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各个档案种类之间,有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比如不动产权籍档案、建设用地档案就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流程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智能化的管理,那么很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根据国土资源的复杂化管理特点,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数据库转化为知识库,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展开更为专业的分析,可以将那些原本繁杂的资源档案,实现流程化管理,能够极其有效地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能。(三)变更性管理情况。随着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步法也越来越快,不动产权籍信息时常会发生变动,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下,建立一套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有关的信息利用统一化的手段进行搜索,并对那些实际出现变更的信息执行修改操作,尽可能提升管理效率,这也直接印证了数字化管理模式,可以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情况进行解决。(四)完整性管理目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属于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并且多个资源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不少资源信息是由多个信息综合构成的,如果某个信息资源发生缺失,对于整个国土资源信息都将会出现不完整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后续检查、监督工作的进行。
(一)重视数字化管理手段的作用。要想确保数字化技术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发挥相应的作用,首先,领导要重视,将档案数字化管理纳入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档案管理网络,让部门之间通力协作,避免重要信息出现遗漏。其次,档案人员必须要对这项技术的使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计算机操作和档案专业技术提升。最后,综合档案室将相关档案信息,统一收集到数据库的系统之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的关系系统,尽可能完善国土资源的管理效率。(二)制定循序渐进的实施计划。在对数字化管理手段进行运用的时候,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难度,由于其所具备的系统化特点,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工作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三)做好安全性的建设工作。数字化管理方法具有较为便利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安全性的弊端,这也是当前数字化管理模式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障碍。随着安全技术的不断升级,为了尽可能推动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一方面,应该引进专业化的网络安全人才,在单位内部,构建起一套安全系数较高的数字化共享系统;另一方面,则是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增设防火墙,购买杀毒软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构建出一套完善的数据调用权限,优化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采用先进的服务器或者数据库存储设备及时进行数据库双备份和异地备份,确保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连续性、完整性。
总而言之,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需要抱有开放性的态度,从基础内容入手,完善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档,努力做到“四化”,即积极推行文档一体化,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专兼职档案人员专业化,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建立国土资源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1]潘广艳.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探讨[j].农家参谋,20xx(23):361.
[3]朱楠楠.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探讨[j].黑龙江档案,20xx(06):95.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六
一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大多数管档人员在掌握知识层面和掌握先进技术上,能满足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但总体现代化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无法满足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要求。
二是基础信息还不够完备。
实行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干干部部人人事事档档案案数数字字化化管管理理的的思思考考文/关凤明郝永琴基础信息必须完整、真实,才能在利用上实现最大价值。但现在干部档案里有个别的材料不真实、不准确,在使用这些资源时,不能体现个人的真实信息。如,有的干部根据需要随意填写出生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等,给选拔任用干部等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项新事物,目前并没有完整、真实、齐全,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从目前档案工作人员学历上看,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员非常少,这对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提高档案专业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积极培养既懂电子档案,又懂电子政务的新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思想,深入学习信息化知识,综合运用档案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以良好的专业技能服务于档案工作。
三是加强对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认定和管理。
对于纸质文件来说,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要对采集的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可通过电子信息加密技术、签署技术、身份验证和仿写措施等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四是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相关档案数字化规章制度。
为了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结合工作实际,从管理、业务、技术三方面提出并完善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以保证电子信息的采集、制作、分类、存储等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保证数据准确、真实、规范、统一。
五是要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本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长期可读性。
六是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切实抓好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增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严禁处理干部档案业务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防止失泄密现象的发生。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七
进入21世纪,信息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联系方式。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应进入新的时代和领域,实践证明,档案数字化管理逐渐摈弃了纸质管理的不便,不但降低了查阅档案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可以共享档案信息资源,这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档案管理和使用的必要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档案数字化管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体现。利用数字化档案,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档案工作改革,为经济建设服务,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同于历史上纸质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档案数字化管理将档案工作带进一个全新的管理领域。为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要,作为档案管理队伍就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尽快和适时掌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和操作方法。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和实践,目前,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在不断提高,不仅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也成为探索和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人力资源。
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丰富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手段,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便捷信息资料查找速度,想找资料可以根据检索一键点出。特别是联网办公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更快捷的时代,档案的整理和搜集在网上即可完成,这样既缩短时间,简化工作程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档案数字化管理成为现今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由于网络的全球化,没有地域性限制,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跨越时空,超越馆藏,实现数字化档案馆资源的共享。可以利用别人的数据库,也可以给别人提供自己数据库,使大家融入到这个互惠互利的资源共享之中,不断增加彼此的数据库含量。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交流,也是生产技术的转让和管理手段的相互借鉴,因此,交流的越广泛越及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越大。同时资源共享,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出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彰显出了现代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势。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八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学生档案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档案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学籍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可以存储历届的学生档案,安全、高效;
2.只需一到二名档案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大量人力;
3.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
为将来学校上网做好准备。
跟据中国电信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上网人数已达到890万,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
学校往界的毕业生希望能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查到自己校友的信息,本系统为学校将来的上网作了先期工作,比如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档案的设计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使用原型法(rapidp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价快速地构造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系统模型。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较快地确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开发方式,对系统模型作连续的精化,将系统需具备的性质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质全部满足。此时模块也发展成为最终产品了。
第二章。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九
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是照片档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照片要归档的话就少不了要进行扫描,而扫描的过程中,扫描分辨率以及扫描设备的性能对扫描的质量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扫描之前根据照片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辨率,对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照片档案数字化是保存照片档案的必然要求。在照片档案数字化之前,照片档案都是通过传统的光学照片来进行保存的,这些传统的照片档案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褪色、失真等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档案保存的质量。为了能够让照片档案得到更好的保存,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数字化扫描。
1.要选择最合适的分辨率。
所谓的分辨率指的是单位长度内图像所包含的点数或像素,通常情况下可以用每英寸点数来表示,也就是dpi。如果一个图像包含点数越多,就说明它能够保存的图像信息越复杂细腻,同时也需要耗用更大的空间来进行储存。如果点数少的话,存储面积会减少,但是相应的图像也会变得比较粗糙。扫描人员在确定扫描分辨率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分辨率不够导致照片扫描后相当模糊,那么就起不到档案保存的效果,但是也并不是图像越清晰就越好,还必须考虑到存储空间的问题。另外,分辨率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打印设备的选择,如果打印分辨率低于扫描的分辨率,那么是无法得到更好的打印效果的。所以在选择分辨率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分辨率来进行扫描。
2.要选择符合规定的分辨率。
由于国家档案局在档案行业相关标准中已经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分辨率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所以在进行扫描的时候就要参考国家的相关规定,明确地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扫描。
3.注意扫描设备等的选择。
由于照片档案的扫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真实地反映原始照片的情况,所以在扫描的过程中对于扫描设备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扫描设备要能够做到扫描照片的真实情况,在色彩等方面和原始档案照片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扫描设备以外,显示器和电脑显卡的因素扫描者也要考虑进去,因为有的时候这些设备会影响到色彩的显示,如果显示器不能够准确地显示色彩的话,那么根据显示器上的错误色彩来进行调节,必将南辕北辙,距离原始照片的真实性反而会越来越远。所以说在选择显示器和显卡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要先校正一下,看看它们是否能够将输入的图片真实地显示出来。
1.扫描前选择适当的扫描分辨率。
扫描人员在进行扫描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分辨率,扫描照片的时候有一定的分辨率计算公式,扫描者可以通过打印照片的物理尺寸大小和打印所需要的分辨率,以及原始照片的尺寸来选择分辨率。分辨率公式可以设定为:扫描分辨率=(打印照片的物理尺寸×打印的分辨率)/(原始档案照片大小×n),其中n的数值由打印机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打印机是连续色调输出设备,那么n的数值可以选择为1,但是如果打印机是非连续色调输出设备,这种情况下就要选择n的数值为4了。扫描照片的时候除了按照固定的标准来进行以外,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得到的效果来进行选择。例如扫描从一寸到十二寸的一组照片的时候,可以统一一下,以满足最终输出的尺寸作为标准来选择需要的分辨率,即可以统一成满足十二英寸照片的图片文件分辨率为标准。这样的话,扫描一寸照片的话,照片的尺寸大小在2.5cm×3.5cm,这时候可以选择扫描分辨率为2200dpi,而相应的图片文件分辨率为3058×2249pixel,而扫描照片尺寸在12英寸×10英寸的十二英寸照片的时候,可以选择分辨率为240dpi,而得出的图片文件分辨率为3000×2500。这样就能使得不同大小的照片扫描出来的数字化文件的尺寸大小保持一致,可以方便以后进行统一管理。
2.扫描中合理使用扫描仪和相关软件。
在使用扫描设备的时候要注意选择最佳的图片扫描区域,尽量选择大面积而且无杂质的区域作为扫描的区域,以求在扫描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好的扫描效果。对照片档案的数字化扫描要完成得更加完美,还必须要在进行分辨率选择的同时慎重使用扫描软件的各种功能,要利用扫描软件的操作来配合分辨率的选择,这样才能扫描出真正符合要求的照片。在使用扫描软件的时候要注意,有些扫描设备及其软件中配备有一键扫描和智能修复等功能,在扫描的过程中不要胡乱地使用类似的功能,而要配合自己所选择的扫描分辨率来合理运用,因为如果选择了这些自动功能的话,往往反而使得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色彩翻新、去除杂点、背光补偿等功能,由于档案照片要保持原始照片的真实性,所以扫描者在选择这些项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胡乱的选择而破坏了原始照片的真实面貌。
3.扫描后调节最终效果。
在扫描完成之后,扫描者要根据照片档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最终的调节,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细心谨慎,要注意观察是不是已经将照片上的各种细节都扫描下来了,尤其在影响影像层次、细部存留参数这两个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地使得原始档案照片的真实面貌被保留下来。对照片档案来说,保持照片的真实面貌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地保持这一点。扫描者在扫描之后要观察一下照片的长宽比例等,看看是不是和原始档案照片一致,有的时候甚至还可以保留住照片的外延边界,这样的话就更加能够确保照片的真实面貌得到保留。扫描者要注意切不可对存档用的档案照片进行改变颜色、移位遮挡等处理。
照片档案数字化扫描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要真正做好的话并不容易,扫描者要仔细选择扫描分辨率,并不断积累扫描经验,以求能够更好地扫描照片,为档案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主要有医疗设备档案的多元性特点、医疗设备档案的动静结合特点、医疗设备档案的高素质性特点。
1.医疗设备档案的多元化特点。
医疗设备管理档案从设备的需求、采购、安装、使用,一直到医疗设备的报废进行全程的记录,医疗设备管理档案能够直观、细致的展现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各类细节。同时,医疗设备档案的形成也是多样化的,它既可以是利用图纸进行的数据、文字记录,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等电子载体,还可以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高尖端操作,能够满足各种需求,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2]。
2.医疗设备档案的高素质特点。
在医院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从医疗设备的采购到报废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涉及面较广,需要医院的采购人员、医疗设备的维护人员、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等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配合管理,共同协作,才能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3.医疗设备档案的动静结合特点。
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静态档案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对医院中医疗设备的前期采购计划、验收、说明文件等材料的静态收集,用时较短而简单便捷[3]。动态档案收集的方式主要是对医疗设备的运行及维修过程的整理性材料。
二、医疗设备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的相关领导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视,真正发挥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作用,提高医院的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一)监督医院采购工作,促进医院资金的合理运用。医疗设备档案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督和制约医院的采购工作,保证医院采购工作的合理性。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医疗设备的价钱较高,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能够对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向领导及卫生厅申请。在医疗设备档案采购分析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设备论证申请、招标、仪器管理委员会讨论等过程。论证的内容主要是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的价值等内容进行论证。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够为医院同类设备的更新做出有效的.参考,避免重复的购买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为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某些医院中,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的人员由于利益驱使,医疗设备购买不当、医疗设备功能性问题所带来的纠纷,通过调阅设备档案,进行效益分析,最大程度的发挥医疗设备档案的作用,促进医院资金的合理、高效运用。
(二)提升设备维修水平,促进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医疗设备的长期运转可能会使医疗设备出现性能失灵、零件磨损等情况,导致医疗设备的无法运行,所以医院必须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是临床医生和维修工程师工作的有力助手,能够将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记录,为医疗设备的维修做出参考贡献。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能够及时的查找相关资料,最快的解决问题,避免因为长时间找不到设备故障原因而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不断提升医院的设备维修水平,促进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吉林省某家医院的一台进口ct机发生故障,这种大型的医疗设备突发故障在维修的过程中,是十分麻烦的,难以及时查找出问题,而如果请外来的维修人员进行修复,维修费用至少要30万元,这个时候医疗设备档案就能够发挥他的价值和作用,为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维修参考,最后医院内部人员根据医疗设备档案在最快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了维修,为医院节省了大量金钱,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三)维护医院合法权利,保证医院正规化日常运营。在医院运营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由于医院的医疗设备仪器的原因而产生误诊、漏诊等情况而产生医院与家属之间的医疗纠纷,这时就需要医疗设备档案提供原始凭证,保证责任的明确性。例如在,云南市某家医院接收一位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患者在吸氧的过程中,氧疗机出现故障导致吸氧行为中断,严重影响了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家属极为不满。这种问题实际上在各类医院中,都发生过类似想象,如果利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办法,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医疗设备档案是检验医疗设备合法性、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在为病人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而设备厂家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医院可以凭此档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证医院的正规化日常运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在逐渐向现代化医院建设转变,医院越来越重视的医疗设备的管理,医疗设备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医院是否具备现代化医院发展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医院相关领导要加强对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的细致要求,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不错过任何一个信息的高效率、高质量管理,真正发挥医疗设备档案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升医院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的稳定、长久发展。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一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4-20)》。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以“班班通”建设为抓手,以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应用模式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14-年)》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统一规划、协调安排、逐步实施。通过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逐步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体创建目标,2014—5年内建设至少500所标准数字化校园。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点,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以县区为节点,建设以县区为主的教育城域网,主干网络千兆。学校建设百兆以上校园网络,实现信息点全覆盖,信息中心配备三层核心交换机、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各级网络必须具备网络安全措施。农村较偏远学校可实现不同形式的专线连接。学生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用计算机、“班班通”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至少配备一口满足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学生用计算机教室,努力推进网络教学班建设。
(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县区资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县区为主的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体系,实现学科资源全覆盖。学校要建设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并逐年更新增加,建设至少一口电子阅览室,努力建设校园电视台,提高资源使用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平台、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考试与评价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多元化应用平台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加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电子政务建设,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着力点,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全市教育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三、创建原则。
(一)超前规划。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步伐,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从传统的行为方式向数字化行为方式转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
(二)统一标准。按照《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要求,对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严格标准,明确数字化校园创建的任务。
(三)整合平台。全面应用学校网站,整合链接教学、资源、管理等各类校园信息平台,鼓励学校之间在教学应用上的“百花齐放”和“争奇斗艳”,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
(四)共享资源。要以学科、备课组、农远资源为中心,围绕电子备课平台、学校网站等,积极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实现县区、学校、学科三级资源共享体系。
(五)整体推进。要统一创建步伐,按照规划时间,逐步实施。召开创建动员会、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积极培养在资源建设与应用、学科教学与应用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宣传简报、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体推动效应。
五、创建方法。
(一)宣传发动,细化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对全体师生的宣传发动,根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确定步骤,适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创建过程中,要形成创建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创建时间表,确定创建步骤,选择适当的创建策略,排解创建难点,扎实有效、有序推进,并力争形成特色。
(三)建立机制,加强培训,全员参与,示范引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与学校考核机制相结合。加强培训,全员参与,分层分级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五支队伍建设,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五)突出实效、坚持不懈、常态应用、创新发展。创建学校要突出实效,让应用保持持续的稳定的状态,各项工作始终处于紧紧依靠信息技术作支撑的高效运行的状态。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不断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常创常新。
六、创建程序。
(一)学校自评。创建学校成立自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自查自评工作,填写《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申请表》(一式三份)和《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自评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县区初验。各县区成立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情况,通过看材料,实地查看,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汇总后以县区为单位上报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三)市级验收。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依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组织验收,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z市数字化校园”称号,并进行奖励、颁发奖牌。
经验收通过的学校,自授予称号之日起,每隔两年复查一次。主要指标下滑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已授予的称号。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为数字化校园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二)保障经费,加大投入。统筹管理“两费”资金,协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配备和维护资金列入学校预算。严格落实临教财字﹝﹞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两费”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机制,科学评估。切实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工作的检查考核,形成强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机制。各县区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市教育局也将根据创建情况,对创建成功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各县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把《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和评估细则》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科学分析创建效果,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简报、专题网站、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公布创建情况。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二
文章通过对中国档案管理现状的调研,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有效进行档案管理的措施。该文主要概述了当前档案界对档案管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中国档案管理现状的`考察,总结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提出有效进行档案管理的5种对策。
abstract。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三
摘要:阐述了校园数字化在持续发展中能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达到教育的信息化,并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0引言。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校园的教学,生活等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管理,输出等一系列工作,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校园被充分的利用。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目前国内高校通过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积累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校园网已经比较完善,在校园网基础上各校都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应用服务,包括学生上网、邮件服务、视频点播等;各个单体的业务系统也在部门内部开始使用,更多的工作都已经通过计算机和应用系统来完成;学校对计算机的使用水平也逐步提高。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建设,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流程整合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各系统面向师生提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校逐渐的把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
1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为表现形式的。
这种应用信息技术并不是对某一个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每一个学科内,放弃传统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的教育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使得教学资源大幅度的增加,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人作为数字化发展的主体,所具备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决定了数字化发展的一切,只有在不断的进步中求发展,只有发展求进步,我们的数字化校才有望建设成功。这是与我们的教育部门管理者、校长、教务工作人员、教师及家长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功与否不仅仅是由我们有没有计算机教室、有没有修“信息高速公路”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教育队伍素质所决定的,教育队伍的素质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首要保证。
为此,要建设数字校园就必须做好校园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做好网络基础。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的教学和生活为中心的,它贯穿在校园的每一个层面,它满足在校园内工作或者学习的每一个人员,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校园环境的信息化为教学提供巨大的便利,因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并达到数字化校园建立的最终目的。
组建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等管理、服务活动的全部过程。整个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就是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共享数据平台的目标就是为了整个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稳定、集成、可靠的.环境,保证整个新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可以充分集成并保持一致。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共享数据平台将各个不同时期建立的业务子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实现整个校园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一体化。同时在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校的信息发布和查询。并在这个数据资源共享集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用户角色,建立一个面向教职工、学生需求的信息服务数据集,提供个人全面的信息服务。最后在共享数据库为学校发展决策积累数据,建立一个面向决策分析支持的主题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相应的决策分析支持应用。
3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的问题。
3.1加强领导、明晰职能由校领导全面负责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去除冗杂流程和行政机构,直接参与决策,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支撑强度。
3.2稳定资金投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做好资金投入预算是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3政策配套是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必然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涉及个人和部门利益。利益的再分配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会产生阻力,必须有相应配套政策,保证行政执行力度。
3.4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化校园的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强化培训,使教师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3.5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化、建构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源泉。
3.6应用引导、改进流程一方面,要对用户进行需求引导和培养,使建设系统首先满足用户,达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统一协调,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础数据库、资源库等,资源共享、维护可靠、更新及时,提供有决策依据的数据仓库群.改进流程必须精心组织,谨慎推进。既要态度坚定,克服阻力,又要积极宣传,形成共识,以保证在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的时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7加强风险规避规避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风险,高校应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学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多或过少,增加保险度。
4结语。
数字化校园持续建设是高校前进的潮流和方向,更是当今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及时规划好数字化学校的发展蓝图,结合学校环境,创造性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3).
[2]刘贵富.大学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
[3]蒋东兴,陈怀楚,刘启新,王映雪.数字校园信息整合之我见[j].中国教育网络,,(5).
[4]徐斌,陈俊良.“数字南大”的建设研究与实践.教育信息化,2004,(7).
[5]姜辉,许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情报杂志,,(增).
[6]蒋东兴,陈怀楚,沈培华,王映雪.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2004,(8).
[7]陈绣瑶.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7,(5).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四
对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而言,档案信息与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工作息息相关,如果档案信息很难保证其安全性,那么则无法更好地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保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要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这是档案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档案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的耐心和细心,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其次,档案的数字化建设需要相应杀毒软件,通过杀毒软件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第三,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还要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严守秘密”,强化对工作人的培训工作,切实让安全工作从源头抓起。
2.2做好数字化平台管理。
由于档案的管理需要在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所以在开始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之初,就应当对平台的构建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期,通过平台的构建让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更加到位。首先,进行平台建设的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素质,需要具有一定的执业资格,从而保证平台的构建,能够符合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其次,数字化平台的构建需要将所有部门纳入其中,能够通过平台实现一定资源的共享,能够让各个部门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并保证做好相应的安全建设和权能划分。第三,对于数字化管理的平台要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并对更新的方法进行深入和创新的探索。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纠错监督,做好相应数据的改正。最后,工作人员还要探索先进的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让档案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利用更加高效。
首先,广播电视工作要设立相应的档案管理职能部门,设置相关岗位,强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明确每位职员的分工,要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其次,建立完善的上岗准则、职工培训、考核考试制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本岗位技能。第三,在引入人才方面要做好把控,在引进人才时,要从多方面对求职者进行测试,其需要达到预先的标准,并给予一定的试用期进行工作磨练,只有其素质等方面真正能够达到本职位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才可录用。第四,要做好人员的沟通工作,每个部门的人员都会涉及到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强化各个部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工作人员不断的进行沟通和意见呼唤,才能够更好地促使数字化建设更好地完成,才能够让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五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且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微课就是已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以“微课”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对其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高职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对于相关的教学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高职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一直被学校忽视,使得语文教学地位教学低下,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差,长此已久,就会使得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另外,在相关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以及技巧性,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高职教师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资源较为薄弱,导致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相应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使得高职院校不能及时的进行资源共享,导致了相关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微课教学的优势。
1.微课时间较短、内容精致。
在微课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视频是微课教学开展的根本。通常来说,微课视频的长度一般为5-8min。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应用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做到主题明确。同时,还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对教学重点进行特别对待,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使用较为方便。
通常来说,微视频容量都在100m以内,时间大约在5-8min,主要是这样便于教师以及学生对资源下载,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视频格式能够支持rm,wmv,flv等多种格式,使得教学和学生能够享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电脑进行移动学习。
3.教学资源多样化。
微课教学视频能够融合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相关内容,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效的学习环境,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在相关资源应用过程中,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短片作为基础,对相关的课堂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变的课堂教学主题资源包。教师以及学生通过对资源包的利用,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4.课堂反馈及时。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良好的课堂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微课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即时学习即时反馈,从而能够保证教学反馈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使得教师能够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及时的对相应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解效率。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只有对相应的教学流程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难点进行讲解,并且还能及时的对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拓展,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能够有效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快速引进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做好预习工作,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从而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微课的应用,教师应该积极掌握微微课教学特点,将学习任务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启发学生,保证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准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能够满足不同生的需求。
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微课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此种现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学生都能够接受微课教学。另外,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微课教学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还能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明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后,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能够保证良好的预习质量。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一些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拓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加强对其基础知识的训练,能够提高整体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4.能够提高语文学习趣味性。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对其进行整理,能够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
三、
综上所述,微课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从课堂的实际状况出发,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六
社会经济已经处在了高速发展阶段,会计管理可以看成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甚至可以说成是事业单位管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会计管理是科学管理事业单位的重要方式,也是监督事业单位所有工作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进行计划的制定以及政策的调整时,会计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会计管理关系着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质量,与事业单位的全局性发展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会计管理是一个体系,它的整体运行决定着事业单位管理是否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会计管理可以说是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我们要不断提高会计管理的实效性,才能明显改善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会计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不仅反映了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和参与决策等方方面面参加到事业单位管理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来使用。如果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就会势必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扩大。由此可见,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和巩固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便事业单位更完美的壮大和更长久的发展。
二、以绩效管理为基础的会计管理分析。
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就是会计管理,而绩效管理可以看成是事业单位科学管理的灵魂,这两种管理方式在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又算是会计管理的基础组成成分,绩效管理的效率也直接作用并影响会计管理的效率。绩效管理实施中会产生一定的财务标准,而这个标准需要得到会计管理的肯定,要让每一种跟事业单位资金链条挂钩的考核指标拥有正确的、合理的、公平的科学依据。如果绩效管理脱离了会计管理,那么绩效管理的实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的,对于会计管理来讲,会计管理的工作也不仅是依靠会计管理人员的服务就可以顺利开展的,因为会计管理只能做到发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得到绩效管理在工作上的权利配合。绩效管理和会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运行中实现绩效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经营效率,还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管理的活力。我们要以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在绩效管理的计划制定和监控考察等相关环节中,会计管理都发挥着相应的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对绩效管理以及财务管理进行规范,让它们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还要在促进会计管理作用的同时不断的提升绩效管理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三、总结。
如何使事业单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实践证明,要想使事业单位管理趋于规范化,使事业单位快速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绩效管理。我们要努力通过会计管理形式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记录反映实际经济态势,从而做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把绩效管理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两者合理的有机地结合可以为事业单位创造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绩效管理成为了事业单位在更好运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制约,因此,事业单位只有更加合理地规范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才可以强化会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七
数字化管理强调“定位精确”,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职责和任务都准确定位,对目标管理、过程管理都建立系统的数字体系,对每个环节和程序都有据可查、有机衔接,确保高效准确。高职学院学生工作主要由分管学生工作院领导、学生工作部(处)、各系分管领导、专兼职辅导员及班主任等构成。当前普遍存在学生工作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现象,特别是学生工作部(处)统筹管理全院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各个项目都由学生工作部安排布置工作任务,施行监督考核权利。因为学生管理工作压力大,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可以对学生工作的职责分工清晰定位,工作流程规范化和数字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有据可查,加强了监督和考核,大大提高了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高职学院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对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管理要求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必须对学生工作要有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工作中要及时、准确、高效、规范的完成数字化系统中要求的选项和任务。这就对学生工作者的各项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及办公系统使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知识。高职学院学生工作推行数字化管理,能够促使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责任心,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三)有利于及时反应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很多都是传统的经验型、粗放型模式,实施数字化管理以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高职学院学生工作成效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学生工作大多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具体情况,再策划组织和落实。学生工作管理有偏差,往往开展一些轰轰烈烈的主题教育,就认为做好了学生工作,对日常的行为规划和纪律等抓得不彻底,对于当今社会需要什么的人才,怎么样将学院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怎么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思考得不够。
1、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为管理者和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平等、方便的教育环境。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各项数据和需求,对学生广泛地提供教育和帮助。学生工作部和二级学院管理者,可以下发任务并检查辅导员和班主任完成情况。高职学院学生工作是全院多岗位协同合作,共同管理完成的.,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能规范制定出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明确提出了各个岗位的要求和完成等级,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各岗位负责人员各尽其责,清晰有序的实现各个管理环节层次。
2、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真实、准确地记录和反应学生的各项表现。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情况可以分门别类的记录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从学生入学报到缴费开始,每个学期的报到注册,各科期末考试、考察的成绩,缺考、缓考、补考等情况,学籍异动等情况,早晚自习和上课的出勤情况,寝室卫生情况,文明寝室和三好班级评比,学生处分及各种奖励状况,学费、书籍费、住宿费等所有相关费用缴纳情况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查询。
3、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可靠的诚信评价佐证。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记录,对学生诚信银行的各项记录有一个清晰的反映,如考勤,、考试奖惩情况等。通过这些记录结果可以把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定、优秀干部、三好学生评选、入党培训考察等,依据诚信银行等级的高低学生享受不同待遇。总之,学生工作数字化管理能为学生工作提供完备的管理和及时的服务功。从学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能随时查询学生相关情况,及时处理学生个人的咨询和投诉等功能,院系级管理部门能具有管理平台系统、接受各种咨询、发布和反馈各类信息的功能,管理决策部门能查阅各级管理信息和各个部门平台的运转情况。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八
[论文摘要]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中教学媒体的理论为基础,充分分析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教材管理的必要性,充分分析了教材管理的业务流程,运用软件工程理论,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理论,通过有效地分析和设计,平台、三层c/s模式下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媒体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材这种最常用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很大,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能承载的信息量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内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管理教材过程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材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教材管理工作给教材购买和管理部门人员带来了很多困难,任务繁重,重复性工作较多,且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出一套适用于高校教材科的教材管理系统,以实现教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本文基于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设计思想,平台上,运用c/s三层模式,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c#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2系统设计思想。
教材管理系统运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开发的各个时期的任务给予详细地分析和设计,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可用性、易用性、先进性、扩展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将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c#平台上进行开发,并将系统设计为在三层c/s模式下,用户需要在局域网范围内且安装相应软件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将应用处理逻辑、复杂的统计检索等工作集中到服务器上实现,客户端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事物处理等工作,同时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量也小。通过这种方式,使新开发的系统发挥其安全、科学、高效的特点。
3系统数据流程。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通过院系审查后将订购教材的通知单交给教材科,由教材科根据库存进行教材的订购,进行相应教材的入库,根据教材销售情况记录出库情况,销售分为零售和班级领书,教师可通过领书单领取教师用书。同时在教材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库存管理、报废处理等,所有的出库信息都将由财务处进行结算。
4教材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按照模块设计的原则,以功能聚合作为模块划分的最高标准得出教材管理的'模块结构,共需9个模块,即基本信息设置模块,教材订购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退书管理模块,出入库统计模块,结算管理模块,报废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设计基本信息设置模块的目的是能够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录入相关信息,使需要的数据更新及时、快捷且简单,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完成:维护学院、专业、班级、出版社、供书单位、教材基本信息;可进行教材信息浏览,通过查询方式查看某个教材或某类教材的信息;可以导入外部excel文件。
教材订购模块主要是通过预定和计划方式将教材订购信息进行各类汇总,并生成对外订购计划,主要完成教师预定和对外订购计划,生成计划或读取以往的订购计划,形成对外订购计划单。
教材管理过程中的库存管理主要涉及教材的库存量、库位等信息,直接和教材对外订购相关,库存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和盘点管理,每一个功能都能进行查询。
销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班级领书,教师领书,零售,教师领书、班级领书和零售查询和零售统计,通过选择日期来对零售进行日查询和月查询。
退书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班级退书,教师退书,零售退书:通过选择条件来查找要退回教材的情况,形成零售退书单,供货商退书以及各类退书管理的查询。出入库统计模块主要功能有出入库日统计和出入库月统计,通过设置起止时间可以查询到响应的出入库信息。
结算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班级领书结算和教师领书结算,从备选中选择想要结算的班级或书情况进行详情查询,进行结算,并可打印报表。
报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报废管理,即输入报废原因,在查询框中可以输入报废书籍的信息,快速查找到相应书籍的信息,从备选教材中选择出要报废的书籍,输入报废数量,进行报废处理,得出报废表,并会自动修改统计报表。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据库备份,方便管理系统和用户。
5据库设计。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访问数据库来进行读写查询等操作,在设计数据库的具体过程中,分别对各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置,最后进行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
根据功能模块的划分结果可知,系统的用户基本上以管理员和教师为主。由于管理员和教师的权限和操作功能大不相同,系统中需要的数据实体有以下5个:。
(1)管理员数据实体:只需要记录管理员的登录名、姓名和密码。(2)教师数据实体:包括教师姓名、学院等信息。(3)班级数据实体:用于记录班级的基本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4)教材数据实体:用于记录教材的基本信息。(5)供货商数据实体:用于记录教材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以便订购教材时联系方便。
6系统特点。
(1)协调性的提升。充分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原理,使系统具有人性化、方便性、安全性、控制性和界面友好性。(2)可维护性与可扩充性较强。系统中各模块是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实体,易于维护和扩充,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3)可移植性高。技术基础上完成的,而c#语言本身与平台无关,具有可移植性,所以本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操作平台。
7结语。
本文在研究了教材管理的重要性后,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数据库理论、软件工程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系统开发中,提出了基于三层c/s模型、.net平台,用c#语言和sqlserver编写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为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科学的系统环境。该系统经过实际运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目的,满足了高校教材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雷体南,金林.教育技术学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林健,冯芷,杨新华等.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nsfc管理科学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第十一期.
[3]胡燕,和sqlserver2000数据交换方式的研究[j].微机发展.,vol.15(5):53~58.
[4]田燕琴,系统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j].福建电脑.,11:60~61.
[5]王慧芳,reengineering软件工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4,123~124.
[6]李奇.三层c/s结构技术与商业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4:81.
[7]董源泉.基于uml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十九
摘要:传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因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冲突而效率低下。该文设计并实现了我校基于b/s模式的集用户统一登录、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评阅论文、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文章重点讨论了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选题;在线评阅。
1项目背景。
毕业论文/设计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教学规模的增加,每年毕业之际一方面由于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同时还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从而在论文的选题、设计、指导等各环节,学生与教师在时间、空间上存在较大冲突,另一方面由于每所大学对毕业环节都有其相应的运作流程,我校需要处理的毕业生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传统论文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着手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适合我校毕业论文管理的`系统已是必要。在广东省“大创”项目基金的支持下,项目组设计并实现了我校基于b/s模式的集用户统一登录、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论文评阅、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保障,也对学校“数字化校园”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做了需求分析,然后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系统总体功能和后台数据库,并实现了主要模块的设计,同时在姊妹文章对实现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要点进行了探讨。由于毕业生管理工作衍伸面比较宽,项目下一阶段将增加教师在线论文批阅、毕业答辩、答辩成绩管理及数据的备份功能等。
2需求分析。
对中小型mis,分析阶段就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开发环境和工具、熟悉工作流程、充分识别用户和用户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性能需求,从而设计出明确的需求分析书。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使用b/s三层架构模式:前台工具为microsoftvisualstudio网络开发技术(c#),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数据访问服务对象模型。
系统有四类使用者,分别是系统管理员、系部管理员、指导教师和进入毕业季的学生。其中,把系统管理员和系部管理员都归类于“管理员”角色,通过权限设置其不同的操作级别。
根据学校对毕业环节的实际管理,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下达任务、题目申报、论文选题、审核及开题报告。第二阶段:论文初稿、论文指导及中期检查。第三阶段:论文定稿、评审、答辩及评定成绩。第四阶段:分析总结及论文归档[1]。
经过需求分析,明确本系统应满足以下主要任务:(1)能完成从题目申报、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上传到论文评审等毕业论文管理环节的基本功能。(2)每级用户应该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教师和学生为前台用户,系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为后台使用者,但都使用统一登录界面。(3)学生用户可以对相关信息查询外,还能留言及查看留言。(4)系部管理员除对学生与教师用户管理、选题管理外,还应提供本系部的信息发布、维护等操作。(5)系统管理员设置系部管理员权限,学生和教师用户权限及网站整体维护等工作。
系统总体性能应满足简单易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上传文件格式有一定兼容性,用户并发访问数有一定的可扩充性。
3结束语。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基于“大创”项目和我校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到编码再到测试,系统比较完整地实现了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论文评阅、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基本能实现毕业环节的自动化管理。和文献[2-6]中提出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系统下一阶段将完善和增加部分功能,如与教务管理系统集成,使学生,教师等数据共享、增加教师在线论文批阅、毕业答辩、答辩成绩管理及数据的自动备份等。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二十
计算机与互联网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为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崭新的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通讯已经从辅助性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信息化工作环境.伴随着网络环境的.普及化与工作方式的数字化,大量电子文件与有用的数字信息,应运而生.这就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冯瑾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档案时空pku英文刊名:archivesspace年,卷(期):“”(10)分类号:g47关键词: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文字、数据档案,以及用计算机扫描的图形、图像档案材料成为现代档案数字化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电力信息;数字化;信息技术。
一、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文字、数据档案,以及用计算机扫描的图形、图像档案材料成为现代档案数字化的存在形式。
从成本管理角度,档案数字化工作是由成本和收益组成的,在推动江苏省电力行业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成本控制成为苏源信息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规范我公司档案数字化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进度,节约项目成本,公司从制度管理、工资指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根据苏源信息在推动档案数字化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电力系统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为我国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二、成本控制的制度规定。
(一)员工工资考核制度。
1、所有参与人员采用“按件计酬”的考核制度,无基本工资及各项补贴,体现多劳多得。
2、单个项目产值的30%作为该项目组人员总工资额。单个项目在现场产生的住宿费、餐饮费按以下公式测算:
住宿费用=1.2。
就餐费用=1.2。
注:10人参与项目,1.2表示浮动系数,含交通费用,并考虑项目进场出场时间。
5000页表示三台高速文档扫描仪日工作量。
3、员工最终工资额按单个项目结项后,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统一计算总工资额支付,公司每月将会预支一定生活费给员工。
(二)成本控制激励措施。
1、激励对象为公司数据处理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项目组内部的分配和激励体制由该现场负责人自行讨论制定。
2、单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时间的控制措施。
例如某项目扫描页数为10万页,现场两台高速文档扫描仪,以日扫描量5000页/两台作为计算标准,现场需要20天的时间,其中拆分、装订等环节贯穿其中一并完成。
若项目组a通过优化流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15天就完成现场工作,公司将结余费用的10%作为奖励给项目组a;反之,若项目组b用25天完成现场工作,公司将从项目组b人员总工资中扣除超出费用的10%,作为惩罚。(这一部分可归入员工责任一块)。
3、项目组长及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公司制定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档案数字化项目实施的数量。若按时完成目标,公司将给予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一定金额的'奖励;若未完成计划,公司将给予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一定金额的处罚或者更换项目组长和现场负责人。
(三)项目组长岗位责任。
1、根据部门经理的安排,组织建立项目执行团队,根据项目总体计划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做好项目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项目执行过程中与省公司、市、县供电公司以及公司其它部门建立沟通渠道,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项目组人员进场前,项目组长需将工作场地、住宿、就餐等问题落实到位。
4、定期了解和分析各项目小组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数字化交流工作。
5、定期安排相关培训,了解现场组员的表现,并及时向部门经理汇报项目进度及突发情况和问题。
6、负责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在项目验收通过后,统一归档。
(四)现场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部门经理和数据项目组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部门管理规范,负责对所实施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2、人员进场后,请业务单位授权档案管理系统的登录权限,并将工作所需的全引目录及工程图纸办理借出手续。
3、协调项目组成员的关系,合理安排各成员的工作,最大限度的调动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4、做好项目组人员的计件工作,确保计件数量的真实性,工作质量的准确性,并在月底负责向部门提供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数据。
5、定期向项目组长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一)所有参与人员(含现场负责人)采用“按件计酬”的考核制度,无基本收入及各项补贴,体现多劳多得。单个项目产值的27%作为该项目组人员收入总额。结合员工激励措施,员工收入考核的公式如下:
员工收入总额=单个项目产值7%+结余费用(注:实际完成天数少于考核天数)。
或员工收入总额=单个项目产值7%-超出费用(注:实际完成天数多于考核天数)。
单个项目产值=项目实际工作量附《档案数字化处理费用结算单》。
收入指工资+出差补贴。
n: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在10~50之间浮动。
(二)项目总成本测算公式如下:
总成本费用=1.35悼扫描总页000页)。
注:1.35表示浮动系数,考虑项目进出场时间,含交通费、餐饮费。
5000页为两台高速文档扫描仪日(每日8小时)测算工作量;。
10人参与项目,2人一间标准间,共5间;。
住宿费标准根据项目实际开展的地区不同,由部门考察确定。
(三)现场负责人收入的考核需与单个项目的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等因素挂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现场负责人收入=(1.3~1.5)祝)。
注:质量系数:通过项目验收――系数1,未通过项目验收――系数0.5。
满意度系数:满意――系数1,不满意――系数0.8。
安全保密系数:一级事故――系数0.3,二级事故――系数0.5,三级事故――系数0.7,无事故――系数1。
(1.3~1.5)浮动系数由项目组长根据考核确定。
(四)项目组长收入的考核需与全年项目完成数,每个项目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等因素挂钩。综合考虑,项目组长收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考核收入,考核依据是每个项目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及安全保密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组长考核收入=0.5项目组a现场负责人+项目组b现场负责人)0.7~1.5)。
第二部分为奖励收入额,主要依据全年完成项目总数的情况。若完成项目数多于计划完成数,则给予奖励。
注:(0.7~1.5)浮动系数由部门经理根据考核确定。
(五)条目录入人员收入的考核主要依据其完成的录入总条数,计算公式如下:
条目录入人员收入=录入单价录入总条。
注:录入单价每年发布一次。
条目管理人员收入的考核主要采用固定收入,并根据其工作表现进行上下浮动,计算公式如下:
条目管理人员收入=(0.7~1.5)800(标准数)。
注:(0.7~1.5)浮动系数由部门经理及组长根据考核确定。
(六)员工最终收入额按单个项目结项后,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统一计算收入支付总额。要求财务部对每个项目单独立项与核算,每月前三个工作日之内提交项目成本报表交数据处理中心。每月8号之前数据处理中心提交所有人员的工资发放表到综管部。
(七)工资考核系统。
苏源信息从事档案数字化项目工资考核系统如图:
四、典型案例分析。
溧水供电公司档案数字化处理10人参与,项目产值124092元,扫描总页数127389页,以日扫描工作量5000页为标准,录入总条目65283条。
(一)以现拟定的成本控制管理规定测算。
1、成本总费用。
住宿费用127389/500032=17160元。
餐饮费用100=4500元。
交通费用10=800元(南京郊县内交通费相比其他地市交通费用便宜)。
得出成本总费用=17160+4500+800=22460元。
注:公式中数值,如132是溧水、六合、高淳、浦口四县住宿标准的平均值;15是员工每天就餐标准;30是控制一个项目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20是南京至溧水一趟交通费用。
2、人员工资额:1240927%=33505元。
3、条目录入费用:65283.12祝?-26%)=5797元。
4、条目录入管理人员:1800+1800=3600元。
合计支出总费用:22460+33505+5797+3600=65362元。
(二)项目开展过程中实际发生费用。
1、成本总费用。
住宿总费用33120元,(住宿标准180元/标准间,现场工作38天)。
餐饮费用6173元。
设备搬运费800+800=1600元。
其他费用(临时办公用品:装订线、酒精、棉花)165元。
得出成本总费用=33120+6173+1600=165=41058元。
2、人员总工资额43595+出差补贴18050=61645元。
合计支出总费用:41058+61645=102703元。
参考文献:
[1]钱菊.电力系统档案数字化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
[2]陈少杰.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与档案管理[j].财经界,,(5).
[3]孙博,李丽,张.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