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优秀19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出调整。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他人的阅读经验,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一
20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无论哪件事,都见证、彰显了中国人民具有并在成长中的可贵精神。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全中国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痛,但与大灾大悲同在的,还有大国、大爱和大写的人!有中国人民和中国特有的精神!
东方文化素有群体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也在中国精神中凸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精髓。一句“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一句“汶川挺住,中国加油”,表明了每一个中国人心系灾区,视赈灾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意识,也表达了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气概。
特大地震灾害让世人见证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也检验了有利于凝聚整合力量共克时艰的.“中国模式”。在这场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国体制及其价值理念具有的某些优势功能,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都在特殊时刻得到了全面彰显和提升。
一个国家要兴盛,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发展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技术硬实力,也要有强大的思想、文化、精神方面的软实力。上述抗震救灾彰显的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等国家软实力中最核心的部分。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大灾带给我们的伤痛即使到今天还在隐隐发作,但我们看到,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华民族经历了新的磨砺,社会、民族精神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凭着这种精神,多难兴邦才能成为现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中国软实力,并正成为中国人民开创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二
一、引言:抗震救灾抗洪精神的重要性及价值(200字)
抗震救灾抗洪精神是我国人民在历经多次自然灾害之后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勇敢面对自然灾害的实践经验中,展现出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品质。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在应对灾害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至关重要。
二、抗震救灾抗洪精神的内涵和特点(200字)
抗震救灾抗洪精神的内涵丰富多元。首先,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财产的珍爱和追求安全的本能。在面临自然灾害时,人们会迅速行动,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其次,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强调团结互助。人们在灾难面前,互相支持、守望相助,展现出强大的集体力量。最后,抗震救灾抗洪精神还表现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帮助。面对灾区的人民,人们不计个人利益,不畏艰险,尽心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抗震救灾抗洪精神的重要启示(200字)
抗震救灾抗洪精神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首先,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灾难时,人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克服一切艰险。其次,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救灾过程中,多个部门、个人和群体齐心协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救援体系,充分发挥了各方的专长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抗震救灾抗洪精神还给我们带来了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之和谐共处,加强预警和灾害防护能力,为保护人民的安全和福祉做出更多努力。
四、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
抗震救灾抗洪精神不仅仅适用于自然灾害,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首先,我们要珍爱生命,注重安全。无论是交通出行、食品安全还是环境保护,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规章制度,减少事故和危险。其次,抗震救灾抗洪精神提示我们要摒弃个人主义,树立共享共治的观念。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最后,抗震救灾抗洪精神还鼓励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五、结语:弘扬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共筑和谐社会(200字)
抗震救灾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信念,彰显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灾难,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坚持奋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美好的明天。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才能够弘扬抗震救灾抗洪精神,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富强、和谐的社会。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三
近年来,多次地震灾害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也使我们对抗灾救援的方式和效果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我曾经有机会亲身观看抗震救灾的场景,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精神所带来的强大力量。这次体会让我明白,只有关注自身安全、加强应对能力和拥有意志力,才能在灾难面前保护自己和他人。这种精神在震灾中的体现和应对方式,让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关注自身安全的重要体现。在灾难面前,人们首先需要做的是确保自身的安全。不管是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安全位置,还是在救援过程中与自然灾害进行搏斗,个体的安全都是最基本的关切。当我观看抗震救灾的场景时,看到救援人员和群众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不仅体现了自身安全的意识,也展示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而这种关注自身安全的精神,提醒着我在面对危险时要保全自己,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加强应对能力的重要性。在地震来临时,对于个体和社区而言,应对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只有具备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充足的应对资源,才能在灾害中更好地抵御风险。观看抗震救灾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那些能灵活运用应急设备和掌握救援技巧的救援人员,不仅能有效地救治伤员和确保人员安全,也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这让我认识到,加强自身的应对能力和提高技能水平,是面对灾害时必须要有的准备和能力。
再次,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极具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表现。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超越自身能力的极限,毫不松懈地坚持救灾工作。观看抗震救灾的场景,我看到救援人员日以继夜地奋斗,不论是救出被困的人员还是清理废墟,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毅力。而这种意志力的体现不仅激励了我,也让我明白到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才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最后,抗震救灾精神让我认识到了尊重生命和关怀他人的重要性。在灾难面前,互助和支持是我们生存和战胜困难的关键。当我亲眼目睹抗震救灾的场景时,看到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相互帮助,我被这种团结和友爱深深感动。我明白,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论是悬在绝境中的伤员还是失去亲人的家庭,他们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怀和支持。这使我意识到,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和需要,我们才能用真正的爱心来改变世界。
总之,观看抗震救灾的场景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精神的伟大。关注自身安全、加强应对能力、拥有意志力和关怀他人,是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应当具备的品质。这次体会让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也要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灾难和困境,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也为中国的抗震救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四
大庆抗震救灾是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次强烈地震及其抗震救灾工作。该次地震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然而,面对这一巨大的灾难,大庆人民以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大庆精神,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这次抗震救灾完成得如此出色,不仅彰显了大庆人的团结互助精神,也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热爱家园、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段:大庆精神的核心——团结互助
大庆地震之后,大庆市迅速成立了一支庞大的抗震救灾队伍,由广大的群众自愿参与。这次地震使人们看到了团结和互助的伟大力量。在救援行动中,每个人都不顾个人的安危,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除了政府组织的抢险队伍外,许多地方群众也踊跃自愿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出团结互助的大庆精神。
第三段:大庆精神的特征——自强不息
大庆人民不仅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表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更展现了自强不息的品质。他们以宁死不屈的决心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和障碍。大庆人民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不断战胜了被地震带来的各种困难,为灾区恢复重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段:大庆精神的意义——热爱家园
大庆抗震救灾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庆人民对家园的热爱。面对灾难的袭击,他们不仅关心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把家园建设、家园美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们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为复兴家园而奋斗。
第五段:大庆精神的启示——无私奉献
大庆抗震救灾精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无私奉献。当地震发生时,大庆人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毫不吝啬地为其他人付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践行的,它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总结:
大庆抗震救灾精神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热爱家园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下,大庆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向全国人民传递了希望和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发扬,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五
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在面对灾难时,我国人民所展现出的抗震救灾抗洪精神令人钦佩。这种精神凝聚着人民的力量,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抗洪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勇敢坚强等精神的重要性。
首先,抗震救灾抗洪的精神展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互助精神。无论是地震还是洪水,面对生命的威胁和财产的损失,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争执都被忽略,大家一起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灾难。在抗震救灾行动中,无论是军人还是普通民众,都积极投身到抢险救灾的行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渡过难关。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发了人们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其次,抗震救灾抗洪的精神展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精神。在灾难面前,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慌和退缩的心理,但是我们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了勇敢和坚强。当地震来临时,很多人表现出了冷静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他人的安全。而在抢险救灾中,一些抢险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敢与坚强。他们的勇敢和坚强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抗灾行动中。
再次,抗震救灾抗洪的精神展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没有人考虑到个人的得失,大家都只想着全力以赴救援被困的人们。很多关注灾情的普通人们在得知灾情后,毫不犹豫地捐赠财富、物资,甚至是自己亲自前往灾区参与抢险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抗洪的精神体现了人类道义,让人们看到了爱的力量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最后,抗震救灾抗洪的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坚忍不拔精神。无论是地震还是洪水,灾后的重建工作都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人们付出艰辛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坚忍不拔,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障碍,人们都始终坚持不懈,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这种坚忍不拔的品质令人敬佩,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在灾后重建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
总之,抗震救灾抗洪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应对灾难的力量来源,更是我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信仰和底气。在这次抗震救灾抗洪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勇敢坚强、无私奉献以及坚忍不拔等精神的重要性和力量。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将继续发扬这些精神,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六
大庆,这座石油之城,在2018年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地震灾难。这场7.9级地震给大庆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困扰。然而,在灾难面前,大庆人民展现出了非凡的团结和坚韧。无论是救援力量的迅速响应、政府的有力组织,还是普通市民的无私奉献,大庆抗震救灾的精神无不是一座不可忽视的道德灯塔。
第二段: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
在灾难面前,大庆市民展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专业救援队伍还是普通市民,大庆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精髓。一些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冲进危险区域救助受困者,一些老年人不顾个人的安全风险,主动参与救援工作。大庆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人感动,也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
第三段:技术力量的关键性。
技术力量在大庆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庆地震发生后,专业的救援队伍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现场展开救援行动。他们运用高科技装备,精确掌握受困者的位置,加速施救效率,确保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一切离不开各个专业团队的付出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第四段:政府的组织能力。
大庆市政府发挥了关键的组织能力。在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行动,紧急组建了救援指挥部,并迅速动员了大量的救援力量。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市民众传递信息,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并组织救援力量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动中。政府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还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确保了救援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五段:善行感动人心。
大庆抗震救灾的精神更是体现在普通市民的善行中。截至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为灾区提供援助和支持。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有的甚至主动提供自己的家庭住所给灾民提供庇护。这种善行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伟大情感和关爱,也彰显了大庆人民的良知和善良。
总结:
大庆抗震救灾精神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它体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奉献和勇敢。无论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还是技术力量和政府的组织能力,以及普通市民的善行,都是大庆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不仅让大庆人民在困难中坚持希望,也让其他地区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它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记忆。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七
7月18日至21日,河北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石家庄、邢台、邯郸受灾严重,面对灾情,河北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抗洪一线涌现出许多不怕困难,舍身忘己的模范人物。为弘扬抗洪救灾精神,27日,“最美河北人”发布厅走进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在抗洪救灾现场,省委宣传部发布了第一批11名“2016年抗洪救灾最美河北人”。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社军出席活动并宣读了《关于授予“2016年抗洪救灾最美河北人”荣誉称号的决定》。
他们之中,有乡镇书记、村主任、供电抢修队队长,还有消防队员、记者,暴雨来袭,多地受灾,他们主动承担义务,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责任。他们分别是:井陉矿区凤山镇党委书记武爱亭、井陉供电公司抢修队队长胡二发、井陉小作村村主任高永军、井陉天长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平山县北冶乡宣传委员边彦丽、平山县古月镇北杏园村党支部书记闫志平、平山县消防中队代理副中队长张昭、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外联部记者林岩、赞皇县民政局局长郝天顺、赞皇县黄北坪乡川房村支部书记李换朝和赞皇县土门乡野草湾村党支书记韩建军。
舍身忘己奋力抢险救援。
作为井陉矿区凤山镇党委书记,当灾情开始出现时,武爱亭带头赶往灾情最重的村子,4个人,1支手电,还有1部可以联系的手机。风狂雨急,他们手紧拉着手,3次变换路线,淌水翻坡、穿过采空区,步行10公里,平时二十分钟的路程,他们却走了4个半小时。一路上,他们顾不得休息,就奋身投入到转移群众的工作中去。经过40个小时和暴雨赛跑,该村低洼处的50多户160余人,全部安全转移。
面对暴雨导致的断电,井陉供电公司抢修队队长胡二发为快速恢复村民供电,带领30多名职工顶着高温拆除受损线路,开展线路抢修。在得知和自己亲如手足的同龄侄子被洪水冲走的事他心如刀绞,却忍着悲痛只字不提,一直带队奋战在抢修一线。
在自家经营的四家煤炭企业存煤全部被淹、部分铲车被水淹没的情况下,井陉县小作村村主任高永军用自己的大卡车、小轿车开辟上山的通道,并用铲车转移村民。经过整夜奋战,营救出被困群众240多人。
面对19日的持续降雨,井陉天长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迅速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村民救援队,挨家挨户进行转移动员。在齐腰的大水中,冒着随时可能会被冲走的危险,他们没有一人退缩,直到20日凌晨,李建军和救援队的队员走遍了全村260多户。大部分村民转被安全转移。随着险情加重,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又利用绳索、木板、梯子营救出100多名群众。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八
4月24日下午,自治区政府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政府系统贯彻落实工作。自治区主席、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陈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位党组成员紧密结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区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西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区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这在广西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要把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结合我区实际更好地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精辟阐述了事关广西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高瞻远瞩、思想深刻、见解精辟、内涵丰富、语重心长,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广西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区政府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学深悟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三大定位”这个总遵循,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下功夫”要求,对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推进”进行专题部署研究,逐项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落实,以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我区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好富民兴桂各项工作:一要强化发展担当,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嘱托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推动我区经济企稳向好。二要强化开放带动,积极主动承担“一带一路”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带动作用,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三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四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提高我区精准脱贫实效,做到“责任要落实、政策要落地、群众要动员”,切实改善民生。五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把我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倍感震撼!聆听的过程中,不禁联想起从历史课本中、从祖辈的讲述中知道了许多关于党的故事,那些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领悟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党的崇敬无限增长。到了兰石参加工作后,身边一些党员同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党的认识又提升了很多。
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智慧和力量呢?我认为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接续奋斗,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党的一百年,虽然筚路蓝缕,却壮志不改,虽然历经沧桑,却勇往直前。一百年风雨沧桑,从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到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到如火如荼的全面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伟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李大钊等千万丰碑,是勇敢、坚定和执著的象征,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的共产党人,是他们的无私奋斗,才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百年征程,初心不改,百年征程,信仰弥坚!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政党大的生命力,谱写了人类社会最壮丽的奋斗史。最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学习和接续奋斗的精神就蕴含在党史中,学习党史,更能深刻懂得奋斗的重大意义。
发自内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有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华儿女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让人民抬头挺胸做了主人;中国人民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劳苦大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我们这一辈要发自内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因为我们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能时刻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每时每刻都让我们看到了党巨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我怀着满腔的热情,盯着只有3.7克重,但她却如千钧般沉甸甸地放在我的心中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永远跟党走!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复兴,实现繁荣富强。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我们身为新一代共产党员,必须要从党史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不断继承弘扬党和人民的胜利成果,永远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我们党诞生于风雨如晦的年代,尽管眼前是茫茫暗夜,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毅然高擎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在这场跨越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守好自己的三尺讲台,端正自身,率先垂范,勤勤恳恳传道授业,讲好中国故事,用自己的一颗赤诚初心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真真切切的将初心化为本职岗位的热情,做一名共产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xxxx强调,“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一种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党员领导干部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是共产党人推动改革创新、事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三正”意识。
强化“本色”意识,增强斗争“士气”。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智慧和能力所在,也是“本色”所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和民族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改革开放年代、和平建设时期,我们更要树立“进行伟大斗争”的志气和士气,保持好斗争精神和姿态。党员干部就要做好平时、平常、平凡“文章”,时刻保持警惕性、警觉性,把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胆魂魄”在平时亮出来,时刻跑在前头、冲在一线,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和气魄,真正做到“平常看得出,关键冲得出,危险挺得出”。
强化“正能”意识,增强斗争“勇气”。保持斗争精神,就要时刻以斗争姿态面对一切,宣传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就要身体力行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主张,宣传本地区、本部门(单位)的中心工作、发展理念,宣传爱国爱党爱民的政治情怀;就要勇于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行、歪风邪气,坚持原则立场,坚守党员底线;就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敢于同不良言论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抨击妄议中央、诋毁英模的言行;就要坚持群众立场、积极干事创业、无私无悔奉献等等。
强化“正气”意识,增强斗争“底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共产党人要用敢于斗争精神和善于斗争本领汇聚人间正能量,增强前进驱动力。对此,党员干部要涵养斗争本领的底气,就是一要有政策、理论、法律等知识的储备,能够对世情、国情、党情等有系统充分的了解,做到说话有底气,工作有“生气”。二要涵养敢于斗争的骨气。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领导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莲花”品质、“青松”品格,做“清气人”、为“清白官”,锻造真正能够抵住诱惑、惩治腐败的廉洁“风骨”。
近些天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真切地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十个必须”“六个要”“四个确保”,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精髓,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学习中,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对我们藏学工作者的特别要求和鼓励,是我们今后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我们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才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就是我们今天的重要工作。
自古以来,西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不胜枚举。众所周知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美丽故事;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在凉州会谈中体现出的宏观大局;茶马古道上的民族交往;近代九。
世班禅、热振活佛、阿旺嘉措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义与大爱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实。这些都需要整理与宣传。
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节,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凝聚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那是辉煌与屈辱、荣光与苦难并存的历史。1888年、1904年西藏各族军民共同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故事还在传颂;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之际,西藏人民不甘人后,他们有的齐声诵经,为祈祷抗战胜利,为诅咒日寇;有的舍身从戎,奔赴前线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有的四处募捐,输财卫国……他们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留下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这一事实。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十世班禅、阿沛•阿旺晋美、喜饶嘉措、孔繁森等人物的事迹在西藏更是家喻户晓。历史充分表明,西藏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犹如珠穆朗玛山顶上常年不化的冰雪一样洁白、顽强,又好似雅鲁藏布江水般悠久而漫长。
近些年来,我注意到近代史上藏族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注意到他们的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的特殊贡献,为此写了一些小文章。我认为,这些人这些事也许看起来不是那么耀眼,但都充分表明了近代史上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今后,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挖掘、整理、宣传好西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
枯燥的历史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的挖掘、整理,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加大宣传力度,定会让人们在重温历史时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我们应该将“两学一做”落实到理论武装上来,以延安精神推动两学一做,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要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内涵,“延安精神”是集全党智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延安精神的各项内容都来自于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坚定理想与信念,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共产党人的前辈们,在延安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度过重重困难,才使我们的革命事业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党员的心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信念,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延安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着密切的联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艰苦朴素是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核心。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工作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时刻将延安精神牢记心中,扎扎实实将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
其次要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延安精神。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尤其是惠民利民的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在工作、生活中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延安精神。二是汲取延安精神,做实基层工作。为了更好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延安精神,也必须将重点放在“做”上。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发扬延安精神精神,尤其是在带领居民进行整治环境时一定要深入基层,亲临现场,要不怕吃苦,勇于奉献。要创新方式,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定期组织召开支部会和党员会,向党员讲党课等。要加强同群众沟通、交流,了解民情民愿,将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头,抓在手上,扎扎实实将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考察,先后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一个近年来“新晋”的“网红食品”产业柳州螺蛳粉。从“小木耳大产业”“小黄花大产业”,到“沙县小吃大产业”“小米粉大产业”,习近平始终牵挂着发展特色产业这篇大文章。柳州人以“一碗粉”带动了一个百亿产业,将“小米粉”做成“大产业”,破解其产业发展奥秘,让将“小食品”做成“大产业”有迹可循。
因地制宜选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立足不同,是为特色。“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次提到“特色产业”,既是鼓励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将全国当成“一盘棋”,实现错位协同发展。柳州不仅有螺蛳粉,还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肠粉、云片糕等等,选择螺蛳粉这道“特色菜”,既考虑了方便包装的可行性、也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价值。各地在选择特色产业时,不能只靠“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而是要综合考量当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宽、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创新思路甄选“原材料”。柳州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2014年,首家袋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诞生;2019年,“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2020年,“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成立,柳州螺蛳粉成为饮食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时间,柳州螺蛳粉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装,到下游的商超、电商、物流,再到周边的文旅体验等,带动了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柳州以工业化标准规范企业生产流程、把关食材供应、树立品牌文化,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行业标准打造行业规范,形成产业聚集和完整的配套产业链,让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有了品质好的“原材料”。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不但要讲究“原材料”数量,更要保障质量,让“特色菜”健康有卖相。
加强监管熬制“好汤底”。一碗螺蛳粉,催生一座产业园。集聚区位于柳南区河西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内,目前已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就业人员近3000人,日产螺蛳粉约150万袋。而在袋装螺蛳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蛳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因缺乏行业标准导致的市场监管、政府监督不到位等带来的质量和卫生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柳州以“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为发展理念,明确生产道路、提高行业准入标准,让监管有力有效。高峰时期的80家螺蛳粉电商品牌也在监管部门筛选下,陆续淘汰了一批,将美食回归安全和美味,为螺蛳粉熬制好了一锅健康美味的“汤底”。发展产业不能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健康发展,适时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引路人”而非“拦路虎”,发展特色产业就要配套相适应的行业标准,保障产业发展可持续。
文化创新打响“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蛳粉作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虽然早在柳州及其周边市州已颇负盛名,但如何让全国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知晓并接受,那就不得不费一番功夫。柳州螺蛳粉定位新一代年轻人,通过年轻人喜爱的主播直播带货、明星宣传、区域美食地图等方式,从螺蛳粉“臭”的特色,到万物皆可螺蛳粉的营销手段,螺蛳粉从街边美食,一步步晋升“网红”、热销全球。此外,当地通过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文化展览馆发展工业旅游、开发文创产品、参加国际展会等渠道扩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蛳粉文化。各地发展产业要打开思路,主动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术,让“老招牌”遍布各地、焕发生机。要将产业融入生活里面,将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当“产品”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化性”,那产业发展必将源远流长。
一碗酸辣鲜香的螺蛳粉,饱含群众智慧,将它从柳州的路边端进全国百姓家,更彰显这“一碗粉”的发展秘密,不仅有群众智慧,也有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我们要传承“一碗粉”的秘密,将“小食品”做成“大产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之时,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满汉全席”。
在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祝贺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节日!致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人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和伟大的历史贡献,深入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推进六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存的关键时刻诞生,是中华民族发展开拓的大事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世代和世代先进的中国人与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要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必须找到具有先进理论指导、能够引领中国社会转型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驱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驱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从那以后,中国人民就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
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以上伟大历史贡献和伟大飞跃,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念,就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要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回答了为什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怎么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根本性问题,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承载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史铸魂、以史为鉴、以史明理,接好时代的“接力棒”,慎终如始,开新局启新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自觉做到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大道,必先为史。”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既要防止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挑着学,又要避免“想起来时抓一下,忙起来时松一下”的突击学,持续不断灌输党史理论,进而增强对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决拥护和坚决赞同。
以史为鉴,常学常新育人励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绚烂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特别是在朝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道路上,学习和总结党史更为重要。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要不定期回头“复检”,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鲜活起来。同时,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敢于思想交锋,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案例事件做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深度融合,使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精神力量,外化为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获得宝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以昂扬锐气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华章。
7月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暨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进一步抓好学习宣传贯彻作出安排部署。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李佳出席并作交流发言。省领导王拥军、罗清宇、吕岩松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7月1日,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跟得紧、抓得实,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正在我省全面兴起。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通知精神,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深走实,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会议指出,要领会重大意义,凝聚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准确把握山西在新的征程上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前进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把激情和干劲汇聚到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来。
会议指出,要抓好学习研讨,确保入脑入心。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整体领悟。要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必学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重点必修课程,作为高校的重点思政课程,制定计划,周密安排。要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实现支部和党员全覆盖。
会议指出,要深入宣传宣讲,营造浓厚氛围。要统筹指导、组织协调全省各级各类媒体,集中力量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全方位宣传、多角度报道,深入宣传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宣传阐释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入宣传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宣传阐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全面展示我省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和浓厚氛围。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会议指出,要坚持学以致用,推动各项工作。要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紧密联系山西正在做的事情,引导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把握,把经济工作牢牢抓在手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丰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质量效果,推动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中办通知精神及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具体要求,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推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在学习讨论会上,省委围绕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别谈到认识和体会。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受到教育,备受瞩目,感受到强烈的鼓舞力和强烈的使命召唤。讲话气势磅礴、博大精深、充满自信,全面总结了我们党95年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刻指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奋勇前进的历史昭示,凸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刻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彰显了党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担当精神,为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了新的内涵。讲话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辉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建新伟大工程的另一个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讲话精神,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坚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山东工作。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找到自己的不足,勇于负责。
担当,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新的时代要求,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讲话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抓好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深入研究谋划我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养选拔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思路措施,坚决把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各级把对党的忠诚和忠贞融入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不断把山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聆听重要讲话,有三点体会:一是深受感动。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95年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深受感动。二是倍感振奋。为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倍感振奋。三是更加坚定。提出了‘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聆听“七一”重要讲话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讲话中用三个历史阶段概括了党的光辉历史。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重重险阻,取得了辉煌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激励我们8800多万共产党员,愈加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九
据史书记载,“浩如太仓栗,宁复数以粒”的鄱阳湖宝库,在6000年前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骨架。随后,由于山体不断运动、盆地下沉、河道分流,才形成今天的鄱阳湖。
现在的鄱阳湖,是一个“飘忽不定”的通江湖泊。具体来讲,汛期时它呈“湖”状,枯期时它为“河”相。故此,鄱阳湖同时兼有波光明净、沧海一粟的自然风貌。
据悉,由于长江最近饮了太多“江湖酒”,导致承载过大,部分洪水流入鄱阳湖口,造成其水位急剧上涨。
不过,这也不全是长江的“锅”,20xx的降雨量也有责任。
据悉,近两日的持续降雨使许多地区陷入“水幕”奇观,四川庐山就重现了诗仙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除此之外,赣北遭受暴雨冲击,降水量已达往年的3倍至多,鄱阳湖累计降水量达3-500毫米。
可见,长江只是个“背锅侠”,持续降雨的天气才是“幕后玩家”。
然而,这对长江下游的居民来讲,却不是个浪漫的事。
据了解,鄱阳湖是“长江”最后一个蓄水池,如果它水位持续上升直至失守,会直接夺走下游人民的安危。其次,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福湖,是最重要的农业区。另外,鄱阳湖的水系、地形是野生白鹤的最佳居住地,并对赣北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所以,鄱阳湖不能失守。
为避免再次发生湖北的灾难,赣北地区第一时间发起了“洪灾”预警。
收到消息后,各地武警、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前往支援。据悉,72集团军、东部战区空军等部队到达后,便立即投入了抗洪行动中,目前已累计完成堤坝加固20xx余米。向奋斗在抗洪一线的战士们致敬!望他们平安归来!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
自然灾害无情,但人间有爱。一场地震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激发出了抗震救灾的精神力量。回顾历次抗震救灾的经历,我们铭记那份勇敢、坚强、团结和奉献的精神。下面我将从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抗震救灾中感受到的这种精神出发,谈一谈我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巨大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在震后的混乱和恐慌面前,人们需要展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走入震区的废墟时,满目疮痍的景象让我感到绝望,但我看到了许多勇士们执着地寻找幸存者。他们在废墟中穿梭,用身体去探索每一处,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生命的奇迹。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持。在每次灾难面前,我们都从这些英勇的人身上学到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坚韧。
其次,抗震救灾精神是团结意识的体现。在灾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应对和战胜困难。我记得在随后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各个救援队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在协同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每当听说有人被困,我们总是齐心协力地组织营救,互相协作、配合默契,展现出团结一致的无穷力量。这让我体会到,人类的力量在团结中倍增,只有团结才能战胜灾难。
再次,抗震救灾精神是人性的善良和奉献的体现。在灾难面前,无论是灾区的人们还是外来援助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善良和奉献精神。我记得还有一位老人,捐出了全部的积蓄来帮助灾区。他说:“虽然这笔钱对我来说是一生积攒下来的,但我想用它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良和奉献让我动容。还有许多义工和救援人员,他们不顾一切地冲进险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人性的善良和奉献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最后,抗震救灾精神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守望。虽然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在抗震救灾中,我看到了无数的生命奇迹和希望。每次成功救出一个被困者,每次灾区重建完工,都让我们相信奇迹和希望的力量。抗震救灾精神带给了我们对未来更多的信心和希望,让我们铭记在心。
总之,抗震救灾精神是巨大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人性的善良和奉献、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守望的体现。这种精神让人们在最困难的时刻相互支持,共同度过灾难。我们需要铭记抗震救灾精神,更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只有在困难面前,才能真正展现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媒体的普及,人们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到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灾难。而抗震救灾,作为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一种响应,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种以人为本,团结奋斗的精神体现。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记录了中国抗震救灾精神的纪录片,深受震撼。在这次观看中,我体会到了抗震救灾精神的伟大与可贵,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以下将从我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展开,希望能够与更多人分享。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让我认识到困难面前的无私奉献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那场抗震救灾的画面中,我看到了无数名平凡的人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他们毫不畏惧地冲入地震现场,穿越危险与恐惧,全力营救灾区的群众。在他们中间,有专业的抗震救灾人员,也有普通的民众。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守护他人而不是逃离现场,他们与生命搏斗,为了拯救每一个可救助的生命不辞辛劳。这些身影让我感动不已,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人们的团结合作和无私奉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面对灾害,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够将希望带给灾区的人们。
其次,抗震救灾精神让我深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对生命的尊重。地震是一种人类力量难以对抗的自然灾害,它会瞬间夺走无辜的生命,摧毁家园。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广袤的土地上那些面对巨大灾难的人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但他们并没有绝望,他们选择了相互扶持,选择了重建家园的勇气。他们珍惜每一个幸存的生命,因为他们深知生命的宝贵。面对灾难,我们应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更加懂得关心、照顾他人,用行动向生命致敬。
抗震救灾精神还让我体悟到了坚持和信念的力量。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那些抗震救灾工作者和灾区群众,他们在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恐惧之后,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救助和工作。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坚信。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他们用毅力和信念支持着自己走过了困境,也点亮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观看这一切,我深刻认识到坚持和信念的力量,它能让我们在困难前不屈不挠,它能给我们底气去面对一切。
另外,抗震救灾精神还让我认识到自己此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些片面。在这场灾难中,对许多人来说,生活一切的安逸常规被打破了,繁华的都市被震得支离破碎。而在这些惨痛的经历中,我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和给予新的定义。他们感悟到生活的本质,并用实际行动去理解和实践。从一个点滴中我深刻地释然,有时候生活中所谓的繁琐与不容忽视的小事,其实根本不值一提,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学会感恩,感激生活。
总之,观看抗震救灾精神的纪录片,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感悟与收获。抗震救灾的精神内涵让我深深地反思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人类顽强奋斗,担当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都应积极响应,勇于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困境成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认识到团结、奉献与共赢的真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二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国人民深刻铭记了抗震救灾的精神。这种精神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凸显出来,激励着人们走出困境,迎接新生活。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社会团结、互助友爱的力量,也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理性应对灾难
抗震救灾的精神让我们明白,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坚定的信念。地震来临时,许多人胆怯、失措,但仍有无数人冲上前线,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光辉。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和奋斗,只要坚定信念,总能找到自救和互救的办法。
第三段:发扬互助友爱精神
抗震救灾的精神还体现在人们相互帮助、友爱互助的行为中。在救灾现场,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展现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互助友爱不仅体现在灾区内部,也体现在全国各地人们的慷慨解囊和援助扶持。灾难让我们明白,只有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困境,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第四段:珍惜生命的脆弱
抗震救灾的精神提醒我们,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地震不仅毁灭了人们的家园,更夺去了无数亲人的生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财产损失而沮丧,更不能将生命轻视。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牢记生活的本质在于快乐和幸福。
第五段:继续传承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的精神不应只存在于灾难时刻,而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时刻以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发扬这种精神,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在灾难面前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发扬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用行动传递希望和温暖。
总结:
抗震救灾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念。它是中国人民的力量源泉,是人性的光辉,更是我们在灾难中走出困境、迎接新生活的动力。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这种精神,坚定信念,珍惜生命,用互助友爱的行动去传递希望和温暖。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三
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震惊、悲痛、感动,充盈着所有华夏子孙的灵魂,这一刻,我们和灾区的同胞同呼吸、共命运。这些天,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这些天,我们感受了很多很多;这些天,我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如此深刻的许多许多:
一、别盲目自信。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真得很渺小很渺小,我们要时时刻刻怀着一颗崇畏的心,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蹂躏自然。
二、别太吝啬。钱财俱是身外之物,往往有些时候,钱仅仅是些派不上用场废纸,多捐些给那些更需要他的人们,你会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三、别太冷漠。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哪怕是一点帮助、一丝温暖,都会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心灵。也许有一天,需要帮助的是我们。
四、别吝惜爱。拥有爱、懂得爱,务必珍惜已有的爱,该说抓紧说,该做抓紧做,一旦失去爱,我们将追悔莫及。大爱无疆,付出你的爱,你会得到更多爱的回报。
五、别怨天尤人。天灾无情,我们现有的条件还不足以应对,但我们可以靠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团结去迎接挑战,勇敢面对。比起命断灾难的人们,我们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六、珍爱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你的生命、我的生命,都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零。钱没了、物没了,家没了,只要我们生命在,我们有一双手,这一切,我们还会重新拥有。
七、学会坚强。失去了亲人,我们从废墟里爬了出来,面对着满眼的疮痍,我们包扎好伤口,扶起身边的同胞,又冲了上去,我们心不甘啊,灾难能夺去亲人的生命,但夺不去我一颗勇敢、坚强的心!因为坚强,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心!
八、不放弃、不抛弃。有了这种信念,许三多可以成为“兵王”;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可以创造出170小时、196小时、224小时,甚至更多小时生命的奇迹。
九、相信同胞、相信中国人。十三亿同胞、十三亿颗滚烫的中国心。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的微不足道,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都会汇成爱的海洋。要相信,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好好工作,好好活着,明天一定更美好!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四
索朗,男,藏族,1982年出生,2006年参加工作,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确布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4·25”地震发生后,该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持在抗震一线,把一腔热血倾注于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2015年4月25日,春风中的确布乡一片安宁和谐,谁也不曾料到,片刻之后,大自然酝酿的一场风暴会将这一切瞬间击碎。14时11分,毗邻定结县的邻国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而此时索朗工作的确布乡也瞬时地动山摇,一幢幢房屋顷刻便腾起浓浓的尘沙,弥漫的灰尘中,无数建筑物“嘎嘎吱吱”四分五裂。人们恐慌着从摇晃的屋室逃往开阔的室外,前一秒还在整理着人大档案的索朗也是这人群中的一员。这一刻,大家都在惊惧着,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家干部,索朗深深知道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因为全乡的受灾群众都正指望自己呢!
由于书记外出培训,索朗与确布乡长三永兴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分组奔赴9个行政村,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索朗主动前往条件更为艰苦的拉隆村方向,因为客观上他是一名藏族同志,更了解当地情况。就这样,索朗踏上了抗震救灾的征途,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条救灾之路会如此艰辛。
傍晚,前面就是最后一个村了。索朗驾驶着汽车在山道上艰难的行进着,前往拉隆村的道路崎岖蜿蜒,且伴随着剧烈的余震,山上不时有滚石坠落。此时,确布乡的天空突然就布满了乌云,随之而来的是鹅毛大雪。飞雪中,冒着被山顶滚落的.石块砸中的危险,他们的身体冻僵了,手指磨破了,但是在索朗的坚持下,几人一点一点地终于将挡路的积雪去除了,疲惫之下,大家再次坚持上路。
拉隆村是确布乡最高的村,海拔高达4500多米,每次下雪时,这里往往是积雪最厚的村。晚上8点,索朗他们抵达拉隆村时,这里的雪已经有四五公分厚了。冰天雪地里,面对着破损的房屋,全村的群众却有家不能回,一个个瑟瑟发抖着。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灾民们,索朗心中因为自己的姗姗来迟而自责不已。在简单了解了一下灾情之后,他先是将受灾的老弱妇孺安排进了村里的温室暂行居住,之后鉴于安置所仍然不足,索朗在向乡里的“后方指挥部”寻求帐篷等物资支援的同时,经过积极动员,村内相互协调,终于临时凑出了8顶帐篷。此时,忙碌了半天还没有来得及喝口热汤的索朗,毫无怨言地再次投身入繁忙之中。他亲自动手,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帐篷很快便搭建成功,之后,他积极动员几户受灾最为严重的群众帮手,帮助将床铺被褥等必需品搬入帐篷,一直到亲眼见到他们的全家老小入住之后,索朗这才松了一口气。当天,他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多才驱车返向乡政府。
强烈余震伴随间断性的强降雪,房屋受损、牲畜冻死冻伤……,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索朗同志的心。就这样,在长达一周多的时间里,索朗同志带领的这支前线指挥部,时而冒雨风雪严寒,时而顶着烈日酷暑,不断地翻山越岭来往于全乡各村之间。转移群众时他殚精竭虑,统计灾情时他尽心竭力,发放物资时他肩挑背磨,慰问老弱时他慷慨解囊……吃的是糌粑、整日加班加点,但是,他始终勇敢地冲在最前线,舍小家,顾大家,他用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来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基层党支部的光辉形象。
无情的地震毁去了人民的财产,撕碎了人们恬静而有序的生活,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以索朗同志为首的广大党员干部在突至而来的灾难面前无所畏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带领广大群众与灾难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集中体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五
抗震救灾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安置灾民和灾区重建阶段,面对灾区群众的居住、饮食、照明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等诸多难题,亟待以现代科技为强大支撑,进一步提高赈灾效率。
据记者了解,前一阶段,生命探测仪、抗震救灾卫星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卫星导航仪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救灾装备,在抗震救灾中优势明显。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我们面临更加艰巨、繁重的安置和重建工作,更要发挥科技的强大威力。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收到四川灾区寻求科技救灾的物资清单,他们迫切需要提供新型简易住房建设技术及相关配套产品、新型简易净水装置、新型移动厕所、太阳能充电照明设备、固体物处理装置及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仪等物资。根据这一需求,江苏迅速调集了纳米级碳基净水器、太阳能发电机组、生态杀菌流动厕所等近年研制生产的新技术产品支援灾区。
当前,面广量大的灾区救援工作,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救灾新技术产品,但相关产品却存在着供应量不足、生产跟不上、相关技术难题有待攻关等问题,加强科技救灾迫在眉睫。
首先,各地应抓住灾区急需解决的突出难题,筛选出相关的新技术产品目录,定期发布灾区需求信息,尽快落实生产和供给。近年来,围绕社会发展、救灾防灾,各地科技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了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应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提供专项资金,加大生产力度,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灾区供给。
同时,针对灾区安置和重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尽快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目前,灾区亟待安置大量群众,但前期支援的一部分帐篷已出现漏雨等现象,灾民集中居住的地方需要安全饮用水、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为破解这些难题,有关部门应迅速组织科技力量,开展新型简易住房建设技术及相关配套产品等技术研发,为灾区提供相对长久、坚固耐用的住所及安全卫生的公共配套设施。
希望有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参与到科技救灾的行列中,为抗震救灾贡献智力!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六
青海玉树大地震后,什邡世豪小学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向青海玉树灾区捐款活动。我班举行了“抗震救灾,情系玉树”主题班会。
开始前同学们默哀三分钟向青海玉树地震遇难的同胞寄托哀思。
班会伊始,同学们观看了此次大地震的有关视频,一幕幕揪心的场面,一张张痛苦的面孔,一座座毁灭的家园,一群群抢救的身影,一声声豪迈的誓言,一场场抢险战斗,无一不牵动着大家的心,很多同学的眼角都湿润了。
随后,同学们自发地组织了现场募捐仪式。大家都纷纷解囊,尽自己心意,希望能为抗震救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秩序井然的把自己的捐款塞入捐款箱。大家相信“伸出你我的双手,贡献每个人的力量。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
募捐之后,班长刘嘉欣、中队长曹宇婷、学习委员伍益平、向静文同学等在自己的周记中纷纷写到此次主题班会的感受,写到“因为有爱,我们走到了一起,此时此刻,所有中世豪都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同灾区的同胞们一直坚持到最后,13亿中世豪需要同一个声音——爱将我们凝聚,共同创造奇迹!”“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后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班会在沉重的气氛中落下帷幕。这次班会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团结一心,同全世豪民一起同心协力抗击灾难的决心。希望青海玉树受灾的群众能感受到这份关心,早日重建自己的'家园。
这几天,我们的眼睛一直蒙着层层泪水,看着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再坚强的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的力量很小,只能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今天,我们在这里,用我们的爱心来表达我们的无尽的思念和哀悼。
从手拉着手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灾难,往往是一瞬,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
也许我们能把这场地震理解为国家的一场伤痛,地心中释放出让那令人恐惧的力量,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为每一个在这场抗灾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10年4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高原的春天来了,与这春天一起来的,是党对灾区群众的殷殷关怀,是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为震后玉树播撒下的春天般的希望,是全中世豪民汇聚的人间大爱的温暖的春天。
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是爱的海洋,再大的灾难除以十三亿就是铿锵有力的四个大字,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七
2、全民携手抗震救灾!
3、弘扬奥运精神支持抗震救灾!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灾民奉献人民。
5、地震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
6、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7、危难时刻伸援手地震无情人有情!
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9、献出我们真情爱心全力支援灾区人民。
10、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
11、行动起来抗震救灾为中华民族铸就新的长城。
12、参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3、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灾区人民:我们的心和你们紧紧相连!
14、抗震救灾你我同行!
15、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16、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17、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8、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抗震救灾捐赠的前列!
19、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20、弘扬北京奥运精神积极向地震灾区捐款!
2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20、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
23、传递激情传递爱你我同行抗灾害!
24、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奉献爱心支援灾区。
25、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夺取抗震救灾胜利!
26、全国人民心系四川地震灾民!
27、向抗灾救灾的英雄们学习!
28、绵薄之力积沙成塔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八
近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决定评选表彰一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从5月12日地震开始,各大媒体的视线范围内总是不断涌现出各种英雄事迹。
由于地震发生时,震区的学校正在进行教学活动,因此,饱受灾难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花季的少男少女。平常,我们看到的各种见义勇为的故事,勇敢者多为成年人,而如今震区涌现出的英雄少年,刷新了我们的视线,也让我们用新的目光有点及面的客观的去审视中国的新一代,也就是俗称的“90后”。
且先不去议论这些英雄少年的事迹,先从表彰的通知出发,看看表彰小英雄的必要性。
此次受灾的90后们,是中国新一代的群体代表,也是伟大民族寄予希望的一代。由于地震波及范围广,影响巨大,所以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尽力满足。这一点,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上下齐心,都显得尤为积极,全国上下官民齐动员实乃世界之罕见。
相对于此次受灾的群体而言,我们应该给予英雄少年们更多的鼓励。第一:体现出党政机关对青少年的关爱,祖国的未来永远都属于下一代年轻人,他们迎着朝阳勃勃的生机就是祖国的未来;第二:此次涌现出来的英雄少年有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林浩、绵阳市北川中学王亮、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陈浩、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马健、青川县木鱼中学何翠青、北川县曲山镇小学何亚军、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甯加驰、北川县曲山幼儿园朗铮、彭州市磁峰中学雷楚年、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康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高莹,他(她)们都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对他们的表彰,有效的在当前特殊时期下稳定安抚民心,感受关爱,让这些同龄人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尽快恢复心理健康,认真学习;第三:此次地震,历史必将铭记,表彰小英雄此举是为当前以及日后的青少年树立榜样和学习的楷模;第四:表彰小英雄,有利于激发当前形势下的花季少年勤奋学习,牢记历史并自信未来;第五:有利于培养中国青少年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高尚的奉献精神;第六:这些少年英雄的事迹涌现出来的优秀的品质,值得全球华人不论职业、不论宗派、不论年龄、不论地区、不论时间去学习和宣传。
目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仍在继续。救死扶伤的同时,精神粮食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正为此努力。我们要始终坚信在这些英雄少年的精神鼓舞下,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不幸都将成为历史。且让全球华夏儿女齐心一致共奋进。
抗震救灾精神心得篇十九
一个万里无云的早晨,森林里的小草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花儿竞相开放,小狼和狼妈妈看着这美丽的早晨,不禁发出感慨:这里真是太美了!
这一天,狼妈妈带着小狼去外出打猎,中午它们带着丰富的猎物回家了,快到家的时候地面突然摇晃起来。狼妈妈以为是怪物,于是带着小狼跑进洞里,它们好不容易才跑进洞里,忽然一块大石头把洞口堵住了,就在这时狼妈妈把小狼丢了出去,小狼不停的用爪子搬动石头,但是石头却丝毫不动,“砰”的一声山洞塌了下来,小狼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小狼在这期间一直思念着妈妈,它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
有一天,森林里又发生了地震,大家都在不停的跑着,忽然它看见不远处的洞口里有一只小狐狸,小狼心想:我要去救它。于是它向洞口跑去,它想着妈妈的话抱起了小狐狸往前拼命跑,用尽力气把小狐狸扔出了洞口,自己也往洞口外不停的跑,但它还是没有跑出去。
在小狼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它好像看见了妈妈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