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热门14篇)
报告是一种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的文本,它可以用来向上级领导或相关人员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也可以用来向公众传达有效信息。报告的写作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调研,同时要清晰地陈述问题、分析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方案。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对相关问题或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报告,包括市场调研报告、项目进展报告和年度绩效报告等。通过借鉴这些范文的结构和用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报告。在实际写作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范文进行适度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报告与主题相符,内容准确清晰。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一
近几年来,有那些动物品种从世界上消失?又有哪些接近接近绝版的动物从此新生?
二、解决方法。
乘坐网上直达车,画出统计图得出解决方法。
三、统计图。
名称情况寿命。
北美白狼19灭绝十二到十四岁。
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六点九年。
西非狮1865年灭绝十八岁。
四、小结。
通过调查,我发现有很多动物已经灭绝。凡曾是国家及保护动物的.作文,都灭绝过;通过以前的新闻,我知道动物也有一个墓碑,国家及动物都埋在这里,藏羚羊、恐龙鸟等曾经埋在这里过。临近死亡的动物有中华鲟、穿山*、鳕鱼、娃娃鱼等。让我们爱护动物,不要让它们的食物链断开!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二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
调查目的:了解蛇的现状,提高全民保护动物的意识。
调查人:
调查记录:蛇是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也没有用来咀嚼的牙齿,它吃食物就靠吞。在蛇的头和下巴之间,有一条韧带连接着,松松软软的韧带就像一根橡皮筋能胀大能缩小,所以能吞下比自己身体还大的东西。蛇的种类很多,我们这里常见的有:水蛇、腹蛇、赤练蛇、黄烽梢、乌烽梢、菜花蛇等。
现在,我们这里来了很多外地人,他们没什么工作,为了生存就去捉蛇。他们到处布网,一天下来,收获很大,就可以拿着蛇到处去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庄稼地里的蛇就逐渐变少,于是庄稼地里的害虫、老鼠越繁殖越多,使得庄稼得不到好的收成。
另外,同学们还调查到,我们这儿猫头鹰、刺猬、乌龟等野生动物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由此,大家认为野生动物的锐减与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大声地呼吁:我们人类也应该醒悟了,不要再捕杀野生动物了,也不要再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了。
同学们决定从自己做起,拒绝餐桌上的野味;并劝说亲朋好友一起来保护野生动物。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三
产品基地和商品瘦肉型猪基地,为进一步促进全市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市积极向省、广安市业务主管部门争取立项,得到了各级特别是**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的大力支持,被确定为项目县之一。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项目实施分3年时间完成(-)。
二、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市的畜牧业以猪、蛋鸡、肉鸭、奶牛饲养为主,2006-20全市出栏肉猪82.03万头,家禽1007.04万只,山羊14.96万只、肉牛2.01头、肉兔216.82万只;肉类总产量89736吨、禽蛋产量12560吨、牛奶产量823吨,同比分别增长8.53%、9.45%、1.99%。实现牧业产值16.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7.2%;牧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16.7元,超目标任务19.2%(目标任务1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58.2%;牧业实现财税收入1563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
截止目前,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共计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动物防疫项目专项资金70万元,**市财政项目配套资金10万元)。项目资金严格按照《**省发展和改革委、畜牧食品局关于下达动物防疫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资[]726号)文件精神,全部进入**市财政局专户储存,专人专帐管理,专款专用。2006-年,我市支付二维码溯源耳标、耳标识读器及打印机等有关费用70万元。
2、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在省、广安市项目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我市于元月起,分三年实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开展使用二维码耳标的试点工作。根据全市地理位置、生猪饲养量等情况,在全市13个镇(街道)中选取了双河、永兴、天池、庆华、溪口、观音溪等六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利用我市与农业部和省、市相联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化管理生猪防疫工作,做到了防疫注射全过程均有详细的耳标、疫苗领取记录和牲畜防疫登记档案,为动物防疫追踪溯源和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又参加了省、广安市统一组织的动物防疫标识溯源系统建设项目培训工作,同时又开展了对乡镇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系统培训了识读器、打印机的使用、信息数据的录入等。截止2008年底,我市共培训识读器、打印机的使用、信息数据的录入等技术人员70人次,组织二维码耳标501270枚,发放使用了二维码耳标43万枚,耳标识读器50台,专用打印机20台,ic专用卡80张,有效保障了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2008年,按照国务院“五不漏”的要求和上级对动物防疫实行的“五强制,两强化”的规定,开展全市动物预防免疫工作。全市共发放牲畜口蹄疫疫苗123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114万毫升,猪瘟疫苗137万毫升、耳标93万枚、发放禽流感疫苗1208万毫升、鸡新城疫760万毫升、禽流感鸡新城疫二联苗82万羽份;免疫注射生猪82.03万头、牛2.01万头、羊14.96万只、家禽1007.04万只,免疫密度和二维码耳标佩带率均为100%。
四、项目取得的成效。
二维码耳标溯源系统的建设使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进入了信息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通过耳标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内动物疫病流行动态、流行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和开展全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有效杜绝了假冒耳标不法商贩扰乱防疫工作秩序的现象。为我市动物兽医卫生监督和动物防疫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肉食品质量安全关。该项目通过三年的实施,生猪死亡率降低了1.49%,生猪减少死亡1.22万头,全市减少经济损失1525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我市试点情况来看,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小袋数量不足,公母牌数量不一;二是每小袋的数量均不相同,不利于基层兽医站的疫苗、耳标管理发放,建议尽可能将小袋调为100或120为宜;三是耳标外包装箱上的封签不能进行数据录入,不能直接用识读器扫描签收。进行耳标发放时,必须打开耳标箱及里面的包装袋;四是耳标小包装袋封口不严,致使耳标散落较多,影响耳标发放、使用与管理;五是耳标使用时,需录入耳标数据上传,在春秋集中免疫高峰时,常常出现网络信号不好或进入不了溯源系统,致使难度增大,工作量成倍增加;六是识读器容易损坏,充电器和电池使用时间不长,目前我们已有四台识读器不能正常使用。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工作技术性强,日常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在产地、屠宰、市场等监控环节需配备较多相应的设施设备(如识读机、打印机、电脑等),而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太局限,建议能继续加大投入,并适当扩大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增加人员编制,加强技术培训,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四
1、确定有代表性的动物的伪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搜集变色龙等会伪装的动物的伪装方式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2)章鱼碰上敌人,会喷出黑色的墨汁,以便于脱身;
(3)羚羊跑得飞快,用来躲避强大对手的攻击;
(5)刺猬碰到敌人,就缩成一团,以防御敌人;
(6)河马以自己的大嘴巴,来吓跑敌人;
(8)蛇伸出舌头,来吓唬敌人;眼镜蛇碰到敌人,会喷出毒液,保护自己;
(9)马站着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10)黄鼠狼遇到敌人,会放臭屁,掩护自己逃脱;
(11)壁虎遇到危险,自断尾巴逃走,不过几天就能长出新的尾巴了;
(12)螃蟹在争斗中,会脱落钳子,但过一段时间会长出来;
(13)斑马身上的花纹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猛兽在草丛中难以发现;
(14)鱼靠身上美丽的色彩来伪装自己,适应环境,迷惑水中的敌人;
(16)小野鸭通过装死,来逃脱猛兽的追捕;
(19)竿竹虫把自己伪装成竹竿一样,别人很难发现这是虫子;
(22)角蝉(也叫棘刺虫),可模拟玫瑰刺而取食;
(23)食蚜蝇吸食花蜜,飞行时可在空中停住身体,酷似蜜蜂;
(24)竹节虫模拟竹的枝条,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25)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
(28)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29)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
(30)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
4、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制作了一张图表:
代表动物食蚜蝇鲮鲸鱼马。
生活习性吸食花蜜吃以海藻为食的小鱼们站着睡觉。
如何伪装由于酷似蜜蜂,可以躲避敌人袭击。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动物是多么地聪明啊,能够以自己的样貌和生理习性来伪装自己,这是人类想做却做不到的啊!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这么多伪装的知识,帮助了我们进一步走进了这神秘的动物世界!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五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是畜牧兽医行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健康养殖、提高动物管理水平、推进我国畜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的一项新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工作程序严谨,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试点工作,目的是通过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实施打好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动物免疫档案的完善、二维码耳标质量、识读器改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罗增辉冯光彩普进方白马伟彭庆明作者单位:罗增辉,冯光彩,普进方,白马伟(云南省蒙自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蒙自,661100)。
彭庆明(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学校,云南,蒙自,661100)。
刊名:湖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hubeijournalofanimalandveterinary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s851.31+3关键词:动物疫病标识可追溯体系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六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切实抓好我镇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20我镇夏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市年夏季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免疫目标。
1、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所有家禽实行禽流感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2、牲畜口蹄疫。对所有猪实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的牛、羊实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均要求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要求达到70%以上。
3、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和高致病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4、鸡新城疫。对所有鸡实施鸡新城疫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5、狂犬病。对所有犬只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二)免疫建档目标。
在做好动物免疫工作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畜禽免疫的登记工作,建立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动物免疫档案,建档率要求达到100%。对畜禽饲养专业户、规模饲养场(指家禽存栏量1000只以上、家畜存栏量40头或母猪存栏10头以上)严格按照免疫工作要求,采取分类建档的方法,切实抓好免疫档案管理。对免疫的猪、牛、羊佩戴二维码新耳标,并建立档案。
二、免疫原则及免疫程序。
(一)免疫原则。
1、规模化养殖场按规定的程序,以常年免疫为主,并积极创造条件对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2、散养的家畜以集中免疫为主,常年补免为辅。
3、家禽饲养周期短,出栏时间快,宜采取常年免疫、月月补免的方法。
4、对各种疫苗免疫接种,严格按照相关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剂量和方法执行。
(二)免疫程序。
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1)种鸡、蛋鸡免疫。7-14日龄雏鸡(雏鸭和雏鹅14-21日龄)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或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初免,3-4周后再用以上方法加强免疫一次。开产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原则上避开产蛋高峰期免疫)。
(2)商品肉鸡免疫。雏鸡7-10日龄时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免疫一次。优质地方品种鸡在首次免疫后2周和3个月时各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强化免疫。
(3)种鸭、蛋鸭、种鹅免疫。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避开产蛋高峰期)。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雏鸭或雏鹅7-10日龄时使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肉鹅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快大型肉鸭一次免疫即可,饲养期长的肉鸭3-4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
(5)农村散养禽免疫。在夏季集中免疫时对7日龄以上的鸡、鹅和鸭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全面免疫。此外每月应定期对新增家禽补免。
2、鸡新城疫免疫程序。
(1)种鸡、蛋鸡免疫。7-14日龄雏鸡使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初免。隔3-4周后和开产前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2)商品肉鸡免疫。快大型雏鸡7-10日龄时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免疫。2周后再用以上方法加强免疫一次。优质地方品种雏鸡7-10日龄时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首免。免疫2周和3个月龄时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或新城疫i系疫苗强化免疫一次。
(3)农村散养鸡免疫。在夏季对7日龄以上的鸡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1-h5株)或鸡新城疫灭活疫苗集中全面免疫。此外每月应对新补群的鸡定期补免。
3、家畜口蹄疫的免疫程序。
(1)种畜场和规模养殖场免疫。28-35日龄的仔猪、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初免,羔羊和90日龄的牧场犊牛用o型-亚洲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初免,仔畜使用剂量分别为成年猪、羊、牛的一半(ml)。初免后一个月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家畜免疫。夏季对所有应免猪、牛、羊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应对应免家畜定期补免。
4、猪瘟免疫程序。
(1)规模养猪场猪瘟免疫。种用或肉用仔猪20日龄时用猪瘟弱毒细胞苗实行首次免疫,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种用猪每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猪免疫。夏季集中免疫,每月对新增猪补免。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
对所有20日龄以上的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免疫。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4-6个月免疫一次。每月对新增补栏猪补免。
6、狂犬病,对全镇所有犬进行免疫且发免疫证明。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夏季集中免疫时间短,接种的疫苗种类多,技术要求高,应科学安排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注射疫苗免疫,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应激反应现象发生。我镇秋季免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动员。
在2月下旬召开的秋季动物免疫工作部署会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向社会广泛宣传动物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疫苗组织、器械购置、人员组织等工作,抓紧时间举办夏季以会代培免疫操作技术培训。
(二)集中免疫阶段。
按上述的免疫原则和要求,对所有的家禽和家畜开展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动物疫病接种免疫,并在规定的.免疫时间后抽检免疫抗体。
(三)补漏复查阶段。
对集中免疫中漏免的动物进行查漏免疫,并进一步完善免疫档案。
(四)总结阶段。
夏季动物免疫工作全部结束,认真做好夏防总结,档案材料汇总和上报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动物免疫工作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各村和有关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夏季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今年夏季动物免疫工作。镇成立2016年夏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免疫队伍。镇农业服务中心的防疫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是动物免疫的主力军,各村要在市畜牧兽医局的业务指导下,积极组织免疫队伍,分片、逐村、逐户、逐场全面开展免疫。各村应及时将免疫队伍人员报镇政府。同时配合市畜牧兽医局抓好村夏防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经费保障。镇农业服务中心应采取多种办法和多种渠道,积极筹措免疫器具、消毒药品、急救药品、检测试剂、业务培训、冷链维修运转、村级畜牧兽医员补助经费等。
(四)疫苗组织和供应。严格执行《省动物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贮存、运输与使用技术规范》。镇农业服务中心疫苗储存发放的冷链设备要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疫苗安全存放,有效使用。防疫人员须检查携带式冷藏箱的保温性能是否良好,有问题的冷藏包应及时维修处理。保证在每个环节不影响疫苗的使用质量。
(五)建立免疫示范村。每个村委会要建立3-5个以上免疫示范村。在免疫示范村范围内,强制免疫动物的免疫率、猪二维码标识的佩带率和动物免疫的建档率均达100%。非免疫示范村的猪二维码标识的佩带率和动物免疫的建档率至少达70%以上。以后各村的免疫示范村以每年2个村以上的基数递增。
(六)建立规模养猪场二维码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月报制度。按照《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及《农业部关于开展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农医发[]17号)要求,必须督促做好以下强制性工作。一是在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建立二维码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每月报送制度,数据报送终端由规模养猪场自行配置。二是建立动物标识及溯体系建设的检查验证制度,今后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场出栏的生猪,没有佩带二维码标识的,不得出具检疫证明,不得上市和进入消费市场。
(七)免疫效果监测。免疫效果监测是免疫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免疫成败的重要手段。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主动配合市畜牧兽医局对重大动物疫情实行常年监测、集中监测和随机抽检监测,确保我镇禽畜产品质量安全。
(八)检查、督导、验收和总结。免疫工作开展期间,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有关人员及业务技术骨干下到各村检查督促和指导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汇报。夏季免疫工作结束后,每个村首先进行自我验收。镇政府将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组成若干个夏防检查验收组,深入各村、组、农户、养殖场进行抽样检查,并将全镇的夏季动物免疫工作认真总结和评比,表彰夏季免疫工作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五、有关要求。
(一)免疫结束后,镇农业服务中心应指定专人负责免疫档案的统计、上报、整理归档工作,并于4月30日前将免疫档案上报市畜牧兽医局。
(二)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有关疫苗、耳标、证明、文字表格和其它免疫用具的领取、保管和发放工作,确保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三)免疫员要严格按照免疫操作技术程序进行注射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七
按照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总体部署,为扎实推进全县动物疫病科学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我县开展了从3月20日至4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现将工总结如下。
春季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在国内外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提高防控意识尤为重要。在本次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中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有关单位传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动防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春防工做为当前农业农村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部署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集中免疫是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次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中,通过近10天的彻底调查和走访,我县目前存栏家禽18953羽,生猪3246头、山羊661头;应免家禽14316羽,生猪1500头,山羊250头,在本次集中免疫中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3000ml;猪瘟20xx头份、猪口蹄疫1500头份、兰耳疫苗1000头份、链球菌200头份;牛羊口蹄疫疫苗300头份。全县牲畜口蹄疫防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达到100%。
为了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县畜牧兽医局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增加了生猪尿样检测频率,通过对调入我县的生猪尿样的检测,确保调入我县的生猪的安全性。同时为了确保本地生猪瘦肉精生猪运入市场,县动防所在每次生猪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入瘦肉精检测项目,将瘦肉精检测项目为产地检疫的附加项目,提高生猪进入市场的门槛,确保肉品质量,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为了确保疫苗免疫的效果,加强检测刻不容缓。4月26日接到省里飞行检测的'通知并进行检测,经检测我县生猪血清口蹄疫抗体合格率、禽流感抗体合格率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刻组织人员对所有应免畜禽进行补免,同时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以防止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动物疫病防控工的重头戏,是保障不发生区域性动物疫病的重要举措,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懈怠。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八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各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我市地理位置特殊,方便的交通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外疫传入带来了可乘之机,为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动物疫病防控仍然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动物防疫工作经历,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今年来,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已经进行完毕,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但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建立,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乡镇(街道)的几名兽医去完成,繁杂的工作量让乡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犬等多种动物。从生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_____市每年出栏家禽200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再就是开通蔬菜畜禽绿色通道后,高速路成为畜禽进出市境的主要通道,而_____境内三个高速路口无动物检查站,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留下严重隐患。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养殖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乡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_____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这些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检测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不仅纳入单项目标管理,而且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动物防疫工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落实好事业人员的的绩效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九
摘要:天然掩护区是自然的基因库和试验室,个中散布着成百上千种野活泼物,它们具有异常高的不雅赏价值、文明价值和科普宣教价值。树立一套实用于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评价的目标系统和评价模子,并以此来评价在天然掩护区展开野活泼物旅游的合适性,关于将来天然掩护区的可连续成长具有非常严重的意义。本文经由过程文献查阅、专家征询和数学剖析等办法,以现实案例联合实际研讨,经由过程层层剖析与商量,慢慢提出了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价值评价的目标系统和评价模子,旨在弥补国际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评价这一范畴的空白。本文得出的结论以下:(1)界定了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评价的主体,即兽类、鸟类和虫豸类这三方面上。(2)构建了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的评价目标系统,个中不雅赏价值位列第一,权重值为0。65;文明价值位列第二,权重值为0。25;科普宣教价值位列第三,权重值为0。10。并提出了美感度、独特度、汗青文明内在、平易近俗文明内在、珍稀性和科普性6项评价目标。(3)初次提出了实用于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评价模子,并为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划分了3种品级,即特等级、优秀级和通俗级。(4)评价了陕西太白山国度级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的总价值。共挑选了其野活泼物238种,个中脊椎类植物挑选了兽类野活泼物30种,鸟类野活泼物141种;无脊椎类植物挑选了虫豸类67种。经由核算、评价,得出兽类野活泼物旅游资本价值70分,鸟类野活泼物旅游资本价值59分,虫豸类旅游资本价值56分,对其加权后得出陕西太白山国度级天然掩护区野活泼物旅游资本总价值64分,其资本品级属于优秀级(60≤s《80),解释了其野活泼物旅游资本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具有了较高的野活泼物旅游价值,具有较为辽阔的野活泼物旅游开辟远景。
摘要3-4
abstract4
1.引言7-14
1.1.选题背景7
1.2.研究目和意义7-8
1.2.1.目的7-8
1.2.2.意义8
1.3.研究方法8-9
1.3.1.文献查阅8
1.3.2.专家咨询8
1.3.3.数学分析8-9
1.3.4.案例分析9
1.4.基本概念9-14
1.4.1.自然保护区9-10
1.4.3.生物旅游资源11
3.1.评价对象分类20
3.1.1.野生动物类型的筛选20
3.3.1.观赏价值21
3.3.2.文化价值21
3.4.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2
3.4.3.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23
3.4.5.构造判断矩阵25
4.2.4.野生动物旅游资源总价值44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十
动物疫病是世界性的事情,其对于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更加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了疫情的破坏性。在动物领域,疫病同样也是一个要时刻防备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动物疫病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疫情的基本知识。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之中,充分了解疫情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病毒会对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和生理系统造成影响,同时也有不同的传播方式。所以必须对于不同的疫情了解其基本知识,并做好信息整合以及不断更新。同时,也要不断了解疫情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外的防控经验,制定相关的预防工作措施。
第三段:落实预防工作。
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是长期而紧张的工作,必须严格把控各项环节。一方面要对动物饲养管理严格规范,定期做保健措施保证动物健康,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环境管理器材消毒等基本预防措施,确保营造出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预防更多的病例发生,是我们抗击动物疫病的必要措施。
第四段:发现和控制疫病。
当动物出现疫情时,必须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源,以免疫情扩散严重。其实,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我们时刻关心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另外,针对已经出现的疫情,要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舒缓动物疼痛,规范背景细菌的生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段:总结。
从上述的四个原则来看,在动物疫病防治的全过程中,预防工作是最为重要的,而发现和控制疫病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了解防疫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抵御动物疫病的袭击。在防控过程中,各类机构和个人应该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在有效防疫的同时,更要强化信息公开与透明,防止病情恶化。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定能在防控中实现完美的壁垒。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委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发布,201月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第十条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五)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除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义或者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分级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国务院批准。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县、自治县、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跨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提出申请,并按照前两款规定的程序审批。
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三条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建立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由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确定,并标明区界,予以公告。
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条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及其性质、范围、界线的调整或者改变,应当经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的界标。
第十六条自然保护区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有特殊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后加特殊保护对象的名称。
第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全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拟订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国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门的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第三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十九条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者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二十四条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设置公安派出机构,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条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居民和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从事前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三十条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外国人进入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决定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三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护区污染或者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二)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
(三)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给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二)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三)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九条妨碍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自然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
第四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十二
1、了解校园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你所看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调查表、笔、放大镜。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10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4、调查。沿着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记录观察到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的名称、数量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5、归类。将全组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归类。归类的项目和方法有全组同学讨论决定,并说明归类的理由。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十三
我国兽医防疫机构和队伍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初具规模,相对完整,在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来看,仍旧每年都有规模较大的动物疫病爆发和流行,特别是近些年来,猪高热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给广大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概括起来,问题主要出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现行的防疫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乡镇兽医站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三权归县,二是双层管理、以县为主,三是三权归乡、业务受县指导。根据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属于前两种方式占大多数,三权归乡的乡镇站占少部分,村级防疫管理趋于零。这种管理模式束缚了乡镇站的主动性,而且还产生了断头,急需要管理和指导的村级防疫却无人过问。使基层的动物防疫处于“悬空”状态,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关专家在对我国95个乡镇兽医站的调查中发现,约37-44%兽医站连房屋等硬件设施都没有,财政拨款仅占总收入的,防疫和检疫收入占48%,诊疗、兽药销售等经营性活动占,其它经营性活动仅占。大部分乡镇站基本上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维持运转并承担着防疫等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无法安心从事疫病防治管理,队伍不稳定,其瘫痪率在80%以上。
与此形成尖锐矛盾的是,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任务最为繁重,需要一支庞大的兽医执法防疫队伍。
二、基层防疫意识较差。
老百姓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猪或鸡没有发病,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去注射疫苗,看不到潜在的危险性,这样一旦发病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更坑害了国家的利益。本来几元或十几元钱的疫苗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了节省这点小钱却造成了成千上万元的损失。例如,在20__年的猪高热病爆发期内,由于乡村的个体小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较差,许多猪根本就没有进行最基本的免疫,导致许多小饲养户猪死亡率在50%以上,在有的地方猪的死亡率甚至在90%以上。而这些乡村小养殖户饲养的猪的数量(50头/户以下)约占调查样本村总的饲养量的6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规模化猪场由于防疫意识较强,损失要小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加强防疫和免疫的重要性。据统计,规模化饲养场由于有自己的兽医队伍,防疫密度大都能达到95%以上,而一般散养农户仅为60%,钉子户和拒注户较多,但又缺乏对这些钉子户的强制管理措施。通过对240家1000头以下的猪场调查发现,免疫程序不到位的占30%、消毒不规范的占22%、养殖场环境差的占27%、防疫药物质量不好的占22%,这些都是疫病发生的隐患,因而必须要提高基层饲养户的防疫意识。散养农户的强制免疫和产地检疫既是当前防疫工作的弱点,也是下一步继续开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趋小利而不顾大局。
每当动物疫病爆发时,由于政府的补贴不到位,老百姓的普遍做法是,尽快地把患病的动物卖掉而不是做掩埋和焚烧等无公害处理。而购买者可能来自屠宰厂,也可能是来自周边或几千公里之外的养猪场,无论是哪一种购买者,都会导致疫病的大面积传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现行母猪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20__年猪高热病造成的巨大损失,国家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按每头母猪补助100元。这其实是一项好的政策,但许多人为了多拿钱,采用了以下不正当的手段:一是采用虚报母猪数量,把自己的母猪数量按2倍或几倍地向上虚报,据调查几乎90%的猪场有这种违规现象;二是把肥育猪当成母猪向上虚报。
既然达不到母猪补贴的预期目的,不如取消母猪补贴,把这笔钱用于完善和建立有效的基层防疫体系、搞好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基层人员的防范意识,从“根”上解决问题。另外,养猪生产遵从的也是市场价值规律,猪肉价格高就会刺激更多的人向该领域投入,使养猪数量增加,这样一来猪肉价格会逐步回落,完全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象撒胡椒面那样到处乱撒,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乡村级防疫体制。防疫体系出现的漏洞,说到底是“机构”和“经费”的问题。由于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基层防疫人员没有工资、得不到培训、基础设施缺乏,导致最需要得到关注的基层防疫工作难以落实。因此,国家应制定政策,将乡村级防疫列入财政拨款范畴,用于乡村级防疫员的工资(依地区而定工资标准)、培训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立和购置。这笔费用看起来不小,但与造成的损失相比,可算是九牛一毛。基层防疫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回报性工程,各政府部门要权衡利弊,尽早行动起来。
动物疫病调查报告篇十四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际上目前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是“抓捕—绝育—放归”。具体来说,救助人发现流浪猫狗,可以先观察它们是否让人接近,然后尝试给它送食物,引诱其上前,待逐渐接近后,把它们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笼子。如果流浪动物警惕性较高,可以联系动物救助组织,用专业工具抓捕。接着,把动物送至宠物医院体检、接受绝育。最后,为它们寻找领养主人或放归至安全的环境中。
西方国家的猫狗在出售时,会被植入记录购买者资料、价格低廉的芯片。芯片植入接受动物保护协会或有关监管机关监督。一旦猫狗被遗弃,只需扫描该芯片,便可查询到主人,而主人会因遗弃动物遭受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国外还有很多流浪动物收容站,专门从事流浪动物清洁、驱虫、免疫注射、做绝育手术、寻找领养。
流浪动物由民间救助组织负责收留。两国均有全国性的民间救助动物组织,经费来自政府资助和民间捐款。美国和加拿大约有7000个动物之家,每年收留1500余只流浪猫狗,其中约4%的流浪猫和16%的流浪狗能和主人重新团聚。
历史悠久的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设有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员,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多个分支机构。其中,监察员负责接受虐待动物投诉和调查,同时收容生病、受伤的动物。在英国,虐待动物的人将禁止饲养任何动物,而遗弃宠物将被判虐待罪。
事实上,对于流浪动物的治理,天津公安机关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通过日常摸查,加大对街道、里巷、社区巡查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告知养犬者不得随意弃养犬只,所养犬死亡、丢失的,养犬人应当自所养犬死亡、丢失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且针对违规养犬问题,执法人员按照《天津市养犬管理条例》,重点纠正遛犬不牵领、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烈性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