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泉州的历史论文(模板18篇)
拼音是汉字音节,用以书写语言的一种声、文符号。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按照因果关系和前后顺序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如果你正在写总结,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或许可以解决你的困惑。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一
历史滚滚,如长江东逝水。时光历历,际会风云,星河璀璨。
这是中国,我是历史。
历史是一部人类进化史,从茹毛饮血到人工取火;从采集野果到吃上熟食;从石器到青铜器、到铁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社会。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艰难困苦,用筚路蓝缕创造、铸就了永恒。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数不清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创造陆续被记住。从最早的元谋人、蓝天人,到名震世界的北京人,再到后来的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他们的秘密正在被我们慢慢地揭开。
文明中外,到现在还让外国人羡慕,吃惊不已的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历史也是一部吃瓜史,各种滑稽人物轮番上场。周厉王在位时,觉得什么都是他的,于是直接控制了山林湖泊,还下令国人“不许说我!”最后,周厉王惨死在异乡。
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诸侯们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这场面,哈哈大笑。此后,周幽王多次点火,诸侯们渐渐都不再相信他。最终被犬戎杀死。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
夏桀日夜与宠妃妹嬉饮酒作乐,残杀百姓,还说人民和他是月亮和太阳的关系,月亮不能灭亡,太阳当然也不会灭亡。后来,商国国王汤战胜了桀,灭掉了夏朝。
历史诠释了什么叫“忠”,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命,割下了自己的肉煮给重耳吃。即便后来他没有被封赏,但当重耳火烧绵山时,为了让重耳好好治国,带着自己的母亲被大火活活烧死。
秦国的.改革家商鞅,在生前一心为秦国主持变法,可死后却遭到车裂,但秦始皇还是征用了变法。
吴起率军攻打秦国时,作战期间他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但吴起的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最后被贵族们乱箭射死。
历史也诠释了什么叫“贪”与“奸”。西周初年,齐国大夫田和将齐康公流放到海岛上,自立为国君,史称“田齐太公”。此后齐国在历史上被称为“田齐”。
时光匆匆,唯有历史永恒。这是中国,我在这里,我是历史。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二
嘉祥一中是我的母校,我和我的很多同事曾在这里走过了三年高中生涯。如今在县委县政府“三校合一”的大背景下,她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因为学生的成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一个集体学习,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依据苏联巴班斯基的“可接受原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实际,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的原则组织教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教学是解决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矛盾的有效方式
分层教学本质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依据学生不同个性而进行的教育。公元前五世纪,万世师表孔子就实践了分层教学,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在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东西方都是个别教育,但是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兴起,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存在着矛盾,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学生的不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素质得到发展,打破原来班级授课制的一次备课一劳永逸的局面。
二、分层教学是解决嘉祥一中大融合后的必由之路
山东嘉祥一中建于曾子书院旧址,文化底蕴丰富,人文积淀厚重,儒风浸润深远,是一所传统的县域普通高中名校,建校六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发展成为全省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是当地教育的一面旗帜。2011年9月,新校区正式启用,原二中、三中并入嘉祥一中,实现了县委县政府“高中进城”“三校归一”的`宏大目标,并为全县普通高中发展均衡教育扫清了障碍。目前,学校一校两区,每个校区一级两部,层层竞争,12个教育科,教职工近千人,204个班,学生12000人,规模极其庞大。但是,新的起点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高中进城,嘉祥一中一统嘉祥普通高中教育,这种近乎理想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了校舍、设施、生源、师资大均衡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科教师优劣搭配,一个班级的各学科任课教师极不均衡;学生优劣搭配,每个班内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的班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中考录取分差达到28分,54名学生成绩呈陡立阶梯排列。这种状况令教师感到上课无所适从,讲深一点中后进生因不理解睡一大片,讲浅一点优等生早已厌倦,课堂效率低,家长意见大,很多教师感到异常困惑。与此同时,每个班内师资和优质生源被稀释,难以出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高校学生,优等生被学困生所困扰,同时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庞大的学校规模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我们正确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具体落实上、评价机制上都得到客观落实,达到稳定优秀生,提高学困生,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高中文科历史的分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学生分层坚持宏观分层与微观分层的有效结合
1.宏观分层原则依据学部的现在分班编制,所有的文科班大面上分三个层次:科技班、普文班、特长班。科技班侧重于拓展广度,提升高度,加快进度,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挖掘出学生个性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在优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普文班侧重于落实“双基”,讲练结合,少讲多练,以练促学,强化技能。特长班重在抓实课本知识,抓好正常进度。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讲,反复练,达到熟练自动化,使大部分学生能做好低档题。2.微观分层原则把学生高一、高二两次期末考试、高三入学考试五次考试的历史成绩相加后取平均数,排好顺序,然后按3:4:3的比例分为甲(上)、乙(中)、丙(下)三个小组。丙组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弱的“学困生”,即能在教师和甲组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乙组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刻苦向上的精神,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但潜力较大的中游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能独立完成部分练习题;甲组是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均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整体素质较高的优等生,既能够独立学习新的知识,完成作业以及老师的补充题,又可以通过协作帮助后两组同学解决疑难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可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是甲乙两组同学需要达到的中级目标,而“运用”则是甲组同学所达到的高层次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层
四个层次,基础、方法、能力、情感。其中,“基础”层次是甲、乙、丙三组同学均要熟练掌握;“方法”“能力”是乙组、甲组要求达到的目标;“情感”虽然是高级目标,但不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要求甲、乙、丙三组同学都要达成。
(四)辅导分层
辅导具体的基础知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就必须从精神理念、方法、动力上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把教师解放出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另外,还可以动员优等生去辅导学困生,让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考试类型分层
题型层次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选择题;能力层次分为基础题目和能力题目;考查类型分为背景类、概括类、评价类、认识类、变化类、比较类、特点类、开放类八大类。总之,分层教学可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嘉祥一中实现大融合之后面临问题的各种思路。落实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成长,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三
翻看历史的画卷,如浪花淘尽,那过去的一幕幕岁月流转,一位位英雄伟人展现在眼前,我不禁走上前去同他们对话。
我看到了屈原,他沉吟着《离骚》,向汨罗江畔走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谗而见疏到流放汉北,最后放逐江南,一路均是奸臣当道,怀王偏听不明。他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洁的莲花,象征他不会被世俗所污。最后的最后,他纵身跃入汨罗江,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
我看到了张骞,他是东方的哥伦布,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第一次出使,张骞带领使团走在河西走廊,但是出使西域,哪有这么容易,匈奴扣留软禁了他们,威逼利诱,破坏汉朝与月氏的往来,一晃十年。张骞从不动摇,终于赢的机会,幸运逃脱,“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大漠灼黄沙,狼烟熏晚霞,夏季热浪滚滚,冬季寒风刺骨。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二次出使,他去往了更多的国家,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这一次,几乎打开了大汉通往西域的所有道路,从此世界上多了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大道,从此大漠不再只有孤烟。
我走近嵇康,与他对话,他默默不语,只是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从琴音里我听到,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在死刑场上,三千多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嵇康,他其实不怕死,此时此刻,他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送给所有为他送行的人。铮铮琴声,从此刻在了汗青之上。
梦回大唐,我遇到诗仙李白,他时而高举酒杯,吟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而望着月儿,低语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他满是豪情;“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在蜀道,他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甚至在梦中,游历天姥山,也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放过美景。飘逸、洒脱,就是他的性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有雄心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自信满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告诉我要不畏强权......对话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我从历史的画卷走出来,回顾着与历史先贤的对话,屈原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张骞为国奉献,风雨无阻,嵇康洁身自好,不囿于世俗,李白自信豪放,洒脱自由......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也是不断地在向先贤们学习。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四
一、无文字社会的历史书写。
不过,马林诺斯基仍然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均质、结构不变的社会,个人的生命史也就是群体的发展史,对个人生命史的把握也就足以理解一个群体的大致历史。在《伊隆戈人的猎头》这本书中,罗萨尔多宣称要对伊隆戈人的社会与历史进行研究。伊隆戈社会没有文字,同样是一个人口很少的边缘性群体,罗萨尔多会如何走出前辈学者的困境,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1565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直到1898年菲律宾因美西战争易手,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至少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伊隆戈人的生活就和外界环境联系在了一起,西班牙人、美国人、日本人轮番登场,伊隆戈人的生活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萨尔多引入了代际分析的研究方法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伊隆戈社会并没有文字记录其历史,也就缺乏社会制度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即使有也是他者带有偏见的记录。故罗萨尔多认为以往人类学中的历史研究多半出自臆测,形成所谓“伪历史的推测”。
罗萨尔多认为:“马林诺斯基的传记方法强调个人能力、个体能动性,克服了人类学田野工作时间较短的问题;从而展现个人生命周期与其他社会机制的互动,并且增加了社会系统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维度。不过马林诺斯基的生命史研究方法还算不上民族志写作的终极指南,要将历史过程进一步加入民族志当中……将使用包括生命周期、年龄与性别角色、代际交往,以及家庭周期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个人史研究中社会结构方面的参数。”[1]103通过代际分析能把对整个时代的撰述变为一系列个人传记的集合,并将其与这些个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背景结合起来分析。罗萨尔多在书中写道:首先,这群人通过某一历史运动,获得了集体认同;其次,他们作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群体,在社会中长期存在。这群一同成长的人们,随后也一同慢慢变老。通过代际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群体繁衍、延续、变动以及完全改变社会结构的各种发展过程。借助这一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上一代人正逐渐离开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下一代人正逐渐上升取代他们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注意到产生世代延续,以及每代人独特特征的社会机制。[1]104—106代际分析把当地文化认可的生命周期过程、个体生活的生命史、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时段的巨大影响,以及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更替过程,整合在一个复杂的叙事框架当中。
样本量的大小及其样本的`代表性仍然是个问题,个体—群体—整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还表现在如何通过“量”的累积提高“质”的方面。以研究一个群体的历史来洞察整体的历史的逻辑基础在于“用代表性样本方法来代替全面调查”。[10]对“代表性样本”的选取过程永远只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位分类,也就无法做到所谓的“洞察”整体的历史。当民族志文本形成之后,读者所看到的仅是作者对“代表性样本”的表述,没有进入样本的其他个体因研究者的“文字暴力”被排挤出对整体的历史呈现过程当中,他们从此销声匿迹。[11]在全书中,读者看不到罗萨尔多任何关于伊隆戈妇女生命史的完整记录。即使出现对妇女的描述,也只是穿插在对男人的描述之中,成为一种注脚。已经形成的民族志文本中缺失了妇女的声音,仅此一点就能成为女性主义人类学者攻击的口实。
二、田野工作时间的“长”与“短”。
罗萨尔多认为,人类学者常常错误地假设他们研究对象的文化是永恒、静止的,这种错误假设的根源在于短时期的田野工作。人类学者过分局限于自己在短暂田野中所获的观察,对他们来说,见到的就可以相信。[1]埃德蒙·利奇也认为:“这种爱好‘均衡’诠释的偏见,源于人类学家所获资料的性质和从事田野工作的条件。”[3]20经过30个月的共时民族志田野工作之后,罗萨尔多摒弃了依靠一段事件的观察构建复杂社会发现模型的做法,而是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揭示更为久远的历史、探寻社会过程发展的轨迹。基于此,罗萨尔多认为:“实际田野工作的短暂对民族志研究造成限制这一点并不属实,只是一种幻觉;或者说,这种局限的确存在于某种类型的民族志调查之中。”[1]通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克服田野工作短暂的不足。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并非与人类学同时诞生,而是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才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研究方法,并逐渐被其他学科所借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中,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人类学家的研究都是出自于“安乐椅”上的玄想,所采用研究资料依靠探险家、传教士、旅行者或是殖民者的记录。20世纪以来,人类学家对“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所作所为加以批判,认为人类学家依靠二手甚至转手多次的文献与文字所作的研究不过是对历史的臆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走进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中,在与研究对象的接触中目睹其生活方式、聆听其故事。在田野工作成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马林诺斯基无疑起了关键的作用。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使人们理解了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者的重要意义。像马林诺斯基这样卓越的田野工作者,他所做田野工作的时间累计约两年半长,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12]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时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调查的时间少于一年,就不可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五
浅谈中学生乡土地理小论文撰写的指导与体会文/吴明黎
摘要: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死记硬背地理常识的现象。虽然理论都记在脑海中,可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身边发生的地理事件的能力却很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指导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谈了多年来指导乡土地理小论文撰写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中学生;乡土地理;小论文
一、乡土地理小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1.确定题目(选题)
论文题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材料选取等后面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何确定题目呢?首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遵循自然规律并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去解决的问题。选择内容要有一定的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居室环境与健康》《发展公交,势在必行》;其次,选题宜小不宜大,最好不超过本家乡的范围,如家乡的一条河、一条公路、一种民俗的传承或一个社区环境问题等等。题目一大,写起来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很难深入到问题的实质,而题目短小精悍,只需抓住一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透彻论证,这样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这样的文章能显示出优势。如,《柳湖的过去、现在、未来》等都是很好的题目,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把握好选题至关重要。
2.调查收集材料
题目一经确定就要指导学生做好社会调查、野外实践,尽可能收集与题目相关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如何才能收集到可靠有用的材料呢?这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去考察,走进社会展开调查,参阅书报、网络,结合实际询访,从不同的渠道围绕课题收集相应的素材。具体做法有:(1)从学校和家庭开始,观察发生的变化,通过对大自然和社会某些现象、本质的诸多地理问题的调查、分析、思考而获取材料,如家乡变化等方面的问题。(2)到野外,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对象,有目的地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形成该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如家乡耕地的利用、河流的开发与整治等问题。(3)收看电视、登录网站,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等渠道查阅获取充分的资料。(4)访谈长者、专家,听取教师的建议及指导,询问对象最好是年长的或者对该事物较熟悉的人。
3.整理分析材料
写好地理小论文,选材是很重要的环节,只有组织好材料,学生才能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把问题说清楚。当资料收集到一定阶段时,就要对收集的摘录资料、实验结果、考察笔录等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并从各种事物的对比分析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可靠有力的论据。这些工作离不开教师指导。还有,学生选材时弄不清楚的一些理论根据、数字等问题,教师应给予指导,加以强调和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创作,阐明自己论述的观点。
4.撰写初稿(正文写作)
撰写初稿是对所选专题经过一番调查、收集、对比、思考以后的归纳总结阶段,即小论文撰写阶段。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将问题的分析引向深入,如,《美人溪不再美》,对美人溪污染现状调查后,以“水污染有什么现象和特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污染?”“你认为应如何治理和保护?”为题进行分析。写作前先拟好提纲,科学安排文章的层次和构思,形成明确的思路。论据要充分有力,论证要有科学性、逻辑性,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忌模棱两可。
5.审核阶段(后期工作)
初稿完成后,首先对文章的内容和布局进行修改,看观点是否正确、可靠,材料是否恰当、翔实,结构是否合理、周密,数据引文是否准确,语言是否严密、可靠,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都应多次检查修改,仔细推敲,然后再对文字进行加工和润饰。从选题到定稿的全过程中,应多征求教师和专业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二、乡土地理小论文撰写暴露的问题
撰写小论文需要一定的时间,部分尖子生怕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不愿参加。因安全问题,学生走出校园收集资料的机会较少,收集的材料受到限制等问题,因此小论文的质量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乡土性
论文题目过大、过泛,抓不住重点,论证不清,缺乏乡土性,如,《保护生态水资源》。所谓的乡土地理小论文,就是要结合所在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写。体现的是关于家乡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讲述本家乡的河湖、民俗等问题,可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如,“长安街商业发展调查与分析”等,能很好地体现家乡情况,乡土性强。
2.缺乏地理性
小论文写成与地理无关的文章。地理小论文应体现地理性,即文章所用的观点、理论应该是地理学的观点、理论。
3.缺乏论味
小论文文体错误,写成散文、诗歌。如,《繁星,何在》《敢问路在何方》等抒情文章;写成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如,《××公园》,纯粹向人们介绍公园的基本概况。地理小论文首先是一篇科学性的文章,不能像作文那样进行大量的夸张、想象、抒情等。要求依据事实情况进行写作。所应用的语言是比较平实的。其次,地理小论文是论文性质,应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一篇好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
4.选题不当
题目过大、没有创新或者文不切题,落入俗套。给文章命名要求不能含糊,一定要明确、简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事物,如,《外来人口现状调查》。题目最好是比较有创意的,如概括为一句诗句或一句朗朗上口的话或者几个明确的词语组成,如《流水情》《水水的洪濑》。标题堪称论文的“眼睛”,它是窥见论文要点的“窗口”,可见选题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教师进修学校)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六
1.历史教学中的常规措施。
(1)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多专注30分钟。新课改下,全国很多学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武汉市十二中的教学课堂是这样的:前一节课结束时,老师会把新课内容印成预习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校有专门时间,供学生自学预习。上课时,老师只讲15分钟,梳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其余时间以学生讲解题目、讨论为主。在课堂最后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个自主时间设立出来,不是随意的,它应服务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预期目标,它的内容要由课程需求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归纳总结、提问释疑;也可以是练习、讨论;还可以是演讲、辩论和观看视频等。(2)阅读历史人文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作为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开放自由、潜移默化的细水长流过程,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科学习和成绩,是不可取的。除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阅读历史人文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好的.引导方法。此外,充分利用学科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事件或周年事件上,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2.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历史贴近现实。“学习金字塔”是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在24小时内所接受的信息保存情况的百分数,其中仅听老师讲授、被动获得知识能够保存下来的只有5%;而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立即向他人教授所学内容所保存下来的知识容量则相对更多,达到了50%、75%、90%。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跟上节奏。如可督促学生坚持“五到”法则,即: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头听课;要“耳到”,听课当然要用耳朵;要“口到”,就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手到”,就是指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当前面“四到”都具备的时候,自然也就“心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相信学生的能力。如在高二文科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在每节课后自己归纳知识要点和体系,定期检查归纳本,效果很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让历史贴近现实,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由老师作专题讲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以史为鉴的重要。(2)教学内容要抓中心。教学实践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学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奔命,丧失热情。一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原因何在?第一,从人脑的心理特点来看,人的大脑皮层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兴奋区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二,从学生思维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来看,一课一个中心,学生围绕中心能将纷繁的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教学内容要精整合。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己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教科书的内容,二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整合教科书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由于新教材知识重叠部分较多,有些课目甚至要敢于动大手术、作大整合,这虽然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却是历史新课程教学所必须为之的。(4)教学内容要深探究。探究学习需要依靠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探究。短短一节课内学生不可能凡事探究,如历史概念、历史名词、历史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课堂上依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教学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应围绕本课的中心,在教学重难点上展开,一般一课有一个深度探究的问题就够了,多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掌握。(5)教学活动要重实效。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是指为常规知识传授服务的学生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形式有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又有自由辩论、虚拟情境、角色扮演等等。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参加。一般来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一节课设计一个这类的学生活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类活动若设计多了,课堂反而显得华而不实,冲淡了主题。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七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
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作品的形式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
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
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
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
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再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地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地题目,让学生再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组,时调查的每项内容都有人写,但各有侧重,为了写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两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讲讲作品的要求、特点及范文优点等,要求注意文章流畅、说理明白。
4、成稿后,教师要进行检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处改动应让学生自己去改,反复几次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了。
5、最后,可对学生写出的小作品进行测评,一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地理作品演讲赛,展览会,出地理墙报或选集。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八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二、社会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九
泉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史前时期。作为一个即历史又现代的城市,泉州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体会。本文将从泉州的古迹、文化、名人、传说、景观等方面展开,分享我的泉州历史心得体会。
第一段:深受启发的泉州古迹
泉州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古迹见证了泉州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城壁、清真寺、城隍庙、惠安土楼等等。这些历史文物代表了泉州古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凸显了泉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泉州古城钟楼的高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市区,感受远古时期的生活气息。在诸如惠安土楼这样的村落,可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感受传统的建筑风格。泉州的古迹富有教育意义,让我意识到自己具体生活所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段:让我感动的泉州名人
泉州的历史名人包括有关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领域的杰出人物,极大地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例如明代国子监祭酒杨慎,是一位传世名士。其作品《临江仙》、《临江仙·滞"人"》等都是戏剧中的经典作品。在我与泉州的游历中,我读了《泉州公案》这部成名之作,充分感受到杨慎的才华和泉州在文学领域的基础。同时,泉州还有其他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名人,如明代诗人伍注、明代文学家吴澄、清朝海军将领黄埔等,更大地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慨和体会。
第三段:设计与精美的泉州文化
泉州文化是深具独特魅力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内涵影响着传统信仰、美学审美、装饰文化等各方面。泉州特有的装饰风格已经延續了几百年,就像传说般美貌的婆罗洲,精致的木雕艺术更促进了泉州的美学审美。同时,泉州的传统工艺品和特色小吃都极富鲜明的泉州特色,例如泉州腰果、花生酥、石饼,以及泉州漆器、风筝、丝绸织造等等,都彰显着泉州的文化独特性。
第四段:流传亘古的泉州传说
许多流传于泉州历史的传说,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意义。泉州邮筒传说是涵盖泉州文化经典范畴的自有传说,让我体会到泉州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和传奇成分。还有神仙采药的传说、忠魂涂附、潜龙圣鳯、嵩岳岱宗等,也激起我思索和探讨的好奇心。这些古老的传说为我带来了兴趣和启示,加强了我对泉州文化和故事的了解。
第五段:令人向往的泉州景观
泉州地处南国优美的地理环境,拥有独特且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泉州的海岩石林、盐场、两淮新城等都是自然景观,让我对泉州的大自然印象深刻。同时,泉州还有世界闻名的白蚁堡和唐寅所诗的望江楼,它们不仅代表了泉州的历史和文化,还展现了泉州的风景和地域特色。
总的来说,泉州历史典故和文化制造了数不胜数的丰厚人文素质,让我有了很深刻的心得体会。由于节约篇幅,本文所涉及的方面也只是泉州历史和文化的一小部分,然而泉州给我留下的印象已然十分深刻。我相信,以泉州为代表的福建传统文化无论对于我,还是其他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我会继续探索泉州,去体验并感受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期待这座城市的未来展望。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
历史教师在用好教材之余,还要善于开发历史教学资源,尤其要发挥好乡土历史知识对教材的辅助作用。用乡土历史知识辅助国家统一教材的做法,既能够体现国家教材的主体地位,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简单易操作。作为泉州人,笔者对泉州乡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积极探索泉州乡土历史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路径与方法。
新课导入是每节课的点晴之笔。导入首先要有新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师应协助学生在既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累积新经验。相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世界和国家历史知识,乡土历史知识就是活生生的既有直观经验,对学生而言,是既亲切又有新鲜感、既熟悉又充满情趣的崭新的学习天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以乡土知识导入新课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改革开放》一课,由于学生在政治课中也学习过相关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课一定提不起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伊始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知识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国家政策就在身边”。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介绍石狮发展史的材料:“石狮脱胎于农村,原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列第26名,1994年跃居第17名。1995年已经跃居全国县市先进行列,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5亿元。在石狮建市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经济总量的增幅来看,一个石狮已经变成了十个石狮。”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材料中的数字,通过分析感受到家乡变化与国家政策变化息息相关。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很多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汇集在讲授的过程中,而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如果把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运用到初中乡土历史教学中,就能够较好地发挥乡土历史知识对国家教材的辅助作用。所谓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很多方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等。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历史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已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对乡土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等技能迁移到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有效迁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讲授《思想文化》一课,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知识高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觉得太抽象难懂,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了解泉州学生比较熟悉的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思想性格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因此,了解李贽的其人其事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突破口。
首先让学生了解李贽的家乡和家庭情况,使他们感受到李贽的生活境遇与商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李贽个人的经历后剖析其性格特点,了解李贽离经叛道、不畏权威和善于思考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李贽的思想主张,学生就会觉得李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政治主张合情合理,他代表下层人民发出了一声呐喊,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这时教师再做深入讲解:这些下层人民在城市中就是所谓的市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对他们设下的层层束缚,李贽把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如 “人皆有私,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男女应当平等”等。由此可知,在高压的封建政策下,李贽被称为“异端”也不足为怪,其命运的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讲完李贽的思想性格后,可以先带领学生归纳关于“思想”的学习方法,即从思想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活出发,结合思想者的性格来分析其思想主张,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从而实现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迁移,使学生树立“历史无难点,只要有方法”的学习观。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一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别,它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与中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交流。这使得泉州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多样,而泉州历史文化研究则成为研究泉州发展的途径。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在全面了解泉州的历史及文化基础上,我对泉州的过去及现在都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
一.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州自古以来就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悠久,““文物古迹肆虐”的泉州闽南文化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例如泉州梦如是、南音等文化元素,这些都成为了泉州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历史上一直与海外进行着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对于泉州的文化整体发展以及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泉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泉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它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正是因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泉州才得以保留住了许多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同时,随着时代变迁、文化的演进,泉州历史文化也不断进行着新的发展。例如泉州的“海丝研究”、“梦如是”旅游文化等,都是泉州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泉州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得以保护,还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
三.泉州历史文化的影响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它曾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广泛交流,这使得泉州的文化得以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而泉州旅游业、中华文化传媒、文化教育等领域对于泉州文化的传播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泉州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中国城市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四.泉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不足
尽管泉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但是泉州历史文化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泉州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尚待深入研究探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泉州文化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此外,泉州历史文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社会人类学等领域的交叉深度还有待提高。
五.泉州历史文化研究的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将越来越重要。所以,未来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应该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与联合,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文化资金的资源,加强全国和全球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使得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有效。
总之,泉州历史文化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泉州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所在。在未来的历史文化研究中,我们需要加强交流与研究,将泉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文化传承发展模式,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长远视野中,展现出更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二
(一)尽量符合或接近历史真相
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对于学生们了解历史真相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仅只是教师而已,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语言就是历史故事的重现。历史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必须避免掺杂个人的感情因素,应该客观地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另外,陈述历史事件,要注意查找历史资料,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博物馆或历史纪念馆等进行更深刻的参观和学习。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历史老师应为学生答疑解惑,将真实的历史情景再现,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中,运用讲解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研究与兴趣。
(二)尽量与课程教学目的相关联,有针对性
在历史课上,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为学生讲重复讲过的故事,另外,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可能很多,历史老师讲课时不需要将所有历史故事一一道来,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挑重点,挑选联系最大的一个故事进行生动的描绘也可以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尽量结合现实,以史喻论今
我们之所以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把过去发生的事情,把古人的伟大事例展现给学生,还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故事的同时,能够传承祖辈们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孩子们今后的道德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进行适当的吸收,这就是教授历史课的目的。
(一)新课导入前设置悬念故事
一堂课成功与否,课堂引入是关键,历史课的引入选定历史故事作为开头,那么这个故事一定要为学生做好伏笔,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自己不动脑筋,这堂课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课堂引入中为学生留出空间去思考,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地活跃学生的主动性。
(二)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
教师必须控制理论与故事的时长,如果一节课中都是理论知识或都是历史故事,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感到疲乏。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知道什么时间应该穿插历史故事来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一篇课文涉及到不同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穿插不同人物各自的故事。总之,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才是一堂课的成功。例如,我在备课时,如果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为了避免学生们对故事当中的`人物混淆,我会分时段为他们讲述相应人物的故事。除了课本上的事件,为他们分别讲述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更方便孩子们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对人物进行记忆。例如,司马迁的《史记》是大家所熟悉的,我利用司马迁的著作,为学生们讲述这篇著作艰难产生的过程,让他们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精神,更是达到了学习先人精神的目的。
(三)课堂结束前巧用历史故事
完美的结束课堂是考验历史教师最后的一关,既然开头过程都是历史故事,当然是有头有尾的用历史故事来结束一堂课程。巧妙地选用一则可以让学生们回味的故事,具有积极能量的故事结束这一堂课,能够再次刺激学生们的对知识的渴望,能够让学生在课下还不停地讨论关于课上的知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这节课时,快要下课时我为学生们讲述能够让他们课下也可以讨论的故事,课上讲到商鞅最后被处以“军裂之刑”,同学们都很愤怒,为这样的变法感到惋惜,我为他们讲述商鞅逃到边关住宿,客栈按照他所提出的法令拒绝他,说明虽商已死,变法却已经兴起。同学们对当时的形势充满了期待。
总而言之,历史课中历史故事现在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想让课堂气氛活跃,想让学生们学到更灵活的历史知识,如何选用适当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师长期需要学习交流的部分。然而,选定历史故事,怎么科学灵活的将历史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也是历史教师必修一门学问。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三
泉州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道。为了深入了解泉州的历史文化,我参加了一场泉州历史文化讲座。在这场讲座中,我收获颇丰,对泉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段:讲座的开场白
这次讲座是由一位泉州历史专家主讲的,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泉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对中国的海外交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泉州还是中国古代海防要塞和航海中心,几百年来培养了大批的航海家和商人。这些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使得泉州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特色的城市。
第二段:泉州的建筑文化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主讲人提到了泉州的建筑文化。泉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传统建筑,包括寺庙、府邸、园林等等。这些建筑多数具有浓厚的南派特色,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特别是泉州石鼓楼和开元寺,它们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泉州建筑文化的代表。参观这些建筑让我们领略到了泉州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第三段:泉州的历史名人
泉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讲座中,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泉州的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郑成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清英雄,为了振兴中华,他孤身一人在泉州策划并发动了一系列的抗清活动。还有李春芳、海福星等等,他们也是泉州的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泉州人的骄傲和自豪。
第四段:泉州的传统文化
泉州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如戏曲、音乐、艺术等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泉州的“皮影戏”,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表演艺术。皮影戏是通过手工制作各种人物形象,并将其反射在白色幕布上,再用灯光投射出来进行表演。其生动形象和传递的正能量深受人们的喜爱。此外,泉州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品,如泉州木雕、漆器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泉州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珍视。
第五段:对泉州历史文化的思考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于泉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泉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我们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泉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为当代的泉州人,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并传承这些宝贵的资源,同时,也要将泉州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相结合,创造出更有活力和特色的文化形态。只有这样,才能让泉州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为我们所用,为泉州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总结起来,这次泉州历史文化讲座让我对泉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了解泉州的历史渊源、建筑文化、历史名人、传统文化等方面,我对泉州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和文化底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让我认识到了作为泉州人的身份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于泉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相信,只有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泉州的历史文化,才能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四
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泉州历史文化的讲座,并深受启发。泉州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次讲座通过专家的详细介绍和精彩的讲解,让我对泉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次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泉州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同时也对泉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泉州的历史沿革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泉州的历史沿革。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交流资源。它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吸引了无数商人和外国人来往。讲座中提到了泉州在宋代的鼎盛时期,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震撼的事实。泉州的历史悠久而辉煌,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
第三段:泉州的文化遗产
除了历史沿革外,讲座还详细介绍了泉州的文化遗产。泉州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泉州古建筑、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讲座中,我了解到泉州是一座古建筑的宝库,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群。其中,开元寺、清源山石刻、锦江楼等都是泉州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现了泉州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工艺。
第四段:泉州的特色文化
泉州的特色文化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在讲座中,专家提到了泉州的鲤鱼门文化和海上文化。鲤鱼门文化是泉州独有的文化现象,代表了泉州人对家庭和家乡的热爱和执着。而海上文化则是泉州人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文化,体现了泉州人对海洋的崇敬和探索精神。这些特色文化使泉州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也是我对泉州印象最为深刻的方面。
第五段:对泉州历史文化的思考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泉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我意识到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正是这些历史和文化使城市与众不同。作为泉州人,我应该更加珍惜泉州的历史文化,努力传承和弘扬泉州的优秀传统,让后代子孙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总结:
这次关于泉州历史文化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了解泉州的历史沿革,我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泉州的文化遗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泉州的特色文化使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泉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也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泉州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泉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出一份力。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五
党务工作部“五学”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党务工作部作为从事党内各项业务和事务活动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培训阶段中牢固树立“走在前、学在先、带好头”的理念,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精选篇目“必”学。在学习培训前,党务部领导认真研究、精调细选学习重点,制定了《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学习计划安排表》,下发至部机关全体党员,并明确了学习时间、主持人、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重点突出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泉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江浙学习考察报告》等。
二是分管领导“导”学。党务工作部3位分管副部长作为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持人,在每次的集中学习前,分管领导认真备课、查找资料、精心选材,巧妙设计。学习中,分管领导围绕主题谈理论、谈思想、谈感受、谈工作实际,有力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更加自觉地加强学习,鼓舞着党员们更认真地、更踏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3名分管领导已带头主持集体学习9次,带领部机关党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时间达18小时,带领党员学习达180多人次。
三是开展讨论“深”学。在集体学习中,部领导认真联系开发区的区情企情,认真联系党务工作部的工作实际,积极引导参学党员对所学内容进行互动座谈,努力实现“三个互动”:即分管领导与机关党员学习互动、机关党员与各科室学习互动,党员与党员学习互动,有力把学习培训活动引向深入。目前,已举行互动座谈会6余次,参与互动学习的党员达120多人。
四是网络媒体“助”学。部机关要求各科室以及全体党员要充分利用人民网、新华网、《开发区学习实践活动简报》、《开发区要讯》、《开发区党建》、《泉州晚报》以及其他媒体党报党报推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页或专栏,认真学习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学习全国各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做法及先进事迹,有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热情和干劲。
五是读书笔记“促”学。部机关要求全体党员既要全员参加集中学习,又要全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电化教育和专题研讨中,要认真做好理论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尤其要突出体现学习感受和体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有力确保证学习实践活动能够取得“党员干部受教育”的实实在在成效。
(洪迎福)。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六
近年来,我越来越喜欢到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游览。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名城,泉州这个过去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站点,尤其吸引着我。在我的游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泉州悠久历史的魅力,也领悟到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1. 泉州城市文明的历史回溯
泉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经济繁荣。在宋朝时期,正是泉州港开始进入了其鼎盛时期。宋代时期,泉州的富庶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行,使得泉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街市。在元代时期,泉州更是称霸东南亚、印度洋甚至直至非洲和欧洲。到了明朝,泉州的城市文明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尽管在现代时期,人们和社会经济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泉州自己的经济文化地位依然得以稳固,该城市一直保持着旅游、工艺美术、橄榄和水果等方面的优良传统。
2. 泉州古建筑文化的喜爱体味
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作为中国最早的海上开放都市,其古建筑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得以保存至今。我在泉州,曾经游览过开元寺、清源山庄、云峰寺、泉州南洋古城区等地方,这些古建筑和景观都深深打动了我。这些古迹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泉州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化保护,而这也是泉州市的独特之处。与此同时,作为文化古城,泉州也满目皆是各种工艺品,在我的游览中,我也深深被泉州多元文化多事招满机会的古灶、各种古建筑、木雕、客家土楼和海洋文化等等所吸引。
3. 泉州地理文化深入品味
泉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自然美景瑰丽的城市。泉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情况,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泉州,海峡两岸,金砂湾、万石山一线的旅游区、孔氏联谊古镇、崇武古战场等各类旅游景点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泉州还以其海洋文化和美丽的海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泉州东晋抵抗大海的历史。
4. 泉州民俗文化体验
在泉州的历史和文化中,更有着诸多的民俗文化体验等等。泉州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如购买濠江灌肠、食第三亭人团子和茶会等活动等等。这些乡土文化依然得到保留,在我游览的过程中,我也在一些茶楼里体验了一些泉州的饮食文化。此外,泉州的婚俗,表演艺术、动植物也很有特色,我旅游泉州期间,还欣赏了一些地方表演和文化表达艺术,深感泉州民俗文化和表演艺术深奥之处。
5. 泉州的现代气息感受
总的来说,在我的泉州旅游之旅中,深度体验了泉州的历史、文化交融的现代城市面貌,这个由古代建筑及文物保护、庇佑而成的“自然山水怀抱”的世界最适合老少皆宜游客。同时,泉州对于各种新型旅游、民俗产品和旅游活动一往无前的推动和不断创新。这些现代元素也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年轻和时尚的气息。
泉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在一起,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但泉州作为一座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历史更加悠久、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让这个城市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未来我还将继续去泉州游览,体验这个城市不断发展变化背后的魅力。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七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解释是作者精神的重构,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乃是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泉州的历史论文篇十八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条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七学生不率教者,举而免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广文馆的学生与其他六学的学生一样,是被国子监统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广文馆的地位排在国子学和太学之后,在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上。唐代广文馆创立之初,虽然经历过“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但是并未“自是遂废”,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许直至唐亡。
一、唐代广文馆创立的时间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会制度史”,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书中在讲到国子监的机构组成时,提到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并未提及“广文”二字。经学者考证,并非《大唐六典》遗漏不记“广文馆”,而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广文馆还没有创立。
在《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唐摭言》卷一《广文》、《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等史籍记载中,广文馆是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秋,在国子监创立的。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所知,初建之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在国学西北隅,与安上门相对”。
二、唐代广文馆存在的时间
唐代广文馆的创立时间已是确定无疑了。接下来,要澄清的是唐代广文馆的存废时间问题。据《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苑传中·郑虔传》记载:郑虔在广文馆中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又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记载:“廊宇粗建,会(天宝)十三年,秋霖一百余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将充他用,而广文寄在国子馆中”。广文馆创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灾倒塌或损害严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了。面对没有教学地点的事实,广文馆的命运是“自是遂废”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呢?正确答案是后者。且看: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条史实:“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体如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各十二贯文,国子主簿十贯文;大学广文助教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23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都在继续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的一条史料:“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百十七文,……国子祭酒八十贯文……司业六十五贯文……国子博士四十贯文……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各二十五贯文……国子助教、广文助教各二十贯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34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仍在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全唐文》卷548韩愈《请上尊号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称,身虽微贱,然皆以选择得备学生,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识,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言,可知,当时广文馆存在于国子监中。此文为韩愈任职国子监领导即国子祭酒时所作。韩愈任国子祭酒之职的时间段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0~8。换言之,至唐宪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广文馆依然存在于国子监中,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66~67年。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就)府君墓志铭》(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此墓志铭中记载,卢氏甥在开成末年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广文馆博士”一职既然在开成末年存在,那广文馆亦存在于开成末年无疑。“开成”为唐文宗的年号,时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损毁之后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乾符013》记载:李推贤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据《新唐书》(卷70上)记载:李彬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唐宣宗李忱于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92年。
还有,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咸通105》记载:贾洮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据《新唐书》(卷75上)记载:郑顼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唐懿宗李漼于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1。
另据“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既丁家难,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文中“大盗犯阙”是指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城,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此后,张策奉养父母,避乱田里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后即唐昭宗在位时“召拜广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被损毁的136年之后。仅仅再过即公元9,唐朝灭亡。
由此可见,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们进一步讨论。按照现有的研究结论,广文馆之所以在盛唐之时才创立,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重诗文轻经学”的政策。这种取士倾向,导致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入朝为官的几率下降。为提高国子监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换言之,也是为了挽救在国子监读书的公卿子弟们的仕途危机,“亦救生徒之离散”,广文馆应运而生。于是,天宝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唐代广文馆的主要存在价值就在于,它为国子监生徒努力登进士第提供一臂之力。从唐玄宗钦点的第一任广文博士即为诗、书、画皆精妙的郑虔,也可以看出广文馆要教学生的是如何作好诗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经学中的义理。
《唐才子传》:“裴说,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唐诗纪事》:“(裴)说与(裴)谐,俱有诗名,谐唐天佑三年登第,终于桂岭,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载陈光义唐天佑三年登第(参《莆阳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也是唐代在历史上将终结的倒数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说、裴谐、陈光义等二十五人擢进士第。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一直被执行至本朝灭亡。那么,在唐代最后的这17年里,与科举制度命运息息相关的唐代广文馆没有理由被废除。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说,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亡。
参考文献:
[1]孙培青.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j].教育评论,1987,(5).
[2]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刘加夫,熊礼汇,闵泽平,霍有明.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