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白杨的教案范文(13篇)
教案的评价应该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编写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设置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范文中的教案设计思路独特,能够启发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小白杨的教案篇一
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
小白杨的教案篇二
1、我在第一课时教学后,布置学生回去把通过初读课文后自己对白杨的理解画出来。收上来的图画,表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画出了白杨笔直的树干,茂盛的树冠,因此我感到学生能够理解白杨的外在特点,高大挺秀(高大、笔直、绿)像一把大伞。个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体会出,白杨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力图在绘画中通过昏黄一体的大沙漠体现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我把这些图画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展览栏中。
2、在一上课我利用《小白杨》引入,并要求学生边唱边想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渗透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白杨为边疆所做的贡献,对课文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理解体会爸爸的话:
我要求学生画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风沙四起,白杨____________;
大雪纷飞,白杨____________;
数月干旱,白杨____________;
洪水浸泡,白杨____________;
学生们积极思考,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积极发言。他们说出在风沙肆虐时白杨树的许多嫩绿的枝叶被风沙打落,但白杨树依然站在那里阻挡着风沙;冬天大雪纷飞,白杨树不畏严寒,挺立在那里;遇到干旱,白杨树把根深深地抓住土壤,枝叶还是那么绿;洪水面前,白杨树不软弱也不动摇。生填空补说,让学生对白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更深入的体会,让白杨的形象在心目中“立”起来。当我问他们白杨有哪些可贵的品质?他们有的说白杨树坚强,有的说白杨树适应性强,有的说白杨树生命力顽强。这时学生对白杨的认识就已经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我马上引导学生思考爸爸仅仅是在介绍白杨吗?学生体会出爸爸赞美白杨树的用意。再读课文时学生的语气中带有深深的赞美之情。
4、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句子和你对白杨树品格的理解来讨论哪副画最符合白杨树的品格。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交互补充。学生们表现出空前的活跃,他们有的说王天画的好,因为他画上了呼呼的北风,比较能突出白杨的品格。有的说孙蕾画的好,因为他画出了茫茫的大戈壁,在恶劣的环境里白杨依然郁郁葱葱……教师适时点拨:我们画白杨如同写白杨一样是为了赞美他,不只是介绍他,想一想,我们的画上应该补充点什么?让你的画有灵魂?有的说补充恶劣的气候,有的说画上干涸的土地,有的说配上一两句话,可以是课文中的,可以是自己写的。
5、教师适当的迁移:
老师小结:画画如同写文章,不仅要画出表面的意思,还要有深刻的含义。不同的是画画是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情,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抒发感情。此举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智能,学生在画中学,在学中画。小组内的学习再到全班内的交流,同学们互相帮助、自由争论,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获得的能力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的。
小白杨的教案篇三
教案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情节,完整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教案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关键点: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环节任务及操作要点:
角色互动,引出:
小白杨的教案篇四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
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小白杨的教案篇五
《白杨》被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北京版普通)教材中,本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其中,我把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感情作为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对下一代的希望作为教学难点。本课文典型的特点就是借物喻人,以神态描写为主线,结构全,在课文中几次出现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让学生扎住不同人物对白杨树的特点的理解,从而发现几个人对白杨树认识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与此同时,让学生划出爸爸神态的变化,重点体会两个“沉思”,从而突破难点。
生:齐读下列词语
戈壁、抚摸、介绍、表白、叙说、昏黄一体、高大挺秀、
师:高大挺秀什么意思?
生:高又大。
生:应该是向上的。
师:在本课文中“高大挺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读文中句子“每隔几秒钟,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作者对白杨树的描写。
师:我们能把高大挺秀换一个词语吗?
生:高大挺拔。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体会这两个词语的不同。
生:高大挺秀有秀气的意思,应该是说白杨树长得比较细又高。
生:高大挺拔更强调向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不同的词语所描写的特点各有不同,那你们见过白杨树吗?白杨树留给你们怎样的印象?你觉得这两个词语那个更贴切,或者用别的词语来形容。
生:……
师:同学们,这是白杨树留给你们的印象。那文中的主人公分别对白杨树有怎样的印象呢?请你拿笔用“——”划出白杨树的特点。
生:(默读课文,动笔划。)
汇报:作者: 高大挺秀
儿子和小女儿: 高 大 直
爸爸: 直、高 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 坚强
师:分别读一读这四个人对白杨树特点的不同理解,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儿子和女儿说的是白杨的外表,而爸爸不是。
师:那爸爸说的是白杨的哪些方面呢?
生:(读第十三自然段)体会爸爸说的话。
……
(结合第1、15、16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话。)
……
(读第十七自然段,体会“借物喻人”的说法。)
……
(找到文中两次出现的“沉思”,进一步体会爸爸两次沉思的不同,加深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从抓住白杨的特点来理解课文,我从两个词语的区别,引出对白杨树的特点的描写。然后从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归纳白杨树的特点,包括学生对白杨树的印象,从而体会爸爸的描述的不同,了解爸爸话语中的深刻含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这样的设计轻松的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中来,开始探索白杨树的特点,体会父亲的话。
小白杨的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活动重难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过程:
一、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白杨的教案篇七
1、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两课时。
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
一首熟悉的《小白杨》是不是又一次把我们心中那棵挺秀的白杨树呈现在了眼前。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继续来学习《白杨》。
二、默读课文,揭示目标。
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交流。(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
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
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
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齐读。
看屏幕。教师叙述:
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格!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时怎能不肃然起敬变得严肃起来呢?
让我们带着赞美、崇敬的感情再把爸爸的话读一遍.
对了,爸爸是借白杨在表白自己的心。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5、爸爸的心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板书: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6、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为什么突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默读最后一节课文,想想看。
讨论。
(爸爸在沉思什么呢?……)(孩子们将来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板书:小白杨茁壮成长
四、理清线索,总结升华。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显示出了老一辈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博大胸怀。如此胸怀怎能不叫我们崇敬,带着这样崇敬的情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歌。
五、诗歌欣赏,
白杨树——高大挺秀直坚强适应性强——借物喻人
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小白杨的教案篇八
我不知道我的前生为什么是一棵树,并且是。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和一棵梧桐树长在一起。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开不出紫藤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会和美丽的凌霄花缠绕上。
——题记
【一】
记不清是在哪个遥远的年代,我已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只记得我的周围全是黑暗,似乎是在洪荒的混沌未开的混沌年代,似乎耳畔还有清澈悦耳的犁地似的脆响。对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花香和鸟鸣,也还不知道日月和山川。似乎我就是和着一团混沌的泥水和无法感知的太阳一样的温暖,我虚无的像白昼也像黑夜还像空气,似乎也带着一丝春风拂动下的柔软和春雨润泽的潮湿。
忽然,有一种疼痛的力量在撕扯着我的本就虚无的身体和思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被母亲做成了种子,并且被母亲封存了思想。母亲把我深埋在地下,过了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似乎母亲曾经在我的耳边絮语说过,我必须要战胜黑暗恐惧和孤独,我将来才会重新获得生命,阳光和雨露,母亲让我把一切都忘了,重新开始。不知过了多少个季节和年代的变迁,也正好遇到了温度和湿度的合宜,我这个有生命的种子开始膨胀,我不知道我需要冲出黑暗,需要破土而出。)只记得当时我浑身难受,竟然开始有了疼痛难忍痛不欲生的感觉,仿佛我的长度和宽度都被拉长。说起来也奇怪,我的身体仿佛也被拉长,我恍然明白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淡忘了自己母系是什么的种子。
我努力伸张,耳畔就有一个声音在唤我生长。我不知道生长是什么,我发现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出来一个突起,特别是下部还有了触须——根,我尝到了黑暗中有一种软软的潮湿,很香甜,于是我学会了喝水;我发现我的周围还有一种甜甜的香气,像奶酪,于是我学会了吃饭。我把根牢牢地抓住了黑暗中的土粒和细沙。我发现我抓得越紧,我的脑袋也长得越大。似乎有一种力量,一种冲天的力量让我在一个清晨见到了我生命中的第一缕阳光!
【二】
我不敢相信,在不知不觉中我只长着一个思想的小脑门,怎么又长出了一对豆芽瓣瓣。据我后来在旁边的小池塘周围的观察,原来每粒种子出土时都会长着两个豆芽瓣瓣呢。在忍受了地下那么久的黑暗之后,它们和我一样都来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原来,那个叫太阳的公公早早为我烘暖了被子,那个叫春风的姑娘早就给我准备了小梳子,要为我梳头了。还有那个叫春雨的大哥哥早就为我打来了洗脸的水呢!我不敢想象这个世界怎么那么美好呢,完全不像先前所在地下的黑不溜湫的暗。我马上调皮地要拔脚,我要“连根拔”起去亲近这个温暖的世界呢。
“小弟弟,你不能把脚也迈上去。否则你会死掉的!”
哎,这是什么,这是声音吗?是谁的声音啊?这应该就是声音吧!我在沉睡的时候似乎听到过一头牛犁地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找到一个同样顶着豆芽瓣瓣的同类。
“嗨,你是在对我说话吗?什么事啊!”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就会说话了。我自己都感到惊异。我似乎还调皮地对他眨了眨眼睛。
“小弟弟,我和你一样,是一棵树啊!我好像记得很遥远的事情,仿佛是上个世纪吧,我母亲告诉我,我应该长成一棵树,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我要好好长,我一定要长成一棵会开花的树。我要开很多很美丽的花!”
我抬头一看,发现一棵长着阔叶的树在我面前嘻嘻哈哈笑着。
“你说的花,花是什么啊?什么是开花?开花好玩吗?那我也要开花!”
“好啊,那我们就一起开花吧!我是前几天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已经早你好几天看到太阳啦!所以我是姐姐,你是弟弟!”
“姐姐,弟弟?姐姐是什么意思啊?弟弟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似乎曾经记得母亲说过美丽的树是女孩,可爱的树是男孩!女孩就是姐姐妹妹,男孩就是哥哥弟弟!”
“哦,我明白了,你美丽,而且你还大,所以你是姐姐!我小而且还很可爱,我长得和你不一样,没有辫子,我就是弟弟!”
“嗯,对了,你就是小可爱。所以我喜欢你做我的小弟弟!”
“恩,我也觉得你很美丽。所以我喜欢你做我的姐姐!”
“好嘞,咱俩拉着手儿,一百年不变,谁变谁是小狗狗!”我和她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就这样我和她你一言我一语,聊了很久。她给我讲记忆中的成长过程,为了生存需要怎样扎根,怎样伸枝展叶等等。不知不觉间,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之间,又到了夜晚。这是怎么了,温暖的太阳怎么不见了?它去了哪里?我怕,我怕再回到无边无际的混沌的黑暗中。
“小弟弟,不用怕,有姐姐陪着你哩!你不用怕,这是夜晚,黑暗很快就会过去了!我已经经历过好几个这样的夜晚了!只要你闭上眼睛,你还会听到夜莺婉转的歌声呢?听其它早来的兄弟姐妹说到了夏天的夜里,你还可以听见好听的蛙鸣呢,秋天的时候你还可以听见许多秋虫的鸣叫呢。还有美丽的萤火虫一闪一闪在广场上飞来飞去,可漂亮呢。”
“什么,还有萤火虫?是不是像流星啊?还有月光和沙滩是吗?”
咦,怎么我似乎也有了记忆?是有关前生的记忆吗?那么我是一棵什么树啊?姐姐又是一棵什么树呢?我们都会开花吗?我竟然在心里喃喃自语起来,姐姐说了什么话,我似乎不曾听见。原来我们都睡着啦!
第二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变了,除了还顶着豆芽瓣之外身上还多了一对小嫩芽似的叶叶,我再看旁边的姐姐时,也是一样的。她也比之前多长出了一对叶叶,不过她的叶叶可比我的胖了许多呢!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流逝,我们也渐长渐大了。看到了莺歌燕舞,见识了鸟语花香,明白了春夏和秋冬的季节交替,甚至还明白了春花秋实的道理和规律。哦,大家还不知道吧。原来我们是长在靠近一所幼儿园的小广场的一角呢。我们每天除了看到我们的邻居树木花草和各种鸟虫等,还看到很多孩子被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领着,穿着花枝招展的衣裳路过我们身边来上学呢!啊,这情形多美啊!那个时候,我们觉得世界真的好美!我和姐姐在无忧无愁间渐渐长大!我和姐姐是那么要好,我们自然就成了人间所说的青梅和竹马啦!
【三】
时间就在天高云淡和月明清风中过去。我和姐姐也在不断地交往和交谈中慢慢成长着。当我们三周岁的时候,我们都长高了。姐姐的身体长得比我肥一些,树冠比较大,像一枚大伞遮挡着烈日和暴雨。而我却显得比较清秀,高挑的个子,翠绿的叶子,显然像一个哨兵一样,园子里有好玩的事情,我总是先姐姐看到。
因为我比她高的缘故,所以我会先看到春天花园里的哪棵月季谁先开了花,会看到墙外人家檐下哪家的新燕在做窝,会看到幼儿园那个三层楼大班的教室里,那些快乐的小孩如何做游戏呢。
对此我也很高兴,但是我是那么善解人意的好弟弟,我总是安慰姐姐,说:“姐,你长得树形那么好看,还给人遮风挡雨,像巨伞让人们夏日乘凉,多好啊!得到人们那么多夸赞!我还羡慕呢!”
不经意间,第四个年头就来了。这天,我被一阵春风唤醒。我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我就发出了今年的第一批新芽。那个嫩绿啊,迎着阳光似乎有些耀眼。我正在自我陶醉似的欣赏自己在阳光下的靓影时,忽然听到一个小孩稚嫩好听的童音:“妈妈,你看,那棵小白杨真漂亮啊!”
我循着声音看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和他那美丽的妈妈正从幼儿园出来呢,那个小男孩正兴高采烈地指着我呢。什么,小白杨,难道我的名字是小白杨吗?我怎么一直不知道呢?我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名字。我只知道和姐姐在一起聊天说话就是最高兴的事情了!嗨,我真笨,我真傻!原来我是有名字的,我怎么会一直没有询问一下别人呢?我不由得自言自语。其实,即使我使劲大声喊,他们(那些人类)也不会听见,也不会懂我的。
这时候,又听见小男孩问他的妈妈:“妈妈,旁边那棵梧桐树什么时候开花啊?我想看她开花!”
“好孩子,乖。过几天,梧桐树姐姐就会开花了。知道吗,有关梧桐树,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
“什么故事,妈妈讲,我要听……”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和他的妈妈从我的身边走过,转了一个弯,拐进了对着小广场那座楼。
“姐姐,我有话跟你说,你快醒来啊,我有好消息告诉你呢……”我用双手聚拢声音大声地喊着姐姐,梧桐树姐姐。大约20天后,姐姐终于也打了个呵欠,伸了伸懒腰,她也醒来了。她在春风中晃晃身体,摇了摇伞一样的头,姐姐开始伸枝展叶。哇,仿佛在一瞬间,她的绿伞一下子就打开了!
看到姐姐一下打开了绿伞,我兴奋地想冲上去拥抱姐姐,可是却挪不动脚步。因为我和姐姐互相告诫过,不能随便迈步,不能把脚放在地面上。我们只好用我们还够不到彼此指尖的手臂相互摇动致意。
“姐姐,你可醒了。我都等你很久了。你看我都长得比你更高了呢!”
“可不是嘛,弟弟,你总是比我醒来得早啊!快告诉我,有什么重大新闻呢?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啊?”
“不告诉你了,保密!”虽然我已经四周岁了,可是我还是像个孩子一样调皮。我之所以这样,就是要看看姐姐着急的样子,逗她玩,所以才故意这样说。没有想到,姐姐也故意说:“不说就不说,我不想知道了!”
“真的?不想知道了?可是关于你的新闻呢!”
“我的,真的吗?到底是什么,快点告诉我吧,姐姐求求好弟弟了!”
“姐姐,你知道你有名字吗?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我不知道啊,我们都叫树,不是吗?”
“不,我们是有名字的。你叫梧桐树,而我叫小白杨!”
“什么,梧桐树,小白杨?真好听!”
“姐姐,听说你,你……”
“我,我,我什么呀……”
“你,你有故事哩,姐姐记得吗,你说过你要开花的……”
【四】
又过了几天,广场中间忽然热闹起来。据说是去年新落户小公园的紫藤开花了!
去年有人移栽了一批树,奇怪,这批树互相缠绕着躯干,并且那些忙碌的人们还给这些树搭建了架子,从人们口中知道好像是花架长廊。栽的这些像树又像花的叫紫藤。紫藤,真是好听的名字!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听人们边干活边说,今年兴许还能看到它们开花呢!看到人们如此忙碌,我和姐姐真期待看到紫藤开花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对它们那么期待,一定会很好看吧,我和姐姐翘首以待。
我们每天早晨睁眼就去看那花架,看看她们什么时候会开花,开成什么样子?结果那些树过了半个月才发芽,最后长了茂盛的叶子,到夏天的时候浓荫基本就把石头花架长廊爬满了,它们长足了枝叶。我和姐姐想,是不是长完了叶子,她们就会开花了呀?可是结果等到秋天都没有见她们开花。于是,我和姐姐就把这件事淡忘下来了。
过了飘雪的冬季,又迎来了新一年的春天,一队系着红领巾的初中女学生路过广场,她们就在紫藤花架下的石桌和石椅子上坐下来,兴高采烈地背诵课文,还说这就是她们所背诵的课文中描写的花呢!她们约定好草地上背了一会课文,其中就有一段说紫藤花像什么紫色的河流,还说紫色的花舱紫色的帆船什么的呢……据说那是一个女作家叫什么宗璞的写的。
再后来,一个叫馨儿的年轻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来到了紫藤花架下,给她那个可爱的女儿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她的老师潇洒哥和香香一起,写了孔子和孟子公认的老师柳下惠园中的紫藤故事呢。她们母女讲得精彩极了,根本没有注意到我和姐姐在偷听,那个馨儿讲的可好了,我到现在还能复述下来呢,不信我小白杨讲给你们听吧!
这是个古老的传说:话说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想要一段情缘,于是她每天祈求天上的红衣月老能成全。终于红衣月老被女孩的虔诚感动了,在她的梦中对她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后山的小树林里,她会遇到一个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想要的的情缘。”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痴心的女孩如约独自来到了后山小树林。等待她美丽的情缘——白衣男子的到来。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那个白衣男子还是没有出现,女孩在紧张失望之时,反而被草丛里的蛇咬伤了脚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难回了,心里害怕极了。
在女孩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白衣男子出现了,女孩惊喜地呼喊着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帮她吸出了脚踝上被蛇咬过的毒血,女孩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最终两个相爱的人双双跳崖殉情。
再后来,在他们徇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树,那树上居然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说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树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为情而生,无爱而亡。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说这个故事好听吗,您觉得感人吗?您有没有被感动呢?反正我和姐姐听了是感动万分的,所以我们默默关注着那些紫藤,希望她们开出漂亮的花儿呢,我们想看看那美丽姑娘变成的紫藤花是什么样子,她们一定很圣洁而高贵的吧,我想一定是的。
今天她们终于开花了!我和姐姐虽然离她们有点远,但是也一定要踮起脚跟,伸展枝叶好好瞧瞧。我的天啊,怪不得人们那么喜欢她们。我要怎样才能描述那些紫藤花呢,她们连成一片,那么辉煌,那么灿烂!就像一条浅紫色的河流,在太阳下泛着光辉,如此美丽地使人惊心动魄啊!
那些靠在一起的花穗,是那么的`紧密相拥着,有的垂下枝条,有的垂下花架,一朵一朵挨着,一穗一穗靠着,她们谁都不争抢谁的风头,没有一朵花妄想站在高高的枝头,炫耀自己,她们都那么含羞地微笑着,露出她们倾城的微笑和眼神,雍容华美地盛开着,致意感谢每一位路过或者专访的人们!
天啊,我还没见过如此姿容的花朵呢,她们娇羞的神情,她们随风袅娜的身姿,她们雍容华美的风采,真是浑然天成,真是让我三百分倾慕呵!啊,多么典雅高贵的紫藤啊!那些紫藤花在我看来真的只能用两个字去形容,那就是惊艳!我不由得看呆了。
我什么时候也会开出如此明艳美丽的花朵呢,让我立刻死去我都愿意啊!天啊,这次我是怎么了呀,我看到玫瑰开花也没有如此动心啊,还有那些月季花,蔷薇花,桃花,李子花,苹果花,梨花,我都没有羡慕她们哪,我这是怎么了呀?我陷在深深的遐想中,以至于旁边的姐姐叫了我三次,我都没有听见。
我呆呆的,失魂落魄地,无精打采地垂下了我一直高昂的头。姐姐再次关切地问我:“弟弟,你怎么啦,病了吗,还是爱上了那些紫藤花?”
我喃喃地回答:“是,姐姐啊,我是爱上了那些紫藤花了,她们好美啊,好美好美!姐姐,我也想开花,我也要把花朵开成紫藤那样子的!”
“嗯,好啊!我也喜欢那些紫藤花,那咱俩可说好了,来年咱们也努力学习紫藤,也开出她们那样的花,好吗?”
“好,那么我们拉钩钩吧,咱们来年一定要开花,我们一齐开花,开出像紫藤花一样的花来!”
【五】
日子继续天高云淡,继续月明风清。又是一个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依然是往年的情景。
最早泛绿的垂柳在幼儿园正中的院子中伸展了窈窕的腰肢,依然是那么妖娆优美的舞姿;最早迎春的黄色报春花也露出了她们的娇颜,蜜蜂,蝴蝶,小麻雀……一切都是欣欣然张开了眼,然后一切都欢腾起来。
我醒来了。梧桐树姐姐也醒来了。我们都感受到了我今年和往年的不同,不是外界的花草人群的不同,而是在于我们自己身体的变化。我们觉得,也许今年我们的信念和理想就要实现了!我们会开出花,开出像紫藤一样高贵雍容的花!我和姐姐谁都没有说,但是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呢!我千万次地告诫自己: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一定要像紫藤那样谦虚,一定要像紫藤那么华美典雅!我好期待自己开花!
我抬眼看一下那间教室,此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从窗口正对着我们看呢,到时候我们一定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赞叹!
当我继续臭美不休的时候,竟然打了放学铃,那些孩子哄得一下出了教室。不得已,我竟然急得冲着那教室装饰着海底世界图画的窗户,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并且得意地窃笑呢。因为我知道也许我开花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情了,因为我觉得我已经使足了劲,我完全已经准备好了开花。也许就是明天了吧!因为每个树种,在开花之前也许都很平静,但他们的开花几乎都是就在一瞬间的事。但是这个准备和孕育的过程却是艰辛的,比如我,已经酝酿了五年了。我已经五岁了,我想我应该是做好了开花的准备,做好了第一次开花的准备。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久,也奋斗了太久,从我在黑暗中做一粒种子的时候,有一种声音就在告诉我,要我发芽,要我做一个树,要我做一棵会开花的树!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和梧桐树姐姐走过了这漫长的五年。看来,今天是应该我们开花,回馈自己理想的时候了!
第二天终于来临了,太阳终于再一次洒下了他的第一缕光芒。此时,我甚至于不敢睁开眼睛看看自己是不是开花了,是不是开了美丽的花?对了,我想就别睁开眼睛了,我就等着在姐姐的赞美声中才睁开自己的眼睛。得,就这样打算了,今天早晨我要酣睡,装着睡过头了。我要在姐姐惊叹羡慕的赞叹声中睁开眼睛,笑眯眯地对着她。姐姐呀,梧桐姐姐,你怎么还不叫我呢?快点叫我,快点赞美我吧,我都等不及了!我在心里双手合十,默默对着玉皇大帝和阿尔卑斯山的众神祈祷。
终于听到一个声音。“妈妈,你看,春天的花大都那么漂亮,而这白杨树就不一样了,怎么它是花絮乱舞,满天横飞呢。”
“孩子,你知道吗?是啊,做为城市的观赏树之一,它每年春天飞出的花絮让城市溶在了雪雾之中,有过敏性病症和哮喘病的人们几乎不敢出门,道路保洁员更是拿它们没有办法,人们对它的贬低和抱怨就多了起来。”
“妈妈,这花我不喜欢,我喜欢梧桐树的花。妈妈你看,好漂亮的花!妈妈,给我摘一朵吧!”
“孩子,别摘,据说啊,这种花会引来凤凰鸟呢,别摘,咱们等着看凤凰落在梧桐树上吧!”
“妈妈。凤凰鸟,是最漂亮的鸟吗?”
“是啊,孩子,凤凰是百鸟之王啊,所以有百鸟朝凤这个词语啊!”
“妈妈,那不就是说,梧桐树就是百树之王吗?”
“可以这样认为吧,不过儿子,也许这只是传说,因为谁都没有见过凤凰鸟啊!那就让我们期待吧!”
我己经脸红得不行,我讨厌我自己开的花。我慢慢睁开眼睛,向姐姐看过去。哇,姐姐今天真的很漂亮,姐姐的颜色就是紫藤花的颜色,并且也是成穗的开放,那花朵比紫藤花大多了,每朵花都像一只只肥肥的小喇叭,并且那些小喇叭都在阳光下泛着光彩,简直是流光溢彩的美丽啊!
我羡慕地说:“姐姐,你今天好美,你真漂亮!可是我……”
“是谁在对我说话啊,是你吗,丑陋的东西!”
“姐姐,你叫谁丑陋的东西,你在和谁说话?”
“呵呵,和谁说话?难道这里还有别人吗?”
“姐姐,你是在说我吗?我不如你。”
“不用这么说,不用自卑,姐也不知道你会开这样的花,大家不喜欢你!”
我看到一向对我宠爱有加,关怀备至的姐姐今天怎么换了这样一副脸色,我从姐姐的表情已经知道,我的理想和目标已经完全地破碎了,也许我今后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我已经没有任何希冀和梦想!
我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想任何事情,我只看着别人的春红芳菲,我只看着别人大好的风景。从此,我开始了孤独的生长之旅,听说像我这样的树是不适合在这个小广场的,也许我长大了就是要去做栋梁的,说不定也许会被砍伐运输粉碎,最后做成胶合板吧!哎,管他呢,我想我还是自生自灭,自我了断残生吧!
于是我基本不在乎活着或者是死了。对于我来说,开这样的花,已经要了我的命!我难受极了。
【六】
如此这样的又过了不知道几年。好像是在一个美丽的初夏,我在一个清晨的睡梦中竟然又被一阵赞美声惊醒了。“你看,那棵小白杨,他今天怎么又开花了,并且他开的花朵怎么变得这么美丽啊。”
“什么,我又开花了,还有人说我美丽!可是,我在四月已经开过丑陋的飞花了呀?”
可是好奇心还是让我张开眼睛,我不敢正视自己,我向小水塘望去,想在哪里看个究竟。我惊异地发现,小水塘中倒影了一树的繁花,朱红的火焰一样的繁花和碧野,蓊蓊郁郁的缠满了我的身体。我突然意识到那些朱红的火焰一样嫁接在我身上的花是凌霄花妹妹开放的。前年,她弱弱地央求我,说自己没有力气直腰横空生长,问我愿不愿意搀扶她一把?我面无表情,神色木讷地回了一句:“只要你愿意,我没有意见!”
……
而此时,幼儿园中的老师和孩子们,正在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呢!
其中有一对男女声朗诵了一首关于凌霄花的诗歌。
对于凌霄花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赞美她火热盛开的钟情,有人骂她攀附的个性!
这首诗朗诵完毕,一位美丽的女教师,嗨,那不就是那位年轻的妈妈馨儿吗?只见她正指着攀援在我身上的凌霄花,对孩子们说:看,那就是凌霄花!看,她的花朵多美啊!再看那棵小白杨,他多大方啊,她让凌霄花攀附在自己身上,这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你看,凌霄花借助小白杨爬得这么高,开出了这样漂亮的花,而小白杨也因为帮助了凌霄花,让自己变得这样漂亮,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停了停,馨儿很动情又似乎很语重心长地补充:“孩子,世界上最美的图画,就是相互成全;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就是相互扶持……”
此时,一大滴泪,从我的眼里,掉下来,砸到了我的脚面上,我的心疼疼的!我喃喃着:“相互成全,相互扶持……”
这样地不知道过了多久……
此时,我突然之间明白了,并且深深地明白了,其实我还有更大的梦想呢……
我突然发现: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在成全自己……
我突然明白:原来,心灵之花才是最美丽的花朵……
小白杨的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
(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板书:直
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
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说得很好。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对。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小结一下。
请同学们朗读三个“只知道”,教师在每个“只知道”的句子后,加上同学们讨论的“不知道”的内容。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同学们,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小白杨的教案篇十
1、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高尚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会3个生字,理解“戈壁、清晰、抚摸、介绍、新疆、表白、陷入、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体会作者以物喻人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1、朗读课文。
2、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
3、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者难理解的语句的地方做记号。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的课文:白杨(板书课题)
2、请四位同学分部分朗读全文。(要求学生正音。)
二、学习课文。
1、师: 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啊,那么作者又是运用什么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描绘白杨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把它找出来,划一划、读一读。
2、交流。
(1)生:大戈壁滩上的白杨用词语“高大挺秀”。
(课件出示句子)“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行白杨树,每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师:谁能说说“高大挺秀”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挺”:直;“秀”:美、清秀、秀丽,形容白杨又高、又直、又秀丽。
(简笔画:白杨)
师:你理解得很好,能把这句话读读吗?(指导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2)生: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课件出示句子)
师:反复读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大”这里是说白杨树姿态很美,一向是高大、笔直的。(板书:树干挺直)
生:“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告诉我们,无论把白杨树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戈壁需要它挡沙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堤岸需要它护堤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荒山需要它绿化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师:书上有没有这么写?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是用哪组关联词语
表示的?(生:哪儿……哪儿……)
(课件点出:哪儿……哪儿……)
这是说白杨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板书:适应性强)
师:老师剪辑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欣赏。(观看录像:戈壁滩上的白杨)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说说吗?(生自由发言)
师:(引读):这就是说:
遇到风沙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雨雪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干旱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洪水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无论环境怎样恶劣,白杨——还是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板书:性格坚强)
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
生:这句话用上了“不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语。
(课件点出:不管……不管……总是……)
师:是啊,白杨不但形象美,内在也很美,同学们,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这段话吗?(指名一、两名同学读)
师:爸爸的神态庄重严肃,话语意味深长,让我们再次感受白杨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试着背背爸爸说的这三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3、 师: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在乡间,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对此,人们不以为奇。然而,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却令人惊叹不已。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戈壁滩景色吧。
观看录像:茫茫大戈壁
师:你对大戈壁有什么了解?可以说说吗?
课文是怎么描写大戈壁的?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师:能抓关键词语来理解吗?(要求学生自由读,再画出描写戈壁的词语)
生:我画了这句话:“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说写出了大戈壁很荒凉。
生: 这里写大戈壁用了“并不那么清晰”,这就是说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生:我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
生:我画的是“茫茫”,它是一望无际的意思。这里是说大戈壁面积大。
师:课文中大戈壁用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
生:“荒无人烟”、“一望无垠”、“空旷单调”、“风沙漫天”
4、 师:作者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要写这荒凉的戈壁?
生:多少荒凉的景象呀!就在这时,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
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
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来烘托白杨树的高大的形象。
生:不,它们更像大戈壁的“卫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三、口语交际:
师(小结): 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心甘情愿地在哪儿扎了根。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看,戈壁滩有了它,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观看录像:戈壁滩的环境改善)
看了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能把它写在脸上吗?(生高兴地笑笑)
白杨上擎青天,下踩戈壁,它总是那么坚强。此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白杨说,现在请以“白杨,我为你 ”为题,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生各抒已见)
四、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朗读全文。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白杨有三个特点:1树干挺直;2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3性格坚强。
生:我知道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生:在荒凉的大戈壁,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
二、学习课文。
1、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啊。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获得更多的知识。
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弄明白哪些问题?
(学生质疑)
2、师:咱班的同学特爱动脑筋,敢于提问题,蔡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交流。
3、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不知同学们在讨论中,都弄明白了哪些问题?
(1)生:“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课件出示句子)
师: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生:不知道)那孩子知道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待会儿,我们来听听看,孩子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
生: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
生:孩子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疆离内地很远了。
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那么你们知道吗?你们能回答吗?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是想孩子们长大了也建设新疆。
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
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板书)
师:爸爸的心愿正好道出了边疆建设者的一句豪言状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3)课件出示句子:“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忽然,它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a生:“爸爸在沉思什么?”
(观看录像:正在行驶的火车窗外不时闪过一行行白杨)
生答:爸爸可能是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的子女,自己的下一代就要在边疆落户,也参加边疆建设。
师:读着这段话,同学们心里是否还有疑问?
b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一丝微笑?
生答: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
c生:“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什么?(暗指爸爸);
“几棵小树”指什么?(暗指孩子);“风沙”指什么?(暗指各种困难。)
师: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呢?你能试试吗?
(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渗透读写例话)。
师:请同学们找找爸爸望着白杨树时,与“想”有关神情的词。
生:出神、沉思。(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在想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好好读一读课文,体会体会。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以上问题)
生:望着窗外的挺拔的白杨出神,爸爸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年轻时也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无数的扎根边疆的边疆建设者。
(课件出示:思过去、思自己)
生:看到几棵小白杨正在成长,爸爸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新一代边疆建设者正在成长。(课件出示:思未来、思子女)
师:课文表面上是在赞扬白杨,其实——(生:)也在赞扬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
师:对,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语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借谈白杨,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今后,我们若在阅读时注意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收效也会更大一些。
四、谈感想。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整篇课文,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吧。谁先来?(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
1、练笔:把读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成一篇小文章。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及自己认为含义比较深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3、背诵整篇课文。
附板书:
19白 杨
小白杨的教案篇十一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两课时。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1、揭示课题。
(板书:白杨)
2、导语。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 (抓中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4、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3)讲: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 (清晰—模糊),近义词 (清晰—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5、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 (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 (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 (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6、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软弱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 (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三段]
1、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
3、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附:板书设计
说明: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使其在认真读书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其既学习语言,又受到教育,同时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为此,我采取了“解词析句”、“朗读感受”、“小结描述”三点做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解词析句,深入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解词析句,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学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细读,使学生由“语感”进入“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白杨》这一课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写物,是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喻人,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借物喻人的深刻蕴含,在讲读课文时,我采用“解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词。抓住课文中“茫茫、清晰、浑黄一体、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解词时,不但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高大挺秀”这个词语时,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描写参天大树时,一般常用什么词语?书中用了哪个词?接着,指导学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而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秀”字,饱含着作者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层层深入地讲解词语,不仅训练了学生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析句。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比较生疏,也不易掌握。讲读时,我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句子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卫士指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杨树。”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考虑:作者为什么不说“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首先指导他们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话写出白杨的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逐句分析,最后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和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他们学习书中的句式,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这样既训练了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又强化和发展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读感受,印证理解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讲读教学的全过程。教一篇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左一个讲解,右一个分析,那样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还占用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没有阅读实践,阅读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如果熟读深思,学生就会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触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白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白杨赞美了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读课文时,首先要使学生深入领会白杨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杨的品格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和“爸爸”扎根边疆联系起来,把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和孩子们一定会在边疆茁壮成长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带读、引读和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形式,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从而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意。
课文的第二段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的特点,内涵较深,情感丰富。孩子与“父亲”对白杨的认识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赞美它“高”,妹妹则称颂它“直”,这只是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直,这么大”,父亲的话回答了孩子们潜在的疑问,讲了白杨的特点,其中含义很深,是让孩子们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杨的品格。学习这一段,首先,我让学生各自轻声读全段,思考:旅客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这是从整体上体会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部分,要求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欣喜,父亲的深沉。又通过指名读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默读点出重点词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我带读“父亲”的话,借以连通学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绪。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上受到感染,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学生的理解会在充分的阅读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证。
三、小结描述,升华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
在讲完白杨的形象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街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足为奇。然而,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议论的话题。”这样的小结,再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学生情绪盎然,犹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杨的身姿,既加深了对白杨形象的理解,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讲完白杨的特点以后,我这样进行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们,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生根了。它们头顶青天,脚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小结,学生越发感到白杨树是那么可爱,边疆的建设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和着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更加强了课堂效果。可见,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知丰富多彩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我结合板书做了这样的小结:“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大戈壁的荒凉,也写了白杨树的挺秀;写了孩子们的天真,也写了爸爸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实则写物,意在喻人,赞美祖国边陲建设者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国边疆建设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衷心地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此时,师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底里钦佩那些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设者。这发自肺腑之声,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师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小白杨的教案篇十二
1、掌握本课生字,会组词运用,理解“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抚摩、边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献身祖国建设的优秀品质。
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搜集有关边疆建设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深刻含义。
二、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二)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大戈壁:来自蒙古语,蒙古语称砾石质荒漠为戈壁,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这种地区地面缺水,植物稀少,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边缘山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有一种植物能顽强地生活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植物吗?(白杨)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高大笔直,生命力强,不讲究生存条件,哪里需要哪里生根,还可以防风固沙。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板书:白杨。(学生带着对戈壁和白杨的好奇之心快速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等自主扫清字词障碍,划分段落,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掌握情况及对新词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字形,如“疆”字不要丢掉了“土”字,与“僵”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新词,如: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漫天黄沙,天和地的界限都分不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很不一般。本文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中的白杨,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一列火车上,两个孩子看到车窗外一排排高大整齐的白杨展开讨论,并引出爸爸的一番意义深刻的谈话的事。
(2)找出文中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划出来,说一说。
板书:白杨——高大挺秀、易于种植、适应性强、坚强不动摇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请同学回答。 总结: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可以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孩子们不能理解爸爸的心意,他们只知道新疆很远,爸爸妈妈要到那里工作,还要带他们一起去,他们将来要一直生活在那里。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爸爸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
(四)再读课文,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五)布置作业。
小白杨的教案篇十三
1、掌握本课生字,会组词运用,理解“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抚摩、边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献身祖国建设的优秀品质。
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搜集有关边疆建设的资料。
2课时
一、课时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深刻含义。
二、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二)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大戈壁:来自蒙古语,蒙古语称砾石质荒漠为戈壁,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这种地区地面缺水,植物稀少,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边缘山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有一种植物能顽强地生活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植物吗?(白杨)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高大笔直,生命力强,不讲究生存条件,哪里需要哪里生根,还可以防风固沙。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板书:白杨。(学生带着对戈壁和白杨的好奇之心快速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等自主扫清字词障碍,划分段落,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掌握情况及对新词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字形,如“疆”字不要丢掉了“土”字,与“僵”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新词,如: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漫天黄沙,天和地的界限都分不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很不一般。本文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中的白杨,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一列火车上,两个孩子看到车窗外一排排高大整齐的白杨展开讨论,并引出爸爸的一番意义深刻的谈话的事。
(2)找出文中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划出来,说一说。
板书:白杨——高大挺秀、易于种植、适应性强、坚强不动摇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请同学回答。
总结: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可以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孩子们不能理解爸爸的心意,他们只知道新疆很远,爸爸妈妈要到那里工作,还要带他们一起去,他们将来要一直生活在那里。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爸爸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
(四)再读课文,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品味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的`含义。
(六)板书设计
白杨——高大挺秀
易于种植,适应性强
坚强,不动摇
一、课时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三)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献身祖国建设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难点
(一)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二)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献身祖国建设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请四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给同学思索的时间,并出示课件。
(1)白杨为什么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活?
适应性强,坚强不动摇,哪里需要哪里生根——白杨的品质。
(2)爸爸在介绍白杨的时候,仅仅是单纯地在介绍白杨吗?(爸爸在介绍白杨的同时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细细品读课文,剖析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体悟情感。
(1)请同学找出文中描写白杨的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认识白杨的特点,读懂句子隐藏的深刻含义。
“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出了白杨的高大挺秀。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写出了白杨的忠诚、尽责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从来,一直以来,写出了白杨执着坚持的精神)。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板书:白杨——高大挺秀
忠诚尽责不怕困难
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小组讨论,孩子们所不能理解的是什么?
总结:
1、他们不知道爸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2、他们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
3、他们不知道新疆在什么地方?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迫切需要像爸爸这样的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颗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小组讨论。
总结:“高大的白杨”暗指爸爸自己,“几颗小树”指“孩子们”,“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暗示孩子们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一定会像爸爸妈妈那样扎根边疆,成为新一代的建设者和加班人,想到这些所以爸爸“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高尚的情操。
(三)理清线索,升华感情。
本文实有两条线索:
1、明线——写白杨的特点。
2、暗线——爸爸的内心变化。
“出神”——“沉思”——“严肃”——又陷入了“沉思”——“微笑”
爸爸初见白杨先是出神继而沉思,可见由树想到人,想到自己和像自己一样千千万万边疆建设者,谈到白杨树的特点爸爸“严肃”起来,说明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爸爸在借白杨树谈论人,谈论边疆建设者的品格,表达自己的志向。
第一次“沉思”主要是思自己、思过去,第二次“沉思”主要是思子女、思未来,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在边疆落户,建设边疆后继有人,感到由衷地欣慰。
白杨树和“爸爸们”有者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着白杨的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边疆建设者,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课外拓展。
搜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以此为主题小组合办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借物(白杨)
喻人(边疆建设者)
高大挺秀
忠诚尽责不怕困难
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