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天府好家规体会范文(12篇)
总结是把一段时间内的点滴汇聚为有价值的经验。总结要全面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学习情况,尽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的描述。要写一篇好的总结,可以先参考一下以下小编整理的总结范文,相信可以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一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岚皋县杜氏家规,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文字资料,让我感触很深,这样一个家族家规,是支撑整个家族兴旺,子孙幸福的宏伟蓝图,有了它,就像有了导向标,就像有了定心丸。学习他人的家规,反观自身的问题,我想也可以用它来端正自己的品行,用它来作自己的座右铭。
杜氏家族迁来岚皋后,家族人口不断繁衍增多,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为治家教子,约束子孙行为,岚皋杜氏后人杜官廉于清同治七年召集家族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议形成家规《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十则》,包括“完粮土以省催科”“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隆学校以端士习”“和乡党以息争讼”“戒邪淫以正风化”“禁烟赌以保身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家规全文仅一千余字,但文朴义丰、情理交融,蕴涵着深刻的修身立德、为人处世思想和防患未萌、抓早抓小的家族管理智慧。岚皋杜氏家规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它既囊括了族人必须遵循的准则,又指明了对违犯者教育惩处的方式方法。
杜氏家规第一条这是训导每一个族人自觉担当起心系国家、报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我想这一点在我身上也要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履行好义务,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就是干好教育工作,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履行好教书育人的义务。
家规第三条、第六条还分别要求“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告诫杜氏族人要存仁厚慈爱之心、守宽容待人之道,和睦乡亲以避免争斗诉讼,建立同乡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社会关系。我们作为教育行业者,更是要做到宽厚待人,宽容待人,同事之间和谐共处,与家长之间友好沟通交流,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环境。
第十条中的禁烟赌保身家,是强调要务正业,禁赌是教师道德规范中重要的一项,在学校不参与赌博,更不能沾染毒品。也不能在社会上聚众赌博。
岚皋杜氏家规提倡四维“礼、义、廉、耻”,提倡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还规定了家族成员一些行为的规范和边界。这同样也适应我们每一个社会人,杜氏家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我们在践行过程中同样可以鉴他家之规,正自身之风。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二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来的是发生在办公厅工作人员身边的家规故事,贴近性、可读性强,还有颇具感染力的家书。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天府好家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
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颜氏家训写到: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规范他们的行为。
【吸收古代家训的精华】
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宠溺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
结语:子欲孝而亲不待 别在孝上欠账当某天,
“说起家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恐怕都有些陌生了,白纸黑字写下来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家风却必然存在于每个家庭中,或明显、或淡然,或严厉、或开放。”
“家风一般受家族遗传、家庭长辈性格的影响较大,对于树立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哪种家风,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近日,记者从前期报到省纪委的素材中发现,类似讲述故事后的经典感悟,比比皆是。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来的是发生在办公厅工作人员身边的家规故事,贴近性、可读性强,还有颇具感染力的家书。省国安厅则选择了三篇优秀家规家风故事上报。革命老区巴中、达州、广安等地,报上的是先辈先烈、当代楷模等十余个家规故事。绵阳、德阳、成都的特色,是带有地震精神的家规故事。攀枝花、眉山、泸州、宜宾、自贡等等,则不仅有古代先贤,还有现代的传承。
阿坝州纪委上报了16个家规家风小故事、20个与红军精神有关的家规家风故事,以及有家规家风内容的弹唱、南坪曲子等。阿坝、甘孜、凉山三州,红军故事、红军精神的传承故事,多如繁星。例如,黑水县芦花镇中芦花,有一座四层高的藏式碉楼,这里是长征中著名的“芦花会议”发生地。这座见证了长征历史的建筑被这家藏民精心守护着,现在的主人苏朗彭初已经是第四代守护人了。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训可谓深刻。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评选经典家训家规,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三
绵阳、德阳、成都的特色,是带有地震精神的家规故事。攀枝花、眉山、泸州、宜宾、自贡等等,则不仅有古代先贤,还有现代的传承。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天府好家规》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2月24日,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联合发文《四川首届十佳“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方案》,意味着四川首届十佳“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拉开了序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从四川各地纪委获悉,报名者异常踊跃,均想在此展示其家风及家规。在内江市威远县,一周之内就有30余个家庭报名参评,当地将家规故事整理后组团向活动组委会报名参评。而成都已经建立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储备数据库,储备数据库也不少于30个好家规的故事。
威远崔氏族中无一人因懒致贫
“当加厚于所亲,虽千金不为妄;费浪用于无益,即一钱已是浮屠。”在四川威远,崔氏家族于康熙57年(公元1720xx年)“湖广填四川”入川。
崔氏族人勤奋、上进,凡家族中好吃懒做、不孝敬父母的族人,族长都要按照家规家训进行惩戒,至今家族中无因懒致贫的族人,族人中无一户贫困户。崔氏家训造就了二十几代族人。
内江威远一周30家庭组团报名
内江市威远县已经开展了“践行十爱·寻找婆城好家规”活动。活动面向全社会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普通社会家庭,征集优秀家规及其背后的优秀家风故事。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该县已经收到了近30篇好家规家风稿件。
目前“婆城好家规”寻找活动采取组织推荐、媒体推荐、社会推荐、群众互推自荐等多种方式进行征集。县直机关工委、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史志办、公安局至少推荐2个,其余各镇各部门至少推荐1个。媒体推荐、社会推荐、群众互推自荐家规及家风故事个数不限。
“家庭成员热爱家庭,注重家庭,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记者发现,在“婆城好家规”的基本要求中,家庭责任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除此之外,参评家庭还需要注重家风和家教,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成都建立经典家训家规数据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纪委了解到,2月24日,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征集“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活动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方案,成都将征集本地好家规及其典范故事,并建立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储备数据库,储备数据库不少于30个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
征集完故事之后,就进入评选阶段。根据活动进程,在2月27日前,成都要完成33条“天府好家规”征集和初审,积极协调成都市文联邀请到成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两名教授担任评委进行评审。同时,成都对征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家庭进行“一票否决”资格审核。
连日来,金牛区组织街道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采取微信、qq推广和社区干部、网格员入户走访宣传等方式积极参与,切实感受家风家规的强大魅力。众多家规内容,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诚意做事、清白传家、刻苦奋进、勤俭持家”,这是“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候选家庭中杨学用的家规内容,而这一户就来自金牛区。据介绍,63岁的杨学用家住金牛区营门口街道茶店子社区三组,为金牛区最早的一批养殖和种植专业带头人,25岁时杨学用就开始养鸡,种食用菌,绝不以次充好将劣质菌种卖给生产户,因此杨学用的养殖生意越做越好,而后她又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幼儿园。此后杨学用还把她生活历练写成了书,并发表了《岁月里的珍珠河》等,生动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者的积极面貌。
“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吸引了金牛区干部群众的踊跃参与,积极投票评选心中的“好家规”家庭,借鉴“好家规”候选家庭的家教传承,对家庭成员特别是正在上学的子女进行教育,以实际行动加强了全区居民家庭风气建设。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7日,金牛区干部群众共投出1万余票。
“说起家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恐怕都有些陌生了,白纸黑字写下来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家风却必然存在于每个家庭中,或明显、或淡然,或严厉、或开放。”
“家风一般受家族遗传、家庭长辈性格的影响较大,对于树立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哪种家风,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近日,记者从前期报到省纪委的素材中发现,类似讲述故事后的经典感悟,比比皆是。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来的是发生在办公厅工作人员身边的家规故事,贴近性、可读性强,还有颇具感染力的家书。省国安厅则选择了三篇优秀家规家风故事上报。革命老区巴中、达州、广安等地,报上的是先辈先烈、当代楷模等十余个家规故事。绵阳、德阳、成都的特色,是带有地震精神的家规故事。攀枝花、眉山、泸州、宜宾、自贡等等,则不仅有古代先贤,还有现代的传承。
阿坝州纪委上报了16个家规家风小故事、20个与红军精神有关的家规家风故事,以及有家规家风内容的弹唱、南坪曲子等。阿坝、甘孜、凉山三州,红军故事、红军精神的传承故事,多如繁星。例如,黑水县芦花镇中芦花,有一座四层高的藏式碉楼,这里是长征中著名的“芦花会议”发生地。这座见证了长征历史的建筑被这家藏民精心守护着,现在的主人苏朗彭初已经是第四代守护人了。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训可谓深刻。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四
“说起家规,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恐怕都有些陌生了,白纸黑字写下来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家风却必然存在于每个家庭中,或明显、或淡然,或严厉、或开放。”
“家风一般受家族遗传、家庭长辈性格的影响较大,对于树立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哪种家风,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近日,记者从前期报到省纪委的素材中发现,类似讲述故事后的经典感悟,比比皆是。
四川省委办公厅发来的是发生在办公厅工作人员身边的家规故事,贴近性、可读性强,还有颇具感染力的家书。省国安厅则选择了三篇优秀家规家风故事上报。革命老区巴中、达州、广安等地,报上的是先辈先烈、当代楷模等十余个家规故事。绵阳、德阳、成都的特色,是带有地震精神的家规故事。攀枝花、眉山、泸州、宜宾、自贡等等,则不仅有古代先贤,还有现代的传承。
阿坝州纪委上报了16个家规家风小故事、20个与红军精神有关的家规家风故事,以及有家规家风内容的弹唱、南坪曲子等。阿坝、甘孜、凉山三州,红军故事、红军精神的传承故事,多如繁星。例如,黑水县芦花镇中芦花,有一座四层高的藏式碉楼,这里是长征中著名的“芦花会议”发生地。这座见证了长征历史的建筑被这家藏民精心守护着,现在的主人苏朗彭初已经是第四代守护人了。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训可谓深刻。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五
翻看古典铭记,有两句训诫印象尤为深刻。一句出自林则徐的教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另一句由《左传》所言“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两者说法不同,却道出同一个道理——子孙“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
“变味”家风危害不容低估。以近年的贪腐案来看,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违法乱纪的重要原因。有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暗地里为子女在项目招标、物资采购等环节中开设“绿色通道”、大开“方便之门”,畅通子女的经商之路;或是,眼见子女收受他人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批评阻止,任由他人给予“恩惠”;或是,利用自己的“威信”、“人脉”充当“保护伞”,让子女扮演权钱交易的中枢。
严是爱,宽是害。不良家风背后必定产生错位的亲情。溺爱的表象看似“爱子情深”,实质上,却害了孩子一生。畅通无阻的顺境、不劳而获的财富、竞相吹捧的迷惑、灯红酒绿的诱惑,潜移默化间让孩子养成蛮横霸道、心浮气躁、贪图享乐的脾性。凡事全凭个人喜好,只要自己愿意,即便违法犯罪,心中亦无丝毫忌惮,成为他们共同特点。周永康、令计划、刘铁男的“教子心得”,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加强对配偶、子女的严格要求。
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曾表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由此可知,领导干部的家事早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大事,也是其爱护子女、教育子女的真实体现。
“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好家风彰显共产党员的风骨瑰宝,昭示世人效仿传承。焦裕禄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绝对不能给自己的子女“特殊关照”;谷文昌要求自己的子女“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为子女“争取”任何福利待遇;何叔衡寄语后人:“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优良家风必定与传统美得、伦理道德并行不悖,当中蕴藏着廉洁奉公、求真务实、艰苦朴实、公道正派的价值元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方可催人奋发有为。艰苦环境下的历练,才是子女登向人生巅峰的“唯一捷径”。习仲勋的朴实家风,让青年时期的,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到环境艰苦的农村历练,为其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奠定坚实基础。薄一波的奢靡家风,让薄熙来从小过惯“锦衣玉食”的优异生活,由此,也为今后违法乱纪、“东窗事发”、“失足落马”埋下“祸根”。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好家风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干部靠恒久不变的坚持、孜孜不倦的积累,于点滴间慢慢涵养,在真知中透彻感悟,在实践中世代传承。正家风,让好的家风诠释干部的爱子之心、护子之情。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六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天府好家规》观后感,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
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颜氏家训写到: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规范他们的行为。
【吸收古代家训的精华】
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宠溺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
结语:子欲孝而亲不待 别在孝上欠账当某天,
1月18日,四川省纪委机关、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明办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征集“天府好家规”的通知》,面向全省、全社会各行、各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普通社会家庭”征集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最终将在全省评选、表彰十佳“天府好家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纪委机关、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认真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四川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关于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家规集中宣传报道的通知》,对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宣传报道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目前,活动进入全面征集阶段。各地各部门进展情况如何?记者从活动组委会了解到,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不断推进,已征集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家规家训好故事,不少受访者对自己家规家训的感悟和再理解、再认识,更是引人深思。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七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
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颜氏家训写到: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规范他们的行为。
【吸收古代家训的精华】
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宠溺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
结语:子欲孝而亲不待别在孝上欠账当某天,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八
灯光亮起,80岁的贺宗才第一个走上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成果汇报晚会的舞台,怀里紧紧抱着两本泛黄的线装书。
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聚光灯下,贺氏家族的'“锄经”故事再次被人们翻阅。
“这本《贺氏族谱》有157年的历史。”从怀里展开泛黄的书页,贺宗才的话语饱含深情:“家规家训源出东晋,历朝历代因有所增删,但精华不变。”以保存和修缮族谱为己任,贺宗才把印刷于清同治三年春月版——贺氏最早的成文家规《贺氏族谱》视如珍宝,这是第一次带出远门。
族谱中写道:“家有规,礼也。故法不立则礼不行,礼不行家是以无规,家无规何以保家?更何以齐家?”“锄经”是贺氏家规精髓,以其为核心的思想深植贺家,并且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贺宗才说:“这个奖励,不是对某个人的表扬,而是对我们整个家族的肯定,史无前例。”
“锄是锄头,经是经书,出自西汉倪宽‘带经而锄’,取‘耕读’之意。”贺宗才的侄孙贺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进一步阐释贺氏家规。
锄与经并举,贺氏历代致力于兴办教学。在落业地成都金堂五凤,贺氏家族先后兴办了凤仪书院、安凤义塾和五凤乡高小国民学校,不仅对族内子弟谆谆教诲,也改善了五凤乡中子弟读书的条件。
第十代族人贺麟是家族代表人物之一,清华大学毕业后,生长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贺麟,一直探索从思想上、学术上来拯救中国。远渡重洋到美国奥柏林大学、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汇通中西,发展中国文化。1985年,83岁的贺麟一次性捐赠淮口中学2万元、五凤小学5000元、五凤黄狮村小学元,这才有了“贺麟奖学金”,而当时他全部存款仅三万元。
以此为基础,贺氏家族后来成立“贺麟基金会”,延续贺家助学传统。至今,这个教育基金每年都会拿出约20万元资金表彰当地优秀学生。作为教育基金会的一员,贺杰把这种表彰看做是对贺氏家规最好的传承。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九
悠悠家风正人心,清清民风齐万家。4月28日晚上8点,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结果最终揭晓,活动特别节目“好风传家”在四川广播电视台s1演播厅惊艳亮相。
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甘霖以及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
此外,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开四等川籍名人为获奖家庭代表颁奖,前中国足球队队长马明宇也作为特别嘉宾参与节目。
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据了解,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自1月25日正式启动以来,各地按照层层评定、逐级上报,以及媒体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共征集整理了勤廉向上的好家规好家训400余条,克己奉公的家风故事800余个。经网络投票和专家现场评审,最终评选出49例“天府好家规”。
节目中,自贡胡氏、攀枝花杨氏、甘孜丹巴毕氏、成都金堂贺氏家庭等10个代表家庭先后走上授奖台接受颁奖。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璀璨夺目的灯光特效,只有最朴素的语言将几代天府人的家国情怀娓娓道来。他们的优良家风故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新时期良好家风的深刻内涵,也感动着现场每一位听众,赢得阵阵掌声。
在座的嘉宾中有多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其中绵阳周氏家庭的代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原副厂长周永秀已是92岁高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周永秀说:“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是一句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即使我以前是领导,但孩子们不能去攀比,要俭朴,不争地位,从一线的普通工人做起,多学习技术。”
在一家三代都从事国防事业的周氏家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十六字家规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而对于甘孜丹巴毕式家庭代表,28岁的森林警察毕达来讲,作为本次颁奖活动中最年轻的嘉宾,家训家规在他心中的分量便是因公殉职的父亲用生命书写的.“康巴汉子”四个字,更是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和信念。
这些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几代天府人家国情怀的好家规·好故事将通过荧屏向全省展示。5月12日7点40分,《好风传家》——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特别节目将在咱们四川卫视播出。
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十
灯光亮起,80岁的贺宗才第一个走上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成果汇报晚会的舞台,怀里紧紧抱着两本泛黄的线装书。
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聚光灯下,贺氏家族的'“锄经”故事再次被人们翻阅。
“这本《贺氏族谱》有157年的历史。”从怀里展开泛黄的书页,贺宗才的话语饱含深情:“家规家训源出东晋,历朝历代因有所增删,但精华不变。”以保存和修缮族谱为己任,贺宗才把印刷于清同治三年春月版——贺氏最早的成文家规《贺氏族谱》视如珍宝,这是第一次带出远门。
族谱中写道:“家有规,礼也。故法不立则礼不行,礼不行家是以无规,家无规何以保家?更何以齐家?”“锄经”是贺氏家规精髓,以其为核心的思想深植贺家,并且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贺宗才说:“这个奖励,不是对某个人的表扬,而是对我们整个家族的肯定,史无前例。”
“锄是锄头,经是经书,出自西汉倪宽‘带经而锄’,取‘耕读’之意。”贺宗才的侄孙贺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进一步阐释贺氏家规。
锄与经并举,贺氏历代致力于兴办教学。在落业地成都金堂五凤,贺氏家族先后兴办了凤仪书院、安凤义塾和五凤乡高小国民学校,不仅对族内子弟谆谆教诲,也改善了五凤乡中子弟读书的条件。
第十代族人贺麟是家族代表人物之一,清华大学毕业后,生长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贺麟,一直探索从思想上、学术上来拯救中国。远渡重洋到美国奥柏林大学、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汇通中西,发展中国文化。1985年,83岁的贺麟一次性捐赠淮口中学2万元、五凤小学5000元、五凤黄狮村小学2000元,这才有了“贺麟奖学金”,而当时他全部存款仅三万元。
以此为基础,贺氏家族后来成立“贺麟基金会”,延续贺家助学传统。至今,这个教育基金每年都会拿出约20万元资金表彰当地优秀学生。作为教育基金会的一员,贺杰把这种表彰看做是对贺氏家规最好的传承。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十一
近期,观看了《“好风传家”—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特别节目》,感触良多。评选出的十佳“天府好家规”及提名的39项“天府好家规”有生动的教育意义,符合我们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传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是家庭的细胞,每个家庭是由个人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细胞,每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好家风家规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是无言的教育,是无字的典籍,充满着无尽的力量。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个人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的家风家规都会在个人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家规的重要性,也是家风家规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比如西南财经大学赵国良家庭以书传家、以学报国,家长躬身示范,爱和学习像空气一样环绕着整个家庭。赵家三代8口人,出了3个博导、4个教授;自贡市贡井区胡氏家族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一代代将传承家规担在肩上,爷孙三代的衣服换着穿是好家风家规的生动缩影;内江市威远县崔氏家族礼孝守法、团结互助、斯文重才、文化传承,家规“扶帮带”二十几代无人因懒致贫;金堂县贺氏家族耕读传家,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等等。
“天府好家规”百年传世家风美德,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新时期良好家风的深刻内涵,不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也是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树立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清明政风党风的价值标杆和宝贵财富。
《天府好家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天府好家规体会篇十二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评选经典家训家规,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观看天府好家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