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生态文明论文范文(18篇)
生命不息,总结不止。总结是我们对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精确和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和词汇,提高写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些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生态文明论文篇一
一、活动目的:
1.配合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故事、视频、课件讨论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在校、在家、在外的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2.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3.懂得环保的意义,能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节能减排,构建环保和谐校园,共享绿色美好校园。
二、活动准备: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基本情况
1.地点:教室
2.主持人:班主任
3.参与者:全班同学
(二)活动程序
1、地球在哭泣。
2、活动思考。
3、低碳环保倡议。
(三)活动纪实
这样,请同学们看两个视频,然后再回答。
师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我们的蓝天不在蔚蓝,江河不在明澈,空气不在清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着苦难。
幻灯显示“全球十大问题内容”。
身边的环境师述: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污染环境的情况呢?
学生讨论列举。
视频三:身边不文明行为
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体会在、感受。
3.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类,你将走向何方呢?
我们能做到:
节水为荣节约粮食节用电器
珍惜纸张保护动物回收资源
植树造林少吃口香糖不盲目攀比
不乱扔废弃物爱护公物选购绿色食品
不购买过分包装物品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做一个环保宣传者做一个环保自愿者
生态文明论文篇二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3.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20xx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xx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xx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
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结语: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生态文明论文篇三
当前,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生态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推动自治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自治区林业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认为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自治区民政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的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可以说,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正逢其时、正合其势,这对自治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使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年来,自治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走保护优先、工程带动、产业拉动的发展之路,生态状况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是,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方面来看,林业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特别是,自治区生态建设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现代林业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些社会组织来研究和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作为学术性社会团体,由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桥梁纽带,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不仅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现代林业建设。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建设生态文明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色资源,还需要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林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和丰富生态文化载体等多重使命。就自治区而言,当前的生态文化研究与弘扬还没能够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相协调,没有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以弘扬生态文化为己任的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在补齐短板,促进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上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需要提高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培育,同时要适应新的世界发展潮流,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造福子孙。研究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组织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会员,面向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全社会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唤起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从而形成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共识与合力。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服务、落实政府决策,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研究会将根据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会员权益、市场主体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积极参与完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反映会员的诉求,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与国内外有关组织、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吸引一批与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组织和单位,共同推进内蒙古生态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服务助推作用。研究会将立足于林业,着眼于生态,致力于文化,广泛联系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构建生态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体系。要紧紧抓住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生产工作一线同志们的作用,组[]织开展生态文化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学习等,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产品,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促进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化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生态文化研究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努力为政府、部门、会员单位提供服务,着力开展生态文化的专题研究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服务。为此,生态文化研究会要在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和登记机关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下,做好以下工作。着力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要通过舆论引导、媒体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生态伦理,树立生态道德,崇尚生态文明,适时开展“美丽乡村纪实”“生态文化的故事”“森林文化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在全区森林、沙漠、湿地、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实体产业配套的文化研究,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使生态文化切实为实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实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生态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生态文化内容形式,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使生态文化更加贴近百姓,深入群众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形成多层次的传播网络,扩大生态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使生态文化发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生态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使人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的空间,使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研究会刚刚开始运转,在做好以上几项长期工作的同时,当前重点要抓以下几项紧要工作。一是结合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和人才培训工作,择机举办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论坛;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和生态文化基地创建活动。
研究会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根据当前研究会的工作需要,初步计划设置办公室、调查研究部、宣传教育部3个内设办事机构。办公室负责内外联系、综合协调、运行管理、会议筹备、文稿起草等工作;调查研究部负责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研究、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宣传教育部负责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论坛等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研究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有序运行,使研究会逐步达到工作制度化、程序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研究会将不断探索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的主人翁作用,不断提高研究会的工作水平。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积极创建学习型研究会,通过有计划多渠道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全面提高会员综合素质;二是吸纳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合作,提高研究会的知识层次和管理水平。
生态文明论文篇四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的、国家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消耗殆尽的问题,面对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面对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我们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断地努力下,中国走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环境良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形态,关于人类文明。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保护自然,来实现可持续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追求,是要超越以往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倡导一种更文明的理念,让我们的人民树立更文明的观念。让我们的一切活动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类。这是人类文明的更高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的飞跃,是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生态文明方面的目标。这是根据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我们现阶段情况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前,我们形容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称自己是“地大物薄”。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这种成绩举世罕见,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同时,我们也为这快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让我们的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恶化严重,让我们的生态系统呈现退化的现象。如果长期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我们的整个社会都无法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要好好把握自然规律。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的重大工程。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帆风顺。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上的偏颇,拒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意味着批判工业化时代的机械论思维方式,而采用生态化、整体化的思维方式。“用整体论思维方式来反思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就把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看作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这里,主体和客体不具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人的主體性、主动性只能是受自然制约下的主体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作为活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也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当人类的行为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违背了地球生态系统规律后,地球生态系统的‘报复’往往就是十分‘主动’的了。另外,人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是外在式、旁观式的认识,而是内在式、参与式的认识;不是还原式、分析式的认识,而是整体式的综合式的认识;不是在对立、对抗中认识,而是在统一、和谐中认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各有理论上的偏颇,都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对立性思维模式之上,人为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都需要进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置于自然之上,内在蕴含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价值趋向,显示了人类的狂妄和自大;生态中心主义将自然置于人之上内在蕴含着否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趋向,无视人的实践性本质存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人类离开了自然将无从生存,连最起码的物种生存都维持不了。这是由人的生物本性决定的。这使得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将会遭遇自然的惩罚。首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从无限性到有限性的转变,这是人类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涸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最终将破坏自然界的内在循环机制,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传统式的发展越多,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就越严重,同时所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发展中所积累的危机就越大。其次,人类对物质资料的索取以不打破生态平衡为前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要善待自然,但归根结底,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二)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类的活动要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认识和改造自然,既要“以人为本”,也要“和谐共生”。“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从主体来理解对象(社会和自然),社会和自然都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而不是以自然和环境为本。”人类虽不能听任本能的驱使,但也不能完全违背本能。人类由关心自身的利益而及自然的利益,这是关怀范围的拓展、道德意境的提升。“传统伦理道德只注意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而环境伦理则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对人类生存的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双重关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在人类实践带来环境危机时才得以真正确立。所以,在“以人为本”与“和谐共生”的关系上,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而不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人类生存压力巨大时强调“以人为本”有其合理性;而在人类实践引发环境危机后,则要强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对“以人为本”时代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进行批判。人类的实践自由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建立在规律性认知基础上的自由。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制造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紧张与分离,即人类中心主义过于重视人类的目的性,而生态中心主义则过于重视自然的规律性。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并不矛盾,合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的扬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3]周在娟.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j].智库时代,2019(25):14+17.
生态文明论文篇五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生态文明论文篇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之一,这高度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发展生态文明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整合社会力量一起努力,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出路。
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出路探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水平的文明形态,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它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追求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2。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之一,这充分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也揭示了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飞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口膨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和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未彻底改变,造成经济增长以较大的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方针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长方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只有解决了生态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国际背景之下,世界资源环境问题总体严峻,环境恶化威胁到各国经济发展,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极端天气、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国际社会都在积极倡导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出路,力求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已经成为国际新趋势。
我们国家在发展的初期继承了西方工业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付出了牺牲资源环境的代价。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表明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人类决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问题,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命题,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究其本质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样的,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以自然环境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方面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社会文明都难以为继,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83只有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源泉不断。
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干预职能,政府监督污染者改变行为,减少对资源的破坏,以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环境保护水平。具体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环保之路,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研发新能源;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增加科技成分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鼓励无污染的新兴行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为资源立法,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体制,明确各方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有效地管理环境。
其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西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化之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德国、日本、美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这些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德国在发展生态文明方面,注重环境教育,为资源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发展环保产业,超额完成国际环境条约的义务;日本把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严密立法明确责任主体,采用综合性的调整机制促进国民循环型生活方式的建立;美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环境工作注重多元的区域规划,保护大面积国家森林公园和恢复森林,田纳西河谷就是美国生态建设的成功典型;其他国家如法国禁止采挖原煤、北欧国家积极推行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等举措,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另一面,努力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做的努力,都是致力于人类的整体发展的。中国能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从目前的和可预测的量来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的,是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核心保障。
首先,倡导公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拜金主义、铺张浪费、追求面子工程,过度消费,这种消费模式严重浪费资源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持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度消费、铺张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我们在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时可以借鉴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3r”消费模式(reduce—资源利用减量化、reuse—产品再利用、recycle—废弃物再利用),以此为基础,逐渐使公众养成绿色的消费新观念,将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内化于心,促使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只要我们养成了科学的生态消费观,那么消费会作为一种新的推动力带动经济的绿色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就斐然。
其次,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而目前的环保现状,主要还是靠国家政策执行,民众参与远远不足。今后我们致力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环保,形成“全民环保”的局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在推行环保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拘泥于形式的作风,环保不只是在环境保护日简单地敷衍了事而应是立足于全民的持续的、稳定的、渐进性的工作,我们不仅要环保日还要环保周环保年,切实将环境保护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生活中将社会大众的环保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其次,加强基层宣传与交流,发挥公众的影响力,公众是一个潜在的环保主力军,但作为环保主体力量的我们对于环境保护还有很多认识欠缺,例如很多人仍不能准确地将垃圾分类,公共场所的分类垃圾筒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与交流。在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公众只有积极主动,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牢记于心,在观念的指导下,广泛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势必瞩目。
当前中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也随即普遍高涨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发挥中国特色同时发挥公众、基层群众团体以及各类环境非盈利性组织的环保能力,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生态文明。
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王信建。建设生态文明与治沙防沙工作的思考。中国林业经济,2008,(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
生态文明论文篇七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3.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生态文明论文篇八
如今,论文通常被用来指在各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它不仅是学术研究探索问题的手段,也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工具。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建设目标里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行业的规划理念也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而传统的区域旅游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快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中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够推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旅规划;生态文明理念;发展趋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越来越多的行业发展都开始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区域旅游行业也应当顺应时代,开始和生态文明相结合,探索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全其美的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国家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要坚持和遵守这一国策,就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使我国可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发展区域旅游业的过程中对自然充满尊敬;而顺应自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保护自然,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拨,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抛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昭示出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生态系统,物质生产与自然协调,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道德素养与自然融洽,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而提高当地的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传统的区域旅游存在着千篇一律,发展程式化的问题。因为在以往管理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比较怠懒,往往会采取比较保守和常规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度假村,比如建立古镇的方式,这样难免失去自己的地方特色,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情况。而有些地区明明就不适合发展成水乡,但是却为了发展这种千篇一律的旅游业而开凿水道,这样不符合当地的自然特色而造成的旅游景点,不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由于人工的痕迹太严重,而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样不仅经济没有发展好,就连之前的美好的生活环境也失去了,得不偿失。其次,传统的区域旅游相关开发人员往往都是当地人,而当地人的素质往往良莠不齐,有的人比较有文化,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而且这样的人往往自身比较贫穷,因此会存在短视问题,为了暂时的一点小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不到如果破坏了环境,经济上的利益也是短暂的。而且由于科技水平不足,他们不知道怎么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也没有向更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来求助的意识,这样即使是要保护环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相关环境监管部门往往对于一些偏远或者比较小的区域很难监管到,如今的环境监管部门的渗透力度比较小而且渗透范围不够广泛,还有一些地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比较小,罚款的金额甚至没有对于污染物的处理花费多,导致他们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处理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这样就算是有监管,因为力度不足的问题,也不会有效果。
(一)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
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可以找到一些专家和学者先对于这个区域的方方面面,自然人文方面都总体的统筹了解一下”,通过区域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最后发现和构建这个区域最适合发展的蓝图,会更有章法,而且还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更加吸引外来游客的注意力。
(二)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
应当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要在这片区域里的公共屏幕上播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片,用这种比较生动的方式来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素质的人都可以明白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在这里提示他们可以通过向相关科研人员求助的方式来寻求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具体方式方法。而且,也应该积极引导相关的科研人员来到一线,帮助他们污染物处理,从而在实践中探索新思路,对于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反作用。
(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
应当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加大监管部门的渗透范围,让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深入基层,多去各地实地观察有没有哪个旅游行业发展的区域没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而且要加大惩罚的力度,一旦发现了有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破坏生态,第一次可以对他进行警告和罚款,但是第二次再犯错误,就应该不单单罚款而是加入拘留等更严重的惩罚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因为惧怕而不敢污染环境,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了。
(四)合理规划区域旅游的文化遗产建设
区域旅游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可以建设一些休闲公园和农家乐等。同时,还可以在规划旅游空间的时候重视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可以植入一些相关的人文要素和优美景观,适当的改善旅游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不断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要积极的对区域旅游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继续探索很多的文化遗产,使其形成规模的区域旅游,促进当地的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
(五)开展公共营销提升区域旅游效益
区域旅游要不断提高一些附加价值,开展区域公共旅游,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可以策划旅游项目和打造优美景观来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当地的旅游形象,进行公共营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让当地的公共资源和产品更多的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提升,更好的开展公共营销,让地方旅游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发展倾向就是要在遵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三大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而非千篇一律;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这样有助于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可以兼顾区域旅游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这样就能让区域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而让当地既有绿水青山美好的环境,也有金山银山可以购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这样当地的居民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心的需求都是远远好于从前的,这也可以在未来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让他们可以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更有干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逐渐被发现,此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行业的规划的理念也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而传统的区域旅游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快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中的改进措施: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而非千篇一律;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让当地的居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可以有更好地满足。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3.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9%,调查对象为合肥市5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日常行为(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否关注垃圾的分类、是否践踏草坪、是否关注塑料袋降解性)、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是否与自己有关、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相关课程、参与环保社团、宣传、电视等)、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积极制止、举报投诉、不愿多管、无所谓)、大学生意)。
分别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及态度、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设计了26项选择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调查对象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及特点。
此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意识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2.1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知识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缺乏。简单的表现是对基本环保知识的欠缺,如有些同学对于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等都不了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的人数占34%,了解的占66%,如: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等生态文明知识,30%的大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些问题并不难,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回答的正确率却不是很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
2.2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生态文明意识没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关于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有所欠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也只是处于一种非经常化、非主动化的状态。经常采取各种生态环保行为的比例没有超过28%,主动制止违背生态文明行为的只有被调查学生的24%,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占53%的人持“不愿多管”的态度,5%的人“举报投诉”,还有18%的人认为“无所谓”。但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有62%的被调查学生愿意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从受访者的日常行为以及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与自己有关的两项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比例较低。如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关系的比例达到85%,然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如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比例45%,偶尔践踏草坪的比例高达84%。可见,当代大学生缺乏践行生态文明的主动性。
2.3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部分大学生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现状较好的同时,也肯定了不同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对于这些成绩大学生并不太满意,认为还有改善的空间。合肥作为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本市的生态文明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比较满意上,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即对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不高。综上所述,此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欠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群体,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也要成为环保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力量,不应仅仅止步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共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大学生在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欠佳,这一现状和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骨干力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学校教育、具体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入手,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大学生活,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3.1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学校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现状,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系列课程和定期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能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不是对生态文明作最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知识讲解,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氛围之中,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党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活动,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专题讲座,观看生态科普电影、电视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氛围之中。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及其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学生,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3.2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落到实处
实践对于心灵的启迪要远大于书本知识。实践比书本更真切,更能启迪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也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让我们获得在书本中所收获不到的知识。因此,“高校应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经常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活动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奢侈、不浪费,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手扔废弃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践踏草坪等等。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素质。同时,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大学生的共识,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育人”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3.3加强生态文化修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生态保护课程,浏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和网页,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政策、方针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养成不浪费、不破坏的良好生活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注意平时的生活小节,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从现在做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注重循环利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和参与学校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加强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还依靠扎根于内心的生态环保理念,所谓君子“慎独”。就是要运用道德的规范作为调节机制,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当然,单纯地依靠内心的革命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参与其中,相互交流、协作、提高,彼此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大学生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生态环保的活动,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也要将这些意识付诸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做一个生态文明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要人人参与,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必将不断提高。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20xx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xx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xx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
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结语: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
生态文明论文篇九
摘要: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严峻现实,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本文正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探究村屯绿化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村屯绿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而村屯绿化工作既是响应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更是提升村屯绿化覆盖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态环境的强力措施。
1村屯绿化工作的必要性
村屯环境长久以来一直是污染治理与环境监管的死角,几乎处于“自治”状态,再加上污染治理措施、设施以及公共环境服务远远无法满足村屯现实需要,进而造成村屯环境状况不佳。因此开展村屯绿化工作[1],绿化、美化村屯环境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开展村屯绿化工作,也是各级林业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生态效益发挥的强力保障,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强大助力。
2村屯绿化工作建议
2.1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理念
村屯绿化工作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按照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足的文明社会要求,将村屯绿化作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首先,确立村屯绿化新理念[2],转变传统的植树造林工作注重绿化荒山的观念,充分利用各个村落自身的环境优势,大搞村屯四旁植树等村屯绿化工作。其次,转变绿化美化工作是林业局园林部门工作的传统观念,确立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新的建设理念,将村屯绿化工作作为各个乡村的自觉行动。最后,转变林业局园林部门关于村屯绿化工作的传统观念,切实确立全社会、乡村全员参与到村屯绿化工作中来的新理念。在村屯绿化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号召乡村全体成员参与到村屯绿化工作中来,还可以让有义务植树任务的企事业单位也参与到农村村屯绿化工作中来。
2.2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在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各项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村屯绿化工作合力。比如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各项财政资金整合以及保障绿化用地等。首先,各县建设局要切实做好村屯绿化工作的基础服务以及村屯绿化规划的指导工作,各县林业局要确保各个乡村能够选择和栽植适合当地环境的苗木,并协助各个乡村购买种植所需各种苗木、果树等,最后帮助一些贫困的村落合理修复生态环境。其次,建立长效机制以加强管护村屯绿化建设。[3]在设计村屯绿化方案的过程中,应引导全村群众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充分体现全村群众的主体地位,争取他们的意见,确保村屯绿化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这也有助于吸引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到后期绿化建设工作中来。最后,要想做好村屯绿化工作,还需要对农村居民开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技术和技术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村屯绿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开展村屯绿化工作,还需要结合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为,采用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和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使村屯绿化既能反映乡村特色的绿化风貌,又能反映乡村地形特征和时代特点。对原本存在的绿化成果要充分利用好,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建设与改造并举。比如在开展村屯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地方林业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好乡村原有的绿化成果、古树名木和森林资源。生态优先则是指要将改善村屯环境作为村屯绿化工作的首要目标。在村屯绿化工作中,要以村屯绿化为主,突出乔木树种的比例,做到乔、灌、花、草、藤的科学搭配,针阔混交,常绿与落叶结合,从而建设一个功能齐备、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村屯绿色生态系统,构建一个优美的村屯绿化景观体系,将村屯绿化工作的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此外,还可以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态经济型树种,大力发展庭院林业经济,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既美化村屯环境,又能够给乡村居民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2]黄丽花。浅谈广西柳城县村屯绿化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5(06):60+63.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
南京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四季分明,有生机勃勃的春天,夏的炎热,秋的凉爽,还有令人向往的冬天。
南京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过来,看!嫩绿的柳枝长出了绿草般的绿芽,犹如春姑娘轻柔的长发。黄灿灿的迎春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显眼。满山遍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可爱的小燕子好像收到了春姑娘发出的讯息,迫不及待的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唱着歌,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春姑娘又来到了果园,看!一颗颗杏树绽开了胭脂般的杏花,一棵棵梨树绽开了雪白的梨花,仿佛是一朵朵白云。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在嬉戏。南京的春天如此的美好,离不开那些每天天还没亮就上街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离不开每天为这个城市建设辛勤劳作的人们。
南京能够申办青奥会顺利成功也是因为南京的绿化和美丽的风景而打败了其他竞争的对手,我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由南京金陵晚报组织去珍珠泉种植“青奥林”的活动,从3月头妈妈就开始报名排队,一直排到3月20号,那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约好8:30分在玄武湖门口集合,我们提前了30分钟到达,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大人带着小朋友早已在次等候了。还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都出动了。我特地数了下一共有四辆大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植树绿化对我们这个城市有多么的的重要,也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毕竟城市美好的环境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的建设。
为了南京的环境更加美好建设了滨江公园,从奥体大街至梦都大街,占地590亩,该区域为休闲区,“看点”颇多,有湿地公园、观江平台、五星级饭店、电脑激光音乐喷泉等。通过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绿化和美化了水岸环境,将原先的防洪墙外开辟为“湿地公园”;“观江平台”则营造成亲水、自然、生态的休闲气氛,连接奥体中心场馆与滨江风光带的文化体育轴线,又称“世纪轴线”,占地约180亩。该区域的文化气息很浓,有“三山”、“二水”、“白鹭”3个主题公园,以及8个雕塑花园,以营造大诗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意境。还有艺兰斋美术馆和金陵图书馆等。管理方从人性化方面考虑,这段滨江大道将建成地下隧道,使游人能方便地穿越到达滨江公园内游览和休闲。
在学校,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在古林公园种下了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小树苗,在寒暑假我们还会走上街头,提醒大家积极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绿色出行争做文明人”、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会让我想起“光盘行动”。建设美好生态南京需要大家的努力,让我们拒绝浪费、拒绝一次性餐具!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一
发展只有保护好生态,产业才会兴盛;若杀鸡取卵,最终竭泽而渔,文明会衰败倒退。
赤水生态、气候、空气、瀑布、丹霞资源无比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露营的康养休闲圣地。
生态环境保护是赤水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应持续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赤水发展最大的.价值在生态产业发展、最大的责任在抓好生态保护、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资源利用,今后发展应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秉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尽可能保存修复区域内山体、水系、民居、古迹、瀑布、丹霞,教育引导群众摒弃农药瓶乱扔、垃圾乱倒、柴物乱堆、竹林乱砍等陋习,持续打好“山水牌”、念好“生态经”、守护“丹霞红”、唱足“景观戏”,传承好优秀文化,学习、吸收、消化和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赤水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丹霞绿中缀红,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溪水鱼翔浅底,让林间虫鸟欢唱,这是美丽赤水建设的方向,也是绿色发展延续的基础,更是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希望所在。
“全域旅游.全景赤水”建设不应局限“满山是竹、放眼是绿,千村一面、万户一貌”,要结合实际,继续走一村一公园、一村一品多品、一家一花园(庭院)发展路子,坚持以保护、培植、利用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重,不吃祖宗饭,不断儿孙路。以可持续为首,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宁暂缺,切莫乱,让这方希望热土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季花香,万壑鸟鸣。
坚持“有进有退、有重有轻”策略,重点结合实际发展生态经济、庭园经济、休闲经济、避暑经济、服务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做到美、富双促双进双赢。
注重选用好会发展、能发展的人才,着力促进乡村联动、产业互动、干群齐动、示范带动,积极拓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自然地理、乡村文化、社会保障、旅游活动和生态文明空间,促进“村寨、馆园、产建、种养、农旅、资金、产业、技能”不断融合,实现“山水、灵魂、骨架、血肉、景观、功能”的个性化彰显,让赤水生态更好、环境更幽、瀑布更美、丹霞更红、山水更靓、游客更爱、人民更富。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二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三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三地交汇处,西临北京,东临渤海湾,北有唐山首钢,属于重工业、冶金业、化工业等重度污染处。由于改革开放长期以来的无序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具体表现在:重度空气污染企业和日益增多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致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渤海湾海域水质持续恶化,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海洋生态环境;施工期土渣车运输过程中洒落的土方和工程车辆在城市快速路上掉落的木方产生的路面扬尘问题较为突出;大片土地失去种植农作物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的条件,土壤盐渍化严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明显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环境卫生建设;地表水质较差,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而且用水自给率很低;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功能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差,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经济发展方式仍属粗放式发展,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现象,给新区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压力。
1.2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向
解决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是首要任务。从社会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水污染方面,查明地表水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到污染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地表水质量;在空气污染方面,查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遏制下滑趋势;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继续保持优势,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提高服务业产值gdp比例;在协调管理方面,继续保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单位gdp水耗4个指标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四
一、国际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为,资源总量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所以,我们在使用环境资源时,应该充分借助市场作用,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
(二)要加快环保法律法规建设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应在完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加快环境法制建设上面下功夫。
(三)要完善政府的激励和监管制度
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对企业及经济组织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主要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各级政府需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纳入到党委、政府及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行政能力,打造生态型政府。
二、大庆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法规的缺失
长期以来,大庆油田由于受“地上服从地下”政策的影响,重地下、轻地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来看,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大多是以部门立法为主,像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主要由本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导致大庆市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缺乏上位法应有的规范和指导。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大庆是以资源开发为主还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这与基本立法相关制度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生态管理上大庆还主要是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重视的是经济效益,对环保工作不重视,随着政府对企业管理的弱化,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对企业的生态环境政策措施可能会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环保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环保、土地、林业等部门在管理职能及业务管理上有重复交叉,在工作中审批、收费、发证、解释、处罚等权限对本部门有利益,成为各单位争夺的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影响部门利益的'工作没有部门愿意负责,这样出现问题就很难找到解决的途径,使大庆市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环保队伍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环保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不适应。
(三)机制不健全
环保工作中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以及政策保障机制。对于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及个人都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也不能例外。但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来看,都缺乏对管理者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其结果造成许多法律法规形同虚设。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在违反生态保护的规定时,不承担什么法律后果,这样很难去约束企业和个人。
三、大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一)抓紧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全国性的法规对地方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操作性、针对性不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庆市亟待制定有关适应油田方面的地方法规。同时,要注意地方生态环境的立法要突出地方特点,弥补国家在环境立法方面地方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并且,要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以地方法规或条例的形式制定详细的绿色gdp标准,尽快落实绿色gdp标准。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使我们在环保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是当前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大庆特点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从而实现大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从改变生态环境到实现生态文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制度上加强创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为了使大庆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地开展,必须合各方之力。制定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由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大庆区域内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在源头上明确产权关系,建立产权制度并对用途进行管理,以禁止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建立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统一且独立开展行政执法。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严守资源环境保护红线,建立制约企业生产行为的约束制度。研究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控制质量标准作为生态治理的依据。对功能不同的产业项目,要实行不同的市场准入标准,对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严格控制,对企业的违法和不达标排放行为零容忍。要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三)完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完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保障。建立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违法者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于管理部门的不作为行为,由其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对领导更应该加强约束,如果任职期内,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出现重大失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要记入档案,在任用提拔时作为重要参考。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五
生态文明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韩丽丽(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本文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在我国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民群众日益渴望美好生活的现实面前,中国共产党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决策的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工业文明的增长是一种反生态的经济增长,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为此,人类必然去探索新的文明形态,这样生态文明就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正在以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世界性革命快速崛起,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客观必然性。
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上的。”也就是说,生产方式决定人类文明的演进。梳理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历史形态,生态文明正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迅猛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一)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只能依赖自然
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约在公元前200万年到公元1万年的石器时代。马克思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幼稚而混沌的,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是自然界里的弱者,在极其“恐怖”可怕的自然界中寻找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人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就是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的顶礼膜拜。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改造自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最早兴起于东方,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8世纪。当时铁器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农业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近两千年,发展高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建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与繁荣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依赖于天时地利资源的经济,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道法自然、敬天崇地的天人统一观。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但在整个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还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自然的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失去平衡。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极力征服自然
从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工业文明误导人类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运用各门科学去发现、认识、研究以至征服它们,以期向它们无限索取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物欲。于是,人类大量地毫无顾忌地开采资源,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后果和长远影响。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危机。1972年6月5日,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大会”召开,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8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形态。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大会”召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与扬弃。尽管人类还生存在工业文明其间,但工业文明越来越走向绝路,生态文明已经以其巨大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面对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生态危机,扬弃工业文明,选择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也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必然。
(一)我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自然灾害频发。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惊人的发展,也被世界称为中国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合作完成《中国污染代价》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该报告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用的流行病学模型,发现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50亿立方水受污染。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资源短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993年为6%,年高达56.7%。石油储备不足30天,日本65天,美国180天。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体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我国石油进口大部分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又被美国控制,也就是说,仅石油一项资源就严重影响国家安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56.4%。20年内,我国就剩6种主要矿产能自给,绝大部分都不能自给。我国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值得50%,400处主要矿区因资源枯竭面临关闭。下面是我国部分资源可使用的年限统计表。
到年,我国45种可开发的主要资源就剩下14种,如煤、稀土、镁矿等。据专家推测,本世纪内地球基本上地下无矿可采了。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三)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为五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人民群众对水、空气、食品、居住环境的要求都与以前不同了,要求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新鲜的、食品是洁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是优美宜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与期待是应该的、合理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最广大的人们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报告令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重大战略部署是非常正确的。同时,把生态质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是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纵观世界风云,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无限的感召力。我们相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让我们始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定取得巨大成功,“美丽中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六
农村生态文明论文【1】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
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
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
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
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
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
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
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
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poverty)概念。
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
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
学者秦存强等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
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
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
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
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
个体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或决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在分析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及成因时,需要深入分析微观系统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许多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生育的生理功能,是她们受剥削的根本,也是她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的症结。
因为从生理因素上看,女性较之男性,肌肉生长较为细腻,骨骼较小,力气不足。
由此限制农村女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导致农村女性不仅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生活范围、生活内容也十分狭窄和单一,进而致使其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低、眼界狭窄、自卑心严重等心理偏差。
公共生活不足的状态又导致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加重了其自卑心理。
此外,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生理性别意识的弱者定位,使女性人格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她们缺乏自主、自立意识,缺乏独立开辟事业的精神。
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又会导致其经济收入的有限和不足。
这种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致使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使其陷入视野狭窄、缺少主体意识、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境地。
2.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文化贫困状态。
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是对农村女性生存发展状态影响较大的中观系统。
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农村女性婚前、婚后都很难获得对家庭的土地、财产的支配权力,接受教育权也极易被剥夺。
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农村家庭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导致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禁忌,使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造成了深刻影响。
中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女性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
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占农村妇女总数的60.9%,远远高于城镇妇女22.7%的水平。
农村妇女中文盲、小学、初中文化比例分别为67.7%、67.0%、51.2%,均高于农村男性相应的32.3%、33.0%、48.8%的水平。
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中,农村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7.3%,远低于农村男性61.2%和72.7%的水平。
农村教育的男女差异,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农村女性易于陷入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
(2)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农村财产仅由男性子嗣继承,子女随父姓,婚嫁从夫居,对女性的经济状况与地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已婚妇女退回承包地,或规定出嫁女的户口所在地进而剥夺其土地分配权。
同时,从夫居的家庭体制导致了女性社会网络资源的流失和弱化,农村女性一旦陷入困境,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3.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使农村女性处于“失权文化贫困状态。
在探讨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过程中,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将其放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分析。
纵观农村女性生活的宏观环境,发现问题表现在:
(1)农村女性可参与分配的社会资源缺乏。
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如社会性别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农村女性参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待遇集中体现在物质资源、受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社会参与资源不足等方面。
这些都表明农村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与男性一样享有社会资源和占有发展机会。
(2)农村女性可消费的文化资源有限。
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科技文化图书阅览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广播影剧院等文化设施。
更没有针对农村女性特点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来对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文化、科技技能的获得。
农村贫乏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
(3)二元分割的体制限制了农村女性的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
化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思想,消磨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使农村女性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
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村女性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面处于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文化贫困状态。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治理途径
(一)微观层面:
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激发农村女性文化自觉,培养其主体意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个人与环境之间交流的失衡,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环境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价值理念源于生活内容的基本观点,要改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状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使女性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上产生主体价值。
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开展竞争。
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帮助农村女性进行角色塑造,从而成为主体价值发展的导向与支撑。
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可与追求的理性起点和支撑,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
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女性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与“文化贫困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会使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了解自身的文化处境,进而促使其主动获取和接受先进文化。
反之,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或不足,会极大影响或制约主体文化落后状况的改变。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七
摘要: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符合高中地理的学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构建策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生态失衡是指外来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社会舆论、高考制度等)构成的。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考核机制的偏向高考,导致学校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失衡,导致高中地理教师生态群自我效能感偏低;二是由于当前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理工而轻文”的思想,地理学科夹在文理科之间,无法成为高中学科中的主角,地位在无形中降低,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地理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中地理课堂的内部生态失衡,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以教材为中心,教法不适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由于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有的教师会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这样就压缩了学生成长的空间,由此带来的还有师生关系的异化。
二、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成为促进师生生态主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一要协调师生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的精神氛围;二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三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风格。
(二)整体性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性的统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整体发展。首先,地理课程的目标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中的诸生态因子协调、调动起来,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三)生成性原则
地理知识不是刻板呆滞的,而是动态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贯彻生成性原则,及时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周围事物相联系,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还要加强教育学之间的交往、互动。比如在学习天气系统和地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当地的气候、地貌相结合,启发学生多发言,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三、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注重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
地理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地理书本中个章节的内容也不是独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构建开放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竞相迸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单一的讲授法,将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比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让学生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最后相互讨论。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
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精神环境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地理资源信息流,让学生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开辟积极向上的课堂生态心理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关注地理课堂情境的动态生成,避免僵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构建生态式课堂。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关键一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维持生态课堂的基础。教师要明确自己主导者的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交流。比如在学生“城市化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块内容分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几块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发组成探究小组,就本组选择的内容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评价,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生态群体的动力效应,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地理生态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协调课堂上的诸多生态因素,不可顾此失彼,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师生身心的共同、持续进步,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谭成权.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探[j].新课程学习(下),(3).
[2]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01).
[3]吴作诚.谈高中地理课的预习――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j].中学教学参考,2011(15).
[4]秦风洲.浅析高中地理课堂“学案”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s2).
[5]崔桂兰.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四注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10).
[6]吴庆峰.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疑[j].华章,(9).
生态文明论文篇十八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