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散文唯美(实用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散文唯美篇一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是一个新疆人,在新疆看惯了风沙,烈阳下来到成都会稍有不适,我眼中的成都或许与其他人眼中的不一样,只是从我爱上这里为止,我就觉得他从骨子是与我的性格很像。
当夏天再一次来临的时候,我抱着一种平静的心情来写在成都的这些日子。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才会爱上一座城当这座城市足够美丽的时候,我觉得没有那个人我也要爱上这座城,成都的春天其实不会太冷,我带着的在北方秋天的衣服在这里足以过冬了,从北方来的时候,那里还是漫天的飞雪而来到成都后,这里已经是春天了,路旁的树一直都是绿的,我想这里的秋天之于冬天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冬天有花开啊,不过到学校后砚湖的周围花儿已经开了,春风吹着,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如果大家学过朱自清老先生的《春》就可以理解了,当万花齐放,却还有几片落叶的时候,这些意境就像:春满人不在,月照情已空’的境界因为春天我来时还不是特别的暖,可以看到有些冬季的落叶不肯下落,直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些树叶,才急忙的从树上跃下,追逐着春的脚步。
我们的图书馆巍峨的立在水上,散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魅力,就像是一个知性的女子,在空中吹散了华发,在以飞翔的'心,和自信的魅力向前走去。
成都的春是稍寒的,因为没有北方的暖气,以至于所有的人都在期待着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旦烈日当空,闲暇的成都人会搬来凳子,茶几,来闭着眼睛享受着难得的金色的太阳。邀上五六好友,打打麻将好不痛快。
这春天是美丽的,是惬意的,是令人充满期待的。
成都的夏日是闷的潮湿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难以忍耐的
就像是进入了蒸笼而蒸不熟的包子。
当然初夏还是不错的,每一个年头的夏天都不一样,20xx年的夏天较之去年要凉爽的,特别是夜里下雨,我总是喜欢听见雨敲击着城市的声音,特别是这座很深很深的城市。
不知道会不会有沉睡了不久的魂,在哪个角落扑向霓虹的梦里。当然夜晚的夏天不只有雨,校园里的长凳上,会三三两两的坐满了人,我住的地方叫芙蓉九公寓,到了深夜到处是其他学院和本学院的妹子,当然也有很多男同学在芙蓉园外“生离死别”“甜甜蜜蜜”此处一笔带过,因为写这篇文章时笔者还是单身。我还没有去过。
夏日的校园充斥着离别,与感伤,要离开大学的学长和学姐们忙着聚会,忙着拍照,忙着和心爱的人依依告别,或忧伤,或垂泪,当初我们在相遇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别离或长或短,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世疯狂,离别似乎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在成都的日子里是不会记得日子里有过多少的春秋往事,当然会在离开后一一感伤,举酒独酌,或为花事不在,或为赏不遍美景。就这样在这里,守着一段青春,一段年华。
成都散文唯美篇二
“天空传来一声巨响,啥子情况?”昨日下午1时28分,四川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在微博上发问。同一时间段里,多名成都市区及郫县、双流、温江网友也发微博称听到了巨响,大家纷纷猜测是否发生了爆炸。
25岁的钟先生家住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附近。他称,巨响来得很突然,大约两三声,“轰隆隆的,有点像炸开的雷声,但比雷声更沉闷”。另有网友称,巨响后家中门窗跟着震动,“像地震一样”。
随后,成都市消防、安监、公安等多个部门均表示,未曾接到相关爆炸等事件报警,成都社会治安平稳。
部分网友猜测,若排除地面爆炸等因素,巨响最有可能是因超音速飞机产生的音爆,并直指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成飞”)试飞歼20。
昨晚,成飞公司称,昨日中午,该公司飞机在成都市西北方向上空进行正常飞行时“突破音障发出音爆”。
从昨日下午1时20分至晚7时许,新浪微博实时热搜榜中,“成都爆炸”已上升至第三位,搜索量超33万。
追访
成飞飞机“突破音障发出音爆”
记者检索发现,昨日称听到巨响的网友,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区西部以及温江、郫县、双流等郊区县。巧合的是,成飞就位于成都市西北郊,紧邻温江、郫县、双流。公开资料显示,成飞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先后研制了歼7、歼10、歼20等。
据报道,最新一架编号号的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于当日下午成功首飞。因而,巨响发生后,网友纷纷认为,巨响或是成飞试飞歼20造成的。
昨晚8时许,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微通报称,从成飞公司了解到,昨日中午,成飞公司飞机在成都市西北方向上空进行正常飞行时,突破音障发出音爆。据专家分析,巨响可能与音爆有关。
科普
飞机音爆足以震碎玻璃
物体接近音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物体产生强烈的震荡,速度衰减,这一现象俗称音障。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逐渐在物体的迎风面积累,最终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公开资料显示,音爆能量巨大,一架低空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产生的音爆,足以震碎门窗玻璃。和水波一样,距离越远,波的.强度也越弱。因此,音爆的强弱以及对地面影响的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高度有直接关系。
当飞机作低空超音速飞行时,不但地面的人畜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巨响,严重的还可以震碎玻璃,甚至损坏不坚固的建筑物。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这种影响越来越弱,超过一定高度后,地面基本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成都散文唯美篇三
不知有多少的人和我一样,因为赵雷爱上成都,因为一首歌,向往一座城,背上行囊,远离家乡,义无反顾。
在到成都的两个小时飞程中,我看着飞机外面的云朵由耀眼的白色渐渐变成了灰蒙蒙的颜色,此刻距离家乡1449千米的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蜀犬吠日”,即便如此,没有太阳的成都也很迷人呢。
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的坐上去市区的公交,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竟也一点不觉无聊,看着窗外陌生的成都街道,感受着空气中飘荡的成都的感觉,车窗外的树刷刷的往后退,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织如梭,看那路上的人,总把他乡当故乡。
都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来到人民公园的鹤鸣茶馆,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清风徐来,茶香弥漫。来之前了解过成都的茶博士,他的斟茶技艺,可是老茶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此行并未见到传说中的茶博士,虽遗憾没有一睹其风采,但也总算深切领略到了“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的意境。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可真算是“锦城一绝”。
再说成都必不可少的是火锅和串串。四川作为火锅的发祥地,吃火锅的历史悠长。古书中“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说的正是这。试想,在冬日里天寒地冻,朔风凛凛,找一家热气腾腾的火锅店,将牛杂往卤汁里涮一涮,蘸着调料大快朵颐,等到美味穿肠过,整个身子在辣和热的双重呵护下也变得暖和起来,而在高温酷暑的盛夏,即使是光着膀子汗如雨下,只要三五成群围成一桌,大啖火锅,那种无拘无束的'痛快劲儿,更是羡煞旁人。
守着一个火锅,多少呢喃细语,柔情蜜意,尽融在这锅中袅袅腾起的热气中。
茶馆,麻将,蜀绣,川剧,酒,火锅,熊猫等等都是成都迷人的标签,在来成都之前,18岁的自己总以为自己很强,其实我还只想做个孩子,与成都的相遇后让我不得不学会自己生活,这里不仅有美食美景,更有我们的成长故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走在这天府之国,忽感这青春就像锦里,喧嚣过后,仍会留下一片灯火阑珊,爱情就像茶馆,走马观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回忆就像春熙路,念或不念,都已经印在你的心里,人生就像宽窄巷子,时窄时宽,然而总有路通向心中的罗马,总有惊喜出现。
不知四年后,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以一首歌怀念一座城,曾经的宽窄巷子,文殊院,昭觉寺,春熙路,武侯祠,锦里,天府广场,杜甫草堂,国色天香,都成了相遇的后来。
成都散文唯美篇四
放暑假不久,在成都打工的妈妈打电话来,问我去不去成都。我说要去,妈妈说,等几天跟火奶奶一起上来。
一天,我在四奶奶堂屋里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我的好朋友,六叔的儿子九九娃儿从大门口直接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一根高板凳上没吱声。我瞥了他一眼,看到他在看电视,我也看电视。
看了一会儿,九九娃儿喊我:“巴儿(我的绰号),走我那里去耍嘛!”我说:“我不想去!”他又说:“去嘛!”听他那语气,好像在央求我。我还是说不去。他就一直拗着我硬要我去。我拗不过他,就同意去了。
我关了电视,喜羊羊就跑到电视屏幕后面去了,见不着了,我还有点儿舍不得。
我对四奶奶说:“四奶奶,我走九九娃儿那里去了。”“路上莫肇噢!”四奶奶的话在后面撵着我和九九娃儿。
路上,九九娃儿问我去不去成都,我说要去。九九娃儿摇了一下头,说:“莫去嘞!”他的话里有很深地失望。我只得说:“我妈妈喊去!”九九娃儿没说什么了,埋着头在前面走。好像有点儿不安逸。
第二天,我俩在九九娃儿家看战争片子《我的兄弟叫顺溜》。九九娃儿又问我去不去成都。我还是说要去。他没吱声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我见九九娃儿这个样子,心里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似的。
我回去时,九九娃儿又问我去不去成都。我在九九娃儿这里耍这两三天,他天天都要问好几遍,问得我都不大好意思回答他了。我见他这时又在问,就说:“我不去了,你真是好烦啊!”
回到家,火奶奶她们一大早就走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可以不去成都了,免得九九娃儿说我不够朋友。
回家的第二天下午,亮哥来了。亮哥是四奶奶的外孙儿,他的爸爸妈妈在浙江打工。亮哥有手机,我就跟亮哥要来耍。亮哥手机里有很多游戏,真好玩。我觉得跟亮哥在一起很好玩,更加不想上成都了。
亮哥见我一天到晚都拿着手机来玩,他把手机拿了回去。每天只准我玩一两个小时,还对我说:“一天就只晓得打游戏,电板遭不住。”我不玩亮哥手机的时候,我就玩自己的游戏机。
一天晚上,妈妈打电话来,问我去不去成都,我说不去。妈妈问:“为什么?”我说:“我想跟亮哥耍。”我一说完,妈妈就把电话挂了。过了几分钟,爸爸又打电话过来,说:“唐秦娃儿,你明天跟二舅舅一起来。”我问:“哪个二舅舅?”爸爸说:“街上菜市场那边那个。”我说我不想上去。爸爸说:“不行,你不上来,二天我回来叫你吃竹片炒肉丝!”我没了办法。只是想起明天那么早就要起来,心里很不爽。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做梦,梦见跟九九娃儿在麻雀岩河边捉鱼。九九娃儿一下子变成了美人鱼。我正在想,九九娃儿怎么会变成美人鱼呢?公公就把我喊醒了,他要送我到街上,让我跟二舅舅一起上成都。
成都散文唯美篇五
有道是血浓于水,而情又浓于血。有了一把年纪,有了一番阅历,过了无数沟坎,有了几回伤心欲绝,你才能深刻体会到那浓浓的故乡情,就像炊烟般永远缭绕在你的脑海,与亲情、友情、爱情缠绵不绝;就像血液般永远流淌在你的血管,与成长、生命、良心相依相伴。
人之初,性本善。而故乡情比血缘的传承还要长久,比亲情的胸怀还要博大。有了浓浓的故乡情,才会有拳拳的报国情,才会有天生良善的人文情怀,才会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济世远志,才会始终心存太平盛世人类大同的美好期盼。
故乡情浓,是因为故乡是每个人祖祖辈辈生存养息的地方。尽管我的故乡没有家族祠堂可以训诂,没有族谱可以显耀,但我相信自己诞生的这片故土下面,深深掩埋着祖先那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之上举首三尺有神明,即使是我一个人走着,我仿佛看到有千百双智慧的眼睛在盯着我,鞭策着我要我虔诚学好,努力做人做事。人的一生会懂得很多道理,但根深叶茂的道理千万不能忘记,祖先是我们的根,这根就深深扎在故乡那片泥土里。
建国后经历了那么多次政治运动,很多传统的好习惯也被当成封建迷信给烧没了割尽了。比如族谱,那是家族这棵大树的成像。我是二十五岁那年,才在亲戚家看到厚厚一本《陈氏族谱》,那古色古香泛黄的草纸令人望而起敬,那祖辈传承的清晰脉络,令人习而震撼!那一刻,我想到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回家我就问父母家里有没有族谱,父亲摇头后告诉我,他小的时候也关心过族谱,听爷爷说我们这一支人是从李虎庄迁移来的,李虎庄距离我村不到十公里,父亲去那里问过,从祖上的名讳看的确是同属一个老祖先的,但没有查到族谱。因此,你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只能从家里敬的牌位上知道高祖、曾祖的名字了。后来,我留心问遍了村里的老人,有李、宋、陈、楼几家原来是有族谱的,文革中付之一炬后再难恢复了。四年前,我再次为没有族谱而遗憾,就征求众兄弟意见,由我起草了《王氏家族占字辈拟定十代族谱》:辉县市吴村镇王展村王姓多矣!而与我一族有血缘关系的仅三支,可从目前所敬祖宗牌位获知。经查,自新中国建立后,顺应破除封建迷信的政策,我王氏一族已无家谱可考,仅从家族所敬祖宗牌位知晓高祖名讳王柏林、曾祖名讳王清连。从祖父辈起才略知详情:祖父辈兄弟二人,祖父王名禄育有四子,曰太运、太平、太亮、太广;祖叔王名寿早夭无嗣。至我占字辈兄弟盛达16人。经众兄弟倡议,决定自太字辈起排列出十代族谱。王氏姓名历代以三字为准,辈份区别在中间一字。因太字是四划,以每代增一划拟定如下:太、占、宇、寿、奉、胜、真、爽、富、煜。
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我是王氏家族里面,是具有血脉传承的这样一个人。我是从我的父亲那里来,我的父亲从我的爷爷那里来,然后我的爷爷从我的曾祖、高祖这样一路下来,从自己的祖先那里来。我更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了,我也将进入祖庙,我也会成为后来人的祖先。所以当这三个哲学基本问题解决了以后,人的生命就得到了安顿。人的生命得到安顿以后,整个社会就比较地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祥和之气。所以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一说。慎终、追远这两件事做好了,老百姓的灵魂生命都能够得到安顿,那么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的,老百姓的品格才会是忠厚仁义的。浓浓的故乡情就是如此淳厚的情感。
如果说家族亲情是血脉相连的`关系,而毗邻而居的乡亲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浓浓故乡情,使我很早就明白了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喜欢思考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同村不同姓的一千多口人,即使是文盲,也能叫出来那么多人名,也能分得清相互之间的辈分,这就是超越血脉的传承!或者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能同村而居该是多么传奇的缘分啊!
这种浓浓的故土情,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有更多生动的记忆。那时候有太多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街坊邻居都是相互帮衬着过日子。比如谁家生了孩子,乡亲们这家送一升好面,那家送一升小米,有的送二十个鸡蛋。记得我小妹出生的时候,就收了乡亲两篮子鸡蛋,妈妈看一眼就能知道谁家送的鸡蛋有几斤,等人家坐月子的时候,妈妈就一定要多送还几个。原来,大一点的鸡蛋,8个一斤,小一点的鸡蛋,10个一斤。正是这样的相互照顾,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浓浓亲情葳蕤绵延,使那些坐月子的母亲们才难得有一个多月的好日子过。就是平时过日子,谁家都有揭不开锅的时候,谁家都有家里来了稀客没有好东西招待的时候,街坊邻居相互挪借是很寻常的事。还有农具、交通工具,更是在大忙季节救人于水火的援助。正是这千丝万缕的亲密交往,将故乡情编织得如锦似缎,清香溢远。
在咱老百姓的心里,更有一个很厚道的标准,因为饥饿在地里吃了别人家的黄瓜啊茄子啊红薯啊什么的,都不算偷,只有拿到自己家里才是偷。记得那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偷到家里也不算偷,那就是棉花。因为那时候不计划生育,家家都是孩子多,靠人头分的布票和一斤棉花根本不够一人一身衣服的,那就要靠偷棉花多织些粗布。那时候我还小,摘棉花的时候也学着大人挑好的棉花往夹袄里塞。可是生产队长在收工的时候会很严厉地说:“有的社员很不自觉,往自己衣服里塞棉花,这是小偷的干活,我希望你在路上悄悄地掏出来算完,我就不点你的名了。”天呀,我以为队长看到我了,吓得出冷汗。谁知往别人身上一瞅,我直想笑,明明是大男人,腹部塞了棉花就像怀孕五个月的孕妇了。原来这叫“队长该说要说,出了问题自己负责”。因为乡里在收获季节都派干部下乡突击检查,谁要是碰上了就活该倒霉了。记得二队有一位大婶在村口被乡干部逮住了,她篮子里的野菜下有几块红薯,就被乡干部监督着游街示众,还把她偷的红薯串起来挂在她的脖子上。我记得大婶一路都在哗哗地流泪……那时候我心里可恨乡干部了。
在村干部“家和万事兴”的长期熏陶下,村里虽然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但街坊邻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骂打架的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四合院杂居几户的,更容易因为鸡娃丢了、狗不见了、猫没影儿了而相互猜疑,开始是指桑骂槐继而引起明确指责,从而纠纷频生。尤其可笑的是,一年夏天有一位我叫大娘的,和邻居一位年轻大哥吵架,大哥恼羞成怒,竟然把大娘按倒在地,大娘毫不手软,两只手攥紧了大哥的命根子,疼得大哥连连求饶,大娘在下面还高喊着“掐住你的喉咙系,不让你出气!”逗得前来劝架的乡亲笑个肚子疼。从此两家再没发生过纠纷了。
正因为故乡情人人都很在乎,所以有时候也会被她伤害。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村支书因为误会对我家多年的报复行为。我13岁那年晚上从外村看电影回来的途中,和村电工发生口角,电工把我的布衫扔在沙坑里,我父亲去找电工说理,村支书竟然诋毁我父亲打了电工要捆绑我父亲法办,幸亏有群众见证没有得逞,支书又指使电工装病要我家拉着他三次去医院为其看病;村支书还把我家房后种的树归了公;在我和四弟当兵问题上百般刁难。还有一件事,是我祖奶奶去世的时候,邻居李大爷不让祖奶奶的灵柩从他家门前过……更有一件令我寒心的小事,那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去王叔叔承包的果园买杏子,他称杏子的时候秤杆高高低低竟然添添去去三五次,当时我真是眼没流泪心却在流血啊!他是个老实人不会做生意这我理解,可是那会儿真的是伤心了,后来想明白了,原来故乡情和亲情一样很容易被无意识的薄气伤害至深的。但故乡亲情无论因为什么造成过伤害但都能自然修复抚平,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后来我参军每次探家,都会去村支书家里坐坐,他对我家的误会慢慢就消除了。村支书老的时候我还请假回家为他吊孝送了挽幛。邻居李大爷病卧在床的时候,我还买了一篮子鸡蛋去看望他老人家。
原来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每月都回去住十天八日的。现在父母不在了,但故乡还有很多亲人,家里有喜庆的事或节日还是会常回家看看。从村头一路走到四弟的家有二三百米远近,每次都会遇见很多乡亲,他们都会喊着我的乳名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询长问短,那一刻心里的暖意就像寒冬坐在暖炕上一般惬意,甜美!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柔情蜜意;故乡的一山一水都孕育着含情脉脉;故乡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丰富故事;故乡的一颦一笑都呈现着幸福温馨!
成都散文唯美篇六
凌晨五点抵达成都,晨光还蛰伏在黑暗的肚腹内,灯光划破黑暗,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中。出了火车站,湿气朗润,春扑面。一同扑面的还有川话,大嗓,抑扬,刺激着未经训练的耳膜,从带有南方特征的身材与容貌发出,异乡里有某些故乡的味道。
原本打算打个的士,前往目的地。还未走向打车区,就有好多司机争先恐后地上来搭话、拖行李。生硬地避开急眼的热情,沿着狭小的通道,往前走。一个耐不住性子的司机,他的音声容貌,如同被白昼覆盖的黑夜一般,早已消失在我的脑际,急迫地上前,一把拉住同行姑娘的行李,其势如狼,吓得她连连后退,消了打的的想法。匆匆走向灯明之处,犹存余悸。
坐不成车,又整夜失眠的我,决定先吃点东西,再等地铁。走到马路对面一家连锁店铺,放下行李,照猫画虎地点了份豆花与包子,同行的姑娘则点了一份面。等饭之际,环顾四周,大抵都是旅客。店铺的桌椅累着一层黏黏的油渍,过道里也散着一些垃圾。心中隐隐起了一种被宰的担忧。一碗豆花坐实了我的担忧。上来的豆花,与其说是豆花,莫如说是一块稍经处理的大块豆腐而已,而所谓的处理,不过是在豆腐面上撒一些辣椒粉。拿着勺子拌几下,豆腐成花,入口的味道,实在比不上花香。囫囵吞了几口,结账。一路询问着,找到地铁入口。
听人说,成都出美女。坐上地铁后,我就若无其事地认真观察起来,毫无斩获。也对,赶早车门的,大抵是爷娘之类,美女应该还在梦中补充其美。出了地铁,离目的地尚有一千多米的路程,继续沿路问询。
时间还早,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车,也没有几个早行的人。店铺门户紧闭,树木枝叶峻茂。又长又湿的晨风,吹略往来,整个街巷就空荡荡地响起来。伴着环卫工人的挥帚声,阴影与落叶一同退去,城市渐渐醒来。
看着闪耀在晨光之下的榕树根须,以及复明在光线中的店铺格局,心中大有一种行于南方的确定感。同行的姑娘,却毫无所动,“我觉得没什么区别啊。”
“你看那些植物,还有那座浅蓝色天桥,这就是南方的标志啊。”
在她的不以为然中,抵达高门绿柳,入门后,见得残荷如诗,高树焕绿,飞鸟隐在林木深处,又不甘寂寞地用啼声摇曳阴影。大抵熟悉了路途后,便拖着疲倦的身躯,抵达酒店,混沌入眠。
醒来后,约了无枝吃饭,事实是,他请我吃饭。阿书,青禾也来了。
本来他打算到我住的酒店接我,后来有事耽搁了,让我自己搭公交车去。在他公交车是用川话报站的戏言下,怀着一腔忐忑出门。好在,公车的荧光显示屏上,都写有站点。
满城春绿。下了车,无枝还没来。立在站牌后面的空地里,能看见对面楼群顶上的云光,云边暗淡,云中闪亮,几只旋来飞去的鸽子,划出天空的自由与广阔。
会合后,随着无枝绕过“道法自然”的青羊宫,继续朝前走。过红绿灯时,无枝跑了起来,跟在他身后,小跑。心里头有些慌,“这样会不会被撞呢?”“不怕,撞了要陪的。”同样的话,望江兄也说过。
“可是,疼的是自己呀。”
过了马路,走进一条巷子,河浅树绿,俨如福州。成都,总是带给我一种置身福州的错觉。尤其是在川大闲逛时,满地的杜鹃,满地的不知名却分外常见的白花,总是能轻易带将出藏在脑海深处的故乡的回忆。
等我们到时,阿书已经等在门口了,大宅门火锅的门口。她叫了一个号,前面还有很多人排队。门口放着许多凳子,凳子上坐满了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心里着急,暮色换了昼白,青禾也来了。青禾来了,继续等待。周围的人,神色安然。有的磕瓜子,有的玩手机,有的则围着一个捏泥的女艺人做着打发时间的精细观察。那女艺人也真是手巧,一捏,一削,就是动物的形,拿梳子一梳,花的叶的纹理分明。边上的人也不买,她也不急。静默两安然。
终于等来叫号之时。“终于”二字,暴露了我作为外乡人的焦虑,无枝他们,并无我这般如释重负的感叹。他说,成都人,经得起等待,在美食面前。
美食是鸳鸯锅。清锅为我,辣锅他们吃。喝着阿书点的唯怡豆奶,无枝与青禾则是啤酒,说缘分,说过去,说各色的美食,说文字的梦想,说生活的质地,说未来的期许。寻常的,刺激的,青菜,肉片,统统下肚。在他们烟云尽兴时,我也试着拓宽肠胃的接受度。后来在与望江兄吃饭时,说起这个话题,他的意思是,人有时候就要适当拓宽自己的接受度,这样才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道理是好的,口舌却辣得要烧起来。由此,对那道听来的开水白菜(并未吃到),尤其得印象深刻,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要去的地方,不仅是草堂。然而时间紧迫,我的首选只能是草堂。因为草堂给了杜甫少有的安顿,而杜甫安顿了诗。同行的另一个同学告诉我,“可是武侯是杜甫的偶像呀,你应该去看看偶像的偶像。”在他说之前,我都忘了杜甫和孔明还有这样一重关系,就像我当年受了长安的蛊惑而以唐宋为佳却漠视秦汉一样。
无枝说,草堂有一些名贵的草药。同学的师姐说,草堂就像一个公园,没有多大的看点。草药多不识,游人却如织。花木烂漫,映得地红人也红,水绿塔也绿。停停行行,到了杜甫起居的小屋,房间狭仄,桌榻干净,而灶台冷清。不知受尽人间艰辛的诗圣,会不会在环佩叮当之时,魂归月夜?庭前的桃花沉默,浅浅地斜向落满枯叶的屋顶,静好得再无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忧虑。
揣着这一角打动灵魂的静好,继续向前,看花,看诗,看显现在窗扉的绿,也看时光在流水中逝去的倒影。在波光闪烁间行走,告别便也就隽永如写在春日的小诗一般了。
成都散文唯美篇七
一袭淡绿的薄纱,身染一地粉嫩浅白,携一路沁人的花香,与妈妈来到了三道堰,三道堰古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川西古老水乡。还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民国时期就有“川西小少林”之称。
白鹭、垂杨,鸟语花香从枝头上滑落下来,跌在眉间,硌疼了眼角。轻拢一袖绿意收藏于心,我不知道要怎么隐藏心中那喷薄欲出的绿,绿到极致似一方碧透的翡翠,柔到极致恰一团滑润的锦缎。古镇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欲滴的碎绿,映衬那一低头的花蕊微颤,含羞绽放晨露的粉红,就如同心中被清落的娇羞浮出心底慢愁。形成了川西民居,水乡特色的秀美。
在三道堰轻掬一抹粉焉浸染眉梢的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那盈盈的呤诗楼、品茶楼、书画楼、楼,如细碎的羊脂美玉,颤颤巍巍的,轻薄小巧,玲珑摇曳。仿若一只只粉蝶震翅欲飞,舞起丝丝妖娆妩媚,涌入心海,溅起点点涟漪,漾韵成小小的浪花。几许痴语,画入眼,茶入喉,美入心。三道堰啊,你景色清幽,是一幅安宁祥和的风情画卷,我漫步在生态农业园区采摘蔬菜,置身其中境深意长,令人流连忘返。俯首,用心柔柔吻过那一朵朵粉白的,芳香馥郁的,沁人心脾的花瓣。
美丽的三道堰随着温润的三月,在川西平原开成泣血的花朵,燃烧成沸腾的思念,悠悠随风,我与你相随。绿荫凝烟,看。她在碧水间相依,似一个婀娜多姿的姑娘将长长的秀发,挽成了美丽的云鬓,系上了相思。人生如梦。听。她暖言细语绕耳的情迷,在梦里幽幽萦回,缠绵悱恻。思。来到三道堰定会让你情思若水,迷炫的笑魇在心上浮动,浮动,浮动。
风景如画的三道堰丰富多变,如清风拂过,心,掠过一丝绒毛轻抚的颤抖与柔软,自发梢滑落心底。或许,我早就习惯了风吹时颤抖的心痛。轻愁若水,花含烟,任时光踏在如水漫漾的柔软里,任那一池花红在心中飘零,等待,等待有一束光透过岸边的柳梢来安慰薄凉的心。
好像徐志摩说过,“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美丽的三道堰我来了。
成都散文唯美篇八
成都行作者:陆游朝代:南宋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
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
月浸罗*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成都散文唯美篇九
成都的春天来的很快,成都的春天作文800字。当你在北方欣赏那玲珑剔透的雪花时,成都都感受到那春天独特的气息了。成都的春天,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春天,像北京,只能感受到春天的颜色,不能感受到那春天,热闹而安静的生机。成都的春天是紧张、热烈的急促旋律。
2月末。在成都,你一起床,就会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嘿,那是邻居家养的鸟的叫声!成都人有四大爱好:进茶馆,搓麻将,遛狗儿子,养鸟。在春天正是养鸟的时候,有时候啊,你可能还会在睡梦中被鸟儿的叫声给惊醒呢!可是,那鸟儿的叫声却十分动听,宛转儿欢快,时有时无,这可是它们独有的标识。仔细凝听,也能听出歌声的韵味来——一种喜悦与朝气蓬勃的感觉。
3月初。你不难发现,楼下的树上有着新的开始、有着新的生命。它们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日夜盼望着的春天。嫩嫩的芽、淡淡的绿,突然出现在眼前。我的朋友一股脑的生长着,你追着我,我追着你,谁也不让谁,800字作文《成都的春天作文800字》。仔细的瞧瞧、小小的嫩青嫩青的。这嫩芽虽小,但代表了春天的生命与活力,给人以无限希望。
3月中旬。当你漫步在浣花溪公园的湖泊边,你会看见,比率的湖面如镜子一般照射着天空,反射出鸟儿在天空嬉戏的景象。再看看湖面,你会惊奇的发现,湖波在荡漾,站在石头上一瞧,原来是几条小鱼在游玩。往远处看,还有一群白鹤,如蜻蜓点水一般划过了水面。朝着太阳的地方,还有一群乌龟,趴在岸上——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惬意极了。再看右边,呀,钓鱼的人不到鱼儿了!鱼儿捕到岸后,还活蹦乱跳的,也许是它看到春天之初的阳光,知道了春天的到来高兴地跳了起来。成都的大地上,出现了久违的生机勃勃!生命的活力!
3月末。在天府广场上,你会看到天上飘着一些风筝,原来是小孩在放风筝,十分热闹。脸上的笑容,就像开出灿烂的花一样,脸上全部露出欢喜的样子,欣欣向荣。广场上的周围有一群迫不及待、含苞欲放的小花,花骨朵上,有着昨天下雨时留下来的雨滴,美丽极了。
4月初。人民公园李,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一片一片美景,让你目不暇接。连空气里都充满了花的香。闭了眼,仿佛青草软绵绵的香味也进入了你的梦乡。
这就是,有着热闹而安静、紧张而热烈旋律的春天的成都。
成都散文唯美篇十
这些年,父亲离我们渐行渐远,他的心早就飞走了,带着少得可怜的养老金,离开我和母亲,去故乡寻找他的自由与欢乐去了,回到老家后父亲拿出走地鸡、狗肉,还有存放的用名贵药材浸泡的药酒,与他的同乡老友举杯畅饮,共享美食了。
母亲仍然在痴痴的等,等父亲的“回头是岸”。她心里有多少怨,不知与谁诉;她心里有多少恨,埋藏在心中;她心里有多少爱,凝绕着这个家。
十几年前,那个一家人睡同一张床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可是父亲的笑容总是深藏于心,久久不能抹去。那个岁月里,没有现成的饺子卖,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抽着水烟,看着报纸,我们母女俩便开始了冬季的饺子宴。
母亲买回面粉,和着冷水搅拌均匀,母亲的手,从小就是细长灵活的手,只是粗活干得太多,没有城里的姑娘那样柔美光滑。母亲的手,从小就是煮饭生火,织布打柴,挑粪插秧的手,小小的我,看着母亲的手灵活的柔着面团,从左往右,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四面八方柔软而游刃有余的使着劲,便觉得,她那双粘满面粉的手是那样灵巧而美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神圣。
和好了面团,母亲将面团扯出好几大块面团,用擀面杖来回的压平压宽压薄,然后用水杯在压好的面皮上按下一个个圆圆的小印,这样,一个个像白色湖面泛起的“涟漪”出落成略施粉黛的饺子皮,好似母亲那张洋溢着幸福的苍白的脸。
母亲买肥大蒜和肥肉,一刀刀用心切,一遍遍用心剁,有时,那把重重的钢铁菜刀弄得她的`手又累又酸,父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在母亲停下缓口气的时候,静悄悄的来到母亲身边,没有甜言蜜语,没有递上一杯水,没有搓搓手揉揉肩,只是怜惜的望着母亲一眼,用厚实的声音说道:“让我来!”。母亲同样心领神会,没有多说一句话,洗了手,坐在一旁休息,等着与父亲一块包饺子。
如今,每每回想起与父亲一起包饺子的日子,母亲便十分怀念大学的时光。那时,母亲还未婚,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宿舍里,住着北方女孩和南方女孩。时常,到了冬季,她们便都包起了饺子。北方女孩负责和面,擀面皮,母亲负责剁猪肉,包饺子。热闹之际,每每都会有一男生如期而至,矮矮的个头,消瘦的身形,黝黑的皮肤,一双聪明锐利的大眼睛,他来了,便负责煮饺子和吃饺子,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盆又一盆,母亲和众多女孩们都相视而笑,笑他的老实憨厚,笑他的真。每每来到宿舍,那男生就会拿起扫帚,打扫卫生,年年月月,风雨不改。
那男生,便是我父亲。彼此默默的付出,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眼光的挑剔,没有外形物欲的诱惑。就这样,经同学介绍的两人彼此取暖,绽放出爱的火花。
冬天,捧出一盆盆香喷喷的饺子,三个人,围成一桌,饺子汤散发的热气扑面而来,咬一口韧性十足的饺子皮,又烫又有嚼劲;带着淡淡油珠的饺子馅,散发着浓郁的蒜香味,趁着热气吃下去。饺子在喉咙里翻滚着,舌尖都发麻了,没嚼几下,就囫囵吞枣的咽下去了。
如今,父亲走了,桌子上只剩下我们母女二人品尝着饺子的香气,虽然有些落寞,可是早已习惯了。十几年了,父亲经历了下岗、种风等种种打击,还有他那偏激暴躁自私的个性,使我们母女长期活在冷暴力的阴影中,他的离去,无疑是避开矛盾最好的方法吧。
也许是吧,母亲再也不用承担父亲在家的伙食费了,再也不用低声下气的求正在看电视的父亲到客厅来吃饭,再也不用听父亲抱怨自己包的饺子太咸了!
母亲始终都放不下父亲,即使爱情已去,但亲情还在,每每母亲包了饺子,眼眶都会红红的,不停的嘀咕着:“还少一个人,还少一个人!”
我想,母亲包的饺子,不仅仅是一种味道上的浓浓回忆,还吃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女性顽强的生命力,一种对爱情深深的眷恋,对亲情不变的守望和等待。
成都散文唯美篇十一
生活的轨迹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发展而有所消失。这里,我说的是老成都生活。
这种再闲趣不过的清逸生活,一直是我想追求的。
那便是我深爱了四年的女人,三毛!
明信片上,散落着头发的三毛,显得百感沧桑,与画面的背景相得益彰。这个光着脚丫的女人,就这样慵懒的坐在街铺前的石板上。边上一把靠着的椅子成了点睛之笔。正是这张明信片,让我对成都有了更深切的向往。黑白色调的诠释,让我对这座生活闲暇的城市,有了别样的印象。
计划着有一天,我也要像这样的活在街头,不管别人眼光,慵懒的毫不犹豫的瘫坐在街边,看着人来人往,享受着安静安逸的老成都生活。总觉得,命运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总能与一些奇妙的东西相遇。不过,我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像水像空气,总之无形无色,难以诠释。但偏偏,奇妙的东西就让我遇上了。
滇藏之后,再返川藏,到达成都,毫不犹豫的就留了下来。
一切恍如当初我的所想。深深的巷子里,不管是一条宽的还是一条窄的,人们总是贪恋的过着闲趣的生活。因此,我的镜头也就毫不犹豫的开始记录,关于老成都的生活轨迹。当然,也在试图妄想的寻找着当年,三毛路过这里的足迹。只是,时间过得太快,岁月太匆匆,曾经的痕迹似乎也是被风逝雨刷得一干二净了。而我,也只能是妄想,妄想在某个旧的巷子里头,旧的墙砖缝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是街头拉黄包车的,还是叼着烟斗,坐在门槛等着爷们来掏耳朵的?不过,有些资本的,倒也可以是开茶馆,茶楼的。或者听戏曲儿,斗蛐蛐的。
只是我一直觉得,我若不是那教书的穷酸样儿,就是街头卖报的流浪汉子了。不过,这倒也是生趣,生活的无奈也能是增添许多色彩。那个时候的成都,不知道生活是否就是这般景象?但看着墙砖上的生活轨迹,再看看这努力复原老成都生活的宽窄巷子,想必这离真实的老成都也是不远了。
只是,唯一变了得是这个时代的“老成都”生活有些昂贵了。
不过,惬意的生活还是有些味道的。关于这一点,倒显得有些人情味了。巷子里有一个不大的小茶馆。茶馆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比较好客,穿着的一身粗布麻衣引起我的注意。因此,也就毫不犹豫的坐在门槛的小椅子上,沏上一杯茶,慢慢的享受着这慢慢的生活情调了。
老板问我要不要来碟兔头?
兔头?这听得有些慎得慌,自然是不敢了。笑着摇摇头,能喝点茶已经算是奢侈的了。尽管茶水是免费的,但这茶叶却是有些贵了。不由得想起,往年的成都生活里,像这样普通的一杯茶,也就得一毛两毛钱吧。可如今,却是翻了几十倍上去。不能说这是一件可悲的事,只能怪自己没能生在那个年代里。
也许说,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完全的凸显出老成都的生活状态,但人们还是努力的在寻找,关于看不到的,或者是开始消失的生活迹象。似乎不管是在宽窄巷子,还是在锦里,一些简单的小买卖商铺,总能让人回到小时候,回忆起童年。
有一种糖,我始终叫不来名字。只是从小时候就觉得它是个神奇的玩意儿,能变得五花八门,不管是燕子还是公鸡,不管是蜻蜓还是蝴蝶,它总能如你所愿的被你拿在手上,却舍不得含在嘴里。我以为它早已随着时间而流逝得无影无踪,除了偶尔还能见到的棉花糖外,就再也没有看到它了。
但当有一天,它突然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想我会是不知所措的`。
所以,当它还在成都的生活轨迹里的时候,当它从小时候的记忆里跑出来的时候,我激动的无非抓稳手里的相机。以至于后来,看到皮影戏的瞬间,恍如觉得时间不仅仅只是逗留在了往年。深深的感受到,这玩意儿已经是个稀罕物了。就像许多年前,一百多年,还是几百年前,当它刚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的时候,也是个稀罕物。
这种好奇又新奇的心理,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令人激动的。
但如今,回忆真的就只是回忆了。
继续寻着属于我镜头里的老成都生活。
不过不得说一句实话,除了路边的小街铺,宽窄子和锦里显得有些奢华了。若不是还有些相对廉价的小茶馆,小吃店,掏耳朵,街头艺术品外,还真的很难说,这里就完全的恢复了老成都印象。
不过,我没有去埋怨的意思。
毕竟,它还是让我有过憧憬和向往的。
只是,那年明信片上的成都生活毕竟也是二十多年前的生活轨迹了。
成都的生活的确是安逸的,哪怕是现在。
它始终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也始终是令人憧憬或向往的。而今,回到小城的我,还是不时的怀念着那段在成都的小日子,虽说只有几天的光阴,但因为一张明信片的力量,让我很想再去一次…在摸索着这座城市的生活,去轻触着这个城市的生活轨迹。
像是一首歌,一首被岁月抹去红颜的老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关于我与老成都的甜蜜蜜生活。
醉美成都
二十四番花信成都之美,是娴静之美,宛若一个穿着宽松麻衣,静坐在藤椅上小憩的美人。
成都对于我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虽然不及重庆那般强烈,但依然勾引着我,想亲近她、靠近她。
最近开播的《我们来了》,就空降成都,这些风姿卓越的美人,仿佛是来自瑶池的七仙女,飘飘洒洒就降落到这座美丽怡人的天府之国。
她们第一站来到的是远赴盛名的杜甫草堂,这个地方我曾经也去过,一座简朴的茅草屋,坐落在一片幽静的竹林里,门前是一汪碧翠的池塘,倒映着修长的翠竹,以及朴素的茅屋,仿佛这里曾经住着一个道教高人,或者一个隐居的神仙,掉落的竹叶落了满满一地,看上去软绵绵的,使得这片幽谷显得更加幽静,门前还种着一园子的蔬菜,绿油油的,分外可爱,真想再一次来到这片土地,和刘嘉玲一样,大口地吸一吸这里的灵气、才气,而我也相信苏东坡的一身才气、志气、灵气都还留存在这一方沃土里,以诗歌的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接下来女神们又驱车前往,成都有名的小吃街锦里,成都最出名、最具特色、最好吃的小吃都汇聚在此处,比如:夫妻肺片、廖记棒棒鸡、三大炮、兔头等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所以想要大饱口福,来这里就对了。当然,来到成都,肯定少不了成都的麻辣火锅,这里的火锅虽然看起来红红的一片,像极了沸腾的岩浆,但吃起来一点都不辣,成都的火锅是香辣,而不是钻心的味觉刺激,他们选择的都是纯天然的辣椒,而不是黑心的辣椒精,所以让人吃了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这就是成都,一个囊括美食、美景、美人的地方。
只是成都相对于重庆地势太平,道路都是一马平川,少了些变化,更没有奔腾的江水作为点缀,所以对于成都的向往,不及重庆那么深,但是成都还有一个宝贝,是重庆所不能比拟的,就是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我想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在电视上或者图片上见到过很多次,我们大家都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真正地见到活生生的大熊猫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活着的大熊猫实在太可爱了,胖乎乎的样子,就像一团年糕、寿司、棉花糖、雪丽糍,看着就想咬一口,看着就想把他们抓过来抱在怀里,看着整颗心都变得异常温暖,因为实在太萌了、太可爱了。我想见过真熊猫的人,都会打心底爱上它,并且把它排在最爱动物的榜首位置。
当然,成都还有很多美食、美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发掘,在此就先打住,留给读者自己去探寻吧。
成都散文唯美篇十二
读李白的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便爱上了成都。想去寻找旧时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要领略这个城市独有的风姿,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文化和道文化的余韵。成都,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iloveyoucity,微笑的模样……”这个美丽的城市蕴含了最美的风光,悠久的文化历史。
茶:很喜欢成都的“盖碗茶”,也许那就是成都传统文化的象征吧!盖碗茶由茶盖、茶碗、茶船三部分组成,唯成都茶馆所独创。其寓意为:
“天盖之,茶盖;地载之,茶船;人育之,茶碗。”
它包容了四川人朴素的文化思想。盖碗茶,碗上加盖,既可保温,蒸发茶叶,加浓茶味,卸下茶盖,又可散热,使其温凉适宜。茶水须趁热而饮,方能沁脾、提神、清心。临时以茶船托起茶碗,擎而斜扣或半扣茶碗,从茶碗与茶盖缝隙间细吮茶水,别有一番风味,显得十分优雅和惬意。喝茶,内心的一种宁静。品茶,自我的一种沉醉。最能体现成都古朴韵味的地方便是茶馆了!还没走进去,茶香就飘了出来,里面的一股热闹劲儿…让很多紧张、劳累的人,一下就释然了!
杜甫草堂:忽忆清代顾复初为草堂所写“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诗圣叹屈子,清人忆少陵。步入杜甫草堂,人们立刻被一片绿意盎然笼罩。阳光下的草堂格外生辉,雨后的草堂温润厚泽。春色中,水塘边垂丝海棠蕊细细开;夏风吹来,栀子花花香四溢,重荷喧哗;秋天未到已是金桂、银桂铺满院,馨香悠远;冬日里,白、红、绿,竞相开放,暗香浮动。
今天的杜甫草堂如今还保存完整!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漫步其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满目青翠,心中别有一番感想!杜甫草堂无庸置疑地成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天然氧吧!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名副其实!成都是一个美丽而又充满了古朴韵味的城市!
顺着那古朴的青石板,走进巷子里面,看着高低不平的屋子,似乎亲切很多!手触碰到古建筑中特有的滴水檐,又仿佛走进了优美的童话故事中去!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下,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
成都,如一幅淡雅从容的水墨,每一点,每一滴墨都极其韵味!于淡雅处见精巧;又似精巧细琢的`工笔,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风流而又细腻,于精巧处见淡雅。只因为这些,成都,我喜欢这个城市!
成都,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每一笔,每一处都极其饱满!如精美处见浓烈;又似让人回味无穷的古诗,每一句诗,每一个细节都蕴含了赞美与深不可测的含义!因为这些,成都,我喜欢这个城市!
成都的春天,很美很美。鸟语花香!夏天,略显炎热却不失欢乐!秋天,喜笑颜开,丰收佳季!冬天,温暖而又幸福!
……
成都就是这样的城市!永远那么的亲切!永远那么的坚强!
“天府之国”“芙蓉城”“美食之都”及“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都是对成都最好的诠释!
成都市可爱的!成都人更是亲切宜近的!我相信,将在不就得将来,成都会更加美丽!
成都散文唯美篇十三
每当过了中秋节,上下班的路上就有了一些卖烤红薯的小贩,推着经过改造的两轮车,上面架着一个铁皮桶做成的烤炉,顶部摆放着烤熟的红薯,发黄略焦的皮散发着特有的香味,弥漫于空中,吸引着来来往往,脚步匆匆的行人。
烤红薯的香味大老远就可以闻到,不时有过往的行人驻足买上一个,小贩们认真地对待着每一位顾客。他们又像一个个恪尽职守的士兵,每天早上出门,到晚上九点以后才借着昏黄的路灯收摊,打道回府,就这样日复一日。
每每这时,我也会停下匆忙的脚步,买上一个品尝,自己喜欢这味道,而更多的是它时常勾起我的记忆。
(一)
儿时,因为种种原因,物质总是那样的匮乏,瓜菜代,杂粮基本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渭北旱塬,红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好在红薯栽种容易,管理简单,吃法很多,因此家家户户都会选择一片地来栽种。
每年过了元宵节,父亲就会在院子里向阳的地方砌一个棚,盖上塑料薄膜,然后从地窖里将保存完好的红薯在棚里育苗,做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掌握塑料棚里的温度是技术活,每每这个阶段的父亲是非常忙碌的,定期浇水、测温度、按时盖草帘子,容不得半点含糊,不然一家人半年的粮食就泡汤了。
大约过了谷雨,红薯苗就可以移栽到地里,移栽的时候,很是热闹,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架子车上装上一个废旧改装后的大油桶盛满水,扛上锄头,带上经过修剪过根部的红薯苗来到地里。我们小孩子也能帮上忙,要么在挖好的小坑里摆放红薯苗,要么用葫芦瓢浇水,全家总动员,热热闹闹地将希望栽到地里,期盼着秋天的收获。
日子在手指尖悄然流逝,栽种在地里的红薯苗也一天天长大,隔段时间还需要除草。到了暑假,差不多就把地面封得严严实实,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跃动。劳作散来的母亲,掐一些红薯叶子回来,拌上面粉,为全家人做一顿绿面,劲道细长的面条拌上葱花哨子,鲜红的油泼辣子,那叫一个香。
(二)
过了暑假,我们进入新的年级,埋在地里的红薯就开始结红薯了。父亲为了给我们小孩解馋,还会用镰刀在鼓起的有裂缝的红薯根旁边挖出一两个给我们蒸着吃。这时的红薯还没有完全成熟,水分不大,因此吃起来格外绵香。但是这往往会遭到爷爷的批评,“又惯着这这些娃娃”,父亲总是一笑了之就算过去了,但是隔三差五还会给我们带回来吃的。
过了二十四节气的`霜降后,红薯就可以收获了。如果没有落霜,父亲还不着急,还会说:“没事,再长几天,这会昼夜温差大,红薯长得快,还能增加产量。”但是如果落霜了,叶子就全黑了,这时就要赶快收获。
看着几亩红薯的收获,我们小孩也是开心的,玩、吃总是不亦乐乎。看着大人们忙着收获,我们兄妹也不闲着,分拣的活是会做的,而且做得很好。
戴上手套,把有伤的和完好无损地分开来。无损的就储藏在院子角落的地窖里,慢慢食用;有伤的又分成两类,轻伤切成片,晾干后可以磨成面粉吃;伤重的一部分洗干净后用机器粉碎做淀粉。
(三)
做淀粉就是将淀粉和渣分开,工序比较复杂。
在逐渐寒冷的深秋初冬,晚上的温度特别低,父亲穿上棉衣和棉鞋在水缸旁过滤淀粉。先在水缸上架好支架,那是一大块四四方方的纱布,四个角用绳子扎起来,绑在用两根木条订成的十字架上。只见父亲的两只胳膊左摇摇,右晃晃,白白的兑了水的红薯浆顺着布眼淅淅沥沥地流到缸里,然后再把那些渣放到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竹笼里,那些渣晾干后就被喂牲口了。母亲在父亲旁边帮忙加水,这时的我们已经帮不上忙了,就回到温暖的屋子忙自己的作业或者玩耍。为了使淀粉的颜色更加洁白瑄亮,父亲坚持不用硫磺熏,通常会多过一次水。
经过一次次的过滤沉淀,淀粉一次比一次白。这时候父亲就把水缸里的清水舀出来,留下雪白的淀粉,用大方块布包起来吊在架子上继续过滤水分,差不多过上十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用刀将完全脱水的淀粉块一点点地切成小块晾在院子的阳光下。这时我们又有活干了,搬个小凳坐在旁边防止麻雀贪食。晾干的雪白的淀粉用途更多,可以做凉粉,做粉条。
(四)
做粉条更是热闹。
每年到了寒冬腊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且结出厚厚的冰了,这是做粉条的最佳时候,因为天气越冷,粉条就可以充分吸收水分,而减少黏度。粉条不但作为家里饭桌上菜盘子的补充,同时也能给并不富裕的家里增加点收入。
当地人把做粉条也叫挂粉条,比较费力,也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计。记得那时村子里有专门以这为营生的人,背着一把特制的铝瓢,背上自己的行头走村串户,生意好的时候大半个冬天都不在家。
我们家挂粉条时,母亲会把本家的一个亲戚请来的,和左邻右舍几家人联合起来,这样就更热闹。
曾经的忙碌热闹情景常常浮现于脑海中。
先要把一部分淀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把另一部分淀粉加温水搅拌成透明均匀的粉芡,再将粉芡与湿淀粉混合搅拌成粉团,这里的水温、水量全凭那个请来的亲戚掌握,也许这就是技术吧。
接下来就是出力活,妇女们这时就是整理木棍,拉风箱烧锅。男人们大显身手了,有的守在大盆跟前递面团,有的在翻滚的锅前拿两根长长的棍子当筷子用,拨弄着下入锅里的粉条,还有的守在盛满凉水的大缸前等着下一道工序。
只见父亲身着单衫,挽起袖子,把面团放入漏勺中,用手背用力锤击团好的面团,面团随着重力挤压成条状入锅,浮起来就成为粉条,这时需要用长棍把基本成型的粉条捞起在冷水中过一遍,主要是为了不黏在一起。最后将粉条用竹杆挑起,晾晒在院子里支好的架子上进行冷冻。母亲和邻居的婶子这会也就忙碌了,一是隔一会给粉条上水,让充分的冷冻,这样既能保持粉条的不粘连,又能保证粉条的口感;另一方面也该给这些忙碌的人们准备饭菜。
等到第二天有太阳时,把冻成冰块的硬邦邦的粉条卸在小桌上用棒椎敲冰块,这时一双双手冻得通红。经过一天太阳的暴晒,晒干水分,等干透后就可捆扎起来或者盘成团存放起来,随吃随拿,这才算全部完工。
粉条的吃法很多,凉拌,炒菜,烩菜,和豆腐等包成包子,有了粉条,家里的饭桌绝不会逊色。
(五)
漫长冬日的生活大多数都和红薯有关联,地窖里储藏的红薯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供家人食用。可以和小米熬成粥,既有米香,又有薯香,拌上窝好的呛菜,色味俱全,总会使我们大开胃口。
秋日里晾晒的红薯干这时就可以磨成面粉蒸馒头,压饸饹,细长的褐色饸饹拌上豆腐萝卜丁葱花炒成的哨子,并不比羊肉哨子拌饸饹逊色。
孩子们正赶上成长的年龄,也没有办法,和大人们一样饮食。我由于身体的缘故,母亲总会从太爷爷那里给我挤上一点麦面。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还是喜欢凑热闹,和兄弟姐们吃一样的,觉得这样有趣。
最爱吃的还是母亲做的烤红薯,忒地道。
记得只要碰上蒸馒头,笼屉的下面必有一层是红薯,一个个洗得干干净净,出锅后,一家人趁热吃一部分,剩下的放在竹筐中,母亲就会在做过饭的锅灶里放上几根,闭上炉门,让锅灶的余热将红薯烤干,让我食用。薯香还有任性,嚼起来特有滋味。
冬天到了,屋子里的土炕烧着了,晚上,母亲就会在的炕洞里放上三两根红薯,给孩子们解馋,炕洞里的烤薯没有在锅灶里的颜色好看,也没有那里烤的劲道,柴火的味道加上红薯特有的甜香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天气越来越冷,父亲就会在太爷爷的屋子里支起了炉子,是那种自己做的,土和砖块的结合,旁边加上一个侧洞,里面烤馒头,烤红薯很是方便。作为孩子的我们就又增添了一份快乐,早上上学的书包里就会加上一块烤得干黄干黄的馒头,晚上回来还可以吃上一根烤红薯,间或母亲还会在上面坐上一个砂锅,烩上粉条、豆腐、白菜还有夏天晒的干菜,饭桌上多了一份只有冬天或者只有过年时才有的一道菜,孩子们开心了许多,吃着也特别的香甜。
现在,父母家里早已不再使用土炉子采暖,但还是会选择带有抽屉的炉子使用,很是方便。冬天的每一次回家,只要提前个父亲电话,炉子里一定会有我喜欢的烤红薯。
岁月带去是总是容颜和生活的变化,始终不变的却是曾经的那一份乐趣,而且随着时光在手指尖的滑过,这份乐趣在记忆里越发的深刻,越来越清晰。
浓浓薯香,曾经的那一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