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一
重点抓好山药、茶叶、水产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山药面积新增1000亩以上。茶叶新增2000亩以上,改造老旧茶园1000亩以上。水产实现新增养殖总容量2000立方米以上,“虾蟹”产业加快发展,稻渔等生态综合种养进一步推广。充分发挥茶叶协会、山药协会的主体作用,抓好瑞昌山药、瑞昌茶叶公共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影响力。支持市农发公司创建稻米、水产等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黑芝麻、瑞昌山药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申报瑞昌白茶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工作。完成棉花、设施蔬菜扩面任务。
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等工作。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2%以上。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继续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绿肥种植等示范区创建,全市示范区创建面积达到2万亩。推广阻控剂使用,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强化受污染耕地管控。进一步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经常性开展联合巡查,巩固禁捕退捕成效。
始终把改革作为激发农村发展动力的“先手棋”,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新型农业主体示范创建。加大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宣传力度,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规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集体经济。筹建瑞昌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
三、“十四五”工作规划
把园区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持续推动“一乡一园”建设提档升级,形成集聚发展效应。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依托赛湖休闲农业园、溢香农产品产业园、长江四大家鱼原种产业园三园,加大园区资源整合力度,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一乡一园”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全市新增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以国家级园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级园区为依托的园区梯次发展体系。
稳定粮食产能在2亿斤左右。到2025年,全市茶叶种植5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250吨,茶叶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渔业养殖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蔬菜播种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万亩,蔬菜年总产量15万吨。围绕山药、茶叶、渔业、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扩大种养规模,巩固发展基础。大力推广加工型山药种植,扩大发展空间。支持二级以下残次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荒山改造茶园,每年扩种茶园2000亩以上。对现有低产茶园进行提升改造,力争每年改造提升1000亩以上。统筹利用好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资源,有序恢复大水面渔业生产。加快发展池塘“跑道式”水槽、工厂化、集装箱、圈养桶、陆基圆形池等循环水设施渔业,实现新增养殖总容量1万立方米。发展设施蔬菜,发挥市农投公司等农业企业主体作用,在桂林、高丰、赛湖等城郊建设设施蔬菜基地。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力争到2025年,省级龙头企业新增3-5家,九江市级龙头企业新增15家左右,全市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0家,培育5-6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粮油烘干、仓储以及加工设施建设。发挥市茶叶协会作用,建设一批中型及以上茶叶初制加工企业,推动建设规模化茶叶炒制中心。内培外引,力争培育或引进1家以上山药规模加工企业,重点发展山药酒等产品加工。发挥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作用,建立长江四大家鱼原种供种、保种、子代繁育、种苗及商品鱼生产为一体的优势产业链。发展水产品加工,力争新建2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全市渔业加工企业达到3家以上。大力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设山药、茶叶、水产等交易市场,做活农产品流通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茶旅文”融合发展,打造生态茶园、休闲茶乐园等茶产业示范基地。围绕特色品种、地域优势、资源禀赋,打造建设5个以上集休闲观光、垂钓餐饮、鱼鲜品尝等多种类型的休闲渔业基地。
全面推进村委会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功能分离、账务分设管理工作,开展以农户承包地入股村集体为主措的整村“三权分置”试点。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实现股东分红;扩大以农户承包地入股村集体为主措的整村“三权分置”试点范围。全面推行农户承包地入股到村集体,全面实现土地由分到合,整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经济,50%以上的村集体纯收入达到5万元,30%的村实现股东分红。
瑞昌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1月4日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二
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
1、测容重和含水量
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
(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
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
1、野外调查分析
(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原因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极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的结果。
(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别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略。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能力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周围矿物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
(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质地不同。由于大区环境大体相同,土壤质地的不同同样取决于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细不同,必然影响周围矿物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的不同让土壤进行进一步不同的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加上不同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必导致土壤质地不同。另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不同,会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
2、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调查结果大体一致,从上到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从上至下呈增高的趋势,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见土壤的孔隙度从上到下呈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也符合土壤紧实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造成以上规律的原因同样是重力和植物的综合影响。
(3)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从上到下大体呈降低的规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钾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钾素可分为四种状态:含钾矿物(难溶性钾);非代换性钾(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钾)。植物所能利用的钾是以水溶性及代换性状态存在的钾,其中主要是代换性钾。土壤中的速效钾之所以呈现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的规律,我认为能为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矿质元素的生物小循环。钾被植物吸收以后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最后随着枯枝落叶返回土壤。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会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第二,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钾,因此由于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附近钾的聚集也相应会多一点,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层。综上所述,以钾的循环为主,根系对钾的吸引为辅的机制,导致了以上规律。
(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第一,总体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所积累的有机质遗留在土壤表层之后,虽然会随着雨水等向下渗,但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就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第二,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叶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同会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第三,不同植被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对土壤质地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能力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有机质的分布规律。(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机质不同。ph没有明显的规律,猜想原因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释放有机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土壤的ph的不规律性。土壤质地从上到下由壤土过渡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能力的差异引起的。
六、实习结论
同一地区土壤的各种特征的变化规律从上到下大体一致,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征有所差异。这种规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的营养成分不同,因而对周围环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同一地区土壤特征大体规律一致,具体有所差异的结果。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三
授课老师: 瞿发钦
教材: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4课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土壤、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教师演示:小黑板几块。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
师:我们知道了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风化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最终会变成土壤。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那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呢?为什么动植物都喜欢生活在土壤里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土壤里有什么?》板书:“土壤中有什么”。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师:这是一份刚从地里挖来的新鲜土壤,把它倒在一张白纸上。材料员拿出白纸放在桌子中间,再把新鲜的泥土倒在白纸上,同学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书本第3页的表格中。学生分组研究土壤。汇报: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有水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沙子、黏土、腐殖质等)。[出示新鲜泥土,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是湿润(有水分)的,有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活体。] 师:实验员把新鲜的土壤倒回到盒子里,我们再来观察干燥的土壤,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再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学生开始观察记录。师在黑板上写着“直径大于2毫米,直径小于2毫米,直径小于十六分之一,直径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师问:你们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特根据你没它们的大小都有自己的专用名字,请同学们看书本52页的介绍(或投影出示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这是地质学家区分岩石微粒的方法,你的土壤中有什么颗粒?板书:沙砾、沙、粉沙、黏土。它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你有更好的办法来区分它们吗? [出示干燥的泥土,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并知道各种颗粒的区分标准和名称。] 学生想到用筛子筛,用水的方法。师演示,把干燥的土壤倒在玻璃瓶的水中(土壤的量约瓶子的三分之一),用小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让土壤随水运动,然后静置在一边。[沉积实验,主要让学生观察土壤在水中分层沉积的现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看到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沉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有条件让每一小组学生都来做一做这个试验。] 师:土壤里还有我们没发现的物质吗?再来看老师做两个实验。
(1)燃烧土壤。用酒精灯燃烧放在石棉网上的土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发出臭味吗?板书:“腐殖质”。
三、土壤和生命
四、总结引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让我们以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结束本课吧!自由朗读65页的诗歌。如果时间不够,学生回家读。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四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
1.实习目的:
(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习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习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顾:
4、实验实习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习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五
今年的工作到今天就已经结束了,回顾了一下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其实是有很多的收获的,但自己在工作中也依然有很多的地方是没有做好的。在新的一年自己应该要有新的计划,所以我想在明年的工作开始之前,先为自己这一整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再去思考自己明年的计划,让我在明年的工作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一、工作表现方面
在今年的工作中在我的领导身上学到了很多的新的工作技能,也学了一些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应该要怎么去做,今年的收获是很多的。这一年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很不错的,所以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工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对待自己的工作我是非常的认真的,不管是什么工作我都会努力的去做到最好的完成,所以自己这一年也是进步的了比较的多的。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自己也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想若是自己想要更好的去做自己的工作的话,在新的一年就一定要更加的努力才行了。
二、个人表现方面
这一年自己一直都很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从来都不会做违反纪律的事情。这一年我是满勤的,迟到这样的错误自己是没有犯过的,没有事情的话也不会请假,不想因为自己一个人去耽误公司其它同事的工作。我想今年我自己的表现是很不错的,应该可以说是一名合格的员工了,在我完成自己每一天工作的同时,也努力的去遵守公司的制度。不过自己今年和去年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这也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让我有动力去继续的努力。
三、新一年的计划
明年自己首先要去提高的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在新的一年中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再次的出现一些问题。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自己也要保持现在的一个工作状态,去学更多的工作技能和方法,让自己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明年自己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去完成他分配给我的工作,多去思考和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完成工作之后要多看看,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缺陷,这样才能够在新的一年有更多的进步。
总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但我也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成绩里,新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自己应该要为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我相信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是肯定能够有更多的进步的。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六
1、低丘:红壤;
2、海拔(600)800—(1100)1200:黄壤;
3、(1100)1200以上是棕黄壤。
因此分析土壤不能凭空,要根据该土壤在该区域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们实习的几中土壤都是浙江地区的红壤。上甘的是石灰性红壤,青山的是红壤,后山是黄红壤。纬度越往上就越接近黄壤。
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植物也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最优的选择是在适合的土质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适但又需要种植这样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办法,用化肥改变矿物含量,调节ph,灌溉水田,交叉种植等等,能增加产量。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七
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腐殖化过程:
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
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 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
1、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过程。
2、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3、限制因子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
3、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土壤:
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稳定的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绿肥:
4、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5、协同作用:
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作用。
6、肥料: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1.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3.作物需水量:
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2、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
5、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
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阳离子交换量:当土壤溶液在一定 ph 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以每千克土壤的厘摩尔数表示。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 量,单位是 g/cm。
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裹起来的磷酸盐。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铵盐)的作用。
尔数(cmol/kg)。
3、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2、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4、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1】.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十分迫切,养分元素缺乏、过多或者养分元素间比例失调,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要求的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发生营养障碍,即使以后恢复正常营养,也难以挽回损失。
2】.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
3.主动吸收:植物逆浓度梯度吸收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吸收。
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4、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5、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 “肥料三要素”。
6、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1.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2、灰分:指新鲜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
3.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4.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
5.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 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4.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
5.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
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 能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 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o 和 hoc、褐腐酸d、胡敏酸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 b、原生矿物少 c、次生矿物多d、吸附能力强
1.b2、c3、d4、b5、b6、d
1、为了提高烟草品质,氮肥宜用。
a、尿素 b、氯化铵 c、硝酸铵
2、氮素肥料进入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
a、no b、nc、nod、nh
3、大白菜的“干烧心病”可能缺。
a、铁(fe)b、锰(mn)c、锌(zn)
d、钙(ca)e、硼(b)
4、过磷酸钙与草木灰。
a、可以混合 b、不能混合 c、能混合不能久放
5、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
a、最大分子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
d、毛管持水量
6、土壤的 ph值在地理分布上有_______。
a、南碱北酸 b、南酸北碱 c、南酸北酸d、南碱北碱
7、作物缺 fe时_______。
a、老叶发黄 b、顶芽坏死 c、叶片出现棕色斑点d、幼叶发黄
8、_______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sob、nhnoc、knod、nhhco
9、土壤水吸力相同时,_______。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
1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_______。
a、nh b、k c、na d、h
1、c2、d3、d4、b5、d6、b7、d8、a9、b10、d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粘土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2、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温度比较稳定,变化慢
5、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植物残体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6、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钠盐,土壤颗粒会。
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 c、没有任何变化 d、带有更多的电荷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8、砂土的砂粒质量分
数一般在。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9、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10、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d、完全相同
1、b2、b3、d4、d5、b6、a7、b8、a9、b10、a
1、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
3+ b.h +
c.k+ +
2、土壤空气中________气体含量高于大气。
.h
3、土壤的致酸离子有______。
和 h d.k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_____。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铵 d.尿素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八
1.有机肥料:能够直接提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并富含有机物质的肥料,同时兼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在一定ph值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4.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养分可通过扩散、质流等方式进入根细胞。5.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6.肥料利用率:是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是合理施肥的一个重要表示,也是计算施肥量时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7.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通常带有大量负电荷,因而能从土壤溶液中吸附阳离子,以中和电荷,被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被土壤溶液中其他阳离子从胶体表面上交换出来,此即阳离子交换作用。8.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9.主动吸收:又称代谢吸收,是一个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有选择性。
1.简述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p40)
1.试述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p153)2.试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p31)3.试述根外营养的概念、特点及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p146)4.试述绿肥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p282)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九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
1.实习目的:
(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习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习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顾:
4、实验实习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习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落实土壤酸化改良工作计划篇十
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教育幼儿从小关心周围环境,爱护土壤和植物。
2、利用废旧物开展制作活动:拼画等。
3、对比:
探索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4、激励: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习去自觉照顾植物;很多生命的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
在活动中了解土壤的特性,需要并学会种植。
1、参与:
a、注意利用环境,让幼儿注重和观察,有意识的让幼儿参与活动,提醒幼儿积极的去观察泥土有什么,感受土壤重要性。
c、评选“爱心宝宝”。
2、互动:
a、家园环保活动。
b、家庭植树,巧用废物制作。
c、带植物花卉照顾。
3、扩展:
a、家园联系册,家长宣传栏等,宣传有关环保,爱护植物文章。
b、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信息。
c、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