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汇总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篇一
18、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商品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快省重点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产品市场中心,合理发展相关卫星市场。鼓励和推进现有的批发市场向专业市场转变,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增强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现代物流平台建设。根据我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围绕省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物流市场。推广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采用“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生产”的物流管理模式。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货代、港务等口岸系统与物流配送系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提高通关速度与货物集散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加快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法律服务机构,联络司法机关、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及企业法律顾问,组成强有力的法律事务顾问服务团,加强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服务,为我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推动企业设立法律顾问室,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加强合同管理,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法律服务。加快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建立银企会商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推动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国家对担保公司的优惠政策。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业务方式,支持产业集群的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典当业,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服务。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孵化器,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市委明确把产业发展作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之首,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风口”产业。前段时间,我们组织专班深入研究谋划,提出了重点发展的10个“风口”产业集群,并对每个产业集群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总体上看,实施方案提出的具体目标、任务、举措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按照实施方案持续抓下去,全市产业发展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实施方案,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下面,我就抓好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简要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细化主攻方向。市委提出要发展十大产业集群,具体到不同地方,还需进一步细化主攻方向。各县区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综合优势,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找准适合本地的“风口”产业细分领域,有的放矢地发展“风口”产业。比如,**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有**材料、大型**、精密**、轨道交通及汽车**、新兴前沿技术**、**零部件和仪器仪表设备、**延伸应用等细分领域,每个细分领域又有很多更具体的领域,**、**、**、**、**等要立足实际选准主攻方向。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十大产业集群,瞄准本地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细分领域,扭住产业链的关键环,集中力量将其做大做强。
第二,要引育优质企业。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加大对“风口”企业的引育力度,做大做强做优一批“风口”企业。要持续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行动,聚焦产业“风口”,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速度快的高成长性企业,用足惠企政策,强化精准服务,支持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要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方式,用足用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分类开展研发活动,加快培育壮大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要抓好项目建设。发展“风口”产业,最终要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目前,我们对每个产业集群都制定了重点项目清单,各县区要在加快推动在建和在谈项目的同时,持续谋划一批重点“风口”产业项目,以高质量的项目储备支撑“风口”产业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围绕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投产、达效等环节,深入研究、有效破解瓶颈制约,持续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做好全流程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要着力抓好龙头项目,坚持专班推进,推动**时代**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石化百万吨乙烯等一批龙头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加快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要树牢精准招商理念,紧盯“风口”产业、瞄准目标企业,用好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持续招引一批优质“风口”产业项目。
第四,要推动集群发展。产业发展越是集群化,越有利于集聚资源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要在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上下功夫。要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园区腾笼换鸟,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着力集聚一批同类型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不断提高园区产业的集聚度。要积极引入高水平产业运营商,深化政府与产业运营商的合作,推动产业运营商根据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主导制定“风口”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紧盯产业链发展图谱对接引进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共同做大做强优势“风口”产业集群。要扭住十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键环,细化龙头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企业和商会协会清单等具体抓手,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往产业链关键环配置,通过做强产业链的关键环,带动上下游、左右链产业按市场经济规律集聚。
第五,要强化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风口”产业集聚,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要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聚焦十大产业集群,精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攻关项目,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要抓好创新平台建设,以开放性、复合型、市场化为方向,高标准规划建设伊**科技城和智慧岛,加快重塑重振高新区,统筹推进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平台和科技产业社区建设,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要抓好创新人才引育,围绕“风口”产业发展引育更多实用型人才,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异地用才新模式,加快完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引进、激励机制,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要抓好创新资本运作,加快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注重发挥政府科创引导基金作用,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通过“引导基金+天使基金”扶持初创期企业,通过“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投贷联动”扶持快速成长期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推动上市融资扶持成熟壮大期企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资本接力。
第六,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为产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要抓好开发区改革,切实做好“管委会+公司”改革和“三化三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大与专业化运营公司合作、引进优秀管理团队等的工作力度,提升开发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要抓好放权赋能改革,积极承接省里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立足实际持续推进部分市级权限有序下放至县区,不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基层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抓好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市属国企重组整合后的业务整合、战略规划制定、管理体制优化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洛轴等企业的混改上市工作,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优质市场主体更好支撑产业集群发展。要抓好行政审批改革,持续压减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重点实施好“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推动产业项目以更快速度落地建设。要深入研究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加快铁路、航空口岸等开放通道建设,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不断壮大开放主体,以更高水平开放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第七,要破解瓶颈制约。当前,制约产业项目建设的突出瓶颈是资金和土地。要抓好投融资工作,在积极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推动财政、金融、社会资本良性互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尤其要认真把握当前政策机遇期,紧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做好项目市场化包装策划,抓好专项债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用足用好专项债。要完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商业银行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扩大放贷规模。要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管理作用,统筹抓好“募、投、管、退”等环节,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化资本有效结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十大产业集群。要强化土地保障,用足用好国家、省重点项目供地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用地指标;
持续抓好“三未”土地整治,加强土地在使用期限内的全过程动态监管,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
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土地要素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和环都市区产业发展。
第八,要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聚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分工,细化制定产业链招商、公共服务配套、用地保障、企业融资、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推动各方面资源向“风口”产业汇聚,支持“风口”产业发展壮大。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新动向新趋势和市场主体急需,适时对支持政策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支持政策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要定期评估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及时进行优化,确保支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
第九,要提升专业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风口”产业发展需求,毫不松懈地加强学习,熟悉产业、金融、科技、企业经营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带头提升把握产业“风口”、推动科技创新、抓好资本运作等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谋事干事的专业化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机制,抓好分级分类专题培训,常态化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线经受历练,引导党员干部更多地关注产业、研究产业、服务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真懂产业、善抓产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十,要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要深度研究工作,注重在操作层面研究谋划工作,将工作任务细化实化为操作层面的具体办法,确保把产业发展抓深入、抓到底。要强化攻坚克难意识,千方百计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把别人办不成的事情办成,推动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抓好督导检查,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督查委员会和纪委监委作用,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解决好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推动既定部署要求落实落细、见到实效。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篇三
在广东,专业镇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广东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经济新增长点,在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约有25%已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专业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集群优势更为明显,约有67%的建制镇已经形成专业镇经济。由此可见,中部产业集群虽然在“十五”之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来比较,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均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多数产业集群处于价值链低端且产品附加值低
中部地区的多数集群为资源型集群。例如:山西省产业集群主要依赖于当地独特的资源条件——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和黑色金属矿资源,在煤炭采选业、金属冶炼业、炼焦业中的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而且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大部分是粗放型发展模式,整体技术含量低。使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对各种廉价的 自然 资源进行简单的初加工处理,以低价占领市场份额,处在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具有劳动密集、资源高耗、管理简单、生产原始、成本低、利润低等特点。从短期来看,确实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国内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此类资源型产业集群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产业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而集聚效应不强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主要源于四个方面:形成区域经济品牌效应,降低市场开拓的成本和风险。以内部专业化分工为基础,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思想交流与企业间生产和营销 网络 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中部地区大多是属于竞争型产业集群,集群由大量从事相同或相似产品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组成,产业链不长。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关系,很少进行分工协作。虽然企业家在很近的地理范围内一起工作,也很少共享信息,讨论问题。同时,由于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滞后,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引导,企业之间信任程度低,加上少数企业的短视,容易在集群中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
(四)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在基础设施方面,道路交通、通讯、城市管网、电力设施等距东部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在社会环境方面,中部地区经商文化积淀不足,部分企业诚信不足,竞争手段恶劣等。在制度环境方面,中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渠道少,成本高,由于 金融 贫血而举步维艰,多元化的风险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同时,企业的创业、管理需要各种专业中介机构的服务,不少集群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因此,中部产业集群所处的软、硬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篇四
xxxx县是枸杞的原产地,具有600多年的枸杞人工栽培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枸杞之乡”、“中国枸杞出xx,xx枸杞甲天下”。枸杞产业是xx县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县城经济的壮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发的不断扩大,xx枸杞产业的发展也日趋强大。xx全县种植枸杞产业20万亩,产业深加工不到10%,品种38个,出口量3000吨,总产值4.5亿元。并全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枸杞干果总产量达5.4万吨,总产值达1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8亿元。其中:xx杞乡生物制品有限有限公司枸杞种植面积3000亩。销售13个国家,年销售额20xx多万元,现有资产5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不到20%。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1729.6元。
枸杞是xx县的传统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的纵深发展,枸杞也由过去药材部门的单一经销走向了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从而实现了枸杞由单一生产转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在枸杞产业的稳步发展中,枸杞的生产基地规模逐渐扩大、营销体系日趋完善,加工转化数量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升,其支柱产业地位也日趋显现。
xx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枸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日光温室致干和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采用枸杞硬枝沙藏倒置崔根技术育苗,革新了枸杞传统育苗技术,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培育0207、04-1、06-1等9个新品系,全县共建立枸杞优质苗木基地550亩,推广统防统治及生物防治13.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6.6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4万亩,出口原料基地3万亩,其中:杞乡生物食品公司等18家企业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早康、杞乡生物食品公司2家企业取得了有机食品转换证,杞芽、旭彤等10家企业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枸杞产品认证分别达到3.37万吨、1.3万吨、280吨。
xx枸杞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虽然突飞猛进,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枸杞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紧密对接、而且有些问题还衍生出一些新问题。
(一)枸杞产业政策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一直提倡优质优价、以质论价,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做好;现在市场没有分类,产品质量好坏不分,导致好坏一个样。
(二)市场监管不到位,销售问题多。枸杞规模化的投资到位了,但国家标准化的补贴没有到位。
(三)枸杞的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差别大,价格不同步。一是枸杞的采摘、加工、质量体系比较慢,摘一次,打一次农药;二是枸杞的适度规范化管理3万亩,超过5万亩就要顾人来完成;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不能适应现代枸杞科学的发展需要。
(四)化肥利用率低,生产水平不尽相同。枸杞产业投资环境差,资金使用面大,贷款难度大、国家补助的标准低。枸杞的收购标准不统一,市场不统一,枸杞产业质量有待提高。
(五)枸杞规模化的投资已经到位,但是国家标准化的补助不到位。质量标准不好控制,各家各户各自为盈,检验不健全。枸杞收购标准不统一,市场不统一。
(六)市场机制不健全,一直提倡优质论价、以质论价,但是没有实现。市场没有分类,产品质量优次不分。
(七)加工产品品种单一,转化水平低。枸杞作为产业化基础的优势特色基地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优质特色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在农业总产量中,枸杞产业生产仍然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形成产业化系列比较少。
(八)枸杞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首先,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仍不够大。近几年各级财政都拿出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是资金量不大、资金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其次,产业化合作组织遭遇资金困难。由于贷款困难、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忽视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造成产业化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各环节都遇到资金困难。最后,培训资金缺少,工作经费不够,导致很多工作不能较好的开展。加工转化率低,消化转化的企业太少,深加工率不到10%。深加工品种只有38种,本土企业缺乏资金。
1、实现枸杞产业提质增效,政府扶持是关键。
枸杞产业作为xx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间较晚、发展基础薄弱,所以急需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是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科学管理技术,保证技术进村入户,把技术推广的目标定位在“农户使用”而不是“农户了解“上,把技术推广工作做实,提高技术利用率。二是政府应广泛采取同科研机构联手的形式,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成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究适合本土的新品种,开发自己的新产品。三是政府应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帮助企业申请国家项目,争取资金、协调金融机构向企业乃至营销户提供贷款。同时也可采取对外招商引资等方法有效解决枸杞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和产品研发难题。政府的扶持将为枸杞产业的发展开山辟石。
2、枸杞产业政策应在市场调节机制上下功夫。改变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和经营模式,设法统一管理、科学管理,改变经营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尝试3种模式:(1)企业直接管理。(2)启用合作社管理。(3)企业与农民签订合作合同。
3、加速枸杞产业发展,企业扩大规模是保障。
市场决定销量、销量决定产量。市场、销量、产量环环相扣。企业在其中扮演者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角色,承担者开辟市场、扩大生产规模的重任。企业的规模则直接决定着企业对枸杞的收购、加工、销售能力。要保证枸杞产量、销量的不断提高,就要保证企业有扩大规模的能力,企业规模的扩大既能满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又能带动农民扩大生产、提高利益,可谓双效加速枸杞产业的发展。
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要规范,谁管谁的问题要区分清楚,理顺关系。要在土地租用标准化和土地流转上下功夫,并给予资金投入,尤其要规范合作社的作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3、保证枸杞产业稳步发展,提高枸杞农民文化水平是基础。
不论是提高技术利用率,还是提高管理效率和产量,都要建立在枸杞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文化水平,只能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利用学来的技术进行生产。即使科技人员讲解的更详细、发放更多的技术资料,他们也不能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产量和管理效率。面对xx县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应把科普教育作为发展枸杞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才能使提质增效成为现实,使枸杞产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鼓励枸杞产业规模化发展。制定准入门槛,制定层次标准、分类经营。规范枸杞包装,提升品牌效应,规范市场标准。
4、健全枸杞的质量体系。科技投入给予倾斜,挑选个别企业重点扶持,提高优质特色枸杞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5、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分类。科研机构应多加强监测与开发。
6、提高枸杞产业质量。要在新产品研发上给予补助,将新的项目,好的策略放在大企业,以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7、改善枸杞产业投资环境。应在基地建设上给予扶持,烘干设备给予适当的补助。(注:为避免少数企业骗取补助,检验过程既要见票又要见实物。
8、加大枸杞产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枸杞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产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贷款困难为贷款不难;三是对资金缺少,工作经费不够,导致很多相关工作不能较好开展的枸杞产业户,要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从产业政策方面给予指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相信政府一定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篇五
12、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鞋业及其它轻工业、建材和林产等传统产业,发挥我省民营经济优势,突出抓好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纺织服装业要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服装、家用纺织、工业纺织用布产品,以面料研发为中心,建立跟踪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检测中心和研究开发机构,发展泉州、厦门、福州及辐射闽西北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鞋业要加快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国际性鞋业市场交易中心,强化技工培训,加大品牌创新,做大做强晋江及辐射莆田、福州等地的鞋业产业集群。
轻工业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品牌经营,着重发展休闲食品、德化工艺陶瓷、福州及安溪藤铁工艺、泉州树脂工艺、漳州家具等产业集群,培育福清塑料管材产业集群。
建材业要发展以龙岩、三明、南平一线的水泥产业集群;以南安、晋江、惠安为龙头的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和以罗源、福鼎、古田为主的闽东石材产业集群;以泉州、闽清为主的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和南安水暖器材产业集群。
林产工业要发展闽北林纸板一体化及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通过着力在沿海引进大型造纸制浆企业,进一步提升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纸制品印刷包装产业集群。
钢铁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深水良港多、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具备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大型钢铁项目的推进工作,推动我省钢铁工业与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和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下游相关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1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围绕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依托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5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医药产业要突出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着力发展现代中药、天然药物、优势化学原料药、生物工程新药和药物新剂型,加快中药gap基地建设,培育形成医药产业集群。
环保产业要充分发挥烟气除尘、脱硫、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技术优势,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形成环保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要注重发挥我省人工晶体材料、半导体照明、以铝、钨等为主的金属及其合金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优势,培育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
旅游业要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扩大武夷山、厦门鼓浪屿、湄洲妈祖文化、泉州海丝文化、福建土楼、上杭古田会址红色之旅、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和船政文化、宁德白水洋、泰宁大金湖、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等品牌的影响,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旅游服务,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拓展旅游产业空间,促进我省旅游业走集群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