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只眼作文300(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第三只眼作文300篇一
星期六,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作文课,老师让两位同学上台,用两个袋子,蒙住了同学的眼睛。然后老师把准备的彩笔盒和颜料盒放到他俩的手中,让他们摸摸看。
第一个同学左摸摸、右摸摸,过了很久,都没猜出来,最后,老师向她揭晓了答案。第二个同学摸了摸,回答说:“这是一个圆柱体,还有一个小盖子。”说着,他便打开盖子,用手在里面摸了摸,他肯定地说:“是水彩笔盒。”老师笑着说对。原来,第三只眼睛是手啊!也就是触觉呀!
然后,老师让我们把眼睛闭上,在五个杯子里,倒入奶粉,刚倒进去,有的同学就说:“是香飘飘奶茶,香芋味的。”老师让同学们品尝,果然是香芋味的。
最后,老师倒进两种不同的东西,冲好后让同学们品尝,有的同学说是铁观音茶;有的同学说是普洱茶;有的同学说是原味奶茶。最后,老师对大家说:“是铁观音和原味奶茶。”原来,第三只眼睛不仅是手,还是鼻子和嘴巴。也就是嗅觉和味觉呀!
经过这次经历,让我们不禁想起来海伦·凯特的故事。她在一岁时,就失去了视觉、听觉,还变成了哑巴,在她的一生中只有黑暗,可她却写了十四本著作,其中就有举世闻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它是用了第三只眼睛——心灵。
如同海伦·凯特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我们要好好利用自己的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作文300篇二
作文课上,老师说:“我们都有第三只眼。”同学们的眼睛都瞪得跟铜铃似的,议论纷纷道:“我们的第三只眼在哪儿?”
老师顿了顿,说:“要依次请三位同学上台,一起寻找第三只眼。谁愿意先上讲台来?”老师问完后,一直没人敢举手。大家也许都在疑惑: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越是这样,我的心越像有千万只猫爪在挠似的,于是我勇敢地举起了手。
我站上讲台后,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眼罩,要给我戴上。看不见东西,还怎么找第三只眼?我正纳闷呢,突然眼前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心里不禁慌张起来。这时,只听老师说:“你现在伸出手来摸一摸面前的物品,猜猜它是什么?”我忐忑地伸出手,果然摸到了一个物品。我脱口而出:“矿泉水瓶!”老师大声说:“很棒,你猜对了!”同学们掌声如雷。我受宠若惊地回到了座位上。
当老师又问谁愿意第二个尝试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请小华上讲台,一样用眼罩蒙住小华的眼睛,又拿出一个矿泉水瓶让他猜。小华摸到矿泉水瓶后,马上就说:“还是矿泉水瓶!”老师接着问:“里面装了什么?”矿泉水瓶里有东西?我仔细一瞧,瓶底果然有一点儿水。小华摇了摇矿泉水瓶,听到里面有水声,便说:“里面装了水!”“确定是水吗?”老师再次问道。小华想了想,拧开瓶盖,把矿泉水瓶凑近鼻子闻了闻,马上喊道:“不对,是醋!”“答对了!”原来这个矿泉水瓶里装的是醋啊!
接着,老师请小杨上讲台。老师仍拿出一个矿泉水瓶,但里面装的是球状的五颜六色的固体。小杨先摇了摇矿泉水瓶,听听声音后,说:“矿泉水瓶里装了小石头!”她猜错了,大家强忍着没发笑。接着,她拧开瓶盖,倒出一粒“小石头”,捏了捏,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一咬,兴奋地喊道:“巧克力豆,是巧克力豆啊!”
老师并没说答案,而是让我们每人都尝了一粒“小石头”——果然是又香又脆的巧克力豆!
为什么蒙住了眼睛,我们仍能猜对物品呢?原来,我们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老师说,除了视觉外,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第三只眼吗?
亲爱的同学们,你也找到第三只眼了吗?请多运用这第三只眼,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吧!
第三只眼作文300篇三
女娲造人可惜得很,也吝啬得很,她只给了人两只眼睛。所以千百年来,人也渐渐习惯了两眼看世界的生活,进而也便习惯了一颗脑袋去思索世界的方式。于是有人简单到固执地认为物质只可能由一种基本粒子组成,于是拼命又拼命地探索,拼命又拼命地出了一批理论家,最后居然也研究出了点儿成果。但也可惜得很,至今仍未找到浮在幻想中的基本粒子,倒是牺牲了几辈物理学家。我不禁疑惑:这世界原本就复杂,这答案难道不也千变万化吗?
这样一个故事,它简短但却常令我深思:两个同样大的小孩,一个生性开朗,成天乐哈哈,另一个则成天苦着脸,动不动就哭闹。他们的父母为了改变两个孩子的性格,只得把爱哭的那个关进一间小房,房里堆满了玩具,可小孩仍然皱着眉不肯笑。无奈,父母又把爱笑的小孩搁在另一间小房里,房里除了满地的马粪别无它物,可小孩却乐得手舞足蹈。父母见了倒吓一跳,问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小孩说:“瞧啊,这儿全是马粪,看来有匹不错的小马在附近。”真是语出惊人!初读时我也惊诧,这小孩敢情是“乐天派”的小祖宗。但读罢后细细体会,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小孩为何乐观到这种地步,想来他看东西是变了法儿的。也就是说,马粪在他眼里不再是马粪,早已经“深化”成一匹马了。可见小孩子眼力非凡,想凭他那仅有的两只眼,不会有此“硕果”。所以他应该早跟二郎神搭上了关系,要不那“第三只眼”又岂能轻易得来。有了“第三只眼”他看清了问题的另一面,甚至是另一面的另一面;有了“第三只眼”他看到了更精彩的东西,于是也拥有了更开朗的性格及豁达的人生观。可见,“第三只眼”是个好东西,它让人认识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它让人明了世界的根源亦是丰富多样。
人们在研究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不也不自觉地打开了“第三只眼”吗?从“海底扩张”学说到“大陆漂移”学说,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到“扩张”假说,这其中没有哪一种推断是雷同的,也没有哪一种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它们各自维系着各自的一套理论、证据、推断。它们能够共存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事实。而各种假说也恰恰证明了人的思维无定式,那么自然获得的答案也大相径庭。
中国人的老祖宗们研究门派、学说是出了名的“多”、“散”、“乱”。怎么说呢?一会孔孟出来提倡儒学,一会儿老庄上前独尊道家,又一会儿韩非子出现来闹法家,家家不同,各个有理,着实让中国文坛“杂”了一阵子,居然也“杂出”道行,“杂”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七十二家圣人各个标准和角度不同,不也体现出了思想的丰富多彩吗?
所以,请诸位打开“第三只眼”,不管你看到了什么,它多么的荒诞不经,也极可能成为这无数种答案中的一种,也极可能成为真理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