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教案七篇(精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少年王勃教案篇一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藤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生字卡片;藤王阁景象视频、图片等
2课时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教学第一自然段。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赣江)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板书课题,显示王勃图片)
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
2、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3、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4、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
a、读一读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读全文。
6、尝试分段,理清课文层次:
一(1)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主要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三(5)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7、朗读全文。
1、指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地点:南昌
原因:藤王阁整修一新,都督邀请王勃参加宴会。
3、你还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结合刚才所介绍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请情景。
5、齐读。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1、朗读课文
2、抄词,组词
督都;宴焰;章张;披批;序野
3、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少年王勃教案篇二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16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
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三段
1
(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
交流
(1)读词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三、小节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四、学习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说笔顺
2、读写词语
南昌
庆贺
才气
文思
如泉
宴会
叫绝
秋景
笔走
如飞
二、通读全文,练习背诵3、4自然段
三、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篇()决()诵()
遍()绝()解()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3、背诵、默写“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教后小记:
少年王勃教案篇三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气。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同学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同学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同学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敬重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气,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三课时
少年王勃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时
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 纠正字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
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
(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中,再去读一读。
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名,也具有一定的才气。)
指导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2)当都督请人写,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a、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 自读第4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指名说)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
讨论交流:指名说。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4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了解他平时会很好学,并且善于表现自己,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三、教学生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搜集象王勃一样的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
以问题“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疑问中讨论,在讨论中朗读,在朗读中解疑。我突然发现有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煽风点火”。
少年王勃教案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两课时
1.指名读题。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齐读第5自然段。
少年王勃教案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生字写端正、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
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唐朝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
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初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句子:
南昌滕王阁宴会凝望千古传诵
余晖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听师范读课文。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呼应的学习氛围。
4、生齐轻声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学生自学生字。
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
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
9、少年王勃
督宴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文章宴会庆贺胸有成竹
才气秋景灿烂文思如泉
二、精读课文。
1、师引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滕王阁在南昌;
2、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当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的文章时,在座的客人是怎么表现的?(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3、从客人们的表现,我们知道要当场写庆贺文章难不难?
4、而此时的王勃在干什么?自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5、在滕王阁上看长江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指名读课文第三段。指导有感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景色的美,从而形象地感受诗句的优美。我看着学生陶醉在迷人的秋景中,听着学生具有声色之美的诵读,真的不忍心打断他们。由于学生在朗读秋景中体验到了文字背后隐藏的言意象,感受到王勃对江上秋景的独特思考与美好的心理体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我早就听我的爸爸说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上秋景的美触发了王勃表达的愿望,他当然可以胸有成竹的说了。
情地朗读。(体会江上的美景)
6、少年王勃看到这美景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读好词语: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好好读这一句话,体会王勃在写文章时速度快,文笔流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勃写出来的文章怎样?你从哪儿知道?齐读写都督的表现的话。这两句的意思你明白吗?联系第三段想一想。写得怎样?师引读: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7、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8、齐读全文,边读边体会,想想王勃是怎样做到的?
9、讨论:学好语文、写好文章要多注重观察、多读书。再读名言。
让学生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是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三、作业
1、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本课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段。
2、完成课文后面的习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句子: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句子又一次感受景色的优美,特别是王勃横溢的才华。假如教学就此结束,只是让学生通过感知、诵读、体验到秋景自觉地进入王勃的审美世界,变成了王勃的审美需求,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在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提出了个问题,同样是在观看秋景,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而其他人却不能。学生的议论七嘴八舌,有的说王勃善于观察,有的说王勃勤于思考能够边看边想,有的说王勃王勃读了很多书,迷人的秋景他可以找到美好的词语表达学生说了很多,但真正讲的好的不多。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二、指导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
(3)比赛读第三、四自然段。
(4)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句子。
(1)你怎么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
三、完成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腾()凝()缓()
滕()疑()暖()
3、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教后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一节节的引导学生读书。第三节教师通过课文的插图着力引导学生感受江上迷人的秋景,第四节的教学,通过胸有成竹一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王伯写诗时的文思泉涌。通过对文本的亲密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王勃才思敏捷、文思如泉,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生一次次走进、走出文本后对王勃的品质能真切感知。
在学生对王勃有了一定了解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如此精美的文字来,经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作文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博览群书,要细致观察。同时通过看图体会滕王阁的秀美和气势恢弘。并补充阅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复习王勃的诗。
少年王勃教案篇七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师:有这样一句谚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古到今,有多少有名人士从小就崭露头角。我们知道的有七岁就能作诗的唐代诗人骆宾王,机智过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书:少年王勃)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王勃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藤王阁序》这篇文章赞不绝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少年王勃》就与《滕王阁序》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有关。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下面让我们来明确要求,一起走进课文。(指名读要求)
(出示)1、读书要求:
⑴读: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⑵画: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
⑶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课文,小组交流。
2、 检查自读情况:
a、多种方法读一读生字词。(领读、个别读、齐读。纠正错误读音,强调个别词语的读音、写法: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第一自然段
1、王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写的?(指名读一读,其他同学找一找---才气)
第四自然段
课文中都督是怎样来夸奖王勃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内容交流。(出示--- “奇才!真是奇才!)
2、(板书:奇才)相机理解 “奇才”。
3、正是因为少年王勃很有才气,才被邀请来参加宴会,那么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王勃是个奇才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自然段交流。
第二、三、四自然段
(指学生交流2、3、4自然段)
下面让我们走进2、3、4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你选择的自然段,是怎样来写王勃是个“奇才”的。
第2自然段
(我们通过: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体会到王伯是个奇才的。因为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写庆贺的文章很难)
第3自然段
谁起来交流一下第三自然段?(我们从“凝望”---体会到:王勃已经被江上迷人的秋景深深吸引住了。)
是啊,秋景真是迷人啊!让我们和王勃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秋景吧!(出示:远处,天水相连······)
谁来把王勃看到的美景读一读?
(指导朗读)
引导比较句子
再读课文
王勃站在窗前仅仅就是为了欣赏江上的美景吗?(他会想怎样结合着这美景,来写一篇庆贺的文章。或他会想: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该怎样写。)
如果只看不想会怎么样?(学生回答,引出“胸有成竹”,相机理解。)
小结:看着迷人的秋景,王勃就对这篇庆贺的文章----胸有成竹。真不愧是“奇才”啊!
我们是从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还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位都督听完这句诗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体会到王勃是“奇才”的。
“胸有成竹”刚才我们已经解释了,那么你能解释:
“文思如泉”: 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笔走如飞”:写文章速度快,一气呵成。
(因为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奥,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你知道“拍案叫绝”:的意思吗?(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美。)
那让我们也拍着桌子称赞一下王勃吧!(拍桌子称赞)
王勃写的这句是诗真的这么美吗?你能说一下这句诗的意思吗?
你觉得怎样读这句诗比较好呢?教读落霞与孤鹜齐飞,天一色 。
6)同学们,王勃写的文章令都督拍案叫绝,我们平时写的文章能让人拍案叫绝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们写文章时不边思边想,或观察不仔细。 )
(7)王勃面朝着赣江美丽的景色是目不转睛地看,而我们平时看景色不注意观察,王勃看景物的时候是怎样的?(边看边想)
(8)小结:这就是勤思考,我们要想像王勃写文章那样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勤思考!
6、让我们捧起书,带着对王勃的敬佩,带着对他的赞美,一起读读2、3、4小节。(齐读)
今天,我们读了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的时候当场写下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让我们一起记住当中的千古名句:(生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像王勃这样的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哪些人?(孙中山、司马光等)
1、欣赏《滕王阁序》
2、搜集有关王勃的资料
板书设计
少年王勃文思如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更长天一色。
奇才笔走如飞
胸有成竹
第二课时
1、 复习巩固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 抓住重点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王勃》,谁能起来交流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指名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1、 朗读背诵
引导学生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秋景之壮美。学习作者利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正反结合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
2、复述练习
说一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3、看拼音写汉字,重点指导写:督、宴、序
交流搜集的有关王勃的资料
1、听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