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汇总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一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断交流、冲突及渗透,越来越需要学生具备多元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而儿童文学内容蕴涵多层次多元文化知识,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深远义理
全球一体化随之而来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给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带来了许多影响。中西方文学都有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儿童文学的人伦价值观更为原始,表现的是自然的亲情,而非中国儒家的孝悌礼义。《大拇指》中父亲听取儿子的意见,把他卖了换一笔钱,儿子自己想办法回来,作家赞颂的是小主人公大拇指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淡化了父子人伦关系。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宣扬了长幼有序的人伦价值观,故事人物的品行都是符合孝悌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儒家精神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传统的人伦价值观更为神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相互碰撞,形成了儿童文学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格局,对儿童的价值观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二)反映多样化的信仰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精神意识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积淀下来,成为不同文化的一部分,而每一种宗教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在本土文化中孕育必然带有本土宗教文化色彩。美国儿童小说《安乐家》通过利斯第的成长经历和卓飞的身世遭遇,借助韦牧师之口,将宗教寓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来,卓飞得以进安乐家之门,获得救赎的方法无疑就是通过宗教,上帝的救赎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儿童文学的融合,在儿童神话传说作品中直接体现了道教文化,神话《神笔马良》中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道教教义,一得到神笔马良就为老百姓做好事,体现道教精神注重对人生现世的物质关怀,马良惩治贪官后成仙离开也是道教教义的体现。
(三)多元化审美风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反映在儿童文学上呈现出审美风貌的多元化。西方儿童文学表现为肯定个性,崇尚自然,富于幻想和情感奔放的审美风貌,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情趣体现为主张共性与个性、教育与娱乐之间平衡化的审美特点。瑞典作家林格伦笔下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如背上装螺旋桨、能飞来飞去、爱管闲事的“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在她的童话故事里小主人公大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他们都在快乐地成长和生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通过王葆的形象实现对儿童品德教育,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四)差异性别文化
多元文化包含了对他人及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的性别意识差异观念。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意识,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冒险主人公还是哥哥皮皮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妈妈形象更多是作为家庭的附庸形式出现,职业和社会地位远不及爸爸,男孩角色多于女孩角色。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人鱼公主、长袜子皮皮等形象将女孩和男孩放在同等地位,区别于中国的性别文化“男强女弱”的传统意识,多元文化有助于完善中小学生性别意识,正确认识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二、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的策略
多元文化的核心肯定和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只有让儿童逐渐接触不同的文化思想,感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理解每种文化意识的特点,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融合。
(一)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想达到本国传统文化于西方文化的平衡,就必须兼收并蓄包容吸收西方文化,而非舍本逐末或者故步自封,文化的包容和平衡是建立在广阔的阅读基础之上。广泛阅读各个层级、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在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层面的文化思想,一方面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中小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另外一方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以开阔的儿童文学阅读视野为基础,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精神,丰富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二)体验多元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多元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在各国家地区的不同方面,而这些文化又融合在儿童文学中。因此,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体验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认识和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体验式儿童文学阅读可以通过营造的文化情境、学生参与扮演任务、讨论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以儿童文学为内容的阅读体验引导,使学生学会欣赏多元化国家民族文化,审视认识本国文化,既树立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又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加强教师引导,培育文化评判力
多元化文化教育不仅局限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世界多民族文化精神,教师还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学生逐步接受多元民族文化,然而仅仅是文化的认同感是不够的,需要教师通过中国和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在儿童文学的文化浸染下,掌握各国文化精神,从而判断本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明辨是非,取长补短,使中国儿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需要,真正实现儿童文学与文化精神教育的融会贯通。
(四)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文化差异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男性主导文化多于女性,不利于儿童成长和树立平等意识,培养学生平等的性别文化意识,需要通过多层面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和意识去引导,促成健康的人格。在儿童文学阅读过程中,通过作品分析鼓励儿童欣赏他国的文化精神,尊重他国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互通交流。从社会角度分析和关照与女性有关的儿童文学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平等的社会观和人生观,以多层次的中西方性别文化形成差异性互补,促进男女生之间的平衡交流、理解、合作。儿童文学的内生性超越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课堂教育之外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载体,是培养中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资源库,通过探索多元化教育开发实现中小学生文化适应性教育,培养独立性、判断性、包容性兼具的中小学生。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二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xxx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0年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3]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三
“你我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便各有两种思想。”萧伯纳如是说。思想不是物质,物质在交换中保持数量的平衡,思想却在交流中丰富、沉积而变得更加深沉。完善。
古人将能与自己交流心声的朋友当做挚友,是因为这样的朋友可以与你共享精神财富,因而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慧。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融会了许多学者的思想,这是他与学者、大家在思想上交流的结果,他的著作也因此而闪耀着理智、科学的光芒。
由此可见,交流之于思想,正如清泉之于树木,思想若是那水渠,交流便是源头的活水。有交流,思想才能不僵死,才能有发展,才能有创新。
然而,交流的作用绝不仅仅止于此,如果你能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品评我们的历史,你会发现,交流是文化发展进程的主流。文化愈发达,交流就愈普遍、愈频繁。宋词是诗词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与文人之间的交流不无关系。辛弃疾可谓豪放派的代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何等豪壮,他与婉约派词人互通诗章,互相品评、玩味之后,他的词中融入了柔和的格调,正如“春在溪头养菜花”所体现的那样,使他的词风雄健而不强横,刚柔并济,使词的格调、意境得以在豪放与婉约中找到平衡,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因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宋词,既有“我欲乘风去,击揖誓中流”的慷慨,又有“只恐双溪舵猛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淡淡的忧郁之美。试想若不是交流,何以能使后人得到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文学虽不是文化的全部,然而其他方面也如同此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水寒而知冬将至。文学虽只折射了交流在文化发展中的一小部分光芒,然而从这一线光芒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的全部,又该多么灿烂辉煌。
从文化的结构上来说,思想是核心,由此辐射到文化的其他方面,诸如文学、绘画艺术等等,交流统摄了思想,并将它的光与热送到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交流由此控制了文化的全.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交流便是文化的一切,没有了交流,文化只是守旧僵死的模式;没有了交流,文化便无从健全完美,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引用前面的一段比喻,那便是交流于文化,如同动力之于机械,翅膀之于小鸟了。
今日,中国文化正进入继唐宋之后的另一个高峰,交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上,有一种思想却颇有市场,那便是强调个性,强调独立。有个性,有独特的风格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去封闭自我,将别人的意见拒之于千里之外。真正有独创意识的艺术家、思想家都从交流中吸取营养:王羲之学卫夫人的书法,学习前辈的技艺,最终独树一帜,号称“书圣”,他做到了“融会百家而了无痕迹”,而不是闭门造车。我们提倡的,便是这样一种独立意识,它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之上,借助其动力而自成一派。没有交流的个性,是愚钝落后的萌芽,只有交流,才能让这世界更加丰富,更富于哲思,充满生机。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四
摘 要: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而不了解问题才是影响交流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文化教学,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从而促进语言教学,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 对外交流 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时不可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是社会语言学家的通常看法。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外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提高外语人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除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交际的有效性。当然这就不完全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了,更是要考虑该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下面列举在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例,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一)致谢:在中国,亲戚、朋友当中一般不说“谢谢”,你要是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外人,少了亲切感。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整天挂在嘴边。
(二)谦虚:中国人以“谦虚”为自豪,美国人以“坦率”为荣。中美两国人对称赞有着不同反应。当有人称赞你或你的家人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不行的,还差得远呢”等等。相反,英美国家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说:“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会十分骄傲地夸耀自己孩子的成绩优秀等。
(三)就餐时:交谈是西方餐桌上的重要活动之一,西方的就餐是绝对安静的行为。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每道菜之间,留有余地供大家安静地与邻座的人交谈。一些就餐时的闹声都应尽量避免。
(四)打招呼:在中国,熟人或朋友见面通常会问候:“到哪儿去?”“吃了吗?”等。我们对对方的答话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但若要译成英语,就会变成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就不再是打招呼或寒暄了。英语中,“where are you going?”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隐私。
从以上这些文化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知识,那么有时就会出现交际失误甚至是错误。所以,重要的是要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文化障碍,促进教学。
一、加强文化教学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课堂上,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词语文化、对比文化差异等教学方法。
(一)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教育类的文章时,可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教育体制,开放教育的提出、开放课堂的出现、开放大学的普及以及目前英国的继续教育情况等。学习西方节日的时候,要介绍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包括其来历、耶酥诞生、圣诞老人等);感恩节(其起源、感恩节的食物等)。学习经济金融类文章时,可介绍世界银行以及各大知名银行,以及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
(二)语言练习。英语的学习离不开练习。对于学过的有关情景交际的对话,教师可以先就学习过的话题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再创设一个类似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使用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练习。话题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交际练习,有些学生原本觉得生疏的内容就会变得熟悉;有些模糊的概念就会变得清晰,在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去思维和表达。
此外,语言教学也应该合着时代的节拍,展示给学生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引用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观点:“应该教活的、使用中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流行语、酷英语、俚语等,既有助于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比文化差异。这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文化差异方面的课文时,可对比英汉两民族打招呼的差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发出和接受邀请的不同方式;对比不同的餐桌礼仪;对比中西方称谓关系的区别;对比不同场合下的握手礼仪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
二、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学习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英美文化,了解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其次,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从宏观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在教材中课后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中,这种常见的基本技能训练,体现了不同思维模式下语言基础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中教师的指导不可忽视。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扩大视野,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力。
三、综合应用多种辅助教学策略
利用幻灯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教具,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如: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走遍美国》,尤其是电影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生活化、场景化。这不仅使教学更形象生动,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还可利用外籍教师,举办一些介绍西方文化方面的讲座。
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外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学习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安.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2]全建强.外语教材如何体现跨文化交际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1,(3).
[3]何筱莉.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国外外语教学,2001,(3).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五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早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今日,坐落于故宫的国外商店人潮如流更广为人们的议论。在各国文化争相辉映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用长远的目光,重新审视现今的局势。
文化的交流固不可少,早在唐朝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便愈演愈烈。在这场长达千年的文化交流里,中国吸收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文化,同时也推送了许多中国本土文化。这样积极的文化交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是及其重要的。
而在文化交流过后,各国文化的竞争也就自然而然的运营而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语言节日。都上演着或大或小的竞争。而为了让我们的本土文化更富有竞争力,便要与时俱进,积极地发展。
在今日的中国,有太多年轻的国人乐此不疲的购买外国品牌产品,而许多中国品牌的商品却冷冷清清。我想,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多数中国品牌竞争力不足的体现。而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加强品牌竞争力,将本土优秀的文化推广出去。在各国的竞争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各国的竞争中,充分展现中国的实力和中国的技术。在各国的竞争中,充分提升民族自信。在各国的竞争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让中国品牌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而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中国文化,立志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的文化。
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注重民族服饰,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重国家生产力的提高,以争取综合国力的提升,让中国在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富含活力。
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篇六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中国国际化城市发展升级的背后,位于城市的各类高等院校持续提供着人才、智力,乃至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和实践等多方位的支持。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的对外关系“节点”作用更加明显。中国将向世界展现怎样的城市文明,高等院校作为城市文化高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与之环环相扣。在高校对外交流合作繁荣发展的今天,如何嵌入城市文化推广,形成城市政府平台、社会力量和高等院校在共同塑造城市国际形象方面的合力与创新,应当成为城市国际公共关系研究落地化的选题之一。
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与城市文化推广的关系
城市文化在定义上,有从文化本身出发的解释,也有从城市的特征出发的定义,本文援引《中外城市知识辞典》(刘国光主编)中的定义,认为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那么城市文化的推广,就有了相当广泛的范围。例如北京公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城市精神,上海倡导“公正、包容、诚信、责任”的城市价值取向,重庆、杭州和苏州的城市标志设计与使用,普及“爽爽的贵阳”、“烟花三月”等城市宣传歌曲,直到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建设,都可以属于从抽象到具体的城市文化推广。
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和城市有密切联系,而且大部分高校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社会环境优越的大中城市,这不仅仅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方面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高等院校与城市相结合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方面的惯例。然而,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高等院校与城市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倾向于将城市作为母体来实现自身发展。西方国家则既存在完全在大都市里的高校(如位于美国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也可以形成某种意义上独立建制的大学城(如位于英国剑桥郡剑桥镇的剑桥大学)。这一特点,也使得中国高校更贴近于所在城市的实际,成为既最熟悉当地城市文化,又有塑造当地城市文化能力的重要部门。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高等院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获得了国际国内双重机遇。在文化交流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作为国家的文化名片,走上了世界舞台。然而,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也经历了相对长期的初级阶段。例如,在当事人的回忆文章里,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复旦大学演讲,是新中国以来“西方政府首脑在沪上大学讲坛的首度亮相”,我们仍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上海方面的紧张气氛。由于时代所限,当时上海的城市精神、城市标识等城市文化符号,可以说都比较模糊,处于“再国际化”的准备阶段。而这之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大学接待外国政商学各界精英,已经成为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中的一种常态。仅以上海为例,到2015年底,上海境内各类高校已承办了超过40所孔子学院,占全球孔子学院总数的10%。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高校正以更为从容的姿态、更为开放的心态对待国际交流合作,主动“走出去”,甚至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上都已走出新步(如老挝苏州大学)。
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与城市文化推广如何对接
在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下,高校确实有中央院校与地方院校之分。在实际工作中,两类院校的人事管理、经费来源、数据统计乃至生源比例等方面都有所区别。然而,在打造和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发展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关系、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关系,只能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强调竞争力,而不是关起门来办学。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出身”虽然仍有影响,但自身的努力在竞职时的权重无疑更为关键。
具体到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与城市文化推广如何对接的问题,结合上海市政协方面的资政材料和统计数据、档案、学术论文等文献,本文提出如下设想。
首先,在高校重大国际节事活动上嵌入城市文化名片。目前,中央对于国际活动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有利于高校对外交流合作的规范化。对于重大国际节事活动,如“一级团”(即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团)来访、高校邀请到国际公认的重要外籍商界或学界人员(如500强企业领袖、诺奖得主等)、高校申办大型国际项目等方面,地方外事管理部门不应仅仅成为“统计部门”,而应成为高校国际节事活动的“合作部门”。这种合作形式也不一定体现在成为主办单位上,也可以体现在协助节事公共关系策划、组织中外文通稿、礼品赠送方面,低成本、嵌入式地推广城市文化等。在这个方面,中国台湾台北市与台湾大学合作,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设计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简称wdc)的经验值得注意。
其次,利用高校已有的国际合作管道推广城市文化。高校的国际合作管道主要在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签有其他协议的国际学术机构、海外校友会、对外派出和接纳学者学生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具有国际公共关系平台的属性。如果城市本身的国际联系较多,对于外界而言,其城市文化认同度较高,那么高校的国际合作管道可以成为补充,在城市文化更新升级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成为代言人向外传播新的城市文化内容;如果城市发展中急切需要发展或拓展城市文化推广渠道,那么渗入高校搭建的国际合作管道,在国际化人才上“联合培养”,也是一种方法。例如,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与所在地滨田市合作,以委任状的形式,委任学成的优秀学者成为滨田市“形象大使”。
最后,留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创新推广城市文化。这里的留学生既包括城市接纳的外籍留学生,属于中方的公共外交对象,也包括从高校所在城市前往境外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也是重要的公共外交主体。公共外交的理念中包括“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留学生对于他们所在城市文化的理解,容易口口相传,甚至能够影响到几代人。如何让这样的“客人”,传递内外两个方面的城市正能量,使其观念与当地发展同步更新,是可能的破局之举。例如,上海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同时加强外籍留学生群体和中国留学生群体对自贸区的认识,并突出自贸区这一新机遇带来的工作机会,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城市文化推广作用。当然,这需要接纳和派出留学生的高校予以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