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通用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一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前面几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长篇外国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课题)它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语言风趣,亲切自然。《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二、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
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主要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文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
三、浏览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浏览精彩片段,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机灵、无所不能、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
2、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学生读相关语段,注意语言幽默夸张的特点。)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2、拓展阅读汤姆其他的精彩片段,鼓励学生读整本书。
五、总结
学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聪明机灵 顽皮好奇
鬼屋历险 无所不能 向往自由
山洞历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二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 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5、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谈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 简介马克 吐温
三、 概括全书的情节
四、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人物
五、 阅读《当海盗去》
1、 汤姆为什么会产生当海盗的念头?
2、 汤姆在确定当海盗之前还计划作什么?为什么最后选定当海盗?
3、 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遭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4、 这一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六、 阅读《海盗生活》
1、 本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 本章描绘了大自然三个时期的景色,请问是哪三个时期?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 本章描绘了很多奇妙的动物,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描写?
七、 阅读《洞中历险》
1、 蓓姬一共哭了几次?每次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在历险过程中,汤姆表现出什么精神和人性特征?
3、 在探路的过程中除了凭借蜡烛,还凭借了什么?
八、 分析汤姆的形象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九、 阅读《名著推荐》中关于本书的篇章
十、 阅读全书完成读书笔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梗概,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抓住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4′
1.先板书课题。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我带来了一段由一本名著改编的动画片,请欣赏。
2.这段动画片来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的文笔幽默风趣,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文章——《金钱的魔力》。(出示封面与作者)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二、了解“梗概”5′
1.请大家浏览梗概部分,说一说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呢?
交流,点出汤姆前后共经历了5次冒险。
2.出示历险图,这就是汤姆冒险的整个过程,也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品析精彩
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请你快速浏览这一精彩片段,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来自哪一次冒险经历。
2.是的,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一部分。
3.请你再默读精彩片段,谈谈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语句吗?5′
喜欢吹嘘,聪明过人。
4.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出示过程词语,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排好序。
词组排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说说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此时的汤姆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信过人、机智聪明、勇于挑战、沉着冷静……。4′
5.过渡: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但汤姆始终充满着自信,一直在努力地找寻出路,而此时,他们的小镇又是怎样的呢?是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
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找人们悲伤的语句。出示: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整整一分钟,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的情景,那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礼拜二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痛与凄惨的阴影。
a.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b.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
c.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写了她的外貌。
5.同学们,这本书的主人公明明是汤姆,可是这里却为什么把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小镇人们的悲痛绝望,描写得这么细致入微呢?这对描写汤姆有什么帮助呢?
(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5′
6.汤姆和贝琪最后终于找到了山洞的出口,半夜时分他们回家了。全镇的人们又有怎样的反应?
全镇人们的表现哪些令你感到意外、有趣呢?
交流写法:是啊,马克.吐温的写法是那么幽默诙谐! 4′
7.马克.吐温用这样幽默诙谐的文笔,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机智聪明、勇于挑战、充满自信、沉着冷静的汤姆,同学们,汤姆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还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喜欢吹嘘,淘气可爱,心地善良)
8.接下去故事又会发生什么,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吧,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希望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自信过人 机智聪明 喜欢吹嘘 幽默
勇于挑战 沉着冷静
品味精彩 淘气可爱 心地善良 诙谐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四
题
语文 科 第十二 册
主备人
李红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执教人
教 学 设 计
执 教 修 改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三、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
2. 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 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五、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
<!--endfragment--><!--文章内容提取-->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燕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1、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给你们,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鬼屋历险
山洞历险
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格外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
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
三、赏析精彩片断
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它是属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虚惊一场是什么意思?受了一场不必要的惊吓,有惊无险。从精彩片断中找中虚惊一场的证据来。——“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簇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3、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师就是大师,写文章就是与别人不一样。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
4、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五个“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你能否尽情地展开你的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呢?
5、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2、小说第二我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
五、作业布置
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积累成语。
3、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
书
设
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 无所不能
鬼屋历险 向往自由
山洞历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六
1.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中,有着许多经典的著作,这些作品伴随着我们成长。同学们,在小学六年中,你已经看过了那些名著呢? (注意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让学生积极畅谈。) 比如……
学生交流。
评价力求点到就好,不要深究:
a.你能讲讲这部作品讲了些什么啊?(指向内容、人物形象等)b.连也看过,真不简单!这是作品。(指向作者)
c.这部作品揭示了。。。。。。(指向主旨)d.这部作品采用了。。。。写法(指向写法或者语言)
2.同学们真是博览群书啊!那这本书看过吗?这是一部外国作品,题目是《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课题。有看过的同学吗?
有些同学看过,有些同学没看过,那么我们先不妨请没看过的同学来大胆地猜测一番,
看了书名,书中的主人公可能是汤姆.索亚,讲的是——他冒险的经历。
同学们的猜测正确吗?
再来大胆地猜测一番汤姆.索亚可能会有哪些冒险的经历呢?交流。
请看过的同学先卖个关子吧,先暂时不揭晓答案,等一下再来帮助他们。
3.这部作品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
出示原书。这就是马克.吐温所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共18万2千多字,别怕,这节课我们绝对不是把这本书一字一句都看完。
请大家把课文翻到86页,快速浏览一下第17课,遇到生字停顿一下,自己把它读正确。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1. 这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梗概,一部分是精彩片段。
2. 理解梗概和精彩片段。
什么是梗概呢?就是说是大概,浓缩,缩写……注意不是主要内容。
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来说就是根据这本书所写内容的缩写。这精彩片段就是这本书中写得比较好的段落。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读这本书。
1.刚才我们大胆地猜测了一番汤姆可能会有的冒险的经历,那么书中汤姆冒险的经历究竟有哪些呢?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哪一部分?
聪明,拿出表格,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想想汤姆有哪些冒险的经历?按要求完成表格。
地点
冒险经历
人物
墓地
试胆量
汤姆、哈克
挖金币
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已经看过了这本书,那么你完成了可以帮助同桌或者前后桌没看过这本书的同学。
地点
冒险经历
人物
墓地
试胆量
汤姆、哈克
荒岛
当“海盗”
汤姆、哈克、乔奇
鬼屋
寻财宝
汤姆、哈克
山洞
陷绝境
汤姆、贝琪
山洞
挖金币
汤姆、哈克
2.相机交流:“梗概”中告诉了我们这本书中汤姆有哪些冒险的经历呢?我们一起来交流。注意小标题的概括格式。
3.是的,书中写了汤姆5次历险,分别是,板书: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
4.你能不能借助自己的表格,说一说书上记了汤姆和伙伴们的一件什么事情啊?(说得不好提示可以用上关联词语,对于用关联词连接来说的加以充分肯定。)
5.同学们,那么你有汤姆这样的冒险经历吗?是啊,汤姆的历险记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通过这一连串的历险,你觉得这位跟我们年龄差不多的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
(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智慧)
6.如果现在就让你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你想先读哪部分呢?为什么呢?
读过的同学,还想再读这本书吗?
交流。
学了梗概,刚才很多同学都说了自己想先读的精彩的历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来,就让我们一起快速浏览精彩片段,遇到生字自己把它读正确,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呢,请在梗概中把相关的部分划出来。
2.师: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说。
你找得很准确,大家找得一样吗?真好,精彩片段就是梗概中山洞陷绝境其中的一小部分的,讲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3.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路,然后又历经重重困难安全返回家,这真让人不可思议。在精彩片段中,如果你细细地读,你会发现有许多地方也同样不可思议,同样写得很精彩,请你细细读一读,把你找到的不可思议的精彩地方摘录在发下来的读书卡片上,并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发下读书卡片)
自读卡片
名著: 作者:
不可思议的语句:
心得体会:
小读者姓名: 恭喜你获得(五星、三星、一星)级读书奖章!
交流:
预设1全镇人为孩子们祈祷、镇上停止一切活动、撒切尔太太呼喊的情景、波莉姨妈的头发,用夸张的写法,抓住行为、外貌、环境的描写,写出人们的大喜。
这不可思议,就是什么写法?夸张,这是作者马克。吐温的一贯的写作特色,这不可思议的地方还有吗?
预设2第2、3、4自然段全镇人和撒切尔太太的喜悦的言行,又运用的夸张的写法,写出人们的大喜。大悲和大喜的对比。
预设3第5自然段汤姆的不断地讲述与身体的难以恢复,采用夸张和对比。
预设4第11-16自然段的锅炉钢板、三道锁、脸变得煞白、泼水的夸张写法。
小结:为什么还要采用这么多的夸张写法呢?让人在读的过程有什么感受呢?
很想读一下去,能吸引读者,使内容更加精彩。
1.《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吸引了无数人,甚至还拍成了动画片,让我们再来欣赏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吧。
2.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希望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试胆量
当“海盗”
寻财宝 夸张
陷绝境
挖金币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梗概,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抓住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词组用信封装好。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1.先板书课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了奖励大家认真与勤奋,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改编的动画片。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感受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写作手法。(出示封面与作者)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二、了解“梗概”
1.请大家浏览梗概部分,然后拿出昨天完成的表格,说一说汤姆经历了哪些的冒险呢?
根据学生的反馈,重点评价小标题。
2.请你再浏览梗概部分,最吸引你的是哪一次冒险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讲的是汤姆和哈克在墓地试胆量的经历,同学们,最吸引你的冒险经历还有吗?
这是发生在山洞中的一次冒险经历,汤姆和贝琪在洞里陷入了绝境,后来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奇迹般地脱险了……
3.出示历险图,这就是汤姆冒险的整个过程,也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4.让我们再去亲身经历这一次次的冒险吧,请再浏览梗概,我们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顽皮,胆大,勇敢,有正义感……)
5.真好,我们以后看名著就应该先了解书的梗概,这样就初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人公的形象了。
三、品析精彩
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梗概,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细致的片段。
1.师:请你快速浏览这一精彩片段,遇到生字自己把它读正确,然后找一找这个精彩片段是大致在梗概的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在梗概中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
2.师: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说。
你找得很准确,大家找得一样吗?精彩片段写的就是山洞陷绝境的一小部分。
3.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来读读描写她们的语句。出示: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整整一分钟,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的情景,那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a.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b.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c.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在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
d.是啊,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每次撒切尔太太抬起头侧耳都要听上整整一分钟,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
可是她听到孩子的回答了吗?然后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在倒下头去的时候又会她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交流。
小结: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倒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
f.让我们带着这份跌宕起伏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些描写撒切尔太太的句子。
g.接着读。写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句子就一句,但这一头几乎全白的头发就已经足够了表达她当时的心情了。
g.交流:学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吐温精练的写法!
4.在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悲痛绝望的时候,远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浏览第5自然段。
a.拿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同桌一边浏览一边摆一摆脱险的过程。
词组排序(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b.说说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5.再出示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语句。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作用呢?
更加反衬出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6.汤姆和贝琪最后终于找到了山洞的出口,他们回家了。全镇的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马克.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
交流写法:抓住语言、动作、夸张。
这极度的喜悦其实还和第一自然段人们的悲痛绝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7.这冒险的经历终于结束,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请大家快速的跳读到文章的结尾,接下去可能又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吧,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希望更多的名著伴你成长。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梗概 动作、语言、外貌
品味精彩 细节、夸张、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