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大全14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一
知道她,读她,了解她,就是因为一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这才有幸知晓一个旷世美丽、才华绝代,又可称为“先生”的女人,林徽因。她的自尊与自强也时时令我震撼。
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现今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之地,却是那时她的乐园。说她自强便是因为她作为一个女人,依然选择前往这些最高学府求学。那是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啊,读来令人感叹: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于是她进入了美术系。在对北京亲友的“狂念”与“渴想”中,她完成了“对线与形有个性的把握”。说这令人震撼,就是因为她在学习美术中又对建筑有了深刻研究,自己的梦想是自己的,她从没放弃过她梦想的事业,这就是她的自强。而这她这一段的生活,叫做“宾大的钟声”。钟声掩映着梦想,缓缓前行。
后来,她进入了“生命的夏季”,可此时的中国已是遍地烽火。林徽因与梁思成正在探寻中国古建筑的奥秘。最令人难忘的是山西的佛光寺的探索,林徽因研究建筑的热情令人震撼。“在那崎岖不平的小道上行走,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崖。”连毛驴都不敢走的路,他们都敢走,到了那佛光寺,“矗立在高坡上的光影”令他们兴奋得直叫“我佛慈悲”。那坚固而简洁的顶部,令他们有如获至宝的惊喜,而也令我有一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感悟。
且不说后来她流亡岁月中表现出的自强,她在写诗中独特而寂静的美,单是她在病中的时光,就令人唏嘘不已。
她病了,每个早上都要咳一大阵子才能见人,但是,当她的学生来了,她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咳嗽的。她是那么有自尊心,连珠炮似的一段话说下来,似乎浑然不知自己的咳喘。她仿佛在透支自己残余的生命,在人前那么充满生命与活力,像没事人一样。她用生命,构建自己的自尊,于是,在人们心中,她永远是最有风度,最美的女人。
她就像那万古人间四月天,为我们留下了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一段段佳话。还留下了,她的自尊与自强对多年后的我,深刻的震撼。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二
《林徽因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子的邂逅及去世,让我们自由地穿梭在历史之间,与那些历史人物倾心交流,互诉心声。而作者优美的文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综观林徽因的一生,虽然传奇,却也平淡,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太大的风浪,她始终是大海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无需雄伟的气势,也无需宽广的胸怀,只愿做那一朵小小的浪花,只要可以禁得起风浪,安详的飘荡在大海中,便足矣。我有时会想:如果林徽因并没有随父离开那个江南小镇,也许她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写,没有徐志摩,没有梁思成,亦没有金岳霖,也许她会生活在一栋古宅里,守着一树一树的花开,与凡夫一起平淡的日子,也许他并不是她的最爱,但他会在她冷时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会在她伤心时给她一个坚实的肩膀,她会与他一起在夏日的树荫下乘凉,在夜空下数着满天的繁星,而他的目光则一直追随着她,不离不弃。可是上天注定不会给林徽因一个单调的人生,不会让她绝美的容颜淹没在尘埃里,所以林徽因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必定会有一个波折的人生,她必将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林徽因一生中爱了三个男子,爱得深沉,也爱得平静。徐志摩为了她多次在康桥上徘徊,只为能见她一面;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风雨人生;金岳霖为了她终生不娶。这足已说明林徽因的魅力之大。其实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徐志摩与林徽因才是最配的一对,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当年到访中国最欣赏的就是徐志摩与林徽因,他曾多次想为徐志摩与林徽因牵线,但都被林徽因婉拒,其实林徽因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最爱的是徐志摩,可徐志摩却给不起她想要的生活。选择徐志摩,意味着过诗情画意的日子;选择梁思成,意味着过细水流长的日子。林徽因要的终是安稳的日子,所以她注定与徐志摩擦肩。琴棋书画诗酒花再美好,也比不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安稳,林徽因是个现实的女子,所以她明白梁思成虽然不是她最爱的,却是最适合她的。对于徐志摩,她只能默默的祝福他能找到更适合他的女子。林徽因没有错,她并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对徐志摩负责,她只是想让自己过得美满,幸福,这并没有错。
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也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
几场梅雨,几阵荷风,江南又在烟雨中变得迷离。撑一把油纸伞,穿一袭白衣,行走在青石小巷,江南还是当年的江南,可当年那个白莲一般的女子却不知去向。她去了哪儿呢?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三
《林徽因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精彩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子的相遇及去世,在书中,让我们与那些人交流。她优秀的笔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综观她的一生,虽然不凡,却也平淡,这个优秀的女子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太大的风浪,她始终是大海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也只愿做那一朵小小的浪花,安详的生存在大海中。我有时会想:如果林徽因并没有和父亲离开江南小镇,也许她的人生将会大有转变,没有徐志摩,没有梁思成,没有金岳霖,也许她会生活在幽静的江南水乡中,过平淡的日子。但人生如戏,总有意想不到的发生,不会让她的才气埋没,所以她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
从遇见徐志摩的美好青春,到与梁思成深爱彻底,再到与金岳霖相互欣赏。喜欢她在感情上光明磊落,喜欢她在事业上鞠躬尽瘁,一身才气。因此她这一生过得如此精彩、丰富,但她走时却走得很寂静、安谧。
八年抗战,使她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扰着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坚强乐观面对生活,坚持钻研着她的学问。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进步,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以至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对于梦想的坚持,需要拿出我们不认命、不服输的勇气。还要有她乐观向上的求知精神,保持有温度的奋斗,坚持不懈,描绘出我们自己的人生蓝图。
几场梅雨,几阵荷风。走在江南水乡的青石小径上,撑一把油纸伞,穿一袭白衣裙,江南还是当年的江南,可当年那个绝美优秀的女子却不知去向。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四
这个季节,气候、温度,都还像极了人间四月天,然而四月天是一个新生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现在却是迟暮时光,一股股清凉从窗外泄入,苦口婆心地规劝着我们这颗依然微热而略显浮躁的心,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万籁俱静的冬天也就不远,如果不能从温柔的床上拖起病怏怏的身子,这一年就要这样荒废过去了。
所以决绝地放下手中因发黄而散发着腐朽气味的书页,决定走出家门,走进外面那个清风白云意悠悠的世界,去亲近她,好让自己因为浮躁而即将扭曲的内心仔细去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第一次听说林徽因这个名字,是在一篇频繁被转载的空间日志里,她的丈夫是梁启超的儿子中国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徐志摩为她抛妻弃子,金岳霖为她终生未娶,是一种好奇使然,让我想去解读这是一个怎样旷世美丽而优雅卓绝的女人。于是偶然又必然地拾得了张清平先生的《林徽因传》,细细读下来,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她并非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但她的伟大之处正在于那些点点滴滴的平淡,我最佩服她十六岁时对她和徐志摩的情感的决断,那是一个多么理性优雅的决断,正是这样的决断让他们保持一辈子纯洁挚烈的友谊。她的魅力之处在于她永远激情不变的活力和热情,在于对美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于她对幸福明智的选择和善意的满足。
但说实话,这部书让我认识的不仅仅是林徽因,更多的是一批属于那个年代曾经只是熟知名姓,却一直觉得遥不可及的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像徐志摩,以前读他的诗,很难想象他是一个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总觉得他飘在康桥的云端,绣在偶然抬眸的某个绝代佳人的波心,而他竟然是那样一个至情至性,拥有一颗纯真如孩童般的赤诚之心,勇敢执着去追求自己认定的美好和理想化的生活的人,可惜正是这种对美的苛求,注定了他一辈子的悲剧生涯,总是追而不得,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相差很多,甚至背道而驰,他确实不适合人世间的种种,一个清逸潇洒的人是不应该被生活琐屑困住手脚甚至逼入困窘的,可是陆小曼在他身后挥起了皮鞭,他成了一头拼命向前却团团转的骡子,自信和情怀都被破坏了,但更可怕的是理想的'破灭,可知他当初不顾一切选择陆小曼的时候,是抱了多大的憧憬,以为前伤即愈矣,以为后景唯美矣……可惜,一切的一切都事与愿违了。以至于看到34岁的他遭逢意外,近于百年前的这场事故竟像突现我的眼前,让我一时之间哽在心口,泪如雨下,似要同他一起窒息了,在我看来,那不是一场意外,那是一次必然!
当然,在为徐志摩惋惜的同时,我又觉得这样的结局其实并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林徽因和梁思成是那样的天造地设志趣相投,他们是互相的完善,彼此的补充,谁缺了谁,都不可能成就后来那个所谓的自己。我是被他们带进了一门艺术化了的科学里,以前一直以为土木是一串串数字,是死板的横梁竖柱,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工程,虽然也曾被旅途中偶然一见的或恢宏或雅致的建筑震撼过,但似乎从来没有与科学联系过,总觉得那是自然,自而有之。其实,在历史解读过程中,我才恍然,那是集多少朝多少代人的智慧和审美而造就,而且在认识和保留这些美丽建筑的过程中,曾有多少人艰辛地奔波努力过,义愤填膺地抗争过,而梁思成和林徽因无疑是这个过程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们的考古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让几乎在研究领域一片空白的中国建筑学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同,如果没有他们,中华灿烂的建筑文明也许真的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甚至那些珍贵的美丽的古建筑,那些宫殿,塔寺,园林,那些艺术品,那些珍宝都会在战争中在浩浩荡荡的重建大潮中毁于一旦,以废墟示人。幸甚,有他们守护着那些唐宋的斗拱,守护着明清的飞檐,还有那雕梁,那画栋……尤其让我兴奋的是,曾经,他们的脚步那么近,大同的云冈石窟,应县的木塔,灵石,代县,甚至五台山,豆村的佛光寺,都有过他们的足迹,他们曾徒步走来,住在贫穷的山西农民的土炕上,他们曾爬上爬下地测绘,前前后后拍照记录……感动我的不是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是那份热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的那份狂热。
那个时代的青年,为什么就和现在的不同了呢?那个时候,他们可以以那样饱满的热情去认定自己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可以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一条道走下去。而如今,这样的年轻人很少了,身边的同龄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从学校走出来以后茫茫然不知所向何方,我面试过很多家企业,面试官总是说我们这些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当然我装作自己是有的,还讲的头头是道,可是我心里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每次面试通过,自己却又下不了决心去,总觉得还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实,不过浪费别人的感情而已,所以我决定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这一生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是不是非要逢考试必去打酱油,逢面试必去凑热闹,是不是非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出一个所谓的未来。
任何一个被美化了的,神话了的历史人物,都逃不过偶然的疲累,彷徨,甚至抱怨,这属于一个正常人所该有的我都从这个被誉为旷世的奇女子身上看到了,这让我少了些自暴自弃,开始考虑去客观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我发现前面的时光,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我曾错误地把自己幻化成各种角色,我时而是一个强势的优秀的对自己有合理定位的强女子,时而又是一个多愁善感冷若冰霜的林黛玉,有时会是热情奔放开朗明艳的,有时又拘谨酸臭挑三拣四,有时是和蔼老成的阿姨,有时有被定义为“有一颗三岁孩子的心智”,有时清高冷傲,有时又低声下气,有时“超凡脱俗”,有时又俗不可耐,锱铢必较,有时善良感性至真至诚,有时却又费劲心机编制恶毒恶心的谎言,有时我懦弱地需倚着别人的肩膀才能前行,有时我却勇敢地抬起高贵的头颅专心走自己的路……或许那都是我,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但从没有人真正了解过。偶然朋友打趣说:“有多少人说过爱你呢?”她还自信满满地断言:“至少会有三个吧!”然后我悲哀地发现,只有一个,只有他一个,可惜不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真的挺奇怪,我想喜欢是不需要了解的吧,但至少爱需要,可惜真正没有一个人试图真正了解过我,当然我也不曾去了解谁,所以我没有爱,并且我以为我这辈子也不大可能会有了,喜欢倒是可以,而且可以很多,有相互的,有单方面的,有持久的,有短暂的……不过,不管是怎样的,不管我们有过怎样尴尬的甚至不堪的过往,当一切已成往事,我还可以坦荡荡地跟那些“旧人”聊天,我以为不管有过什么澎湃,做好朋友是不错的归宿,当然我这里所指不仅异性,不仅恋人,还有那些曲曲折折一路留下来的朋友,只是这里头若有那放不下的,纠结的,坦荡不了的,我希望干脆不要来往了。其实过了这么久,成熟也好,幼稚也罢,我总习惯隔段时间删减一下我心里的人员名单,那些没有必要的,我需要明确告诉自己:应该剥离!当然,那些留下来的,我们只要珍惜此刻就好,愿大家一切安好。
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醉心于八面玲珑,我并不在乎人人维亲,我觉得人生有一足矣,何况二三?已经非常幸福!也许我真的老了,累了,没精力去维系那么许多,也没心情去扮演一个孩子,因为我早已不再可爱,况且我清楚得很,即使我再可爱,你也回不来,我有我的年龄,有我应该明白的事理,应该拿的心态和摆的姿态,有我该做的本分,即使在父母那里,我也已经是个老孩子,应该承担起一部分的责任,我想要的,家人需要的,不需要寄希望于任何外人外力,真的,有我就足够了!
八月的天,异常高远,异常开阔,自从决定不管不顾地逃离几日,不管不顾地去见一个难得的愿意无条件随时随地随时随刻接纳我的朋友,心就明媚起来,抬头见一队队鸟雀飞过,想到的都是诗意,浪漫的布拉格广场白鸽的踪迹,还有那个拥挤的许西的小巷子,那个我曾经居住过的熟悉的小巷子,过了这么久,总还是默默地回来走一遍,仿佛这里落下了什么最美的东西,也许那里有我唯一的一次对爱情的憧憬,也许那里有第一次初嗅爱的花蕾的芬芳……只是现在想起只是淡然又淡然,那一切仿佛一缕清茶的清香,随风而过,清新而瞬间即逝,以致我常常怀疑她是否真实存在过——我那幼小得幼稚的爱情!
悠悠然,梦里,仿佛还是那个世界,那个纯粹的年代,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年代,这个年代,还有什么是纯粹的吗?你是人间四月天,而我,此间,正行走在世事八月里!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五
初春,乍暖还寒。窗外已经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下午闲来无事便随手拿了本同事的《林徽因传》来看。本是想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刚看了几页我就被书中貌假设天仙的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深深的吸引住了。
林徽因出了美貌与爱情,她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学术成就和艺术成就以及这种成就背后的孜孜不倦的创造精神。这其实与她小时候与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分不开的。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六
《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这本书的作者是程碧。她从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情事故事写起,带我们走入她的原生家庭,一起去回顾林徽因的人生经历,从多重视角去解读,去呈现一个全面的多面的民国才女林徽因,给当代女性以启迪――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
刚开始读,觉得她运气真是好。
一个幸运女人的爱情模式应如林徽因,人生中最重要的初恋,邂逅的是浪漫多情、心思细腻、对生活抱有火热激情的诗人徐志摩。在异国他乡,从彼此吸引,到惺惺相惜,他用诗人的浪漫满足了文艺少女对爱情全部的幻想;后半生应如林徽因与梁思成“世间始终你好”般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此之外,再有一个痴情的像金岳霖那样的男人,终生以欣赏的目光追随着,大概这样的一生才算完满,情感上才能得到满足。
继续往下读,让我领悟,她只是活得很用力,幸运的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
1.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子。她更像一个现代正能量女郎,出生于大家庭的她,父母并不恩爱。林父宠爱的是大字不识的二姨太程桂林,致使林母一生都活在幽怨中。这使得林徽因自小便会察言观色,在父母、二娘、甚至二娘的孩子们的关系中,她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家里每个人都与她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2.她是一个善良且理智的女子。徐志摩给她的爱情,让她在甜蜜中感到惶惑,见到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她被那双充满“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震撼了。大概受到其父母糟糕的关系影响,林徽因想到自己的母亲,一个一生都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存在而不快乐的女性。或许也因此,她不想把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也置于这般境地。在车站见过张幼仪之后,正是她的善良和理智让她选择了结束这段感情。
3.她是一个美丽、明媚、自信且不自恃的女子。徐志摩在认识林徽因之前,对诗歌并无兴趣,与林徽因的相遇,才激发了他创作新诗的灵感,并在日后成为著名的诗人。受林徽因的影响,梁思成选了建筑学,并在日后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师,还参与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金岳霖认识梁氏夫妇之后,常常看他们为了测量古建筑上的某个数据而爬上爬下,于是就编了“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打趣”他们,以“林下美人”来赞美林徽因的美貌。一般的女人往往会迷失在男人的宠爱和赞美里,但林徽因反而很不领情地说:“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她并没有觉得长得漂亮是件多么了不起或是值得大肆炫耀的事情,也未利用这件事,从男人身上捞得一些好处。林徽因的这种反应反而引得金岳霖的鼓掌称赞。平时,她与朋友们所高谈阔论的话题也都是跟文学、艺术、建筑方面有关的,不是一般女人之间的家长里短、窃窃私语或者片面幼稚的看法。对于道德和人性,如她自己所言:“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
4.她是一个把人生活成极致境界的女子。她的一生不仅留下一本本关于中国建筑的著作,还写了上百首诗歌、小说、散文。她享受过人生的欢乐,也经受过人生的苦难。她是锦衣华服也受得起,风餐露宿也过得去;她可以穿着全套的马术服成为潇洒的女骑士,也可以骑着小毛驴在颠簸的山间小路做田野调查;她可以穿着白色的绸袍面、焚一炷香、对着一池荷花写一首诗,也可以在艰苦的日子穿着摞满补丁的粗布旗袍度日;她可以讲着流利英文同她的朋友们快乐地吃着牛排,也可以在不知名的村庄吃着掺杂沙子的石磨面条;她可以住在种着高大的马缨花和散发着幽得的丁香树的优雅的四合院里,也可以临时在不知名的寺庙搭起帆布床凑合几个夜晚;她可以由仆人开车载着外出见朋友们,也可以提着酱油瓶出门去打酱油。
读到最后,也让我感叹再完美的人生都有美中不足。
即使如林徽因这样完美的人生,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如她只活了51岁,并且一生很多时候被肺病折磨;她的人生被战争耽误了太多,要不然,以他生命力会做出更多成就;她的优秀给同时代的精英女性造成不小的压力。正如文中所写一个人得着多少人的喜爱,便会得着多少人的压恶,不能事事如意全都独占着。林徽因她最著名的“仇敌”大概是陆小曼、凌叔华和冰心了。陆小曼、凌叔华“仇”的是“情”,冰心“仇”的却大多是在文学层面。所幸她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友情让人甚感慰藉。
掩卷沉思,这本书给人以力量,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给人温暖,人离不开人,最好的关系是让双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书中还有许多对感情、婚姻、事业、生活、人性等丰富、细腻、深刻的描述,耐人咀嚼,启人深思,值得一读再读。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七
她叫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世人因为爱情的缠绵悱恻而记住了这个浪漫迤逦的女子,却也因这无端的浪漫遐想而忽略了她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再一次重温她的一生,似乎她教会我更多的是女人的一生应这样走过。
童年的林徽因是我羡慕的,随父母迁居至一座老宅,在这个诗意含蓄的古城中,小徽因第一次在姑母的引导下接触到文学的奇妙,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古典文学的诗情画意、锦词丽句加深了她的文学修养,为她将来成为一代才女种下美好的前因,后来随父迁移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雾都伦敦的人土风俗,异国风情增加了她的人生阅历,再次谱写的诗词歌赋除了辞藻的淡雅娴静更多了些人情冷暖,就像徐志摩评价的: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
回首自己儿时,不禁憾然一惊,似乎躲在家中一隅偶得娴静是我少有的与心对话的时光,总是安慰自己,哪个少年不莽撞,为赋新词强说愁才显得假惺惺,却忘却了心灵感受的温床是生活,即使漫无目的游逛你也能感受到路边青草的芬芳。
所以,生活的丰富不丰富不在于生活经历的多少,而在于你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否敏锐,在于能否多方面体味所见、所听、所遇的种种不同情景,能否体会到人在生活中互相的关系和牵连,生活的必然与偶然之中所起的戏剧性的变化。当然,更得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及思想,信仰及哲学。所以勿要感叹自己的胸中无词,心中无语,以心聆听,用手触摸生活,生活才会回赠你真正的意义。
花季的林徽因是我欣赏的,在那个对爱情充满各种幻想的季节,能够如此坚定自己的爱情信仰,维护爱情尊严。初始,我以为这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才能驾驭花季年龄的冲动,但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在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内心坚定的女子,不为任何,只为对得起陪自己流逝的时光,回首过往能做到满心的坦然。爸爸曾经对我和姐姐说过,有你们是我的幸福,如果能够看到你们能尊重周围的人和事,且依然从容坚定便是我莫大的幸福。小时候不理解,渐渐长大却了解了那是一个做父亲的殷切希望,希望我们能被这个社会接纳,却也不迷失了自己。
现在,这份坚定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随遇而安——也许生活中的你会遇到种种的不安,但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情,你可以贪恋岸上的烟火璀璨,却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弱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
婚后的林徽因是我敬佩的,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温哥华姐姐家结婚。婚前,梁思成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婚后他们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我一直以为这才是适合林徽因的人生道路,她将满身的书卷清香融合在建筑事业中,让我们领略到建筑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绘画、雕刻等带来的深远意义。那些年,林徽因一直肺部不好,但他却从未因此而耽搁她热爱的事业,修养期间还和梁思成去考察大量的古建筑,并多次发表《建筑杂录》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
林徽因事业的最成功点莫过于参与设计国徽与挽救景泰蓝传统工艺,如果不是领略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的努力,我真的不会相信一个写下人间四月天的柔弱女子会拥有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个好强的女子,为了心爱的事业可以废寝忘食,极度消耗体力,以她的性格,即便预支将来的年光,亦在所不惜。
一直以为事业是女人自信最大的来源,不管这份事业是放逐在工作,还是家庭,抑或是某种追求,只要全神贯注的投入,总是能给人一种优雅的张弛感,那种认真忙碌的姿态给旁人一种紧迫感与佩服之情,品尝果实的自在却流露出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满足。几分认真加上几分执着,是爱自己,爱生活,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
晚年的林徽因是我最陌生的,因为史料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总是一带而过,但我想,暮年的林徽因是最幸福安然的,因为一生低调的奢华足够弥补他年老的空虚,或许她也会拥有遗憾,但我肯定她绝对没有后悔,每一个或对或错的选择铸就了这传奇韵味的一生,怎舍得挣扎在无谓的后悔之中?我想作者的这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对林徽因最好的赞美或者说是欣慰,欣慰的看到一段令人艳羡的人生,更欣慰如此的人生能牵动着更多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余生,你的安好,放晴了谁的天空。
一直喜欢一句话,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走过,10岁而乖,15岁而聪,20岁而甜,25岁而美,30岁而媚,35岁而庄,40岁而强,45岁而贤,50岁而润,55岁而醇,60岁而慈。试着爱上自己,做到随遇而安,笑响会点亮整个人生,你就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八
漫漫人生路,她是一个执着的行者:不停地跋涉,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她又是一个出色的歌者:在建筑领域用真情、用心血,引吭高歌,不言放弃。她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是诗人、作家,是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就是风华绝代的才女、美女林微因。
浓妆淡抺总相宜的西湖,恍若梦境的烟雨小巷,细雨蒙蒙,庭院深深,洁白的莲花正悄悄绽放着,氤氲着栀子花的几缕芳香,我们的主人公一声啼哭,降临人间。
时间的沙漏,静静地流淌着,不经意间她已长成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少女。1920年的某一天,她随父去欧洲考察讲学,以此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接受先进教育及文化熏陶。踏上远航的游轮,西湖渐行渐远,她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欢呼雀跃。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一个秀美灵慧的女孩,带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带走了栀子花的一缕清香,她就像一株娇艳的花儿,将要在伦敦薄雾中含苞绽放。她呼吸着带有海腥味的异域空气,欣赏着巴黎浪漫优雅的风情,陶醉于古罗马帝国的庄严华美中。
在圣玛丽女子学院读书期间,林徽因闲暇时阅读了大量书籍。才女与建筑的结缘纯属偶然,偶然的一次与柏列特医生一家外出度假,偶然的一次垒城堡游戏,因了偶然的一句话,点燃了她心中的建筑梦。从此以后,即使一座普通的桥、一栋房、一个飞檐、一扇窗棂,在她眼里都是有生命的,都在讲述着一段故事,一个童话,一种命运。夜晚星空璀璨,月亮笑挂树梢,广袤无垠的宇宙,淹没了多少人的幻想,又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一次偶然,成为必然,缘来缘去,皆有定数,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康河的雨雾,从来无需约定,浪漫的英格兰,住着一个浪漫的中国诗人徐志摩,因为一次登门拜访李长民,诗人与林徽因不期而遇,他被她吸引,无可救药的爱上,四目相对之时光芒如流星般耀眼绚丽,转瞬即失。泰悟士河畔,雾气渐散,看着甲板上即将随父回国的林徽因,徐志摩的眼里充满忧伤,汽笛响起,敲打着少女那慌乱的心,诗人听来好似落幕的铃声,曲终人散,望各自安好--别了,留下绝美诗篇《再别康桥》。
相较于浪漫诗人徐志摩,第二个男主角稳重内敛,发现自己爱慕的女子心有所属,“择林而居”、默默守护,不告白,不索取,仿佛把自己变成一棵树,永远等在她必经的路口,那份称之为"爱″的感情,无法复制,用情至深,令人嘘吁不己,他就是哲学家,逻辑学引进中国第一人金岳霖。
茫茫人海中,一个叫做梁思成的青年才俊,才是林徽因的真命天子,他是梁启超的大公子,两家门户相当,又是世交。第一次相见,14岁的林徽因如飘逸的仙子,闯入了梁思成的世界,叩开了他情感之门,从此小仙子就占据了他的心。而在林徽因眼里,梁思成一直都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谦谦公子,正像人们所说: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两人天作之美,水到渠成。随后两人相伴飘洋过海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四年之后,她穿着自己设计的嫁衣,嫁为了梁思成的.妻。在梦开始的地方,新婚旅游第一站,就是考察古建筑。泰悟士河水,流水潺潺,岸边的建筑物在烟雨婆娑中,显得神秘梦幻,两人共撑一把油布伞,呼吸着玫瑰花雨的清香,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身后传来圣保罗大教堂的钟声,眼前犹如一幅画,人在画中,画在雨中,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唯美、和谐。
寻梦归来,眼前是“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这首带有时代印记的东大校歌,是诗人农半农对即将沦陷于列强之手的东北山河的愤慨、呐喊,与林徽因设计的东大校徽有异曲同功之妙,忧国之心,跃然纸上。强国、救国成了他们共同的志向,他们组建了营造学社,诣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说着容易,付诸实践困难重重。她与丈夫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风吹雨打,遇尘土飞扬,辗转穷乡僻壤,测绘、画图、整理、论证、收集资料、提供方案,撰写考察报告,这才有了中国建筑学科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的问世,暑名:梁思成。林徽因是丈夫背后的小女人,不争功、不自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战云压城,整个中国满目疮痍。为保护搜集的资料,他俩扶老携幼,往返于北平、天津、长沙、昆明、四川李庄,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小心躲避着日本人炸弹的轰炸,躲避着出没于山林间土匪的骚扰,唯独躲避不了肺痨的缠绕,身体及内心痛苦已到崩溃边缘。在这种困苦情况下,面对美国几所大学抛出的橄榄枝,她一一回绝。掷地有声“我的祖国正在灾准中,我不能离开,假如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这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敬佩。这份爱国之心,社会责任感来自其家族的影响。林徽因的祖父同康有为是同科进士;其父林长民学貫中西,名满京城,一贯支持革命事业,一生为民请愿,是著名的抗日派;三个叔叔也一起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全都殉国;其弟弟林恒,二十五岁的生命,在成都与日军空战中牺牲。这样的忠烈之家,出来的孩子那能有懦夫。
随父游学,阅尽人间繁华的是她,困顿李庄拖着病体打油买盐的是她;在“太太客厅”谈笑风声的是她,陋室里油灯下缝补鞋袜的还是她。她在艺术沙龙里被众星捧月,她一个人爬坡过河为生活而奔波;她可以一身华服出入高档会所,她也可以坐四面透风的卡车、住鸡毛小店。她本是富家干金、阔太,在野外考察建筑时,硬生生活成了大丈夫。她生活上穷的当手表、金笔,可她内心富有的足以装下亭台、楼阁、华美建筑。她可以没钱,不能无节,面对日本的侵略敢说:门口的扬子江是最后的归处,敢留在国内共赴国难。面对外国人对中国建筑业的嘲笑,面对这个只有男人敢问鼎的领域,林徽因大声宣布“我来了!”,此举令多少男人汗颜。
林徽因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无关山河岁月,她的心总能守住春天,守住一树一树的花开,能把暗淡的底子,涂成明丽的色彩;林徽因又是多么聪慧,她像水一样灵动,柔软地避开了执着的利剑,在风花雪月的迷阵中,全身而退,十几岁的年纪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林徽因又是多么理智,面对徐志摩的追求,转身离去;面对金岳霖的热情,以礼相待;面对丈夫梁思成的宽容呵护真情相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漂亮不是她的错,别人也有追爱的权力,她也有不爱的选择。她没有辜负丈夫,无论是车祸后的精心照顾,还是婚后的一往情深,就连弥留之际,也是一直呼唤着丈夫的名字。
从心里敬佩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家,不只因为她的能力、她的胆识、她的知性、她的才情、她的美丽和善良,敬仰其不言悲喜、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敬仰她忧国忧民,满门忠烈,被她一身傲骨及民族气节所感动、所折服。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五十一载春秋不长,但她承载的内容足够精彩,足已无悔。林徽因这个世间的奇女子,愿星光为你加冕,白云与你相伴,你是爱、是暖、你是人间最美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九
生命里有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多少的愁苦和伤感。华灯初上,时光流转,他与她的曾经留下不可抹灭的痕迹。那些无处安放的曾经,破碎的让人心疼,他推开了所有的人,唯一把她放在心上。他想应该守候,继续这么守候着。
有人曾说“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美的诗,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百转柔肠冷如霜。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可是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而应该是利她的,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对他来说,春风再美也比不上她的笑。是否女人,永远不必多问,她最好永远天真,为他所爱的人。
把人生看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便不会频频回首,你会不会忽然地出现,在旧时光的风景里,成为珍藏一生的美丽。也许会看到别的风景,可是回头看,仍然觉得还是她最好。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对他来说,花开了,他就画花。花谢了,他就画自己。你来了,他当然画你。你走了,他就画一画回忆。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的早天,八月的忧愁。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若无缘,六道之间三千大千世界,百万菩提众生,为何与我笑颜独展,唯独于汝相见?若有缘,待到灯花百结之后,三尺之雪,一夜发白,至此无语,却只有灰烬,没有复燃。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林徽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长期比邻而居,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林徽因这样写道。
他如此深刻地爱着她,终身不娶似乎有了更确切的理由:纵使有再出色的女子,与她相比,也黯然失色,新娘若不是她,娶妻何用?金岳霖去世后,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与林徽因墓仅仅一箭之遥。终于明白,世间有这样一种情感,叫做至死不渝。
一生走过许多地方,一辈子只陪在一个人身边。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终究一别千年。我努力地去想,想你的模样。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谅匆匆的时光,记住生命,记住爱,记住温暖。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十
好久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传记,之前一直肤浅地以为徽因是一位花瓶式的浪漫诗人,所以脑海里也只有她的那人间四月天以及和徐的纠葛缠绵,书里作者多少带着颂扬的基调,多少也美化了徽因,到现在我也不否认我眼里的徽因其实是林梁的结合,但是徽因身边都是当时的才子,都是那时代文学界的代表,加上早年游历欧洲,婚后不辞劳苦随着梁考察古迹,也足以证明徽因不同寻常女子!经历了战乱,徽因也由原来的诗意浪漫变成了沧桑,然而不变的还是心中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就这样,对徽因的敬畏之情也油然而生!
历史终归是历史,也许谁也没发再知道真相,谁也没法百分百客观描述太复杂的人以及历史,他们就像尘埃消失了,但是他们都给我们留了一份神秘和美好!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说将美好的东西摧毁了……。
无论作者神话徽因的成份有多少,至少我心里除了记住她的人间四月天,还记得她作为女性是怎样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坚定自己的追求,以及对爱,对美的执着!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十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不由地为之心动。记得这句话是几时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名言”,这美丽的文字总是让人过目不忘。所以在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哪怕没有看过其中的内容。
这是一本林徽因传,作者以华丽却不张扬的语言讲述了林徽因不平凡的一生。那民国才女,从妖娆自落魄,由销魂至振作,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云烟般在众生面前经过,消失。如此短暂,却让人难以忘记。
喜欢一本书,是为了一个人,或为了一句话,一个词。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的文风,不是跌宕起伏,也没有一波三折,它是那么的平淡、清纯,就像听说书人讲一段经历,就像听老人述一段历史。
美丽的书皮,淡雅的纸张,一切都是那么精致,别具匠心。我轻轻地翻动书本,阅读着一个个故事。我惊讶于作者的才华。人与人之间不可磨灭的羁绊,那惊心动魄的劫难,遗世的清高,意外的邂逅,作者以安静流畅的墨笔写出了林徽因一生所有的事情,她似莲,似玉,似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十二
林徽因的生命定格在最美四月天,虽六十多年过去了,每每看到关于林徽因的文字,她那不受世事羁绊的形象依旧会雀出纸上。第一次接触林徽因,是因为她的文字后来接触她,是因为“太太的客厅”,到现在,对她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她生命中的男人,徐志摩,金岳霖,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给了她陪伴。梁思成,这个一直陪她到生活终点的人,用包容,去守护着她。即使在一天自己回家,林徽因对他说,她同时爱上了二个男人,他也没有失去理智,而是站在林徽因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更爱他,跟他在一起更幸福,你去吧。正是因为梁思成对她的包容,对她致深致诚的爱,林徽因最后看清了现状。徐志摩,他的才情,不可否认,只是并不能因此让自己喜欢上。十八岁娶了张幼仪,遇到林徽因后坚决离婚,在追求林徽因未果后,最后和有夫之妇陆小曼结婚,可昔最后赶免费飞机飞北京机毁人亡,只是为了听林徽因的一场演讲。相比之下,金岳霖的爱更为纯碎,北总布胡同,昆明的尾间,金岳霖总是择梁而居,他一生未娶,却也保持这对林徽因爱的克制。
林徽因之所以在民国时期,能够做“林徽因”而不是“梁思成的太太”,一则源于她的才气,更多的是她对于自身事业的追求。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也从“窗户里面的人”真正成了“窗户外面的人”,所以,这样的一生,应该是完满的。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十三
1904年6月10日,伴随一声响亮地哭声,幼小的林徽因来到了这人世间。她的祖父是林考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极富才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也许,林徽因的选择是对的。她选择了建筑戏,跟着梁思成。他们在海外游学的几个月内,去了各种名胜古迹,清晰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在巴黎的浮卢宫内,他们仰着头,仔仔细细地观赏着雕梁画栋,仿佛没有其他人能进入他们的世界。他们回国后也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中国钱币上的国徽就是他们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他们设计的。他们的专注,他们的执着,令我佩服。
林徽因极爱惜文物,当年,北京市市长要改造北京,将四合院之类的房子一并拆掉,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急了,这些都是文物啊!于是,梁思成就去找北京市市长谈判,谈判桌上充满了怒吼声和拍桌子的声音……门开了,走出来一个饱含泪痕的梁思成。我想,此刻,林徽因也在哭泣。
林徽因,一个为国家付出太多心血的女子,赞哉!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十四
读这本书之前林徽因的认知是位被三个男人爱着的女诗人,读后非也。
出身名门,妾之女,自小领会大家庭的人情世故,处理大人间的纷争,照顾弟妹。16岁随父留学欧美,父亲教育观超前,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正是这次放眼看世界,她找到了自己一生真正的志趣所在,这份志趣在她美貌如花外镀了层厚厚的金,这份志趣是她一生的灵魂,长期奋斗的梦想。
她的圈子里有文学家政治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诗人清华北大教授等,这样的圈子决定了成为风雅高贵的精英。即使战乱,即使肺病缠身,即使带着两个孩子老母亲,她依然没向生活低头,经历长达八年的流亡生涯。即使夫妻二人一贫如洗重病缠身,但他们依然拒绝了美国“高薪厚禄”因为一颗爱国的心。今才知她是中国国徽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设计者,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她虽才华样貌出众但是平凡生养,有一份事业加持,无须惊涛骇浪,只求现世安稳。两个子女都毕业于北京大学,都从事着自己最喜爱的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