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专业21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作品后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和思考,可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厌恶、赞赏、批评等不同情感和观点。怎样才能撰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几个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和参考。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一
提起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人们就会立即想到《变形记》。
小说的主人公格雷高尔是一家的旅行推销员。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在早晨7点之后还没有走出自己的房间,都感到极度惊讶。随后,公司里的经理亲自登门询问他没到的原因。在家人和公司经理的催促下,他挣扎着起床去开门。可是他的变化越来越大,彻底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新形象吓跑了经理,几乎吓晕了母亲。于是,格雷高尔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家人看到他的感觉只有恐惧和厌恶,他成为家中的丑闻,成为亲人的累赘。最终家人不能再容忍他了,而他也由于长期不吃东西,最后悄然死去。
格雷高尔的变形仅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内心仍然执著于以往的一切。例如:他早晨醒来后,脑子里仍然考虑的是他的差事,除了饮食上爱好的变化外,他几乎保留了以往的一切习惯,包括对墙上那幅画像的喜爱,为了阻止房中家具被搬走,他招来了父亲那只几乎令自己丧命的苹果。换言之,格雷高尔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异心”。
“变形”了又如何?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依旧很美好,而心中的的理想也不会随之动摇,仍要执著的追求,但是,仍要认清现实的状态,搞不清楚状况的人,不容易获得成功与尊重。
作品中的主人公梦醒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大甲虫,全家惊恐,绝望至极。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绝望的事情了,不过,还没有结束呢?孤独接踵而至。怎么办呢,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一家人终于接受了它。妹妹很细心,妈妈也好言好语,哥里高尔感到温暖,温顺的配合着,事情似乎得到了缓解,不过,经济上的不堪重负把这个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负担也逼疯了他。哥里高尔想克制,却又克制不了。理智已经失控,回忆占据了所有,虽然是甲虫的躯壳,但人类的心无法让他逃避。他要作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无法忍受别人当他是恶心的爬虫,他渴望回到过去!但对过去又十分恐惧,以致于有些喜欢现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织让他心力交瘁,最终死在自己房间地板上。
哥里高尔不是一个简单的小说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写照。卡夫卡在写自己,写自己压抑的生活。
《变形记》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们会去关心别人,爱别人,但别人一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时,爱就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尔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到最后,哥里高尔在痛苦的挣扎中,悲惨的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或许还比原来好了一点。他的妹妹是跳跃着走的,似乎忘记了刚刚死去的哥哥,或许,根本就没这个人。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二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童年、少年、青年时的那些磕磕碰碰的生活。
自从阿廖沙的父亲去世后,阿廖沙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随着母亲的去世,和外祖父家的破产,可怜的阿廖沙只好自己到处挣钱生活,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完成了自己读书的使命。后来,阿廖沙为了自己的读书理想,背井离乡,来到碦山求学,在一群进步人士的熏陶下,他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追求。
学习的机会是多么宝贵,勤奋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三
我以为这本书的最大代价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律。
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
他还提出了怎样鉴定艺术作品的的代价,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性的程度及结果。一共有三条:特性的紧张程度;特性的无益程度;结果的集中程度。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四
2.部门发了一本书《危机管理》(电子版),要求所有人员阅读并提交读后感,我粗略翻了一遍感觉书很一般,正如书的作者名字“平川”一样,平平淡淡的将一些案例串在一起,没有新意,我就当看故事一样翻了部分案例,多了一些日后吹牛的故事,但也学到了一些知识。这两年,受前一任领导影响(准确说,一开始更多的是领导要求),我也买了、借了不少书,其中前任领导更推荐了几本很好的书,我也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但一直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希望能通过这次让我日后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五
你还记得那只会唱歌的猫吗?它不仅仅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猫,还是一只会说话、会唱歌的猫,更凭一己之力,帮忙了许多需要帮忙的人。它就是《笑猫日记》里的虎皮猫——二丫。
在片片黄叶飘零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在二丫的心里悄悄地萌发,那就是——帮忙翠湖公园西门的老人卖报。那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又聋又哑、孤独无依。为了这个小小的心愿,二丫决定要学会说人话。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可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二丫去拜说人话的鹩哥为师,每一天不分昼夜的学习说话。可有一天,二丫因练习过度,嗓子哑了,发不出声音,这可把二丫急坏了,是马小跳的裴帆哥哥治好了二丫的嗓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丫最终学会了说话,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二丫会说话后,每一天陪同老人一齐卖报,替老人吆喝,最终帮忙老人卖掉了许多报纸。
又一次,二丫想要帮忙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依依的妈妈因为一场车祸,从此变成了一个植物人,而依依的爸爸就在那场车祸中死去。二丫不忍心看到依依没有爸爸妈妈,就又去找鹩哥学唱《鲁冰花》,二丫用心地学习,刚开始二丫总是唱得断断续续的,找不到调子。这可把二丫急坏了,在鹩哥的鼓励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几天的练习之后,二丫才慢慢渐入佳境,唱的越来越好。那些天里,在依依还没有来医院照顾妈妈之前,二丫就先唱几遍《鲁冰花》给依依的妈妈听。最终有一天,二丫才唱到第二遍的时候,依依妈妈的眼里竟然流出了泪水,依依来了之后,又动情地为妈妈唱起了《鲁冰花》,第一遍还没有唱完,依依的妈妈就流出了感动的泪水,竟然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一个小小的梦想,竟然让虎皮猫二丫学会了说话。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啊!梦想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让植物人恢复了知觉,苏醒了过来。二丫真是一只善良的猫。
二丫告诉我: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创造奇迹;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笑猫日记》带给我们欢笑的同时更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六
还记得女作家杨红樱笔下的各种人物吗?肥猫鲁云飞、豆芽儿黄豆豆、米老鼠米奇和兔巴哥战小欧,这四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不知给多少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五·三班的坏小子》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这两本书的主人公,这两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这本书中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白果林小学六·三班是一个让校长头疼不已的班级,因为肥猫、豆芽儿、米老鼠和兔巴哥这四个坏小子的存在,使这个班成为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在他们的班主任严老师退休后,所有老师都不愿意教这个班。一个周五,坏小子们在肯德鸡里看到了美女老师——米兰,在米兰成功当上他们的老师后,整个六·三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本书从一开始四个坏小子“钓”米兰上钩时与米兰的对话开始,就展现了米兰不是一个普通老师,她是一个真正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这种关心不仅表现在六·三班与六·一班打架后,更表现在她带领学生去郊游踏青时,不仅表现在米兰以“爸爸妈妈,我很棒”为标题,对同学们六年小生活进行一个盘点时,更表现在她为了学生而放弃梦想,把他们送进了中学后。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为了不让六·一班和六·三班学生心灵遭受创伤,拦住治安大爷,编了一个谎言。米老师太好了,为了让幼小的心灵没有创伤,她不惜撒个谎,年轻的她,处理事情有着自己的做法,老教师们认为她不是好老师,可是我认为,她才能算上好老师!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七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步入象牙塔内,我也时常翻阅《我的大学》,虽然他们的时代早已结束,但他们的精神却熠熠生辉,鼓舞着我、激励着我。
阿辽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杂货店等四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和秘密团体的成员以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甚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十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的经历和他的人生历程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渺小,我们都是平凡人,但他却能在不太平的年代,表现的那般不平凡,他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他学会了正视自己,学习了他人之长,磨砺了不可摧毁的意志。
对未来,他有清晰的打算,从当下、从眼前他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对过去,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曾全力以赴。
面对艰难的生活,他在书中写到:“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施舍,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这让我知道,在任何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放弃就等于失去,但是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说明自己还有机会。
去奋斗吧!在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里,用笑脸和勇敢去迎接一切痛苦、挫折!告诉自己“我能行”!我的大学,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将积极学习,学会与人相交,学会读书,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充实地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我会统筹规划,列出自己三年的时间表,将大的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尽全力去完成,最终争取人生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八
大学开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把它称之为“三纲领”。实现三纲领的途径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须心正意诚,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养成美好的品德。对于子女来说,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将来在工作上才能够做到忠和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赵善应就是这样的人。
赵善应是宋朝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赵善应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他四处寻医为母亲医疗,但母亲的`病还不见好转。后来靠皇室亲族的关系,请来御医为母亲诊治,御医说要用人血和药,赵善应二话没说,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药一起给母亲服下,不久,母亲的病就好了。但却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鸣。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赵善应就去陪伴母亲。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赵善应出远门回来,手下人要敲门,却被赵善应给制止了,他说:“不要敲了,我怕惊动母亲。”就这样,赵善应和手下人在门沿下过了整整一夜。赵善应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也正因为赵善应孝敬母亲,才被大家拥护称赞,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也正应了《大学》中的那句话:“孝者,所以事君也。”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与《大学》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在家里,我有时会不听话、和家长顶嘴;有时家长让我写作业,我想出去玩;还有时会挑食。在学校,我有时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同学闹不和,还有……。
《大学》提出:“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所以说,作为青少年,在家听家长的话,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学习考高分;与同学交往言而有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做到这些,就做到“止于至善”了。
我爱《大学》这本书,爱里边的名句,爱圣贤的智慧,更爱《大学》提出的人生境界。今后,我要努力钻研这本书,以古代圣贤为榜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九
陪同母亲输水的时候我带上了高尔基的三部曲,其实我早就想读下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了,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高尔基的《海燕》,与暴风雨搏斗的海燕形象就映在我心中。
看完高尔基的这三部曲后,感觉很震撼,这不是在描写一个人也不是在诉说一件事,高尔基把一个社会摆在了读者的面前。诚然,这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围绕着形形色色的病态的人,但是即使在黑暗里依旧有执着于光明的人。读完后,我想他小时候的生活是何等的困顿残酷,但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在逆境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更加顽强地生存下去!更难得的是他永远都有思想,那他成为杰出的人是没有意外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廖沙读了许许多多的书。读书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让他变得坚强、懂得关爱、更让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这可是阿廖沙成功的关键啊!虽然他想读大学的梦想最终破灭了,但他却懂得了社会才是能使自己进步的大学这个道理。工作学习中亦是如此,要做到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多读书、读好书,逐步积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我的这份神圣的职业!
对于阿谬沙这个人物,我们时刻可以看到他随时都保持着思想,不苟同暴行,追求知识。他生长在病态的社会里,经历苦难的底层生活,甚至也绝望的去自杀,更容易反抗这个社会,寻找解脱更多处于苦难中的底层人民的方法,最终自然会走上打破这个带来悲剧的社会的道路。他的坚强不屈、乐观奋进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实在精彩!我想仅仅看过一遍是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的,所以,我也只好用短的篇幅提出一些自己的不全面的见解。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
最近,我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读了《大学》后,我虽然不太懂其中的奥秘,但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喜欢《大学》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理解这三纲领就是去恶从善、改正缺点,弘扬光明的德行,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呢?诸葛亮告诉我们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恬静才能修身,只有俭朴才能涵养品德,只有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高瞻远瞩。
《大学》这本书总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做到修身就必须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代的刘蓉少年时在屋子里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这屋有一处洼坑,每次经过,他总要被绊一下。刚开始,感到很别扭,走着走着也就习惯了。有一天,父亲看到他被绊一下也没感觉,就很生气,大声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怎能治理国家呢?”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这就是《大学》这本书教给我们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从修身开始。比如,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而现在却不努力、不学习,天天只求想象,而不面对现实,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只有一直向着一个目标出发,不断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一
这几天一直在拜读《孟子》。这本记载着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语录的书籍,仔仔细细的阅读着其中的每一个字,压抑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去参阅附带的白话翻译,殚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风采,脑海中逐渐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极美的画面,恍惚之中仿佛看见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者站在历史的长河之畔,娓娓道来字字真言。
颇感意外的是书中的条条道义竟然与时下的人生感悟如此相似!这几本书原来打算在半年前就买下来,可是当时身边的一位长者对我说:“不要不务正业,你现在最需要看的书应该是《工程力学》,在你这个年龄阅读这些古书仍然属于玩物丧志。”
当时只好咽下口水离去。前些日委实经不住诱惑,碎银购下,寄于案头,呵护备至。注视着那精美排版的书籍,仿佛是深邃不止的历史海洋,透过她们,看见的是两千年前那一幕幕混沌初开、兵荒马乱却百家争鸣的火热画卷,霎那间所有的高楼大厦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草野、泥路、栈桥、群兽,碧蓝无染的无垠苍天,童谣、民歌……谁还敢说没有“时间机器”呢?!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孟子,为中华文化开启了衔冠“亚圣”的新篇章。读之,品之,悦然明朗于心。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二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的其中一部,主要讲述了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想到喀山去上大学,但那时的大学对穷苦的孩子是关着大门的。梦想破灭后,他依然热爱读书,但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他和形形色色的市民、知识渊博的人士交往,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里,他经历了思想发展的复杂道路,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受益匪浅。高尔基的那种执著、高于他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知道了:世界是复杂的,是多变的,生活不可能永远都很安逸。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会这些酸甜苦辣。高尔基自己也说过:“只有对人类的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我读完这本书,高尔基那坚定、顽强、倔强、执著的精神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另外他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尤其值得我学习。
我又想到:在我家中有很多书,可是有的书本我甚至都没有翻看过,让它们闲置在我的书橱里,真是惭愧!难道自己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不是说“学无止境”吗?比起高尔基那顽强、执著的精神,我还差得很远呢!读了高尔基的故事,我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积极思考,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三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叫《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我为文中赵美萍的童年感到悲哀与同情。她的童年时灰暗的,灰暗而又那么的遥遥无期。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一个贫苦,无知的年代。
他家里和她一起生活的有母亲,父亲,和一个比她小4岁的妹妹。小学那年,他的父亲由于麻疯病,被遣送到了医院。儿时的玩伴说她是麻疯病的女儿,故意的疏远她,更可怕的是,他们就因为这个欺负,甚至是欺打她们。弱小的心灵倍受践踏。但是她要坚强,弱小的她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软弱下去。爸爸的病很严重,加上母亲也是一身子病痛,妹妹的幼小,家里的贫困,不的不逼她坚强而且成熟起来。是的,成熟。于是她一个小学4年纪的女孩子担当了家里的劳务,早上起床,给家里做饭,然后捡牛粪,拱猪,等等一些本该是大人担当的活,然后去学校。晚上回来又要重复着早上的动作,夜里她就拿着书看,因为看书已经成了她在家里的唯一娱乐。
终于在几个月后听到了她父亲要出院的消息。这一消息便成了她精神上的支柱,因为疼爱她的爸爸出院,就代表着她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过做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已样。暑假妈妈把去医院里照顾爸爸的事情交给了她,她很高兴的去了,就在去了不久的一天,也就是爸爸应该出院的那天早上一个断绝了他期望的噩耗传来,由于护士打错了药剂,她爸爸迅速的死亡,她靠在全身盖着白布的父亲身上,哭的是那么的伤痛欲绝,外人的声音渐渐的模糊。爸爸的死在她受创的心灵上又划上了一道口子,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妈妈闻讯赶来,直接晕倒在了医院门口。后来医院给了20块钱的安葬费,带着爸爸的尸体回到了家里。从此她的生活越来越黑暗。
妈妈的病是属于那种很突然的病,一秒钟前好好的,但是一秒钟后或许她会晕倒。后来她得知爸爸并不是妈妈的原配。妈妈年轻的时候,外公给妈妈定的娃娃亲,嫁给了一个五毒俱全的男人,男人三番两次的殴打母亲,母亲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后来那男的被抓去坐牢了,妈妈才获得了重生,后来才和爸爸在一起。
就在几天后那男的居然再次的找到了母亲。由于父亲的死,她们显得是那么的无助。那男的要求母亲继续和他在一起生活,但母亲死都不从。母亲招到了一次一次的威胁和殴打。又一次他居然扬言要杀掉她们,无奈之下,一家3口决定逃出那男人的视线,在出逃的那段时间,她懂得了亲戚的虚伪。她们逃到了一个远方的姨家里,姨收留了她们,后来母亲走了,带着妹妹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安徽。把她一个人丢在了家乡。然后叫一个陌生的男人收留了她,条件的她得当男人儿子的童养媳而且得供她上学。妈妈的作为让幼小的她开始怨恨母亲。
从此,她便在这男人家里生活,但是生活的是那么的低贱,她是多么的期盼母亲能够回来带她一起去安徽生活。
后来母亲过来看望她,并且哀求安徽男人带她一起去安徽,后来经过母亲的哀求,终于答应下来。同时还得哀求现在照顾她的男人放她走。后来他如愿以偿的和她们来到了安徽。
但是继父家里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依然是一贫如洗。一间只有3室的房子,住着继父的弟弟一家人,以及她们一家人,狭小的空间拥挤的犹如一道狭缝。她知道她并没有摆脱命运。
小学毕业那年,她凭优秀的成绩被重点初中录取,但是继父却没有多余的钱供她上初中。只好辍学在家。后来12岁的她去砸石料。悲恶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她18岁,18岁那年母亲病重了,恶性胆囊炎,家里负起了沉重的债务。1100多元,对那时候来说已经是一笔巨额。
同村的男孩子在上海打工回来,她便和他一起去了上海。几经波折,最后在一家服装厂做功。在她心里,她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对于她来说,每天都是噩梦的家。所以让她深知,她必须要做的比别人出色,过的比别人更好。于是她便在上海人的歧视,和冷嘲热讽下坚强的工作下去,通过总总的努力,获得了日本老板的认可。同时她的文笔也被部分人所熟知。但是她从小的经历使他更加的不安于现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离开了那个她工作了6年的工厂。
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努力,她最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小学文凭,当上《知音》编辑的奇迹。
一个小学文凭的人,尚能做出这番业绩,是在是不容易。更是让所谓的大学生感到汗颜,她之所以能够成功,我想这便是验证了古人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幸福乱其所为"吧,人的一生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但是只要你认真的对待,乐观的对待所有问题,把所有的不幸当成你成功的动力,那么,成功之路便在脚下。最后她说,“我很庆幸我能够有这么苦难的人身,如果没有这些,我不知道我现在是怎么样的”是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所叫做苦难的大学,它究竟能够培养多少成功之人呢。苦难,他孕育的是那份不甘,逆流向上的精神。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在茫茫人海中,和所有心中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一样慢慢的摸索前进。我一直认为: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真正来说,有些事情非得自己琢磨出道理来。我们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惰性打败,很容易被自己的弱点打败,也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干扰。《儒家经典语录》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段话是说:能够做到诚恳的人,往往是选择了善道而坚持不渝地实行它的人。这种人往往还要广泛地学习知识,详尽地探讨事物的原因,谨慎认真地思考问题,明确地辩别是非,并且切实地去做。“诚”,是一种执着;“诚”,是一种信念;“诚”,是一种精神。懂得笨鸟先飞,就是“诚”;懂得笨鸟多飞,就是“诚”;懂得学以致用,就是“诚”;懂得契而不舍,就是“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五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目录。
三纲八目的追求。
弘扬光明的品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找准自己的位置凡事抓住根本。
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要自欺欺人。
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
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
三纲八目的追求。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弘扬光明的品德。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讠是)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7)。
(传1)。
【注释】。
(1)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传2)。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读解】。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你不仅可以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找准自己的位置。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4)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6);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传3)。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六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长辈,关心爱护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会更多的学习《弟子规》中的知识,更好的理解。
《弟子规》对我的帮助很大很大,今后我一定把他背的熟熟的,作为我以后行为的量尺,相信在这个好朋友的监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学生!
我觉得学习国学,就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更文明,更有礼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成长。所以我以后要多读书,特别是国学方面的书,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我长大了,好做一个传播中国国学的学者。这本书产生的时代毕竟是封建社会。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要站在现今时代的高度评判学习这本书。有继承,有摒弃,传承健康的历史文化精髓,维护民族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七
儒家民主主义。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深感骄傲。这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大抵可以分。
为两种,第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国家;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华民族自始。
至终都在各种各样的束缚之中,人民已经习惯了与锁链相伴的生活。这两种看法都明显有。
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虽然第二种看法显得还较有同情味。不可否认,这些人对中国通常很。
真诚,但是,他们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看看他们批评中国政府制度和政治实践时。
所用的语言就可以了。他们要么从明确的经济利益出发,并不为人民实际的民主利益考虑。
;要么含糊其词地从当代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出发,不切实际地加以发挥。
或许我们已经到了抛弃陈旧民主观念的时候了。比如,我们应当认为,资本主义制度。
并没有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民主的健康发展;我们应。
当认为,十九世纪的个人主义不利于任何真正民主的人类社群的建立,恰恰相反,个人主。
义是任何民主社群的大敌;我们应当认为,人权不必非要先写在遥不可即的天际,然后才。
宣称在地上有实现的可能;我们应当认为,民主作为一种人类社群的生活理想,可以在不。
同的文化环境下按不同的节奏与时间表运行;诸如此类的崭新视角都要求西方人不应该再。
要求中国人既接受民主婴儿,又接受肮脏的洗澡水。
当代著名学者g.k.切斯特顿(rton)曾经说过,传统同我们先人的民主思。
想血脉相系,也意味着对我们朦胧的祖先,对他们曾经作出的努力,以及在今天可能继续。
发生的影响表示赞同。今天,我们将做这样一种尝试,也就是,我们打算通过美国实用主。
义大师约翰・杜威的眼光,结合他关于人类社群的思想,对中国“先人的民主”
许多方面,中国更接近杜威的社群主义民主理想,而杜威自己的国家却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我们相信,在未来东西文化进一步交往的过程中,美国与其他北大西洋民主国家很有可。
能因为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接近杜威的社群主义民主视野。
一、民主化的动力。
儒家民主主义的中心是关于人类社群的民主思想,而不是政治或政府本身。我们和杜。
威一样,认为贯彻民主的主要障碍在于,将民主理想与政治制度混为一谈,尤其是当这种。
政治制度很虚伪地声称它体现了民主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政府是几乎无法充当民主的领。
头人的,尽管政府总是卷入民主化的进程。每当政府试图充当迈向民主的领头人时,在这。
种特定情况下设计的民主模式几乎无一例外地迅速流产。
在当今世界上,许多人期望中国国内出现重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在西方,持。
这种观点的大多数是具有使命感的资本家,还有主张进行自由式民主改革的人。在他们看。
来,民主制度的变革理应沿着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继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要说,
其实民主制度的改革并不见得存在非要这么做不可的充足理由。
在儒家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亚洲民主模式的思想资源。在提出儒家民主主义时。
我们并不将其限定为仅仅具有“亚洲特色”的民主。我们认为发展儒家民主主义不仅。
有益于亚洲的民主化倡导者,而且有益于西方社群主义民主的倡导者。正是由于儒家民主。
主义必使双方受益,所以提倡儒家民主主义可以提升中国民主的希望。可以这样说,儒家。
民主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且在今天还很有希望实现。
二、中国民主思想的典籍资源。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国民主思想的典籍资源,从探讨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有。
关的社群观点入手,我们将要看到,在儒家思想传统中,有许多思想与美国民主包含的社。
群主义原则是一致的。
纪后半叶美国民主的重建。在界定何谓“公善”(commongood)时,桑德尔提出以小“r”
因为共和主义自由的前提正是一个成形的公民社会。在这一公民社会中,公民都努力培养。
为达到自治所必需的个性和品质,在此过程中,个人对社群的归属感不断加强。由此可见。
在共享的自治社群里自由(liberty)是通过个人对社群的完全参与表现出来的。
在共享的社群中,个人对自由的认识绝不仅仅停留在“不受拘束”(theabsence。
是自治的精髓所在。
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这样一种社群主义自由概念已经不再对美国的民主起推进作用。
由于企业文化与国家政府的双重扩张,曾经缓冲于个人与政府之间的组织机制被削弱了。
曾几何时,象家庭、居民区、学校、工会、社区俱乐部和教区都曾经在教育公民遵守社会。
文明公德方面起过较大的作用。可是今天,就公民自由而言,个人自由身份已经成了公民。
选择自己目标时的单一能力。
现在,美国民主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和中立化,其目的仅仅在于确保一种权利框架,在。
这一权利框架中,人们有选择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的自由。原则上说,政府既不鼓励。
也不阻止人民对任何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概念化的自由给社会留下一个真空,使得形形。
色色的带有偏狭性质的说教迅速乘虚而入,比如,自卫组织,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激进的。
反堕胎主义,新纳粹主义,白人优越主义,有组织的恋童癖,等等。
桑德尔的分析表明,有两种观点通常被认为与公民对自由的理解背道而驰。第一种观。
点认为,世界已经变得极为复杂,地方自治的理念已经不合时宜;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
公民遵守社会公德就必然要牺牲个人自由,而且这种个人自由的牺牲常常是在强制状态下。
实现的。
针对第一种认为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观点,桑德尔提出,我们仍然应当坚持地方自。
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原因很简单,不管遥远的政治实体有多么重要,人民不可能真正。
对这些庞大而又遥远的政治实体宣誓效忠。即使有例外,那也是由于这些组织机构及其政。
治安排跟参与者有或远或近的关系。
桑德尔非常悲观地认为,目前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基于自由主义的民主概念是没有长。
久活力的。他的这种看法特别接近杜威所坚持的一个观点,即民主是表现在态度上的,而。
不是表现在组织机构上的,而且民主的态度是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并得到加强的。桑德尔认。
为,个人主要特征的培养应当是地区性教育的结果。这些个人特征首先在一个非强制性的。
自主的社群中形成,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更为复杂的生活领域里去。
桑德尔没有否认,独立自由的自我是一种个人解放,个人洒脱的理想,他们不受外在。
道德或社群关系的约束。但是,仅仅追求独立自由的自我并没有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事实上已经阻碍着美国的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那些表面上看似不民主。
的概念其实都有一定的价值,例如,礼仪制度下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级制度,服从。
互相依赖等等我们先前都把它们与儒家哲学相联系而认识不到它们的民主价值。在当。
今世界各种文化日益相互依赖的情形之下,借鉴儒家思想资源对于美国民主来说,是暗示。
着一个新的、更有活力的方向。最起码,当代美国的问题对一些亚洲文化可以起警戒作用。
我们注意到,一些亚洲文化有抛弃儒家思想的倾向,却没有认真研究儒家思想对亚洲特。
色的民主可能作出的贡献。
对中国而言,显而易见,支持民主的思想资源与个人自由主义民主形式大相径庭。为。
了论证儒家思想与民主相兼容,许多学者从典籍中寻找与当代民主能够发生共鸣的材料。
这样做必然会出现问题,因为解释以往的事件,几乎都可以跟当今的事务有所共鸣。然而。
还有无数偶然因素特别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当今这种或那种生活形。
着矛盾性的政治潜能,如果中国领先于欧洲实现了民主化,那么历史学家们可能宣称,整。
个中国文化都是民主的,而且这种民主是独一无二的。
赞成这种说法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中国的传统里,确实存在支持民主化的传统资源。
最起码,这些资源在帮助中国人消化外来民主思想的同时,可以将民主的概念转变为与。
中国传统更加吻合的思考方式。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思想方式为提倡民主的人们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帮助他们与自己社会中试图阻碍民主化进程的更保守、甚至更顽固的敌人。
进行论战。
在《尚书》中,我们读到这样的话:“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
《孟子》那里,我们发现一句更为人熟知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
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作为人类社群的“民”是天下国家的根本。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先于。
刑罚,而这正是任何社群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基石。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中之所以长期有效。
是因为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对于法律的优先性并将道德作为确保社会和谐的主要手段。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希望人民的诉讼越少越好。应该说。
这一立场与法制并不矛盾一般来说儒家解决争讼的方式是先尽可能使用非正规的。
和解办法或进行道德规劝,实在不得已才使用法律手段。一个社会,如果诉讼很多,维。
持
秩序又不靠社会公德,却主要靠法律和制裁手段,那样要想建立社会和谐几乎是不可能的。
法律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当然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必要运用法。
律手段来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在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时,更。
多地使用法律。可是,中国社会一直更依赖道德。
在中国,理想社会是一种“人治”社会,理想的“人治”社会的统治者是道德极为完。
美的君主。在一定意义上,孔子既是精简政府职能的倡导者,又是建立自治的人类社群的。
积极支持者。在他看来,成功的君王既能将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又同时能够保持“无为。
”的状态。比如,《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儒家思想里,甚至说在更为宽泛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思想中,有足够多的命题与西方。
民主思想相协调一致。由此出发,我们不难反驳任何对杜威式儒家民主主义可能产生的怀。
疑。如果我们把杜威的民主思想和儒家民主主义二者都设定在一个社群主义模型中,那么。
这一立场就更加毋庸置疑。当然,我们仍然需要更加详细地对这些线索和观点进行论证,
有价值的(plausible)。
《论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象好的实用主义者一样,孔子强调紧密的、内心自发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孔子强。
调协调个人与家庭、进而协调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力图建立一个繁荣昌盛、自治的人。
类社群,并将其视为保障个人自由的最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人类社群才能确。
保个人与社群的理念共享以致完全融和。儒家民主主义模式靠两个强大的却又是非形式化。
的力量来维系,一个是“耻”字,一个是“礼”字。虽然,强迫作为维系秩序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细胞。个人首先是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先要。
在家庭内部关系中认识自己,然后才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去。正如儒家经典《大。
的延伸,对国家的认识是在修身过程中逐步加深的,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在人与人的角色和。
关系中逐步深化的。儒家民主主义同意这种以家族为核心的思想,因为这一出发点为“公。
统更加合理的解释。
在西方,最早思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家之一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看来,民主体制。
公共生活。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人就将家庭生活看成是同公共生活根本对立的,此后。
西方社会私人与公众领域的明确界线就固定下来了。
在传统的儒教社会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离开过家庭。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庭。
或者说儒家思想对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是跟西方大不相同的。在这点上美国。
实用主义鼻祖杜威关于社群主义的思想有利于理解传统儒教社会中的个人概念。
三、杜威与孔子对话的成果――儒家民主主义。
很大程度上,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的:个人与社会,私人与。
公众,自然法与成文法,权利与义务,国家的强制力(即权威合法性),正义观念,等等。
中国儒家思想关注的内容显然不同,如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传统礼教的功能,以及礼教。
调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树立文化典范,提倡劝谏,等等。
从杜威关于民主的思想入手,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儒家民主主义”。在杜威看。
来,民主的基础是沟通的人类社群。在沟通的人类社群中,那些出于个人目的刻意求新和。
哗众取宠的做法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这种情况是肯定的,因为抑制个人出风头有利于。
保持人们的共通性,更好地确保社群的沟通。通常,这种抑制不可以来自外部,既不可以。
来自法律,也不可以来自压制性的“公众舆论”。只要人与人之间还有可能进行交流,他。
们就会尽量容忍分歧。同时,他们为了能够继续沟通,通常还会尽量避免刻意的标新立异。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确立儒家民主主义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化和信仰的多元论。
面上,可以容忍那么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形态呢?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不少西方人总是怀疑这一事实,他们认定。
亚洲文化是单一的,这是一种极端可笑的老观念。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与美国以。
及大多数欧洲社会一样,存在种族和语言的同一性,在某些领域甚至表现得更加明显。也。
许,整体地说,中国要比大多数西方社会更容易达到某种真正的“共识”(consensus)。
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儒学何以能够在多元文化中取得一席之地,他们在使用西方意义。
往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概念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其实是和西方大不相同的。例如,一个。
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很可能既是儒家,同时又是道家和佛家,这种说法会令大多数西方人迷。
惑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个人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哲学立场或宗教立场,就象对自己。
乐于接受的宗教信仰忠贞不二那样。
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在中国文化里能够和谐共处,不但体现在单一文化中,而且更。
重要的是,三教合一能在特定个人身上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对于西方人来说,就有必要。
里,文化的共识性往往表现在美学和实践层面上,而不表现在思考或理性层面上,这点跟。
的宗教信仰忠贞不二的立场,跟儒家思想和杜威实用主义的美学意义完全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文化形态多么多元化,传统都力图使不同的文化形态达到和谐统。
一,并且将此视为社会公善;相比之下,西方自由主义提倡包容各种不同声音,兰迪・皮。
核心。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是我们最为珍视的权利,思想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石。
”追求思想自由必然追求合理的信仰多元论,也必然因此反抗一切教条的保守主义和正。
统观点。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这个术语在儒家思想里,意味着各种不同成份。
的和谐相处,这层含义可以说是非常强烈而且清晰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儒学对社会和。
谐追求的前提是,默认各种不同的成分,并力图使之和谐。一方面,儒家思想在共同的理。
性模式里,隐含着相同的信仰;另一方面,从美学的角度,预先设定了强度和比较的标准。
的不同。中国人不认为思想与行动既可以合为一体,又能够彼此分离。在中国传统中,思。
想、性情与行动是相互关联的,这与西方传统的主导意识形态截然相反,西方人认为,思。
维、行动与情感都是各自独立的。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传统西方哲学家在哲学关怀上的不同。我们引用葛瑞汉(angus。
什么是真理?”葛瑞汉揭示了中西文化问题意识的明显区别,那就是,中西文化面对在自。
然和人类社会中,人应该怎样来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方向这个问题时,答案完全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基本问题是“事物是什么?”,“世界是怎样构成的?”简而言。
发,西方哲学家对事实和原则作了区分,并发明了一套范畴来认识世界。古代中国知识分。
子对“如何得道”的追问,导致他们不断追求合理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也是一种文。
化方向,这种文化方向使他们能够在“道”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并使他们在所生活的世界。
中施展才华。
有不少人这样认为,每当中国全社会开始反思的时候,道德和政治秩序便容易被破坏。
很自然地中国人就会特别关心社会和谐。这些人还认为中国人特别关心社会道德秩。
序,因为他们认为社会道德秩序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可见,中国知识分子主要追求的是“。
道”。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好象总是在自由而冷静地寻求真理。这无疑是。
人”
似乎比西方文化更加重视社会与政治和谐。
其实,中国与西方社会都非常关心如何维持社会稳定。在语言多种多样的多民族社会。
比如古希腊社会里要在不同的语言、神话、风俗与礼仪之间找到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
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保障社会和谐的原则和标准一开始就是抽象出来的,而后又。
能普遍适用。无论从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来说,在西方,对大写“t”打头的真理。
种标准,这种标准为共同的价值观与实践奠定了基础。从消极方面来说,它意味着我们应。
当容忍那些不同意现有真理的人。可见,这两种含义都是发展民主制度的应有之意。
在比较了“追求真理的人”和“追求道的人”之间的区别以后,我们发现,如果一个。
社会对思想和道德行为有明确的区分,那么提倡多元论就会更容易。如果人们不能将思想。
付诸行动,那么其思考的自由也是有限的。象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不对思想与行为加以区。
别,认为思考就是一种行为。在西方,是我们对思考和行动的区别才让我们得以彻底自由。
地思考。倘若西方思想家也认为思考就是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悠哉游哉地享受现。
有的自由。
可以这样说,儒家民主主义将来的发展要借助于实用主义多元论那样的形式,这就必。
须以中国人接受信仰与行动多元化的能力为前提。这种信仰与行动的多元化总是和民主相。
伴的,尤其在它采纳了社群主义形式时更是这样。
幸运的是,从整体上说,儒家思想并不缺乏实现儒家民主主义的资源。为了促进真正。
的社会和谐,儒家思想强调情感方面的默契,这种默契通过合乎礼节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来。
表达,这种礼节在意识层面上掩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人们在使用礼节进行交流的过程。
中,重视的是具有很强道德实践意味的“道”,而不是去发现某种客观的“真理”,在这。
样一种道德实践中,人们不再简单地流露自己的情感,那种过分随便流露感情的方式一般。
不为接受。由此可见,在礼仪背后的统一性是很难用言语加以表达的。由于对礼节的实践。
发生争议。
毫无疑问,思想与信仰的多元化将会挑战中国一以贯之的儒家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也。
有可能无力应战。在美国,人们每天都在质问,我们的公民文化明天是否还能存在。对中。
国也一样,今后,无论中国遇到多少困难,都别无选择,唯有以自身丰富的传统资源来迎。
接现代化的种种挑战。
在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方面,中国儒家社群模式与西方自由主义大相径庭。西方人。
关心如何限制国家权力,并尽可能保留个人自主性。从许多方面来说,中国传统中对个人。
和社群关系的学说接近与杜威的观点,比如说,在杜威看来,人类社群的凝聚力有助于确。
立个人的价值。
无论是孔子还是杜威都认为,人是“具体环境下的人”
国实用主义那里也无迹可寻。儒家思想既不象自由主义民主模式那样,把“手段与目的”
做严格区分,将社会作为实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也不象团体主义模式那样,将个人作为。
社会的一种手段。儒家思想与杜威都认为社会群体的广泛目的产生于个人的而且是社群的。
目标,他们在这点上几乎完全一致。儒家思想中,家庭模式的特权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扩展到家庭以外的范围,就成了合理的政府统治基础。
《论语》还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这就看出基于礼教的社。
群不是单纯的,而是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精神意义上的持久性。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国社会。
的“宗教”性时,必须把建立在礼教之上的社群看成是“宗教”修行的现实基础。
在儒家思想里,基于被礼教化了的人的角色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西方意义上的超。
越含义。与西方精神超越尘世的意义相反,儒家思想中的人的角色和人际关系所指的是具。
有社群生活形式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是精神发展和宗教生活生生不息的源泉。要想了。
的,而且应当了解能够将社群统一在追求公善目标之下的礼教,了解礼教之上的社会角色。
和人际关系,也就是说,“礼”是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范畴。事实上,礼仪制度正是“天。
”与“道”两个范畴在社群生活中的具体内容。“礼”、“天”和“道”这些概念充分表。
达了渊远流长的历史延续下来的儒家文化精神。
杜威也曾经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原因和结果构成的社群,是我们以及我。
们的。
后人生存其间的无限之网,它是那么广阔无边,深不可测,充满着各种神秘的存在,这个。
社群是我们被织为一体的象征,我们的想象力只好将其称为宇宙。这个社群是我们感觉和。
思想的体现,浩淼无边,广阔到知性无法把握……这个社群正是这样一个源头,在它经过。
伦理道德的塑造之后,成为了一整套指导个体行为标准以及个人修养目标的聚合体。”
不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还是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文化价值观都是人类社群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积淀下来的成就。那种设定旨在容纳这些价值观的某种超自然领域的。
立场是站不住脚的。那些具有很强理念意味的宗教所珍视的价值观念,是将和自然有关的。
事物特征理念化。为了避免这些理念化内容在世俗层面上被伤害,这些文化价值观被塑造。
成为了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中国人尊崇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基督徒对上帝很依附,这显得有些旗鼓相当。但是,
尊崇祖先与文化英雄的儒家民主主义真正是一种“先人的民主”。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
但是“他们的民主”仍然很有生气。正是这个道理当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子贡回答谁是。
孔子的老师时,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
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一个哲人的意义在于他所创。
建的价值和思想为人传颂。中国人重视葬礼,重视家族的延续,重视孝道,重视落叶归根。
他们对祖先的尊敬可以说是一种“宗教”习惯而这也是活生生的社会记忆。
总而言之,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许多观点是关于社群生活的,它们强化了儒家民主主。
的民主之间徘徊不定,我们应当寻求某种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一思路可以说是一语。
中的。如果希望中西文化交往能更富有成果,我们必然期待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日渐深入。
但是我们知道,儒家民主主义和西方的社群主义民主跟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民主是。
不相容的,尤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因此我们希望,儒家民主主义是这场深入的中。
西对话的成果,它是中西信仰融合的结晶,它主要是在中国儒家思想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对。
话中形成的。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八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做人质根本。
善乃做人根本,正如儒家所信仰,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他的人生方向是他自己决定的,而他选择的人生方向则是由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人或事物所决定的,人善与恶决定于他由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
有多少人在帮了别人之后反被诬陷,有多少人在帮了别人之后得到的不是帮助别人的喜悦而是被冤枉的痛苦与悔恨之情……正是有太多的这样的例子,所以使得人们的善心在不断的消退甚至消失。
请让自己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想如今的社会状况,我们是不是该站起来来挽救社会的善心,来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如果想好了那就请站起来吧!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十九
读完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慨颇多却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李开复谈了很多现在中国人不重视的品德,首先是诚信。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在世界上便寸步难行。读完之后心里有太多的感想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一项通病,那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地融入到集体中去,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而不能默默地躲在角落。我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十分内向的人,总是不敢表现自己,比如说吧,班里69个人,有47个人都去竞选班委而我却始终没勇气站上讲台。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地方。
当然,他还谈到了很多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我就不在一一列出了。但他说的话却是不能只看这一遍的,如果我们多看几遍必定能获益很多。而能做到他说的'大部分,那就离成功的人生不远了。
其实我们也不能只顾自己努力,还要学会跟同学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诚信和自信使我们在社会的通行证,拥有了这两样,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多读读李开复的信,会让我们学会很多。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二十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养心莫善于寡欲。
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7、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1、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2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其进锐者,其退速。
25、人皆可以为尧舜。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3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3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3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7、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4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6、尽信书,不如无书。
4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5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5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6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65、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6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7、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68、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4、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5、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9、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儒家经典大学读后感篇二十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常言道:百行孝为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谓的孝,是说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于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的,孝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对呀,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用孝德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生活是很难立足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治理国家也应该讲求诚信。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可见,讲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还能给人们带来福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一条旨在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见解也更加完善。不说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样,也至少是要有一个目标,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时能够“随心所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几条则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漫漫求学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论语》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后多温习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乐意去学,这样才能得到最多的收获。这些学习的观点是最纯朴的学习的观点,它体现的是学习的最本源。人们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更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
反观现代人的学习,更多的是脱离了学习的本源,体现的是学习的功利性。人们选择学习什么,往往是看这样的学习是否有用,是否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利,而忽略了个人爱好。所以,现在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是学习的尖子,却是做人的矮子。所以,在个人学习规划中,不妨在有知识学习规划的同时加入让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我们最乐意学的内容,它们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学习要有恰当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学习要多温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光学习不思考也不能光思考不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要谦虚,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论语》中论述学习方法的言论还有很多,在此不赘述。这些言论对我们的学习太有用了。学习之后要多复习,学习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要多思考等等观点不正是我们常告诉学生的学习方法吗。在这些恰当的方法的指导下学习,学习必定更有效率。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竖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名言。
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x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大多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了重大影响。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既然谈论语,就不得不谈谈孔子和孔子的为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多才多艺、诲人不倦、食不厌精、懂得享受生活。博学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孔子虽然贫贱,由于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受过很好的教育;又由于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曾向老聃学过礼、苌弘学过乐、师襄学过琴;还因为他居住鲁国,正是周公旦后代的国家,周公制作的礼乐典章制度都在鲁国得以流传和保留,可谓当时的文化中心;加上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政治理想和远大志向,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等诸多原因,遂为他成为彪炳千古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奠定了基础。
读了《论语》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人处事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要与很多人接触,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可以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从《论语》中可以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中的韵味还要大家自己去体会,总之,《论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如果大家仔细去阅读的话,一定也能从中得到很多!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薄书一本,细读一遍,终生无悔。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而其中有几句论语,我也是受益非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