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通用19篇)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用于指导教学活动的进行。要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创新性教案的范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教学灵感和创造力。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
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四、教学手段和准备:
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
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五:教学过程:
(一)升学与考试。
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
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
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
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二)就业与择业。
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六、板书设计:
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
(一)升学与考试。
3、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直面升学与择业。
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
1、就业机会多。
(二)就业与择业2、选择职业的要求、途径。
3、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
七、作业布置:
__。
八、教学后记:
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二
1.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最基本的情绪只有四类,即:喜、怒、哀、惧。
(1)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
(3)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6、辨析:情绪表达是个人的问题,与他人无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2)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人情的做法。(3)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七课品味生活。
1.情趣与兴趣的关系p71。
(1)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2)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前景。
答:很多青少年辨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是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三
存在收入差距就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问题。存在收入差距,正是先富和后富问题的具体体现。
(3)国家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如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等推动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者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上面度共同富裕试题的练习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此知识点吧,希望同学们学习的更好。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四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科研中心初中部关于__学年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实际,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专题活动课型研究、时政拓展为重点工作,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加强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利用思品课的特点,密切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及格率达到97%,教学中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健全学生人格。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邪教”远离“黄、赌、毒。”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四课内容,让学生懂得笑对挫折,磨砺意志。第二单元共有四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抗拒诱惑。第三单元共有四课内容,慎重行动,承担责任。第四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懂得赢得自尊,走向自立。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266人,八个班人数均在34人左右,基础不一,差距较大。学生大多数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能力需要培养。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五、具体措施:
1、每节课课前5分钟“时事播报”,培养学生关注政治、国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事实述评的素养。
2、在对案例、故事的分析中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和层次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利用学生评价方案,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回答问题力求规范,声音洪亮。
5、在教学阶段的考核中,培养学生的析题、答题能力,培养他们学会用专业术语答题。
六、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2生活难免有挫折3课时;
2—3直面挫折2课时;
3—4让我们更坚强2课时;
5第四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6—7善辩是非2课时;
7---8第6课2课时;
9---10第七课及期中考试4课时;
11第9课2课时;
12第10课2课时;
13第11课2课时;
14第12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15第13课2课时;
16第14课2课时;
17第15课及单元检测2课时;
18---20复习期末、考试6课时。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
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
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20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七
1.了解并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
2.通过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了解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对比的变化。
3.认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结合“世界格局跷跷板”分析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实力的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但是,世界格局会如何发展?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设计说明:本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对“世界格局跷跷板”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感知本课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教师讲述: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与“局面”比较,重点指出其稳定性的特点。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学生: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追问:是什么事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追问:二战后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它又是怎样结束的?
学生: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思考:两极格局的结束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生总结: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过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和上面的图片归纳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的特点。
学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追问:“一超多强”指的是?
学生:“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追问:“一超多强”是不是一种“格局”?
点拨:“一超多强”只是一种局面,是暂时的,“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与“局面”比较,重点指出其稳定性的特点。
展示材料: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教师:请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思考:
(1)新、旧世界格局各指什么?
(2)交替时期又是指什么局面?
学生:(1)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尚未形成的当今的世界格局。
(2)交替时期是指暂时出现的“一超多强”的局面。
展示: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点拨:两极格局中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
而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主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教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跟踪练习:下列现象能代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主流的是。
a.美国部署国家导弹的防御系统。
b.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由轰炸南联盟。
c.印度、巴勒斯坦进行核实验。
d.朝鲜半岛问题的六方会谈。
学生:我选d,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只有d项内容能体现这一点。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表。
材料二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的超级大国”。
材料三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gdp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捕捉信息: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力的局面。
展示材料:
材料二教材中有关2000年人权委员会改选,美国落选一事。
引导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
教师:说明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讨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及根源?(学生小组合作分析)。
师生共同总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4)第三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调: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一超多强”的局面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存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辩论会: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你认为世界形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有人认为是走向缓和,也有人认为是越来越紧张和动荡。你同意哪种观点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总结陈词: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学生甲: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
学生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告诉大家科索沃战争是怎么回事?
学生: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损失。其间,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侵犯了中国主权。
焦点访谈: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学生甲:这种看法不对。
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学生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教师强调: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我们一定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拓展:2003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直到2012年持续了9年之久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思考:从科索沃到伊拉克,我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讨论)。
教师: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自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次是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了资本主义包围社会主义苏联的格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是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第三次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形成了由“一超多强”向多极过渡的格局。美国正以其无人匹敌的综合优势处在一“超”地位,而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以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属于“多强”。
“没有一种势能能永远持久。”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世界的“命运之轮”正在缓缓地朝多极格局运转。但是,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人类还不知道要在“一超多强”的过渡时期里,付出多少艰苦的努力,经历多少残酷的斗争。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用口诀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苏联解体格局变,一超多强暂时现。世界格局没定型,多极趋势来发展。
美国称霸受制约,欧盟还有中日俄。未来格局占地位,经济实力决定性。
霸权主义想抬头,世界安全受威胁。国际争端来协商,联合国作用要加强。
课后小结。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自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次是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了资本主义包围社会主义苏联的格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是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第三次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形成了由“一超多强”向多极过渡的格局。美国正以其无人匹敌的综合优势处在一“超”地位,而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以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属于“多强”。
“没有一种势能能永远持久。”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世界的“命运之轮”正在缓缓地朝多极格局运转。但是,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人类还不知道要在“一超多强”的过渡时期里,付出多少艰苦的努力,经历多少残酷的斗争。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用口诀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苏联解体格局变,一超多强暂时现。世界格局没定型,多极趋势来发展。
美国称霸受制约,欧盟还有中日俄。未来格局占地位,经济实力决定性。
霸权主义想抬头,世界安全受威胁。国际争端来协商,联合国作用要加强。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自觉向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精神。
2、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行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难点:解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设计问题:这则寓言故事赞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导入新课题: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二、新课探究学习。
(一)代代相传的精神。
活动一:展示本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0----122页,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艰苦奋斗精神。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从古代到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艰苦奋斗得到了发扬光大。
2、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同时期中有那些具体表现。
(1)古代:愚公移山、大禹精神等。
(2)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3)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呢?
(多媒体显示)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活动二:关于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有这样的两种观点。(讨论)。
设问: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
(多媒体显示观点内容)。
(二)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活动三探讨两代“铁人”精神的内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王启民的事迹。
提出问题:从两代铁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发言,老师点拨。
学生思考并发言,老师点拨。
活动五自我反思。
1、说一说:在青少年中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加以举例分析,老师点拨。
2、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老师点拨。
课后小结。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要努力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开拓创新的能力。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九
(学生对照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故事:周迅树立理想的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理想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揭题:理想非常重要,必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实现它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畅谈理想。
首先由第一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的含义。
小组代表做小记者,进行焦点访谈“我的理想”。(小组代表随机采访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全班同学现场填写剪纸“理想果实”。)。
小组代表在同学们的回答基础上归纳出理想的含义并指出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老师上台点评。
第二板块:树立理想。
第二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的作用。
小组代表请杨老师讲述考研的故事。
小组代表提问同学:
1.在确定考研的目标之前,老师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2.在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后,老师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欣诗明理:流沙河的《理想》(课件展示视频)。
提问:理想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小组代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理想的作用: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动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使我们在不断产生的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老师上台点评。
第三板块:完善理想。
第三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阅读教材柏惠、韩澎、宋哲三人的事例。
小组代表提问: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让大家小组讨论1分钟)。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理想实现的因素很复杂,有些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有些属于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必须全面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展示杨振宁的故事。提问:
(1)如果他不改变最初的理想,结果可能会怎样?
小组代表总结:如果杨振宁不根据现实调整最初的理想,就不会成功。说明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推动理想的实现。
老师上台点评过渡。
第四板块:实现理想。
第四小组代表汇报:如何实现理想。
阅读课外故事杨澜成功的秘诀。
小组代表提问;杨澜的成功对于你树立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什么启示?
小组代表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要实现理想,首先是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就是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在某一阶段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以便我们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追求,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对自己未来有怎样的影响。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不屈不挠的努力下去,理想就不会仅仅是美好的愿望。
(课件展示)漫画《原来这下面没有水》。
提问:这幅漫画给了你什么启示?得出结论: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小组代表做总结:如何实现理想。
教师对四个小组的汇报做出评价,请同学们在“理想果实”的剪纸上填写今后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填写好的“理想果实”贴到黑板上的大“理想树”剪纸上去。请同学们保留这棵理想树与你一起成长。
欣赏《理想相册》并做课堂总结,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教师寄语: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开拓一片新的蓝天,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愿同学们放飞青春的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
课后作业:出一期以理想与现实为主题的的黑板报。
放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本课。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难点。
2、难点: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理想的含义是什么?
一位同学朗诵《理想》一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1、查词典明确理想的含义……。
2、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也即你的个人理想是什么)?(同学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3、你向往怎样的社会生活——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同学辩论,小组代表回答)。
[答: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参见课p110归纳总结。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活动探究一】:前人梦想。
展示资料: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教师归纳: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恩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
2、我们的最高理想。
【活动探究二】:畅想未来。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教师概括: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过渡语:现在一些人认为,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理想?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信念?历史是这样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一起感悟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无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如何救人民于水火?李大钊、陈潭秋等革命先烈就是这方面的真实写照。
师总结:无数先烈与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武器,探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过程。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就是一个过程。在不同时期,我们又有为实现最高理想的具体理想。
【活动探究三】立足今天。
展示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图片和开国大典的图片。
提问: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是什么?
师概括: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展示三张贫困人民生活的图片。
提问: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师概括: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想一想: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否完成?
师概括: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学生讨论: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示:
师总结: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进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那个时候,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今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
【活动探究四】描绘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过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示图表、材料: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师总结:说明我们的小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全面。所以说,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过度:在实现小康目标之后,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部分质变的阶段。
学生参考教材,小组共同完成下列图表,教师补充:
小康含义小康类型实现时间提出时间表现状况。
4、全面小康蓝图(或你心目中的小康)是怎样的?
在本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师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的丰富和发展,是切实可行的。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社会主义制度新的伟大胜利。
展示祖国新貌的一组图片,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结束语:美好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应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和热血。
【知识小结】。
(讨论)美好的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美好的社会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美好的个人理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一
一、面对生命的思索。
1、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体验及感悟是不同的。
2、生命让人留恋,让我们善待生命。
(1)、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2)、善待他人的生命。
(3)、如何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高低。
要看他对生命的态度,对自我生命的意识和珍视他人生命的情感。
3、生命有长短,价值有差异。
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做出贡献,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1)、造福于人,幸福自身。
(2)、美好生命的表现:个人生活幸福美满;对社会履行责任,做出贡献。
第9课时教学设计。
二、实现人生的意义。
1、从日常点滴做起,实现人生意义。
(1)、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生命价值。
(2)、服务他人、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2、青少年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1)、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创造人生价值。
(2)、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二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确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信念。
二、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情境材料迁移、调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引领学生通过回顾历史、观察生活,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4、识记并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引领学生知道马列主义、_、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特别要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5、帮助学生了解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坚持这一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复习难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学生欣赏歌曲《越来越好》:
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哎……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烘托气氛,让学生心情愉悦、情绪激昂地进入复习教学中。
生:歌曲的演唱者是_;从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
师: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接力的形式回顾了本课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只要在平时牢固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在考试中就能快速而准确地解答一些基础题。围绕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在我们的身边可以发掘许多与之紧密相连的热点话题。下面我们就将通过“热点透析”的形式来剖析本课的核心考点。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三
奋斗成就未来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教法:讲授、讨论结合法。
小黑板、录音机。
1、学生准备:收集当今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与伟大实践关系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当代学生与艰苦奋斗的关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2、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
3、知识: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优良传统不能丢。
教学内容和过程:
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南泥湾》)。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艰苦奋斗的精神。
环节二:共同讨论: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1)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
(2)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导生举例证明后,理论说明)。
学生:(1)举例。
(2)p121最后段。
学生:对于我们,优良传统不能丢。
环节三:优良传统不能丢。
老师:为什么?(导生思考艰苦奋斗、国家、青少年以及伟大共同理想的实现有何关系)。
学生: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学生: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现阶段,实现共同理想的近个世纪正是我们年富力强;为国效力的最佳人生阶段,宏伟蓝图应由我们青年人来实现。
学生: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老师: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炼自已,才能逐步把自已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在学习上要做到:
在生活上要做到:
今后在工作上要做到:
(导生分组讨论,并作答)。
学生: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和贪图享受,从而在生活中培养起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播放《大生产》之歌)。
1、导生快速复习本课内容,说出自已的所得和体会。
2、老师:强调本课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以更高热情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课堂检测:(略)。
布置作业:(略)。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四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五
知识与技能:
了解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情绪有四种类型----喜、怒、哀、惧。人的兴趣、志向不同,所反映的情绪也不相同,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使学生理解培养良好情绪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一些情景使学生体会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对情绪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会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心理问题是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情绪波动较大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情绪是如何产生,情绪对自己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培养保持积极情绪。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地位:
这一框题是基础,只有让学生了解和懂得情绪的产生及情绪对人的两种不同作用,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调节情绪,健康、乐观的成长。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情绪反映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是本框的重点,这一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就愿意做,积极性很高,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就情绪低落、厌烦,甚至逃避。这点老师可以拓展一下。也是为下一个框题打下基础。
情绪对人的不同作用是本框另一个重点,它是从两种情绪对人的身体、智力、正常水平发挥产生作用,阐明情绪的两种不同作用,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情绪的含义是本框的难点。虽然学生对情绪有所体验,但是情绪是心理学的内容,是人的内心活动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这就需要老师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进行引导分析,突破这个难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3.联系实际的处理: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许多情绪,情绪对每个人的影响作用相当大,一些人会充分利用有利、促进的积极情绪,使得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也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消极情绪控制的不好,走向歧途、失败的事例也不乏存在。心理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智力、人际关系、身体健康、正常水平的发挥,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情绪及其作用,控制情绪和保持良好情绪,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控制情绪,发挥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教法建议。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情绪情景、观看影片、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含义及其作用:对人在智力方面、身体方面、水平发挥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情绪反映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
不同情绪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绪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胶片、投影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析教师给的图片人物,问题:"图中人物的心理品质如何?这种心理能否调节?"引出课题:
教师设置几种情绪情境,
[情景1]:当你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时,我感到。
[情景2:]看到中国足球在世界杯比赛中的成绩,我感到。
[情景3]:看到以军轰炸巴勒斯坦平民时,我感到。
[情景4]:数学测验时由于自己的粗心,成绩发挥不够理想,我感到。
[情景5]:自己喜欢的书,被同学遗失了,我感到。
学生分析得出:激动、高兴、兴奋、失望、气愤、懊悔、生气等。
教师分析:同学们说的这些感受,就是人的情绪表现。它在一个人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非常奇妙,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
[板书]:情绪----奇妙的窗口。
这些情绪都不是无故产生的,而且这些情绪是变化的。什么是情绪呢?
[板书]:情绪的含义。
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愤怒是因为平民受到伤害,高兴是因为光荣,生气因为喜爱的物品丢失,这些态度反映人们对事物是赞成与反对,积极与消极。
[板书]:情绪是认识和处理事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播放动画《打猎》。
问:片中人物情绪有哪些变化。
学生答:
教师总结:片中人物的态度变化是因为外界因素引起的,高兴是闻到了香喷喷的食物,惊恐是看到庞然大物,害怕是听到恐怖声音,惊讶是发现一个特大脚印,这一连贯的情绪变化透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事物的态度。情绪就像一扇内心的窗口,通过窗口看到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活动。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变化,我们也学了许多的描绘情绪的词语,下面进行竞赛。
[活动1]:发给每组投影胶片或白纸,三分钟内完成,看哪组列出的描绘情绪词语最多,最多组全班展示。
教师:同学们写出那么多的情绪词语,说明人的情绪内容是丰富的,同学们写出的所有词语分类组合一下,请每组代表总结。
[活动2].:学生分组归类。
(学生得出的结论)。
[板书]: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
老师展示几张情绪图片:
这些类型的情绪我们可通过很多途径表现出来,如肢体、声音、面部等。
[活动3]:学生做书上练习,找几个同学分别表演情绪。
展示几张世界杯球迷的图片。
问:这些球迷为什么会在自己身上涂满了色彩标志?
生答:
总结:他们关心热爱中国的足球,对足球有着深厚感情和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每场比赛中都情绪高涨,十分投入。用各种方式表现个性情绪。相反,有些人对足球不感兴趣,再盛大的比赛也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
[活动4]:学生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最爱做的事情。
[板书]:兴趣不同,人们的情绪感受也不会相同。
志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情绪,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失败而退缩,也不会计较个人的名利,就像范仲淹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目光短浅,计较个人利益的人,才会使自己处于消极、低落的情绪之中。
[板书]:志向不同,人们的情绪感受也不尽相同。
情绪一旦产生,它就像一个神奇果,在高兴、兴奋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当失望、悲伤的时候我们又会感到我们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这就是情绪对人的作用。[板书]:
学生讲述故事"杯弓蛇影"。
结合新初一的学生谈他们新学年的打算。
问:这两种情绪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这两种不同情绪对人会产生哪些不同的作用呢?
情景剧:
李明与纪强的故事(详见扩展)。
学生进行讨论:情绪对人产生那些影响?
师生共同结论:情绪对人的身体、智力、发挥水平、性格等方面有影响。身体:积极情绪----治病,消极情绪----导致疾病。智力:积极情绪---使人易控制理智、增强记忆,消极情绪----使判断力、分析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板书]:不同情绪在智力、身体、水平发挥方面对人的作用。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情绪的含义;情绪与兴趣、志向之间的关系及情绪对人产生的积极、消极的作用,这使我们认识到调节消极情绪有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积极情绪,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探究活动。
自我情绪调控:
学生通过学习情绪有关知识内容,应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控制情绪变化,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让学生每天记录一下自己情绪变化,随时进行调控。
情绪驿站。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
1.早晨起床,情绪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学校期间,情绪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同学、朋友在一起时情绪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临睡前情绪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今天的情绪感受是否快乐?遇到烦恼了吗?你是如何处理的?
三、请给自己的调节情绪方法打分。
调查分析:爱国人士的忧国忧民属于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设制此问题是开阔学生的视野,由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调查表格:____小组____年____月____日。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六
四、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两位同学都讲出了他们的感受,说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心理知识对我们中学生重要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板书)。
讲: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头脑会出现许多想法,会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时,我们的内心活动就会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紧张(胆量小)。
(2)高兴(胆量大)(板书)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例:中国男子足球队之所以多次冲击世界杯未果,除了技术、战术的因素外,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精神爽(板书。
(外部世界)(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邓亚萍张广厚――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略)(投影)。
小结: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同学们要想在学术上和将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投影显示《学习指导》p4知识结构(一)。
布置作业:《学习指导》(随堂训练)p4一、12p5二、134。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七
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第七课第一框标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因此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社会产品、社会财富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消费方面的问题。
3、如何安排好零花钱(p97)——树立合理理财观念。
4、影响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p97-p98)——帮助学生分析出自己做出选择商品决定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消费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
5、遇到难题怎么办?(p98)——在实践中做到适度消费(具体来说如何做?)。
6、如何看待郑蕊与林眉的行为(p98)——节俭是一种美德;消费中讲究环保,既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
一、消费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
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学会理财,学会消费。
2、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初三政治《学习先锋》相关章节习题。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政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知识目标: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4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整体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对联,猜横批。
上联: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
下联: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横批:共同富裕,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分析材料,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主要矛盾变化啦。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师总结: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2)为了更好解决新主要矛盾,我们该如何做?
将改革进行到底,推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事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即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材料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教师讲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材料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师生共同梳理:
(1)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等。
(2)目前我国还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梳理归纳:对待改革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教学环节2:从现实中来,列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共享发展”的原因。
活动方式: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并汇报。
师生共同归纳:
从决策中看,“共享发展结果”的措施。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人民的物质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创造了世界历的发展奇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明白我们应该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立志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五、板书设计。
二、走向共同富裕。
1.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篇十九
(一)知识目标: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