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统戏曲论文大全(12篇)
分析是通过对事物进行细致而系统的观察,以求更好地了解其本质和特征。写总结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炼性。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传统戏曲论文篇一
摘要: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关键词:戏曲艺术;电视编导;戏曲文化;戏曲推广。
大众媒体主要有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四种功能,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占主导地位,而它的传播传统娱乐文化和教育功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的各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却比不上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更吸引观众。
一、电视媒介的传播。
进入现代社会,电视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成为目前强势媒体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电视传播的特殊性,以多种传播方式依托一个画面集中展现给观众。这是多媒体传播式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电视是一种具有流动的声音和画面皆备的“视听艺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以“弘扬河南戏曲文化,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追求个性、铸造精品”为理念,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的电视戏曲节目。同时间,戏迷擂台赛的流行风瞬间就刮遍了中原大地各处,各地方电视台也不断推出以擂台赛为主的电视栏目,如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漯河电视台的《戏迷俱乐部》、叶县电视台的《昆阳艺苑》;不少县市和地区也积极的成立了戏曲艺术团、戏迷俱乐部、茶座等《梨园春》的民间团体,这直接体现了豫剧在群众中的普及性。其实地方戏曲艺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不在乎理论的启迪,只是在于切身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的传播。《梨园春》传播的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豫剧,以河南话唱的河南腔。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带,戏曲文化浓厚,是中国的戏园子。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他的存在以及发展依赖于广大民众对生活的凝练。《梨园春》的受众定位目标非常明确,是以热衷豫剧的河南观众为主,《梨园春》把握的正是传播合适的内容给最合适的人群,抓住最核心观众,吸收边缘群众,培养潜在观众。《梨园春》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向其他剧种——京剧、黄梅戏、川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延伸。
二、提高戏曲艺术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制造明星是现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栏目扩大影响力的途径。把一档传统戏曲节目包装成现代的选秀节目,把普通百姓推向电视戏曲舞台,普通大众通过电视戏曲舞台就可以一夜成名。平民成为主角具有代表性和亲和力,能够引起跟随风。例如《梨园春》成就了孔莹等戏曲明星,孔莹仅仅4岁就成为了梨园擂主,在澳大利亚唱响了豫剧。孔莹成为了《梨园春》的小擂主形象代言人。《梨园飞歌》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成功演出,是中国电视戏曲栏目首次走出国门,这是《梨园春》栏目的外延创新,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奠定了《梨园春》在全国电视戏曲栏目中的地位。
三、其它戏曲的推广形式。
首先以京剧被纳入中小学音乐课中为例。校领导、音乐老师或是京剧演员,把京剧带进课堂和校园。意图使学生通过对京剧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喜欢并热爱京剧,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这样就像流水线一样成批量的生产,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老师强硬引导学生学习戏曲,这种强制性教学效果不见得科学。我认为《梨园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就非常科学,用电视平台这株“梧桐树”引来很多民间的“凤凰”来。用《梨园春》这个电视舞台把发自内心对戏曲有兴趣的`,不需要再雕琢的民间艺人和戏迷直接搬上舞台,而之前加工的任务就交给《梨园春》的民间艺人和戏迷或其监护人,用这株“梧桐树”帮助参赛选手去加强自己的水平,并可以让戏迷根据自身条件和偏爱,选择可以很好展示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戏曲段子。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梨园春》传播人群的数量,还可以鼓励戏迷探索其深度。的其它曲种的推广,也不应一味的依赖学校和老师。也要更好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和发扬,同时媒体要更担当,需要策划更多像《梨园春》这样“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去激励和吸引戏曲爱好者主动学习和探索,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能够更广泛的在国内甚至国外传播和发展。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2]陈豆豆,原礼慈.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中的电视节目品牌发展之路——以河南台《梨园春》为例[j].媒体时代,(8).
传统戏曲论文篇二
一、传统戏曲的低潮期——所遭遇的“消亡论”和“危机论”
对于如何看待、吸引观众的问题,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去适应观众,戏曲创作者努力让戏曲符合众人的口味,但实际上现今的社会早已是众口难调,不同人群的爱好、风格都不相同,根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另外有一部分人主张分裂观众,标新立异,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或制造矛盾与冲突引起关注和争议,有话题就会有讨论、有不同的声音,就能引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如果真的要靠分裂观众的方法吸引观众,那么对于戏曲文化来说无疑是无奈和令人沮丧的。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认为戏剧的根本特质是“人与人之间活的交流”,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赞同,传统戏曲想到得到长足发展就要想办法激发观众主动参与的热情,鼓励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互动。甚至在舞台或剧场的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搭建伸出舞台、圆形剧场等,努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便于观演交流。另外,观众群体及心态的变化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今时今日,一个剧团面临的观众不再像过去一样局限于一个地方、一群观众;现今社会,交通便利、交流更多,需要我们的戏曲演员走出原本的小舞台,走遍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甚至走出国门,走上世界顶尖的艺术殿堂,面对的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观众。当然观众范围扩大了,需求也就增多了,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不同口味,戏剧团体就要区别对待。为了让中国戏剧走出国门,一开始作为尝试,为了避免文化及语言不通,将动作较多的武戏《三岔口》《杨门女将》等曲目搬上外国舞台;之后戏曲剧团又做其他尝试,将西方人较熟悉的莎剧等改编成昆曲、京剧等形式,比较有名的有京剧表演艺术家吴兴国的《李尔王》和昆曲表演艺术家田满莎的《情叹》等;另外还有和外国艺术家交流合作共同创作新式曲目。当然,更多的戏曲艺术家致力于将真正的中国传统戏曲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例如近代杰出京昆旦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是京剧艺术传播到海外的先驱,广泛传播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经典曲目;当代青年艺术家李玉刚的一场“盛世霓裳”让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为之惊艳;另有导演陈士争、作家白先勇等人也为中国戏曲的推广和传承做出贡献。我国明朝时期就有戏曲腔调“三十年一变”的说法,而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已经至少三十年没有变过了,乍遇时代变革,整个戏曲界骤感危机,措手不及。所谓“危机”,危则思变、变则生机,有了危机感,就会想到改革,也就有了创新的机缘。
二、传统戏曲的新变——低潮后的'新生。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近百年的革新过程中也有许多争论,二十世纪初传统戏曲的创作日趋式微,出现“咸同以来,歌者不知律,文人不知音,作家不知谱,正使日远,牙旷难期”的情况,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倡编写以时事、时装为主体的新型剧本;之后国人又针对“旧剧”掀起讨论热潮,并表现出多元的戏剧观;再后有主张“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的“国剧运动”;五十年代的“戏曲改革”论,即针对戏曲艺术的内容形式、世界观、管理体制等做出改革。在传统戏曲低潮后的新生“革新论”中也有多家言论。例如龚和德的“多层次动态结构”论,将戏曲的艺术特色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其整体形态、艺术内涵和其外在表现形式,意在说明戏曲的深层次艺术效果需要其多变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支撑。当时也有人把传统的戏剧按照其美学表现分为“典雅”如京剧、“质朴”如秦腔、“东方市井”如评剧、“民歌”如黄梅戏等四大类,应按照不同种类做不同程度的变革。最开始的变革热潮便是改编诸多西方经典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本《奥赛罗》《、李尔王》《、马克白》等,改编成京剧、昆曲、秦腔、川剧、越剧等多个剧种。中国戏曲界开始打破多年不变的僵局,不过也遭受了诸如传统戏曲变得“不像自己”等抨击。再后来当中国戏曲界的状态平稳下来后,就开始慢慢寻求革新之路,不再一味模仿,而是发掘并增强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形式特色,扬长避短,追求“美好的自我”。中国戏曲的各个剧种不乏经典,不但有京剧《霸王别姬》、昆曲《牡丹亭》、豫剧《花木兰》、越剧《梁祝》、黄梅戏《天仙配》等经典曲目,更有《沙家浜》《、红灯记》《、朝阳沟》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创作曲目。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其独特性,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才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繁多、曲风各异,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也涌现众多戏曲名家,中国古典戏曲中最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戏曲五大家:京剧名家梅兰芳、评剧青衣新凤霞、豫剧皇后常香玉、越剧大家袁雪芬、黄梅戏名伶严凤英等。传统戏曲低潮后的新生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粹,是极具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人民群众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世界梨园中也独树一帜。
三、总结。
在当今世界大同、各种外来文化充斥的社会环境中,本国的文化与多种外来文化冲击碰撞,与外来文化磨合共融的过程中,国民的精神文明非常有可能被五花八门的新奇思想所侵蚀,从而丧失自己国家“文化内涵”和“精神脊梁”,成为其他国家的“精神殖民地”。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精华部分特别需要国人的保持和传承,特别是从青少年时期就要培养国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保证国民的文化和精神独立。在与他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使我国国民的精神风貌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在传统的戏剧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接受新的思潮和演唱风格,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改进,让中国戏曲永远在世界艺术之林屹立不倒。
传统戏曲论文篇三
我国传统戏曲博大精深,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元素。传统戏曲有数百种,每一个曲种都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其中小生角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无论是京剧还是黄梅戏、淮剧、评剧,都有小生这一角色的应用。我们在舞台上经常看到小生的表演。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许多内容。
传统戏曲行当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老生、小生、花脸等等。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人物設定和内涵。小生一般指年轻男性,年纪在十八岁至二十八岁之间,他的扮相往往年轻漂亮、英俊潇洒,容貌清秀。根据不同的剧情内容,小生又可分为袍带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娃娃生和武小生等。在唱腔上面,小生通常利用自己的假嗓来进行演唱,出来的声音效果比较尖,有一种穿透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尖的假嗓子不能过于刻意,如果太刻意了,这就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规律,不仅有失美感,而且还容易毁掉嗓子。总之小生的唱腔不同于其他行当。另外在念白上面,也是小生的一大特色,小生的念白真是与众不同,通常利用自己的大嗓和小嗓结合使用。俗话说三分唱七分念,念白对于小生而言,更是难度很大,因为如果小嗓念的多了不好听,大嗓又不能体现小生角色特点,所以要合理结合大小嗓,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
通常许多学生都忽视了人物形象的把握。他们在读了剧本以后,粗浅地对人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了,已经把握了,但是上台以后,心里就始终找不到感觉,其实这就说明台下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人物,因此教学中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帮助学生真正能够利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人物的理解。
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从剧本出发。一切表演要以剧本为主,牢牢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小生角色的灵魂。有的学生为了偷懒,只关心有小生台词或者身段表演的段落,其他的场景都不关心,其实这是不对的,中国传统戏曲是讲究整体性,艺术更是如此,每一个部分看似“与我”无关,其中“我”都在其中。“我”处处都在,学生必须要体会到这一点。
其次要认真揣摩人物性格。比如传统戏曲有一出《天仙配》,我国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在表演中就对人物理解得很深刻。每次出场,观众就觉得眼前一亮,彷佛人物自带光环,虽然之前的场景与她无关,但是她一登场,似乎之前的场景都活了起来,这就是表演的魅力所在。总之,学生要先认真研习剧本,然后深刻体会人物性格,这样才能饰演好小生角色。
“移情”是戏曲表演当中重要的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演员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稳定的性格。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需要经常扮演各类不同性格的人物,其实每一个小生角色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光明磊落,有的阴险虚伪,这就对演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
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里,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解和锻炼,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移情”练习,做到角色的自由切换,能够“忘我”,迅速进入所需要的角色,融入但不陷入,所谓淡入淡出就是这个道理。“移情”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它是一个情感过渡的环节,达到外部,再返回自身,最终发现达到扮演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就是返回了演员自身,这个分寸很难把握。我国梅兰芳先生在此方面功力很深,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唱念做打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它对演员的舞台表演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戏曲演员行当生存的灵魂。许多学生觉得基本功枯燥,很辛苦,不愿意吃苦,时间久了就失去了兴趣,很难在小生这个行当或者其他行当待下去,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因此值得重视。我们说小生这个行当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把握,因此加强基本功训练不可忽视,对于小生,主要是唱念打三方面更为重要。学生在平时练习中要深刻体会三方面的关系,按照戏曲的基本程式理解戏曲的真正魅力,发现了小生的艺术感染力之后,增加了兴趣,然后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不影响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适当改变学生对基本功的训练方式。
综上所述,小生角色是传统戏曲中很重要的舞台表演行当,具体教学当中要依照以上几点进行合理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登上舞台后较为合理地把握小生角色的表演内涵,展现舞台魅力,然后再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不断进行磨合和锤炼,提高艺术水平,让观众满意,真正发挥出传统戏曲的魅力。
[2]侯露.喜见徽班有传人记徽剧文武小生汪育殊[j].中国戏剧,2014,(06):4-7.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传统戏曲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给中国戏曲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在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戏曲怎样才能够走出困境,重新定位自我,保留精华,与时俱进,勇于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就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谈几点看法。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体现的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符号。在自然经济时代,戏曲之所以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主要在于它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怎样才能够走出传播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
从戏曲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戏曲的传播方式就不断变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早期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舞台和剧本为主,舞台传播直接接触观众,舞台传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剧场到非剧场的演变。戏曲的这种传播,使得观众更多获得的是现场效果,不去现场观看,无法享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剧本传播是利用文字保存传统文化,一个成熟的戏剧形态必须具备的传播方式。知识分子参与戏曲的编排,并将其记录为剧本,不断丰富戏曲艺术的内涵。舞台传播和剧本传播,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到剧场中观看戏曲现场表演,感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享受强烈的震撼效果,是戏曲生命力的体现,这种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时至今日,在戏曲艺术发展面临尴尬情况下,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戏曲艺术无法回避这种文化冲突,应该主动调整,适应时代发展。传统的戏曲艺术,题材多是国人喜闻乐道,强调道德人伦教化,为国效力、忠臣孝子、夫贵妻贤等民众所普遍关心的事情。在自然经济时代,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使得戏曲赢得了受众的最大化,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以致有人哀叹戏曲的前途堪忧。近年来,一批优秀戏曲剧本被推上舞台,体裁新颖、立意独特的剧本,令戏曲工作者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认为,在戏曲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些新作会焕发生机,为戏曲艺术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然而,“文化奖”、“梅花奖”等大奖之后,很多好剧本(剧目)却没有像想象的一样被发扬,而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戏曲在现实中的没落,不止于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作的戏曲剧目上百万元,然而演出效果却并不理想,戏曲离民众越来越远,大量剧种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如何面对戏曲的兴衰,笔者认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剧种、剧目、艺术形式等随时代而变化,更新代谢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只要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戏曲艺术之花就不会凋谢。无奈的绝望和哀叹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盲目的陶醉与乐观也不应该,面对戏曲的传播现状,我们要冷静客观的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并克服困难,勇于开拓。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的应对策略。
1、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戏曲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不能够回避多元文化格局下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戏曲的生产,戏曲的消费,都与文化的变化关系密切,戏曲的精神源自于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又反作用于戏曲。戏曲的自我定位,应该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凸现现代文化娱乐的本质属性。在当前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潮流中,娱乐多元化趋势也比较明显。作为文化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戏曲这种娱乐方式,已经明显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合拍。在戏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戏曲的自我定位,要遵从市场的导向,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陈旧思想观念,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打造多种传播形式并存的格局,才能锻造出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戏曲艺术。戏曲的通俗性、大众化特点,为戏曲的多元文化格局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戏曲艺术可以灵活的运用各种传媒手段。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传播的速度,方便了戏曲的广泛传播,也有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戏曲艺术要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发展。
2、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戏曲传播模式也将发生变化,早期戏曲传播方式是舞台表演,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戏曲传播空间、时间限制,使得戏曲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戏曲艺术的艺术价值,戏曲与电影、电视的结合,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戏曲与网络的牵手,进一步改变了演员和受众的关系。通过建立戏曲网站传播戏曲艺术,受众不仅可以在网上观看戏曲,还可以通过和互联网交流,抒发感受,发表评论。现代媒体的介入,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受众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现代媒体,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喜爱的戏曲经典。中国戏曲与现代媒体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加受众群体,扩大传播范围。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自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梅兰芳访问日本、美国,其精湛艺术受到国际友人的大加赞誉。目前,许多剧团也在丰富中国戏曲的表现内容,并积极借鉴外来戏种的精髓,不断完善自我,为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应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中国戏曲要想走出困境,必须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同时,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进而在新时代保持生命力,在不断创新中,促进戏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珺.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j].戏曲艺术.(04)。
[2]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j].艺术百家.(04)。
[3]杨小娜,郝艳芳.中国戏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前景[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4]李艺谋.梨园惊梦——试论中国传统戏曲传播中新媒体元素的运用[j].戏剧之家.2009(06)。
传统戏曲论文篇五
中国戏曲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具有较高的程式性、综合性以及虚拟性特点,是我国宝贵的财富,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就要加强研究与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优化传统戏曲的传播途径。
一、新媒体对推动传统戏曲艺术传播与发展的作用。
(一)突破传播空间的限制。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新媒体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是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借助于手机或者是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资料,没有了中国戏曲原来的传播时间限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拓展传播地点。通过互联网的作用,人们不仅能够在乡村的戏台与剧场中欣赏传统戏曲,而且能够借助于网络搜索到许多的戏曲节目,于是就有效拓展了传播地点;其次,有效拓展传播内容。通过新媒体的作用,人们不再仅仅是接触当地以及和当地方言有关的几种剧种,而是可以接触到中国现有的200多个剧种,另外也可以接触到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戏曲剧种[1]。
(二)加强戏曲艺术和观众的粘性。
一是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节目。对于互联网而言,其主要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广大观众通过网络能够对个人喜爱的喜剧节目进行自主的选择与欣赏,例如,以前的观众往往都会通过电视或者是剧场观看固定的演出,没法进行自主的选择。而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打破这一困境,使得广大观众能够自由地进行搜索引擎,找到个人喜爱的戏曲节目。尽管与传统剧场相比,互联网的审美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然而其传播更加便捷,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广泛。其次,观众能够通过微博与网站论坛等发表个人对节目的看法与建议。通过微博、微信与网站论坛等,广大观众不仅能够将个人对节目的意见进行发表,另外,也可以针对节目内容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这样一来,节目制作方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观众的看法,对节目进行优化与完善,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戏曲节目。第三,新媒体使得传统戏曲演员与观众的界限更加模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演员与观众能够进行互换,首先,演员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对他人的戏曲表演进行欣赏与观看,于是也会成为观众[2]。另外,广大戏迷也能够将个人演唱的戏曲段落传送到互联网上,使得他人进行欣赏,于是就成为了演员,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广大受众能够更加喜爱传统戏曲,而且也有助于传统戏曲的广泛传播。
(一)创建立体化的戏曲传播网络。
对于传统戏曲行业而言,其主要是围绕着生产艺术产品作为核心,主要可以划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行政管理。其主要是负责完成对于资金、人员以及演出管理等活动;二是业务生产。其主要包括业务戏演出以及创作戏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创作戏主要是以舞台排演以及剧本创作作为核心,其是大兵团的作战活动,会在资金创作以及导演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投入,开展的是大集体会展活动。业务演出相对较为灵活多变,既可以是繁琐的也可以是简单的,参加演出的人数数量可多可少,能够与服化道以及乐队等各个部门进行有机的配合,主要是以舞台常规演出为主[3]。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那么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戏曲行业必须要实现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要建立新媒体部,实现对艺术品的数字化生产以及经营。要建立相关的网站,在网络平台中加入戏曲的生产项目等,其中包括音像产品、剧目创作、服装设计以及舞台表演等。要能够从各方面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其中包括舞台表演与数字产品的研发等,从而创建完善的立体化戏曲艺术传播网络,要实现对多种不同载体的兼容。要借助于文本的作用实现对获取资料的阅读以及深入研究,并且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视频引擎的'作用,实现对各种幕后台前的资源、舞台戏曲与电视戏曲的有机整合,借助于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对各种新消息资料的发布,完成各种活动的组织开展。要加强与广大戏迷互动,促进艺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具有的强大的检索引擎功能以及完善的数据库,构建科学、健全的戏曲综合信息库,从而真正地打破传统经营模式,更好地提升戏曲的传播效果。
(二)积极生产“短”“微”产品。
对于传统的中国戏曲而言,其演出时间相对较为自由,短的为30至50分钟,长的能够超过两个小时,这是由于中国的信息最早是产生于农耕的时期。当时在农闲时,人们的时间较多,因此也就导致中国戏曲得到大时段的传播。然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因此也就难以承受传统戏曲的慢、散、悠,但是中国的传统戏曲比较优美,而且拥有着浓厚中国色彩的化妆与服饰,中国的演剧方式也非常经典,这是现代人需要学习与传承的精髓,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中国戏曲艺术的追求,而且能够充分适应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戏剧行业也要加强对产业模式的调整与优化,碎片化是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对此,戏曲行业就能够将常规的两个小时大戏逐渐改变“短”“微”的形式。采用此形式逐渐进行传播,戏曲行业要创造更多的“微折子”“折子戏”等[4],从而使得一些表演以及唱段的精华片段能够得到碎片化的上传,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的特点,从而更加“短”“微”。这样在短短的3-5分钟之内,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能够借助于各种新媒体媒介了解与接触中国的戏曲,有效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有助于中国戏曲的更好生存与发展。
(三)创设虚拟的戏曲舞台。
中国戏曲主要是通过唱、念、做、打、舞等综合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演绎,其有着较强的程式性、综合性与虚拟性特点。通过传统剧场的传播方式使得这些艺术元素得到了有机组合。在电视以及广播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声画分离技术实现了艺术的一次性合成。当前,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激活了传统戏曲原来所拥有的多种基因。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融合的艺术,其中包括多种元素,例如音乐、滑稽表演、杂技与美术等[5],诸多的戏曲原来被合成在戏剧舞台的歌舞表演中,通过新媒体的先进方法与技术能够实现对诸多元素的单独剥离,而且也可以将其进行逐一的合成。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传统戏曲行业的发展,那么就要创设虚拟的戏曲舞台,因为戏曲表演具有特定的程式,因此就能够采用一些虚拟的演员按照戏曲的程式规范,借助于3d技术的作用将表演进行合成。如同德国电影3d动画的著名作品《丁丁历险记》一样。可以充分发挥3d真人动作捕捉技术的作用,基于真实演员的表演,利用3d技术进行建模。在演唱方面,能够参照一些流派名家的唱腔,借助于电脑程序的操控,从而创作出电子的唱腔,如此一来,可以有效解决唱腔以及表演等诸多问题,创作出虚拟的道具以及舞台。目前,在北京的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已经开始采用此类的虚拟戏曲表演,尽管当前还不够成熟,然而也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与喜爱,而且也开始逐渐加强对有关艺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对虚拟戏曲舞台的创设能够使得戏曲表演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也可以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而且也能够永久保存一些规范化的戏曲表演程式以及唱腔,因此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总之,新媒体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能够突破传播空间的限制、加强戏曲艺术和观众的粘性。因此,为了有效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播,那么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要创建立体化的戏曲传播网络、积极生产“短”“微”产品与创设虚拟的戏曲舞台等,进而有效推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的良好传播。
参考文献:
[5]于璐.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戏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播[j].速读旬刊,2016,(12).
传统戏曲论文篇六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一门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最不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民族艺术,剧中人物的脸谱、服装、色彩、饰物等等,是中国审美观念在文化艺术发展长河中具有个性的艺术形式。国内多有以借鉴戏曲艺术的形式内容进行美术创作的画家。在中国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的年画内容中也发现有许多类似的作品。笔者借鉴中国戏曲艺术的元素,表达中国文化的审美意境,试图用戏曲元素传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对民族艺术的弘扬。以戏曲艺术服饰和色彩创作具有当代视觉结构的油画作品。油画表现样式和风格是多样的,借鉴戏曲艺术丰富当代油画的表现语言是当下中国油画值得走下去的一条路。
戏曲元素为题材的绘画形式有其各自的表现特点。许多油画家在油画表现的技法上运用了某些戏曲形式的特征,完善自己的油画形式,涌现出一批批的油画戏曲佳作,从而产生了新的具有当代精神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笔者的作品绘制过程中,翻阅借鉴了很多当代油画家的作品和相关的艺术著作,在构图结构、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方面吸取营养。笔者在过去的作品中多借鉴学习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表现手法,着重对色块与环境的安排和色块之间的结合。在近现代画家中,关良是最早运用戏曲元素进行油画创作的画家。关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了不少具有戏曲人物特点的油画作品。林风眠同样用戏曲的内容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他的作品是将剧中经典的片段进行艺术化的提炼,运用点、线、面充实的概括出了这一经典题材。在中国油画史上,关良、林风眠、靳尚谊等画家进行的戏曲题材和油画语言结合的实践摸索,对油画艺术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创新。这些作品均在借鉴戏曲艺术的绘画作品创作中,把生活与艺术的感性认识倾注在了画面中,在生活和艺术的双重融汇中走动,真情地表现生活的.乐趣。
笔者对借鉴戏曲元素进行油画创作下了不少功夫,在构图、形象、色彩的组合上运用戏曲所具有的夸张形态和色彩语言,丰富戏曲题材油画创作的视觉张力和表现的丰富性。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探究苦思之后,笔者构思渐渐明确了作品表现的方向与方法。并且尽量选择戏曲人物的形象特点、服饰特点和动势特点。运用戏曲色彩的大红大绿极具视觉生动性的方法,充实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视觉张力,开始了创作的探索。首先要确立画面主题图形、要表现的内容和构图。经过与老师的反复交流,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构图的形式感,其中包括两张画的内容与构图对比;将青衣和武生所呈现的不同的形式感;以及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内容的依附关系,和因此所形成的形式结构;还包括人物穿着佩饰所形成的空间位置及对服饰形状的概括等。从整体开始到细枝末节都经过了一番细细的推敲,感到非常有意思。在作品绘制过程中,翻阅并借鉴很多大师及当代画家的作品与画论,确定画面的构图方式、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方面的构思并将这种想法逐步的表现在画布上。在创作技法上学习参照一位中国当代以京剧为题材而创作的画家叶圣琴的作品中明快的色彩效果使画面生动活泼。将这种对画面处理的方法运用到笔者油画的创作《浮生》中。重点在色彩的表现手法和画面的结构,色块与色块的构成,运用抽象因素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笔者试图以力所能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的义无反顾的进行研究与探索,并与广大老师及同仁一起探索民族油画的表现“意境”的元素所以功力修为到了极致燹卩鸬绷暇蚍抱沾,一定会催生出一种“新中国思潮”的民族油画形式。在如今艺术盛行并迷茫的年代,很多的传统艺术形式和元素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是使人振奋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元素,重新诠释中国艺术和中国精神,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元素会在当下世界艺术舞台上展现一种具有当代精神的、具体强烈精神符号的民族油画语言。大家一起努力,会实现的。
传统戏曲论文篇七
摘要: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世界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都是世界人类艺术的结晶,都是世界人类文化艺术的传承。虽然二者都是综合类舞台艺术,并且在艺术形式和发展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审美的差异导致了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之间又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从语言和表现的角度来浅析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西方歌剧;中国戏曲;差异。
一、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语言差异。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剧本都是以语言文学为主,但是中西语言各异,剧本的创作也就各具特色。西方歌剧文学剧本一般都是以白话散文为主,不管是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还是日耳曼语系虽然有各自的发音规则,但是语言发音押韵方面较弱,因此,西方歌剧的各剧种,在剧本的创作方面对于语言发音的押韵上没有太大的要求。例如使用拉丁语系意大利语发音为剧本的歌剧,意大利语的发音规则是辅音加元音,类似于汉语发音的声母加韵母。意大利语中元音只有5个“a、e、i、o、u”几乎所有的意大利语单词发音最终都用这5个元音来结束。元音少,在发音上更利于押韵,但是由于在西方语言里,不是一个单词就能表达更多的含义,过度的追求发音上的'押韵必然导致剧本语句的连贯性,因此,西方歌剧的文学剧本会根据创作语言特征,更多的采用白话散文为主。普契尼所作歌剧《艺术家的生涯》选段男高音咏叹调《冰凉的小手》,使用意大利语演唱,其中歌词“chegelidamanina,selalasciriscaldar.”意思就是“你这冰凉的小手,快来让我给你暖一下。”也是很直白的意思。由此可见,西方歌剧的文学剧本多以白话散文为主,对于歌词押韵没有过多的要求,而是从歌词内容上来展现其剧本内容的动作性。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中国戏曲的剧本主要来源就是历代文学大家所作文学著作,文学性很强,因此,中国戏曲在语言上更侧重于韵文,唱词上更讲究押韵,而在说词上则会以散文为主。中国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一体的综合类舞台艺术,观众群体上至达官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在创作时剧本内容既生活化,又有很强的文学性。再加之汉语语言丰富的表达性,发音的多元化性,造就了中国戏曲艺术在唱腔上既能保持汉语语言的特性,又能使之贯穿音乐。中国戏曲的“唱白”和“念白”注重押韵。例如,京剧《卖水》的一段经典念白“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口点的胭脂什么花红。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既把歌词内容完整体现,又非常押韵,并且文学性极强,保留了汉语文学自身的艺术性,在结合伴奏音乐的同时,更具有音乐性。因此,中国戏曲的唱词和说词都非常押韵又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
二、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表现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审美的差异,西方的艺术更侧重于写实,注重对细节的真实刻画,力求把现实生活中或者神话故事里的内容完美再现。因此,西方歌剧在表现中侧重于对剧本所描述的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在对于舞台布置、道具、服装、表现形式等一切细节则以写实为主,力求真实。例如20xx年,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演的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所作歌剧《魔笛》,整体的舞台效果就非常的写实,不同的人物角色有着不同的人物造型,夜女王、王子、祭司、捕鸟人每个角色,多人饰演都有着不同的造型。而在舞台背景的布置上,每个场景都有着不同的相对应的舞台造型,甚至在道具上,酒杯里的红酒,都是真实的。而在表演方面,演员的舞台肢体动作都更贴近于生活,很真实。在歌剧内容结构上强调故事情节的写实,或对真实世界的再现,或对神话故事的写实演绎。故事内容很完整,主线清晰明了。这些都反映了西方歌剧对于表现方面,更侧重写实。“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不拘一格,自古以来对于意境的追求远大于写实。相较于侧重写实的西方艺术来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更侧重于对于意境的刻画。因此,中国戏曲在舞台布置、人物造型、道具背景上更为抽象、更加艺术化,在表现形式上更侧重写“意”,讲究“神似”,注重表现抒情。例如豫剧《穆桂英挂帅》,舞台上一块背景布、一台小方桌左将出、右相入,简单的舞台布景就能演绎一出传统大戏。道具方面,一面军旗就是千军万马、一方镇纸就能运筹帷幄,兰花指娇柔妩媚、剑指威震八方。人物造型上,不同的脸谱不仅对应不同的人物造型,而且还反映了人物的善恶美丑和角色性格。在剧情结构上更注重的是用情感来表达剧情,每一个剧目都不仅仅是直白的表现剧情表面的内容,在表象之下,总有一个引人深思的寓意,即和、善、美的寓意。这正是中国人的思维,中华民族的思维,中华文化的思维。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戏曲相较于西方歌剧而言,更侧重于写意。
三、结语。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根植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土壤,都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硕果,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综合艺术形式,都对人类文化艺术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可以相互借鉴其优点,相互促进,使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得到更久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10.
[2]田可文.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4.
[3]徐中奎.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比较研究[j].民族音乐,20xx,05.
传统戏曲论文篇八
事、唱词、唱腔,对于我来说早已烂熟于心了,只可惜自己的嗓子不行,不然的话肯定也会是一名黄梅戏的票友。《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
《天仙配》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是因为其剧情、唱腔、唱词、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所以说,《天仙配》剧目在黄梅戏中的地位相当于九鼎之尊,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深受老百姓的喜好,戏词通俗易懂,达意深刻,故事情节悲喜交加,简洁却勾人心弦,非常的适合普通大众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统治势力)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孝道”),又贴近时代的特点(反封建),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剧、昆曲那样有复杂的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传统戏曲论文篇九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童年与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度过。当时农村的娱乐活动很少,村里一年一度的唱大戏就成了全村人最大的娱乐奢望了。
每到秋初之际,村里就会派人外出写一班戏来村演出。一来丰富丰富匮乏的农村文化生活;二来正值农作物急需雨水之际,也祈盼风调雨顺,以求当年有个好收成的心愿。在人们的期盼中村委传出哪天来村演出的确切消息,大家相互传递着信息,各自邀请着外村的亲戚朋友来看戏,全村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的气氛。在演出的前一俩天,每家每户或多或少会增加些新面孔,邻里之间相互问候着,祝福着,村里显现出几分少有的热闹。
汽笛清脆的响声把寂静的村庄沸腾了。大人们相互谈论着今晚早点吃饭,去戏场看戏;孩子们雀跃着,奔走相邀,往返在家和戏场之间,往日没人驻足的戏场热闹了起来。中午过后,在村子的主要街口贴出了海报,人们浏览着、谈论着、嬉笑着、相约着晚上的戏场。
大约下午6点以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了,晚饭要比平时吃得早,孩子们则已经有早早就到戏场去占座位的了。那时没有什么公共的座椅,靠近戏台的前面村里会摆上几排杨树椽子,充当临时的座椅,后边就是各家各户从自己家里带来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或凳子、或椅子什么的,大家倒也摆的一排一排的,虽然不是摆的太整齐,但大家还是比较规矩的相互照应着。我和妹妹也会早早去场子里在好一点位置的椽子上摆上几块手绢什么的,占几个座位,一下午兄妹二人轮流的看着占下的座位,看着戏台上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和熟悉的、不怎么熟悉的小孩、大人打着招呼,焦急的盼着夜幕的降临。日头缓缓的向西沉去,夕阳染红了半个天幕,戏场也仿佛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场子里的人们逐渐的多了起来,嬉笑声、叫喊声、小贩的吆喝声充斥着整个戏场。我们兄妹二人也翘首寻找着自己的家人,不时互换着跑回家吆喝几声:快点、快点。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陆陆续续的到齐了。8点钟开始,台上会每隔一会儿奏一段过门:一是提醒戏子们应该开始化妆准备了;二是告观众戏快开了,大家尽快到齐了。人们扬着笑脸,嘴里边磕着瓜子什么的边唠着家长里短的话题等待着正式开演。
8:30到了,戏台上的幕布随着器乐的演奏声缓缓地拉开,戏演开了,台下的吵杂声也逐渐的静了下来。人们的表情随着表演的剧情变化着,懂得、不懂得全都津津有味的欣赏着,随着演员过硬的功底和卖力的演唱以及群众忘情的投入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初秋的暑意融入了浓浓的戏情里,高涨的激情把夜空也渲染的亮了许多。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也瞪着眼看着戏台上表演,听着大人们嘴里不时传出的几句解说,似懂非懂的留着记忆,逐渐的积攒起了对戏曲的爱好。大约12点半以后散戏了,人们呼男携女,扶老抱幼鱼贯而出了戏场,吆喝声、狗叫声、开门声、关门声把整个村庄搅得又出现了短暂的沸腾。
如此四天,辛劳一年的人们的脸上露出的是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演出结束后,大家任要谈论几天,比比去年的啊;今天的有什么不足啊;戏子们谁好啊等等之类的话题。我们孩子们也是演出后的几天才能从喜悦中恢复过来,但却在我们幼小的心中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痕迹,陪我们长大成人,培养出我们这一代对戏曲的爱好。
传统戏曲论文篇十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一样地方的戏曲有不一样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明白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明白,一尝吓一跳呀!今日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先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样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此刻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仅有懂得欣赏它的人,仅有懂得关注它的人,仅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此刻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传统戏曲论文篇十一
蔡元培先生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建设有独自特点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趋势之一。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着高校的成长而逐步形成,它具有继承创新、吸收兼并等特点;它承担着引导校园成员健康发展的重担,但是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令人着实堪忧。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不断继承创新,取得了不朽的成绩。戏曲艺术的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现在不断有年轻的大学生去接触戏曲了解戏曲,他们对经典戏曲开始有了热情,他们不断去感悟从戏曲艺术中流露出的思想境界、艺术品位、思想含量、人文意识。
2戏曲艺术在工科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作用。
每一所高校都会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有其共性,也有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及办学历史等原因,有其的特性。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内涵能够充分反映出该校的办学理念,当某所高校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校园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在它的滋养下而发展成长。将戏曲艺术融入工科高校,促进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发展,它符合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1)丰富校园人文精神。
由于学科建设特点,理工科院校人文资源相当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单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而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哲理思想、文化品位等等,作为文化的观念层面,构成某一种文化特色的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2)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戏曲作为一种文人文化艺术,它一直富含古代文人所赋予的文学精神,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科场失意的仕子,官场落魄的政客,常常寄情于梨园,他们豢养家班、编写剧本,他们编写的剧本拥有极高的文化水平,这些剧目暗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爱国情感等等,这也就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质。戏曲艺术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戏曲美的丰富性,戏曲演员在表演上遵循唱、念、做、打、舞五种表演手段,手、眼、身、法、步五重表演技法。在舞台上三两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既是千军万马,一桌二椅表现环境。戏曲艺术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来进行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描绘、思想感情的表达,它以语言的形式来表演生活,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赏戏曲艺术,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为戏曲艺术的抽象、写意、程式化的表演耐人寻味,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它也有助于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
(3)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戏曲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应,它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把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主流思想揉纳于其中,强调对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宣扬教化功能。我国古代戏曲家李渔所著《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说“: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它里面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文以载道、助成教化。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它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剧本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荒诞、离奇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当然,戏曲剧目中也有色情、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内容存在,这就需要继承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向上的戏曲剧目传播到高校校园。戏曲通过在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视觉、听觉上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接受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3湖北理工学院在戏曲艺术进校园工作中的做法。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青铜文化发祥地的黄石市。为了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湖北理工学院在近几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增加了“国粹生香”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校团委主办、艺术学院协办。就组织几次传统文化进校园次活动,笔者感悟良多,下面就其主要几点与读者共议之。
(1)突出特色,小型多样。
抓住戏曲艺术中心,不定期开展活动,就活动类型来说有讲座、文化沙龙、演出等形式;在为期3个月的活动周期里,共组织活动8次,近3500余名学生与民族艺术零距离接触。活动内容不仅仅有京剧还有昆曲、湖北大鼓、汉剧与阳新采茶戏,这既体现了戏曲艺术的高雅性、多样性还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本土性。
(2)合理安排,内容创新。
在主题讲座中邀请专业老师与学校戏曲爱好者共同主讲,为了能够调动现场气氛,讲座融合了现场化妆、实时表演、服装道具展示的形式,将戏曲的幕后工作搬到了台前,使得讲座与表演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讲座的感染力。现场气氛高涨,无一人中途退场。
(3)利用社团,培育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是培育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民族艺术永存于校园,学校还成立了戏曲社团——湖北理工学院京昆研习社,开展戏曲社团活动也是进行戏曲艺术进校园的一种实践方式。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有效地加强了传统文化载体建设,广泛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展示、学习与体验三个层面的活动,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了“教育活动化、活动社会化、教育品位化”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校园文化与戏曲艺术的互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弥补了传统的工科校园文化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戏曲论文篇十二
摘要:“戏曲”作为我国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戏曲以其独具特色的视觉及声音表现方式,融入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之内涵,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标志性代表意义。唱片作为最早的声音记录载体,对“戏曲”内容的早期记录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至今日,在传统唱片出版日益减少的新媒体时代,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对戏曲内容进行广泛推广,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传统戏曲;兼容并蓄;多媒体传播。
一、戏曲艺术的先天性基金决定其对中华文化的兼容性。
我国的戏曲艺术,远可以追溯到商人巫乐,周人礼乐,在先民们那里,诗乐舞一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都是很自然而然不过的事。可考察的信史里,我们也可以探寻到,戏曲是如何从那些傩戏社火、俳优角抵、散乐教坊、佛教变文中生发孕育出来,直至在宋南戏中渐趋成熟,并在进入明代以后繁荣昌盛。戏曲,它可以说是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的下移,但它也是我国各类艺术形式、审美意识发展到成熟、自由阶段后,熔铸一炉的集大成者。明代汤显祖便已试图将戏曲抬高到与诗文等艺术体裁同等高的位置上,他盛赞戏曲“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戏曲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在过去,它是全社会所有人群的普遍娱乐形式。富贵人家的堂会、文人清客的雅集、节庆集市的庙戏、乡间野外的草台班子……它以极简洁的形式、极生动的意蕴,在方寸须臾之间,容纳无尽广阔的时空,演绎至情至性,大是大非,它毫无疑问是华夏文明乃至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正因此,昆曲才会在20xx年成为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其中位列第一,其后,南音(20xx年)、粤剧(20xx年)、京剧(20xx年)也纷纷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戏曲里可深究的学问太多,从戏文唱词,到声腔曲律,从身段程式,到行当行头……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一种演剧艺术,戏曲是活在人身上的,它经一代代人传承,也只有当它被人传唱、被搬上舞台演绎时,它才真正呈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如今,数百年前虎丘曲会的万人空巷,彼时名伶的绝代风姿已难以复现,幸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越来越多对抗时间流逝的手段。
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早期戏曲唱片的录制及“新媒体”传播。
18,唱片作为声音记录的载体,从西方传入中国。戏曲内容作为我国早期唱片的主要内容形式,在上个世纪初期广泛流传。戏曲为早期唱片提供了广泛素材,其本身的流行程度以及诸多杰出艺术家们的影响力也给早期唱片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唱片本身,更是无疑记录下了尤其京剧以及各地方戏成熟与发展时期的珍贵音响资料。1.梅兰芳开拓创新,成为最高产京剧唱片艺术家在唱片进入中国初期,戏曲艺术家往往固守心得,对录制唱片行为表示排斥,有些伶人即便录制了,也会在演唱中故意唱错几处或者含混几处。然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16岁时已经接受到新潮文化的广泛影响,在中国早期唱片录制中,梅兰芳属于最高产也一位。从19开始灌录唱片,到1949年以前,梅兰芳共录制唱片176张。据“中华老唱片保护工程”史料记载,梅兰芳先生对录音时演唱要求甚高,努力唱出当时最高水平,通过唱片的传播,将梅派艺术创新包容的精髓广为流传。2.当年的戏曲新媒体(唱片)的广泛传播扩大了梅兰芳的影响力唱片在中国的传播也广泛扩大了梅兰芳的影响力。当时戏园只有几百人座位,而正是唱片,使得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打破戏园的限制,传播到各地。当时另外一种声音传播方式——电台广播的京剧唱段也都是播放唱片内容,于是借助唱片极其外延,人们实现了那个年代的戏曲多媒体传播,也造就了梅兰芳先生的海内外广泛影响力。再比如京剧大师谭鑫培,清末民初“无腔不谭”,再到如今的“谭门七代”,国内戏曲须生行至今仍将“谭鑫培”奉为祖师。但说到影响力,如今梅兰芳的影响却大大超过谭鑫培。原因何在?当然与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录制唱片而言,梅兰芳在解放前共灌录唱片176张;而谭派谭鑫培亲自所录唱片只有7张半。因此,当时梅兰芳的现代做派,使其凭借当时的新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实至名归。
三、传统戏曲唱片的现代出版困境。
数字时代,传统音像出版市场持续低迷。实体唱片工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已被颠覆,国内传统音像出版单位也大多完成公司制改造,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商业市场不断改革创新,寻求兼容并进的生存模式。目前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戏曲类专辑大多为音乐编辑基于自身的艺术素养对原有经典剧种及唱段进行再次加工生产,以不同载体的呈现方式进行编辑出版,包括cd、lp(黑胶唱片)。虽然当前黑胶市场回暖,但是也仅限于部分发烧友的青睐,实体唱片市场并非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所以传统戏曲内容多媒体出版传播亟待整合、创新,使其真正发挥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在音像出版行业的新媒体融合日益成为趋势的今天,出版形式多样化,出版主体多面向,出版效益多元化,出版单位与其他传媒机构完全有可能通过渠道、人才、资金、平台、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产生新的`发展空间。
1.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0xx年1月26日,以“两办”联合印发的方式,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了国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主张的倡导和阐述,而是要切实落实到各相关工作实践中。
2.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交互传播。
目前,国内一些传统唱片公司也在寻求多媒体出版传播方式。如中国唱片总公司开发的一款“听戏”互联网戏曲开放服务平台,就是基于“十二五”国家财政部重大项目“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中的中华戏曲曲目的基础上研发的。这款“听戏”app便是以当代新传播方式对传统戏曲赋予了更新的能量。利用用户评论、吸纳戏曲表演艺术家进驻平台、戏曲周边衍生产品线上活动与线陆嗬胂非沉嘟岷系姆绞剑加没枨蟆f渲校20xx年曾邀请著名梅派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与现代京剧《大唐贵妃》的词作家翁思再先生一同讲述“梅派艺术与现代传播”。并于观众分享梅兰芳先生对于京剧艺术的包容与创新,通过观众现场提问,与艺术家共忆往事,将用户与京剧艺术紧密串联。希望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科技手段,实现对中华戏曲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形成一系列戏曲艺术资源互联网应用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带动戏曲艺术文化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实践“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听戏”互联网开放戏曲平台的建设,带动中华戏曲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以更好的戏曲内容和传播方式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结语。
传承、创新、推广、保护、学习中国戏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和普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戏曲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文化出版机构,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新媒体技术,普及传统文化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方式,传播有态度的戏曲文化价值观;通过手机app等现代客户端,传递有影响的戏曲文化理念,是传统文化出版机构适应市场潮流的运营方向。深挖用户喜好,定点推送;紧跟,及时更新曲库;立体的戏曲资料传播、唱词剧种艺术家介绍伴唱全方位展示;完善的专辑唱腔艺术家内容呈现……辅之以戏曲宣发与教育、文创衍生品开发及戏曲走出去实体活动,中国戏曲的现代打开方式丰富而多样,必能让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传之久远并利于千秋。
参考文献:
[1]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