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教师读后感(汇总17篇)
读后感是加深对书中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的了解和思考的重要手段。阅读之后,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借助别人的观点和见解来丰富自己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无论你读的是哪本书,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一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我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教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也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二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有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孩子。”这一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教不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几种被人们说是“爱生”的表现,略谈一下我自己心里的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爱动脑,声音响亮,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
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
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
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这样“中间生”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
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
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爱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其优点,找出爱的理由,用真心去爱他们,用热情去感化他们。
第二,爱应该是细腻的,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爱。学生是人,是一个多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与痛苦,让他们体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去爱他们。
第三,爱应该是严峻的,要做到刚柔相济的爱。教师爱学生并不是无要求的爱,并不是爷爷奶奶式的爱,并不是无限的爱。爱中有要求,爱中有希望,爱中有原则。
显然,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爱的小学教师!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三
最近拜读了浙江湖州师范学院王荣德教授编写的一本教育书籍--《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对于本书的第六章“现代教师人格塑造与修养”的“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教师成长”一节中,对优秀教师的人格培养和具体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读后深有感触,现将几个重点论述和读后的感想略记下来,与同行共勉:
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工作使一种价值引导工作。教师本身的'价值观若不能和社会的发展相和谐,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就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影响整个教学生活和教学目标,也谈不上工作的效能。有些教师,在进入教师岗位初期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缺乏了解,甚至把教师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他们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把自己的职业感情培养出来。而优秀教师把从事教育事业看作一种使命,真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拥有自己的职业信仰,那就是在外界出现干扰的情况下,一般教师往往放弃努力,甚至抛弃自己的职业理想,另谋他业。而优秀教师往往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信念,排除干扰与杂念,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愉快的工作心境。
一个教师的职业动力系统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动机等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教师从事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方向,是其工作积极性的源泉。正是优秀教师在需要、理念和信念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特点,才能推动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辞劳苦,取得卓越的教学和教育成果,并未其他个性品质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这一点在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比较中已经非常明显地显漏出来。
教师的事业心是学生、教师和教育影响之外的第四教育要素。一般教师也有事业心,但其强度与优秀教师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业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往往对自己要求不高且努力不够。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在于他总是不满足,在工作中努力实现最佳境界。有了标准,才有高追求,才有高效率,才有高水平,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辉煌的事业。
工作反馈;重成就,轻金钱,从工作的成功重得到快乐和激情。教师成就动机的高低,对于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教师对自己抱负水平和成就方面都不作突破性追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而教育本身有很少有人能创造奇迹。优秀教师则不然,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追求高成就并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创造自己教学生涯的奇迹。
教师的工作还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智慧和技能的输出,这种奉献,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充实自己,为输出才智而勤奋地吸取养分。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以教学为一种价值,一种乐趣。相反,如果没有适当的教师价值观,缺乏兴趣,就会无心工作,得过且过,这当然要影响其教育效能的发挥。
对己对事对人的积极态度上,优秀教师大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满怀一片爱心。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同时能够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在行为方式方面,优秀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重都能够认真负责,自始至终地之行已经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他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重有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会轻易受到别人暗示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当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是能够沉着果断的妥善处理。
一个教师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心理和行为为进行不断地调控和完善的。可以说,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调节的水平越高,也能促进一个人的发展,并进而实现自我的逐步完善。在自我调控方面,优秀教师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自我调节、保持心里平衡,设法摆脱困扰,继续努力,这是优秀教师在各种不同的班级、各种类型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重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在自我完善方面,优秀教师更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他们能时刻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加强各方面修养。这是由于优秀教师能自觉地完善自我,保持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势头,才能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教学和教育的高峰。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四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应与时俱进。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备课组活动呢?我想这是我们组里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的一个课题。经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我们初步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批改作业要认真,还要勤快。分专题集体备课。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之前,主讲的老师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在每次集体备课的前几天拿出下一次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材料齐全后发给每位老师,所有成员阅读、思考,提出个人的意见和修改方案,利用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定稿。在集体备课中,每个人要把自己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另外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备课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准备阅读、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练习材料。
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例如,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定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一、两个单元的课。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本学年段英语学习的常规要求。例如,作业格式、课外阅读量、写英语周作文的篇数以及听力的要求等。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抓好英语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重大,每个学校都应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三、每周的备课组活动内容可以是:分析试卷、高考题,或理论材料(论文)阅读、分析,或交流自己平时阅读过的比较好的教学资料。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教师博学多才,学生耳濡目染,也为学生刻苦攻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平时广泛收集资料。教研写作需要教师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因而应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报刊、杂志、电视等都是很好的资料来源。
四、组织老师多听名教师的课、或讲座,或交流。名师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名师的方法指点对我们来讲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写教后反思,或教学笔记,记录教学中成功或不足之处,或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也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作为常常源于反思之中。总之,我们要有效开展校本研究,就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五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有人问你:“老师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了。”你说得对但又不完全对。应该说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确是老师们经常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也是人们认为非常严重的错误。其实,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也会给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简单问题,一位学习表现欠佳的学生站起来回答,结果他回答错了,即使老师没有当场大声责怪他,但是如果老师此时向他投去一个很不满意的眼神,或者是老师的脸上挂满了很不高兴的神态,这样也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轻则学生再也不敢回答问题,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差生”,重则该生会害怕上你的课,产生自卑心理,从此学习萎靡不振、一落千丈。这也是我们一些老师无意之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当然,除上面点到的之外,我们老师容易犯的错误还有不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洛林。奥林奇认为,所有的老师都会犯错误,作为一名老师,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如何减少犯错误。他在《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得25个错误》中把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归类为25个。这25个错误是:
1、不当的教育策略;
2、体罚;
3、有意疏远;
4、公开嘲讽;
5偏袒;
6、生理歧视;
7、人身攻击;
8、不当的师生关系;
9、故意虐待;
10、种族、文化歧视;
11、侮辱;
12、不当的班机策略;
13、不当的厕所使用习惯;
14、不当的教育策略;
15、不当的评估;
17、学术不足;
18、拙劣的管理;
19、教师的名声;
20、教师判断失误;
22、不道德行为;
23、错误地指责;
24、不当的反应;
25、性·骚扰。
为研究这些错误卡罗林。奥林奇博士收集了大约325个故事情节,其中,为了说明这些错误她在书中列举了194个案例。这些案例绝大部分都是现已成年人的回忆,他们回忆当年自己当学生时与老师发生的最不愉快的`经历、故事,读罢让人触目惊心。虽然这些经历、故事已经过去很久,有的甚至几十年,但是他们对老师所犯的错误还记忆犹新,耿耿于怀,甚至有不少人在回忆中还对自己的老师充满着怨恨。可见,老师所犯的错误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正如卡罗林。奥林奇博士在该书引言中所说得那样:“一些老师的言行会伤害学生,给学生心灵造成的创伤会一直伴随他/她成长,并折射到他/她的成年生活。”每当读完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我都会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尤其书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更是让我深受启发。虽然该书所例举的案例都是发生在美国,但书中教师所犯的错误与我国现在一些教师经常犯的错误仍有许多相同之处,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我们中国老师仍有许多借鉴、思考的价值。如“能干的教师会随时关注学生的困难,扮演指导着和援助者的角色,这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氛围”,“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作练习时的感受”,“当你伸出一个手指责备人时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像你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它优点”等等。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之,读完此书我又受到一次教育。它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改变自己的教育策列,这样才会减少犯错误,才能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六
假期里读了《塑造教师》一书,读完后深受启发,觉得这是一本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好书!
这本书与其它教育类书籍不同的是,采用叙事的方式,描述教育实践中的案例,从日常生活教学中教师易犯的错误着手,对各个案例进行逐一剖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及方法。提出的建议实用性强,很容易付诸实践。
在案例中,教师都对学生缺乏鼓励,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希望值低,并从言语中打击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老师责任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生,就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出色,让学生希望永存!所以教师永远不能让学生放弃希望,而应当教导他们努力学习,相信自己的能力,教会学生坚持不懈,而不应该学生泼冷水、说风凉话。
总之,这本书中描述的种.种案例,让我沉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阅读,使我享受了教学中的智慧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我自己在教学中更加完善自己的教育言行和技巧,从而发展自己,成熟起来。
就如书中的序言所说:“所有的教师都会犯错误”是啊,我们并不是有意去犯错误,甚至我们在犯这些错误时,还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读了这本书,我希望所有读过这本书的教师都能认真地反思,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有一个更美好的教育时代!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七
教师是社会的桥梁,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希望的重任。青年教师们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习得新的知识与经验。今天,我将分享我在塑造教师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因此,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坚定信念的教师,才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影响学生。
其次,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第三,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教育事业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支撑。有时候,学生的进步可能是缓慢而微小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鼓励并帮助他们。对于那些学习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和耐心,只有我们用心去教,他们才能找回自信,才会有机会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只有与学生们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只有与家长建立起稳定的沟通渠道,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只有与同事之间建立起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才能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最后,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感。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爱与责任。教师要关爱学生,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业,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健康。教育是因爱而生,并通过责任而实现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怀。
塑造教师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会因个人经历和教学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然而,以上的心得体会是普适的,它们是教师成长的基石和奋斗的方向。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教师,才能够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教师是塑造未来的工程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努力。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八
说句实话,当了将近二十年的教师,工作的压力让我或多或少都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每天的忙忙碌碌让自己的心里少了快乐、幸福感,多了紧张、迷茫、失落……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在降低,有时候会比较悲观。阅读了《塑造阳光心态》一文,让我如沐春风,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为我打开了心结,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从《阳光心态》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乐观开朗这样一种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能让人心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适应环境,力所能及改变环境,人格健康。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它能引导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览《塑造阳光心态》一文,我明白了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心态出了问题,那就要调整好心态,塑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阅读短文,其中的四个让我们体验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的步骤让我感受最深:第一,养成一个习惯:善于发现美。第二,学会放下。第三,学会利用而不是无奈。最后,服务他人。这几点让我懂得了要学会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学会放下,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我们如果能这样想,情绪就会变好,心态也就好了。我明白了只要拥有了积极的心态,就能获得成功。生活中我应该要具有乐观的心理状态,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能老想着不好的方面,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不要只和比你条件好的人攀比,也要想想还有比不上你的呢,俗话说得好‘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嘛!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必要求最好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工作中我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把工《www.》作当成一种乐趣,不要太追求完美,这样自己也没有那么累!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九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10多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塑造阳光心态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句实话,当了将近二十年的教师,工作的压力让我或多或少都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每天的忙忙碌碌让自己的心里少了快乐、幸福感,多了紧张、迷茫、失落……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在降低,有时候会比较悲观。阅读了《塑造阳光心态》一文,让我如沐春风,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为我打开了心结,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从《阳光心态》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乐观开朗这样一种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能让人心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适应环境,力所能及改变环境,人格健康。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它能引导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览《塑造阳光心态》一文,我明白了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心态出了问题,那就要调整好心态,塑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阅读短文,其中的四个让我们体验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的.步骤让我感受最深:第一,养成一个习惯:善于发现美。 第二,学会放下。第三,学会利用而不是无奈。最后,服务他人。这几点让我懂得了要学会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学会放下,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我们如果能这样想,情绪就会变好,心态也就好了。我明白了只要拥有了积极的心态,就能获得成功。生活中我应该要具有乐观的心理状态,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能老想着不好的方面,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不要只和比你条件好的人攀比,也要想想还有比不上你的呢,俗话说得好‘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嘛!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必要求最好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工作中我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不要太追求完美,这样自己也没有那么累!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一
教师是造就社会未来的重要角色。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递知识技能和引领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然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并非易事。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塑造自身的技能和素养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将从专业知识、个人修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情感经验五个方面探讨塑造教师心得体会。
首先,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知识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最新进展,以保持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在我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更新教材,并与同行交流经验。这些努力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个人修养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教学能力,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作为教师,我深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因此,我注重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通过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悉心对待学生以及与家长和同事的良好沟通来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这些努力,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尊重。
第三,创新能力是塑造教师心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积极研究和应用新兴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实现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第四,团队合作是塑造教师心得体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工作中常常需要与同事、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例如,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我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启发和支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同时,我也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组织合作,共同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我感受到了共同奋斗的力量,取得了无法单打独斗时所无法达到的成就感。
最后,情感经验在塑造教师心得体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我相信,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术成绩。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我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我鼓励学生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通过这些努力,我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让他们更加信任和依赖我。
总之,塑造教师心得体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通过提高专业知识、培养个人修养、发展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和建立情感经验,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同时,教师也应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以便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和引领者。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二
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引导并塑造他们的品格和思维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所思所悟。
第一段: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在塑造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要从学生成长的多个层面出发。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和课堂讨论中,我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最后,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我尽量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发现,学生在重要的学习领域上有着不同的潜力与弱点。为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通过布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们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第三段:发挥激励的力量。
激励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发挥激励的力量,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追求卓越。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给学生制定目标,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例如,当学生们在小测验中取得进步时,我会表扬他们的努力,并给予小奖励。这种积极的激励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此外,我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
第四段:与家长紧密合作。
在学生的教育中,家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我常常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困境,实现个人的成长。
第五段:不断反思与提升。
教师是永远的学生,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提升自己。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我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我也抽出时间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我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总结:作为塑造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激励的力量,与家长紧密合作,并不断反思与提升自己。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品德、有智慧的新一代。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三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简爱人物形象塑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取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帝的《简爱》,那就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产生的新变化,也有了与之前不同的追求。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期在一起生活,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躇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一样,需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以她倔犟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她勇敢地放奔曾经的生活,却最终得到了幸福的生活。她能够掌握自己人生的遥控器,她是好样的。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很多的简爱站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宽广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去生活。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主要内容是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在饱尝寄人篱下之苦后,简·爱毅然离家求学。学校的生活,使她领略了被辱和被爱的人间冷暖。离开学校后,她来到了桑菲尔得当家庭教师,在她以为幸福真正来临时,却又为一个疯女而远走他乡。他不知情的遇到了自己的表哥、表姐,成功的分到了叔叔的五钱块遗产。最后他跟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简·爱》这本小说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们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埋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被认为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你以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像《简爱》这样深入人心的却不多、它以一种让人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同时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同的待遇、里德夫人的嫌弃、约翰的辱骂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自尊的践踏、但简爱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怨恨、内心充满阴霾、相反的、她的内心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这早就了她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品格。
文章中的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狠毒、却能得到所有人的纵容、约翰什么坏事都做、纵然与他的母亲做对、也不会使她迁怒、而简爱无论做什么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一点闪失、却还是被人骂、得不到他们的喜爱、这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无情与冷漠。
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卑微而感到自卑、并认为自己与罗切斯特是平等的、她纯洁、高尚的心灵使罗切斯特深深地爱上了她、并开始了对她的追求、然而、在他们结婚的当天、简爱得知他已有妻子时、她毅然的离开了他、他放弃了金钱和地位、我想、现在的社会上、很少会有人做出与简爱相同的抉择、利益的诱惑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只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利益而不是离开。
简爱是大多数读者所敬佩的应该是她的品格、她独立、坚强的品格、让很多人赞叹不已。
小说设计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被毁了、他自己也变成了残废、但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在与个人尊严与爱之间产生矛盾、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里弗斯的求婚、而选择了罗切斯特、这说明了她对罗切斯特的真心。
而如今、在穷与富之间、在爱与不爱之间、很少会有人像简爱一样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这篇小说不仅使读者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同时也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使读者受益匪浅。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爱》夏洛蒂《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
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简爱每一次成长,都饱尝生活的艰辛,她的人生的每一步充满了辛酸的血泪史,她就象一只笼中的小鸟努力地想张开翅膀,妄图寻找快乐和自由的天空,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碰得头破血流,差点折断了翅膀,在险象环生的人生路上,她举步维艰,她不仅要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而且要忍受各种人为的灾难,从精神的歧视到肉体的折磨,从苦难的童年到坎坷的求学生涯,从戴着良母面具的里德太太到道貌岸然的伍德学校的校董,她可怜的自尊被残忍地层层剥离,值得欣慰的是,在黑暗中她看见了些许光明,正是因为这光明她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从而也唤醒了她内心最柔软的情怀,海伦和坦普尔小姐的出现使她感受到明媚的春光,她凄凉的心得到了温暖和慰藉,她们象黑暗中的航灯,照亮她人生前进的方向,坦普尔象是一株洁白高雅的白玉兰,而海伦就象是一枝开在荒凉之地的寒梅,她的命运比简爱还悲惨,她所受到的无端的折磨令人心酸,她脆弱的生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荷,而她却能笑对人生,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忧怨和仇恨,她似乎不属于这个世界,她是来自上界的天使,她是善良和爱的化身,象耶稣一样为了拯救这个世界,承受人类所有的苦难,她的慈善高尚博爱即使是魔鬼也会被她感化,铁石心肠也会为她流泪。
尽管她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在花季之年,饱受磨难后象落叶一样凋零,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她寂寞地死去,她至死都不曾抱怨命运的不公,好象她所受到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都是理所当然的,好象她的存在只是忍受无休止的折磨,但她短暂的生命是多么璀璨,象流星一样划过天际,她的聪明慈祥博爱的秉性永远光照千古,她象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简爱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跋涉和自我完善,可以说她的灵魂一刻也不曾离开过简爱。
翻着《简爱》,不得不承认,我读书的态度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我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当小简爱被斥骂的时候,我不禁对这位被命运捉弄的孩子报以同情的眼光,或者在她的眼中,这所谓的同情是对她的蔑视,她不需要,童年的悲惨遭遇让她反感,也会让他感到痛恨。
或者是海伦和谭波儿小姐的出现,让她学会了改变,但在闲暇之余,我们不得不感慨当时社会的`无情与冷漠,伴着简爱的每一次的化险为夷,我不禁为她欢呼,当他勇敢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的真爱时,我被她的选择所感动,当她去照顾已经残疾的罗切斯特的时候,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每一段的经历更重要的还是写出了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感纠葛和心路历程,她的心灵矛盾和内心冲突。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憧憬和追求,将女主人公的热情奔放,藐视习俗,追求解放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简爱的身上,不得不对今天的生活报以庆幸。相比较而言,我们所缺少的不都在简爱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生活中,简爱的任何一点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当今社会的典范。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四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初级中学)。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从各方面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做学生敬佩的人。
关键词:塑造;内外兼修;良好形象。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以德立身,以身立教,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倾一腔热血为中华哺育英才,尽一生精力为民族培养栋梁。那么,怎样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呢?我认为应该内外兼修,做到以下几点。
一、终身学习,博学多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更多、更广,而且他们好奇心强,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常会提出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真理的殿堂就必须要终身学习,具备雄厚的知识储量,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懂得些琴棋书画、文艺体育、科技鉴赏等知识,具有解答和辅导的能力。在文化课上能挥洒自如,或旁征博引、或启发暗示、或点石成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课外,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各显神通,展示才华,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感染。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博学多才,拥有“一桶水”“一池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人格完美,品德高尚。
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能力的促进者、心灵的培育者、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做学生的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工作上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生活上朴素大方,平易近人;人格上言行一致,一视同仁。教师要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心情,让学生爱其师,乐其学,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慈母严父,以爱树德。
爱是情感的纽带,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此,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做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像慈母一样,尊重、关心、赏识学生,以心换心,爱到实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点点滴滴。又像严父一样,严格要求,不放松,不迁就,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爱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幸福和快乐,觉得教师既是他们敬重的师长,又是他们足以信赖的朋友,从内心萌发出对教师的感激和崇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四、端庄得体,优雅脱俗。
在学生心中,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品德,还应有美的外表。教师的仪表衣着最直接地反映着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应衣着整洁,仪容美观,教态自然,板书工整,举止文明……做到外表端庄得体,优雅脱俗。让学生在这些质朴的外表美中得到熏陶,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情趣,达到身教的效果。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内外兼修,树立良好的人师形象,用广博的学识丰富学生的头脑、美好的品德塑造学生的灵魂、非凡的魅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博大的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灵、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吸取知识的营养师、日常生活的代父母、文明行为的导航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才能撑起教育的蓝天。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五
阳光心灵教育工作室主办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读书班历时8个多月,于日前圆满结束。参加读书班的十余位学友收获满满、体会多多。现将大家的体会和感受摘要刊发,供各位朋友分享。
学友清净。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的作者维吉尼亚?萨提亚是国际著名的心理治师,家庭治疗创始人。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一出生,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沟通的方式等都是从空白开始的,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本书中主要从自我价值、沟通、家庭系统、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有效沟通等。很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你必须承认你的家庭会偶尔出现问题,你要原谅自己以前所犯的错,允许自己做出改变,并相信事情一定是会出现转机的。每件事情的解决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和谐、友爱的夫妻关系无比重要。我们去感受与发现我们拥有怎样一个家庭,孩子出现问题的背后,很多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家庭不能带给孩子平和,孩子心里就会乱,从而出现不同的混乱状况。父母间缺乏链接,家里就会缺乏爱的流动;夫妻关系好了,孩子的感觉就是温暖的、和谐的。家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夫妻是家庭的建筑师,每个人都在家中承担了许多不同的角色。正因为每个关系都有它的界限空间,所以不要轻易跨越、干涉,要守护自己的关系,夫妻双方都要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我们的家就会变得和谐而美好!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提醒我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价值、成为更灵活有力量的选择者、对自己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真正负起责任,并且更加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最终实现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的理想。
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但又与他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信自己的价值,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要找到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或者心不在焉和一致性表达的交流模式的使用情景,增加交流的顺畅性和有效性。清晰地觉察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了解自己的自我价值,欣赏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愿意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愿意为了更好地成长而改变。每个人都不可能给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让自己充满爱,充满正能量,惠及家人,福泽社会。
“我是我自己,我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有一些人某些部分像我,但没有一个人完全和我一模一样。所以,一切出自于我的,都真真实实属于我,因为那是我个人的选择。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一切它的举动;我的思想,以及所有的想法和意念;我的眼睛,以及一切看到的影像;我的感受,不论是什么,愤怒、喜乐、挫折、爱、失望、兴奋;我的嘴巴,和一切从口中所出的话语,温文有礼的,甜蜜的或粗鲁的,对的或不对的;我的声音,喧嚷的或轻柔的;还有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对自己的。我拥有我的幻想、我的梦想、我的希望和我的恐惧。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我可以和自己成为亲密熟悉的朋友。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自己,并且能够友善地和我的每一部分友善相处。那么,我就可以使我整个人的运作状态,带给自己最大的幸福。我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让我困惑,也有别的部分是我也不明白的。不过,只要我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能勇敢地、满怀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且寻求方法以期更了解自己。”
我们永远不可能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做出改变的过程中,做到: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改变的改善,不能改善的接纳,接纳不了的放下。以放下之心,面对难以割舍的事情;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以感恩之心,感激拥有的一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亲爱的朱老师!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亲如姊妹的学友们!
学友云淡风轻。
一、本书对我最有帮助的3句话:
1、许多事情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既然是心态,就是可以改变的。
没有事情是坏的事情,要用一种正向思维的态度看事情,根据吸引力法则,当你向好的方面想时,你的气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整个宇宙都会集中起力量来帮助你。
2、尊重和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是形成较高自尊的基础。
学会接纳与臣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试着放下,慢慢你会发现,你已遇到更好的自己。
3、我相信我们也有一个管道通过我们的直觉通往宇宙的智力与智慧,这可以通过冥想、祈祷、放松、感知、发展高自尊、对生命崇敬等这样一些方式去触及。
生命是神圣的,敬畏生命,悦纳自己,我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只要坚持走下去,一定会一步步接近宇宙的智慧。
二、改变提升最大的3个方面:
1、对自我本身而言,通过学习体悟,做到了更好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与自己对抗,不压抑情绪,让情绪自然地流动,反而更能体会到高自尊、高自我价值的含义。我发现当一个人真正的接纳自己时,内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仿佛是一个全新的我,内心充满了力量,不是变得沉重,而是感到了轻松。
2、对亲密关系而言,不再想着去改变我不喜欢的种种,而是做到了更好的接纳与欣赏,让他成为他自己。反而是夫妻关系更加的亲密,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轻松。
3、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二人关系。让孩子感到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时刻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同一个阵营的,我们是按照同一的频率在跳动的,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沟通模式。
三、从本书中悟到的3点:
1、高自尊、高自我价值不是他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
2、不要想着改变别人,自己改变了,一切都会改变。
3、接纳自我,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学友peggyzhu。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六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同时我们又与其他人有相似之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有一些人的某些部分像我,但不会有一个人是完全和自己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所有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感受、我的渴望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独特性,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然后去爱别人。
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包括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其实每个关系除了用爱与真诚还需要用沟通来维系,面对面的沟通总是能比较好的让你了解对方的心意,解决双方的误会,保持互动。但是沟通常常会产生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良好的沟通到底是何标准,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对对方毫无保留,坦诚相见是否是良好的沟通呢?这本来也不是只有唯一答案的数学题目,这是我们需要把控的,但又是很难把控的。我们在沟通中总是容易产生误会,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有的人是内敛寡言的,有的人是热情奔放的',有的时候产生误会时有一方可能是不太会解释的,另外一方可能就会胡思乱想导致误会更深,有的时候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总会给人误会,因为他们看起来就是比较强势的一方,大家看不到他们柔软的内心。因为我们对对方的不了解,所以在沟通中仅凭语言和表情也是会骗人眼睛的,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也许你看到有一个人露出了凶狠的眼神,但其实他可能只是眼睛痛在调整时的无意识表情。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一个人的了解是慢慢深入的,但其实我们所了解的他们,大多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是他们愿意展示出来让我们看到的部分。我们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便难以理解一个人,所以这些都是正常的。就像美国一本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一句话:“你永远也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一个关系中,我们需要尊重别人,就像发现自己错误时一样悦纳自己一样包容别人。
塑造教师读后感篇十七
在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热潮中,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会又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提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作为一名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我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下一代的辛勤“园丁”,因而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全部人格特征都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精神世界和文化科学素养,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政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师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在当前社会变革的大潮之中,面对四面八方各种观念的巨大冲击,教师队伍也在经历严峻考验。一方面,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有些人价值天平发生了倾斜,职业信念开始动摇,奉献意识淡化了,“爱岗敬业”成为仅仅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发达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教师怀着不变的信念,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才能,以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风范和高尚人格,滋润和培育着青少年的心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努力通过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将师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推向持久和深入,从而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责任。
《规范》使我们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有据可依”,现实中无数优秀教师的榜样又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师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生动素材,下一步就看我们如何去付诸实施了。我期待着,各级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政部门拿出行动,真正将师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落在实处;我期待着,我和我的同行,能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来全社会更多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