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教案(优秀20篇)
教案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详细设计。教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教案,提高自己的编写水平。
赤壁赋课教案篇一
(板书“面对不幸”。)。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 ,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二
本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标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这节课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上节课时,节奏较快,感觉前紧后松。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战争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能配以形象的影视,教学效果更好,而且可以让学生联系美国的9·11事件分析恐怖活动带来的危害,进而正确认识极端事件的弊端。
赤壁赋课教案篇三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孙老师在进行写字时,她不是向我们那样,把这篇课文要求写的字进行指导,她是把生字进行归类,这节课她指导的都是带有“心字底的字,把本册书中出现的带有心字底的字都带进课文,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做到举一反三。她指导生字时叫学生先写一个,再写一个,写字环节落得实。
一节课不可能上的那么完美,一定有不足之处,但我们只有取长补短,自己的课堂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在教学这一课时,总觉得学生对毛主席那种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的感情,学生感悟不深。因为毛主席的年代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他们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他们生活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代。加上我们这里用水很方便的,家家都有自己打的井,因此,学生对老百姓立碑纪念毛主席的行动感受不深。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影象渲染。我播放了一段江西老表去老远地方打水,以及老表们在一口脏兮兮的池塘里洗衣、洗菜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引起感想。
二、实践活动,为“井”取名。创设情境,老师当记者,学生当乡亲,问你们为什么要在井旁立块碑呢?那我们来帮井取个名字吧?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说出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交流“革命井”因为在革命时期挖的。“毛战乡井,因为是毛主席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的。”“我们小组取的井名是主席井……”清甜井、团结井、忆井……”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之情体会的更深一些吧!最后,补充《红井》这一故事,升华学生的感情。
赤壁赋课教案篇四
通过对课文内容深刻细致的分析,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旷达情怀。
老师: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投身汨罗;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如何选择,如何取舍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思想态度。
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一是诵读品味课文的精美语言,一是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下面,我们听录音,听录音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校正自己的读音。一是整体感知全文的情感变化,并依据情感变化划分全文的段落(课件)。特别提示,快速把握全文的情感变化,可以从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入手。
(课件:录音播放)。
老师:哪些同学找到了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
学生1: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
学生2: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
学生3: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
学生4:最好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
老师:同学们找的都很正确,把这几个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全文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同时,文章的段落划分也就比较清晰明了了(课件)。全文的感情变化就是“乐——悲——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一遍,思考第一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或者说乐在何处?(课件,学生读完)。
学生1:有时间和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学生2:有美丽的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学生3:还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非常美妙的感觉。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概括的很全面了,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三个方面,良辰、美景和感觉(课件)。结合课文,给同学们展示一幅“月下泛舟图”,继续深入理解这种“美乐”之感(课件),有了这层理解之后,我们又应如何把课文描述的“乐”读出来呢?自己品读一下。
(学生品读)。
老师: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苏子和客人各自做了什么事情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二自然段,自读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苏子在“饮酒”“扣舷而歌之”,客人在“吹洞箫”。
老师:很正确。找个同学读一下课文对洞箫声音的描述。
学生(有感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老师:箫声表现出客人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伤感,悲伤,凄楚,哀怨。
老师:对,很正确。我们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在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中,客人会发出如此凄婉的箫声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共同走进第三自然段,来了解其中究竟。
首先,我给同学范读下第三段,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客人都诉说了哪些“悲”?
(老师范读)。
老师:请同学回答下,你所看到的客人之悲有哪些?
学生1:为历史人物的不在而悲。课文有“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学生2:在历史人物和自己的对比中,感到自己还没有建功立业而悲。“况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而曹操与周瑜都已经功业盖世。
学生3:为自己的渺小而悲。文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现出了这个意思。
学生4:还有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课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说明了生命短暂也是悲哀的。
老师:同学回答的很好,把客人所描述的可悲之处都找到了。我们总结一下就这样几个方面的“悲”。(课件)。
一是“英雄伟业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一是“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一是“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由此可见,客人原来有如许之悲情、如许之悲事、如许之悲理,难怪其箫声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了。理解了这层意思之后,我们又将如何把第三自然段的“悲”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品读课文。
(学生自己品读)。
老师:同学们推荐一位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让他(她)朗读第三段,让我们共同聆听这悲音。
(被推荐同学有感情朗读)。
老师:读得非常好,请这位同学再读一遍第三段,但要求全体同学轻声的跟着这位同学一块读。读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心体会这悲情悲景悲理悲人,让我们共同通过读营造出这“悲”的氛围,“悲”的意境。
(一个同学领读,其余同学小声跟读)。
老师:非常好。那么面对客人的如此悲情,苏子是否也受到了感染了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四段的“水月”部分,重点看一看苏子是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的。我们首先齐读这一部分,到“而又何羡乎?”
(学生齐读)。
老师:(课件)同学们,这层文字中表述的从变与不变的观点看“水、月”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1:水,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学生2: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老师:此处,苏子用水月作比喻,想要说明的是什么呢?
学生: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所以不必“羡长江之无穷”。
老师:分析的非常准确,这就体现了苏轼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乐观、旷达。(课件)。
而苏轼的乐观超然,却是在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在狱中几近致死,之后又被贬黄州,以疲病之躯躬耕东坡,自食自足的坎坷之后得出的人生感悟。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却怀有如此达然超脱的心情,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对苏轼这种人生状态界定为成熟,具体是这样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得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老师:对于第四段第二层次的“取舍”之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讨论,并写出自己的感悟理解.
赤壁赋课教案篇五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生:应该是不矛盾,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学生讨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有许多问题:
(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这位同学确实善于思考!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课教案篇六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赤壁赋课教案篇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更多。
赤壁赋课教案篇八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总结: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
赤壁赋课教案篇九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一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反思:这个引入,回头看看显得不伦不类。第一,不适合对学生讲,因为太深,所以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一上去讲这个,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好像被一下打懵了;第二,和本课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出发点本想是鼓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以生为本、自主探究”,结果学生没有教材,又变成了一言堂,导致这个开头显得拖沓冗长、滑稽可笑。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
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反思:因为前面的无效,再加上这个,似乎显得更啰嗦,给人的感觉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的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学生:没有!
反思:学生都没有带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时我就懵了,没有书咋讲课?特别是文言文。所以,那会儿语言也是时断时续,课堂的实际与预设不是不符,而是差距太大,是个不小的挑战。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反思:尽管没有教材,我还想力争做到——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因为教的进度要符合学的进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被“教学进度的快车”甩掉了,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思:这篇文章最应该好好诵读的,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课本,所以第二个目标中“反复诵读”形同虚设。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反思:当学生开始背诵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再有过大的声音彰显自己。因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应该退到幕后,倾听、欣赏。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鼓掌)。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风波;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风波》、《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反思:总结的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显得罗嗦,特别是“可能”一词说的很没有水平,因为他们眼下就正在学习必修四,学生从目录上应该早就知道了。其次,词的题目当时也没有想起《赤壁怀古》而说成了《大江东去》。第三,谈到苏轼词的影响,不能不提辛弃疾,以及他们并称“苏辛”,这也是个遗憾。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
教师:谁能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首哲理诗、理趣诗。
教师:还有一首写西湖的诗也挺好的。
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这首诗的题目是?
学生:《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反思:此处又犯了刚才的毛病。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退到幕后去倾听和欣赏,而我又总是不自觉地跑到前台抢学生的镜头。
教师:还有一首哲理诗、理趣诗,也很好。
学生:《题西林壁》。
教师:对,《题西林壁》,特别是其中的两句,后两句。
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题西林壁》时,我本应让那位同学顺势说下去,而我却打断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我竟然说出了“后两句”,天知道,后两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很有名,也是一首理趣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时也没能想起来。
教师:谈到文、赋,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他的《赤壁赋》,另外还有与此相对的一篇,名叫?
反思:此处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众所周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称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门四学士”“苏黄”并称等说法都凸显了苏轼的地位和影响,很可惜,我没有进一步拓展。
反思:既然不再多说了,就不要说了。结果还是说了,这纯属废话。其实,谈到苏轼的书法,他的行书、楷书均有很大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应该特别点出来,结果我却略而不谈。
教师:在“岁寒三友”或“国画四君子”中,苏轼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竹子。
教师:有诗文为证吗?
教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学生: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反思:其实苏轼是非常喜欢吃肉的,有“东坡肉”为证,但是苏轼又是个喜欢风雅的人,尤其喜欢竹子。因为这种植物又高又直,是有气节和骨气的象征,我们也常说它是正直与虚心的表现。因为喜欢,苏东坡在他家后花园种了不少花,还有许多竹子。总觉得自己问的不好,学生无从答起。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艺术最直接、最全面的展现,锤炼语言、提升发问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个品位高雅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集于一身的大家,我们给他来一个总结,请填空。
(板书)。
(男)子(才)子(君)子集于一身。
(痴)情(诗)情(豪)情雄视百代。
(态)度(风)度(气)度引领千年。
学生:齐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目标二,品读课文,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有课本的同学和我一起读,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吟唱。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反思:此处读错,读成饮酒“作”甚后重复,可笑可叹,如此名篇,确属不该)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带课本,那我只好通过提问一些句子或关键词,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开篇就有“七月既望”,提到“望”“既望”能让我们想到哪些字?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朔。
教师:“朔”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哪一天?
学生:初一。
教师:那最后一天叫什么?
学生:……。
教师:晦。
反思:还是提问、引导不得法,如能例举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想情况会好很多。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二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和客人的对话,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习《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习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个平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永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三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读着《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在儿童幼小的心理,他们活泼好玩,无拘无束的成长,是他们追求的生活理想,然而面临社会的压力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束缚,他们失去童年的乐趣,以及自我的个性。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这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尊重他人。教学的难点在于,以学论教,顺学而教,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紧紧的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自发建构起来。读完之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有什么好处?说出朗读后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感受。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活动物,以声传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小猴大王的和气、干脆、机灵等等。但也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有但今后加强、改进。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四
随苏子游赤壁(临赵孟頫赤壁赋)。
周末在家,很久都没有写长作品了,也因为工作很久没有出去旅行了,翻翻手边的字帖,决定随苏子游赤壁。赤壁赋里,我最爱的一句话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意思是: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人究...
暄和。
请不要被抑郁症打败自己。
下面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宣言:“生存和成功的意志已经被压垮和挫败了······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所有的东西都停止了发光,希望的光线失落了。”据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4亿人。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预计到20xx年将跃居全球...
悦然一笑。
静看时光荏苒(一)。
还记得上学期和学委在图书馆学习时的一次聊天那是个关于后悔关于考研的话题,其实我每次正经起来(当然很少正经哈哈)谈话都会像做演讲一样跟别人阐述我那些“大道理”观点,记得那次我信誓旦旦滴和她说我从来都不后悔我也不会允许自己后悔就像对于我高中时候的状态我从来不后悔因为那时候...
念雨朵。
marvacollinsway。
幸福课讨论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个命题时,推荐了这本书,我比较迷信,正好朋友那有一本,就借来看看,200多页的小册子,竟然花了我一个星期。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collins成长过程,在公立学校当老师,观念不和,自己艰苦创立学校,写的很现实,教育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人也是一样的...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五
苏轼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两首词,一首是《定风波》,一首是《望江南·超然台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的顶峰。苏轼曾经在在他的诗中提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潮州儋州”。《赤壁赋》是汉代文赋的代表,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很强。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背就行,在反复地背诵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懂。说实话,这篇文章自己在讲前几遍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懂,尤其是主客问答的部分,现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点吧。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赏文本”、“析文言”、“悟文理”、“体文情”。“赏文本”角度,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章,让学生熟悉这种文体。“析文言”主要是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这一部分其实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学。“悟文理”从主客问答的角度,来看待苏轼的自我开导。“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客悲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暂”的,苏轼用“水与月”的变与不变,来进行开导。当客提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时,苏轼就提出了要享受当下。“体文情”主要看苏轼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旷达乐观。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ppt做的也很漂亮。对于主客问答中文理的讲解自己很满意,起码自己懂了,讲解的也比较清晰。但是,课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这是一堂课,而不是一场报告,应该注意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思考。但是自己的课,自己说的太多,课件上的东西太多,变成了自己读课件,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课件,而缺乏自己的讲解和灵活性。另外,这个假期,自己已经讲了六篇课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没有听,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听,觉得有很多错误。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六
一、情境导入。
二、解题。
师:这是一篇赋。
ppt出示:刘勰《文心雕龙》“铺采摛文”一段话。
师:赋还有另一个特点,不过我们稍后再分析。
(大家笑)。
三、出示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出示:字音正读。
2生读(错误比较多,预习效果较差)。
师:记住意思,字音就好记了。
生齐读。
出示:理解词语的意义。
美人、舞、侣、友。
生1解释。
出示:理解语句的意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生翻译。
师强调:翻译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比如单独一个“红”,你敢翻译吗?
师强调:“且夫”什么意思?况且。
4.师:请大家速读文章,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句。
ppt出示: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作者欢快得如神仙一般自由。
师板书:愉快。
师:这句是外在表现还是情感词语的句子?
生没回答(其他老师也一头雾水,不知他问的是什么问题)。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生2:“桂棹兮兰桨……天一方”这句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失落。
师板书:悲凉。
生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表明他心里比较失落。
生5:“肴核既尽……客喜而笑”表明作者最后又愉快了。
师板书:喜。
5.师:“愉快”在第一段中容易找到,大家把字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
生6读第一段。
他生评价。
ppt出示:文本探究读第一段体味人物情感。
生7再读第一段。
师评价:“飘”了吗?让它飘起来。
师范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你看,飘起来了吧。
生8再读喜欢的句子:我也喜欢“飘飘乎”(大家笑)。
生8再读“飘飘乎”
师:你能不能再把第一段读一下。
生8读第一段(好几处错误)。
生齐正音纠错:兴、斗牛。
生9读“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指导:应该读出高兴,就像唱歌一样音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
生9再读“徘徊”句。
师范读此句。
生10再读“徘徊”句。
师强调:诵读中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徘徊”一句读了5分钟)。
生自由小声读。
生12:想到曹操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
ppt出示:赋形式上的特点主客问答主客一体。
ppt出示:文本探究研读第四段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7.生读第四段短暂思考。
师:苏子的内心有悲凉,他如何将悲转化为喜呢?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生自由朗读思考。
3生回答。
师小结:希望大家都能像苏轼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用达观的心态去面对。
【评述】。
一、教师的指令比较模糊,导致有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
二、诵读环节,一个“徘徊”就“徘徊”了5分钟,感觉老师在指导诵读上应该再下点功夫。
三、ppt中出示“主客一体主客问答”是“赋”形式上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四、老师讲的'过多,导致拖堂。
中语会阚老师评课。
导向性评价。
授课教师的优点:
一、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自己体悟文本。
二、重视诵读。
重视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言文并重。
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对语言的学习,对文学的鉴赏和人文熏陶。
语言方面的学习,有注音、释义、句式句子的理解,还有炼字、炼句等。
鉴赏方面的学习,要把握意象情感,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重视教学预设(对教学的整体设计)。
五、重视积累。
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家、作品、文体特征方面的知识,应该注意。
授课教师的缺点:
古诗文理解本来就有难度,学生一般对文本理解不够,不应扩展太多。
这个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正:
(1)对语句的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
(2)有相应环节落实对语句的理解考查,这个环节不能省略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理解,当然不是指逐句释义,有的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
三、有的教师存在新型架空分析的倾向。
把古诗文当白话文讲,问学生这,问学生那,不能让其深入理解文本,应该联系语句找答案(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四、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每个老师都重视,但实现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设计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升华中间环节应该由易入深,由浅入深局部的设计也要好好考虑。
五、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用语不能恰如其分。
该对就对,该错就错,该极好就极好许多老师一律用夸张性评价:太好了,非常棒!——不够平实。
六、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
有些课堂,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老想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老师的思路上去比如,有的课堂学习目标出示太快,还没看清楚什么内容就过去了,读一读是不错的办法。
许多问题的提出没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更符合老师、成人的思考角度,老师又不能恰当引导,生硬拉到老师的思路上。
七、老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巧的东西是雕虫小技,老师应该自己钻研教材重点难点,调控课堂。
还有的老师教学语言欠准确、精炼(太随意),教态随意,存在知识性偏差。
八、拖堂的问题。
八个老师最长拖堂5分钟,课堂仓促结束的约有10位老师。
几点建议:
一、自己对课文深入钻研最好,不要离不开教参。
二、分析课文的性质,哪些内容是必须的,哪些内容是可有可无的,课堂留余35分钟用来诵读、背诵,没有时间,删掉一些问题也要读一读。
三、学习目标应该准确,不要太宽。
四、把课文资料提供给评委。
五、小组讨论应该有价值,不要太滥,动不动就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讨论了。
六、有激情不等于太煽情。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七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知道了本文是明以江水明月为线索,暗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作者经历了从乐到悲,再从悲到喜的感情脉络。我们知道,文中的主客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两个侧面,通过刚才对第三段的分析,我想请一位同学简明概括一下作为客的苏轼所说的悲的内容。
(明确:“三悲”:物是人非[一代枭雄曹操,“而今安在哉”,还是当初的赤壁,而人却不再,一切已归于空虚,令作者生发出无限怅惘之情];生命短暂[思及自己,吾与子更是如蜉蝣,如沧海一粟,悲从中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不得])。
苏子之悲其实是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
我们可以看到,从客的“三悲”到“客喜而笑”中有一个“转喜”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并思考作为主的苏轼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
那请同学来说说这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那其中分层的关键词是?
恩,找的很准确。我们以“且夫”为转折点,把第四段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中,苏轼由眼前的水和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空生“哀”与“羡”;苏轼能辩证的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与我皆无尽。“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是就物与人的整体而言。作为个体的人会变,而作为整体的人类却是永恒的,不变的。那么,作为人类长河中的`我即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人类不会消失,那么我也是“永恒”的了。就如同文中所提到的江水、明月一般。
第二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进一步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了“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该取则取,不该取的不取。结合我们了解的背景和文本,可以知道,作者在这所说的“莫取”之物即为功名利禄,不再执念于此,得不到也不强求。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共享清风明月)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喜”上来了。作者于无限自然之中拮清风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之所以为苏轼,不光是他能“入乎其内”的深刻感受人类无法逃避的忧患意识,把它表现出来,更在于他具有“出乎其外”的过人的超然的一面。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八
上完课后,有一份释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的含义;亦有一份沉重,经肖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发现自己课堂之浅薄。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九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漂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客人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又如怨怼又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轻易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总结: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赤壁赋课教案篇二十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
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