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教案(汇总18篇)
教案是教学中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表现形式。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赤壁赋课教案篇一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每当我们站在长江边,看着浩瀚的江水时,我们会吟咏出苏轼的名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每当年我们看着夜阑人静,一轮圆月当空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苏轼的——。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每当我们游览庐山时,也会想起苏子哲理性的名句——。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确实是说不尽的苏东坡啊!
昨晚我和大家重温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作品。说起苏轼,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再次走近一代文人苏轼,更进一步地走近东坡的作品,了解东坡的内心世界。
师:在讲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重温初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文中的名句。
(教师多媒体投影诗句。)。
师:第一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师、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接着是《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生:“门前流水尚能西”
师、生:“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最后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
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生:豪迈。
师:在才学方面呢?
生:多才多艺。
师:在性格方面呢?
生:乐观。
师:在人生、政治上遇到重大挫折时,他又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
生:豁达。
师:很好!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地谈了一下印象中的苏轼,确实我们从苏轼的作品中可以感知他的积极乐观、豪放、豁达,除此老师觉得我们还可以用“坚韧”来形容他。
(教师多媒体投影:乐观、豁达、坚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千古美文,更全面地认识、理解黄州时期的苏轼。
(教师多媒体投影:“千古绝唱说赤壁”)。
师: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呢?请结合“赤壁三文”,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
师: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美景的?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非常好!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生:“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生: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师:对,除此以外,苏轼游赤壁时还联想到什么了?
生: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
生:联想到周瑜和曹操。
师:是的,赤壁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拥有久远的人文景观。而更重要的是,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后赋,看看他究竟经历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洗礼。
(一)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要求大家能够读准字音、质疑字词、在书本上把疑难的地方圈点勾划出来。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朗读。)。
师:好了,不少同学都开声、自由地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诵一遍课文,要求大家能够进一步明确朗诵的节奏,并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初步感知文意,把握后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播放古乐《云水吟·赤壁怀古》,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安静聆听,沉醉其中,朗诵结束,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美文《后赤壁赋》。
(二)理解课文。
生:前赋的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在后赋中的第一段写到的景色是?
生:“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师:大家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两次游赤壁的时间不同。前赋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后赋是“是岁十月之望”。
生:开始是高兴的。
生:可以用“乐”字来概括。
师:然后呢?
生:听到洞箫的声音很悲凉,客人就悲叹起来。
师:对,中间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总结。是否一直就“悲”了呢?
生:不是,之后苏子安慰客人,客人就开怀了。最后还是以“乐”结束游历。
师:从第一段中归纳一下,诗人与客的心情,可以用其中哪个字来概括呢?
生:可以用“顾而乐之”的“乐”字。
师:通过主、客、妇三者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生沉思。
师引导:第一段并没有直接写赤壁,而是写了游赤壁的准备,这里包括了什么呢?
生:有客,有酒,有肴。
师:对,重游赤壁之“乐”就在于“有客、有酒、有肴”,还有“如此良夜”,使苏子与客再游赤壁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第二段,我们班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位朗诵不错的同学,我们请她来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在这一段中,让你感兴趣,或者比较喜欢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找哪些让你感到迷惑的句子,一会我们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谈谈。
(学生朗诵第二段。其他学生听读并勾画文中的句子。)。
师:大家觉得xxx同学读得怎样?
生:很好!(学生鼓掌)。
师:谢谢xxx同学的精彩朗读。她读得很流畅,而且感情充沛,假如能够适当放慢一下语速,把节奏把握得再准确一点就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请一组同学分别谈谈在这一段里,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谈谈我比较欣赏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你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呢?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充分地表现了赤壁壮美的景色。
师:他运用了“壮美”这个词来形容赤壁,非常好!
生2:我也谈谈我欣赏的句子是“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师:你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吗?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也同样表现了赤壁的美景,山高通过回声,风起而水动,表现了赤壁给予人一种“清新”之感。
师:这位同学用了“清新”一词来形容登上赤壁给诗人的感觉,大家觉得呢?我们暂且放一放,先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4:我也同意以上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读到这里感到很疑惑。
生5:我也是觉得诗人在登上赤壁后,感情的变化让我比较疑惑。
(学生看书,安静思考,没有同学发言。)。
学生:省略句。
学生:是宾语前置句。
生:状语后置句。
师:对了!“复游于赤壁之下”与“游于赤壁之下”是相同的句式,请大家做好笔记,课后归纳。
师: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生: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
师:我想请个同学来谈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我们可以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
生:诗人登上了赤壁。“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生:不是,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生:不可能。这是虚写。
师:那么大家觉得赤壁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险峻。
师:从哪可以看得出来呢?
生:“盖二客不能从焉”。
师:诗人没有因为赤壁的陡峭险峻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相反,在二客都放弃不再攀爬的时候,他还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登上赤壁的险峰峭岭,放声呐喊,草木也随之震动,山谷也为之应和,风起水涌,确实是赤壁之颠的忘情抒怀。
生:应该也会有。“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生1:因为诗人觉得孤独,同游的客人都不能登上赤壁,所以由此转悲。
生2:我觉得诗人登上赤壁那么险峭的地方,又那么阴森恐怖,还是自己一个人,站久了也不愿再留了。
生3:因为诗人觉得几个月的变化,使赤壁的景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他由此也联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辛酸,所以在此情此景,他更感悲恐。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确实当我们结合苏轼登赤壁的过程,看见的景象,结合他个人的坎坷经历,我们不难理解,从登山时的乐,到勇往直前,随之而产生的悲从中来,恐怖的氛围更让他联想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险恶多变,所以不愿久留,不如回到船上,任意飘荡,更自由惬意。
师: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
生:没有结束。
师:真的吗?再想想。
生笑:结束了。
师:真的结束了?那你们觉得第三段写得是什么呢?
(教师多媒体投影: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何深层的寓意呢?)。
生,默然,不回答。师提问个别学生。
师:你觉得呢?
生1:我觉得赤壁之行还没有结束,第三段写的是游完赤壁后,诗人梦见了一个道士化鹤。
生2:我觉得赤壁之行已经结束了。第三段是写游赤壁后,诗人在梦中遇见一个道士化成了鹤,与游赤壁不相关了。
师:好了,这里我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们在看看第二段的最后一句。
(生默读第二段最后一句,笑。)。
师:怎么样?有答案了吗?
生:结束了!因为诗人从登山到下山上船,然后离开了赤壁。
师:对了!但,怎么解释他还要写与赤壁之行无关的第三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段,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教师与全班学生一起朗读第三段。)。
师:谁来说说,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生:不是。我觉得,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游赤壁之感,正是因为他与杨道士游了赤壁,才有遇见一个道士,诗人问他姓名,道士没有回答并化作了鹤的梦境。
师:这位同学的理解相当高见啊!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随后化鹤等等,都和生活中的经历有点相似。
师:大家觉得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寓意吗?
(学生沉默,看书,思考。)。
师引导:我们不妨从“鹤”和“道士”作为切入口来思考一下,这两者的联系。
师:大家想想,鹤在我国传统意象里,是怎样的?
生:鹤,是有仙气的。
生:道士是练仙的!
师:“练仙”,实际上就是想……?可否结合《赤壁赋》中的一句来说说呢?
生:超脱尘世!(全班一起背诵)“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同学们答得非常好!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三)感悟提升。
(教师多媒体投影,并小结。)。
师:后赋是苏轼黄州时期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高境界。深刻的哲理思考,人生体验,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阐释,都蕴涵在形象的叙述描写之中。他懂得生命的渺小,当处在高高的峰巅他知道悲哀和恐惧。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而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这就是苏轼的人生态度。
五、最是风流苏东坡。
师:相信同学们在学习完《后赤壁赋》一定会对处于黄州时期的苏轼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想请大家看看以下这首以《东坡》为题的诗歌,这首诗歌也正好能够总结黄州时期苏轼的真实想法。
(教师多媒体投影:《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生:这首诗歌反映了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生:这首诗表现了身处黄州,身陷逆境的苏轼依然悠然自得,乐观潇洒地生活。
师:同学们都概述得很好。有一位名人他是这样概述黄州时期的苏轼。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多媒体投影: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教师朗读这段话,学生静听,领悟。)。
师:确实,在黄州的苏轼是成熟了的苏轼,赤壁用它美好的山水风光,深远的人文景观让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让他由建功立业的`报国之情,转入了寄情山水的永恒之情,归于物我两忘的空无之中,完成了一次历史永载的文化突围。在这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中,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让我们穿越失控,认识、理解苏轼,不仅记住他的诗文,更记住他的豁达、乐观与坚韧吧!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更多。
赤壁赋课教案篇三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赤壁赋课教案篇四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孙老师在进行写字时,她不是向我们那样,把这篇课文要求写的字进行指导,她是把生字进行归类,这节课她指导的都是带有“心字底的字,把本册书中出现的带有心字底的字都带进课文,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做到举一反三。她指导生字时叫学生先写一个,再写一个,写字环节落得实。
一节课不可能上的那么完美,一定有不足之处,但我们只有取长补短,自己的课堂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在教学这一课时,总觉得学生对毛主席那种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的感情,学生感悟不深。因为毛主席的年代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他们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他们生活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代。加上我们这里用水很方便的,家家都有自己打的井,因此,学生对老百姓立碑纪念毛主席的行动感受不深。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影象渲染。我播放了一段江西老表去老远地方打水,以及老表们在一口脏兮兮的池塘里洗衣、洗菜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引起感想。
二、实践活动,为“井”取名。创设情境,老师当记者,学生当乡亲,问你们为什么要在井旁立块碑呢?那我们来帮井取个名字吧?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说出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交流“革命井”因为在革命时期挖的。“毛战乡井,因为是毛主席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的。”“我们小组取的井名是主席井……”清甜井、团结井、忆井……”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之情体会的更深一些吧!最后,补充《红井》这一故事,升华学生的感情。
赤壁赋课教案篇五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总结: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
赤壁赋课教案篇六
本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标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这节课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上节课时,节奏较快,感觉前紧后松。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战争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能配以形象的影视,教学效果更好,而且可以让学生联系美国的9·11事件分析恐怖活动带来的危害,进而正确认识极端事件的弊端。
赤壁赋课教案篇七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赤壁赋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生:应该是不矛盾,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学生讨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有许多问题:
(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这位同学确实善于思考!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课教案篇八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文章的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生: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生:您所说的两种路径,苏轼都采用了。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就“外释”而言,苏轼畅游赤壁,借助外物摆脱萦绕于内心的失意与悲伤;就“内释”而言,“主”“客”对话,正是苏轼与自己的对话。
师:很好!苏轼从“外物”中获得了快乐吗?
生:获得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他举酒诵诗,任船漂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登仙境,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暂时忘怀一己之忧,忘却自身存在。
师:就“内释”而言呢?谁来说说?
生: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生:他好像看了世间万物是处在一个“圆周运动”之中的。圆圈上的万物能够周而复始,对立转化。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从这个角度看,月亮的确是“盈虚而莫消长”了。
师:说得好!你的看法好新颖啊!对课文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也看到了苏轼之所以能从寄情山水之中走向旷达自适的真正原因。你的话,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圜道”思想。
“日夜一周,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则藏,圜道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氏春秋·圜道》)(ppt显示)。
意思是说:太阳一昼夜绕行一周,这是圜道……万物有了活力就会萌发,萌发而后滋生,滋生而后成长,成长而后壮大,壮大而后成熟,成熟而后衰败,衰败而后死亡,死亡而后形迹消失,这是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停。泉源永不枯竭,大海永不满盈,小泉汇成大海,重水化作轻云,这是圜道。
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这几句话已足以说明。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点补充。地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循环原理,由地表泾流到地下水,由雨水到泉水,由泉水到江河之水,由江河之水再到海水或冬雪,表面上看,水始终在“变”,但这种“变”只是一种循环,并没有“往”(流逝),也就是“不变”了。
师:说得好!苏轼正是基于“水月之喻”,得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看法。既然“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个体生命也完全可以长久存在,世俗、狭隘心态所认为的生命长短、荣辱、得丧,又有何意义呢?“一世之雄”的伟大功业,长江的“无穷”又何必要去羡慕呢?经由古代人物、宇宙自然、理想诉求所引发的“悲”自然也就得以“内释”。在对宇宙自然的“圜道”观照中,苏轼踏上了生命的超越之途。
生:苏轼的情感变化也呈现出“圜道”的特点,由“乐”到“悲”再到“喜”正好是一个圆圈运动过程。
生:起点的“乐”与终端的“喜”互为衔接,通过心灵的对话,从而自释、消解了中段的“悲”。
师:“乐”与“喜”都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但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乐”是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夜景所引发的,是一种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转移。而“喜”则是他内心的自释与圆融通变所获得的心灵觉醒,平静、舒展、旷达,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越。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宇宙间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必在乎别人所拥有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是你的才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这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理性认识,是消除生与死、荣与辱、永恒与短暂所引发的忧虑感的醒世良方。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融入清风明月,与自然山水化合为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这“无尽之藏”,人与宇宙自然并无“主”“从”之别,都是“无尽”的。
生:我觉得人处世间,需要以“圆道”思想去平衡人生,求得内心的和谐统一,并能以圆融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生: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因而我们应以大循环的眼界去理性看待生命的有常与无常、成功与失败,去构建和谐丰盈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裹挟,像苏轼那样臻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化境。
生:如果我们在现实人生之中,看取社会、人生、他人,处理事情,总是“一根筋”,不会圆融,不会“拐弯”,内心失去了和谐与圆融,这样的人生肯定是痛苦的。
赤壁赋课教案篇九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生:应该是不矛盾,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学生讨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有许多问题:
(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这位同学确实善于思考!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
文赋是介于散文和赋之间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文赋语言摇曳多姿,情感浓郁,哲理丰富。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对话中探讨了人生哲理的意蕴。
因此学习本文必须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我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读比默读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对一篇文言文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可以从他能否在节奏和语调上读好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背诵前两段的内容。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一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既望属白露所如所知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
1、与学生一起学习、
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
(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
(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
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和袅袅缕嫠妇。
舞泣(使动用法)。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
(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正襟危坐固匏樽属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
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生:大声的背诵、
生: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
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
生:
1、盈虚:盈,满;虚,缺。
2、消长:消减和增长。
3、盖:表示假设语气。
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译成"无尽的宝藏"。
5、适:享有。
6、肴核:菜肴和果品。
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
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
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
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
生:在舟中。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
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
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饮酒乐甚。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
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
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
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
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
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又提到了"水和月"、
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
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
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
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
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
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
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
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
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
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
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
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
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
生:间,天,然,仙。
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
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
剩下了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做题,老师巡视。
下课铃声起,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二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和客人的对话,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习《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习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个平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永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三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四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知道了本文是明以江水明月为线索,暗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作者经历了从乐到悲,再从悲到喜的感情脉络。我们知道,文中的主客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两个侧面,通过刚才对第三段的分析,我想请一位同学简明概括一下作为客的苏轼所说的悲的内容。
(明确:“三悲”:物是人非[一代枭雄曹操,“而今安在哉”,还是当初的赤壁,而人却不再,一切已归于空虚,令作者生发出无限怅惘之情];生命短暂[思及自己,吾与子更是如蜉蝣,如沧海一粟,悲从中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不得])。
苏子之悲其实是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
我们可以看到,从客的“三悲”到“客喜而笑”中有一个“转喜”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并思考作为主的苏轼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
那请同学来说说这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那其中分层的关键词是?
恩,找的很准确。我们以“且夫”为转折点,把第四段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中,苏轼由眼前的水和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空生“哀”与“羡”;苏轼能辩证的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与我皆无尽。“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是就物与人的整体而言。作为个体的人会变,而作为整体的人类却是永恒的,不变的。那么,作为人类长河中的`我即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人类不会消失,那么我也是“永恒”的了。就如同文中所提到的江水、明月一般。
第二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进一步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了“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该取则取,不该取的不取。结合我们了解的背景和文本,可以知道,作者在这所说的“莫取”之物即为功名利禄,不再执念于此,得不到也不强求。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共享清风明月)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喜”上来了。作者于无限自然之中拮清风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之所以为苏轼,不光是他能“入乎其内”的深刻感受人类无法逃避的忧患意识,把它表现出来,更在于他具有“出乎其外”的过人的超然的一面。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五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读着《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在儿童幼小的心理,他们活泼好玩,无拘无束的成长,是他们追求的生活理想,然而面临社会的压力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束缚,他们失去童年的乐趣,以及自我的个性。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这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尊重他人。教学的难点在于,以学论教,顺学而教,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紧紧的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自发建构起来。读完之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有什么好处?说出朗读后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感受。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活动物,以声传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小猴大王的和气、干脆、机灵等等。但也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有但今后加强、改进。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六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追刘备,顺流东下。备求救于孙权,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瑜部将黄盖建议,以艨艟巨舰载以燥荻枯柴,先以书遗操,诈言欲降。时东南风正急,盖以十船著前,余船继进。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烧尽操船。曹兵大败。石壁皆赤,故曰“赤壁”。东坡年四十七,谪居黄州。寓居临皋亭,游赤壁而作是赋。曰“前”者,别于后也。江汉之间名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侧竟陵东,即复州;一在齐安郡城下,即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属汉阳县。破曹赤壁,乃江夏西南者。东坡赤壁则系黄州,与复州赤壁皆是天生赤石之壁,非犹江夏西南缘火攻而赤者也。东坡特借景以吊古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喜”句收前“悲乐”二层,“相与”二句结得悠然。]。
【总评】。
起首一段,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从渺渺予怀,引出客箫,复从客箫借吊古意,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说到这个地位,自然可以共适,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那复有人世兴衰成败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数语,回应起首,始终总是一个意思。游览一小事耳,发出这等大道理,遂堪不朽。若不是此篇妙赋,千载以下,谁知赤壁曾为苏子游耶?篇中凡韵十三易。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七
一、情境导入。
二、解题。
师:这是一篇赋。
ppt出示:刘勰《文心雕龙》“铺采摛文”一段话。
师:赋还有另一个特点,不过我们稍后再分析。
(大家笑)。
三、出示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出示:字音正读。
2生读(错误比较多,预习效果较差)。
师:记住意思,字音就好记了。
生齐读。
出示:理解词语的意义。
美人、舞、侣、友。
生1解释。
出示:理解语句的意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生翻译。
师强调:翻译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比如单独一个“红”,你敢翻译吗?
师强调:“且夫”什么意思?况且。
4.师:请大家速读文章,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句。
ppt出示: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作者欢快得如神仙一般自由。
师板书:愉快。
师:这句是外在表现还是情感词语的句子?
生没回答(其他老师也一头雾水,不知他问的是什么问题)。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生2:“桂棹兮兰桨……天一方”这句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失落。
师板书:悲凉。
生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表明他心里比较失落。
生5:“肴核既尽……客喜而笑”表明作者最后又愉快了。
师板书:喜。
5.师:“愉快”在第一段中容易找到,大家把字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
生6读第一段。
他生评价。
ppt出示:文本探究读第一段体味人物情感。
生7再读第一段。
师评价:“飘”了吗?让它飘起来。
师范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你看,飘起来了吧。
生8再读喜欢的句子:我也喜欢“飘飘乎”(大家笑)。
生8再读“飘飘乎”
师:你能不能再把第一段读一下。
生8读第一段(好几处错误)。
生齐正音纠错:兴、斗牛。
生9读“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指导:应该读出高兴,就像唱歌一样音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
生9再读“徘徊”句。
师范读此句。
生10再读“徘徊”句。
师强调:诵读中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徘徊”一句读了5分钟)。
生自由小声读。
生12:想到曹操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
ppt出示:赋形式上的特点主客问答主客一体。
ppt出示:文本探究研读第四段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7.生读第四段短暂思考。
师:苏子的内心有悲凉,他如何将悲转化为喜呢?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生自由朗读思考。
3生回答。
师小结:希望大家都能像苏轼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用达观的心态去面对。
【评述】。
一、教师的指令比较模糊,导致有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
二、诵读环节,一个“徘徊”就“徘徊”了5分钟,感觉老师在指导诵读上应该再下点功夫。
三、ppt中出示“主客一体主客问答”是“赋”形式上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四、老师讲的'过多,导致拖堂。
中语会阚老师评课。
导向性评价。
授课教师的优点:
一、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自己体悟文本。
二、重视诵读。
重视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言文并重。
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对语言的学习,对文学的鉴赏和人文熏陶。
语言方面的学习,有注音、释义、句式句子的理解,还有炼字、炼句等。
鉴赏方面的学习,要把握意象情感,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重视教学预设(对教学的整体设计)。
五、重视积累。
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家、作品、文体特征方面的知识,应该注意。
授课教师的缺点:
古诗文理解本来就有难度,学生一般对文本理解不够,不应扩展太多。
这个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正:
(1)对语句的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
(2)有相应环节落实对语句的理解考查,这个环节不能省略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理解,当然不是指逐句释义,有的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
三、有的教师存在新型架空分析的倾向。
把古诗文当白话文讲,问学生这,问学生那,不能让其深入理解文本,应该联系语句找答案(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四、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每个老师都重视,但实现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设计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升华中间环节应该由易入深,由浅入深局部的设计也要好好考虑。
五、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用语不能恰如其分。
该对就对,该错就错,该极好就极好许多老师一律用夸张性评价:太好了,非常棒!——不够平实。
六、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
有些课堂,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老想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老师的思路上去比如,有的课堂学习目标出示太快,还没看清楚什么内容就过去了,读一读是不错的办法。
许多问题的提出没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更符合老师、成人的思考角度,老师又不能恰当引导,生硬拉到老师的思路上。
七、老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巧的东西是雕虫小技,老师应该自己钻研教材重点难点,调控课堂。
还有的老师教学语言欠准确、精炼(太随意),教态随意,存在知识性偏差。
八、拖堂的问题。
八个老师最长拖堂5分钟,课堂仓促结束的约有10位老师。
几点建议:
一、自己对课文深入钻研最好,不要离不开教参。
二、分析课文的性质,哪些内容是必须的,哪些内容是可有可无的,课堂留余35分钟用来诵读、背诵,没有时间,删掉一些问题也要读一读。
三、学习目标应该准确,不要太宽。
四、把课文资料提供给评委。
五、小组讨论应该有价值,不要太滥,动不动就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讨论了。
六、有激情不等于太煽情。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八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反思:这个引入,回头看看显得不伦不类。第一,不适合对学生讲,因为太深,所以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一上去讲这个,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好像被一下打懵了;第二,和本课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出发点本想是鼓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以生为本、自主探究”,结果学生没有教材,又变成了一言堂,导致这个开头显得拖沓冗长、滑稽可笑。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
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反思:因为前面的无效,再加上这个,似乎显得更啰嗦,给人的感觉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的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学生:没有!
反思:学生都没有带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时我就懵了,没有书咋讲课?特别是文言文。所以,那会儿语言也是时断时续,课堂的实际与预设不是不符,而是差距太大,是个不小的挑战。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反思:尽管没有教材,我还想力争做到——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因为教的进度要符合学的进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被“教学进度的快车”甩掉了,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思:这篇文章最应该好好诵读的,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课本,所以第二个目标中“反复诵读”形同虚设。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反思:当学生开始背诵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再有过大的声音彰显自己。因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应该退到幕后,倾听、欣赏。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鼓掌)。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风波;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风波》、《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反思:总结的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显得罗嗦,特别是“可能”一词说的很没有水平,因为他们眼下就正在学习必修四,学生从目录上应该早就知道了。其次,词的题目当时也没有想起《赤壁怀古》而说成了《大江东去》。第三,谈到苏轼词的影响,不能不提辛弃疾,以及他们并称“苏辛”,这也是个遗憾。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
教师:谁能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首哲理诗、理趣诗。
教师:还有一首写西湖的诗也挺好的。
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这首诗的题目是?
学生:《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反思:此处又犯了刚才的毛病。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退到幕后去倾听和欣赏,而我又总是不自觉地跑到前台抢学生的镜头。
教师:还有一首哲理诗、理趣诗,也很好。
学生:《题西林壁》。
教师:对,《题西林壁》,特别是其中的两句,后两句。
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题西林壁》时,我本应让那位同学顺势说下去,而我却打断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我竟然说出了“后两句”,天知道,后两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很有名,也是一首理趣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时也没能想起来。
教师:谈到文、赋,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他的《赤壁赋》,另外还有与此相对的一篇,名叫?
反思:此处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众所周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称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门四学士”“苏黄”并称等说法都凸显了苏轼的地位和影响,很可惜,我没有进一步拓展。
反思:既然不再多说了,就不要说了。结果还是说了,这纯属废话。其实,谈到苏轼的书法,他的行书、楷书均有很大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应该特别点出来,结果我却略而不谈。
教师:在“岁寒三友”或“国画四君子”中,苏轼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竹子。
教师:有诗文为证吗?
教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学生: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反思:其实苏轼是非常喜欢吃肉的,有“东坡肉”为证,但是苏轼又是个喜欢风雅的人,尤其喜欢竹子。因为这种植物又高又直,是有气节和骨气的象征,我们也常说它是正直与虚心的表现。因为喜欢,苏东坡在他家后花园种了不少花,还有许多竹子。总觉得自己问的不好,学生无从答起。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艺术最直接、最全面的展现,锤炼语言、提升发问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个品位高雅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集于一身的大家,我们给他来一个总结,请填空。
(板书)。
(男)子(才)子(君)子集于一身。
(痴)情(诗)情(豪)情雄视百代。
(态)度(风)度(气)度引领千年。
学生:齐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目标二,品读课文,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有课本的同学和我一起读,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吟唱。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反思:此处读错,读成饮酒“作”甚后重复,可笑可叹,如此名篇,确属不该)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带课本,那我只好通过提问一些句子或关键词,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开篇就有“七月既望”,提到“望”“既望”能让我们想到哪些字?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朔。
教师:“朔”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哪一天?
学生:初一。
教师:那最后一天叫什么?
学生:……。
教师:晦。
反思:还是提问、引导不得法,如能例举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想情况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