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范文(17篇)
总结是我们内心成长和进步的见证,也是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纪念。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新的视角和方法?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案例中的教训和启示吧。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一
漫漫岁月,如同一个年轮。年轻人走向新时代---“和平时代”。可是很多人一定也忘记了那些在战争年代的先辈们,为了我们这些青年的.未来和和平,他们赔上了尊严、赌上了财富,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后知道了先辈的不容易,就知道了他们长征路上的故事。
红军长征时,有一个年龄不到14岁的小孩子,参加了八路军,也是第一次遇见了杨政委。杨政委很有善心,叫他到杨政委的警卫班当班长。经常就和杨政委一起吃饭、睡觉、说话、干活。杨政委每次都临危不惧地照顾他,他们从小就吃饭只用一个碗。一个碗内有一些炒面,他们那时都没有筛子,所以,他们就用水合着炒面。杨政委吃一口,梁少也就吃一口,他们几乎吃饭每次都像这样你一口、我一口。而那个碗也是你用了三年、我再用,一起就这样三年了。最后,杨政委在一次大战中出去打伏就叫梁少,带着那两匹马和最后的面去那座山上,梁少去办了。可没有想到杨政委去打仗没能成功归来,而牺牲了。这让梁少十分伤心,因为一个已经三年多相处、一个就像父亲的人,离开了!
看完《开学第一课》以后,我想慢慢也变得勇敢起来。真想去长征纪念馆去看看,更近距离的感知先辈们的不容易。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二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草地是长征路上必经之地。在长征的艰难过程中,草地给予我们很多宝贵的体会和启示。本文将围绕长征路上过草地的体验,分享我所抱持的对于生活、坚持和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
第二段:生活的艰辛与简单。
长征路上的草地生活虽然艰辛,但也教会了我们享受简单的幸福。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我们在草地上体验到了清净和宁静。探寻食物的艰辛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每一口饭食。与各种困难相对抗中,我们开始懂得“生活没有那么复杂,幸福有时就在我们的手边”的道理。
第三段:坚持的力量。
长征路上的草地从未停止考验着我们的坚持与毅力。草地上缺乏道路、食物短缺等种种困难,都在不断挑战着我们的意志。然而,正是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中,我们学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每一次挫折和痛苦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步的艰难都成就了我们的成长。坚持是我们长征路上的必备品,只有坚持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第四段: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在长征的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草地的道路险象环生,每个人都需要互相扶持,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长征路上,我们不仅要懂得领导与被领导,更要懂得合作与团结。只有团结一心,共同面对草地带来的困难,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长征历程中的我们是一个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在草地上取得胜利。
第五段:草地心得带来的启示。
长征路上过草地使我们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启示。生活的本质是简单而美好的,幸福也不必在远方寻找,它就在我们身边。坚持与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创辉煌。草地心得不仅帮助我们在长征路上取得胜利,更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重要的财富和指导。
总结:通过长征路上过草地的体验,我们从中获得了对于生活、坚持和团队精神的深刻体会和认识。生活的艰辛让我们珍惜简单的幸福,坚持的力量让我们战胜困难,团队精神使我们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草地心得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南。正如毛泽东所说:“新的长征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全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怀着必胜的信心,坚决地拿革命心胸,鼓过困难,走过草地,过好我们的长征路。”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三
在长征期间,最艰苦的要数爬雪山,过草地了,战士们不光要在国民党从地上到空中的围追堵截,走一路打一路,还要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走过草地、爬过雪山。
在草地上没有路标,战士们倒下的身躯就是路标,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吃人”的`泥潭,可战士们硬是以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顽强地走过了草地,一路上到处是倒下的战士。
在雪山上是零下二三十度,因为太冷了战士们必须动起来,如果不动的话,循环的血就会停止流动,你将被冻死在这冰山上,每天战士们都要八、九个人挤在一床薄被上,脚趾露在薄被外面,早上你一起床,脚和手已经坏死,一走路,你发现自己的脚趾断了。就这样,到了胜利会师时,20万人只有5万余人了!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四
陆军第16集团军“模范红五团”是从南昌起义走出来的“铁军”,历经井冈山斗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火硝烟洗礼,先后参加3000余次战役战斗。
英雄侠骨,更有柔情。记者来到这支战绩辉煌的红军团,搜寻到司号员“八斤半”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长征故事一:“山神”挡路。
哒哒哒……。
1935年6月14日,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急促的号音响了。
强渡大渡河后,摆脱国民党追兵的红军部队无法松口气。红五团自大硗碛出发向西北走,一座晶莹耀眼、高耸入云的大山伫立在面前。
这是红军长征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900米的夹金山。
听说红军要过雪山,一位长满花白胡子的老汉摇头叹道:“这里上午9点至中午12点,是由开山神掌权。要是12点一过,就是落山神挡道,它关闭山门,你们可就寸步难行了……”
老人说的是神话。可雪山的神秘和险峻,却是事实。
队伍爬到隘口的时候,司号员“八斤半”问团长张振山:“团长,老大爷说山里有神,是真的吗?”
张振山望着这个小鬼:个子矮小,圆溜溜的脸上长着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很早就参加劳动、过艰苦日子的穷孩子。
他故意吓唬他:“当然有了。”
“在哪?”
张振山指指他的心窝,笑道:“在这儿!”
“八斤半”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八斤半!”边上的团政委谢友勋也喊着司号员的小名逗他“你怎么取了这么个怪名?”
“噢,为了安葬我妈,我把自己换成了八斤半稻谷。”
“你多大了?”
“八斤半”脑袋一扬,挺着胸踮起脚,尽可能装得大人气一些,说:“不小了,十好几的大小伙子了!”
谢友勋看着他头上的绷带,问:“伤好点了吗?”
“不要紧,有时候吹号鼓得有点疼。”
“好小子!”张振山亲切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吹休息号!”
军号哒哒响,系在“八斤半”军号上面的红布在风中飘舞着,号声把全团召集到张振山、谢友勋旁边休息。
长征故事二:视粮如命。
次日凌晨,张振山命令:“整好行装,继续前进。”
“八斤半”的号声再次响起。
走了半个小时,山风呼呼由远而近,呛得人透不过气。人在积雪中行进,上面是雪的陡壁,下面是雪的深渊,风夹着雪花不时扑打在脸上。到了凝冰带,咆哮的山风卷着冰碴雪片,打在脸上、身上,真像滚油泼、刀子割。
张振山不时发出“不准停留”的口令,谢友勋也在大声鼓动:“同志们,拉起手来,跨过雪山,就是胜利!”
风雪,吞没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张振山最担心的是那个“八斤半”。
7月2日,连过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三座大雪山的红五团来到黑水芦花地区。带的干粮早已经吃完了,望着饿得直打晃的“八斤半”,望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士,情急之下,谢友勋带人到当地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筹集粮食。因语言不通加上国民党煽动民族怨恨,谢友勋被反动分子杀害了。
“八斤半”和战友们含悲忍泪,在从军机关回团接任政委职务的赖传珠和张振山带领下默默北去,于7月10日翻过了第四座大雪山——打鼓山,进到松潘江以西的毛儿盖地区。
1935年8月21日,红五团自毛儿盖向西出发,又踏上了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
自从谢友勋政委为筹粮牺牲后,红五团官兵悲痛之余,个个都把粮食看得格外珍贵。每次发干粮时,“八斤半”总以“自己个头小背不动”为理由把干粮分给老大哥们“背”。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五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永远在路上。纪念长征80周年之际,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长征永远在路上的。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我们一起不忘初心再长征,传承长征精神,一起走好我们新的长征路吧。
初秋的天气里,昼夜温差很大,这样的天气总会给人造成一种压抑的气息,不像深秋的那般凉爽,甚至些许寒意,披上一件单衣感受秋天的美好的景色。这样一个天气,好比人的心灵,浮躁而不安,急功近利是这个时代人的通病,走在城市的夜晚,处处是大排档的喧哗与灯红酒绿的浮华,这个时代缺少的正是一份宁静。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的学生,学生很早就已经不再那般纯洁,校园里连一个小小的社团,机构就存在着利益的输送和偏向,只是没有社会竞争的那般激烈罢了。正值校园秋季招聘,很多学生开始变得慌乱,迷茫不安,处处投。
简历。
每天宣讲会一向淡定的我却也变得那般浮躁仿佛谁丢失了一家公司的简历就失败了许多。在找工作这个方面我是很消极的新环境的适应是我的一个弊端每每换了一个新环境有时候半年甚至一年还不适应这段时间实习那边两个项目都到了收尾阶段学习上也作为第一组要准备演讲的内容还有驾照计算机考试……所有的东西都一起堆在这个秋天20xx年的这个秋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季节。
每天累得不行回来瘫倒在床上,想想这一天所做的事情,有时候越想越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或许是长久的繁忙的生活太疲惫了,也许是我的多愁善感,负能量太多了,我也深知这种情绪会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暑假期间班里的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家里发生了变故,自己找工作又受挫,跟宿舍姐妹又感情不和,来找我倾诉,我条条列举出来并找出重要的事情让他先做,然后又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语,一起探讨人生,帮她走出了疑难时期。而现在,她已经成功地应聘到一家游戏公司做一名产品经理,家里的事情也得到解决。人总是这样,能很好地安慰别人,却总是安慰不了自己。自己的困境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也不想对别人说,自己能解决就解决。
很多东西宁愿自己发呆一个上午找不到解决办法,也不愿分享出来让别人知道,不想成为一个别人看来矫情的人。这么多年以来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记录下来,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一件件的记录在我的文章中,现在再回看以前的那些人和事,很多都是无足轻重的小情绪,然后一笑了之,当时的我怎么会那样想呢?多年以后,当我在回顾这个时候的心境时,或许更多的是感慨和欣慰,而不是内疚和自责。刚到公司的时候,是一片欣喜,处处都充满着好奇,什么都会想着去学习,而现在当被项目上的诸多问题困扰,客户层出不穷的诸多问题出现时,竟然变得烦躁起来。这个时候是要保持一个初心,我的微信朋友圈的签名就是:“勿忘初心”,我也借这样一种方式告诫自己,做任何一件事,累了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当初的目的。不要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把握内心的宁静,守住初心的那份欣喜和感动,并坚持下去,这或许是永葆活力的一种方法,不忘初心,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经常地提醒一下自己,才不会让自己迷失方向,丧失了生活的动力和勇气。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
诗词。
一段岁月一个时代它久远地影响着我们。“长征”是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印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不朽精神。
我喜欢魏巍老师,尤其喜欢他的名作《地球的红飘带》。他以史学家的严肃精神和诗人的万丈豪情,用《地球的红飘带》这部小说,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艰难的历程,不朽的壮举,永远的丰碑。小说从惨烈的湘江战役写起,一直到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描绘了长征的完整过程。
我深深为书中所描述的每个壮举感染着,为红军英雄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感动着。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目标,一批年轻人,用奋斗、牺牲、救亡,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湘江到乌江,从遵义到陕北。红军四渡赤水,转被动为主动;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的红军和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染成的,凝聚着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志。
红军将士舍生忘死,“战地黄花分外香”。红军将士不怕千难万苦,“风展红旗如画”。他们愈挫愈坚,愈挫愈勇,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敢于战胜任何困难。“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掩卷此书,我再次被红军的精神感动。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长征”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10月21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强调“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我们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更应学习长征精神,树立“报效国家”信念。严于律己,刻苦拼搏,努力学习,志向高远。认认真真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心亦然。我的“长征”永远在路上。坚定自己的步伐,实现自己的梦想。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七
长征是中国红军战士开辟出来的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途,在这条路上曾挥洒过多少战士的汗水和鲜血,有着多少战士的奉献和牺牲,它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不畏艰苦,英勇不畏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诠释着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其中就有这样一则:
在悲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的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她们前进的步伐,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贺子珍便是其中一员。
在1935年4月初的晚上,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后山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隐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除此之外,长征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一位位英勇的战士靠牺牲才能战胜的困难与我们现在所谓的挫折相比,我们的抱怨变得多么苍白无力,我也因此收获到了红军战士坚毅,勇敢,团结,顽强的品质。现在的我们远离纷争,远离战斗,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只有更加努力,不忘历史,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八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背井离乡,历尽艰辛,最终胜利抵达了陕北。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崇山峻岭的险阻,还要日夜奔波跋涉过大草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也有幸亲身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辛与壮丽,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第二段:描写草地的壮阔和艰苦。
大草地一望无垠,绿茵茵的草地覆盖着整片土地,仿佛一片天然的绿色地毯。远离城市繁华的喧嚣,草地上只剩下阵阵风声和草叶摩挲的声音。然而,想要穿越这片大草地,红军需要克服种种困难。脚下的土路崎岖不平,有时还会出现泥泞,让行进速度减缓;夜晚的草地温度骤降,红军们只能在草堆中取暖;而面对茫茫草海,红军要仔细辨别方向,避免迷失。
第三段:草地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尽管草地的穿行困难重重,但每当我踏上茵茵绿草时,心中却涌起一种莫名的宽慰与希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红军不仅把革命的火种传递下去,更面临着被敌人歼灭的巨大压力。然而,他们没有退缩,依然义无反顾地前行。正是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红军锻造起了顽强的精神和坚实的意志。而我站在长征的当年草地,也能感受到这种坚韧和顽强,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第四段:感悟长征的伟大意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远征,其意义深远而伟大。长征过程中所经过的大草地,虽然具有艰苦和危险,但凝聚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坚韧和毅力,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风范。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和困苦,使红军锻炼出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今天我们站在这片过去的草地上,更应该牢记长征的伟大意义,坚守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五段:对个人的启示与展望。
作为一个走过大草地的见证者,我的心灵也得到了深刻的洗礼。在面对困难时,我将从红军先烈身上吸取力量和信念,勇往直前;在面对挑战时,我将学习红军的顽强和坚韧,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同时,我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传承长征精神,为我国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长征的红色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让每一个为信仰和梦想奋斗的人都能在草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希望。
总结:
长征路上过草地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壮丽的旅程,红军所经历的困苦和奋斗,体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草地给予人以力量和希望,而长征所散发的精神永远不会被遗忘。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将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念,坚守自己的梦想和信仰,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长征路上的草地,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为我们的人生指引着方向。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九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探索之旅。长征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也成就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石。新时代来临,我们更应该回顾长征历程,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第二段:长征路上的人间奇迹,时刻激励着我们。
长征途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正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展现出了伟大的毅力和勇气。无论是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是遭受其他势力的追击,他们始终心怀信念,坚持为理想奋斗。他们的崇高精神和纯粹信仰,给我们树立了典范,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新时代中,我们需要追寻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的长征是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征程,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长征路上的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学习长征精神,坚持奋斗、团结、创新的原则,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付出努力。
第四段: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中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中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需要保持不懈努力、坚忍不拔的品质。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定力,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长征精神鼓舞我们不畏艰险、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我们将继续向前,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故事。
新的长征正在进行中,我们要继续向前,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故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始终对人民有真心,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和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长征路上的新故事,将凝聚着我们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成为我们奋斗的催化剂,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早日实现。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学习长征历史,汲取长征精神,不断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长征路上的新故事,将成为我们更加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奋斗目标。只有我们心怀梦想、勇往直前,才能书写新时代的浩然正气,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
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
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
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一
草地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地形,经历了草地的行军,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地的壮美和不易逾越的艰难。在草地上,我们队伍跋涉在茫茫草海之中,身心受到了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我领悟到了许多关于生命和团结的深刻道理。长征路上过草地的经历使我更加懂得了拼搏和奋斗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自然环境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首先,草地带给我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当我们穿过密林草海,看到延绵起伏的草地时,我的心情瞬间变得轻松愉悦。站在草地上,我能够望见辽阔的天空,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广袤,仿佛是迎着大自然的怀抱,自由而无拘束。这种自由感让我内心充盈,感到无穷的力量驱使着我,让我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考验。草地给予了我独特的体验,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我感到了自己是如此渺小又如此强大。
其次,草地也给我带来了团结和互助的体验。长征过程中,我们队伍走过无数艰难险阻的草地,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意志。在草地上,曾经有过一次我们队伍走散的情况,当时的我感到十分迷茫和无助。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队伍的团结和互助精神的力量。队伍中的同志们纷纷停下脚步,互相扶持着,帮助我重新找到了方向。这个经历让我明白,只有在团结和互助的氛围中,我们才能克服艰难,一同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在草地上,我看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也决心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和珍惜集体。
此外,草地也教会了我坚韧和毅力的重要性。草地的行军极具挑战性,茂密的草丛让行军变得异常艰难。我们要趟过一片片草地,有时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整个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我记得当时走上那片草地时,腿脚酸软,无助感油然而生。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坚持走下去。最终,我们翻过了这片草地,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个经历让我明白到,只有坚韧不拔,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时刻保持坚持和努力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能够坚定向前。
最后,草地上的经历也加深了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长征路上的草地天气多变,时而炎热晴朗,时而阴暗多云。我看到了草地的美丽和威力,也体验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在行军过程中,我们还亲眼目睹了由于干旱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草原退化现象。这个经历使我深刻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要珍惜每一寸草地,爱护大自然,呵护我们的家园。
长征路上过草地,是一次难忘而珍贵的经历。在茫茫草海中,我感受到了自由和团结的力量,明白了坚韧和毅力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我深信,这次草地行军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将指引我在今后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对我来说,草地不仅是一片壮丽的风景,更是一次生命的洗礼,一次心灵的启迪。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二
这学期刚开学,我们就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学习过后使我深受感动。
这首诗共八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走遍千山万水,不惧千难万险。诗中为我们展示了“跨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五幅“征难图”。通过这五幅图高度概括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喜踏岷山雪”这幅图,使我仿佛见到了这样的画面:那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高陡峭,连鸟儿都飞不过去。行军数月,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甚至有的人在冰上摔倒了,站不起来,就永远的倒在了雪上之上。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最终,中央红军翻过了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相比,红军当年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到了冬天回家有暖气,出门有羽绒服和棉鞋,可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是单薄的衣衫和草鞋。我们现在可以大鱼大肉,有的同学还挑三拣四,可红军翻越雪山时不仅要忍受饥饿和稀薄的空气,还要顶着刺骨的寒风。我们现在自私自利,不懂分享,可红军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不畏艰辛,勇敢地牺牲自我。
通过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使我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由红军当年的辛苦付出以及英勇牺牲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学习当年的红军精神!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三
九月一日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给了我许多难忘的时刻。
比如说,在贺捷生奶奶讲完她最难忘的小时候的经历后,我万分感动,特别是她说她的爸爸贺龙将军冲锋陷阵时,不小心把怀里的贺捷生奶奶给弄丢了,他没有犹豫,就开始回去,幸好贺捷生奶奶被几个伤员捡到,贺龙只看了一眼,就说这是他的孩子,当时我就想:这就是父爱!
在大部队爬山的时候,贺捷生奶奶的母亲怕她摔下山去,就在马上放了一个摇篮,将贺捷生奶奶放在摇篮里。
就在这时,敌军袭击了我们的大部队,背着贺捷生奶奶的那匹马受到惊吓,两只前腿腾空而起,眼看着贺捷生奶奶就要摔下山的时候,她的母亲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接住了贺捷生奶奶。
看到这里,我不禁流泪了。
在这段路上,牺牲了无数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生命换来了全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和友善的中国。
有国才有家,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必经过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建高祖国。
使们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世界的巨人,让全世界人发仰慕、崇拜。
今天下午,我一回到家就打开cctv第一频道,等待着8点钟开播的《开学第一课》。
时间犹如溪水一样飞快地流逝着。
《开学第一课》开播了。
开始,tfboys就上台演唱了《开学第一课》这首歌。
歌声停止后,电视里传来上课的铃声,何炅、撒贝宁、董卿老师三位老师登台亮相。
首先,撒贝宁老师给我们讲述《三棵柳树》的故事:80年前的一天,红军历经漫漫征程,终于来到了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在红军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候德明。
候德明的老家是湖南,他从老家出发的时候,从柳树上折了一根青翠的柳枝拿在了手里,而这一路,他一直拿着这根柳枝。
但是在长征路上,他和他的爸爸走散了,一直是红军叔叔阿姨照顾他。
走到四川的时候,候德明生了重病,没法再走了,红军叔叔只好把他留给了当地藏民。
候德明把自己手中的一直拿着的这根柳条,插在了茫茫草原上。
80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成了耄耋老人。
而当年的这根青青的柳条也长成了青翠的'柳树,当地的百姓都管它叫红军柳。
接着,董卿老师告诉我们,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像当年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们,他们告别各自的家乡,经受了战斗、饥饿、寒冷,各种各样的生死考验,最后用自己的双脚完成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何炅老师说,虽然已经过去了80年,但长征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之后,他们请来了近百岁的老红军:94岁的梁天文,99岁的胡正光,104岁的秦华礼。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永远在路上《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永远在路上不一会儿,候勇出来了,讲了长征从哪来又到哪去,打了六百多场战斗,原本是99万人的,后来被打剩三万余人。
毛泽东主席带领红军战士们翻越了岷山,又创作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之后,撒老师用手机和发报机、收报机做比较。
他把发报机比做“千里眼”,手报机就是“顺风耳”。
他又请了红军当年的通信员——胡正先胡老先生分享了红军长征的事情……
《开学第一课》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是的,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四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高度肯定和高扬伟大长征精神,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围绕继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必须”、六个“矢志奋斗”: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长征,从长征这部不朽史诗中汲取精神营养,滋养我们的心田,砥砺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行,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从以下8个方面重点着力。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不仅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实,也为长征的历史所印证。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途中,在革命危急关头,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从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改变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特别是湘江战役那样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红军无论在苏区还是在长征中,党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有效发挥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杨成武在回忆录中谈到飞夺泸定桥时的一个细节,在安顺场到泸定桥日夜兼行240里的路上,他看到很多红军战士一边跑着一边吆喝、说话,一会散开,一会又有一部分聚集,原来是基层连队党支部或是党小组在行进中开会,商讨如何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过草地时,因草地中的许多野草有毒不能乱吃,红军中的党员干部成立试吃小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在长征中,红军到底在哪建立根据地一变再变,但红军指战员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就是“跟着走”,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中央红军在甘肃岷县哈达铺(今属宕昌)了解到红25军入陕消息后并没有立即决定会师,原因在于曾隶属于红四方面军的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红25军对中央红军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心中无底。因此毛泽东同志手书一封给徐海东以探态度,徐海东回信中“红二十五军完全服从中央红军的领导”的态度坚定了中央到陕北会师的决心,这才有了吴起镇的会师。在长征中党的正确领导、党指挥枪、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跟着走”等所体现出来的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些规律性的原则和要求必须坚持和弘扬下去,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所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的胜利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定理想信念。
长征中红军指战员之所以视死如归、饮苦若饴,靠得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__作为红军正式长征之前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在遭伏击被俘后,在狱中写出《可爱的中国》,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表现出对革命理想的忠贞不渝。瞿秋白被俘后,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在就义时一路高歌,高喊口号,在一处草木葱茏之地停下,说“此地甚好,就在这吧。”刽子手让他转过身来从背后打,他说不要就这么打吧!这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没有信仰能做得到吗?朱德、贺龙等参加革命以前,荣华富贵全有了,但都不要了,为什么?就是为了要打下一个穷人的天下,为了让全国的老百姓不再受苦。红军指战员面临敌人围追堵截、枪林弹雨,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攻占腊子口牺牲的云贵川,等等无数英雄和英雄群体,无不是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在湘江战役中全团被打光,他身负重伤,为不当俘虏掏出警卫员的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红三十四师政委陈树湘负重伤昏迷不醒,苏醒后发现躺在敌人担架上,为宁死不当俘虏,他悄悄解开绷带,把自己的肠子铰断自杀牺牲。红军指战员之所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是因为明白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解放天下穷苦人,这种牺牲值得。
长征是中华优秀儿女为理想献身的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正如埃德加·斯诺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理想信念是推动和鼓舞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支撑人们克服困难,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的坚强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今天,我们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一切牺牲和奉献寻求到的真理、规律和价值支撑,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通过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的教训与经验凝结而成的。建党之初,我党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对苏联模式和共产国际指示的神圣化,都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损失。正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和临时中央自己请来的太上皇李德的冒险主义打法,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湘江战役更是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胜利,就是因为采取立足中国实际、革命根据地实际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的正确战略战术思想,比如针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实际,采取运动战、游击战的方式,在运动中达致局部的我之力量的绝对优势地位,以各个击破敌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左倾教条主义的执行者,针对敌人“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50万大军、100架飞机,针对敌人实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修调筑路,逐步推进”的堡垒政策,采取以阵地对阵地、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分兵冒险政策,使红军本来具有的优势荡然无存,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最后不得不突围转移,进行长征。而在战略转移中又采取大搬家的甬道式战术,导致湘江战役的惨败,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人。
是残酷的现实教育了党、教育了红军,这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遵义会议这一历史转折点。从此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立足中国实际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指引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什么时候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成功,反之就会走弯路、遇挫折。
四、团结协作。
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与其他军队的重要区别,因而也决定了这支军队的强大和不可战胜。枪声就是命令,红军部队之间的互相接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积极主动、配合默契。湘江战役中,红一军团一师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潇水,完成任务后按一军团首长要求应迅速向湘江前进与军团部会合,但后卫五军团尚未赶上,为避免潇水一线出现防御缺口,彭德怀命令一师停止前进,继续防守潇水西岸,从而保障了红军后尾。而在后来三军团四师渡过湘江,本要接防一军团二师阵地时,一军团首长果断要求四师过江回去在对岸布防,以防桂敌侧击,结果与敌激战两天两夜,确保界首渡口掌握在红军手中。
这两个师都毫无怨言地听从对方指挥员指挥,有效避免了防线断裂,减少了可能的更大损失。土城战役后,一军团一师一部在天堂坝被川军三面包围,三军团五师听到枪声迅速支援扭转被动。遵义战役中三军团防守的老鸦山主峰失手,危及遵义,是一军团果断主动地向敌侧后出击,直插兵力空虚的敌吴奇伟纵队指挥部,扭转战局,取得遵义大捷。包括红四方面军虽然张国焘搞了分裂,但是红军也没有内斗,并且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前李先念部南下接应中央红军,在红军长征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红军整体的配合和团结。
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宁可牺牲一己之生命也要救援战友,比如在爬雪山过程中有的红军指战员自己感觉已无法支撑下去,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整齐地放在路边供后续经过的战友穿用;在过草地时有的红军指战员陷入泥沼,为避免战友施救造成更大牺牲,而弄点草盖在头上不让战友发现。这种团结互助、为了援救同志宁可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德,表现得十分突出。相比红军的团结协作,国民党军队的表现截然相反。且不说广东军阀陈济棠与红军达成借道协议,桂系白崇禧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采取“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送客’方针”,甚至为拒蒋介石军队于广西境外,桂系军队向尾随追击红军而来的周浑元部先头营开火并将其缴械;川军刘湘让郭勋祺部对待红军要“保持弹性”,刘文辉“只守不攻,尚稳不追,为保实力,避开野战”广为川军仿效;湘军何健始终担心湘军主力出省作战脱离自己指挥而一再电请蒋介石调湘军回防湖南;湘江战役后蒋介石认为“宜势穷力蹙”,一面督饬黔军堵截红军北进及返回湘西,同时抽调川军和滇军封锁长江和横江,一面令尾追红军的中央军8个师改向贵阳急进,以攫取黔政。中央红军正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打垮黔军占领遵义。
更有甚者,在“围剿”红军过程中陈诚曾将调赣参战的川军张英师缴械。这些国民党新军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互相提防、各怀鬼胎,呈现两面性,互相不团结,这是国民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团结一致、攻不可破、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蒋介石幕僚杨永泰在“围剿”红军的分析报告中认为,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所难之点为共党与‘匪区’民众结为一家,两者合手,实为一严重问题。”这个分析报告不可以说不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找到了蒋介石处心积虑一连四次发动对苏区“围剿”而屡屡失败的基本原因。我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红军的长征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工农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比如在全国各苏区普遍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甚至在长征途中也不例外。长征经过的地区至今留存着一些“平分土地”“欢迎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去打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等标语石刻。红军长征中积极宣传群众、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正确的民族政策。
蒋介石在给刘湘、潘文华的密电中称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人民的军队自然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苏区人民、红军长征途经地区人民对党和红军给予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中央苏区扩红,计划五万人,最后完成了10万人;为战略转移提供保障,苏区人民纷纷提前预缴公粮、积极筹款、筹集各类战备物资,长征中数十担银元跟着红军,解决了大问题。在从金沙江向大渡河前进的过程中必经彝族区,刘伯承与彝族小叶丹歃血结盟成为兄弟,彝民与红军结下深厚友谊;中央红军在突破腊子口之前,甘南卓尼藏族土司杨吉庆开仓放粮,为每个红军战士供应十斤粮食,成为红军“加油站”;长征途经地区群众或出工出力或加入红军,有力地支援了红军长征,比如红二、四方面军在岷县休整期间,各区乡建立苏维埃政府,积极筹集军粮、棉布等物资,动员妇女缝军衣、做军鞋、磨炒面,为红军北上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尤其是3000名青年参加红军,组建成红军总司令部直属独立团。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两者都体现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中。我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人民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切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团结带领和紧紧依靠人民取得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
六、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左倾教条主义的执行者在苏区的瞎指挥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战役的惨痛损失,是靠党自身的力量,靠毛泽东等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代表者勇于批评左倾错误,敢于开展党内斗争,最终通过遵义会议实现历史性转折,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红军长征目的地的最终确定,也是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央红军就先后有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到黔北的遵义地区建立新根据地,过长江到川西建立根据地,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根据地,到川陕甘一带开辟新根据地,到甘南洮河流域创建根据地,到与苏联接近地区创建根据地等不同阶段的目标设想。党和红军就是在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最终到达陕甘宁,实现三大主力的会师,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
我们党是最善于自我发现错误、自我改正错误的党。要确保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就必须要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到,“有时候真理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经常举他反对在遵义附近的打鼓新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例子。如果不坚持真理,不去敢于批评,真理就与我们擦肩而过,所以要敢于批评。同时还要乐见批评,闻过则喜,善于自我纠错、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泽东同志曾说:长征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红军三个方面军和红25军的长征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总里程达6.5万多里,重要战役战斗达600多次,渡过近百条江河,越过约40余座高山险峰,经过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红军指战员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夺关隘、渡险川、爬雪山、过草地,面对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比如面对常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红军指战员翻越的工具是用碎布、棕毡撕成条包裹的草鞋和穿在脚上带钉子的土制登山鞋,翻越的条件是每人山脚下喝一碗热姜汤,揣在怀里的几个小红辣椒。沿路时常有长条形的雪堆,都是去世的战友。山顶缺氧连国民党的飞机都只能在山腰盘旋。下山时滑溜的冰面根本站不住脚,有的红军战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掉落入万丈深谷。再比如过草地时,红军指战员吃树皮,嚼草根,煮皮带,忍饥受冻,历尽人间艰辛,无数红军将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靠着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红军才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严酷自然环境“物竞天择”的极限挑战,使每一位红军指战员都成为一颗颗革命的火种,引燃了全国革命高潮的熊熊烈火,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过不了的“腊子口”“娄山关”,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的胜利。
八、保持战略定力。
“大国政贵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长征中,党中央和红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始终重视掌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高举北上抗日大旗,无论跨越高山峻岭、渡过激流险滩、越过草地荒原、战胜凶残敌人,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每一个标语口号都是在战略思想指导下,围绕大局、服从大局,保持定力、赢得战略主动之举。当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流击水的畅快与乱云飞渡的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心一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军队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离不开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因此,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努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世界一流军队。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五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出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革命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2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要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6匹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漫漫征程,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员鼓励战士们的竹板声里:“声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大家都知道1934年,中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我国自古以来都有36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计草帽计.
那天,正式炎夏,共产党所有指挥官头每人头戴一顶草帽,红军侦察员从后赶来报:后面一对白军跟来了。贺龙同志点了点头。只是命令大家继续向前走。
红军走到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观察了地形,命令大家扔掉草帽。顿时军队议论纷纷,但是还是扔掉草帽,一切听从命令。一刹那,满地都是红军的草帽。然后贺龙命令大家迅速转移。
由蒋介石带领的反动军赶了上来,白军都没有草帽,早热得的眼冒金花,看见满地的红军扔的草帽,顿时感觉喜从天降,一窝蜂地去抢草帽,匪官也不阻挡,想是红军狼狈而逃。
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飞机声,白军毫不介意。因为他们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可不这样想,他们这几天连红军影子都没看见,没少挨长官骂。这一回,他们看见地上的军队都戴着有红五心的草帽,顿时喜出望外。对这团白军狂轰烂炸,机枪横扫。打的白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红军听到这一消息,人人拍手称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20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没有。嗯……”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看护长是40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好!我不看。”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你的米袋呢?”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拿来!我给你缝缝。”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兰,你的麦粉呢?”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不,不,谢谢大家……”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六
长征时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民心中无穷无尽精神力量的来源。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浩浩荡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我的长征》讲述了王瑞老人重访长征故地,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少年时,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时,父亲被惨烈的炮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战争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但他坚定父亲临终前的话——“跟着走”,继续前进。而后,在强度大渡河中,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下,倒在了血泊之中。最终,他在一直关心他的毛主席的关怀和激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坚定自己的信念向前行进。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人坚定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去的最终的胜利。有人曾经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如果想成功就必先拥有自己的信念,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又何谈为其而努力呢?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其努力,就像乔·桑塔亚那说的那样:“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如果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信念就会成为茫远的幻想,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对于这点,作为学生的我们更要了解,更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才能筑就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自己不会后悔,没有遗憾。
虽然长征已经过去70年了,那段历史也都以成过去,但那伟大长征精神却一直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教会我们做人,教导我们走向胜利的终点。最终,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记忆。
长征的小学长征路上篇十七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祖国才变得坚挺,我们的炎黄子孙才在灾难到来时更加坚强。他们永远都压不倒,折不弯,打不败,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这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中国人!
看了《长征路上的故事》后,我浑身的血液都僵硬了。红军战士一路上竟然就那么点干粮,吃完了,只好啃树皮,挖野菜,把皮带煮一煮就吃。然后还要翻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上战场,与敌人浴血奋战,此时的战士们体力透支,究竟他们凭的是什么在打仗啊?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爱国情怀和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些勇士们为了让我们有幸福的生活,一个新中国,而承担了这一切责任。他们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儿女,有自己的父母。可这些战士们竟能勇往直前地上战场与敌人厮杀,这真的很可贵!就算他们战死在沙场上,那也虽死犹荣,因为他们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牺牲的,值得我们尊敬!
在长征的路上还有许多的艰辛,他们几乎饿的都要走不动了,可是精神战胜了肉体,他们挺过去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他们也都挺过去了。一切一切的苦,他们也都挨过来了。因为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一定要胜利。”这样朴素的话语。正是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信仰陪伴着他们走过来了。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信仰啊!正是这个信仰,使他们挖野菜,喝雪水。正是这个信仰,使他们不顾一切,与敌人对抗。正是这个信仰使他们为国捐躯也无怨无悔。不过也正是这个信仰,给予了他们光明与正义!
中国的战士们就是有这样的一股劲儿,一股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劲儿。这股劲儿是那些侵略者所不能蔑视的,他们反到会为此而对我们中国的战士肃然起敬。抛头颅,洒热血算得了什么!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人这样,是用灵魂来打仗的!在长征路上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继续支撑下去。还有哪个民族是这样的呢?要不是这样,我们能抵抗住那么多的侵略者吗?阻止他们的野心?这就是一个民族的自强不息,他预示着不管中华民族有多少风风雨雨,我们民族的威严都不会扫地,我们祖国永远都会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巍然屹立。哪怕闪电雷鸣,狂风暴雨都不会动摇,就像是那积极向上团结紧凑的白杨树那样坚定不移!
八年,八年呀!这场八年战争的胜利,容易吗?因为这场战役,战士们受了多少苦多少罪,死伤了多少人才换来的啊!没有理由不胜利的,真的没有理由!
一轮明月,见证了沧海桑田的时过境迁,见证了西风古道上的时事沧桑。一轮明月,照遍了大江南北的喜怒哀乐;看遍了古今中外的悲欢离合。随着岁月的扭转与变迁,长征路上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他换来的是我们太多的享受不该享受的幸福;太少的承担应该承担的痛苦。我们必须得向这些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且记住这段历史,记住我们华夏儿女所受的一切痛苦。
忘却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不思未来,未来就会弃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