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广播稿(优质18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总结的内容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读者得出有效的结论。供参考的优秀范例。
法律的广播稿篇一
甲:红领巾广播站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小主持人:沈妍竹乙:大家上午好!我是小主持人:王鹏。今天广播的题目是:学习法律知识,做合格公民。
甲: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广大少年儿童应当积极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乙: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甲: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合格公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法制将会不断地完善,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少年儿童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乙: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少年儿童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腾飞。
甲:为了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全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约请了国内有影响的少年法制教育的专家学者编写了《“三五”普法少年法律知识读本》。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深奥的法律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将严密的条文规定阐述得生动有趣。该书的出版凝聚了编者和作者的辛勤汗水,但愿少年朋友们能从中获得启发,吸取营养。
乙:最后,祝愿同学们,勤奋学习,只争朝夕,时刻准备着,为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甲: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法律的广播稿篇二
1.尽管我们很难从西方法治发达史中清晰的剥离出属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集体贡献,但毫无疑问,如果舍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智慧与努力,西方即便不至于陷在中世纪黑暗中不能自拔,也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2.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3.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
4.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6.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伟大而卓越的行动,在政治家们强烈的图谋下表现出来;而不是表现为性格和激情的结果。因此,奥古斯都与安东尼的斗争——那战争被视为是他们心怀主宰世界的野心而引发,也许那仅仅是嫉妒的结果。
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10.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贺拉斯)。
1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12.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13.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14.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15.法律就像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有了它,我们才能平安快乐每一天,远离不法侵害!
16.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7.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8.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19.树立法治权威,构建和谐社会。
20.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21.人们内心深处源源不断地产生激情,故此,一种激情的破灭几乎总是意味着另一种激情的产生。
22.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23.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24.希腊斯帕特王法律应对人有权威,而不是人对法律有权威。——波萨尼亚。
25.实际上,咱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26.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中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那些对国际谅解事业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在那里正受到迫害,其中就有一些是一流的艺术家。
27.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2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9.世间的一切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无过于枉法。——培根。
30.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1.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法律的广播稿篇三
3.守法法似父母,千种呵护。违法法似利剑,百般刁难。知法法似真经,终生受用。普法法似圣火,代代相传。法制宣传日,争做法制宣传员,和谐生活甜蜜美满。
4.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清)张伯行。
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6.骗别人是法律问题,骗亲人不过是道德问题。清朝有一位大学士说过,君骗臣叫皇恩浩荡,臣骗君叫鞠躬尽瘁,父骗子叫无怨无悔,子骗父叫光宗耀祖。自己骗自己就叫我的未来不是梦。
7.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8.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9.国家有宪法才能屹立不倒,社会有刑法才能长治久安。过日子有民法才能和谐有序,婚姻法让生活甜蜜美满。法制宣传日到了,文明让社会更进步,法制让生活更美好。
10.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11.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作者: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
14.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
15.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16.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8.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19.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
20.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宋·吕苏辙)。
2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22.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
23.法律就像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有了它,我们才能平安快乐每一天,远离不法侵害!
24.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26.因为有适度的自由,风筝才能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溪涧才能在山谷的约束中自在地流尚;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我们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适度的自由,为我们的生活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我希望自由似和煦的微风,似淙淙的溪流,因为只有适度的自由,才能让我们真正地拥有。
27.20xx年巴西世界杯让我感动的是日本在对阵科特迪瓦的小组赛中以1:2输给对方,可赛后,日本球迷冒雨在雨中捡垃圾的场面。面对这种场景我想我们多会感到震惊和钦佩,这种好习惯怎么炼成的?回顾历史,可以说是被污染逼出来的环保意识。6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每年平均以10%以上的增长率全速前行,但大气污染等问题也随着而来。面对青山绿水的逝去,民众突然间呐喊“让gnp见鬼去吧”所惊醒。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彻底唤醒了日本人的环保意识。环境分类体系也在这个背景下应用而生。而这种环保意识是从娃娃抓起的。当在萌萝莉和小正太时,培养使之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学习垃圾区分的基本常识,融入课本伴随着成长。为了促进,还制定一系列法律体系和社会谴责风气的形成。
28.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就应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29.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
3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31.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32.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3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34.树立法治权威,构建和谐社会。
35.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
36.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37.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38.家有家法,国有国法,人人都要懂点法;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活处处不离法;尊老爱幼,和谐社会不违法;法制宣传日,让我们时时刻刻与法同在。
39.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清)金缨。
40.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41.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世界有法的存在,天空更加湛蓝;事事有法的约束,秩序更加井然;法制宣传日的到来,大家都很欣然;你我有法的陪伴,生活更加坦然。
43.在专制时期,虽然财政活动也表现法的意志和内容,但立法和具体执行都是由专制阶级来完成的,所以此时的法律不是为了限制国家对财政的操纵而是为之撑腰,甚至助纣为虐。
44.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
法律的广播稿篇四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4、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9、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0、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3、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3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5、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3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8、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4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41、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4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4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4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49、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50、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5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5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53、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54、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法律的广播稿篇五
3)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4)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5)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6)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7)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8)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9)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1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13)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5)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17)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8)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19)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1)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2)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23)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25)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26)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2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28)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29)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
法律的广播稿篇六
1、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3、法律就像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有了它,我们才能平安快乐每一天,远离不法侵害!
4、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6、在个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
7、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
8、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9、只有战胜者才有权判定什么是战争犯罪。
10、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1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12、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13、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14、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15、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1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17、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18、倘若要说服他人,首先就要想方设法使人听得进你所说的话。
19、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20、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21、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22、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23、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25、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26、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27、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
28、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29、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3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31、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3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3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34、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35、法制是把双刃剑,对守法者呵护,对违法者无情。
36、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3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3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39、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40、战鼓一响,法律无声。
41、法律不是保护崇高,而是保护一般。
42、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
43、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44、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黄昏。
45、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
46、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47、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
4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49、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50、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法律的广播稿篇七
3.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之权利。
4.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
5.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9.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法律的广播稿篇八
3、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4、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5、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6、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9、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10、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作家伏尔泰。
12、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14、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16、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18、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9、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20、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1、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2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23、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25、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2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唯美网名)。
28、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29、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30、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33、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37、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3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9、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4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42、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43、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4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45、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46、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4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哥尔德斯密斯。
4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49、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50、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51、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55、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56、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58、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59、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60、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62、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63、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
65、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菲力普斯。
6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67、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法律的广播稿篇九
本单元包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和“践行道德 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1、本单元设计依据。
文明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道德状况需要公正法律和有效的执法。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状况,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法制的公平和管理体制的透明程度。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这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代表民族未来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其二,这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三,这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其四,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成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需要。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等几个有机结合的部分。当代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法律知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武器,是真正为了人民的,也是能够为民所用的;法律是保护包括中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有效工具,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有特殊的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就加强法制教育,这样才能使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为了让中学生掌握保护自己权利,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远离违法犯罪,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2、课程标准。
“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4、内容及结构分析。
本单元设立“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活动和《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两课。
“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将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综合运用两课教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遵守国家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本课由“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
第一框“走近法律”
“我们身边的规则”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生活离不开法律”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第二框“法不可违”。
“谁都不能违法”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并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认清犯罪危害”告诉我们犯罪的危害。通过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不仅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灾难,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内容。引出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提醒学生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引导学生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守法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1框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中共“xx大”报告再次把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收集“小科帮忙”、“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报导的典型材料,分析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依法治国的要求、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2框主要是: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尊重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正确行使监督权。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
引入: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害?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村民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过诉讼;等等)法律能够帮助公民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作为公民,我们要学法、守法、用法。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与法同行”。二、与法同行(板书)。
讨论:教科书第87页为一分钱打官司的案例,让学生就案例发表看法。(公平是市场交换的最基本的原则。1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又体现了一种公平)呈现正反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公平,社会将会如何?假如生活中缺少了正义,我们的权益将会如何?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板书)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表现。
分析如下案例,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院会支持方成父亲的要求吗,为什么?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务。”只讲权利而不尽义务或只尽义务而不讲权利都是不正确的,方成的父亲在子女年幼,需要抚养教育,而自己又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在子女成年后又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种要求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法院是不会支持他的请求的。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板书)(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致的,公民既有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请阅读教材p88-91:思考归纳:什么是监督权?我国有哪些监督的制度?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3.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板书)(1)民主监督制度:党的监督、人大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2)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4.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板书)。
讨论。
学生回答。
听讲解。
记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分钟。
让学生明白监督的渠道和方法总结提升。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调查访问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当选的过程,并请他们谈谈当人大代表的体会。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练习册p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一
7)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8)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9)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0)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1)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2)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3)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1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8)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20)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二
3)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5)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6)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7)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8)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9)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0)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1)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3)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7)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20)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三
第二框“法不可违”。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学生分析】。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学生活动:小游戏:“谁更快”
教师活动: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2、红灯停绿灯行。
教师播放有关闯红灯的交通事故的影像资料。
教师活动:出示有关浙江省交通事故的数字或图片。
3、交叉换位。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则——交叉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样做的要求。
三、规则之美。
1、感受规则之美。
学生想象:有一组数字任意排列着出现,你能看到什么?分小组合作讨论。
……。
2、寻找规则之美。
3、“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四、特殊规则——法律 。
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课,自修课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宗教规范: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须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安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法律的三个特殊性: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五、课后延伸活动。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
生活离不开法律(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课外实践活动:设计法制宣传文化衫。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
第二框题 法不可违(一至两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雪村的《抓贼》是一首比较幽默的歌曲,歌曲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小偷偷窨井盖,最后被绳之以法的故事,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自然引到本课的教学——法不可违。
案例展开: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后两则案例均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通过模拟法庭,了解不同的违法行为有承担不同的责任。
模拟法庭:(教师可以担任记者或法律咨询专家的身份)。
1、确定模拟扮演分工。
从本班同学中选出若干人,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原告律师、被告、被告律师等。不担任扮演角色的同学也作出分工,作为某具体角色的助理,参与学习、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扮演者准备服装(或者标志),由班干部作出安排并准备模拟法庭所用的简单道具。
根据案情和角色需要,分别复习、查找与此案审判的有关法律知识。
2、开庭前布置模拟法庭现场。
(1)开庭审理。
审判长在核查诉讼参与人到齐之后,宣布正式开庭。
遵照审判长的安排,原告宣读诉状,并出示有利于自己证据。
原告辩护律师申述诉讼请求的法律根据。
被告(或其辩护律师)作答或者提出反诉,并出示自己的证据。
(2)法庭辩论。
(3)审判长宣判。
庭后小结:通过模拟审讯过程的对比,寻找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法庭宣判,明确违反不同的法律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并对刑罚进行一定的知识补充(也可以在课外通过该组学生自己的了解,制作成宣传板,向别的同学做宣传)。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第三框题 防患于未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违法犯罪现象深恶痛绝,且能做到遵纪守法。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原因和家庭教育的不当等,导致少数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如目无组织纪律,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旷课、夜不归宿;欺侮低年级学生,甚至抢劫偷盗,看黄色录像。还有一些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动辄以出走、逃学威胁家长,有的则满口脏话,动作粗野,行为不端,还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而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更是与日俱增,这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如不矫治极易滑向犯罪的泥潭。而要远离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重要在于青少年本身。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并且一定要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综合设计思路】。
以一则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致失足的具体事例,引出生活中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违法犯罪,并进而通过寻找不良行为的活动,及反思不良行为的危害,体会道德水平与守法观念之间的联系,再通过现身说法,及扫雷行动,提出要加强自我防范,防范于未然,最后通过写倡议书,把法制观念由思想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活动一:新闻直播。
寻找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具体案例以新闻直播的方式展现在同学面前,提醒同学注意到自己的不良行为。
活动二:火眼金睛。
寻找校园中,身边的同学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通过这一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从感情动机上避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对他人的危害 对行为人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打架斗殴 。
夜不归宿 。
携带管制刀具 。
传播淫秽读物 。
其他(学生举例) 。
活动三:现身说法。
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在课外寻找到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致违法犯罪(少年犯)的案例,在课堂上讲述,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动手获取信息,可以让学生得教训、获教益,深刻体会自身的良好道德行为与遵纪守法之间的联系。
活动四:扫雷行动。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写写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所看到的或接触到的不良行为,以及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然后谈谈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以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五:普法宣传。
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拟定一份向全体身边的同学发出的倡议书,告诫大家共同远离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通过教学初中生能明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违法行为,但现实生活中又有一些例子,使学生存在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错误想法,而这跟后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的内容又是相对应,应避免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后面的内容发生冲突,如何留下一个伏笔,是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四
1、执法为民,普法惠民。
2、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处纷争。
3、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
4、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5、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以法律的智慧,谱写绚丽的.人生。
7、加强法制宣传,服务经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
8、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9、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10、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11、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12、学法懂法源自一点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
13、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4、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
15、手拉手,参与法治建设;心连心,共建幸福家园。
16、举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风;走小康之路,建和谐社会。
17、法以人为本,人以法为天。
18、知法明礼,用法维善,护法除恶,守法心安。
19、推进法治溧阳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0、美丽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21、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2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3、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4、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和谐溧阳,法治先行,率先发展,法治助推。
26、国法展示社会和谐,党纪高悬玉宇澄清。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创造平安就是创造财富,创造平安就是创造幸福。
29、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30、一日学法,终身受益,一人学法,全家受益,全家学法,社会受益。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五
1、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3、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5、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英国)。
6、法律是朝三暮四的(欧洲)。
7、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8、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9、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11、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12、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13、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14、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5、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贺拉斯)。
16、当友爱蔚然成风的时候,法律也就可以告废除了(亨·布林克洛)。
17、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18、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
19、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20、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21、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22、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23、一个国家的绝对公理,是受着这个国家的完美的理智法律启发的(乔特)。
24、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25、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宋·吕苏辙)。
26、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27、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9、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30、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埃·哈伯德)。
31、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32、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33、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34、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35、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36、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37、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38、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六
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3.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4.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5.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6.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7.真诚是公正的基础。——(古罗马)西塞罗。
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9.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守法小公民。
10.人们内心深处源源不断地产生激情,故此,一种激情的破灭几乎总是意味着另一种激情的产生。
12.通俗的说,立法是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步骤,是部门管理上升到国家管理,道德规范提高到法律规范的飞跃。
13.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1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16.懂法,生活处处都如意,守法,日子过得甜如蜜,宣传法,分享快乐不困乏,法制宣传日,让更多人了解法律保护权益,让更多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17.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抓紧抓好!
20.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21.为人排忧解难的,是办法;帮人走出困境的,是方法;帮人解围的,是法律;12月4日法制宣传日,让我们一起将守法进行到底,让社会更加和谐!
22.法擎利剑斩邪恶,律做天平判是非。
23.普及法律知识,倡导法治精神,彰显法律权威。
24.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法律解释及合同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
25.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2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27.家有家法,国有国法,人人都要懂点法;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活处处不离法;尊老爱幼,和谐社会不违法;法制宣传日,让我们时时刻刻与法同在。
28.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31.归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
32.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33.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34.现阶段下,各种制度性与非制度性权威对农民权益的恣意妄为,以及国家法律在面对权利时所表现出的尴尬,使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显得很必要。
3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6.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作者:伯克。
37.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贺拉斯)。
38.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作者:管子出处:《管子法法》。
39.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40.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作者:孟德斯鸠。
41.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作者:孟德斯鸠。
42.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清)张伯行。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七
律师:这位观众的问题特别常见,尤其是在这种年终岁尾的时候,关于年终奖的问题,关于十三薪的问题,和单位之间的纠纷现在很多。
主持人:您提到的“十三薪”是什么概念?
律师:“十三薪”其实和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年终奖其实是一个概念,一般单位正常是十二个月,每个月发工资应该发十二次工资,但是很多单位呢,都是说到了年终时,多发一个月工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十三薪,和年终奖基本是一个概念,某些员工和单位之间发生一些纠纷,单位以这个员工某些方面表现不好甚至是个别领导和个别员工的个人恩怨就不给发这个年终奖或十三薪,由此发生争议,但是通过我们初步的统计上来看,就是很多劳动者发生争议的时候,一旦走上这种诉讼途径,都承担了一个很不利的后果,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劳动者在签定合同的时候,没有尽到这个注意义务,就是没有很好的把这个合同签订下来。
律师:因为年终奖不是一个法定概念,也不是单位法定应该向员工支付的,它不像工资一样,说应该按月支付,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加班了,应该给加班费,这些都是法律规定的一些项目,但是关于年终奖,法律并没有规定。
主持人: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必须要发年终奖。
律师:是这样的,而年终奖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约定的项目上,你比如说,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当中,明确约束了说单位应该发十三薪,到年底的时候,都发一个月工资,或者是明确约定了单位在年终时,应该给员工发放年终奖,如果再明确数额的话,这个时候,就是双方的一种约定义务。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要在合同里约定上发年终奖。
律师:对,如果约定了这种义务了,那单位再以各种理由拒发就没有依据了,这个时候,像刚才案例当中的这位观众,如果要是有这种约定,单位不发,然后再向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来主张年终奖的权利,我想这个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刚才我的描述可能没有描述清楚,他也一直都在说,说是前两年的时候,也说领导说、口头说,说你表现不错,我给你发年终奖,也都是很随意的,当然合同里面可能确实没有体现出来。
律师:对,口头约定我们严格来说也是有效的,但是一旦发生诉讼,在另外一方否认的情况下,这种口头约定从证据规则角度来讲,对劳动者很不利,如果有一个书面约定,双方都签字认可了,那想否认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主持人:也就是说最好是把年终奖的这种情况是写入到合同当中去。
律师:是这样的。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关于年终奖的问题,其实在前几期的时候,我们也曾经提到过,但是就现在来讲的话,还是希望观众朋友们注意,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说单位有年终奖或者说十三薪的情况,那么一定要记得要写入到劳动合同当中来,否则的话,没有合同依据,那你很难来主张这个年终奖。
律师: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司法实践当中确实是存在很多争议,很多时候,劳动者都承担了一个不利的后果,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劳动者没有很好地签署自己的劳动合同,其实关于签劳动合同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第一方面需要注意劳动合同的主体问题,是哪个单位和员工鉴的问题,心里要清楚。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给谁打工,你跟谁工作要搞清楚?
律师:像这种情况实践当中一般以劳动合同为准,劳动者在签署自己的劳动合同当中没有看清楚劳动合同的主体,也就是说甲方的名称,可能签的是甲方,但告的是乙方,在诉讼过程中,单位完全可以说乙方和你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费了很多很长的精力找律师,最后发现自己的主体告错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主持人:告错人了。
律师:对,告错了主体,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花去了额外的律师费用,反过头来再告正确的时候,也许连时效都超过了,那就维护不到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主持人:这一点非常关键,观众朋友们,刚才律师律师给大家介绍了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第一步要确定好是谁在跟你签劳动合同,所以说,一定要仔细的看合同,看一看甲方到底是谁,谁来给我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在日后的工作和领工资以及缴纳社保的时候,也要尽量注意,如果是一套人马或者几块牌子这种情况时,要注意核对跟你劳动合同的一方是否为给你发工资的,是否给你缴纳社保的,我们认为应当把签订合同、缴纳社保和给发放工资这几个主体作为一个主体,也就是说最好是在一家公司里边做三件事:签合同、领工资、缴纳社保。最好是在一个主体里边,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纠纷,你在起诉时才不会发生告错人的这种情况,才不会发生因为你告错人而得不到保护的这种情况。
律师律师,刚才我们谈到了主体,那还有什么其它可以注意的地方?
律师:比如重要的劳动合同期限问题,劳动者在签署合同时关于劳动合同期限这一个条款没有认真看。
主持人:就一年两年。
律师:对,但是可能劳动者给你说的是,我们跟你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口头是这样的,但你也没有仔细看清楚这个条款,签字了,合同交给单位了。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单位拿出来的合同写的不是无固定期限而是一个一年期限,单位以到期不和劳动者续签为由,就终止了这份合同,劳动者当时就很差异,说我明明签的是无固定期限,怎么就成了一年期限呢?在法庭上,单位拿出这份证据的时候,法官问“这个字是否为劳动者签署”?劳动者说“字确实是我签的,但合同条款、合同期限我没有看,或者我当时记得不是这样的。”但又拿不出相反的证据来,最后承担了不利的后果。
主持人:实际上,一是要关注一下劳动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再一个要提醒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的核对,每一页都要仔细看看,而且自己要保留一份。
律师:对,是这样的。
律师:建议劳动者一定要在签署合同时,第一要仔细看清楚,不要只是签字,第二在签完合同之后,要向单位索取一份劳动合同,这样的话,一旦发生纠纷,自己的这份合同如果和单位那份合同不一致,那单位可能承担不利后果,如果自己手里没有劳动合同,而一般的劳动合同的最后一个条款,都会写“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如果劳动者手里没有,单位说你说手里你不拿出来,但也是和我这一样的,劳动者手里又没有其它相反的证据证明单位是作假或者后补的合同,那承担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那是否可以建议劳动者在签劳动合同时,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每页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二是要求单位盖上骑缝章。
律师:这种建议很好,但实践操作中这样签的比较少,如果这样签了,确实是非常有利于劳动者的保护,所以劳动者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主持人:也就是说,一是要看一下合同条款,而且合同自己要留一份,二是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每页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至少这样能够证明单位手里保存的那份合同上面,每一页都有我签名,至少不会中间抽出一页然后换一页进来,不会发生改变的情况。
律师:对,是这样。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还是要提醒您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核对合同条款,而且在签完字之后,最后是能够在单位盖完章和您签完字之后自己留一份合同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对你比较有利,如果条件允许,您也可以在每页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避免以后发生纠纷时单位作假。
律师:还有一个也是劳动者最关心的一。
法律的广播稿篇十八
2、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4、法者,治之端也。——荀况。
5、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
6、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
歌德。
9、习俗是法律外的法律——英格索尔。
10、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
11、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
12、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
13、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15、律师是法律最理想、最无可指责的解释者——玉外纳。
17、法律对不够处罚条件的对象是无能为力的——托·富勒。
19、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20、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爱献生。
22、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
23、习俗也许不如法律来得明智,然而——普卢塔克。
25、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26、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却在王子之上——小普林尼。
27、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28、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
29、有两种和平的强大力量,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国。
30、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
31、在法律面前,一切头衔都无济于事——丁尼生。
32、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
34、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贺拉斯。
36、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狄斯累利。
3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39、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40、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41、当友爱蔚然成风的时候,法律也就可以告废除了——亨·布林克洛。
43、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
44、法官手中的司法自由权就好比暴君的法律。它的标准无人知道——查·普雷德。
45、法官一发善心,法律就会松驰——绪儒斯。
46、再严厉的法律也不能使浪子回头,挥霍者节俭,酒鬼清醒——塞·斯迈尔斯。
47、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
48、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49、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50、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