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读后感(模板17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看完一本书后,我们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后感是我们和书之间的对话,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书中的智慧和启示。写读后感要多多参考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以拓宽自己的思考和视野。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仁爱、礼仪和君子之道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文化已深深的溶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但这样一位“至圣先师”,也是由一个平凡的人逐步成长起来的。
孔子诞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故去了。后来,他到周去学礼,回来后门下的学生就多了起来。这时的孔子,一心一意想要推行他的仁爱、礼仪,在他三十五岁时,终于升任了大司寇,主管礼仪。齐鲁夹谷会盟时,孔子恰好监理典礼事务,临行前他建议鲁君带左右司马,以备不测。会盟时,齐方表演刀剑乱舞,孔子唯恐其伤及鲁君,立刻挥袖制止。齐方又叫小丑和美女上台表演,他们对鲁君做出了轻漫的举动。孔子见状,怒斥伶人,司法官即将其腰斩。由于孔子胆识过人,义正辞严,令齐景公十分不安。为表歉意,齐国将之前占领鲁国的土地全部归还给鲁国。
然而,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又不满鲁定公沉溺酒色,孔子终于去职离乡,开始了漫长而坎坷的“周游列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他周游列国,是为了寻找与他政见相合的当权者,来传播仁爱和礼仪。他不为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在卫国,他因卫灵公爱慕美色、不理政事而失望离去;在宋国,被想加害于他的司马桓魅赶了出去;甚至在郑国,孔子与其弟子失散。有人对其弟子子贡说:“东门外有个人,额像尧,颈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三寸,没精打采,像只丧家狗似的。”子贡听后非常生气,便将此事禀告孔子,没想到“至圣先师”孔子欣然笑道:“我的长相倒未必真像圣贤一样,但说我为推行仁爱、礼仪的大道,落得无处藏身,像丧家狗似的,这一点倒真的不错,真的不错!”只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拥有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具有这样荣辱不惊的境界。
经过陈蔡之难后,孔子终于回到了鲁国。而鲁国依旧不用孔子,他也无心出仕,遂开始修《诗》、《书》,定《礼》、《乐》,编《春秋》,又十分喜欢研究《易》。另外,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因材施教,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人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有所成就,成为当时知识阶层的中坚力量,并且汇集成了儒家学派。直至今日,还影响着中国人的方方面面。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二
《孔子家语》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子为中心的古代传说汇集,与《礼记》中的某些材料相同,《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七卷”,颜师古表示怀疑,注云:“非今所有《家语》”。宋人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说:“《家语》四十四篇,虽孔安国撰次,按后序,实孔氏诸弟子旧所集录,与《论语》《孝经》并时,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又说:“《家语》汉初已流布人间,又经孔安国撰定。”
但后代学者对其真伪却产生了怀疑,认为是王肃的伪作。有的出版社就认定:该书系三国时王肃书目及《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小戴礼记》等书资料集合而成。王肃伪造此书,意在为《圣证论》提供根据以攻击郑玄之学。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云:“《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疵,却非肃所作。”指出王肃有所依傍,并非凭空伪作。
到了清代中叶,孙志祖作《家语疏证》,范家相作《家语证伪》,逐篇逐章寻出作伪依据,并指出其割裂改窜的痕迹,似乎《孔子家语》是伪书这一桩公案就此判定了。顾颉刚对清人王柏所言“今之《家语》……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绪余,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安国之名”十分赞同,认为“绝对正确”,并说:“故今之《家语》,大部分为编辑,小部分是创作。”又说:“《孔子家语》不但是一部伪书,而且是一部杂凑书。”实际的情况是,王肃获得了一个早期的本子,然后为了迎合他与对手的论辩,加入了自己的阐释。即便如此,《孔子家语》的编纂要追溯到更古老的传统。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竹简6000余枚,内容有《诗经》、《苍颉篇》等佚籍,都是现存最早的古本,同时出土的木牍文书中,许多语句在今本《孔子家语》中可以见到。李学勤据此认为:“早在汉初确已有《家语》的原型,《史记》世家、列传很可能参考过此书。刘向编集《说苑》,也收录了其中文字。王肃作解的今本《家语》,大约就是在简本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扩充编纂形成的。”生也根据阜阳汉墓木牍和《说苑》简的材料讨论了《家语》的真伪及成书年代,结论为:
(1)从汉初就流传着一批记录孔子及门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简书,这批简书应当就是后来编纂《孔子家语》、《说苑》、《新序》等书的基本素材。
(2)从汉文帝时汝阴侯墓简牍所见专记孔子言行的篇章,可以看到汉初孔子学说的发展与传播。《家语》的编纂,正是儒术发达以及孔子受到重视的产物,旧说孔安国编纂《家语》并作序,应当是可信的。
(3)长期以来,今本《家语》被认为是王肃伪作,细审各家所举“罪证”,按现在所知道的古籍编纂与整理的知识加以考察,证据并不充分。
关于《家语》在流传过程中,有亡佚、改易、增益等各种情形,皆属传世古籍所遭遇的普遍问题,不能据此论定其为伪书。这样就澄清了过去以为《孔子家语》是王肃作伪的说法,对于研究西汉初年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阜阳双古堆和定县八角廊汉简与今本比较,一简一繁,说明今本在竹简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广补辑,这是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常有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增广补辑部分将其视为伪作,也就是说,不能因其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孔子家语》一书本身的价值。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买了一批战国楚竹书,其中《孔子诗论》中有孔子对《诗·召南·甘棠》的解说,将之与《孔子家语》相比较,两者基本接近,因此朱渊清确信:“《孔子诗论》是孔门弟子所记孔子《诗》说,《孔子家语》则很可能就是在《孔子诗论》之类原始本子的基础上钞撮编成。”
孔安国,西汉鲁人,字子国,孔忠次子,孔子十一代孙。生卒年月不详。西汉经学家。安国少学《诗》于申培,受《尚书》于伏生,学识渊博,擅长经学。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据传,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天《尚书》多16篇,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今传《尚书孔氏传》,一称《孔安国尚书传》,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后世尊其为先儒。
既然是“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那么,为了追寻孔夫子的足迹,了解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体会他那万世师表的言行举止,感悟圣人情怀,哲人智慧,读《论语》后,《孔子家语》以也应在必读之列。
本人读《孔子家语》已经一月有余,只因文言文底子薄,知识储备也有限,悟性又差,所以迄今仍未读完。已经读过的章节,也没完全读懂。只是边读边记,有所感悟,信手涂鸦,连不成篇,自不是钻研之法。我总想,我们作为一般的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人类各种精神资源的利用者,只要能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所感悟,就达到读书的目的了。
当然,这个感悟,是今天的,如果到了明天,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也许就有了新的感悟。而且,感悟不是实证,与科学或许无缘。请各位批评者明鉴。这里所列的,是《孔子家语》的一部分,而非全书。就权当是读书卡片吧,为了今后查找方便;也权当是求学作业,恭请各位老师批改指点。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三
司马迁写孔子,是将其作为偶像来膜拜的。太史公曰中引用了《诗》经中“高山仰之,景行行止”表达了自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敬仰之情。
司马迁受到权力怪兽汉武帝的迫害,当朝为官者皆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压抑恐惧的生活氛围中,司马迁自然希望能够遇到仁慈的君主,宽容、谦虚正是儒家倡导的核心精神。
另外,孔子生前屡受排挤,不受重用,但仍著书立说,终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不得志的遭遇与孔子颇有相似,而孔子为后世所尊崇的好结局,也成为司马迁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固穷”,“穷”并不是贫(没有钱),而是指不得志。“固”是指安于、安守,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虽然不得志但仍怡然自乐。颜回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是君子固穷的真实写照。
生前不得志、受困受穷都可以忍受,但坚决无法忍受“没(mo)世而名不称焉”。对“身后名”的追求超过了对现世生活的重视,这与其他文化“活在当下”的理念非常不同。中国人对后世名声的在乎程度和追求,恐怕也是其他文化里所难以理解的吧。但是,儒家这种价值观或多或少融入了中国人的骨髓。
司马迁这篇传记中对比写了两个故事。赵简子这个人,投降了他国,但孔子愿意闻召前往。然而,孔子途中听闻赵简子加害贤臣,就拒绝前去了。两次做决定的时候都有弟子质疑,孔子各做了一番阐释。可以看出,对于赵简子投奔他国,孔子是能够接受的,但赵简子迫害其他君子,孔子则很受伤。
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对于同类之人,那种心心相惜的情感却非常强烈。
这与君子固穷的思想一脉相承。人在处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矛盾,是改变自己适应社会,还是坚持自己?关于改变的话题,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改变是西方心理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是勇敢的表现。而在儒家文化中,这可能意味着妥协,屈从。
尽管我不读儒家经典,甚至认为儒家夫子带几分迂腐的意味。但是,在司马迁的这篇传记中,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价值观中的那些坚持,竟然就是儒家君子的标准!看来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我们的骨子中了。
案例1:。
小刘是公司里勤勤恳恳的职员,有一次领导与他谈话,故意贬低了与小刘存在竞争关系另一个同事小谢,说小谢虽然工作认真敬业的程度、工作的贡献是团队里其他人比不上的,但小谢脾气古怪,就是一个神经病。可能领导本意是宽慰小刘,但小刘听了之后难过了好几天。小刘认为,工作认真有贡献是自己一贯坚信的正向标尺,如果这都被推翻了,真是心寒啊。虽然小刘与小谢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不如一些职场交往的高手。但是小刘却深深为之伤感。伤感过后,小刘仍然决定,出于做人的原则,不把这些事情告诉小谢,不挑拨是非。
这个案例中,能看到小刘身上君子讳伤同类、君子不为上位而改变做人原则的影子。
案例2:课程作业中的调研结果也显示颜回的支持率最高。
孔子周游列国,不被诸国所接受的时候,曾问他的三个弟子,“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会被赶到旷野中来了呢?”
三个弟子如是说。
子路答,可能是我们的德行还不够吧,我们还需要努力。
子贡说,我们的价值标准太高,能否稍微降低一些以适应社会现实呢。
颜回说,我们不为大众所接受,正说明我们有高于众人的品质啊,说明我们达到了君子的标准,应该以此为乐啊。
李源老师的课后作业是,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更加认可谁的观点?
我个人其实比较倾向与子贡。但我仔细看留言,赞同颜回的人超过半数,他们认为颜回才是真君子。生活中,很多人在行为上也会倾向于子贡,但从心底仍然佩服颜回那样的人。
课程后期,我对这个疑问有了新的感悟。李源老师在史记精读班末尾,为大家串连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他讲到周朝的政治特点是“家国一体”,这不同于后来的家国文化。周朝采取分封制,分封到全国各地的诸侯,即使延续了很多代之后,姬氏子孙都能上溯到他们是周王的第几代子孙,他们与周王的亲疏远近。这种亲缘关系的远近直接决定了各国在外交关系中的地位,如果国与国之间发生了争执,首先要倾向于与周王室关系更近的国家。
所以说,为什么周朝细分尊卑秩序的礼法这么重要?那是因为它是界定权力大小的规则。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四
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过去看前面相关篇目的内容,比如说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后来又说到孔子在鲁国的经历,于是又回去把“鲁周公世家”浏览了一遍。这一篇通篇看来,总体感觉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说是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如丧家之犬;在学术上却是逐渐精深逐渐博大终于积累弟子三千,书成春秋经典。
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五
翻阅《史记》,心涌波澜 ,孔子世家读后感。 千年岁月,如在目前。
列国纷争,遍地硝烟。 权奸害国,朝代更换。
时光推延,历史春秋。 《孔子世家》万事之圣。
河图出书,凤凰来仪。 尼山诞圣,泰山北斗。
阙里孔子,坎坷一生。 三岁丧父,少年丧母。
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人生不幸,未能压倒。
忆孔子昔,慈母垂教。 寻师问难,昼夜苦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年奋学,博古通经。
自强不息,终成大器。 千古美名,夫子贤圣。
布衣孔子,三十而立。 首办私学,济世救时。
设立杏坛,有教无类。 全民教育,名垂青史。
平等教育,彪炳于世。 至圣之师,千古孔子。
哦吁!孔子,倡举仁政。 以德育民,主张仁爱,
推崇礼乐,和谐大同。 伟大之举,令人嗟叹!
叹惜孔子,生于乱世。 礼崩乐坏,壮志难酬。
周游列国,颠沛流离。 几遭不测,抱负不改。
嗟呼!孔子,辛劳一世。 倦鸟知返,晚年归里。
删改诗书,编订礼乐。 修整春秋,排序易经。
开先学易学之先河, 创先学易学之先声。
杏坛育人,桃李满园。 弟子三千,贤者七二。
中华人物,功盖千秋。 中华文化,名垂万世。
悲呼!孔子,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心中忧愤。
死前扶门,一曲悲歌。 催人泪下,太山环乎!
梁柱摧乎!哲人委乎! 凄凄惨惨,抱琴而终。
呜呼!孔子,名垂千古, 星移斗转,地覆天翻。
沧海桑田,泰山难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再叹孔子,帝王之师。 臣民之师,天下之师。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六
读了《孔子学琴》,我从中感受到了孔子能沉浸在音乐中,为什么他能沉浸在音乐里呢?我想是因为孔子心静。我想起《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中,司马懿说的一句话:“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我也是学琴的,我能体会到心静和心乱音色的不同,要能心静,就要心中有琴,琴人合一。
先不谈琴,因为除学琴外也要学习孔子的精神,兴趣是最基本条件,第二就是能静心。
外界给予自己讽刺挖苦之时会你会怎么做?坚持下来的大概没有一成吧?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不顾外界的看法,自己坚持学琴,生活中也要这样,不能遇到一点小挫折就退缩,更不能因厌倦而放弃,学而不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目中无人。
刚刚说的兴趣也是一大因素,但坚持自己的兴趣也是一种本领。孔子埋头苦练确实有点像现代人所说的“愣头青”,但怪不得他,古人所了解的太片面性,只是苦练,没有任何技巧性可言。但也并不是说此事就不对了,只是需要增加些技巧性而已。
孔子在曲中所投入的感情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埋头苦练只是一方面,感情在里面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首曲子若是没有感情,就只是一首曲子,你所付出多少感情,琴音就会回馈多少感情。
总而言之,孔子学琴中所存在的优点,都是常人可望不可及的,这样的人才是我们膜拜、敬仰的对象。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七
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x,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为他更钟情于水。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邪恶,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弟子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弟子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最后,假如将孔子和庄子相互比较的话,在主观上,我更向往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观上,我更提倡孔子的处世智慧。尽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无过?孔子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智慧,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绝,激励着万代子孙。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八
翻阅《史记》,心涌波澜,孔子世家读后感。千年岁月,如在目前。
列国纷争,遍地硝烟。权奸害国,朝代更换。
时光推延,历史春秋。《孔子世家》万事之圣。
河图出书,凤凰来仪。尼山诞圣,泰山北斗。
阙里孔子,坎坷一生。三岁丧父,少年丧母。
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不幸,未能压倒。
忆孔子昔,慈母垂教。寻师问难,昼夜苦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年奋学,博古通经。
自强不息,终成大器。千古美名,夫子贤圣。
布衣孔子,三十而立。首办私学,济世救时。
设立杏坛,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名垂青史。
平等教育,彪炳于世。至圣之师,千古孔子。
哦吁!孔子,倡举仁政。以德育民,主张仁爱,
推崇礼乐,和谐大同。伟大之举,令人嗟叹!
叹惜孔子,生于乱世。礼崩乐坏,壮志难酬。
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几遭不测,抱负不改。
嗟呼!孔子,辛劳一世。倦鸟知返,晚年归里。
删改诗书,编订礼乐。修整春秋,排序易经。
开先学易学之先河,创先学易学之先声。
杏坛育人,桃李满园。弟子三千,贤者七二。
中华人物,功盖千秋。中华文化,名垂万世。
悲呼!孔子,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中忧愤。
死前扶门,一曲悲歌。催人泪下,太山环乎!
梁柱摧乎!哲人委乎!凄凄惨惨,抱琴而终。
呜呼!孔子,名垂千古,星移斗转,地覆天翻。
沧海桑田,泰山难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再叹孔子,帝王之师。臣民之师,天下之师。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九
孔子是把活到老学到老完美实践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后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各种名誉。从孔子学琴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了,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而且更好钻研,对于学问是孜孜不倦。
这故事历经几千年能保存在现在,可见这个故事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因为加入了咱们的团体才能够有机会来深入挖掘这个故事,也能理解这个故事。要是以往这个故事看了也就看了不留下任何记忆,更别说反思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几个方面:
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也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学一辈子也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掌握,能真正的把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内容学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学习这块一定要抱有一颗谦卑的心,不然不能够找到你要学习的对象,只要是比你优秀的人都要去学习不管他是什么人。
这是句古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通过今天课程我反思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也要运用好三大思维模式,学习的内容不能一把抓,不然就是往大海里撒盐。
学习是要带着目的性的去学,一定是自己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模棱两可的,这个时候需要做深入的学习,对于有点基础的内容,只要运用好单点爆破,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定能学习很不错。对于必须掌握,还很陌生的内容就要真正的像孔子学琴一样。
所学的内容一定不能多,少就是多,只求学习一个掌握一个。
孔子学琴是把学习方法描述的淋漓尽致,对于所学的内容,要通过目标细分把,把学习的终极目标划分成每个小目标,每天就为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而努力,精益求精,少就是都,不求太多的内容,只追求学习的一个个小目标,学一个掌握一个。
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看在多的还是要落到实处,多实践几次,慢慢的锻炼,早入成为孔子的知音。这样就会养成各种好习惯了。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
孔子说:“人分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
从生物科学这个角度来解释,中人以上:万物之灵的人;中人:一般的动的人;中人以下:禽兽不如的人。
抠心自问我是哪一等人?中人算不算的上?请自己多花时间认真检讨,改过自新。
放眼看社会禽兽不如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原因?是人们价值观念扭曲,市场导向错误等等,谋财害命比比皆是,人祸不断。
总而言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全中国,全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我才明白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从前种种譬如今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今天给自己一个新的出发点――对得起未来的自己。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一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游春》。它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全文分为赏春、论水和言志三部分。
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浩荡的泗水撩起他飞扬的思绪,在弟子们疑惑的目光里,在他们好奇的探询下,便有了孔子一段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宏论。他凝望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这也是孔子遇水必观的道理。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带领弟子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让一树一木开口,让一山一水育理,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
“水好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好像善施教化……水是真君子。”水的这些特性也正是真君子所具备的素养。孔子借论水实为教育弟子,其实也在教育后人。为人也应像水一样,具备水的`品行,胸怀志向,百折不回,求真求善求美,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做生活中的真君子。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二
还记得是一年多前,“名师工作室”给我们小学部的老师每个人发了一本教育有关的书籍,我发到的是《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刚开始拿到它,就被它那古朴的封页所吸引。书的封页上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很惭愧的是,自己真正只读过一遍,当然,每读到一些感触很深的句段,我都会很认真地摘录下来。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越读越动情。特别是读到颠沛流离的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大爱时,我流泪了,在晶莹的泪花中,我看到了让我感动不已的人性之美、胸襟之美、境界之美。对孔子的教育情怀、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感悟,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学习孔子,做孔子式的老师!
学习孔子,永怀“教学之恋”。教育是孵化理想的温床,学校是拒绝世俗的殿堂,教师是充满诗意的职业,教师应该富有幻想和激情,教师应该活得纯粹而高雅,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他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用和善的眼光看世人,用柔和而充满希冀的眼光看学生。这就是“教学之恋”。唯有如此,才能开创“有教无类”的先河,才能提出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主张,才能打破贵族和平民的出身限制,才能创造出三千弟子的办学规模。孔子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奖金荣誉,没有广告宣传,生前只是个平民知识分子,去世后却被敬仰朝拜,成为万世师表,甚至他的学生竟在老师的墓地边结庐守孝,陪伴老师长达六年,连做官和做生意都弃之不顾,原因是什么?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痴迷、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无限倾情,才让他成为世人眼中的“圣人”。
学习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一生以学安身立命,在学中陶冶情操,从而成为最有学问的人。孔子笃信唯有先“学”,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乐乎”与“不愠”的老师。“学第一,教第二。”以前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如今才知道这也是孔子对自己说的话。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自己站得高,才能把学生往高处带。不读书,我们用什么来传道授业解惑呢?倘若自己的灵魂熄灭了火焰,我们用什么来点燃孩子们的心灵呢?对比自己,以前总抱怨没时间没心情学习,也埋怨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可一个自己都不爱学习的老师又怎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呢?中国的古语千真万确,“身教胜于言教”,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无论以何种高明的方法,也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而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则无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他自身便是读书的典范。当读书成为教师的精神第一需要,他的学生自然会仿而效之,当读书也成为学生的精神第一需要时,我们自可信心十足地展望未来的美好。
学习孔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能在2500多年以前,就提出并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他能按学生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从而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才。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几乎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且对他们的优缺点也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想想,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能出现七十二贤人,与他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是分不开的。
学习孔子,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亲如一家,孔子对学生平易近人,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不得已去见南子,回来后,子路对他表示不满,孔子感到子路不理解并错怪了他,他就在子路面前激动地对天发誓,求得子路明白他的心志。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入武城“闻弦歌之声”而笑子游“割鸡何必要用牛刀”,子游不服气地反驳孔子说:“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于使命。”孔子觉得他讲得有理,就公开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讲错话。正因为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他是一位“圣之时者”,又是一位有热情、有感情、有爱心的文化圣人,因此弟子们对孔子十分敬爱,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团结精诚,能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这可以说是孔子办学的伟大与成功之处。
关于《跟孔子学当老师》,有太多的感动存在,我会再读,三读。关于孔子,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学了,我仰望他,并希望自己能在他的引领下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不再那么单调,也不再那么迷茫。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三
《孔子的故事》讲的是孔子一生有记录的大事,像第一次参与政治活动呀、开始教育事业呀、和老子会面呀。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的会面,讲的是孔子要到洛阳去,好学的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在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所以他想到那儿去好好学上几天。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样一段话,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事态度告诉他:“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了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句是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这么几句话,你不能把这些话看得太死;第二句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出门应该坐车,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句是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
老子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学东西要灵活,能做到举一反三。《孔子的故事》里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这本书的作者名叫李长之,他是一名诗人,又是写散文的高手,他的笔锋也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在他的笔下,2500余前年的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活跃在字里行间,著作有《鲁迅批判》《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这本书主要讲了,孔子在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去过魏国、楚国等国家。他的知识非常多,后来还成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
这本书中的许多故事我都非常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这个故事。这里面主要讲了:孔子怀着不愉快的心情离开魏国,他要往东南走,到一个叫“仪”的地方。孔子出了卫国国界,来到了宋国境内。孔子和弟子们歇在一棵大树底下,孔子叫弟子们温习学过的礼仪。正在演习,因为奴役人民被孔子批评过的,宋国司马大林,一些人来把树给砍了,还要杀孔子。弟子们说:“应该快点走了!”孔子说“我有我的事业,老天会保佑我,宋国司马能把我怎样?”孔子一面拿话来安慰弟子,一面退了开去,为了免得在宋国遇到更多留难,孔子换上便衣,和弟子们逃出了宋的国际。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孔子在贫穷的环境下生活,但是他努力学习的心态还依然未灭,使他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教育家。我们现在可以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我才觉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像孔子一样,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知道了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这篇文章真的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特别是孔子说的那段话: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这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体现了孔子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诫大家都需要不断地相互学习。
另外,大教育家孔子不仅能够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且觉得在这些方面自己比不上学生,还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是多么好的老师啊!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身上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可我一直都听不进去,现在想想真为自己的不谦虚而感到脸红。
为了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我总结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是:认真对待学习,听话、爱好广泛,并且动手能力特别强;不足是:稍有些胆小,有时还爱撒娇。不过,我有信心改掉这些坏毛病,同时还要虚心地学习周围同学的长处,让自己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书是一朵朵永不凋零的鲜花,一颗颗华彩四射的瑰宝;书是一条条潺潺的流水,流淌过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涤荡人类的心灵;书是一块块彩色的卵石,铺起一条幽静的小路,让我们通往知识的殿堂。
我从小酷爱看书。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已养成了每天坚持看一小时书的好习惯、养成每天摘录精彩的开头、好词、好句。近几天我又看了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其中《孔子好学不倦》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受益颇深。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已经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一样,别人迫不及待的要学新曲子,而孔子总是刻苦的练习基本功,脚踏实地的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丰富渊博,但他还要埋头苦练,埋头苦学,更何况我们还是没有毕业的小学生呢?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我们应该去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会使知识更加渊博。
学习是成功的铺路石,是进步的阶梯,是一条让你变得知识渊博的`道路。只要你勤学、好学、博学、精学、乐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更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21世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书就像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我自由的畅游;书就像一块知识的草地,让我自由的奔跑;书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让我自由的攀爬。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五
悄悄地,经典诵读之风刮遍校园。徜徉在经典文化的圣殿,我结识了慈祥的孔子,雄辩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庄子……其中,我最仰慕的是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学堂》为我们呈现了孔子上课时的情景。在他的课堂上,不会有人抄袭,也不会有人作弊,他们都发挥着自己的真实水平,因为孔子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知也”。相比较这样真实的学习,不由得令曾经的我感到汗颜:
那是五年级时的一次数学单元检测,顺利地解答完大半张考卷后,一只“拦路虎”把我难住了。任凭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到解题方法。于是,一个声音在我左耳边说:“到学习比自己好的同桌那里瞄一眼吧?”
“不行,偷窃知识是不对的!”另一个声音马上在右耳边反对。
“可不瞄的话,这次就与高分失之交臂了。不达标多倒霉呀!”一个声音很为难。
“可那原本就不是你该得的。要是瞄了,你会失去更多的!”另一个声音很坚决。
“瞄一眼吧……”
“不行,目不能斜视……”
两个声音激烈地斗争了好久,最终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我还是选择当了一回“长颈鹿”。
事后,我向妈妈进行了坦白,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看你这么坦诚,相信你一定知错能改!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不懂装懂,明白吗?”
从那以后,考试时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我知道在学习上弄虚作假,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学堂》让我更加了解到孔子的讲理、礼让、谦虚;《孔子学堂》让我更端正自己该持有的学习态度;《孔子学堂》让我更明确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孔子学堂》,有了你的指引,我一定会开创起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六
这几天,我一口气把《孔子——影响世界的人》这本书看完了,在文字的徜徉中,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孔子,他让我敬佩。我们历史上有那么一位伟大的人物,我为他而感到骄傲、自豪。
孔子如此博学多才,与他谦虚好问的美德是分不开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吧,它正是出自于孔子的笔下。孔子这样流传千年的`伟人,不说三人,就是三千人,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啊!而谦逊的孔子却说:三人同行,有一人必定是自己的老师。他又这样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就不要装懂,不懂就问才是最聪明的。当孔子遇到一丝困难,他就会不放过一切的向他人请教。我想:正是对学习的这种态度,才促使孔子的知识能够更加渊博!
古今中外,但凡做学文的人都具备谦虚好问的精神。爱迪生勤奋好学,勤于思考,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屈原洞中苦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好学不倦,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最后成为一代大学者……不正是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才使他们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由此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读着读着,我的脸不知不觉地红了。我正是缺乏这种不懂就问的学习态度,不懂一个问题则是埋在心里,过去了就过去了。到头来,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了。一旦养成了这种对于知识随随便便的坏毛病,遇到的麻烦事儿可就多喽,学习也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想想自己的行为,读读孔子的事迹,我明白:要想成功,是不能离开谦虚好学勤奋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1%聪明加99%汗水等于成功。
孔子世家读后感篇十七
坐在窗前,桌子上放着一杯热茶,手中捧着一本书,这个有些诗意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是一个书虫,深信着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一本好书就像是你的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他开拓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智慧,洗涤你的心灵。我也喜欢把我所读的好书跟所有同样爱书的人分享!
最近读了一本自认为很好的书―《于丹《论语》心得》,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就很喜欢于丹。看到她才知道原来讲《论语》的不一定是老头子,喜欢听她讲的《论语》,因为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没有文邹邹的死板语言,有的只是生动的趣语。还记得于丹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我心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多么精彩的一句话,还不成熟的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可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孔子是灰色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通的,贴近人心的。我们不需要仰望他,只需平视。
之所以买这本书,一是因为于丹,二是因为孔子。孔子是家喻户晓的,自上学前我就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另一方面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以看出他不求富贵,只求道义,他认为行义是最重要的;同时孔子生性正直,老子曾这样评价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作为一名学者,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也许就是同学所说的落伍的人吧,但是不知怎的,我对那些时尚的东西总是没什么兴趣,我可能更中意于古典的东西吧!其实谁说少年不能读《论语》,论语是我道德品质的教材,论语所代表的思想其实也是儒家的主张,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最早是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则是,中国在各国所设立的孔子学院,论语是中国的一个标志,孔子是中国人的典范。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少年,我应该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不求名利,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正直,力争成为第二个孔子!
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孔子的形象和语言,睁开眼时忽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细雨,论语何尝不是着春雨呢,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阅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是因为题目很吸引我,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的学生曾点说的一段让孔子引为之音之言的人生理想。不是子路、冉有他们理解的“学而优则仕”,竟然是归于大自然。
归于大自然,身边是单纯年轻的笑脸,迎着春风,洗尽尘埃,畅游在春风和歌声里……天地开阔,师生之间可以畅谈嬉戏,也可以在山水之间明澈自己的心境。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某门知识或者某个技能,而是一种自动求知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有孔子那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所从事的教学,无论深浅,都意味着他将承受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
如此想来,在教学这旅程中,即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学生,便可以让学生永远留恋求学岁月,也可以让自己真正实现职业理想。那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