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兔子教案(专业17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提前预设教学结果和评价标准,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实施和学生参与。教案的集体评审和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们共同参与和努力。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一
多形式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随文理解重点词:“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并从中体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2.学习顿号的用法。
3、学习动词的用法,并进行仿写。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多形式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随文理解重点词语,并从中体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3、随文说话、仿写。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到童话王国认识了一只狮子,那谁能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
2、师:在这只狮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只狮子身上爬上了红蚂蚁,在一只兔子提醒下,跳进了水里,让水把红蚂蚁冲走的事。)。
3、师:对,这只狮子很凶猛,却没法对付小小的红蚂蚁,兔子是怎样帮助它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出示课题。
二、读懂课文,随文读写。
师:这只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师:狮子是怎么对付这个问题的?谁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读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请你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找出狮子的动作,标上小三角号。
生默读,找动词,指名反馈。
师:你们发现在这一段话,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我们以前不经常用的?
生:顿号。
师:你们的眼睛真尖!那你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用到这个符号的吗?
让生尝试说说。
师:我们一般在词语并列时可以用。比如“吼着”“蹦着”“翻滚着”这三个词字数差不多,它们都是狮子做的动作,前后的位置可以交换,你也可以说“狮子蹦着、吼着、翻滚着”
师: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句子,试着填一填。(出示课件)。
春天来了,园林里的果树上的花开放了:桃花梨花苹果花……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超市里文具区的货架上摆满了货物,有xx、xx、xx和xx,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再说一句呢?
“蹦着”又是为了什么?(希望红蚂蚁从身上掉下来。)。
“翻滚着”是希望什么?(希望压死红蚂蚁。)。
师:此时,你们就是这只被红蚂蚁叮得又疼又痒的狮子,你们难受地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你们用尽全力想把这群红蚂蚁赶走。
生全体起立,根据老师的朗读扮演狮子。
师:狮子们,这一番折腾,你们累吗?
生齐:累了。
师:现在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注意读出狮子的难受。
生再读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写话或者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懂得运用动词,会让你的作文更生动。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上动作写一段话。
1、我们班胜利了,大家欢呼起来,xx着、xx着、xx着,别提有多高兴了!
2、今天,我自己洗红领巾。我先把红领巾放在水里x湿,再x起来在搓衣板上,x上洗衣粉,然后用双手,把水x掉,换上清水漂洗两遍,最后x干,xx在绳子上。
3、请你自己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两个以上动词。
生写,交流反馈。
师: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狮子的这些表现被谁看在眼里?(兔子)它有什么表现?(蹲在一边“哧哧”地笑。)“哧哧”地笑是指忍不住笑出声来。兔子在笑什么?生答。
2、角色朗读,体会应多动脑筋。
师:兔子是在嘲笑狮子吗?咱们接着往下读。
生分角色读4—8自然段。
师:读了课文你认为兔子是在嘲笑狮子吗?
生:不是,是在帮助狮子。
师:你从那句话知道的?
师:哦!原来这是兔子在教给狮子赶走红蚂蚁的办法,帮助狮子解决问题。
师:为什么兔子不直接告诉狮子应该怎么做,而是笑嘻嘻地提醒狮子?(这样说是启发狮子动脑筋:为什么兔子要跳进水里去?是因为水可以冲走红蚂蚁。)。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生1:聪明的兔子。
生2:爱帮助人的兔子。
生3:会动脑筋的兔子。
师:是啊,高大的狮子遇到困难只知道发脾气,而矮小的兔子却知道动脑筋,并且友好地帮助狮子。(板书动脑筋)。
师: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之后,狮子会怎么想?请同学来补充句子。(出示课件)。
狮子xxx地想:“遇到问题时,应该xxxxxxxxx呀!”
师:是呀,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兔子的话补充完整。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xxxxxxx,必须xxxxxxx。”
三、总结全文,明理升华。
师: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之后,狮子会怎么想?请同学来补充句子。(出示课件)。
狮子xxx地想:“遇到问题时,xxxxxx应该呀!”
师:是呀,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就是那只聪明的兔子,你会对狮子说什么呢?(出示课件)。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xxxxxxx_,必须xxxxxxxxx。”
1、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
2、自由小声地补充句子。
3、交流。
4、全班读这段话。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也能多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尽量用上“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这些词。
语文课,老师还要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我们的语文课经常只是教孩子品读课文,注重信息的输入,并没有重视教孩子说话,写话,教会他们怎样输出信息,怎样合理、生动地表达。于是,我这样设计《狮子和兔子》的第二课时:
一、复习读书方法,导入新课。
二、创设目标,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借助文本,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四、复述课文。
五、总结。
因为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在对话中揣摩怎样读好课文的方法。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有养成对话的好习惯,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地达到。
所以我把重心转移到以表达为中心来,自我感觉“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教得比较饱满: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他们自由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听课老师都说孩子的说话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在最后的十几分钟,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写话。我知道学生写话有些困难,先让学生自由的说狮子对兔子说了什么,再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写话,这样孩子就觉得比较轻松,写出来的话,也变地生动活泼,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写话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二
教材简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语文书第四册中的课文。《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与关键:
1.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动物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
(1)出示狮子图片。你们觉得狮子是什么样的?
(2)出示兔子图片。你们觉得兔子是什么样的?
(整体感知狮子和兔子,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板书课题。
3.你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么?
二、学习课文:
1.师:有疑问就要到课本中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自学课文。
幻灯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流利。老师,相信课本中的词语也一定难不倒你们。现在,课文中的词语,变成了一个个高高在上的苹果。谁愿意读准词语,把苹果摘下来。
生读词语。
3.师:同学们的词语读得可真准啊!现在和同桌一起来学习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幻灯出示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复述。
(1)生反馈,老师幻灯出示语段。
(2)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3)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生a:这是一只骄傲的狮子。
生a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能做一只骄傲的狮子,读一读么?
生b:这是一只得意洋洋的狮子。
师:你能读出它的得意洋洋么。
生b:有感情地朗读。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这样一只骄傲的、神气的狮子却遇到了麻烦。它遇到了什么麻烦?
(1)生反馈,老师幻灯出示语段。
(2)如果你身上一直有一群红蚂蚁爬来爬去,怎么也赶不走。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6.一群小小的蚂蚁却让狮子这么难受。狮子得赶紧想个好办法赶走蚂蚁。他用了哪些办法赶走蚂蚁?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默读3~7自然段,用三角形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1)学生反馈词。
(2)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你从狮子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3)狮子是用尽了力气,结果是累得——筋疲力尽。
(4)这么累,他赶走了蚂蚁么?(没有)狮子这时的心情该是怎样?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7.狮子累得筋疲力尽,兔子却在一旁笑。狮子看见兔子笑,有什么反应?——恼羞成怒。请同学们恼羞成怒地读一读狮子的话。
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们刚才读得感情特别好。那恼羞成怒是什么意思?
生反馈。
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狮子后来又是怎么赶走蚂蚁的呢?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引读第7自然段)。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1)狮子用的这个办法好么?你从哪里看出来了?(立即)。
(2)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
指名读兔子的话。
5、对比读,体会。
(1)再来看看狮子刚开始是怎么做的?引读。
(2)那后来呢?——引读第七自然段。
(1)生反馈。
(2)师小结。
6.这也是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道理。
(1)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2)你们明白了兔子对狮子说的话么?
出示练习。
三、拓展延伸:
1.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是你通过动脑筋解决的?
2.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三
多形式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随文理解重点词:“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并从中体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2.学习顿号的用法。
3、学习动词的用法,并进行仿写。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多形式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随文理解重点词语,并从中体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3、随文说话、仿写。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到童话王国认识了一只狮子,那谁能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
2、师:在这只狮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只狮子身上爬上了红蚂蚁,在一只兔子提醒下,跳进了水里,让水把红蚂蚁冲走的事。)
3、师:对,这只狮子很凶猛,却没法对付小小的红蚂蚁,兔子是怎样帮助它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出示课题。
二、读懂课文,随文读写
师:这只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师:狮子是怎么对付这个问题的?谁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读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请你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找出狮子的动作,标上小三角号。
生默读,找动词,指名反馈。
师:你们发现在这一段话,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我们以前不经常用的?
生:顿号。
师:你们的眼睛真尖!那你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用到这个符号的吗?
让生尝试说说。
师:我们一般在词语并列时可以用。比如“吼着”“蹦着”“翻滚着”这三个词字数差不多,它们都是狮子做的动作,前后的位置可以交换,你也可以说“狮子蹦着、吼着、翻滚着”
师: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句子,试着填一填。(出示课件)
春天来了,园林里的果树上的花开放了:桃花梨花苹果花……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超市里文具区的货架上摆满了货物,有xx、xx、xx和xx,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再说一句呢?
“蹦着”又是为了什么?(希望红蚂蚁从身上掉下来。)
“翻滚着”是希望什么?(希望压死红蚂蚁。)
师:此时,你们就是这只被红蚂蚁叮得又疼又痒的狮子,你们难受地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你们用尽全力想把这群红蚂蚁赶走。
生全体起立,根据老师的朗读扮演狮子。
师:狮子们,这一番折腾,你们累吗?
生齐:累了。
师:现在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注意读出狮子的难受。
生再读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写话或者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懂得运用动词,会让你的作文更生动。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上动作写一段话。
1、我们班胜利了,大家欢呼起来,xx着、xx着、xx着,别提有多高兴了!
2、今天,我自己洗红领巾。我先把红领巾放在水里x湿,再x起来在搓衣板上,x上洗衣粉,然后用双手,把水x掉,换上清水漂洗两遍,最后x干,xx在绳子上。
3、请你自己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两个以上动词。
生写,交流反馈。
师: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狮子的这些表现被谁看在眼里?(兔子)它有什么表现?(蹲在一边“哧哧”地笑。)“哧哧”地笑是指忍不住笑出声来。兔子在笑什么?生答。
2、角色朗读,体会应多动脑筋。
师:兔子是在嘲笑狮子吗?咱们接着往下读。
生分角色读4——8自然段。
师:读了课文你认为兔子是在嘲笑狮子吗?
生:不是,是在帮助狮子。
师:你从那句话知道的?
师:哦!原来这是兔子在教给狮子赶走红蚂蚁的办法,帮助狮子解决问题。
师:为什么兔子不直接告诉狮子应该怎么做,而是笑嘻嘻地提醒狮子?(这样说是启发狮子动脑筋:为什么兔子要跳进水里去?是因为水可以冲走红蚂蚁。)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生1:聪明的兔子。
生2:爱帮助人的兔子。
生3:会动脑筋的兔子。
师:是啊,高大的狮子遇到困难只知道发脾气,而矮小的兔子却知道动脑筋,并且友好地帮助狮子。(板书动脑筋)
师: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之后,狮子会怎么想?请同学来补充句子。(出示课件)
狮子xxx地想:“遇到问题时,应该xxxxxxxxx呀!”
师:是呀,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兔子的话补充完整。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xxxxxxx,必须xxxxxxx。”
三、总结全文,明理升华
师: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之后,狮子会怎么想?请同学来补充句子。(出示课件)
狮子xxx地想:“遇到问题时,xxxxxx应该呀!”
师:是呀,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就是那只聪明的兔子,你会对狮子说什么呢?(出示课件)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xxxxxxx_,必须xxxxxxxxx。”
1、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
2、自由小声地补充句子。
3、交流。
4、全班读这段话。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也能多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尽量用上“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这些词。
教学反思:
语文课,老师还要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我们的语文课经常只是教孩子品读课文,注重信息的输入,并没有重视教孩子说话,写话,教会他们怎样输出信息,怎样合理、生动地表达。于是,我这样设计《狮子和兔子》的第二课时:
一、复习读书方法,导入新课。
二、创设目标,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借助文本,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四、复述课文。
五、总结。
因为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在对话中揣摩怎样读好课文的方法。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有养成对话的好习惯,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地达到。
所以我把重心转移到以表达为中心来,自我感觉“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教得比较饱满: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他们自由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听课老师都说孩子的说话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在最后的十几分钟,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写话。我知道学生写话有些困难,先让学生自由的说狮子对兔子说了什么,再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写话,这样孩子就觉得比较轻松,写出来的话,也变地生动活泼,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写话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导入,词语复习
t:上课
s:老师好
t:同学们好,请坐!
t: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有信心猜出来吗?
s:有!
t:好。请看。
s:狮子。
t:第二个
s:兔子
t:太棒了,给自己一个掌声。
s:棒棒我真棒!
t: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板书课题:狮子和兔子。(齐读两遍)
t:同学们,这么两只动物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得到,你想得到谁?好,停下来。不管你想得到哪只,只要你能闯过他们设的陷阱,你就能得到它们。想先闯谁的窝?我们情歌同学来探探路。
t:**你来,你想闯谁的?(两次)
t:我看大家都等不及了,算了,我们就直接冲进去吧,把两只都逮了。
t:(出示全部的)眼看就要攻下来了,只差一步,我们再努力一下?请你们拿出听写纸。我们来听写几个。祝贺你们,你们闯关成功了。
t: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s:我看到了狮子和兔子。
t:嗯,那你觉得这只狮子怎么样?(学生自由想象。)
t:课文里的狮子又是什么样的?请全班一起齐读一下这一个自然段。狮子是什么样的?自以为是,不把别人看在眼里。对了。
t:这里的自认为你还可以把它改成哪个词?所以认为和以为是一对。
s:近义词,
s:近义词。
s:很痛。很痒。
t:很痛很痒说明了狮子这时候感觉怎么样?哇好开心,好舒服?是吗?
s:不是,
t:那是什么?
s:不高兴,难受。
t:对了就是难受,我们能不能读一读难受的感觉出来?
s:能。
t:狮子这么难受,他用了几个方法来赶蚂蚁?成功了吗?
四个方法,哪四个?
s: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t:嗯。同学们全体起立,我们也来试着跳一跳,感受一下狮子跳完的感觉。但是在跳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了会吵到下面的同学。我喊开始在在原地轻轻地跳十下。感觉怎么样?(个别提问)
t:很累。
t:很累,狮子最后成功了吗?
s:没有。
t:反而累得
s:筋疲力尽
t:什么是筋疲力尽?
s:很累的意思,
t:对是很累,累得怎么样?(出示课件)
t:一点力气也没有。
t:很好,那你能不能根据这张图片用筋疲力尽说个句子呢?
(生举例)
t:也就在狮子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谁笑嘻嘻地出场了?
s:兔子
t:一起读一下。
t:刚才在做动作的时候,我从你们脸上我看到了一个词。就在幻灯片上。
s:笑嘻嘻。
t:兔子不是蹦着,也不是跳着吼着,而是蹲着。
t:对了,我们和兔子一样都是笑嘻嘻的。但是却有一个不开心的,谁?
s:狮子?
t:你从哪里看出来?
s:恼羞成怒。
t:什么是恼羞成怒?
s:生气。
t:是有这个意思,但是不够具体,只解释出怒的意思。那恼羞是什么意思?
s:害羞
t:不对,
t:好吧,大家既然都猜不出了,那我就偷偷地告诉你们把。
s:恼羞的意思是气恼和羞愧。
t:你们觉得狮子在羞什么恼什么?
......
t:我堂堂一只百兽之王力气那么大竟然赶不走小小的蚂蚁。所以很惭愧。在我赶不走的时候兔子还在旁边笑,我当然会生气。
t:可是热心的兔子并没有生气,它是怎么做的?它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醒狮子、告诉狮子方法)
t:就在兔子说完后。狮子马上反应过来,按照兔子的提醒,立即把红蚂蚁赶走了。
t:刚开始狮子又吼、又蹦,累得筋疲力尽都赶不走红蚂蚁,说明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用的;后来在狮子的提醒下,跳进河里,红蚂蚁被立即冲走了,这说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出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
t:提醒是什么意思?立即呢?
t:可见兔子的方法确实好用。
t:马上奏效。最后兔子说了什么?全班齐读。
t:兔子说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示道理填空)
学生试填(出示答案)
t:请翻到语文天地把这个答案写在第三题。
t:写好的举起手来。
t:嗯很好,接下来。课堂积累,吧这几个好词用三角号画出来。画好的同学,试着用要想什么必须什么说句子。
t: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示道理)
t:那你能不能根据下列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一起来。
出示问题,再来出示答案。
t:回去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积累一下自己容易写错的词语。
t:这节课上到这边,下课。
s:谢谢老师。
狮子和兔子
吼 蹦 翻滚——赶不走
(发 脾 气)
狮子
跳到水里去 ——立即冲走
(兔子提醒)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有感情朗读需在理解词语“又疼又痒”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我充分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又疼又痒”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让学生体会狮子被红蚂蚁叮咬的难受,从而读好这段话。第三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四到八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主要从抓住描写狮子动作的词语来感受狮子的难受。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表演“跳”的动作,明白“跳”、“吼”、“蹦”、“翻滚”这四个动作是力量的象征,也是狮子想赶走红蚂蚁的办法。由于用尽了力气,所以筋疲力尽。对“筋疲力尽”的理解也就变得不再困难。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此时烦躁的举动被一只不起眼的兔子看见,昔日的八面威风到现在只能变成“恼羞成怒”。因为气恼,因为羞愧,所以愤怒。让学生再带着对“恼羞成怒”的理解来读出狮子此时的愤怒。最后引出兔子想出的办法,明白用力气和发脾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的道理。
这节课我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特点。可是由于经验不足、临时紧张等因素,在教学中的过渡语显得不够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也缺乏一定的引导性。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五
星期六的早晨阳光明媚,小兔子和大狮子决定去凤凰山公园玩。走到半路时,它们突然遇到了森林里的大王——老虎。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就在这时看到小兔子和大狮子。
心想:今天可以饱餐一顿啦!于是,老虎凶神恶煞地对小兔子说:“我要把你吃了。”顿时,大狮子挺身而出,飞快地冲向老虎,抓住老虎对它说:“它是我的朋友,不准伤害它!”老虎听后,恼羞成怒,不管三七二十一,向狮子反扑过去,狮子大吼一声后灵活地一闪,老虎没抓住狮子反而跌了一跤,狮子趁机狠狠地打了它几拳,老虎打不过狮子便落荒而逃了。小兔子见老虎被狮子打败,高兴地对狮子说:“你真勇敢!谢谢你救我!”狮子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朋友啊!”说完它们手牵着手去公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患难与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六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动脑筋单元学习《狮子和兔子》,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狮是左右结构,写时左窄右宽。兔,两只耳朵在上面,前腿短,后腿长,小点尾巴不能忘。)齐读课题。
2、孩子们,瞧!调皮的词语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们认识吗?出示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
百兽之王 又疼又痒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a、谁来读?(两生读)
b、读词语,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语的感情。来,我们一起叫一遍词语宝宝的名字,把他们送回课文中。
3、请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目标定方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想一想:兔子笑什么?他想让狮子明白什么?
明确了目标,就有了学习方向,我们一起朝着目标出发好吗?孩子们把语文书轻轻翻到68页。
交流显智慧
这是一只 的狮子。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 用“ ” 画出来,读一读。
(6分钟)
(1)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哪个小队来展示?
生:这是一只力气大,脾气也很大的狮子。
生:我们从第一段看出来的——“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师:其他小队同意吗?(生:同意)谁来读?
(1、老师听出来了,他在读“也”和“根本”时加强了语气,非常好。神气十足的狮子。2、骄傲自大的狮子。3、捧起课本,我们像x那样骄傲的读。)
(2 )这是一只又疼又痒的狮子。
师:骄傲的狮子,但是当一群红蚂蚁爬到它身上时,咬得他——
生:接“又疼又痒”。
师:你有过“又疼又痒”的感觉吗?
生1:有过,夏天文字叮的时候又疼又痒。
生2:伤疤快好的时候也会又疼又痒。
师:又疼又痒的滋味儿真不好受!男孩们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二段。
(3)这是一只筋疲力尽的狮子。
师:狮子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呢 ?出示第三段
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a、 师:又疼又痒的狮子大王会怎样吼的?学一学。
师:狮子在那儿吼,到底想说些什么呢?
生1:快走开,可恶的蚂蚁!
生2:求求你了,别再咬我了。
生3:真讨厌,烦人的蚂蚁!
师:狮子一吼,地动山摇,可是还是赶不走身上的小蚂蚁。男孩一起读
师:狮子翻滚是为了什么?
生1:为了把身上的蚂蚁压死。
生2:为了赶走身上的蚂蚁。
师:孩子们说的都对。此时,你们就是浑身爬满红蚂蚁的狮子,跳起来,吼起来,蹦起来,翻滚着把红蚂蚁赶走。狮子们,这一番折腾,你们累吗?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的感受。(生:筋疲力尽,有气无力)来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三段。
b、试着用“筋疲力尽”说一句话。
(4)这是一只恼羞成怒的狮子。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狮子苦恼什么呢?生:自己力气那么大,想尽办法也没有赶走身上的蚂蚁。他又是因为什么而羞?生:兔子在笑他,让他没面子。学学兔子“哧哧地笑”。
师:小兔子为什么笑呢?
生:
1、狮子的表现可笑。
2、兔子有办法帮助狮子赶走红蚂蚁。
师:狮子又恼又羞,于是他彻底地——愤怒了,这就是——“恼羞成怒”。
师:恼羞成怒的狮子,你想说什么呢?
生1:读句子“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师:你评评他读得好吗?你来试试?一生读。
师:恼羞成怒的狮子。全班一起来读。
师:狮子大王,别生气,小兔子的笑声是友善的。
出示: 兔子笑嘻嘻地说:“如果红蚂蚁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
师:1、这只可爱的小兔子,请你读——2、聪明的小兔子,你来读——聪明灵气的小兔子,原来他是想告诉狮子——快跳进河里,让河水冲走红蚂蚁。
师:一句话提醒了狮子,狮子纵身跳进河里。我们来看68页的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发现。
师:河水立即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冲走了。看到这种情形,兔子怎么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出示: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师:自由读这句话,同桌说说兔子想让狮子明白什么?板书:【动脑筋 想办法】
生:自由说。
师: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了。赶快拿起笔,把你们说的话写在70页。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 。
设计流程:
1、自由填写。
2、小组交流。
3、推荐优秀组员集体交流。
总结:孩子们,兔子让狮子明白了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想办法。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烦恼时,必须——动脑筋想办法;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动脑筋想办法。
3、二(5)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好吗。男孩读旁白,壮小伙子读狮子的话,女孩读兔子的话。老师给你们配上优美的音乐。捧起课本,亮开你们的金嗓子。
设计流程:
1、同桌互相复述故事。
2、指名讲故事。(两生)
1、我们再来阅读一个小故事——《司马光砸缸》。
师: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爱动脑筋的小兔子、司马光。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开动脑筋,多思考。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七
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
狮子恼羞成怒:“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兔子笑嘻嘻地说:“如果红蚂蚁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词语复习。
t:上课。
s:老师好。
t:同学们好,请坐!
t: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有信心猜出来吗?
s:有!
t:好。请看。
s:狮子。
t:第二个。
s:兔子。
t:太棒了,给自己一个掌声。
s:棒棒我真棒!
t: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板书课题:狮子和兔子。(齐读两遍)。
t:同学们,这么两只动物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得到,你想得到谁?好,停下来。不管你想得到哪只,只要你能闯过他们设的陷阱,你就能得到它们。想先闯谁的窝?我们情歌同学来探探路。
t:**你来,你想闯谁的?(两次)。
t:我看大家都等不及了,算了,我们就直接冲进去吧,把两只都逮了。
t:(出示全部的)眼看就要攻下来了,只差一步,我们再努力一下?请你们拿出听写纸。我们来听写几个。祝贺你们,你们闯关成功了。
t: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t:嗯,那你觉得这只狮子怎么样?(学生自由想象。)。
t:课文里的狮子又是什么样的?请全班一起齐读一下这一个自然段。狮子是什么样的?自以为是,不把别人看在眼里。对了。
t:这里的自认为你还可以把它改成哪个词?所以认为和以为是一对。
s:近义词,
s:近义词。
s:很痛。很痒。
t:很痛很痒说明了狮子这时候感觉怎么样?哇好开心,好舒服?是吗?
s:不是,
t:那是什么?
s:不高兴,难受。
t:对了就是难受,我们能不能读一读难受的感觉出来?
s:能。
t:狮子这么难受,他用了几个方法来赶蚂蚁?成功了吗?
四个方法,哪四个?
s: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t:嗯。同学们全体起立,我们也来试着跳一跳,感受一下狮子跳完的感觉。但是在跳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了会吵到下面的同学。我喊开始在在原地轻轻地跳十下。感觉怎么样?(个别提问)。
t:很累。
t:很累,狮子最后成功了吗?
s:没有。
t:反而累得。
s:筋疲力尽。
t:什么是筋疲力尽?
s:很累的意思,
t:对是很累,累得怎么样?(出示课件)。
t:一点力气也没有。
t:很好,那你能不能根据这张图片用筋疲力尽说个句子呢?
(生举例)。
t:也就在狮子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谁笑嘻嘻地出场了?
s:兔子。
t:一起读一下。
t:刚才在做动作的时候,我从你们脸上我看到了一个词。就在幻灯片上。
s:笑嘻嘻。
t:兔子不是蹦着,也不是跳着吼着,而是蹲着。
t:对了,我们和兔子一样都是笑嘻嘻的。但是却有一个不开心的,谁?
s:狮子?
t:你从哪里看出来?
s:恼羞成怒。
t:什么是恼羞成怒?
s:生气。
t:是有这个意思,但是不够具体,只解释出怒的意思。那恼羞是什么意思?
s:害羞。
t:不对,
t:好吧,大家既然都猜不出了,那我就偷偷地告诉你们把。
s:恼羞的意思是气恼和羞愧。
t:你们觉得狮子在羞什么恼什么?
t:我堂堂一只百兽之王力气那么大竟然赶不走小小的蚂蚁。所以很惭愧。在我赶不走的时候兔子还在旁边笑,我当然会生气。
t:可是热心的兔子并没有生气,它是怎么做的?它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醒狮子、告诉狮子方法)。
t:就在兔子说完后。狮子马上反应过来,按照兔子的提醒,立即把红蚂蚁赶走了。
t:刚开始狮子又吼、又蹦,累得筋疲力尽都赶不走红蚂蚁,说明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用的;后来在狮子的提醒下,跳进河里,红蚂蚁被立即冲走了,这说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出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
t:提醒是什么意思?立即呢?
t:马上奏效。最后兔子说了什么?全班齐读。
t:兔子说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示道理填空)。
学生试填(出示答案)。
t:请翻到语文天地把这个答案写在第三题。
t:写好的举起手来。
t:嗯很好,接下来。课堂积累,吧这几个好词用三角号画出来。画好的同学,试着用要想什么必须什么说句子。
t: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示道理)。
t:那你能不能根据下列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一起来。
出示问题,再来出示答案。
t:回去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积累一下自己容易写错的词语。
t:这节课上到这边,下课。
s:谢谢老师。
吼蹦翻滚——赶不走。
(发脾气)。
狮子。
跳到水里去——立即冲走。
(兔子提醒)。
七、教学反思。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有感情朗读需在理解词语“又疼又痒”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我充分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又疼又痒”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让学生体会狮子被红蚂蚁叮咬的难受,从而读好这段话。第三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四到八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主要从抓住描写狮子动作的词语来感受狮子的难受。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表演“跳”的动作,明白“跳”、“吼”、“蹦”、“翻滚”这四个动作是力量的象征,也是狮子想赶走红蚂蚁的办法。由于用尽了力气,所以筋疲力尽。对“筋疲力尽”的理解也就变得不再困难。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此时烦躁的举动被一只不起眼的兔子看见,昔日的八面威风到现在只能变成“恼羞成怒”。因为气恼,因为羞愧,所以愤怒。让学生再带着对“恼羞成怒”的理解来读出狮子此时的愤怒。最后引出兔子想出的办法,明白用力气和发脾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的道理。
这节课我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特点。可是由于经验不足、临时紧张等因素,在教学中的过渡语显得不够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也缺乏一定的引导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九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先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这个环节我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用读想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体我是这样思考的: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狮子是在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来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让他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我再引导这时的狮子是什么感受?再让一个学生来读,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这句话来体会狮子的愤怒。最后让男孩子当当这只被红蚂蚁折磨的狮子来读。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进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接着我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帮助狮子出主意,并且让狮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想像兔子和狮子的心理活动。最后我问:此时,兔子还想再帮帮狮子,那他还让狮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接着问:“那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怎么样呢?”学生会很快想到要动脑筋。这时我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xxx,必须xxxx。”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
第三环节:动脑拓展。
要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的好习惯,就要把课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从狮子通过这件事,它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过渡到:通过学习课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的重要性,要养成常动脑的好习惯。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时间限制,所以本课时我只安排了三个字的.书写:“醒、解、决”这三个字。
1、请孩子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他们的笔画顺序。再找一找他们的重点笔画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铅笔描一描。
2、我协助学习“醒、解、决”,提醒学生“醒”字左边不是“西”,要多一横。
3、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再与同桌交换,互相说一说同桌写字的优点、缺点。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
1、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难点:能根据图标提示较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尝试讲出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经验准备:有看图讲述的经验,知道狮子是食肉动物。
1、自制看图讲述《狮子和兔子》 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故事
师:今天辛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想请小朋友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谜语: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气壮赛过牛,血盆大口吼一声,吓得百兽都发抖(打一动物)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一)讲述图1,引导幼儿分析图1情节,引导幼儿讲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初步积累讲清楚故事情节的经验。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情节与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师:(出示图1)
(1)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2)你看到谁?它正在哪,做什么?
(3)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结合图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
(1)出示ppt,结合图标介绍讲述方法
师:我们已经看明白发生在狮子和兔子之间的故事,我们试试把它们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只要我们按照这张图把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能变成一段好听的故事。
(二)讲述图片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获得完整讲述的能力。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图1的讲述经验。
(1)将图标中的发现兔子换成鹿,并提示讲述方法。
师:正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狮子发现了谁?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幼儿自主尝试讲述。
(三)讲述图片3、4、5、6,引导幼儿在巩固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基础上连续讲述三到四个情节。
1、教师出示图标,提出讲述任务,提示讲述方法。
2、幼儿尝试按照图标独立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间、幼儿间相互讲述。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完整讲述故事,提高幼儿讲述水平。
2、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故事里的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幼儿通过看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在开展叙事性讲述活动时,幼儿首先要理解讲述的主题与内容,为语言表达做好经验准备。
通常幼儿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提问的方式,根据图标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引导幼儿对语言进行构思,连贯的串联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凭借物,在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用完整的语言将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出来,获得初步的讲述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我也会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将看图讲述的方法内化,用在今后更多的语言活动中。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一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动物始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画动物,但是动物的脸部特征、身体和四肢却很难把握。为此,我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作画技能,用儿歌的方式,利用简单图形来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和外形,设计“狮子参加服装秀”的教学情景,引导幼儿帮助狮子选择“服装”来巩固已有的装饰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二、活动二、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狮子的基本特征。
2.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狮子》、电视机、电脑。
2.选秀场景、背景音乐、作品展示板、《狮子》范例、绘画纸、记号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师: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评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使孩子们在脑中产生对动物外部形态的联想。)。
(二)讲解示范,学画狮子。
1.边念儿歌边示范画狮子。师:一间小房真正棒(头),两个烟囱两扇窗(耳朵、眼睛),三角门前是池塘(鼻子、嘴巴),池塘两边草儿长(胡须),房子周围花儿开(毛),房后高山把风挡(身体),山下流水哗哗响(四肢)。(评析:用形象的儿歌把狮子的外形特征表达出来,非常巧妙,老师边念儿歌边画画,增强了讲解过程的趣味性。)。
2.观看课件,欣赏狮子的服装。
(1)师:先来看看第一件是怎么设计的?上面有什么?
(2)师:再来看看第二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3)师:第三件衣服,有什么特点?(评析: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无疑是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观察三件衣服的不同特点时,利用课件使孩子直观地进行不同图案组合的审美体验。欣赏之余,孩子们能把自己对美的理解、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为下面的装饰环节做好了铺垫,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3.演示课件,巩固技能。(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回顾运用儿歌画狮子的作画步骤,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表现出强烈的创作积极性。)。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作画要求。师:先把狮子画得大大的,再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图案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狮子打扮好了可以添上美丽的背景。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幼儿设计各种线条、图案装饰狮子,提醒他们尽量把狮子画的大一点。(评析:幼儿对画狮子产生了较浓的兴趣,尝试着边念儿歌边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狮子,在装饰狮子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作画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播放时装秀音乐)。
1.请幼儿找出又神气又漂亮的大狮子。
2.幼儿每人一张选票贴在自己最喜欢的大狮子的下面。看看哪只大狮子的得票最多?(评析:采用投票的方式评议作品,孩子们感觉很新鲜,这一环节促使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五、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开拓思维的节奏和追求新奇的欲望。活动中的课件使用恰到好处:通过欣赏三种不同线条装饰的图案,拓展了孩子们装饰线条的思路,为装饰狮子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原本枯燥的欣赏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件演示清晰、连贯的作画步骤,帮助幼儿复习巩固狮子的创作过程,激发孩子学习画狮子的兴趣。此外,把画画和念儿歌结合起来,既给绘画增添了很多乐趣,又使作画步骤更加清晰,化解了难点,利于幼儿掌握。最后,采用投票的方式使评价过程更加轻松、愉悦,在欣赏同伴作品的同时,不断丰富内心感受。活动中,孩子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不仅创作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意的作品,还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二
《狮子和兔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应该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9个。
2、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含义,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后果,特别是狮子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作为重点分析与朗读部分,突出“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文章主题。难点是理解兔子的笑。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在语言环境中体会“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并拓展深化这一中心思想。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课前谈话:贴上狮子和兔子图片,让学生用上形容它俩外形和个性的词语和它们打招呼。目的一是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二是考察词语的积累,三是为和文章中狮子、兔子的形象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做个铺垫。
第一环节:激趣感知,初步漫谈
初次读题,读出狮子的凶猛与强悍,兔子的善良和弱小。
学完课文还有一次读题,会与这次不同,设计这一环节就是与后面二次读题形成对比,突出兔子的智慧形象。
第二环节:研读析解,针对训练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怎么解决这个重点呢?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我从兔子的两次“笑”入手,展开对故事的学习。首先,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切入:图画中兔子什么表情?(笑)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图画中兔子的笑?一是考察词语的积累,最主要的是引出课文中的词语并进行一个比较。书中对兔子的笑用了“哧哧地笑”和“笑嘻嘻”。我马上抛出总的问题:“兔子是因为看到什么而哧哧地笑?又因为什么笑嘻嘻?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我把狮子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作为重点分析与朗读部分。在学生汇报时,我相机出示三个重点句子。1、“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2、“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3、 “狮子恼羞成怒:“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在分析第一个句子时,我抓住“又疼又痒”体会狮子的难受和心理想法。又疼又痒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现场采访“谁被蚊子叮过?被叮过之后你们怎么对付那个疙瘩?管用不?呵,那种滋味儿啊——如果你是那只狮子,想想那是什么感觉,请你用“我被叮得不仅——而且——,那滋味儿实在——,我真想——”说说心里的想法。然后读出又疼又痒的感觉。学生有了充分的生活体验后,对狮子当时的想法肯定感同身受,读句子时更有感情。分析第二个句子时,我抓住几个动词体会狮子的心理越来越烦躁,脾气越来越大,在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动词读得越来越重。体会“筋疲力尽”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 “筋疲力尽”时是什么样?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尽”字,可以看出此时的狮子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力气,身体感到极度的疲劳。此时再让学生想想狮子会想什么就水到渠成了。前两个句子是兔子“哧哧地笑”的原因。第三个句子是兔子“笑嘻嘻”的原因。我引导学生理解“恼羞成怒”:这个词语中包含了狮子此时的三种心情,是恼火、羞愧、发怒。为什么恼火?为什么羞愧?为什么发怒?学生分析完就很能理解狮子此时的心情,也能读出恼羞成怒的语气了。
以上朗读分析的三个句子都说明狮子是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与后面小兔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学生自然明白:要解决问题还要动脑子想办法。
本课教学难点是理解兔子的笑。教参说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我对描写兔子两次笑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哧哧地笑”“笑嘻嘻”多少都给人留下兔子在笑话狮子的感觉,更何况是孩子们呢?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兔子是在善意地提醒呢?我先不否定关于“嘲笑”的看法,但我抓住兔子的话来分析:“如果……就……”为什么兔子不直接说出方法呢?(想让狮子自己动脑子)让狮子动脑子就可以看出兔子其实在善意地提醒狮子啊。如果换个词是不是更能让学生体会兔子的善意呢?我试着让学生把“笑嘻嘻”换成“笑盈盈”“笑呵呵”“笑眯眯”等,兔子的智者形象和诚意就更加突出了。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深化训练
第一步是表演课本剧,一是在表演中加入狮子、兔子的语言和心理,把刚才的朗读分析进行巩固。但我并不只是演课本,我还进行了情节的丰富和深化。当狮子上岸后后怎样?也许是道谢,也许是恩将仇报,要吃掉兔子,这时,让孩子们想办法帮助小兔子脱险,正好深化了本文主题“要解决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动脑子想办法。”
第二步:再读课文标题。学完课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什么样的兔子?怎样读出对兔子的敬佩呢?然后在兔子图片外画个大兔形,突出兔子的智者形象。这次读题与第一次读题侧重词不同,感情也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以课文重点词语为主,狮子下面是“又痒又疼”“筋疲力尽”“恼羞成怒”,兔子下面是一个“笑”字,二者中间突出“动脑子”。这样一是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二是再现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三是利于学生学完课文后积累词语。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三
森林里,大狮子的对面住着小兔子,大狮子和小兔子。
有一天,大狮子醒了,肚子饿急了,便找起食物来。它看见小兔子正在睡觉,走过去就想吃了它,这时,小兔子醒了,它撒开腿就跑。狮子追呀追呀,终于抓到了小兔子,它说:“为什么你们这么快乐,而我老是闷闷不乐?”小兔子说:“你先让我离你远一点儿,我就告诉你。”狮子放开了小兔子。兔子说:“你闷闷不乐,因为你的心肠残忍毒辣,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善良,不对别人作恶。”说完小兔子就跑了,大狮子和小兔子。大狮子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对别人作恶了。狮子说到做到,从此,大狮子再也不对别人作恶了。
动物们再也不怕狮子了,因为它们知道,狮子变了,不像以前那么残忍毒辣了。狮子还和它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一次联欢会上,狮子见了小兔子,便一本正经的说:“谢谢你,让我更快乐了。”大狮子上去表演了一个又一个节目,动物们都说好呢!
因为这样,大狮子才有了“百兽之王”的称号。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四
《狮子和兔子》是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写的是狮子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班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最后,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在对话中揣摩怎样读好课文的方法。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有养成对话的好习惯,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地达到。我把重心转移到以表达为中心来,自我感觉“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这几个词语教得比较饱满: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他们自由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活力。通过学习学生也明白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存在问题:首先是指导朗读不到位,不深入,重点字词学生掌握不扎实。其次在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上显得过于急躁,学生掌握起来还比较困难;对于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兔子笑什么?”狮子赶走蚂蚁后,想对兔子说些什么呢?”课后还可以补充提问“学完课文,你想对狮子和兔子说些什么?”再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写话,这样孩子就觉得比较轻松,写出来的话,也变地生动活泼,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写话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我相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进,继续努力,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会改善的,教学技能是会不断提高的。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五
大狮子和小兔子在森林里相遇了,大狮子非常饿,很想吃东西。大狮子看了看小兔子,口水直往下流。
大狮子万般无奈只好吃小兔子。小兔子看见大狮子要吃自己,立刻奔跑起来,大狮子也跟了上去。小兔子一蹦一跳地跑着,大狮子有气无力地跟着。
大狮子不行了,晕了过去。小兔子看到大狮子晕了过去,跑了回去。原来是大狮子肚子饿了,所以才晕过去。
小兔子找来很多苹果和蘑菇,做成汤给大狮子喝。大狮子醒来后,看见小兔子在面前,很想吃了它,可肚子里满满的,再也吃不下东西了。
小兔子把刚才的事情都告诉大狮子。大狮子非常感谢小兔子,他俩成了好朋友。
小兔子和大狮子去采蘑菇。大狮子的肚子又饿了,可它坚决不吃小兔子。大狮子不好意思地说:“小兔子,我的肚子又饿了,能不能给点吃的。”小兔子说:“这蘑菇就是给你吃的。”
大狮子非常高兴。现在,大狮子不吃肉,而是喝蘑菇汤了。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六
语文课,老师还要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我们的语文课经常只是教孩子品读课文,注重信息的输入,并没有重视教孩子说话,写话,教会他们怎样输出信息,怎样合理、生动地表达。于是,我这样设计《狮子和兔子》的第二课时:
因为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在对话中揣摩怎样读好课文的方法。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有养成对话的好习惯,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地达到。
所以我把重心转移到以表达为中心来,自我感觉“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教得比较饱满: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他们自由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听课老师都说孩子的说话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在最后的十几分钟,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写话。我知道学生写话有些困难,先让学生自由的说狮子对兔子说了什么,再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写话,这样孩子就觉得比较轻松,写出来的话,也变地生动活泼,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写话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狮子和兔子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