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热门20篇)
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范文和案例。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工具和资源,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以理论教育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养服务操作型人才。前者往往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后者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综合性特点,又要针对旅游行业不同的方向有所细化和区分,使学生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平台,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对各个方向知识课程进行累加,否则会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含混不清,对人才的定位也失去方向。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不致用。
目前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导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尚处于初创和发育阶段,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如历史专业、地理专业、管理专业等,其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此外,旅游业是迅猛崛起的朝阳产业,日新月异的旅游宏观环境变化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促使知识的更新,使得旧的知识体系不断面临修改和扩充,也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落后实际的现象,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
(三)师资队伍缺乏实践。
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不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汲取新的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发展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连云港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该区域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角色、教师与行家的身份、课堂与岗位的标准、教学与生产环境的融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进行访问、进修,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学术交流,与旅游界利用多种渠道接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旅游管理的最新动态。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手段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外购与自制的cai课件、电教片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
为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应改变传统的讲演式、注入式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场景教学、课堂讨论、演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创新。
在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条件下,力争选取最新的教材,做到授课内容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几本教材,教学案例也不能老生常谈,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随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高职;人才培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洽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自由贸易区。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通道和交流重镇,与东盟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条件得天独厚,在促进我国与东盟关系友好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西有效利用中心位置的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千亿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性产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缺乏有效的人才资源的获得和培育机制,文化产业就无法实现良好的运作,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泡影。”
一、人才需求分析。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可见,国家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与国内其他先进省市相比,广西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迅猛态势与巨大潜力,使得文化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日益突出。目前广西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据有关资料显示,广西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420个,从业人员29.92万人,但只占全区从业人员1.05%,低于全国1.53%的平均水平,并且70%的文化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集中在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层”,即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和其他文化服务,真正属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核心层”的不到三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发展规划》显示,随着广西重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会展、文化旅游、东南亚小语种、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明显放大,特别是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持续升温,使国际化、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势头旺盛,而当地的这类人才总量不够多、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
(二)文化产业人才总体素质偏低。据统计,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0.15万人,占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0.7%;具有大学学历人员为5.6万人,占28.2%;具有高中学历及以下人员为14.1万人,占71.1%。文化产业人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也偏低。表现在新闻出版业中懂出版、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匮乏,艺术创作优秀人才、著名表演艺术家日趋老龄化,影视制作、电视栏目策划等缺乏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策划、管理人才,动漫游戏制作、会展博览、文化旅游等因人才紧缺而发展较慢。同时,随着广西和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层面从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层面发展为政府、民间并举,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既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外语,又要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但20抽样调查显示,广西的公务员中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仅占4.75%,专业技术人员中占5%,企业管理人员中占5.43%。
可以说,广西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无论是从区域,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各门类来看,高技能人才问题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状况。
高等院校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目前广西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广告设计、动漫游戏、文化传播、影视音像、涉外旅游、新闻出版、艺术表演等专业,大量培养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但其总体发展仍未能适应广西文化产业的实际。这些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很多,包括了生产与销售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许多院校对文化产业难以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目标,有的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不仅使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受到较大的局限,也使高职院校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远未达到本应达到或能够达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区域特色不突出。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植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未能突出文化产业的区域性特征和特色,人才培养也未能体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比如,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广西南宁,会展文化对广西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对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较大,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要求也很高。但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会展专业,或者在相关的专业中开设会展文化专业课程,培养会展文化的专业人才。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大多高职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设置、教学资源等开设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囿于传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或者是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模式,未能真正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要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法充分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由于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较多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重视不够,毕业生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后难以迅速适应文化企业的需求。据一些文化企业反映,对于市场规律把握不够,经验明显不足,在从业过程中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的毕业生比比皆是,导致企业要继续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否则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是通过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生或系统内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入。而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从以前的文科专业转行过来的大部分老师不仅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更是不足,使学生感觉老师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理论教学犹如蜻蜓点水,实践教学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受制于人事体制机制,很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文化产业人才难以顺利的补充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来,使得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可见,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新路。
人才培养对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高职院校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将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科学的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由于高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产业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文化产业专业的定位必须努力在各层面坐标的交汇点上选择最佳的、最科学的定位。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选择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正确定位。例如,财经类院校偏重于经济管理,艺术类院校侧重于艺术管理,传媒类院校着重传媒经济管理,综合类院校则以宏观文化管理为导向。同时,要按照文化产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要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授什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纲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提出“节庆会展及文化旅游业”需要“美术、民族学、历史、文物等专业背景的会展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景区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通晓广西本土民俗风情的民俗指导、导游等特殊人才”和“民族歌舞、器乐、雕刻、建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结合文化产业的需要,对设计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教育规划等进行研究,培养一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新型设计人才。
(二)凸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区域特色。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接口”,正在努力“打造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产业中介营销3支队伍,壮大艺术演出业、文化信息业、电影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节庆会展业5个产业集群,提升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6]就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广西急需三类人才:政府部门的文化产业规划和管理人才;从事文化产业项目开发、项目经营、资本运作、内部管理方面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会展、旅游、体育、演艺、娱乐、印刷、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创意人才。广西的高职院校应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根据人才市场的状况和需求变化,依据文化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来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创办特色专业,使之更好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推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毕业生素质与企业人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的校园氛围和企业的.生产环境差别很大,课堂教育和现场教育的效果也大不相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地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培养学生逐步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学校可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师资配备、设备设施建设、教育管理、实践教学、阶段考核、学生奖惩、教学质量监控等环节,甚至可以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把对员工发展的优良理念与规范、要求贯穿于全过程,落实到课程中,使未来的人才打上鲜明的“企业”和“市场”的烙印。同时,学校在为文化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库”、“人才库”和“资源库”,从而与企业建立起互利共存的共生关系,为校企合作的提供长期、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四)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跨学科的、能够融会贯通创意、艺术、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教师,再完善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7高职院校应在有意识地引进本身缺乏的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同时,考虑通过多种渠道扩充师资队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例如,鼓励原有的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有志于投身文化产业领域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主动转型,并创造有利条件选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建立教师实践和职称评定挂钩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允许教师到文化企业、文化单位、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挂职或兼职工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校还应适当借助社会人才资源来补充教学队伍。通过聘请文化产业领域的行家能手、勤工巧匠和文化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长期建立合作关系,以讲座、实践课指导等形式定期为学生授课。这样不仅能够突破校园局限、扩展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
中国―东盟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对于发展中的广西高职教育而言,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不仅要了解文化产业、熟悉文化管理,更要适应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融合需求,熟悉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运作。能否满足这种需求将成为广西文化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应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三
摘要:笔者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国内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细致论述,看到了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环节的重视,但同时也看到了其拘囿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篱笆而难以逾越,进一步地提出了自己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众多高职院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各种人才,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在这个过程中,各高职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类型的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影响着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的模糊界定。
一、旅游管理大类宏观论述。
纪培玲、路军针对旅游业高级专业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培养目标“大而全”,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的设计,如高级管理人才实行“学,研,产”相结合的模式,中级管理服务型人才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模式。
钟志平在梳理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国外旅游教育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实践的“双体系”教育体系,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突出教学实践环节等角度对“双体系”教育体系的实施进行了论述,但相同的是对旅游行业企业及政府,学校因素没有涉及,没有看到其作用。
魏小安、厉新建在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注重项目化的教学措施,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引导意义,但单纯从学生、教学方式、课堂的改变等方面难以真正地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
马勇、魏卫、邓念梅提出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
综上,我们发现诸多学者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过程中都能重视实践的作用,都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实训室建设、教材设计、教学设计及师资等方面与实践挂钩,但相同的是都没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的外在因素的作用,究其根本,还限于就人才培养论人才培养,没有看到外在资源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钟先丽在梳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应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但在论述中没有提到政府的作用,对行业企业资源也缺乏过多的描述。
王琼、李云辉从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详细地从教师、学生和旅游专业技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和策略。
周义龙提出把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专业教育与职业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教师走向企业与人才引进学校及专业基础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周艳春从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入世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专业设置、教材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手段变化等多个层面构建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与旅游管理大类的人才培养的宏观论述一样,对高职类旅游人才培养的论述也缺乏跳出学校从外面去看的视角,缺乏从外部环境入手去分析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因而相关的研究论述只能停留在学校内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缝缝补补,而不是颠覆。另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需要进行第三方的评价,这个第三方最好是家长或社会,而上述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
吴丽慧、庄小丽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在传统的“5+1”高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3+1+1+1”的新型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等措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郭艳萍以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建军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在跨省区招生背景下,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四
旅游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行业动态、知识等更新较快。广西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首先要准确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才能考虑设置的课程体系。就目前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区三个方向,不同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然后开设相关的课程。其次,优化教材选择,尽量选择近2年质量较高的教材,掌握最新的前沿理论和资讯。第三,课程设置应多结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本区域的发展,如针对出国游开设海外领队相关课程,针对广西主要客源国开设客源国概况课程。此外,当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要求掌握综合性知识,课程设置方面可增加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第四,合理设置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并举。对于部分重复的课程,相关任课老师可协商好避免重复讲授。此外,加大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把学生真正培养为专业知识丰富和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学校要加大师资投入,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教师,提高进入学校的门槛,优化旅游管理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另一方面,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深造,增加高学历教师的比重。第二,大力引进具有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以弥补现有师资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第三,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如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旅游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将本校骨干教师送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还可以针对其行业实践薄弱的劣势,选送部分教师进入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实践增加行业经验与技能,丰富课堂教学。第四,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如利用假期参与茶艺师、调酒师等相关课程的培训,并考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3深化校企合作。
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应秉着共同发展的原则。首先,选择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如选择国内外知名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档次以及平台;部分优秀学生可由之前基础性操作岗位的实习提升至底层管理岗位,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由于旅游行业有明显的淡旺季,如寒暑假和法定小长假等往往是游客出游的高峰期,旅游企业可在假期多为旅游管理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其更早的认识旅游行业。其次,深化校企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与旅游企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企业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岗位,提高教师的行业经验;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吸引优秀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入校授课,传授最前沿的旅游资讯和发展方向,共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五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职业规律和职业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综观大部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主要包括政治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法规等专业基础课;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计调业务等专业技能课程。这些课程一旦确定,基本很少变动,而且课程的开设学期也基本保持不变,并没有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来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开设顺序,偏离就业岗位,为校企对接埋下隐患。而现有的开设课程和课程开设顺序,脱离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1.1学生技能培养不够突出。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职业技能是其核心培养目标。虽然大部分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陆续开展了“2+1”模式、“工学交替”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仍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根据课程要求设置的实训练习内容,一部分是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实训练习一般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由任课教师组织的模拟练习,主要是针对部分课程,并不是所有课程都有实训练习的环节;而顶岗实习由于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把学生固定安排在某一固定工作岗位。所以无论是校内实训环节,还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1.2教师业务技能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这些专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缺乏一线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因此专业技能有待提升。而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部分行业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但一线教师往往学历水平较低。如何整合专兼职教师资源,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六
摘要:笔者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国内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细致论述,看到了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环节的重视,但同时也看到了其拘囿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篱笆而难以逾越,进一步地提出了自己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众多高职院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各种人才,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在这个过程中,各高职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类型的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影响着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的模糊界定。
一、旅游管理大类宏观论述。
纪培玲、路军针对旅游业高级专业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培养目标“大而全”,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的设计,如高级管理人才实行“学,研,产”相结合的模式,中级管理服务型人才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模式。
钟志平在梳理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国外旅游教育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实践的“双体系”教育体系,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突出教学实践环节等角度对“双体系”教育体系的实施进行了论述,但相同的是对旅游行业企业及政府,学校因素没有涉及,没有看到其作用。
魏小安、厉新建在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注重项目化的教学措施,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引导意义,但单纯从学生、教学方式、课堂的改变等方面难以真正地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
马勇、魏卫、邓念梅提出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
综上,我们发现诸多学者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过程中都能重视实践的作用,都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实训室建设、教材设计、教学设计及师资等方面与实践挂钩,但相同的是都没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的外在因素的作用,究其根本,还限于就人才培养论人才培养,没有看到外在资源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钟先丽在梳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应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但在论述中没有提到政府的作用,对行业企业资源也缺乏过多的描述。
王琼、李云辉从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详细地从教师、学生和旅游专业技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和策略。
周义龙提出把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专业教育与职业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教师走向企业与人才引进学校及专业基础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周艳春从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入世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专业设置、教材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手段变化等多个层面构建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与旅游管理大类的人才培养的宏观论述一样,对高职类旅游人才培养的论述也缺乏跳出学校从外面去看的视角,缺乏从外部环境入手去分析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因而相关的研究论述只能停留在学校内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缝缝补补,而不是颠覆。另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需要进行第三方的评价,这个第三方最好是家长或社会,而上述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
吴丽慧、庄小丽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在传统的“5+1”高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3+1+1+1”的新型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等措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郭艳萍以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建军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在跨省区招生背景下,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七
摘要: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旅行社又反映现在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在企业需求视角下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做精做强,为旅游行业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基于此,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工学交替;企业合作;特色子专业;责任意识;人才培养模式。
为应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现状,寻找更有利于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推动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更加深入,培养适应旅游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我院探索了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特对旅游公司进行了调研。
一、苏州地区旅游公司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吴江青年旅行社高级导游潘虹:我们的旅行社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以打造本区域特色旅游线路为主,以开拓东南亚线路为辅,所以,我们的旅行社效益一直蒸蒸日上。现在旅行社每年都要招新人。我们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有责任意识,踏实稳重,重能力,不在意毕业的院校;综合素质强,既能做导游、前台接待员,又能做业务和计调人员。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是要加强与我们旅行社合作,我们旅行社里的高级导游、中层管理人员也要和学院里的专业教师多交流,互相学习;建议专业课程的开发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紧密衔接。同里文化旅游公司客户经理薛润:我们旅行社共有员工56人,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采用的对策是:充分挖掘古镇同里和周边景点的文化来吸引国内和国外的游客,同时注重与酒店的对接。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要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善于与他人合作。这两年的毕业生比较浮躁,就业期望值过高。面试时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被录用的关键是看沟通能力;招聘员工时持有双语导游证的毕业生更受欢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议是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倡现场教学,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学习导游业务,以增强现场感和角色意识。苏州震泽文化旅游公司高级导游兼总经理:我们公司的人才观是“适应即人才”,每年都招20个以上的毕业生,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热情、友好、有亲和力、愿意帮助他人等。现在毕业生的不足在于责任意识不强,不懂得给自己树一面旗帜。面试时,能理解“不只为薪水而工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人将成为被录取的决定因素;招聘员工时最低是高职学历,旅游行业中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更有针对性。
针对上述调研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注重“工学交替”模式的再构建。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构建起了“工学交替”模式,且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方针。但通过以上调研,我们感受到在旅游公司看来,最好是能缩短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的磨合期。对此,我们应该根据旅游公司的实际情况,修改并构建科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1.课程设置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如今年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题旅游课程群”和“商务酒店课程群”,并根据具体的项目任务每年带领学生参与旅行社的实习,从大二开始就安排学生跟随旅行社导游带团2~4次,使学校培养与企业实习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
2.课程设置要侧重于“工”。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这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体现。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有近60%的时间让学生在企业接受专业实践。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时间也应达到此标准,同时建议实践课程要尽量让学生到具体的旅游现场接受学习。3.考核要以职业资格为标准。考核内容不是知识的存储记忆,而应倡导学院的专业课教师与旅行社的业务骨干合作命题,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的一体化的职业资格考试;还可以从职业、行业协会建构起的题库中抽取,前提是以导游证的考核级别作为每学年的考试考核标准。
(二)要注重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的.探索。
1.争取旅行社资金、设备的支持。通常高职院校办学的投资与先进设备(包括视频设备、讲解设备等)的投入主要由旅游公司来承担,但目前我国部分旅游公司自身效益低下,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交流,让其明白在旅游业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旅游公司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种核心竞争力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旅游公司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从而争取他们的资金和设备支持。
2.争取旅游公司技术力量的投入和旅游公司的岗位实习。为保证专业教学质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每学期我们要有计划地争取旅游公司的技术骨干、旅游行业专家来为学生上课,将旅游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另外,在实习安排时要尽量让学生到旅游公司的具体岗位上去,让学生接触真正的职业实践。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真正实现与旅游公司的“零距离”对接。
1.特色专业开设要有前瞻性。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下设多个子专业,如可以设置偏重于营销方向的旅游营销专业、偏重于景点介绍方向的旅游导游专业、偏重于酒店方向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等。所以,我们建议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每1~2年调整一次,选择有前瞻性的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重点开设。这样就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始终与旅游市场同步,培养出受市场欢迎、需要和认可的优秀学生。
2.合理建构专业链。为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全面地满足现今旅游行业的需求,我们要与旅游公司合作进行调研,要慎重考虑开设一些新专业,如旅游酒店专业、旅游会展专业等细化专业。在形成自己特色专业的同时,加强专业链的合理建构,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从调研中可知,很多旅行公司要求大学生的不是专业如何出色,而更多在于个人品质方面,尤其是责任意识素养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将责任意识教育放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也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下习得责任意识知识,形成责任意识。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责任意识教育的载体和形式。责任意识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实践能动性”上,只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取更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一是在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等实践中,以结对、组团等有效形式,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在社团、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锻炼责任意识的习惯和能力。
三、结语。
以上是对部分旅行旅游公司调研而引发的一些思考。我们将根据调研的情况,在调整中求适应,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校企联手,相信一定能为旅行市场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我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八
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落后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部分院校仍选用多年前的教材,缺乏旅游界的前沿性知识,与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有些脱节。其次,其开设的课程重点为导游证考证课程,如导游业务、全国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等,而对于海外领队培养的相关课程非常少。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重复,如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与导游基础知识的部分内容重复严重。最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广西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程课时量远高于实践课时,很多院校即使有实践课程,也大多受制于实践教学平台的滞后而流于形式,学生实践学习效果不佳。
2.2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学生培养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是衡量师资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在广西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占41%,博士学位仅占2.5%;在教师职称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1%[1]。而在广西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更加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此外,“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部分高职院校将“双师型”教师狭隘地界定为具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的教师。部分教师虽然通过考试获得了导游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但并没有相关的行业实践经验,不了解旅游行业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理论脱离实际。很多高职院校也缺乏旅游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的优秀人才兼职授课,学生对目前旅游行业的现状认识不清。此外,由于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起步较晚,经费投入不足,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较少,对国外旅游发展趋势与理论动向不了解,不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
2.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目前,广西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有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但实习的质量令人堪忧。目前校企合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企业的选择问题,由于旅行社招聘实习生更多要求已获得导游证,学校出于安全问题,就长期实习而言,高职院校多选择酒店、景区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从事服务员、讲解员等工作,这可能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一致。第二,学生实习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基础性操作岗位,其中在酒店实习表现得尤其明显,缺乏管理岗位的实习,而学生轮岗实习也很难实现,因而实习效果不佳。第三,目前学校和企业的实习还不够深入,大多数的合作还仅限于学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缺乏深入合作。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九
[摘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都受到重视,并不断进行着研究和探讨。根据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从对“旺工淡学”的价值判断和结合海南省度假旅游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旺工淡学。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方向,在现代酒店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也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更快地适应酒店业的发展,为酒店业培养更为合适的人才,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多年来一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真正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优秀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
在探索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就业导向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将培养学生合格的酒店岗位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根据酒店岗位职业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和酒店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对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酒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这样反复交替,旨在促使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酒店工作现场学习酒店岗位职业技能,对学生酒店职业能力的提升往前迈了一大步。因此在与酒店合作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初次就业竞争力,为酒店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再次对海南省酒店业进行调研。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地处海南省三亚市,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在未来,将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标志着国家对海南的“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的身份进行了确认。度假酒店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类型,海南度假酒店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旅游酒店产品的类型,并引导和形成了中国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冬天的热带海岛和健康岛,海南的滨海旅游和休闲度假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休闲旅游在中国的迅速崛起,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海南酒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酒店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中发现,海南各星级酒店正是在这样的淡旺季接待量反差比较大的背景下在旅游度假旺季时间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达到最大。酒店的接待业务量会随着休闲度假的客源情况而发生变化。根据调研结果,酒店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调整为“旺工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顺应了海南省休闲度假酒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根据合作酒店的客源接待业务量情况,将学生的三年学习过程采取了“1+0.5+0.5+1”(学习+实训+学习+顶岗实习)的“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0.5是第三学期学徒实习,也就是三亚酒店业每年十月份至春年之后长达四个月的度假旅游旺季时间,学生到酒店跟师傅学习工作过程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解决酒店在此阶段用工旺季的问题;最后的1是第五、第六学期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即每年十月份至第二年的五月底,此阶段也是学生实习的准员工制,不但解决了酒店在此阶段用工旺季的问题,同时根据第三学期学生实习的.表现情况选出优秀学生进行管理培训生的培养。而在学校学习的第一学年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课程和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此时的课程由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组成,专业核心课程由酒店来校进行专项技能授课;第四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学习专业拓展课程,全面完善学生专业体系课程。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推动了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团队的提升,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在经过一届学生通过“旺工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酒店反馈学生职业素养好、上手快、进步快、理解沟通能力强,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五星级酒店工作,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还在实习期间就得到了职位的提升,赢得了社会和酒店较大程度的认可。
由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地方经济,根据所在区域酒店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是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者:周文哲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
广西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较好,广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约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4191.3亿元,增长迅猛;同时也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教育部统计,20广西高等院校共73所,其中高职院校共37所,占高等院校的50.7%,在这37所高职院校中,共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就目前而言,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一
摘要:高职英语专业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相比,无论是在培养对象、培养模式、教育类型还是在人才类型与专业技能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具有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适应性与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高职;英语;培养目标;特色。
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哪些特色,高职英语专业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究竟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高职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由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大致为四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前两类人才一般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后两类人才则应由职业教育培养。而技术型人才(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职教育培养。将二者的培养模式加以比较,其中的差异便可一目了然。
由下表不难看出,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从师资到教学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职英语教育培养模式的定位确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以提高英语文化素质为核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分析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结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给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个准确定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职业中专毕业、技工学校毕业以及相当于上述学历的在职人员,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术、能实干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其总体培养目标应体现下列特征:
职业特征高职英语专业既有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又有其学科个性;既有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共性,又有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职业特征。一方面,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是相关专业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另一方面,学生求职就业时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及岗位角色意识与相关岗位的工作特征明显一致。依据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性质,直接针对社会岗位是高职英语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培养较多考虑毕业生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性,而高职英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职业性反映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应用性特征高职英语专业又可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和高职高师英语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就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侧重商业英语的传授,后者注意旅游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具体体现了高职英语各个专业的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即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对英语的不同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经验,注重以应用性职业能力的需要和提高为依据,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方法技巧的运用程度,特别是能够使用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适应性特征高职英语教育应帮助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实用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时,要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但从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与针对性来看,又必须相对灵活,避免单一和僵化。因此,对专业的增减需慎重对待,开设新专业必须对人才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做好人才预测与论证,突出重点专业的办学特色。高职英语教育不但要突出职业性、地方性,而且还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加强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构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加强毕业生对未来岗位的自我调整、自我应变能力的培养。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与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来看,毕业生应体现下列特点:(1)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就业心态稳定;(2)英语专业知识牢固,口语表达能力强,有很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3)在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等关键能力上略胜一筹。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现阶段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大专层次的实用知识,其中包括英语基础知识、专业英语知识和相关的英语知识。基础英语知识是指适应职业岗位必需的常规性知识;专业英语知识是指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技术英语知识,要求不但具备本专业的一技之长,还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相关英语知识是指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岗位可能的变化等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产业知识。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以基础英语知识为前提,打好本专业牢固的基础;以专业英语知识为重心,突出一技之长;以相关英语知识为辅翼,力求一专多能。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岗位,如企事业文秘、导游、服务行业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或教师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因此必须赋予学生职业技能的兼容性,应从汉语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专业学习的可延续性、专业的可迁移性、自主创业的意识等方面入手,体现课程建设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的特点,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下列分支模块:
1.了解本国文化,夯实汉语功底。深厚扎实的母语文化背景对任何专业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可包括诸子百家著作,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经典古籍,现代文学赏析,汉语实用文体写作等;另外根据地域特色,可设立介绍本土风物的科目,如地方史志,旅游资源介绍等,这些科目对高职生的实践课及其职业发展颇具实用价值。
2.实用英语先行,突出职业性与工具性。科目包括旅游英语、饭店英语、财经英语、文秘英语、公关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书写等,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译能力。
3.掌握英语背景知识与相关理论知识,与高层次专业学习沟通。包括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词汇学、语言学、英文写作、翻译理论等课程。
4.教育学课程。随着我国全民学习英语热潮的迭起,高职生就业领域必须扩大到教育行业。开设教育学、幼儿和青少年心理学、英语教材教法等课程很有必要。
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科目应是构建现代知识结构的主要框架。
6.就业指导课程和人际交往课程,如公共关系、演讲学、洽谈技巧等课程应成为鼓励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创实业,自我谋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
7.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在理论课够用的基础上,实践实训课程应不少于40%,实习基地建设应在互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要实行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在校内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应以拓宽就业口径为目的,提高专业兼容性,培养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具备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应是高职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不断丰富,道德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显得愈加重要。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也应结合专业实践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专业进行的道德教育,可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加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培养学生普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信仰,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双证书”制度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要保证质量,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行职业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去基地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本专业的前沿技术知识,感受时代气息,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如要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海关报关员证书和导游证书,这样可以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意识与特色意识,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基础体系,突破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与技能性。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创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运用英语知识完成语言交际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站在历史新起点,开拓职教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
[2]姜安心.技术伦理教育与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王前新,等.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j].高等职教,,(4).
[4]李振波.职业技术教育课发展概要[j].外国教育资料,,(1).
[5]杨金土.高等职教的特色问题[j].职教通讯,,(1).
[6]黄元山,等.关于高职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7]徐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中国成人教育,,(8).
[8]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1999,(4).
[9]石东华.谈高职英语教育理念的引入[j].职业教育研究,,(8).
[10]董瑾儿.职校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二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参考文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三
本文针对高职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提出高职软件工程专业应始终以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进行充分的人才市场调研,对设置合理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全面和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考核标准等策略,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刚汪钛铬魏光明廖仕利作者单位:李刚,汪钛铬(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400050)。
魏光明,廖仕利(重庆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重庆,400065)。
刊名:计算机教育英文刊名:computer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642关键词:人才培养策略应用软件工程高职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四
随着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高水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即是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一个地区人民高质量生活、工作环境建设的基础。由于全国各地的建设热潮,土建大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通过对企业访谈和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在人才选用上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吃苦耐劳能力”即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和繁重工作的适应能力;第三为“学习能力”即对新知识的求知态度和学习能力等;而从历届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从毕业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其中首要原因是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不能很快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其次是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没有清醒的认识,从暖和的教室一下搬到冰冷的工地心里落差较大,很多人因此转行从事了其他行业。第三是学生从单纯的学校环境马上到复杂的工地环境,在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时进入状态较慢。可见不管是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还是作为求职者的学生面临的问题非常相似,一方面企业为找不到优秀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发愁,很多单位不得不对新员工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培训,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从事其他的行业,从而使土建行业的从业者更为紧缺。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土建专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实行“任务驱动、项目轮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即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与企业生产活动高度融合,以校内外合作企业为平台,把各科专业知识从新整合,从完成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任务中合理的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并着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土建专业受气候影响大的特点,每个季节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实行忙时工为主、闲时学为主、不忙不闲半工半学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工学结合是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拓展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要服务于实际工作,提高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从而促使学生尽快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1校企多层次深度合作,夯实实践教学基础。
土建专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办学理念,推动校企共同制定并开展了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在校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多层次深度合作,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兼职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互惠互利、协商共建”的原则,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争取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专业教师争取与行业企业接触的机会。并且努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如土木工程实训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制图画室等。
3.3“任务驱动,项目轮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把“任务驱动,项目轮训”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按照土建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实施“任务驱动、项目轮训”的教学模式。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在技能培养这条主线上,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专业认知实训、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和技术应用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4.1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和行(企)业两个层面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生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企业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逐渐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有所认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专业定向。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明显提升。
4.2促进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师生结合教学、生产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上的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使专业教师始终了解行(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4.3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能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习基地。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工程实训室、土木工程绘图室,土木工程造价及项目管理沙盘实训室。
4.4促进了土建专业课程建设。
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和实际案例的校本教材,构建了基于土建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五
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从事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邻近专业和边缘学科的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的共识。国内外各综合性大学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主线,纷纷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典型综合性大学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美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最早起源于通识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高校。哈佛大学提出“哈佛学院课程”,主要通过整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精读、写作、口头表达、量化推理等方面的批判性技能。初,哈佛大学为了加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成立了教学和研究委员会,并提出建立跨学院、跨系科的专门委员会和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招聘更多的跨学科、跨系科人才,促进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多样化。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仿照哈佛大学成立本科学院,对全校本科教学进行认真研究,设立多学科综合的本科签名课程等。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在课程设置上文理结合。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则要求学生在文学和原著研究,语言、思想和价值,艺术,文化和社会以及历史的研究五类课程中选三类。该学院还鼓励大学本科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研究项目,而不是把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跨学科复合课程,由一组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联合开设一门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角度和知识结构。霍普金斯大学提出跨学科主修专业框架,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设计跨学科的教学计划,允许学生在多个系中选课学习来研究某些特殊的课题,跨学科主修专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学习。
(二)日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1991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对《大学设置基准》进行修订之后,日本各大学纷纷开展了教育改革活动,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筑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融合贯穿于整个四年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依靠所有院系的力量来充实教养教育。筑波大学仅设学群、学类,以学科综合化为原则进行教学。比如:基础科学学群,下设人文科学学类、社会科学学类、自然科学学类;文化、生物学群,下设比较文化学类、人类科学学类、生物科学学类和农林科学学类;经营、工学学群,下设社会工学类、情报科学类、基础工学学类等。东京工业大学建立了“社会理工学”和“社会理学研究生院”,并设有4个专业。大阪大学于创办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生命科学综合研究生院,打破现行研究生院医学、理学、工学等条块分割的体制,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的趋势是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苏塞克斯大学废除了传统的学系,提出“重绘学问蓝图计划”,设置学群,围绕学科群来安排课程,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是在突破学科范围的前提下获得专门的知识。
(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试点班。
1993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的人文科学试验班,目的是打破文学、史学、哲学三大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培养人文科学专业基础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潜能强的文科人才。这一创新得到了学校和学界认可,北大、人大等不少著名大学都相继办起人文科学试验班或国学试验班。1994年华南理工大学创办“3+2”国际贸易班。“3+2”模式从在校的工科各专业三年级选拔出部分基础扎实、外语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到工商管理学院学习两年国际贸易,将他们培养成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的管理和贸易,并获得双学位的复合型专门人才。“3+2”模式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而且解决了一些相对冷门专业就业面窄、不好就业或学生不想通过该专业就业的矛盾,增加了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范围,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武汉大学自以来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工作,实行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等多样化培养方案。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就是武汉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设法将经济、管理、法语三方面知识学科相互渗透。浙江大学在本科教育上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前提下,构建“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分制,实施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实施了院系“631工程”,通过“全面教育——分流培养——业前实践”三个递进阶段的运作方式,力求学生毕业时做到:60%的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30%、10%的学生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
美国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宽口径的专业设置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并鼓励低年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或参与科研活动,这些都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日本大学将通识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中,把文科与理科相融合作为解决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借口问题的一个思路,利用学群、学类等综合性组织培养出来的学生突破传统专业的狭窄领域,以广阔的学术视野适应社会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英国大学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使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相互启发,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使学生在比较广博的教育基础上接受比较深入的专业化教育,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达致一种平衡。使学生获得了深厚的知识基础、宽阔的专业视野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我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试点班为探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较好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整体优化,增强适应”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按大类招生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基础扎实、口径宽广、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实行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需要合理的教学计划,多门次的教学方案,雄厚的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师资等等。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3]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6).
[6]邓岚,吴琼秀.英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制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六
摘要:在确定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从支撑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教育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发展迅速而不均衡,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1-2]。本文探索符合高校特色和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七
[摘要]毕业论文是“鸡肋”还是“毕业大餐”,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类问题,文秘专业也不例外。本文从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出发,围绕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方法,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论文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旨在通过论文的选题、设计、实施、整理、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面了解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及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总检验。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更是检验其专业特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无疑是这一能力培养和检验的重要手段。
二、现状分析。
(一)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参与方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学校重就业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就业方面,直接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降低,从政策层面放松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也随之降低了工作要求,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监督、检查,对于校方而言,答辩时能够拿出一篇可以应付答辩的论文,这个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2.指导方――指导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量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指导老师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学生论文时也未免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3.执行方――学生基础薄弱,时间不足,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训练。
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及训练,进入实习期后,忙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忙于适应工作环境和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工作这座大山,毕业论文早已被迫“退居二线”,置于脑后。
(二)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环节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陈旧、空洞、重复。
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工作的起点,决定了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大方向和总体框架,一个好的选题是一篇好论文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陈旧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和专业发展的新需求,缺乏研究价值,或论文的选题偏大学生根本无法驾驭。此外,缺少关于文秘专业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如法律秘书、速录秘书、行政秘书、财务、商务秘书以及涉外秘书等方面的论文选题,只是一味地围绕文秘工作进行选题的设计,一方面研究领域过于局限,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选题重复的弊端。
2.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抄袭严重,缺乏学术规范。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比如论文研究方法单一(文献研究法),抄袭严重,写作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和规范。论文缺乏原创性,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理论及概念的阐释不清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文字表述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对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如文献的引用不熟悉;对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的英文摘要多存在由电脑软件在线翻译生成等。
3.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学生在自我陈述时,语言组织、口语表达、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礼仪规范等方面明显存在差异,明显带有“背书”的痕迹,回答问题时也存在词不达意、审题不清、逻辑混乱等方面的不足。此外,答辩质量不高,甚至存在一个指导老师答辩一个组的情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心里都知道答辩就是走个形式,基本不存在答辩不通过的情况。
三、对策研究。
(一)重新定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写作态度和完成任务总体情况;论文选题的实用性、创新性、难易程度;调研论证、采集查阅中外文献资料能力;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基本技能、分析与计算能力;论文格式规范、排版美观情况;论文内在质量(包括结构合理、行文流畅、结论正确、分析合理、逻辑关系等);论文是否具有独特的见解或创造性及实用价值等等。
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篇言之有物、质量上乘的毕业论文,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了解与掌握,往往更依赖其信息收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恰恰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从态度上改变以往对毕业论文工作可有可无、得过且过的认识,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求实、务实地推进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元渗透――强化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系统训练。
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分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外,为文秘专业学生开设办公自动化、调查与统计、应用写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办公软件以及调查分析统计方法,同时建议有条件或有必要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选择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就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规范表述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文秘专业学生离校开始毕业顶岗实习之前开设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基础性、工具性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并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参考选题或优秀论文范本供学生研究、讨论、领悟;最后,毕业顶岗实习阶段,指导老师重点跟进,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职称的.校外(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充实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减轻校内指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在实习中所遇问题的基础上自主确定论文选题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写作大纲,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高职教育特点;此外,顶岗实习结束前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回校一段时间,带着写作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中精力进行再学习并最终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三)模式创新、关注细节――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从选题开始,严格把关和审核,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开题研究,同时,组织校方老师、企业人员、学生等遴选有价值的文秘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库,并进行不定期更新,保证选题的实用、新颖;借助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进展进行管理,确保在每个时间段上完成规定的工作,从时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试行聘用制,校企合作真正发挥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在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进行提前答辩的试点工作,对部分有条件的优秀学生,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由本人申请通过后可安排在第四学期开题,第五学期期初答辩。这样既可照顾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了实习工作和论文撰写时间上的矛盾,又可减少同一时间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使之能集中精力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生的论文。从时间安排和负荷均衡方面来看,实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灵活制对师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办法。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单纯的取消之法显然过于简单粗暴,更无法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地探讨有效的方法,从理念创新到有效执行,从高职院校、论文指导老师到学生,从论文选题、内容到答辩等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把这一份“鸡肋”真正变成一道美味可口的“毕业大餐”。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八
广告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30来年广告学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并直接推进了广告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陆续开办广告学专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广告行业提供了有效的专业理论支撑,但这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求,多层次、综合型广告人才匮乏日显突出。高校广告学专业重视理论忽视操作性,广告行业带动专业发展效果不明显,这都要求广告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要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区别,明确广告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宽口径、创新性、长远性、多层次等。
一、广告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对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的广告学专业进行了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的几点共性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中国很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大多是被社会淘汰的专业转型到广告学上来的,学科背景与该专业联系不大,导致广告学基础不稳固、专业特色很难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二)广告专业教育重理论轻操作。侧重理论方面的梳理,能够有效的提炼理论知识,但缺乏创新的理论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应用到执行方面学生却往往找不到依据,缺乏处理实践中出现问题的灵活性。
(三)缺乏行业引领。广告行业引领的方式较为单一,深入不够。大多以大赛形式为主,周期较长,参加后为什么获奖不明确,不能够承上启下,学生很难从中得到提高。广告讲座衔接不够,因为时间限制以及针对大赛的较多。商业目的较强,缺乏稳定连续性,导致行业培养作用不明显、广告协会作用不明显,相关培训提高不大。
(四)师资队伍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较差。二是教师实践性较差,大多是刚出校门,原来的学校就缺乏实践。三是复合型教师较少,中文出身较多,综合能力弱,看待问题较为片面。
(五)课程设置。忽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性较差。
二、广告学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
(一)人才培养定位明确,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利用原有学科的优势,结合行业长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生源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1.课堂讲授方式。沿用传统教学的规范性,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法,多方法使创意再现。掌握头脑风暴的方法,限定命题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多以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多互动、注重传播性隐密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使教学内容有效的贯穿其中。
2.加强实践活动的深度。一是建立创新园可以容纳学生实习创业的广告公司。二是参加不同层次的广告大赛,赛后要跟踪,总结不足。三是找有规模的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培养综合能力。
3.多形式的活动。一是开展较高层次国内外最新的广告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的'眼界。二是开展前沿的广告讲座,可以以多形式的。三是有深度的辩论赛,要有较高的理论支撑来完成的,不能流于形式。四是参加不同形式的发布会,了解市场行情。
(三)广告行业多方面的引领。国内广告行业应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使学界和业界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和业界需求不致脱节。组织的广告赛事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不同层次的赛事周期要有所不同。获奖点评要梳理,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既得到了锻炼,又能得到提高。
(四)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度不仅关乎学生切身的利益,同样关乎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教师在上岗前不仅需要通识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更需要眼界的开阔,才能增强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广告专业的时尚性、潮流性、独创性要求教师:_是多与国际广告行业接触,保持紧密联系,可通过订阅国际广告杂志、参加国际活动提高眼界。二是与广告公司建立联系,经常可以学习国内外制作角度。从而带令学生模拟项目,共同完成。三是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在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上,向时尚语言转型,以适应社会语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多开设教学平台,利用综合学科资源,不断满足日益需求的市场化、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体系。
三、结语。
尽管目前办学速度较快,但教学模式趋同化较重。为了广告教育更好的发展,快速找准定位,这些都需要学界和业界给予更多的探讨与支持,配合学习。毕竟,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实践中,国际国内的广告业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国外的广告历史提供了广告发展的脉络,但要符合中国的发展借鉴保留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十九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篇二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因而优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应以专业领域课程为核心,以职业素质课程支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的“平台+模块”、“素质、能力、技能”三段递进式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技能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五大教育平台。除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统一之外,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模块集合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意愿、专业依托、行业的内在结构等进行组合。以行业需要为标准、就业为目标形成的课程体系既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和系统性,又保证了旅游管理教育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面,使得培养规格始终与社会需求、产业结构保持良性互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其次,要从整个旅游知识体系框架出发,解决好基础课与专业课、必选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问题。在优化基础课程的同时,适度开创专业特色课程,加大实践技能课比重,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适应度和个性化。拓展选修课程,合理分配限选与任选课程学时,同时要加大学生自主选课的力度。此外,各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也应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有所体现,开设一些能体现各高校特色的本土课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贴近旅游行业实际,设计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体现,教学内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旅游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在工作中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就要求学校要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之一。首先,应根据行业需要重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体系。在对行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规格及能力要求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把课程的安排与旅游行业的当前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增加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科学筛选教学内容,压缩重复内容,重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体系,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体系。其次,将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一要注重职业性教育,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分解并融入到各课程目标之中,把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整合于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一种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与旅游业所需人才职位的对接;二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及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三要增加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如反映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地方文化、区域经济、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服务地方旅游业打下基础。四要强化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可利用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旅游人才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改革是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要根据旅游产业岗位群对于旅游管理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构建“基于能力培养、面向岗位群集、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从入学教育、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业务实习、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多层次、渐进提高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构建按能力层次划分的“认知、模拟实训、短期实习、顶岗实习、研究实践”分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分阶段、循序渐进。运用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旅游专业实验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训练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做到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文件和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形成立体式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四、有效整合资源,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产学研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将学校教育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产学研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缺少合作精神等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帮助学生实现高位就业。一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三种实践基地。企业是大学生实习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提出所需专业的用人标准和用人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培训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培训,强化学生的行业就业能力。寻找产学研合作的切合点,形成“人才共培养、过程共管理”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联合企业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提升实践教育基地的层次。二是建立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导师制”、“科研小助手”及第二课堂形式,让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采用项目立项形式,针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相关旅游企业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提供给高校进行学术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