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散文书目 小学经典散文(精选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散文书目篇一
春天来了,北方的大地,似乎还在长长的冬夜里没有苏醒过来,那僵硬的躯体,没有什么温暖似的卷曲着,沉寂着。当春风为江、河、湖、泊脱去身上的冰甲时,大地才慢慢的张开了宽阔而厚重的怀抱。
那枝条还没长出嫩芽,小草还没长出叶芽的时候,那一望无际的麦地里已经铺满了新绿,宛如一片的绿色海洋。春天里的第一绿色,让北方的人们确确实实的感到了春天里的希望。北方的冬小麦,是生命期最长的农作物,秋种而夏收,几乎成长了四季。春秋里一片绿油油的生命色,更像是一席席鲜嫩的绿色蔬菜。
七几年知青上山下乡,当看到广阔无垠的麦田时,情不自禁的惊呼道,这里怎么种这么多的韭菜呀?能吃得完吗?!就是当今,很多城市里的青少年,到了农村还是分辨不出:哪是韭菜,哪是小麦!
在北方的春天里,那生机勃勃的麦田,被一阵阵微风吹过后,绿油油的麦苗欢快的起舞跳跃。荡起的一层层绿浪,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北方农民的心里,还是这一片片的生机收获最大!
虽然夏收的五月,比任何时候都金贵。不知怎么的,现在的麦香越来越淡了,现在的麦子也不如以前那么金贵了。在七八十年代,能吃上面粉的人家,就是被人人羡慕的奢侈。特别是在七十年代,麦子金贵的了不得,不仅粒粒似金,还有深深的爱,温暖了那一代人。
记得小时候,一家几口人一年吃不上几顿面食。生产队里的土地很贫瘠,一亩地收不了多少麦子,不过二三百斤。一个一百七八口人的生产队,总产量也不过是几千斤。除去了上交的公粮,留下来年的麦种,再剩下来的麦子,才分给农户。一家人,也不过分得几十斤而已。幸好每户还有几分的自留地,也能收获百儿八十斤的麦子。每户过年过节吃的麦子,不如麦收时吃的多,因为到了麦收时,已经是秋黄不接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纵然是一百个舍不得吃,也不能饿着。家里的大人,看到馒头端上桌,却是一脸的愁容,可孩子们都不管这些,只要有馒头吃,有面汤喝,就开心的了不得。
那时候吃的面粉,大都是人力推着石磨磨出的,也有少数是牲口拉磨的。给小驴蒙上眼睛,又给嘴上套上笼头,怕驴子磨米磨面时偷吃粮食。每次也舍不得磨太多的麦子,大约十斤二十斤的。那碾磨出的麸皮,也是舍不得喂养牲畜,掺加在面粉里吃了。那时能吃上面食很难很难的,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顿包子、饺子、馒头,平时吃一碗面汤也不容易。
记得那时,六七岁大的我感冒了,浑身酸痛无力,又一连两顿没有吃饭,母亲亲手为我擀了一碗面汤。当那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汤端进屋时,满屋的溢香,早已使我,难以抑制这碗美味的诱惑。虽然碗里只漂浮了数滴的香油,和数小段的葱花,但那沁透心肺的香气,让我马上涌起了食欲,一口气吃净了那碗面汤。每每回味起来,觉得那是我一生中,吃得最香最好的一碗面。让我记住了一辈子!
麦子的丰获也随着时代变化着:从六七十年代的亩产二三百斤,到八十年代的亩产五六百斤,到九十年代的亩产七八百斤,再到现在的亩产一千多斤,麦子的亩产增长了数倍。收割麦子,也有了时代的变化,和有了历史的痕迹。
小时候,就知道年轻人拔麦子没经验,我哥只拔了一上午的麦子,手就磨起了几个血疱。如果疱破了,再拔麦子,手会钻心的疼。父亲却说这没什么,慢慢就会没事了。他说解放前,靠天池吃饭的岁月里,土地是又干又硬,拔麦子收粮更累。那时拔麦子,手上要有功夫,不仅会拔麦,还要拔得快。特别是给地主财主家打短工拔麦子,如果你不会拔麦,或者拔得太慢,不但拿不到工钱,还会吃不上饭。每个财主家都有一个干活麻利的长工,他领着雇佣来的短工拔麦子,如果短工被长工甩落下很远,不用人说,就会知趣的离开了。不但拿不到一点钱,还挨饿被耻笑。就像电影【金光大道】里的高大全和张金发那样。
七十年代,每户农民只有几分的自留地,大片的土地是生产队的。我家的七八分麦田,父亲和哥哥抽早晚的空闲时就拔没了。(正当午时的,都去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养家。所以抽时间拔自己的麦子)再用铡刀,把麦根铡掉,摊在场地上晾晒。差不多全晾晒好了,中午,一家人顶着炎炎烈日,拉着碾砣碾压麦子。数次的掀翻、碾压后,接着是起场,堆场,扬场,装麦。那扬场——扬麦,虽然很累,却很有艺术的壮美。只见父亲两腿微微岔开的站定,身体前倾,一手在前一手在后的,紧握着木板头的扬掀。从麦堆锄起一掀含有麦皮、麦芒、麦梗的混麦,迎着微风,抛向了四五米高的空中,颗颗的麦粒散落下来,而那些杂物漂浮散开了。父亲就像天女散花似的向空中抛撒,麦粒和麦芒等清晰分离开来。那种壮美的场面,就像是父亲在半空中扬麦作画。
那时候,农民还会挑些麦秸比较长的麦子,留起数个麦捆来,只把麦穗用木棒砸下,等麦子收完了,再用経绳,麦秸吊编一块厚厚的、有几平方大的麦地毯。农村的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块麦地毯。夏日里,把麦地毯铺在院落中,树荫下,一家人坐在上面,喝水、吃饭的乘凉,有时累了,躺在上面,摇着蒲扇,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日子虽然过得简单、清贫,但也很是悠闲。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零零年、到现在,已经没有人工收割麦子了。从小型的收割机,到大型的收割机,再到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一切飞速的变化着。土地的产量高了,人们也富裕了。可是麦子,再也没有过去的甜香原味了。不管是东北麦,江南麦,青稞麦,新疆麦,以及华北的冬小麦,都有自己的生命习性和生命质量。无论怎样的改变和精化,也不要失去生命的本质,不要丢失了原本的简单和香甜。
麦子,会使很多、很多的人想起来海子!海子,也就是每年滋长,茂盛,成熟的麦子。金黄的麦子,滋茂了灵魂的海子!他在里独白了心灵的孤独,也升华了爱的博大和纯粹。他让倾诉了变化的伤害,高歌了情意、挚爱的永恒。麦子的金贵,是五月的丰收!麦子的金贵,是炽热的爱!麦子的金贵,是夏日升腾的灵魂!麦子的金贵,是那个成熟的金梦!
小学散文书目篇二
中午出门上班,在拐角处过马路,因为是红灯,在车流暂时停止流动的瞬间,我放松了警惕,迈开大步就朝对面走。
忽然,一辆摩托车呼啸而来,眼看着就冲我来了。
我有些慌乱,一时竟然不知道是该前进还是后退。
还好,摩托车的速度还是及时地减下来了,我也缓过神儿来,前进了一步,站在等红灯的车辆的间隙中。
惊魂未定的我,站在那儿稳定狂乱的心跳,根本没去怪那个驾驶摩托车的人不该在行人密集地段飞速行驶的不合适,人家却瞪大眼珠子对我吼叫道:“走路怎么不看着点儿!?”
我看了看他,没出声。
旁边的人气不公地说:“错的是他,他怎么还有理了呢?你咋不反击他呢?”
我摇摇头,赶紧过了马路。
他虽然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可是,他也不可能故意想要撞任何人,不为了别人,为了他自己,也不会。兴许,他有什么急事才匆忙赶路的吧。再说,他也并没有撞到我,理论个什么劲儿呢?何况交通规则他应该比我懂,我给他上课不但多此一举,还会发生争吵甚至引起更不好的后果来。
其实,他指责我的“怎么不看着点儿”,也不是一丁点儿道理没有,如果,我在过马路时,能够再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就能看见摩托车的影子,那么,我也就会用“惹不起躲得起”为指南,等摩托车过去了,再前行了。
总之,我还是缺少规避危险的意识。
对于他的`斥责,我不但不能生气,我还得感谢他,因为,通过这一次,我会记住以后走路时多长几只眼睛,多左顾右盼一下,这样做,肯定有利于避免发生事故。
吃一堑长一智嘛。
另外,我不跟那驾驶摩托车的人理论还因为我学会了忍让和宽容。
你看啊,他训斥我一句,我没吭声,他自觉没趣儿,就离开了。如果,我跟他搭碴儿,他十有八九会停下来,继续跟我宣布他占理而我没有理。那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把小事弄大了。
我说他错了,他不会承认,他说我错了,是他个人认为我错了,我也不见得就真错了,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就够了。
跟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想争出来个里表,就像让除夕夜里出月亮一样,根本不可能。
把这个经历写出来,我的意思是,遇到矛盾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的主要责任,也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咄咄逼人,即使逼疯了别人,自己也不会真的身心安宁。
小学散文书目篇三
学校新来了一本书《猪八戒上月球》,冬冬和平平都喜欢看。他们都想先看,便手把着书不放。只听“嘶”的一声,书的封面撕成了两半。顿时,他们俩都傻了眼。
冬冬和平平你看我,我看你,想:怎么办?冬冬暗示平平把书拿走。他们看看角落里的图书管理员张老师,又看看其他的同学,看一看有没有人看着他们,如果没有人看着他们,他们就准备把书拿回家。正如他们所愿,并没有人看着他们,他们赶紧拿起书卷在衣服里跑了,其实张老师看到了,只不过没有说而已。他们回到家了,因为都怕家长发现,所以他们谁也不要这本书,最后只好决定放你家一星期,放我家一星期。之后,冬冬一进教室,就觉得同学们在说他骂他。他俩一起走过,都不敢进去,他们都觉得猪八戒在等着他们。他们实在受不了这种日子,只好拿着书到了张老师那里,他们一起说:“对不起张老师,我们弄坏了《猪八戒上月球》,对不起!”
“给我看看!”张老师装着没有看见这本书被撕坏的过程说。冬冬往前走了走,把书放在张老师面前。
“哇!猪八戒的脸怎么成两半了!”张老师故做惊讶地说。
“老师,我们不应该不告诉你。”平平说。
“老师,我们会回家弄好的!”冬冬说。冬冬说完,拿起书拉着平平的跑回家了,他们准备好了胶带、剪刀等等,平平按住猪八戒的脸,拼好,冬冬小心翼翼地粘好。哇!粘好的跟新的一样。他们走到半路想:为什么不多买几本呢?他们回家问了爸妈的意见,从小兔子储钱罐一块一块地拿出来,去新华书店买书,一个人捧10本,到了,张老师惊呆了,他们把书摆在书架上,张老师立刻把他们称做“义务图书管理员”。冬冬和平平制作了一个牌子,在上面写:“请爱护我们的朋友”。
冬冬和平平看着同学们看书时开心的表情,开心地笑了。他们铭记自己把书弄坏的事情,再也不会弄坏自己的`朋友——书了。
小学散文书目篇四
人到暮年,难免有很多往事回想;回忆是种幸福,是种感触;回忆儿时那个年代的故事,流年的回忆,自己好似时光的旅者。
记得好像读三年级的一天,突然下倾盆大雨,各路段集滿了水,放了学,我背起大妹,穿着短裤衩沿路在中山大道水里走,水齐腰深,好似一片宽阔的河流,当时的我,胆够大的了,一直走到原绸布商店门口才转往回走;还没到家门口,已是接近吃晚饭时间,父亲站在那里,手拿一木棍,见到后我赶紧往回跑,站在远处看动静,他并没追我,后叫妹拿块点心送给我,回到家父亲什么也没说;从小我还真没挨过父母打。
那年我上小学,是个很听话的小女孩,上课认真听讲,拼音字母常比别人学得快,读音准;语算(那时不叫数学,叫算术),在小学六年考试中名列前茅;首次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每当“六一”儿童节,我很风光,仪仗队里,排第一,全校大队旗手,后面紧随大队鼓手,为新入队同学戴上红领巾,行队礼;这样的场景,常在脑海回荡。
老师语气很沉闷地问我,昨夜干活到几点?我简直无语,眼泪刷地流过不停,为帮母亲承担很多家务活;买菜做饭,挑水洗衣,记得租住二楼,小小年龄水拎上楼很难呀;帮弟妺洗头澡,做副业,我全能做;但因那天晚上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书背得不好,不是干家活的问题,父亲刚去逝不久,晚上而是陪母亲到红旗卫生院(原车站路)临产生我最小妹妹,回来天都蒙蒙亮了;这位小妹一出生从没见过父亲咋样,谈不上有父爱,想起就心酸,心痛;现在我这小妹是市委党校计算机教授,没有父爱的孩子也成材。我今生难忘这一幕。
那年代里,没电扇,夏天用芭蕉扇,大热天挨家挨户摆竹床,在露天乘凉,晚餐饭菜摆在竹床上,邻里菜都可相互尝,真像天然大食堂;年龄稍大点的哥哥姐姐们,吃完饭,洗完澡,闲坐竹床吹口琴,拉二胡,吹笛子,弹琴琴,好似露天剧场,开心极了;后来我也学会了。
儿时我好像比同龄孩子苦些,但又感到很幸福,艰苦生活磨炼了我;很多要好的同学家长喜欢我;如小学同学商建萍,班上中队长,母亲越剧团名角,王飞凤;经常留我在她家吃饭,好点心招待我,邀我和她女儿一同看越剧(剧场就在天声街),今生记忆犹新,好似昨天。我与建萍是一辈子的好友,好闺蜜;结婚,生子,添孙辈,都是相互携带家亲登门贺喜!
儿时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人总喜欢念旧;回忆总是那么美好,甜蜜;劳苦统统在其中。
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逝去的岁月,怎么找得回来;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时光;让那流逝的岁月,成为永恒记忆!
小学散文书目篇五
一天辛劳的代价与回报。智者心中早已有了更好的选择。而这两位精疲力竭的青年,便只能在汗水与疲惫中体味过犹不及的道理。
越过顶峰后的每一步都是下降与坠落。
古有画蛇添足之败笔,今有多言失命之厄运。这一切的悲剧都在于没有把握好“恰”与“过”之间的那道警戒线。猫儿因为好奇而丧命黄泉,人因过份爱酒而失了健康,花朵因过度浇水而萎蔫不振,自然界因“过”而导致偏离原意的事件比比皆是。掌握分寸方能控制大局。
愿永不贪恋,永不强求,唯此,才可事如所愿,水到渠成。
这世间早有楷模,分寸尚好,人生舒坦。舒国志曾言:我姓舒,舒服的舒,零存款,七年在美国流浪,缺钱时写书卖画,赚一些便停下,不为金钱而奋斗终生,而是致力于生活。他说他就像一个一直在过暑假的孩子,怡然自得。与之相反,那些一辈子以赚钱为终身目的的人,又活得如何呢?终身毫无乐趣,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凡事不可苛求,不容贪念,顺其自然,恰到好处,你就会过得如舒国志般的生活。真名士,自风流。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太过执着于一物,你便会看不到眼前的其他景物。美国曾有一个测试,要求测试者观察球员们在复杂的花式传了几次球。结果是所有的测试者都答对了。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有一个灰色的大熊,出现在其中待了很久。
人有一字不识则多诗意,一偈不参则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欲念人皆有之,掌控欲念者,则可以控身。愿自省,自制,掌控尺度,莫让过格反失了本意。
小学散文书目篇六
散文中的意境,饱和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画面,蕴含着动人的生活激情,还富有精辟的生活哲理和深刻的艺术美感。写山川景物的散文创作意境往往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情景交融中来以情说理、托物言志;写风土人情方面的散文创作意境往往采用情不直抒,理不直陈的手法,而是寓情于事,因事明理。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于图画、录像、录音等媒体来创设情境,渲染感情气氛,并且要灵活地采用讲故事、现场表演、实物演示等教学方式来再现散文的情境。借助于假象、想象引导学生反复吟读、品读表情达意的重点句段,进一步体会蕴含在散文中最主要的意境,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达到丰富学生感情的目的。感情培养起来了,也就增强了学生发现、认识、感受、欣赏美的能力。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榕树的特点和鸟的形象以及鸟在树间嬉戏的情景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的课堂上,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在气氛和情景的感染下,感悟语言深刻,体会情感到位,内心受到很大的熏陶。那是我上得最为成功的一节课,至今记忆犹新。
小学散文书目篇七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句话的出现仿佛就是为我而谱写一般!我是一个游子,一个从南方而来,却曾想归于北风的游子!
残阳、枯藤、老树、昏鸦,还有那一望无际的旷野和那奔跑嬉戏的孩童,都是我在南方那座小城之中看不到摸不到却梦寐以求的.东西!记得在南方曾有多少次对着百转千回的流水静默沉思,又有多少次穿行于古巷的白墙黑瓦之中独自一人忧伤?无数次!我爱北方,深沉的爱着,赤热的爱着这片本不属于我,却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就如艾青似的,不过我和他比相对而言自私了那么一点,贪心了那么一点!
我是一个南方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在北方生长了十年之余!学会了在南方从未有机会学过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却让我受益颇多,影响了我的一生:如何认真做人、待人、处事……所以我爱北方,它不但埋葬过我的欢笑,也曾埋葬过我一生唯一一个挚爱的女人,现在它又用一把黄土埋葬了我的整块心!所以我爱北方,爱到每每午夜都会潸然泪下!
如今,我再次来到这北方,如同饿狼一样回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然而时过境迁,等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陌生,我彷徨,我孤独……百中滋味翻腾在我的心中,一时间,我恍然大悟:我爱的是北方并没有错,可爱的却是儿时的北方,回忆之中的北方,有挚爱的人和欢声笑语存在的北方,而并非如今的北方!
南方和北方,我依旧偏爱北方颇多一些!还是原来一样的深沉,一样的每每午夜想起都会潸然泪下的北方!但岁月变了,变成了回忆中的北方!
而今我放弃了南方,选择了北方生活!虽然现实很艰苦,但精神上却未曾苦过自己!如今站在这片旷野之上,和烟雨江南对望,不再是简单的思想凌乱,而是灵魂上的平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只不过是活在记忆中的,也注定只能是在黄昏夕下拿来细读和品位。回忆和思念就宛如一种毒,有的人中的浅,则有的人就无药可救,我想我便是那无药可救的人,也注定着只能拿着回忆来折磨自己,最起码证明着自己还活着!
小学散文书目篇八
公交车在乡间的公路上颠簸着行驶着,我们歪着头看着车窗外,头都歪酸了还不舍得扭回来,唯恐坐过了站,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乘务员,其实我也感觉到了他的烦。可还是不放心。终于看到了学校,一座矗立在空旷田野的教学楼,在蓝天白云下,在黄土地上,它那么显眼,那么孤独。
没想到的是这所小学校园里竟然有一片杨树林。入秋的太阳那么温柔,总感觉它在怕这些杨树冷,用一丝丝阳光织成薄纱披在她们身上,极力给这些光秃秃的杨树提供着温暖。沐浴在这样和煦的阳光中,脚踩着土地上那浅浅的树影,放眼远望,风也清,云也淡,感觉真的.穿越了尘世的喧嚣,心更宁静了。似乎明白了古代出家之人那超凡脱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