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猫吃鱼教案(汇总12篇)
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编写教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案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教案的编写思路和操作步骤。
小猫吃鱼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
(汇报)。
生1: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又吃了1条,再吃了1条,还剩下0条。
生2:有一天,猫妈妈和猫爸爸钓鱼回来3条鱼放在盘里,小猫看见了,它吃了1条,觉得很好吃,忍不住把猫妈妈的那1条吃了,盘里只剩下1条鱼了,那是给爸爸的,小猫全部吃光了。
师:你觉得谁的故事讲得好,为什么?
生评价:我觉得第2个小朋友讲得好,因为他的故事更生动,更完整。
师:小朋友,你能不能像小猫那样看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全部吃掉呢?为什么?
生1:不会,因为这样爸爸和妈妈就没有东西吃了。
生2:不会,因为我们要懂得尊敬和关心爸爸和妈妈。
(创设了一个“小猫吃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并根据学生所编的故事随机的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每一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盘里原来有几条鱼?
生2: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还剩几条?
生3:小猫吃了1条后又吃了1条,一共吃了几条?
生4: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3条,还剩几条?
……。
师:谁能解决这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怎样列式?
生:3-1=2。
生:1+1=2。
生:3-3=0。
……。
(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师:你能编一道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吗?
生1:3-3=0。
生3:0-0=0。
……。
师板书,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0。
(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举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得出规律)。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吗?
生1:爸爸买给我5袋饼干,我吃了2袋,还剩几袋?
生2:我有10元钱,用去了3元,还剩几元?
生3:公共汽车上有8个人,下去了4人,还剩几人?
……。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反思:
本片段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小猫吃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讲述喜闻乐见的“小猫吃鱼”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一年级首次接触这样多幅的连环画,所以我让学生先跟同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二、积极培养学生质疑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表明了学生一种积极的、做学习主人的态度。本片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直观地列出了相应的算式,并总结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规律。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水道渠成的掌握了新知识,更由此激发了继续探索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了减法的含义,更切实地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总之,教师在此片段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得相当主动、积极,在这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和探索的快乐。
小猫吃鱼教案篇二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题的.教学
1课时
投影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小猫吃鱼教案篇三
使幼儿知道应及时排泄;排泄应在适当的地方;初步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认识卫生间的有关标志和图片;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搜集或自编事例:关于幼儿贪玩尿湿了裤子。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兴,忘了及时去方便而尿湿裤子的事例,让幼儿知道,需要大小便时,应及时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尿湿裤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体难受等,使幼儿了解冬天尿湿裤子还会着凉。
3、带领幼儿认识本班的卫生室(厕所),向幼儿介绍大小便应去的地方,并告诉幼儿,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去大小便。
4、讲述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让幼儿了解小猫方便的时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将排泄物掩埋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排泄卫生的认识。
【活动建议】。
1、在3~4岁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提醒他们大小便,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2、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活动,教育幼儿不嘲笑尿湿裤子的小伙伴。如发现有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3、请家长协助,为幼儿提供穿脱方便的衣裤,以便幼儿自我照料。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猫吃鱼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音乐游戏并在集体中大胆表现,感受游戏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3.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喜欢小动物。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难点: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小猫头饰每人一个、创设“猫咪乐园”情景。
活动过程:
1、教师变猫,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在猫咪乐园中随着音乐做韵律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教师引导幼儿用强弱对比的声音演唱《大猫小猫》。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猫的本领,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猫的本领。(捉老鼠、会爬树、捕小鱼等)。
2.教师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交待游戏规则:小猫一定要在音乐开始后才能躲藏,并在猫妈妈出来时全部躲好。
3.第一遍游戏,教师小结游戏规则情况。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躲藏在哪里?(使用恰当的方位词)。
4.第二遍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换个地方躲藏,并小结游戏情况。
四.情景表演《小心大灰狼》。
“猫妈妈”(教师)带领“猫宝宝”(幼儿)捉老鼠的时候,大灰狼突然出现,小猫迅速躲藏起来。大灰狼找来找去没有看到小猫,灰溜溜地走掉了,猫妈妈召唤小猫,询问躲藏情况,表扬小猫的聪明勇敢,带领小猫一同离开活动场地。情景表演结束。
活动反思:
虽然它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但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也知道大概的意思。我们先让幼儿表演小猫是怎么走路的,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小猫走路是轻轻的。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说清楚游戏规则、游戏范围。如果离开这个范围,猫妈妈就找不到小猫。第一段是小猫的音乐,让孩子模仿小猫的动作,当唱到相应的歌词时,能够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段是猫妈妈出场,唱到歌词的最后找出小猫。在这节课上,孩子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猫吃鱼教案篇五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题的教学。
1课时。
投影。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小猫吃鱼教案篇六
1、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手膝着地在垫子上爬,提高手脚斜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愉悦。
1、小猫一个、小鱼若干、篓子一个,泡沫垫子若干、轮胎三个、小斜坡一个。
2、律动:“小花猫”音乐。
1、律动:“小花猫”。
师:宝宝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我们来跳跳舞吧!
师:宝宝们去捉鱼时要爬过小山坡,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小河边去捉鱼。那你们的小眼睛可要仔细看我是怎么去捉鱼的?(师示范爬小山坡时提醒宝宝要一下一下慢慢爬。)
3、师带宝宝一起去捉鱼,游戏可重复2——————3次。每次去捉鱼时都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要求。(注意爬山坡时要手膝着地的向前爬。)
4、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真棒,都捉到这么多的小鱼,把你们捉到的鱼送给客人老师吃!
小猫吃鱼教案篇七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题的教学。
1课时。
投影。
1、出示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1、发现问题。说说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小猫吃鱼教案篇八
一天,猫妈妈要出去买菜对小猫说:“儿子,这条鱼是我的中饭,你不能吃。”说完猫妈妈就走了。
小猫看着这条鱼又胖又新鲜,馋得直流口水。他想了想办法,就拿了一张纸,又开心又仔细地画了一条小鱼。他把画的鱼放到碗里,把真正的鱼拿来吃,吃得津津有味。他吃完鱼,就把鱼骨头扔在地上,出门去玩了。
过了一会儿,猫妈妈来了,一看地上的鱼骨头,就知道小猫把鱼吃了,她生气地大声喊:“儿子,这是你干得‘好事’吗?”
有一天,猫爸爸去上班了,猫妈妈在家里烧饭,小猫呢?当然就在画画了。
突然一阵香味飘进小猫的鼻子里,小猫跟着香味来到了厨房的餐桌旁。啊!餐桌上有一条刚煎好的鱼,小猫的口水从嘴角淌了出来,它想:“如果我可以吃,那没事,如果不能吃,那就有事了。”
这时小猫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纸和笔,画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鱼,“这下爸爸妈妈就不会发现了”小猫心想。它拿起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它把画的鱼就进碗里,笑嘻嘻的回到房间。
小朋友们,你们说小猫可不可爱呀!
小猫吃鱼教案篇九
今天我去围棋比赛,上午的两盘棋很快下完了,我和爸爸去食堂吃饭,人很多,我们只好到外面的窗台上去吃。
正当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之时,窗台旁的小巷子里突然蹿出了一只虎皮猫。它向着我们不停地摇着尾巴,还不时地眨几下眼睛,好像在讨好我们,估计是想吃我们盘子里的鱼吧!
爸爸见了,便夹起一块带一点肉的鱼骨头像它扔去,小猫见了,馋得直流口水,但不敢上前去吃,可能是害怕我们偷偷去抓它。于是,我对小猫友好地笑了笑,小猫见了,放大了胆子上去,三下两下就把鱼骨头吃个精光。于是,我又丢了一块鱼肉给它,这下它更是不客气了,一口就把鱼肉吞下去了。吃完后,它又向我们眨了眨眼睛,像是问我们还可不可以再吃。我对它摆摆手,示意说:“我们还要吃,你只能吃这么多了。”
小猫见了,好像知道了似的,对我们“喵喵――”了两声表示感谢,然后就向前跑去,它跑得飞快,一溜烟就不见了。
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猫!
小猫吃鱼教案篇十
一天早晨,猫妈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不吃生鱼,吃鱼排!”小猫们都没吃过鱼排,一脸疑惑。
鱼排煎好了,小猫们围在一起看着那块金灿灿的的鱼排,都叫了起来:“这方方正正的东西,哪是鱼呀?”小猫咪咪拿出一条玩具鱼说:“这才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其他小猫也跟着说:“是呀!是呀!”猫妈妈说:“那你们咬咬看?”小猫咪咪把塑料鱼放进嘴里使劲一咬,只听“咔嚓”一声,塑料鱼被咬成了碎片,咪咪边吐边喊:“哎呦!哎呦!这是什么鱼呀?”
“孩子们,你们再尝尝鱼排?”猫妈妈说着把鱼排端到了小猫们的`面前。小猫咪咪咬了一口鱼排,闭上眼睛细嚼慢咽起来。它越嚼越香,一副尽情享受的样子。别的小猫馋得直流口水,七嘴八舌地问:“咪咪,鱼排是什么味道呀?”“快说,好吃吗?”咪咪闭着眼睛回答道:“外酥里嫩,香喷喷!”小猫们听后一拥而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鱼排。
猫妈妈笑着说:“判断东西的真假,不能光从表面看,要亲自尝试。比如说鱼排,看起来不像鱼,但却是用鱼肉做成的;而玩具鱼,看起来像鱼,却是用塑料做的。”
小猫吃鱼教案篇十一
有一天,猫爸爸去上班了,猫妈妈在家里烧饭,小猫呢?当然就在画画了。
突然一阵香味飘进小猫的鼻子里,小猫跟着香味来到了厨房的餐桌旁。啊!餐桌上有一条刚煎好的鱼,小猫的口水从嘴角淌了出来,它想:“如果我可以吃,那没事,如果不能吃,那就有事了。”
这时小猫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纸和笔,画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鱼,“这下爸爸妈妈就不会发现了”小猫心想。它拿起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它把画的鱼就进碗里,笑嘻嘻的回到房间。
小朋友们,你们说小猫可不可爱呀!
小猫吃鱼教案篇十二
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减法意义,会初步计算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含义,难点是熟练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包含0),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小猫吃鱼”这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这一组情境,逐步引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等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学生对5以内加减法的熟练程度。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上学前已有一些简单加减法的生活经验基础,甚至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有一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加减法的含义是比较抽象的,对初入学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得数是0的减法意义学生不是太理解.所以教师在讲本节课时,不要只停留在学生会计算的层面上,要重视对算式意义的理解,通过“小猫吃鱼”这一组连续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描述每一幅图画的意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写出相应的算式,逐步引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吹泡泡、开火车口算等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观察小猫吃鱼故事情境,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3)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4)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渗透函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故事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小花猫就去河边钓鱼,到中午小花猫就高高兴兴的回来了,小花猫把钓的鱼放在盘子里,小花猫一共钓了几条鱼?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第一副图,问:小花猫一共钓了几条鱼?(3条鱼),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3)看到自己最爱吃的小鱼,小花猫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2、出示第二幅图:小花猫特别想吃,就忍不住地吃了一条。
(1)老师问:原来盘子里有几条鱼?(3条)。
小花猫吃了几条?(1条)盘子里还剩几条?(2条)。
(2)谁能完整的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原来盘子里有3条鱼,小花猫忍不住吃了一条,还剩下2条鱼。
(3)用算式怎么表示?(3-1=2)。
3、出示第三幅图:让学生说图意,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说:盘子里有2条鱼,小猫又吃了一条,还剩下1条鱼。
2-1=13-2=13-1-1=1。
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又吃完一条鱼之后,小花猫手拖着脑袋,猜猜它是怎么想的?
4、出示第四幅图:让学生说图意。
小花猫觉得鱼太好吃了,结果他把最后一条鱼也给吃了。
小花猫把最后一条鱼吃了之后,就非常满足的跑了。
为什么小猫跑了?(他把最后的一条鱼也吃了,现在盘子里一条鱼也没有了)一条鱼也没有用几了表示?(0)。
他把最后一条鱼也吃了,现在一条鱼都没有了,算式怎么写呢?
1-1=03-3=0。
并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5、有3条鱼,小猫吃了3条,一条也没有了。3-3=0。
老师手里有一支笔,送给小红一支,手里一支都没有了。1-1=0。
谁来说个得0的减法算式?
活动二:套圈游戏。
1、老师把一个小动物放在讲桌上,手里拿4个圈。
2、先让学生预测老师可能套上几个圈,有几个套不上。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然后让学生先预测自己可能套上几个,有几个没有套上,找几个学生上台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三:吹泡泡。
出示小明吹泡泡这组图。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这组图的意思。
小明吹了5个泡泡,破了一个,还剩下4个,5-1=4;一会儿又破了2个,还剩下2个,4-2=2;又过了一会儿剩下的2个泡泡也破了,一个泡泡都没有了,2-2=0。
活动四:巩固练习。
1、口算卡片,开火车。(5以内的加减法)。
2、出示练一练第二题。
这种题第一次出现,是一种新的计算形式,老师要指导学生怎么写。
写完之后让学生读读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第3题是一道开放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有5只鸡,两盆米,在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像。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组内交流。
活动五:数学故事。
1、先让学生观察图,根据图意自己编故事。
2、集体交流,多让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有5个小朋友,只有4个杯子,3把勺子,差几个杯子?几把勺子?
5、你是怎么知道差1个杯子,2把勺子的?
【点评】。
本节课教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突出了以下特点:
1、用小猫吃鱼的故事串的形式,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具体的故事情境和画面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特别是当“把最后的一条鱼也吃了,现在盘子里一条鱼也没有了,一条鱼也没有用0表示”,在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学生理解了0的含义。
3、设计的五个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教师始终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对图意和算式的意思进行理解,学生计算减法的能力和速度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5、注意发挥小组同伴的作用,在组内交流中,同学可以互相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