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的教案(热门20篇)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开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教案分享,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农耕的教案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1课时
新授课
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农耕的教案篇二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表演和课后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农耕知识,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探究导入】。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大家想不想了解原始农业时代我们的祖先生产、生活状况?(生: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世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新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哪几个原始居民代表?
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课件展示中国氏族主要遗址图,让学生对农耕时代原始居民的遗址形成地理空间的直观印象。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同学们看课本7-8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第一标题知识结构空白处的填写。(教师强调注意动手动脑洞口和标志疑难点)。
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互相检查。交流。
师:组织学生展示,同时指点,适当评价、播放课件图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和2.分组讨论论形成总结,展示。
师: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状况,接着我们看一看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师:模仿导学案第一标题的知识结构图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8-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
生:看书、思考、设计。填写。
师:巡视、指导、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师: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结构。教师评价、补充。学生完善。
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比一比。(见课件)。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同学们看课本9-10页。完成自主探究3.(巡视、指导、把握时间)。
生:完成展示。听师的评价,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4、5。
【巩固小结】。
师: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一件时代的大事,我们的祖先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归纳成歌谣;(多媒体展示)。
原始居民有农耕,磨制石器已实行。河姆渡人种水稻,干栏房屋挖水井。
半坡居民普植粟,地穴温暖有灶坑。生产发展大汶口,贫富分化不平等。
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归纳整理部分。
【测一测】(见课件)。
【板书设计】。
导学案。
农耕的教案篇三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些历史概念出现的背景。
[学生想像、讨论]……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
(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加以引导)
[学生回答]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出现了。虽然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不可尽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长过程给先民以启示,这一点应是确信无疑的。(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或寻找历史发展轨迹的能力。)
[教师指导]下面,我们阅读一下课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学生阅读]……
[教师讲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作工具,教民种植。那么,这里所说的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分、土壤、植被状况。这种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的。距今约七千年。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用石器,出土各种骨器的数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见的是骨耜。
[学生回答]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师提问]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教师引导]还能说明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还能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师讲解]对,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干栏式房屋放大图与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架子楼相比,对照讲解,这样,效果更好些)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而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从社会分工的情况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写在黑板上:
[板书]1.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2.种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5.饲养家畜
6.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历史,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两目看一下,按照学习“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目的模式把相关知识点列出来。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看过书之后,我们共同把这两目的内容填在黑板上(学生念教师写)。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7.纺线、织布、制衣
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
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质量很好
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填过后两目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把知识更加系统一下:我们学习过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时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居民遗址,经科学技术测定,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半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日本的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我们看课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图,这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的骨制箭头、鱼钩和鱼叉等,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屋呈圆形,但特别低。
其实,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遗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每间房屋的面积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圆形,向南开门。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对门口。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都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的。墙壁中间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撑屋顶。
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课文中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图是“半坡出土的纺轮”,这是1955年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另外,在半坡以后的其他一些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质纺轮,可见,当时这种捻线工具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教师可以边讲边用实物示范)。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一下,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有什么影响,进而联系到在建筑房屋时,饲养家畜时,各有什么影响?(此问题可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也可以提前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教师提问]既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回答]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该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教师讲解]在大汶口文化遗址里,我们首先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大汶口原始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二、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大进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其次,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选几个代表表述。
这几个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财产、阶级。
学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是指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它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当时的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制作耒耜、种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筑房屋、制作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等技术。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原始社会中期阶段,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很大进步,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使答案更完整、准确)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参照“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问回答。
“私有财产”和“阶级”,可让学生对比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特点,得出财产的分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结论。(具体答案略)
农耕的教案篇四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河姆渡遗址。
3.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4.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5.过渡: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我们一起走进半坡遗址去看一看。
(二)半坡遗址。
1.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3.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三)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四)课堂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以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为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五)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农耕的教案篇五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农耕的教案篇六
(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新课:以图片创设情境,模拟拍卖会,请学生给图片中的青花瓷器出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开始讲述第一部分“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
(2)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然后请一学生概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丝织业的发展历程,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民间手工业的状况又是如何的。“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概述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其发展过程又如何?
3、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试通过表格比较三者的区别(让学生分组展开擂台赛)。
过渡:中国古代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还享誉世界,开始讲述第三个内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一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
1、丝绸大国(出示《丝绸之路》地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加深了解)。
2、瓷器大国(出示《群神宴》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再设置一个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本课小结:新课讲完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五)随堂练习:再设置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强化能力训练。
课堂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精选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步步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整堂课完成得不错,只是时间较紧,要求熟练应用手段,教学语言力求简洁。
课后习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如何保存我们的传统工艺?
农耕的教案篇七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河姆渡遗址。
3.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4.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5.过渡: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我们一起走进半坡遗址去看一看。
(二)半坡遗址。
1.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3.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三)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四)课堂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以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为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五)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略。
农耕的教案篇八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5.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农耕的教案篇九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农耕的教案篇十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2、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4、在学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要以农耕生产为基点,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罗列经济现象。
5、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6、在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问题。
7、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遗物照片、示意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知道它的用途,再结合本课的“活动建议”,让学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
三、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学生对于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的观察、分析,应注意:第一、注意图题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注意: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答:蒸食物。
答: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3、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参考资料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农耕的教案篇十一
[教师讲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作工具,教民种植。那么,这里所说的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分、土壤、植被状况。这种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的。距今约七千年。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用石器,出土各种骨器的数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见的是骨耜。
[学生回答]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师提问]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教师引导]还能说明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还能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师讲解]对,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干栏式房屋放大图与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架子楼相比,对照讲解,这样,效果更好些)。
[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而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从社会分工的情况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写在黑板上:
[板书]1.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2.种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5.饲养家畜。
6.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历史,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两目看一下,按照学习“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目的模式把相关知识点列出来。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看过书之后,我们共同把这两目的内容填在黑板上(学生念教师写)。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7.纺线、织布、制衣。
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
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质量很好。
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填过后两目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把知识更加系统一下:我们学习过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时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居民遗址,经科学技术测定,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半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日本的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我们看课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图,这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的骨制箭头、鱼钩和鱼叉等,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屋呈圆形,但特别低。
其实,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遗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每间房屋的面积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圆形,向南开门。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对门口。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都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的。墙壁中间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撑屋顶。
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课文中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图是“半坡出土的纺轮”,这是1955年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另外,在半坡以后的其他一些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质纺轮,可见,当时这种捻线工具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教师可以边讲边用实物示范)。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一下,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有什么影响,进而联系到在建筑房屋时,饲养家畜时,各有什么影响?(此问题可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也可以提前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教师提问]既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回答]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该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教师讲解]在大汶口文化遗址里,我们首先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大汶口原始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二、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大进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其次,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选几个代表表述。
这几个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财产、阶级。
学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是指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它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当时的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制作耒耜、种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筑房屋、制作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等技术。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原始社会中期阶段,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很大进步,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使答案更完整、准确)。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参照“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问回答。
“私有财产”和“阶级”,可让学生对比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特点,得出财产的分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结论。(具体答案略)。
农耕的教案篇十二
1、通过学生回答犁壁、耧车、水排对生产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产工具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东汉牛耕图》、《耧车》,分析两种工具的功能,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同时意识到历史文物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填写“战国秦汉经济发展简表”认识到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了解“两汉农业和手工业有哪些新的成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农业的新成就、手工业的兴盛。
教学难点:农具的改进、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教学思想:
充分利用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资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汉朝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新”在哪里。
教学手段: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讲授新课:
1.兴修水利。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汉朝的农具有很大改进。
(1)犁壁(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发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发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指导学生看书中《耧车》图)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
(3)牛耕技术。
(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3.粮食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4.蔬菜的栽培。
汉代蔬菜的品种增多了,今天我国人民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朝时候都有了。那时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这项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西汉宫廷里有专门的温室,东汉时温室种的菜达20多种。
下面请同学分成小组,为汉朝人设计菜谱包括主食和菜。
5.桑麻的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三、手工业的兴盛西汉时期,农业迅速发展,铁器广泛使用,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汉武帝的用人政策;“推恩令”;盐铁专营,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二、通过了解汉武帝用人政策、兴办太学的做法等,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封建统治思想的影响。
三、通过本课的教学以,使学生了解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说明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原因。对待汉武帝要辩证地认识: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确是雄才大略,更可贵的是他有勇气承认错误。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对此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进一步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这主要是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而历史评价问题历来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汉武帝,既要看到汉武帝顺应历史潮流,变革图新,发奋建国,发展和巩固大一统的事业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要认识到汉武帝统治毕竟是封建统治,其目标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更深更远的层面维持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能否恰如其分地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是本课难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而“大一统”的事业在汉初才基本上得以全面完成。通过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汉武帝进行评价,应该说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中,“推恩令”是收到了显著效果的重要政策,理解这一政策的作用,有助于学习本课的重点问题。
教法建议。
1.本课在具体授课时可着重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等措施在巩固大一统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认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做法,使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2.“王莽改制”一目为小字,各地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思想:通过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方面的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西汉何时建立?汉初的统治者为恢复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汉建于公元前2,汉初的统治者如高祖刘邦、文帝、景帝等主要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汉武帝时达到鼎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请一位同学朗读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有关汉武帝的哪些内容。
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在讲课之前,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然后教师结合课文,并提供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部分见”相关资料“和”媒体资料"),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教师逐条和学生分析讨论。
1.冶铁业的发展。
那时候冶铁业发展很快,作坊多,规模大。考古发现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在河南的西汉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和搀杂了泥土、草茎的煤饼,说明当时冶铁的燃料开始使用煤。(指导学生看《汉代手工业分布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汉代冶铁发达的地区。宛这个地方属南阳郡,东汉时南阳有一位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机械,用水力推动排扇来鼓风。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而水排的发明和使用使鼓风技术又前进了一步,它的优点是供风稳定、供风的能量较大、节省劳动力。这是东汉冶铁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比欧洲早1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东汉的铁器制作精细,那时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
2.冶铜业。
秦汉时,冶铜业仍然很兴盛,汉朝的铜器制作精美,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工艺之精、构思之巧,是世界罕见的(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并简要介绍)。
3.丝织业的进步。
两汉的丝织业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和襄邑(今河南睢县)的产品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产量大、种类多、工艺精,有名贵的锦、绢、纱等。当时已经使用提花机,汉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指导学生观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这件素纱衣用罗纱制成,薄如蝉翼,轻如鸿毛,衣长128厘米,折叠好可以握在手中,重量仅49克,可见当时织造水平之高。
四、繁荣的东、西二京。
汉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最大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人称东西二京。长安有人口50万左右,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三倍以上。长安城商业很繁荣,全城有九个专门的商业区叫“市”,那里商人云集,货物齐全。长安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小结:
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两汉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重点讲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新成就,请按表的要求填写相应内容,并总结哪些是新成就。
1.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课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
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这一课讲述的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基本上概括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民族关系的特点,即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应初步形成这个概念,而且将在以后几年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和丰富这个概念。所以,讲好这一课,充分挖掘课本中所蕴涵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它,对于学生在学习民族关系史时有重要意义。
其次,匈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之初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匈奴对中原的态度甚至可以影响中原王朝的国策制定、经济发展的趋势,如长城的出现;第16课讲的对西域地区的开发,无论是张骞通西域还是班超经营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都与汉王朝力图摆脱匈奴压力息息相关。在前边课中,汉武帝为征讨匈奴连年用兵而导致统治末期经济衰落、社会动荡出现危机。匈奴与中原的关系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仍有发展。所以学好这一课不仅为学好下边几课打下基础,也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秦汉历史。
重点分析: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
学生在接触历史了解英雄人物时往往出现误区,认为只有汉族才能出现政治家、军事家。其实少数民族也有众多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本课中讲到的冒顿单于就是这样的一位典型。他即位后励精图治的作为不仅对匈奴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统一蒙古,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的第一次统一,对北方的经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白登之围后西汉认识到在实力上暂时与匈奴无法抗衡,因此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则标志汉朝对匈奴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守而攻,掌握了军事上、政治上的主动权,且成绩辉煌。匈奴从此无法与西汉抗衡,力量极度削弱。当匈奴内部分裂时,其中一部选择了归附相对强大的汉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匈奴族与汉族的融合。
难点分析:
对和亲政策的理解。
和亲政策是将汉朝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西汉之初在白登之围后由于实力不敌匈奴而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可在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已占取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又采取和亲政策。两个阶段的和亲在背景、动机上有什么不同?效果怎样?这种双方统治阶层的交往,对当时的各民族人民又有什么影响?解决这些疑问仍需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法建议:
讲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时先让学生补充相关资料,对两人的功绩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学生分组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诏书”,要求说明两人的功绩以及评价。
讲昭君出塞时鼓励学生自己讲,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到昭君出塞时的艰辛、做了哪些促进汉、匈友谊的事情,少讲汉元帝与昭君的一些传说。讲完后,让学生从背景、预期目的、最后效果,把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的和亲进行比较,加深对和亲政策的理解。2.学生自学本课。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本,然后设计“汉与匈奴关系简表”并填写正确。把学生设计的图表通过实物投影(或写在投影片上)分组展示,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评价。如果学生能力不够,可让学生直接填写教师事先已设计好的表格。
农耕的教案篇十三
(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开始讲述第一部分“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
(2)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然后请一学生概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丝织业的发展历程,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民间手工业的状况又是如何的。“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概述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其发展过程又如何?
3、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试通过表格比较三者的区别(让学生分组展开擂台赛)。
过渡:中国古代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还享誉世界,开始讲述第三个内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一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
1、丝绸大国(出示《丝绸之路》地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加深了解)。
2、瓷器大国(出示《群神宴》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再设置一个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本课小结:新课讲完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五)随堂练习:再设置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强化能力训练。
课后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精选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步步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整堂课完成得不错,只是时间较紧,要求熟练应用手段,教学语言力求简洁。
农耕的教案篇十四
方法判断推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联想归纳以农耕生产为基点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思考比较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看图分析陶器的用途、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
价值观民族情感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
思想意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
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指导阅读第7页《白虎通》语句,解释之)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佐证。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指导学生阅读7-8页正文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观看第11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10页的“。
1,看图分析”
2,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蒸食物)。
3、指导学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渭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渭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指导学生阅读7-8页,讨论回答:
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动物、住房、制陶等)。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不同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木和石制工具、粟、半地穴式住房、骨制箭头和鱼叉钩、彩陶、纺织制衣等)。
3、对比8页《干栏式房屋》图和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讨论: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或半地穴的土木合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近海湿热或内陆干寒)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各自是怎样考虑的?(通风防潮防兽或抵御风雨保暖)接着读第7页“文献资料栏.《白虎通》摘句”,启发学生引申: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4、第10页“练一练”与第8页遗址图相配合,选出:d。
5、第11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讨论回答出:鱼和鹿,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食物种类丰富。
6、第11页“活动与探究3,找一找”,讨论回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和蔬菜。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指导阅读9—10页有关的“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1、提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不一样——南方是干栏式、北方是半地穴式,因为地域不同,自然条件不同,人类必须适应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
2、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的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等。
3、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第一,人们想让死去的亲人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便把死者的私有财产作为随葬品。
第二,农耕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财富增多。(社会生产力进步了)。
第三,死者在氏族里的地位不同,有了贵贱之分;权力不同,所占有的财富也有了多寡之别,贫富分化随之出现。
1、《原始的农耕生活》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很早种植的国家。(半坡、河姆渡、蔬菜)。
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分别是、、。其中,半坡原始居民是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约七千年、约五六千年、约四五千年、黄河)。
3、指导学生填《我国原始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表》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活动区域原始农耕。
(工具、作物)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约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种植水稻住房下面。
4、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华夏之祖》。
农耕的教案篇十五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处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要素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第一目是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第二目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第三目是大汶口原始居民。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兴趣,但没有预习历史的习惯,因而课堂必须留给学生阅读教材时间,加上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比较适合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分段阅读。同时七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需要教师补充太多课外知识,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4.课题的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教学难点是:大汶口文化。
依据: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6.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选择:
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深长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主要采取“分组学导”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一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然后先学后导,从学生预习课文开始,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信息加工,归纳整理,之后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故事法、谐音法、编歌诀法、归纳总结法、知识结构法、比较法、互议法、直观法等)。在探究中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和适时鼓励,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自学——反馈——点拨——识记”的四环节的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创新探索的广阔空间,在保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打造“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真正促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主要采用创设历史情景、合作探究、开放式教学和激励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联系实际等学习形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激励性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7.练习内容安排: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第页练一练:
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第页活动与探究:
目的:培养深长辨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并联系现实,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第页动脑筋: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在老师启发帮助下课堂口头完成。
第页动脑筋:
目的:这道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由学生口头回答。
1.导入新课:
2.讲新课。
3.课堂小结。
4.板书设计。
农耕的教案篇十六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
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农耕的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农耕的教案篇十八
方法判断推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联想归纳以农耕生产为基点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思考比较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看图分析陶器的用途、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
价值观民族情感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
思想意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
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指导阅读第7页《白虎通》语句,解释之)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佐证。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指导学生阅读7-8页正文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观看第11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10页的“。
1,看图分析”
2,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蒸食物)。
3、指导学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渭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渭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指导学生阅读7-8页,讨论回答:
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动物、住房、制陶等)。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不同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木和石制工具、粟、半地穴式住房、骨制箭头和鱼叉钩、彩陶、纺织制衣等)。
3、对比8页《干栏式房屋》图和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讨论: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或半地穴的土木合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近海湿热或内陆干寒)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各自是怎样考虑的?(通风防潮防兽或抵御风雨保暖)接着读第7页“文献资料栏.《白虎通》摘句”,启发学生引申: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4、第10页“练一练”与第8页遗址图相配合,选出:d。
5、第11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讨论回答出:鱼和鹿,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食物种类丰富。
6、第11页“活动与探究3,找一找”,讨论回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和蔬菜。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指导阅读9—10页有关的“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1、提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不一样——南方是干栏式、北方是半地穴式,因为地域不同,自然条件不同,人类必须适应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
2、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的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等。
3、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第一,人们想让死去的亲人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便把死者的私有财产作为随葬品。
第二,农耕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财富增多。(社会生产力进步了)。
第三,死者在氏族里的地位不同,有了贵贱之分;权力不同,所占有的财富也有了多寡之别,贫富分化随之出现。
1、《原始的农耕生活》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很早种植的国家。(半坡、河姆渡、蔬菜)。
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分别是、、。其中,半坡原始居民是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约七千年、约五六千年、约四五千年、黄河)。
(工具、作物)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约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种植水稻住房下面。
4、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华夏之祖》。
农耕的教案篇十九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主要成就;了解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自行归纳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提高历史信息提取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高历史问题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民间手工业发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间手工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成就。
难点: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素纱直裾单衣”,并向同学们介绍其内涵的精湛纺织技术:素纱单衣衣长160厘米,袖通常195里面,重仅48克。经测算原料的纤度为10.2旦尼尔,即900米的纤维重1克,这种高超的缫丝技术让人惊叹不已,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打不到它的重量。
教师导入:如此高超的手工缫丝、纺织技术真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纺织技术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老师来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古代民间手工业的辉煌与叹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发展概况。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
(2)其发展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
2.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分享答案,师生共同总结。
(1)民间手工业分为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是农户的副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过程(ppt展示)。
【设计意图】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能够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要简要说明不同时期手工业发展曲折的原因,为分析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做铺垫。
(二)发展艰难的原因。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如下材料:
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嫁之人。
并提出思考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多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稍后派代表分享答案,过程中教师注意讨论秩序及方向的引导。
2.学生讨论问题,之后分享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原因:
(1)农业占主导地位;。
(2)官营手工业的冲击;。
(3)明清封建制度的束缚;。
(4)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做铺垫进行小组讨论,能提升古文阅读及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不仅能够培训历史问题探究能力,还能锻炼小组合作意识。
(三)主要成就。
1.教师通媒体课件展示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片段: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提出思考问题:棉布与丝绸相比有哪些优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棉布价格低廉,加工方便,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棉布的手工业成就棉纺织业的优势。
2.教师课件展示黄道婆想象图片及马克思将中国棉织技术与18世纪美洲棉织技术进行对比的材料,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古代棉织业的先进性与影响。
并要求课下预习的同学介绍黄道婆的三锭纺织技术,使大家加深对黄道婆为纺织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理解。
【设计意图】运用材料进行对比,了解棉纺织业的先进性,提升民族自豪感。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作业:课下自主制作历史表格,总结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六、板书设计。
农耕的教案篇二十
方法判断推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联想归纳以农耕生产为基点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思考比较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看图分析陶器的用途、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
价值观民族情感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
思想意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
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指导阅读第7页《白虎通》语句,解释之)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佐证。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指导学生阅读7-8页正文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观看第11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10页的“。
1,看图分析”
2,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蒸食物)。
3、指导学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渭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渭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指导学生阅读7-8页,讨论回答:
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动物、住房、制陶等)。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不同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木和石制工具、粟、半地穴式住房、骨制箭头和鱼叉钩、彩陶、纺织制衣等)。
3、对比8页《干栏式房屋》图和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讨论: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或半地穴的土木合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近海湿热或内陆干寒)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各自是怎样考虑的?(通风防潮防兽或抵御风雨保暖)接着读第7页“文献资料栏.《白虎通》摘句”,启发学生引申: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4、第10页“练一练”与第8页遗址图相配合,选出:d。
5、第11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讨论回答出:鱼和鹿,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食物种类丰富。
6、第11页“活动与探究3,找一找”,讨论回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和蔬菜。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指导阅读9—10页有关的“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1、提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不一样——南方是干栏式、北方是半地穴式,因为地域不同,自然条件不同,人类必须适应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
2、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的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等。
3、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第一,人们想让死去的亲人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便把死者的私有财产作为随葬品。
第二,农耕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财富增多。(社会生产力进步了)。
第三,死者在氏族里的地位不同,有了贵贱之分;权力不同,所占有的财富也有了多寡之别,贫富分化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