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教学设计(实用17篇)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写一份好总结的关键。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微笑教学设计篇一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初步体验二声部合唱。教材分析:《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合唱歌曲。歌曲为a小调,4/4拍。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亲切甜美,饱含深情;第二乐段为二部合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尤其是在高音区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动力感,具有一定的号召性,表达了青少年朋友将友谊遍布天涯海角的热切心情。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热情的情绪,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友谊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2、能用优美自然、连贯有气息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初步尝试二声部合唱。
3、通过聆听、划拍感受、歌唱等多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初步建立良好的合唱习惯。
能够准确地、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尝试二声部合唱体验。
多媒体课件、音符卡片、电子琴等。教学过程:
1、音乐小游戏:给音符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些音符卡片,请你把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注意升sol这个音符。
2、学生活动:跟琴声,做手号唱一唱排列的音符。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姿势、气息。
3、旋律模唱:师唱学生模仿4/4。
教师:下面老师要完整的演唱一段旋律,请同学们认真听,认真记,听完后试着模唱出来。教师唱《歌声与微笑》二声部旋律,学生模唱。唱到刚才的两组旋律时做手号唱出唱名。
教师带领学生加动作、听琴声模唱。
多媒体出示二声部旋律,学生尝试跟琴声视唱(一次慢速,一次稍快)。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所唱的这段旋律它就藏在我们就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旋律中,请同学们看着歌谱聆听歌曲,当你听到这段旋律出现的时候,跟着旋律轻轻的唱一唱它。
学生活动:看歌谱聆听,找出二声部出现的位置。
师生活动:再次聆听歌曲,教师带唱,师生齐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活动:划拍聆听歌曲,感受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发言,感受歌曲的情感(对友谊的热爱和赞美)。
教师:感受了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对亲人朋友的想念与祝福来演唱歌曲。
师生活动: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情感启发:你觉得歌曲情绪最激动的地方在哪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亲切、深情的)。
师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加上动作再唱一次。
一组唱一声部、一组唱二声部,教师引导指挥尝试二声部合唱。
难点解决:教师手势提示学生唱好唱准自己的声部旋律,排除干扰。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初步体验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整的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用我们的歌声和微笑把友谊和祝福送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同学!
微笑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了解新词“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涵基础上初步会背诵。能创作关于微笑的话语或小诗。
3、情感目标: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树立人人献出微笑、社会更和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树立给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开心、与人为善才能和谐相处的意识。
难点:能谈自己经历过的“微笑”,能结合自身实际体验模仿诗人来创作或者自创赞美微笑的格言。
三、教学法:
主要教法:谈话交流、阅读指导、质疑探究、情境再现法、示范创作等。
主要学法:批注学文法、多角度阅读法、情感朗读法、读文联想法、创作名言法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彩色粉笔等。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水平,但是对于诗歌这种体裁,学生往往停留在感性的朗读方面,缺乏更深的理性的品悟思考,因此,教学上不可以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读、说层次,应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在学习中体现出来。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30分钟准备:
1、扫除生字障碍。初读了解全诗结构。
2、提出预习要求:读文;搜集有关微笑的格言名句、感人的故事、回忆有关自己难忘的微笑的往事。
3、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否善于做批注?批注的角度都有哪些?指导学生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品悟。
4、了解学生评价同学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通常有哪些方式?建议他们对于朗读应该做到正确、流利、充满真情。对于回答问题,只要是自己独立的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要每个人都统一一个答案。同时听取学生对上好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并告诉学生自己的评价方式有语言式、眼神式、肢体式、手势等等。
5、提出教师准备要求:书、文具盒、笔记本。上课建议:用心、轻松、勤思、敢言。
开课前小知识链接:出示一组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从单元主题“礼物”切入谈话,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好的课前气氛。)。
(一)听故事读文本感悟微笑内涵。(约20分钟)。
1、讲述原一平的故事,学生谈感受。捕捉学生发言中微笑具有很大的价值、微笑可以带给人自信、微笑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微笑是最大的财富、微笑为失败者点燃希望的火苗、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等等来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一个涵盖诗文内涵的故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师、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开展交流与对话,让语文课堂架构得更丰富。)。
2、整合梳理,向文本靠拢。你们很会听故事,你们的感受很丰富。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西班牙民歌就和你们的感受很一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小诗《微笑》。板书课题。注意“微”和“徽”的区别。就课题而言,你觉得课题可以怎样读,才有味道?为什么要这样读?(深情、激动、感动、感慨都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理念基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听取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可以观察他们对课文的感知程度,三是为下一步学文奠定一个情感基础,四是可以为读书开个好头,激发读文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开课反应来确定课堂的下一步教学取向和进度、深度、广度,在教法和学法及评价上都可以有一个缓冲修补的机会。)。
3、提出要求,教给学法。请做自己快乐学习的主人,小声读一读,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神奇的微笑的?拿出笔来,在诗文的旁边针对精彩之处或者疑惑之处做做批注,老师建议你们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批注。
4、学生自读,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全班交流。鼓励从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小节、从一个词语、从一个关键句子谈,结合交流随即组织朗读。同时理解“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的意思。
以下为各小节教学要点,根据课堂生成酌情处理。
第二小节:探究:几秒和终生,多么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你怎么理解这么悬殊的两个词呢?
第三小节:读文一带而过。
四、五小节:探究:4—5小节,诗人从几个方面一气呵成,写下了“微笑”巨大的作用?
第六小节:探究:为什么忘记微笑的人比任何人都需要微笑呢?引导学生谈可能是冷漠、痛苦等原因让人忘记了微笑,宽厚的人应当用微笑去感染对方,给对方快乐和幸福。
第八小节:探究:为什么诗人要把“微笑”比作“最好的身份证”?谈谈你的看法。身份证的特点是从事各项活动必需的证件,人们若有了“微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最好的名片。
6、紧扣结尾小节,发出倡议。同学们,诗的最后一小节,诗人大声发出了倡议,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也向你身边的同学发出微笑的倡议吧。
7、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8、引导背诵。接下来,咱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好吗?这首诗共8个小节,诗人抓住了“微笑”价值高(1小节)、永难忘(2小节)、不分贫富(3小节)、作用大(4、5小节)这些特点来入手,告诉读者人人都需要微笑(6小节)、微笑可以建立友谊与和谐(7小节),最后他倡议大家为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应该永远微笑(8小节)!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基于以读为本,读中明理,读中悟情的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自我感受,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意在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的条理和内涵,把凝练的诗歌和丰富的文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特点,也为背诵、积累打基础。口语表达和练笔的设计是帮助学生从简单的诗文中捕捉到写作上的特点,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写作手法等语文术语,就是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讲述微笑往事体验微笑价值。(约10分钟)。
1、带入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微笑互相传递,这笑容里包含着关怀、快乐、善良、原谅、宽容和友谊。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瞧,这是共和国总理xx爷爷的微笑;这是春一场罕见的冰雪之灾后爸爸和女儿的微笑;这是一群残疾孩子的微笑;这是我们贫困地区孩子的微笑。
2、启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笑故事,接下来,我想咱们畅所欲言,由盛老师担任主持,咱们进行一个“讲述微笑故事”活动,怎么样?只要你能够讲清微笑故事的时间,当时的情况就很好,如果你能够再加一点自己的感受就更棒。
3、师生互动。教师和几个学生一起走进口语交流时间。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围绕着能力目标和突破教学难点来设计,充分利用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去感悟语文,课件的辅助可以让学生降低创作的畏难情绪。目的在于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再次彰显语文工具性作用。)。
(三)编创微笑小诗格言激发微笑情感。(约8分钟)。
1、激发创作欲望。作者说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有人说微笑是朵花,也有人说微笑是首诗。瞧,这是四(5)班木尼莎同学编写的微笑提示语。快拿出你的笔吧,相信你也可以创作出赞美微笑的名言。如果你速度够快,你也可以模仿诗人写上一小节诗。
2、学生编创,教师欣赏指导。
3、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积淀到一个高度,我设计了让他们编创小诗或格言,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和语言积累来提升情感,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板书,歌声传微笑。(约2分钟)。
1、将课题板书画成一张大大的笑脸。
2、结课。同学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盛老师创作了一首同题小诗《微笑》送给大家作为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喜欢。最后,让我们以一曲《歌声与微笑》为本节课画上一个笑脸!看,拥有了微笑,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拥有了微笑,我们的心灵更加灿烂;拥有了微笑,我们的沟通永远无极限!我们喀什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当我们无法用语言去交流的时候,请记住微笑是你最好的通行证,让我们把微笑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3、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听,并讲讲师的含义。
4、播放歌曲,学生微笑着下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基于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总目标而设计。结课与开课首尾呼应,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微笑走出教室,始终把握主题,紧扣重点,渗透德育教育。)。
(五)教后反思:
微笑教学设计篇三
1、指导学生认识“疏、谅”等生字,会写“项、乘”等字,学习“延误、原谅”等词语和有关句子。
2、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的.叙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心中那盏灯》,那“八个字”、那“一盏灯”,使我们感受到师爱的可贵、父爱的可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文章——《十二次微笑》(板书),看看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怎样用真诚换来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真诚”
1、读题: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反复多读几次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生字卡出示生字词,用各种形式读准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真诚”
1、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写“微笑”的句子,读一读,并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空姐当时的心情。
2、分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出示有关句子,并相机指名朗读。
(1)一位空姐走了过去,……好吗?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2)她小心翼翼地……她的疏忽。
a读句子,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情,并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b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心情。
(3)出示第5自然段,体会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4)第7自然段,读句子,体会心情,想想这位乘客在想什么,朗读。
(5)从空姐一次又一次“面带微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
4、分角色朗读1至7自然段。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读了这些,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微笑教学设计篇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教学伊始,便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自由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根据问题读文思考,交流汇报。接着,又设疑提问:桑兰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读,抓住“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品味优美语言,感受主人公坚强的品格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2、创设情境,品味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李吉林老师告诉我们:“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而深刻的情境。”本课教学就是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例如,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再现她轻盈优美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桑兰的“优秀”,继而,让学生练习给画面配音解说,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教学活动,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思路提要]。
[过程揭示]。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有什么问题呢?(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什么事使她承受一切?“一切”又指什么?她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读文释疑 交流汇报。
(一)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二)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
三、设疑激趣 读文思考。
(一) 桑兰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读懂她吧!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二)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桑兰是个什么样的人。(优秀、不幸、坚强、乐观)。
四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脉络。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出桑兰的“优秀”“不幸”与“坚强”的呢?请大家读课文。(师生交流)。
得出:第1自然段写桑兰是我国最优秀的跳马运动员,多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第2自然段写桑兰发生了意外,她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了,可后半生也许永远在轮椅上度过,这真是天大的不幸。
第3—7自然段写桑兰坚强面对不幸。
四 紧扣重点词句展开研读 。
(一)紧扣“优秀”研读第一自然段 。
1、自由朗读 说说从哪儿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体会桑兰是个优秀的运动员)。
2、播放“画面”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潇洒的动作,优美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相(桑兰比赛、获奖镜头)大家有什么感想,尽情的说出来吧!
3、激发兴趣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二)紧扣“不幸”研读第二自然段。
1998年7月21日晚上,在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亿万中华儿女目不转睛的盯者电视屏幕,他们期待着桑兰再创佳绩,为国争光。可是发生了意外情况,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抓住“头朝下,重重摔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等词句了解。)。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可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桑兰的“美好人生”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3)如果你是一名在场的记者,你会怎样把这不幸的事客观的报道?
(三) 紧扣“坚强”研读3—7自然段。
1、自由读文,划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
2、师生交流,体会桑兰的坚强。
(1)第3自然段。
桑兰的伤势怎样?
桑兰的表现如何?(没掉一滴眼泪,急切询问比赛情况)。
队友们看到伤势如此严重的桑兰有什么表现?(失声痛哭)为什么要写队友的表现?(对比衬托坚强)。
(2)第4自然段。
主治医生的话又说明了什么呢?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
范读课文,启发想象桑兰是如何反复练习,掌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感情朗读。
(4)第6自然段。
如果你是桑兰,你会怎样说?
从桑兰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第7自然段。
联系上文说一说她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敬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点明课题,突出中心)。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微笑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然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桑兰勇敢面对人生不幸的精神,感悟桑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那么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4微笑着承受一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24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用“——”画出来。
生:(读、画)。
师:哪些同学找到了?
生:这句话是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师:(投影出示这句话)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用“~~~~”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生:(再读)。
师:你们找到了?
生:找到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的是什么句子?
生:前来探望的队员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上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苦。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生: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师:对了。(板书:没有一滴眼泪,急切地询问)那么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生:应该读出坚强的语气。
师:你能用坚强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生:能!
师:好,那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读得还不够坚强。能读好这两句话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了桑兰的坚强。
生:这两句话应该读出急促的语气。因为课文中有“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员们的比赛情况。”
师:你说得真棒,而且读得也很好。大家给他掌声,好不好?
生:(热烈鼓掌)。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桑兰摔伤后表现得很坚强,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她的坚强?
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对,这两句话也能说明桑兰很坚强。(投影出示)。
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康复”是什么意思呢?
生:“康复”是指恢复健康。
师:文中的“康复治疗”是指什么呢?
生:“康复治疗”是指为了让病人恢复健康所用的治疗措施。
生:爷爷的病康复了。
师:“康复”是指恢复健康,不好说“病康复”,可以说“身体康复”。还有谁会?
生: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的身体康复了。
师:这个句子不错!
生:外婆生病了,我祝愿外婆的身体早日康复。
师:很好!
生:康复后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很好。(板书:忍着剧痛 哼着乐曲)。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桑兰的坚强。
师:好,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听了她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说得不错!老师也感觉到了。主治医生又是如何评价桑兰的呢?
生:(读医生的话)。
师:医生的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医生的话该用赞扬的语气来读呢?
师:老师就请你来当医生,赞扬赞扬坚强的桑兰。
生:(读)。
生: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生: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板书: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师:那么你觉得该怎样读才感人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出桑兰做这些动作时的艰难和她的坚强。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就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觉得他哪些词读得最好?
生:我觉得“一天一天”这个词他读得很慢,让我们感觉到桑兰做这些简单的动作时的艰难。
师:文中还有没有句子具体描写了桑兰的坚强?
生:有。
师:谁来说一说?
生: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师:(板书:“不向伤痛屈服”、“能站起来”)桑兰说这话时,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生:桑兰说这句话时会用坚决、自信的语气。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从“决不”、“相信”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师:谁来读一读桑兰的话?
生:(读)。
师:请大家齐读桑兰说的话。
生:(齐读)。
师:这一切(板书:一切)都说明桑兰是个怎样的姑娘?
生:这一切都说明桑兰是个坚强的姑娘?
师:(板书:坚强)。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出桑兰的坚强。
生:(读全文)。
师:她读得很好,很感人。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遍。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下课!
评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第二课时运用了“以点带面”的手法,通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心句)引出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且朗读教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桑兰面对重大不幸,仍能坚强乐观,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微笑教学设计篇六
1、认识本课生字疏谅询等6个字,会写项药稳等15个字,学习小心翼翼、热情洋溢等词语。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空姐的真诚服务。
情感目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我们在前边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和《心中那盏灯》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十二次微笑》,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真诚相待换来理解与信任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真诚学习生字。
1、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读中勾划生字。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
2、读后深思:
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
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1齐读课题。
2、(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边读边勾划生字。
3、自学生字。
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教师学生。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结合课题,围绕十二次微笑找出课文中具体写微笑的地方。
2、找出句子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阅读,共同探究。
1、课文使用的一些动词,如:急步来到客舱、小心翼翼、面带微笑中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心情是因失误而不安歉疚的;。
2、从那位乘客按响铃抬起右手,指着手表的行为表现和短促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冷静,情绪十分冲动。
1、找出语句。
3找出第一次微笑的句子读读空姐和乘客的对话,体会当时他们的心情。
3、找出第二次微笑的句子读读空姐和乘客的对话,体会当时他们的心情。理解小心翼翼、疏忽、延误等词语。
5、找出第二次微笑的句子读读空姐和乘客的对话,体会当时他们的心情。理解:补偿、委屈欣然接受。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来理解:
l这位乘客这时想些什么呢。
l让学生感悟整个旅途中空姐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那种以情感人的高质量的服务。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三、指导朗读。
1、要抓住描写空姐说话时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
2、要读出乘客的质问和怒气,要读得急而短促。
3、最后要读出乘客的心平气和,;现时声音提高,增加响度,充满热情。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空姐乘客。
急步来到客舱怎么回事?
小心翼翼不合作的样子。
微笑服务不理睬。
递了过去真诚的话语。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别找出第一次微笑、第二次微笑第三次微笑的句子,通过读读空姐和乘客的对话,体会当时他们的心情,再理解小心翼翼、疏忽、延误补偿、委屈、欣然接受等词语。从中感受到空姐高质量的服务,来体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不开的结。
微笑教学设计篇七
设计思路:
朋友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教师的责任在于让每个孩子学会怎样结交朋友,怎样融入群体,怎样为自己、为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友爱的情感氛围——从朋友那里汲取欢乐、给朋友带去欢乐。因此,结合我班正在进行的“幼儿园里朋友多”主题活动,我设计了这一学习活动。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手段设计这一活动,也是非常有趣的。在活动中创设积极的环境非常重要,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于是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节,使幼儿心情愉快,轻松自然,有真切感;制作中播放有关对话、歌曲,使幼儿完全溶入到意境中,让幼儿亲临其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一定的情景,有趣的情节,把孩子零星的经验归拢,提升起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圆形卡片、蜡笔。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看课件)。
2、拍照:小朋友甜甜的微笑。
二、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
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2、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
3、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4、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5、师总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四、延伸活动:制作“微笑”标志。
1、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2、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微笑教学设计篇八
微笑是一个既简单又富有深刻含义的表情动作,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倡微笑服务。可见微笑在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比较以自我为中心,都比较欠缺怎样给别人送去微笑。所以我觉得上这节课很有必要,,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尊重,学会感恩,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每件事,会用微笑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恩。
一、教学基本功。
从我的教学基本功看,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教学用语言应更规范,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就应不断的积累,多看一些好的课堂实录。在每次上课时,应有意识的要求自己。其次,教学用语在明了的基础上应更简洁、不啰嗦。在次,注意在课上说话时,不要因为为了让幼儿跟上自己的说话速度,而故意拖长音,这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注意字词正确发音。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用了自己做的课件,但在课件操作上不够熟练,没能做到深情并茂,影响了讲故事的效果。课件的设计太过简单,没能最有效的服务教学。例如:在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内容时,应再加一张幻灯片帮助孩子复述,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其次,在教学环节中间,要注意,除了要注意情感体验,也要给孩子留出思考和说的时间。这个环节应该让孩子说,注意想想要让孩子怎么说,怎么引导。
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微笑的美好和蕴涵的力量。
三、学生表现。
这个故事,我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幼儿被故事吸引了。能够认真地听。在回答我的提问时,也能准确回答。但是,我忽略了,在整个课堂上,孩子才是主体。应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而这节课上,我却说得太多。我应该给孩子留出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其次,在出示镜子让孩子练习微笑时,老师要交代清楚活动任务,并示范,这样孩子就能更好的完成任务,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以上是我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弥补不足,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与积累,创设教学环节要更科学,更贴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体。
微笑教学设计篇九
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养成一边读一边悟的良好阅读习惯,学会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词句是怎么表现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把阅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悟情明理,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态度变化,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课文中学习用词语“小心翼翼、无论……都……”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态度变化,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指导学生品味词句,学习用词造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课文内容。
二、初读,明确写了几次微笑。
1、默读,找出描写空姐面带微笑的段落。
2、全班交流。
三、细读理解,品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至3自然段,边读边想:从空姐和乘客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顺势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4自然段。
可是由于空姐的疏忽,忘记了给乘客倒水,此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空姐和乘客的心情。
学生读后全班交流。
1、理解体会空姐的心情。
(1)此时,空姐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理解“小心翼翼”,并练习说话。
(3)指导朗读。
2、理解乘客的心情。
(1)乘客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2)指导朗读。
3、乘客为什么这么生气?
4、出示句子:“无论空姐怎么解释,这位乘客都不原谅她的疏忽。”明白乘客对空姐的态度。
5、如果你是这位空姐,你会怎么想?接下来的旅途你会怎么做?生交流。
(三)学习5自然段:
1、指名读5自然段。
2、理解空姐的真诚。
3、了解乘客的表现。
(四)学习7自然段:
1、自由读7自然段,边读边想:从空姐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如果你是这位乘客,听了空姐的话你会怎么想?
3、乘客这时在想什么呢?
(五)学习8自然段:
1、默读8自然段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乘客最终改变了决定?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空姐一次次真诚的微笑深深地打动了乘客的心,使投诉信变成了表扬信,换来了乘客的理解与信任。可见,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生活中,谁的微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总结,在《歌声与微笑》中结束新课。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
课文写的是在一次飞行的旅途中发生在空姐和乘客之间的事:空姐的疏忽带来了乘客的不满;但空姐所表现出来的真诚的歉意,一次次的微笑,最终打动了乘客的心,换来了乘客的理解和信任,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不开的结。
【设计理念】。
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为本,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疏、谅”等生字,会写“项、乘”等字,学习“延误、原谅”等词语和有关句子。
2.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序的叙事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的叙事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2~3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承上启下,引出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心中那盏灯》,那“八个字”、那“一盏灯”,使我们感受到师爱的'可贵、父爱的可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文章——《十二次微笑》(板书),看看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怎样用真诚换来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真诚”
1.读题: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反复多读几次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生字卡出示生字词,用各种形式读准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真诚”
1.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写“微笑”的句子,读一读,并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空姐当时的心情。
2.分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出示有关句子,并相机指名朗读。
(1)一位空姐走了过去,……好吗?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2)她小心翼翼地……她的疏忽。
a读句子,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情,并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b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心情。
(3)出示第5自然段,体会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4)第7自然段,读句子,体会心情,想想这位乘客在想什么,朗读。
(5)从空姐一次又一次“面带微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
4.分角色朗读1至7自然段。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读了这些,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录音导入,激发感情。
听课文录音,再次感受空姐一次次微笑中的真诚。
二、朗读课文,体会变化。
1.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再把感谢信多读几次,体会乘客当时的心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那位乘客对空姐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3.分小组讨论上面这些问题。
4.指名回答。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读,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和表扬信。
3.分角色朗。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一
课前交流:笑的种类。
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重温了很多笑,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篇与笑有关的文章:微笑。
板书课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齐读课题。
2、谈话激趣,微笑是什么?有人说他有温度,比如温馨的微笑,有人说他有颜色,比如灿烂的微笑,还有人说他有味道,甜甜的微笑。微笑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到找答案吧。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下面咱们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注意那些难读的地方。
2、正音。
3、处理生字:指名读。写一写。
4、教师范写“瞬”。学生再写。
自读交流。
1、由“瞬”的含义,引入读书方法指导。
瞬是什么意思?教师模仿动作。转瞬即逝的意思呢?学生读一读这一小节。教师: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词语跟它意思正反着,谁知道?(终生)你觉得微笑怎么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才能读得更有感情。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等会儿咱们就比一比。开始。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读。
师:你可以从课文中找一部分来读,谁第一个来读?第一个是最勇敢的。
谁跟她比一比?你能不能谈一谈为什么这样读?谁还想读?谁来给评价一下?
4、请同学们看着一部分该怎样读?“如果匆忙中我忘记对你微笑……”(歉意,渴望)。
5、什么是身份证?
引导体会。
2、投影“有了它”,谁补充?
(班级、学校、社会、国家、地球)。
3、朋友——暗号、疲劳者、失意者、悲伤者。面对这样的人,你们该如何做?
4、齐读。
5、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接受过很多的笑容,请看这儿谁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填一填。
激情诵读。
1、欣赏图画:同学们,微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生活中那些令我们感动的微笑吧!
2、谈体会:看了这些图画图片之后你觉得那一张打动了你?为什么?
3、指导诵读:
拓展表达。
1、是啊,让我们永远微笑吧!因为它是最好的身份证!(板书:身份证)平常的身份证做不了主,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微笑身份证。
2、展示样品。
3、学生写微笑主张。
4、汇报,
下课。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二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三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了解新词“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涵基础上初步会背诵。能创作关于微笑的话语或小诗。
3、情感目标: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树立人人献出微笑、社会更和谐的意识。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树立给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开心、与人为善才能和谐相处的意识。
难点:能谈自己经历过的“微笑”,能结合自身实际体验模仿诗人来创作或者自创赞美微笑的格言。
主要教法:谈话交流、阅读指导、质疑探究、情境再现法、示范创作等。
主要学法:批注学文法、多角度阅读法、情感朗读法、读文联想法、创作名言法等。
多媒体、录音带、彩色粉笔等。
五年级下学期,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水平,但是对于诗歌这种体裁,学生往往停留在感性的朗读方面,缺乏更深的理性的品悟思考,因此,教学上不可以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读、说层次,应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在学习中体现出来。
1课时。
1、扫除生字障碍。初读了解全诗结构。
2、提出预习要求:读文;搜集有关微笑的格言名句、感人的故事、回忆有关自己难忘的微笑的往事。
3、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否善于做批注?批注的角度都有哪些?指导学生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品悟。
4、了解学生评价同学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通常有哪些方式?建议他们对于朗读应该做到正确、流利、充满真情。对于回答问题,只要是自己独立的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要每个人都统一一个答案。同时听取学生对上好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并告诉学生自己的评价方式有语言式、眼神式、肢体式、手势等等。
5、提出教师准备要求:书、文具盒、笔记本。上课建议:用心、轻松、勤思、敢言。
开课前小知识链接:出示一组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课件。
(设计意图:从单元主题“礼物”切入谈话,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好的课前气氛。)。
(一)听故事读文本感悟微笑内涵。(约20分钟)。
1、讲述原一平的故事,学生谈感受。捕捉学生发言中微笑具有很大的价值、微笑可以带给人自信、微笑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微笑是最大的财富、微笑为失败者点燃希望的火苗、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等等来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一个涵盖诗文内涵的故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师、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开展交流与对话,让语文课堂架构得更丰富。)。
2、整合梳理,向文本靠拢。你们很会听故事,你们的感受很丰富。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西班牙民歌就和你们的感受很一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小诗《微笑》。板书课题。注意“微”和“徽”的区别。就课题而言,你觉得课题可以怎样读,才有味道?为什么要这样读?(深情、激动、感动、感慨都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理念基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听取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可以观察他们对课文的感知程度,三是为下一步学文奠定一个情感基础,四是可以为读书开个好头,激发读文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开课反应来确定课堂的下一步教学取向和进度、深度、广度,在教法和学法及评价上都可以有一个缓冲修补的机会。)。
3、提出要求,教给学法。请做自己快乐学习的主人,小声读一读,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神奇的微笑的?拿出笔来,在诗文的旁边针对精彩之处或者疑惑之处做做批注,老师建议你们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批注。
4、学生自读,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全班交流。鼓励从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小节、从一个词语、从一个关键句子谈,结合交流随即组织朗读。同时理解“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的意思。
以下为各小节教学要点,根据课堂生成酌情处理。
第二小节:探究:几秒和终生,多么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你怎么理解这么悬殊的两个词呢?
第三小节:读文一带而过。
四、五小节:探究:4—5小节,诗人从几个方面一气呵成,写下了“微笑”巨大的作用?
第六小节:探究:为什么忘记微笑的人比任何人都需要微笑呢?引导学生谈可能是冷漠、痛苦等原因让人忘记了微笑,宽厚的人应当用微笑去感染对方,给对方快乐和幸福。
第八小节:探究:为什么诗人要把“微笑”比作“最好的身份证”?谈谈你的看法。身份证的特点是从事各项活动必需的证件,人们若有了“微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最好的名片。
6、紧扣结尾小节,发出倡议。同学们,诗的最后一小节,诗人大声发出了倡议,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也向你身边的同学发出微笑的倡议吧。
7、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8、引导背诵。接下来,咱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好吗?这首诗共8个小节,诗人抓住了“微笑”价值高(1小节)、永难忘(2小节)、不分贫富(3小节)、作用大(4、5小节)这些特点来入手,告诉读者人人都需要微笑(6小节)、微笑可以建立友谊与和谐(7小节),最后他倡议大家为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应该永远微笑(8小节)!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基于以读为本,读中明理,读中悟情的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自我感受,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意在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的条理和内涵,把凝练的诗歌和丰富的文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特点,也为背诵、积累打基础。口语表达和练笔的设计是帮助学生从简单的诗文中捕捉到写作上的特点,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写作手法等语文术语,就是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讲述微笑往事体验微笑价值。(约10分钟)。
1、带入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微笑互相传递,这笑容里包含着关怀、快乐、善良、原谅、宽容和友谊。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瞧,这是共和国总理xx爷爷的微笑;这是08年春一场罕见的冰雪之灾后爸爸和女儿的微笑;这是一群残疾孩子的微笑;这是我们贫困地区孩子的微笑。
2、启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笑故事,接下来,我想咱们畅所欲言,由盛老师担任主持,咱们进行一个“讲述微笑故事”活动,怎么样?只要你能够讲清微笑故事的时间,当时的情况就很好,如果你能够再加一点自己的感受就更棒。
3、师生互动。教师和几个学生一起走进口语交流时间。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围绕着能力目标和突破教学难点来设计,充分利用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去感悟语文,课件的辅助可以让学生降低创作的畏难情绪。目的在于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再次彰显语文工具性作用。)。
(三)编创微笑小诗格言激发微笑情感。(约8分钟)。
1、激发创作欲望。作者说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有人说微笑是朵花,也有人说微笑是首诗。瞧,这是四(5)班木尼莎同学编写的微笑提示语。快拿出你的笔吧,相信你也可以创作出赞美微笑的名言。如果你速度够快,你也可以模仿诗人写上一小节诗。
2、学生编创,教师欣赏指导。
3、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积淀到一个高度,我设计了让他们编创小诗或格言,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和语言积累来提升情感,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板书,歌声传微笑。(约2分钟)。
1、将课题板书画成一张大大的笑脸。
2、结课。同学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盛老师创作了一首同题小诗《微笑》送给大家作为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喜欢。最后,让我们以一曲《歌声与微笑》为本节课画上一个笑脸!看,拥有了微笑,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拥有了微笑,我们的心灵更加灿烂;拥有了微笑,我们的沟通永远无极限!我们喀什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当我们无法用语言去交流的时候,请记住微笑是你最好的通行证,让我们把微笑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3、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听,并讲讲师的含义。
4、播放歌曲,学生微笑着下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基于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总目标而设计。结课与开课首尾呼应,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微笑走出教室,始终把握主题,紧扣重点,渗透德育教育。)。
(五)教后反思: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四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3、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会帮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课件。
一、整体切入,抓住重点。
1、齐读课题,“钢琴之王”指的是谁?(李斯特)。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四字词语可以说明李斯特被称为“钢琴之王”?
(极其娴熟、炉火纯青、如诗如画、如痴如醉)。
2、课文几次描写了“钢琴之王”的微笑?(3次)。
快速找到这三次微笑,并读一读。
第一次微笑。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
第二次微笑。
“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第三次微笑。
他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的行列。”
二、深入阅读,理解“微笑”。
(一)体会第一次微笑(出示第四自然段)。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想第一次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微笑?
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
(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且找到了这个冒牌的学生。)。
(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做事讲究有理有据,不因自己是名人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发雷霆。这是一个和蔼可亲、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3、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
出示第五自然段。
听完李斯特的话,姑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
a、抓住“脸刷地一下红”“羞愧的泪水”谈体会。
b、姑娘为什么脸红、流泪,她可能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去想姑娘的身世,处境,面对李斯特找上门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以及李斯特和蔼可亲对他的感染。
4、面对李斯特那和蔼可亲的微笑,姑娘想了很多,内心也很复杂,请读读3——5段,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她此时的心情吧!
填空:在调查谁冒充自己的学生的情况下,李斯特宽容的微笑,使我们认识到他是一个善良大度的人。
过渡:李斯特宽容的微笑,让这个姑娘向他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讲明了冒充的原因。这时的李斯特依然是微笑着面对这位小姑娘。(出示第十二自然段)。
(二)体会第二次微笑。
“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1、回忆:第一次微笑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微笑?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
2、默读课文7-16自然段,想想李斯特这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微笑?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自学画批)。
(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
学生读第七自然段,根据小姑娘的身世谈自己的体会。
(2)他为什么微笑?
(很同情她,想给她鼓励、帮助她。)。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的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一下。”
1、沉吟什么意思?(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2、李斯特沉吟了片刻,他可能在想些什么?试着填一填。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了片刻,心想……,于是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得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一下。”
(3)李斯特到底是怎样帮助小姑娘的呢?再读这部分,按照顺序说一说。
出示第10自然段。
“还不错,但是要注意控制节奏,再有就是手指的力度要尽可能地均匀一些。”说着,李斯特坐到了钢琴前边,以极其娴熟的手法把姑娘刚才弹奏的曲子又重新弹奏了一遍。
过渡:他还怎样帮助了小姑娘呢?
出示第12自然段。
“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不但亲自示范指导,还要收她为徒。)。
出示14自然段。
“怎么?不想要我这个老师吗?”李斯特打趣地说,“明天,我准备和你一起登台演出,来个师生同台献艺,怎么样?”
(不但收她为徒,还要和她同台演出。)。
(出示李斯特对小姑娘的三次帮助的语句)读一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李斯特从听小姑娘弹琴,到收她为徒,最后还要和她同台演出,看出李斯特真心帮助小姑娘。
用“不但……而且……甚至……”说出李斯特对小姑娘帮助的过程。
3、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结合上下文体会)。
姑娘激动地握着李斯特的手,眼泪又流了下来。所不同的是,这次流的是感动的泪水。
(1)小姑娘又一次落泪了,这次落泪和前面的那次落泪有什么不同?
(前:羞愧的泪水,现:感动的泪水)。
(2)小姑娘为什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这时的李斯特除了善良大度,你还感受到他什么?(热情助人)。
填空:在了解到姑娘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要多挣些钱才冒充自己的学生的情况下,李斯特鼓励的微笑,使我们认识到他是一个热情助人的人。
(三)体会第三次微笑(出示第二十一自然段)。
他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的行列。”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他微笑为的是什么?(为小姑娘成功举办演奏会而高兴)。
(2)再读一读这句话,从他的微笑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以抓“居然”这个词来说。(也有善意的批评)。
(四)感悟真谛。
出示: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这种帮助,足以使人铭记终身。
1、轻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2、“黄金般珍贵”指的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讨论。
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你怎样理解点滴的帮助?与“黄金般珍贵”对比着说一说。
4、李斯特对小姑娘的帮助仅仅是点滴的帮助吗?
5、所以用了“如果……即使……也”两个关联词,这两个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假设)。
6、为什么用两个假设关联词?
(想要强调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何况是李斯特如此真诚的帮助呢,对姑娘来说就更为珍贵和重要了。)。
7、此时此刻,你认为李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结合课文对李斯特全新的认知。
8、朗读这句话。
三、回归整体,强化主题。
(品德高尚)。
板书:德艺双馨。
总结全文:李斯特的微笑感染了我们大家,她对小姑娘那如黄金般珍贵的帮助,也足以让我们铭记终生。
2、拓展阅读。
出示拓展阅读资料,自己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了解新词“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涵基础上初步会背诵。能创作关于微笑的话语或小诗。
3、情感目标: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树立人人献出微笑、社会更和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树立给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开心、与人为善才能和谐相处的意识。
难点:能谈自己经历过的“微笑”,能结合自身实际体验模仿诗人来创作或者自创赞美微笑的格言。
三、教学法:
主要教法:谈话交流、阅读指导、质疑探究、情境再现法、示范创作等。
主要学法:批注学文法、多角度阅读法、情感朗读法、读文联想法、创作名言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带、彩色粉笔等。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下学期,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水平,但是对于诗歌这种体裁,学生往往停留在感性的朗读方面,缺乏更深的理性的品悟思考,因此,教学上不可以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读、说层次,应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在学习中体现出来。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30分钟准备:
1、扫除生字障碍。初读了解全诗结构。
2、提出预习要求:读文;搜集有关微笑的格言名句、感人的故事、回忆有关自己难忘的微笑的往事。
3、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否善于做批注?批注的角度都有哪些?指导学生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品悟。
4、了解学生评价同学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通常有哪些方式?建议他们对于朗读应该做到正确、流利、充满真情。对于回答问题,只要是自己独立的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要每个人都统一一个答案。同时听取学生对上好语文课的建议和想法,并告诉学生自己的评价方式有语言式、眼神式、肢体式、手势等等。
5、提出教师准备要求:书、文具盒、笔记本。上课建议:用心、轻松、勤思、敢言。
开课前小知识链接:出示一组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从单元主题“礼物”切入谈话,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好的课前气氛。)。
(一)听故事读文本感悟微笑内涵。 (约20分钟)。
1、讲述原一平的故事,学生谈感受。捕捉学生发言中微笑具有很大的价值、微笑可以带给人自信、微笑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微笑是最大的财富、微笑为失败者点燃希望的火苗、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等等来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一个涵盖诗文内涵的故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师、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开展交流与对话,让语文课堂架构得更丰富。)。
2、整合梳理,向文本靠拢。你们很会听故事,你们的感受很丰富。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西班牙民歌就和你们的感受很一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小诗《微笑》。板书课题。注意“微”和“徽”的区别。就课题而言,你觉得课题可以怎样读,才有味道?为什么要这样读?(深情、激动、感动、感慨都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理念基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听取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可以观察他们对课文的感知程度,三是为下一步学文奠定一个情感基础,四是可以为读书开个好头,激发读文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开课反应来确定课堂的下一步教学取向和进度、深度、广度,在教法和学法及评价上都可以有一个缓冲修补的机会。)。
3、提出要求,教给学法。请做自己快乐学习的主人,小声读一读,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神奇的微笑的?拿出笔来,在诗文的旁边针对精彩之处或者疑惑之处做做批注,老师建议你们可以从内容、从关键词、从核心句、从矛盾处、从写作特点等等角度对文章进行个人独特的批注。
4、学生自读,巡视指导。 。
5、学生汇报,全班交流。鼓励从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小节、从一个词语、从一个关键句子谈,结合交流随即组织朗读。同时理解“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的意思。
以下为各小节教学要点,根据课堂生成酌情处理。
第三小节:读文一带而过。
第六小节:探究:为什么忘记微笑的人比任何人都需要微笑呢?引导学生谈可能是冷漠、痛苦等原因让人忘记了微笑,宽厚的人应当用微笑去感染对方,给对方快乐和幸福。
第八小节:探究:为什么诗人要把“微笑”比作“最好的身份证”?谈谈你的看法。身份证的特点是从事各项活动必需的证件,人们若有了“微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最好的名片。
6、紧扣结尾小节,发出倡议。同学们,诗的最后一小节,诗人大声发出了倡议,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也向你身边的同学发出微笑的倡议吧。
7、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8、引导背诵。接下来,咱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好吗?这首诗共8个小节,诗人抓住了“微笑”价值高(1小节)、永难忘(2小节)、不分贫富(3小节)、作用大(4、5小节)这些特点来入手,告诉读者人人都需要微笑(6小节)、微笑可以建立友谊与和谐(7小节),最后他倡议大家为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应该永远微笑(8小节)!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基于以读为本,读中明理,读中悟情的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自我感受,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意在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的条理和内涵,把凝练的诗歌和丰富的文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特点,也为背诵、积累打基础。口语表达和练笔的设计是帮助学生从简单的诗文中捕捉到写作上的特点,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写作手法等语文术语,就是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讲述微笑往事体验微笑价值。 (约10分钟)。
1、带入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微笑互相传递,这笑容里包含着关怀、快乐、善良、原谅、宽容和友谊。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瞧,这是共和国总理爷爷的微笑;这是08年春一场罕见的冰雪之灾后爸爸和女儿的微笑;这是一群残疾孩子的微笑;这是我们贫困地区孩子的微笑。
2、启发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笑故事,接下来,我想咱们畅所欲言,由盛老师担任主持,咱们进行一个“讲述微笑故事”活动,怎么样?只要你能够讲清微笑故事的时间,当时的情况就很好,如果你能够再加一点自己的感受就更棒。
3、师生互动。教师和几个学生一起走进口语交流时间。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围绕着能力目标和突破教学难点来设计,充分利用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去感悟语文,课件的辅助可以让学生降低创作的畏难情绪。目的在于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再次彰显语文工具性作用。)。
(三)编创微笑小诗格言激发微笑情感。(约8分钟)。
1、激发创作欲望。作者说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有人说微笑是朵花,也有人说微笑是首诗。瞧,这是四(5)班木尼莎同学编写的微笑提示语。快拿出你的笔吧,相信你也可以创作出赞美微笑的名言。如果你速度够快,你也可以模仿诗人写上一小节诗。
2、学生编创,教师欣赏指导。
3、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积淀到一个高度,我设计了让他们编创小诗或格言,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和语言积累来提升情感,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板书,歌声传微笑。(约2分钟)。
1、将课题板书画成一张大大的笑脸。
2、结课。同学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盛老师创作了一首同题小诗《微笑》送给大家作为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喜欢。最后,让我们以一曲《歌声与微笑》为本节课画上一个笑脸!看,拥有了微笑,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拥有了微笑,我们的心灵更加灿烂;拥有了微笑,我们的沟通永远无极限!我们喀什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当我们无法用语言去交流的时候,请记住微笑是你最好的通行证,让我们把微笑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3、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听,并讲讲师的含义。
4、播放歌曲,学生微笑着下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基于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总目标而设计。结课与开课首尾呼应,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微笑走出教室,始终把握主题,紧扣重点,渗透德育教育。)。
(五)教后反思:
北师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微笑》教学说课稿。
喀什市第十小学 盛新萍。
2008年3月6日。
一、说教材教法。
《微笑》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以诗歌体裁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的价值之大,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备课时,从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出发,我在制定目标和确立教法学法包括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最多的是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把简短的诗文教出内涵,不让学生乏味?怎样在40分钟时间里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怎样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静下心很久,还是决定抓住语文四功:听、说、读、写。并确定了三大环节——听故事与文本品悟微笑内涵、讲述微笑往事体验微笑价值、编创微笑格言激发微笑情感。在教法上,主要采用谈话交流、阅读指导、质疑探究、情境再现法、示范创作等方法,学法上注重教给学生批注学文法、多角度阅读法、情感朗读法、读文联想法、创作名言法、课题补充法等。这些方法也许并不是专业的语文教学法术语,但是我一直很喜欢用这些手段,就冠以这些名称吧。
二、说目标。我分别是从字词、朗读积累和德育三个角度来确立了本课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教学的目标。重点是抓住核心句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教学难点是能谈自己经历过的“微笑”,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模仿诗人来创作一小节诗或者自创赞美微笑的格言。
三、说教程。围绕着确立的三大目标和重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三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听故事读文本感悟微笑内涵。借助原一平的微笑这样一个很贴近学生理解能力的故事,帮助学生把课文这首外国诗歌和自己的生活与思考联系在一起,激发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更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首先听,就要求学生学会听众思考,发表看法;教师要快速整合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表述、文章的内涵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其次看品,默读、批注谈感悟、感情朗读等等的形式都必须为进一步理解微笑内涵这个目标服务,稍微把握不好就会两极分化,要么过于繁琐,要么就是研读不透。为此,我准备了6个探究性话题,这6个问题各有侧重,关于词语对比的,关于比喻的妥帖与否的,关于写作方法的,还有用事实说话的,总之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信手拈来,也就是既要预案,更要把握机会临场生成。最终达到促使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初步背诵全诗。本环节计划用时约20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讲述微笑往事体验微笑价值。基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理念,当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觉得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安排了一组“笑脸”,有目的地介绍总理、一对爸爸和女儿、贫困地区的孩子、咱们十小孩子的笑脸,让他们感受到话题离自己很近,从而激起学生谈话的欲望,发展学生的语言,达到了语文工具性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双重功效。本环节计划约10分钟。
第三个环节编创微笑小诗格言激发微笑情感。当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都积淀到一个高度,我设计了让他们编创小诗或格言,让学生跳出文本,结合生活感受和语言积累来提升情感,也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用了咱们学生自创的提示语意在唤起学生共鸣,消除畏难情绪。本人创作的同题小诗在这里只是起一个导向作用,既可以准备在学生冷堂时救急,也可以在学生充分表情达意后锦上添花,掀起一个高潮。本环节计划8分钟。
结课:当课堂上写的时间一长,部分学生注意力开始有些涣散时,借助一张大大的“笑脸”和一曲《歌声与微笑》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和耳朵,渗透德育教育。结课与开课首尾呼应,让我和学生一起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着微笑走出教室,始终把握主题,紧扣重点。本环节计划约2分钟。
四、说教学准备和教具。课前和学生见面30分钟,主要是扫除生字词的障碍,其次是交流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课中采用的几组课件、故事、提示语牌、自编小诗,都是用来激发兴趣、产生共鸣和升华情感,同时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五、说板书。我的板书采用直观式笑脸板书,内涵藏于中,情感显于外,希望能给学生难忘的印象。
盛新萍。
本课教学我把基调定位于“唯美”“清新”,不求大声、不图响亮、不需齐整,希望的是学生整体在学习后有些自己独特的感受,对生活的感悟。授课之后感到亮点有如下三点:
一、开课扣人心弦。原一平的微笑和学生的感受及文本的内涵融为了一体,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课件辅助恰如其分。从温总理到十小学生的一组图片巧妙的指导了学生的有顺序、有重点表达,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重点突破不漏痕迹。“微笑到底是一张怎样的身份证?”由教师证和军官证引开去学生感悟到了热情、真诚、快乐、宽容等等,这也说明课前的“知识链接”是有效的。
不足之处:
一、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提笔读书作批注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平时没有这个习惯,因此3分钟时间内多角度阅读的效果不显著。由于时间关系,自己没有及时处理好。其实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语文书通过展台,告诉给学生批注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二、朗读指导这个细节,我可以用更精炼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激情,也许是自己在学生批注这个细节上和学生磨合不够,导致心情不放松,怕耽误了时间,因此课堂一瞬间还是确定高年级学生,把时间用在交流与写作上。
三、结课没有看表,还可以给学生2分钟时间展示他们的“微笑感言”,因为从我收上来的学生作品看,不少优秀作品,因为学生的内向而没有来得及共享,从这也可以看出自己真正关注学生做得不够。
四、当学生在朗读我自创的小诗时,我自己反而去完成板书“笑脸”了。一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来也不利于和学生情感的共鸣。果然等我意识到,和学生共读最后两句时,我们的节奏是不合拍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之时,我愿意用微笑来接受各位评委和老师的点评,我愿意用微笑借你们的批评之语完善自己!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六
上完课,我进行了教学上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学基本功。
从我的教学基本功看,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教学用语应更规范,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就应不断的积累,多看一些好的课堂实录。在每次上课时,应有意识的要求自己。其次,教学用语在明了的基础上应更简洁、不啰嗦。在次,注意在课上说话时,不要因为为了让幼儿跟上自己的说话速度,而故意拖长音,这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注意字词正确发音。
二.教学环节。
首先,在导入部分出示的信件。我的想法是小蜗牛的信在整个作品中是个难点,将难点前置,让幼儿亲身感受。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故事中小蜗牛爱朋友的情感。但是经过和其他老师领导交流后,觉得,在导入时,出示的信件和后面故事中的信件重复了,会扰乱幼儿的视线。可以变换成其他的导入,效果会更好。
其次,在教学环节中间,要注意,除了要注意情感体验,也要给孩子留出思考和说的时间。这个环节应该让孩子说,注意想想要让孩子怎么说,怎么引导。
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微笑的美好和蕴涵的力量。
三.幼儿表现。
这个故事,我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幼儿被故事吸引了。能够认真地听。在回答我的提问时,也能准确回答。但是,我忽略了,在整个课堂上,孩子才是主体。应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而这节课上,我却说得太多。我应该给孩子留出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师生互动要更多。使孩子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课堂气氛会更好。情感交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得活动的效应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内。那么情感交流这方面就要做到真正的交流。要让孩子去说,去表现。
以上是我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弥补不足,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与积累,创设教学环节要更科学,更贴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做主体。
微笑教学设计篇十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