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质24篇)
教案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而制订的一种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编写教案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教学效果。教案的实际效果可能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有所不同。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一
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
1.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准确把握每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量的计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经常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我国现在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量的计量。(板书课题)。
复习各种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各自的进率。
举例说说什么叫相邻单位?
以上三种单位的进率有什么规律?
见教材118页三种量的图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说说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进率。
常用的重单位有哪些?
填写教材118页的表。说说它们的进率关系。
练习:6000千克=()吨2千克=()克。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时间单位。
分、时、秒、月、日、年、世纪。
填写教材119页的时间单位表。说说各自的进率。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
看教材119页“名数”的示意图,举例说说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练习:先填写教材119页例题的空。再结合教材120页说说填空的过程。
完成教材120页的“做一做”
全课总结(略)。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三
1、知识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能熟练的进行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3、情感态度: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整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熟练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自主复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复习法。
多媒体课件。
1、出示课本中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些信息。
2、说说这些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时间单位?哪些是人民币单位?(或者让学生把这些量进行分类)。
3、对于这些单位,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1)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大小。
(3)说说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说说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
(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
4、让学生根据回答,对这部分知识自己进行系统整理。
5、交流整理的结果。形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1)常用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四
1、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掌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实验探讨法。
【学生】碱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都有naoh.ca(oh)2ba(oh)2等等。
同学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写有红色字迹的naoh?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每位同学都会知道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趣味实验的。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几种常见碱中的氢氧化钠。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五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六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食醋、柠檬、山楂、葡萄。
【提问】图片中的这些食物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酸)
【总结】像以上这些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对于酸这种物质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我们遇到了稀盐酸、稀硫酸等化学药品。无论是食物中含有的酸还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都属于一类物质——酸。
【问题】图片展示,洗头膏、洗衣液、沐浴露、香皂。这些日用品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总结】这些物质都有一种滑滑的感觉。它们中都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生活中的这些物质中常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在实验室中我们也会用到这些化学药品。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都是常见的碱。
【总结】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用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还可以用手触摸的方法……
【总结】不能,因为腐蚀性强所以不能再用手触摸;通入二氧化碳时反应现象不明显。
【过渡】在实验室中,人们常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酸和碱的溶液。
【旧知回顾】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化学反应,醋酸、碳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氨分子扩散进酚酞溶液中,使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这两个实验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实验探究1】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变红色,变蓝色,变蓝色。
结论:酸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碱溶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2】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无色的酚酞溶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色,变红色。
结论:酸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因此说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可以用来区分、判断酸和碱这两类溶液。
【问题】根据这两个实验,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吗?
【总结】通过实验可知:紫色的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概念讲解】像石蕊、酚酞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注意事项】
1.酸指酸性溶液,碱指碱性溶液;
2.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时,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
【过渡】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吗?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波义耳与指示剂的发明》
【过渡】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感觉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平时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观察,我们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好多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也具有类似石蕊、酚酞的效果,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吧!
【探究实验】将采集几种呈鲜艳颜色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1∶1的酒精溶液浸泡,过滤,得到滤液,即制得指示剂。然后将制得的指示剂依次分别滴加到盛有白醋、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4支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每组自制1~2中试剂即可。)
指示剂(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与总结】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能显示的不同颜色,因此也可以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但不同的指示剂在酸和碱的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也是有区别的。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七
2.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突显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讨论、客观分析、认真归纳、注重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2.引导学生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
3.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有分组实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实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酸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碱相对陌生,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
一、师生互致问候
二、课题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收获更多的快乐。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
三、概述(第一阶段)
“酸”对同学们来讲一定不陌生。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 (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熟悉,其实你也遇到过。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同学们又有谁知道“碱”(板书碱)“酸”和“碱”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阅读一下)
四、重要知识讲授-----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第二阶段)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方面都会经常接触并使用各种酸和碱的,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吗 原来很简单,只要用一种叫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就能区别开来。板书: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那么酸碱指示剂又是谁发现的呢 先让我们重睹一下300多年前那个不经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播放视频)观看后,你从波义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指定2名学生回答。做一个生活中有心人,细心人,你就会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沿着前辈科学家们的足迹,继续更有趣的化学科学探究-------再现波义耳当年的科学实验吧。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再讲解,然后并指导填表。
五、知识深化归纳(第三阶段)
老师演示实验并作结。
六、练习题巩固(第四阶段)
七、布置课外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第五阶段)
八、化学歌曲欣赏
九、课后反思(第六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我们努力学好化学,奠定良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八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小组讨论】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跟踪练习】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 蓝色 红色 b.蓝色 红色 无色
c.蓝色 红色 紫色 d.红色 蓝色 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小组讨论】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九
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熟练的进行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情感态度: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学法:自主复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复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1.出示课本中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些信息。
2.说说这些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时间单位?哪些是人民币单位?(或者让学生把这些量进行分类)。
3.对于这些单位,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1)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大小。
(3)说说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说说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3.复习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
(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
4.让学生根据回答,对这部分知识自己进行系统整理。
5.交流整理的结果。形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1)常用质量单位:吨(t)千克(g)克(g)。
(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单位之间的换算: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常用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转化方法)。
(4)常用单位:元角分。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常用的量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部分知识,有部分学生只是死记了一些进率,并没有真正理解感受每个单位的大小,在复习中要让学生用身边具体的东西来表示每个单位的大小,加强理解。
你觉得这部分内容哪点比较难掌握?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一点?
1.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课本4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法。使学生知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2)课本48页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找出图中每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先算出小明上午在校的时间,在算出小明下午在校的时间,最后算出小明一天的在校时间。
(3)课本48页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填写表格,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整体延伸,拓展深化。
课本48页实践活动。
1.常用质量单位:吨(t)千克(g)克(g)。
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单位之间的换算: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3.常用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4.常用单位:元角分。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本课有以下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量的意义的理解,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注重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理清各种量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三在练习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红、绿灯、禁止通行及注意行人安全标记,每出示一个共同讨论其作用。
4、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5、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6、讨论: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7、小组制作标记。
教师:这些标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看到标记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那我们今天也来设计一些标记。
幼儿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标记,这个标记要提醒人们什么事情。
8、展览作品,幼儿讲述、介绍。
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一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实验一:
展示家庭厨房中的两种调味品:食盐(nacl)和碱面(na2co3)。
学生讨论,分析,产生探究兴趣。
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
提问:分别在家庭和实验室两种环境中,自行设计区分方案,动手操作并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得出结论。
分组演示实验探究,多人合作,交流完善实验结论。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自行创设环境,自行解决问题。
引言: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引起学生的期待和注意。
【板书】§4━1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nacl)。
俗名:食盐。
展示“盐田”图片,指导。
阅读,完成氯化钠提纯图表,板书物理性质。
学生阅读,记忆,思考并自行回答有关问题,交流观点补充和完善填写板书图示。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增强阅读反馈。
创设环境,导出氯化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二: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蒸馏水和食盐水。
观察、思考。
提问:请你利用已有知识加以鉴别。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交流完善实验结论。
让学生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板书:氯化钠的化学性质。
展示图片,
板书:氯化钠的用途。
简单介绍工业用盐(nano2)及其毒性。
学生思考,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及阅读资料等回答问题,交流结果,补充完善用途。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苏打。
展示样品纯碱,水碱(na2co3・10h2o),引导观察样品,
提问:两者在物理性质上有何区别。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观点。
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使学生掌握总结物理性质的方法。
设计意图。
展示久置于空气中的水碱样品,
提问:该样品与前两者相比有何不同。
导出风化概念。
学生思考,进行猜测,提出假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讨,观察,再分析,从而理解新概念。
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从直观认识问题,从本质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考方法。
板书: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设疑:根据你学到的知识,碳酸钠可以跟那些物质发生反应?体现了碳酸钠的那些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进行猜测,个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实验,其他学生观察,总结答疑。
进一步发展学生知识利用能力,横向联合,纵向拓展。
板书:化学性质。
根据实验的结果思考与讨论: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及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及经验确定反应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逐步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训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初步理解碳酸盐特性。
2、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
尝试探讨体现碳酸钠化学性质的有关实验,并进行交流,反馈。
3、利用这些碳酸钠的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作些什么?
板书: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碳酸钠的用途。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记忆,提供反馈。
设疑:何谓“洋火”,何谓“洋碱”?
指导阅读联合制碱法及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
简介其人其事,评价贡献。
学生阅读,思考。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享资源,科学无国界的思想观念。
展示美丽的“蓝宝石”:硫酸铜晶体,指导自学计划。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形成本课小结:氯化钠和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等。
由学生总结。
形成知识的有效反馈。
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三:
展示图片建议调查研究,自家使用食盐的情况是否合理?
具体问题略。
可登录人教网中学化学论坛进行交流(网址:)。
学生活动课后完成,提交一份报告。
以调查研究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更深刻的了解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二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co与ca(oh)2不反应。
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三
1、了解季节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岩石和矿物等方面和种种行为。
3、能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方法,珍惜矿产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1、交流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三.教学准备:
课前开展有关岩石、矿物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调查研究活动,教师收集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以及采矿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物质,也是能被我们利用的重要资源,它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二)交流展示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师:上个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现在,各小组组内交流,整理出一份统计表。
1、学生交流(整理出一份组内的统计表)。
2、小组汇报。
师:请同学们先跟据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用途给他们分类。(出示ppt表格,以及实例)。
师:岩浆岩呀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那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岩石属于岩浆岩呢?(玄武岩、浮石、绳状岩、流纹岩、气泡岩、以及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师: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水中形成的,一些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在水中慢慢的沉积,越堆越厚,经过压力等外界的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与沉积岩里。砂岩、砾岩、石灰岩都属于沉积岩。
师:那变质岩呢,是什么?(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师:那什么岩石是变质岩?(大理岩、板岩是变质岩。)。
(三)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
1、了解矿产是如何开采的。
师: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那他们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呢?(出示ppt解释)。
2、展示矿物开采后生态破坏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出示过度开采后生态破坏的图片)。
3、我国、浙江、温州的矿产资源。
我国: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总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居世界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要是把所有的矿产分给我们每个人,我们得到的很少很少。因此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矿产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浙江:浙江矿产资源构成的特点是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短缺,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浙江明矾、砩石储量最大,质量较好,石煤、吸凡石、叶腊石、伊利石居全国第一位,萤石居第二位,较重要的矿产还有绍兴铁矿,青田、永嘉等县的钼矿、长兴、建德等地的煤矿以及石灰岩和多种稀有金属。
温州:平阳矾石,泰顺蜡石。
(四)复习。
师:好了,我们学完了岩石和矿物这个单元,那现在我们来一个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能对的最多,可以小组讨论。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五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
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
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1、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2、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3、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4、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
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
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
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
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
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
【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六
1、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掌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实验探讨法。
【学生】碱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都有naoh. ca(oh)2 ba(oh)2等等。
同学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写有红色字迹的naoh?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每位同学都会知道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趣味实验的。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几种常见碱中的氢氧化钠。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七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蓝色红色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八
1.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进率,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应用合适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
2.学生在整理、应用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能说明对常见的量选择、分析、判断的理由,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常见的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有据思考、判断、分析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常见的量的归纳整理和应用。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一、导入课题。
二、回顾整理。
1.小组整理。
提问: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质量)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常用的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各有哪些?(板书:时间人民币)你能说说这些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关系吗?请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
学生整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1)提问:你知道质量单位的哪些知识?
(2)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时间单位?你知道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吗?说说你的认识。
提问:闰年有什么规律?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两种计时法,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3)提问:关于人民币的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生: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直接填空。
集体反馈,指名说说分别填写了哪个单位,怎样想的。
指出:填写单位时,要先根据实际明确填写哪种量的单位,再根据具体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先填写在书上,再指名口答结果,选择23题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通过这题的练习,你对单位换算有了怎样的认识?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先完成填空,再集体校队。
追问:每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怎样计算?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口答,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时20xx年6月16日18时55分。
3.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及结果,要求说明怎样想的。
说明:像这样计算载重量的问题,一般要按较大数量计算,求出物体最重可能有多少,和能承载的重量比较、判断。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十九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与教材前后紧密联系,初中化学将碱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之后,常见的盐之前。对前面学习酸的知识可以进行巩固,对后面学习盐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关碱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 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引导回忆法:我将通过回忆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牢固掌握。
2、 演示法:我将通过演示法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
3、 实验法:我将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来学习一些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记忆掌握。
2、 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动口能力。使学生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为统一整体。
1、 新课导入:我将通过联系旧知识和演示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碱的定义,一些常见的碱。然后给学生简单的讲解碱的电离方程式,最后用一个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用时5min.
2、 讲解氢氧化钠的性质:首先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通过两幅图片给学生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给学生强调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小心,最后运用一个小口诀让学生记住前面所学习的氢氧化钠的知识。用时8min.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讲解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讲解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用时15min.
3、 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我通过阅读资料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用时3min.
4、 结课:我事先用小黑板写几道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练习,为学生讲解进行我的结课。用时5min.
5、 布置作业:p.58 1题〈2〉 2题 p.64 1题〈1〉〈2〉。用时1min.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1、 本节课运用实验的方法使教学更加有趣,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本节课采用探究活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基础,适当增加加教学内容,又不增加学生太多的负担,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3、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
板书设计
本节课讲的比较成功,教态大方,自然!为今后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奠定基础,导入很好后面又给学生解释了导入时的实验现象这一点做的很好。内容安排恰当,时间把握的也很好,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所设计的习题很好讲解的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上有些地方设计的不是很好,做实验不是很规范,有些内容衔接的不是很好。
通过此次讲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今后即将成为一名化学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从中我真正的感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是非常好的。虽然在这次讲课中自己讲的不是很成功,也谈不上精彩,但是给我的收获却是如此之大!从这次讲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慌,要给学生讲明白所讲的内容,给学生说明白本结课的重难点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教会只是就可以啦!这都是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多看一些优秀老师的讲课视屏,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我相信我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的化学老师。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十
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不同的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培养幼儿遵守社会秩序,讲究文明,遵守公共道德。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能结合实际生活了解这些标志的具体含义。
恐龙奇奇今天早上来镇巴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马路上到处有着它不认识的标志,没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1)出示红十字标志,引导幼儿讨论: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医院里、救护车上。)。
(2)如果爸爸妈妈开车是遇到了救护车,小朋友要提醒爸爸妈妈主动让路,让病人能早一点送到医院。
(1)医院里的病人很多,我们要出示手势:轻轻说话。这个标志小朋友见过吗?
(2)出示标志“静”,不能大吵大闹,要保持安静,因为病人要好好休息,身体才能好得更快。
(1)出示垃圾分类投放的图片。
(2)垃圾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标志。他提醒我们垃圾要分类放,这样我们的环境就会更美好了。
(1)出示“出租车”的图片,认识它的外形。
(2)认识“出租车”标志,头上有顶灯,它能方便我们出行。
(1)飞机场是人们乘坐飞机场所。
(2)小朋友要注意安静,不大声吵闹,不打扰别人。
(1)小朋友,这个标志谁见过?在哪里见过?(在公安局、警车、警察叔叔的帽子、衣服上都见过。)。
(2)这是中国人民公安的标志,小朋友在公共场所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警察叔叔时刻在保护我们的安全。
玩“送信”的游戏,告诉幼儿邮政局是帮助人们把书信、物品、钱等寄到自己想要送去的地方。
(1)出示漂亮的旋转灯图片。
(2)理发店的门口都有这样的一个灯,大家一看,这是剪头发的地方。
教师事先将部分常见标志的卡片放入一个扮熊的盒子里,然让幼儿从熊熊的身体里掏出宝物,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反应的快。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标志,知道了每一种标志都有不一样的意思。希望小朋友记住它们的名字。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十一
第二,《常识》教材对观察方法作了比较明确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看、刻、滴几种方法了解岩石的特征,而科学课上,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自己喜欢研究的岩石,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工具,对岩石作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岩石的探究也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刻刀、盛水的烧杯、磁铁等工具,要求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岩石,尽可能多的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岩石特征作出记录。学生观察后的汇报真是精彩纷呈:
“我用眼睛看,知道我的这块岩石是白色的,形状不规则的。”
“我的岩石有花纹,里面的颗粒很细。”
“我闻了闻,感觉有点像泥土味。”
“我摸了一下,觉得很光滑。”
“我舔了一下,感觉没有味道。”
“我用小刀刻了一下,有一道痕迹。”
“我把它放在水里,沉下去了。”
“我用放大镜看,发现岩石里面的颗粒有的大,有的小。”
“我发现我的这块岩石有像玻璃一样的光泽。”
“我的岩石是不透明的。”
“我敲了一下,发现声音很脆。”……。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十二
本课时的教学要对学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复习,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结合教材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行集中、系统地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注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的.时间单位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网络图。
整理复习。
1.回顾学过的时间单位。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
预设。
生:时、分、秒、年、月、日。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本学期学习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2.课件出示教材92页8题,组织学生整理自己掌握的“年、月、日”的知识。
师: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独立整理自己掌握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后小组交流。
(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是列表格整理的。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月。
31天。
小月:4,6,9,11月。
30天。
特殊月:2月。
28天(平年)。
29天(闰年)。
生2:我再补充一下,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我们还可以用“左拳”和“歌诀”来记忆大月、小月和特殊月。
生3:我还有补充,一日有24时,我们的生活中通常有两种记时法,分别是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十三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
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二十四
2.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选择题填空题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两种常见的碱,在中考中占5~10分。
重点:认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知道熟石灰的生产过程。
难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物理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一:碱
1.定义: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易错提醒】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例如cu2(oh)2co3,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cu2(oh)2co3不是碱,而是盐。
知识点二:氢氧化钠(naoh)
1.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
2.物理性质: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
【重要提示】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需密封保存;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过程中吸收co2;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3.注意事项:由于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若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三:氢氧化钙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2.物理性质: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重要提示】ca(oh)2也有腐蚀作用;
ca(oh)2还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四:氢氧化钠的意外处理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要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洒在衣服上。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知识点五:氢氧化钙的生产过程
第一步: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
第二步: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
【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北京在修缮长城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思路分析: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是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答案:c
例题1(山东济宁中考)对下面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黄光、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思路分析:a.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例题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固体d.烧碱
思路分析:a.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通常情况下,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无需密闭保存故合题意;
d.烧碱即氢氧化钠易吸水发生潮解,需要密封保存,故不合题意。
答案:c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比较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白色,片状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
腐蚀性强烈较强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潮解,溶解时放热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比较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异同点
共同点:
1.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热,使环境温度升高;
2.都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不同点:作为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而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只能干燥中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在广大农村,猪舍、鸡舍打扫后常撒一些熟石灰粉末来消毒。冬季公路两边树木都刷上一米多高的石灰浆,来保护树木,杀菌,防止春天树木生病虫。种植食用菌时,也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来给种植的土壤杀菌。
鸡蛋是有生命的,它在不断地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当把鲜鸡蛋放入石灰水中,鸡蛋壳上出现许多小气泡,是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时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落下来堵塞鸡蛋壳上的小孔,使氧气不能再进入鸡蛋内,鸡蛋就不能再进行呼吸作用了,没有了氧气,鸡蛋内就不能进行缓慢氧化,它也就不容易变质成坏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修建房屋时,要用到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墙壁上的石灰浆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使墙壁变得洁白坚硬。
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可用熟石灰作配方,一般皮蛋制作配方中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食盐、氢氧化钙、茶叶、水等。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有机酸,矿物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使用硫酸铵、氯化铵化肥,也会使土壤呈酸性。农作物在土壤的生长环境是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如果土壤显酸性太强时,作物一般就难于生长了,这时可撒熟石灰来降低土壤酸性,使土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同时熟石灰中的钙元素,还可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有的水体呈酸性,就可用撒入熟石灰在处理池中中和酸性物质。因为从经济利益出发,熟石灰也较为便宜。
现在在公路修建中,我们常看到用粘土、沙石和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后,铺建路基,这样,可使路基牢固,然后在路基上铺上沥清和小青石的混合物,修建成平整的柏油马路。
农村在果树除病虫中,可用一定量的熟石灰和硫酸铜配成波尔多液来杀菌除虫,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粘性液体,杀虫效果好,而对农作物的药害较小。